第一百六十章 灭口

金仁生被带了下去,陈如师与陆毓衍道:“案子后续还要整理,我先失陪了。”

陆毓衍颔首:“辛苦陈大人了。”

谢筝看着陈如师离开的背影,低声道:“倒是没看出来,这个甩手掌柜般的陈大人,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陆毓衍哼笑:“他心里可明白着呢。我记得,他师从郭安郭先生?”

“是,他是衡州府出身,入了岳麓书院,跟着郭先生念书,永正八年的进士,一路外放做官,直到…”谢筝说到一半就顿住了,倒吸了口凉气,有些迟疑,“绍方庭绍侍郎亦是出自衡州府,永正八年的进士,他们两个会不会认得?”

同科进士,又是同乡,在京中相遇,总会比其他人更添几分亲近感。

陈如师和绍方庭即便认得,也并不出人意料。

“绍侍郎在被柳大儒收作弟子之前,他的先生是…”陆毓衍拧眉想了想,道,“似是衡州儒生郑敬致?”

谢筝曾仔细看过绍方庭的生平,道:“是郑儒生。”

至于陈如师在跟随郭安先生之前,受了谁的指点,谢筝与陆毓衍就不清楚了。

“晚些问问他。”陆毓衍道。

两人的这一番交谈,陈如师自是不知。

他背手站在牢房外,让人脱去了金仁生的官服,换上囚衣。

金仁生并没有挣扎,他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反倒是府衙里的其他官员和衙役又惊又恐,有胆大的凑过来问了一句。

陈如师憋着一肚子气,压根懒得解释,把后续交给了韩德,自个儿走回大堂里,坐在大案后,闭目养神。

这一连串的案子,看似了结,但应天府出了个接连杀害无数人命、且几乎蒙混过关了的同知,陈如师御下不严的罪名已然是坐实了。

他摸着座椅扶手,冷冷笑了笑。

想他纵横官场二十余年,自问做事四平八稳,功绩不一定多,但过错还是很少的,哪里想到,这一回,叫金仁生和李三道坑了个底朝天!

这应天知府的位置怕是悬了。

陈如师闭着眼睛琢磨着要如何让陆毓衍高抬贵手,还没想明白,就听得一阵凌乱脚步声,睁开眼睛,韩德惨白的一张脸出现在了跟前。

“大、大人…”韩德喘着气,说话直哆嗦。

“停!”陈如师赶忙止住了他的话,“我一看到你这个样子,就知道肯定没好事!你等等、先等等,让我先吸口气。”

韩德硬着头皮,想挤出笑容来,却偏偏比哭还难看:“大人,等不等都一样…”

“呸!”陈如师做了几个深呼吸,“行了,说吧,我听着。”

韩德忙道:“去镇江府的人手回来了,李三道他…”

陈如师一怔,下意识接了一句:“他跑了?”

韩德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他、他死了!他跟他婆娘、儿子,三个人都死了!”

陈如师猛得站起来,脚下发虚,又一屁股摔坐了回去。

平日里觉得舒服又安逸的知府大椅,此刻就像是多了一层针毡,扎得他头皮发麻。

“都死了?”陈如师咬牙切齿,脑海有一瞬空白,连骂人都不知道怎么骂了,半晌,怒极反笑,道,“这一个个不把我坑死了就不罢手了!说说,怎么死的?”

韩德亦是欲哭无泪,陆毓衍那儿还等着拿李三道出气呢,现在李三道死了,倒霉的岂不是成了他们应天衙门了?

他就是个同知,底下有通判、经历可以吹胡子瞪眼,上头有知府扛着,天塌下来先砸的也不是他,中庸又四平八稳,怎么突然之间,倒霉事儿一连串的,谁都躲不开了。

“我们派去镇江请李三道的衙役在半途上遇见了镇江府来报信的,说是服毒自尽的,天亮时发现,就赶紧往旧都来报了,那李三道还留下了一封遗书,大人请看,就是这一封。”韩德说完,掏出一封信来。

陈如师一把抽过来,打开一般,上头的内容把他气笑了。

李三道说,他贪墨银子,叫谢慕锦发现了。

谢慕锦劝他投案自首,李三道不肯,也不愿丢了官帽,就在七夕时放火烧了府衙后院,诬陷谢慕锦的女儿谢筝与情郎殉情,害死父母。

原本案子结了,没想到陆毓衍巡按应天、镇江、太平三府。

李三道知道陆毓衍是来者不善,便使人紧紧盯着他,想趁机先下手为强。

没想到昨日动手时让陆毓衍脱身,李三道自知罪孽深重,也无法逃脱,便与妻儿自尽谢罪。

“我去他娘的!”陈如师看完,险些把桌子掀了,“真把我当傻子了!”

这话韩德不敢接,垂着脑袋不吭声。

陈如师站起身来,在大堂里来回踱了三圈,拿着信去找陆毓衍。

一群神仙打架,却叫他夹在中间,半点好处没捞到,还一步一个坑,吃了一嘴的泥。

他不伺候了!

爱怎么闹,怎么闹去!

陈如师进了书房,也不说话,把那封遗书递给了陆毓衍。

谢筝不知信上写了什么,只瞧见陆毓衍的神色骤然间凝重了。

将信纸放在桌上,陆毓衍的指尖点着纸面,道:“李三道一家三口死了,服毒自尽。”

谢筝愕然。

李三道一家都死了?

花翘说李三道一直使人盯着陆毓衍,那昨日他们设计诬陷的事情,李三道必然知道。

哪怕李三道晓得无法脱身,想自尽了结一切,但他绝不会连自己儿子都一并毒杀。

天大地大,在应天府的人手赶到之前,连夜将儿子送走,这对李三道来说,不是难事。

可李三道一家都死了,甚至把谢家大火揽在了肩上。

他们分明就是被灭口了。

在陆毓衍追查真凶之前,以李三道的死来了结一切。

谢筝的手攥得紧紧的,掌心一排月牙印,她浑然不觉,下意识问道:“林同知夫人呢?可还活着?”

同知林固的夫人,是另一位咬定谢筝与秀才卫宣有瓜葛的人。

陈如师上下打量了谢筝几眼,沉默片刻,与韩德道:“去备好车马,少不得往镇江去一趟。”

韩德应声去了。

陈如师顺势关上了门,又将前后窗子都关上,走到谢筝跟前,压着声儿问道:“你是豆蔻,还是谢筝?”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一)

谢筝怔在了原地,眸子死死盯着陈如师。

她不知道陈如师是如何猜出来的,且不说她上妆之后与真实模样相去甚远,即便是真面目,陈如师也从未见过她,认不出来的。

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

屋里落针可闻。

先出声的是陆毓衍,他咳了咳,沉声道:“陈大人…”

“行了,”陈如师摆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当我没问。哎你说我这张嘴哦,我做什么多问这么一句呢!看破不说破,才是为官之道,谢家的事情我管不了,我多嘴做什么呢!”

“看破不说破,”陆毓衍睨着陈如师,道,“看来陈大人知道很多事情。”

陈如师嘿嘿笑了笑:“不敢不敢。”

陆毓衍的指尖轻轻瞧着榻子,沉思一番,道:“为官之道?陈大人是相当喜欢应天府知府这个位置了?”

“我这个岁数、背景,爬到这里已经不容易了,再往上,便是我想,也不一定有那个机会,”陈如师自嘲一般,“我不被底下这一个个坑丢了乌纱帽,已经阿弥陀佛了,不敢多想了。”

如此意有所指的话,让陆毓衍忍不住轻笑出声。

谢筝都不由多打量了陈如师几眼,此人果真敏锐聪慧。

“一个金仁生,一个李三道,我如实往上报,陈大人的乌纱的确是戴不住了,”陆毓衍挑眉,道,“陈大人既然如此中意官位,不如与我做个交易?”

陈如师哈哈大笑。

看看,这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做聪明事,说起话来就是爽快。

要是他底下那几个有陆毓衍一半聪明,他还需要来跟陆毓衍做交易?

陈如师越想越伤心,这趟浑水已然是不蹚也不成了。

只看陈如师反应,陆毓衍就明白了他的选择,下颚朝谢筝方向抬了抬:“大人为何会那么猜?”

陈如师道:“原也不会往那处想,正好是金仁生那案子给了我启发。保德庵大火里少了的人活了下来,那镇江大火里失去踪影的豆蔻,又去了哪里?亦或是当时死的就是豆蔻。”

谢筝和陆毓衍交换了个眼神。

陈如师也不追问谢筝的真实身份,继续卖了个好:“我是怕麻烦,火速结了案,可话说回来,要不是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案子压住没继续往下查,小姑娘,你以为你能走出镇江府?”

谢筝抿唇。

回忆当日状况,若是陈如师听了章家嬷嬷的话,下令继续往下查,谢筝定然会站到明处自证。

李三道会和这次一样成为弃子,但背后之人的踪影,未必能有所进展。

而活下来的谢筝,也许会像陈如师说的,走不出镇江府。

只是,这一切也就是推断罢了。

谢筝沉吟道:“陈大人的意思,谢家上下还要感激您了?可话又说回来,当日查下去,死的是李三道,大人给了我走出镇江的机会,我们今日所得,会比当日不走得到的多吗?”

“嘿!”陈如师一股气堵在了胸口,“你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啊!我卖你个好,你笑呵呵接着就行,非要说穿了。这么顶真,可不是什么好事。”

谢筝眨了眨眼睛,既然是交易,陈如师势必要拿出些有用的饵料来,亏本的生意,陈如师不做,她和陆毓衍一样是不做的。

陈如师给自己倒了盏茶,一口饮尽,道:“你是谢筝也好,豆蔻也罢,我不关心。做人不能太顶真,顶真要是有用,谢慕锦就不会死了,这世道啊,就是如此,难得糊涂!”

谢筝捏紧了指尖,努力让声音不颤抖:“陈大人知道谢大人因何而死?”

陈如师自嘲一般笑了:“我如何不知?我在官场起伏二十余年,谢慕锦外放镇江,不如说是因为我这个上峰万事不管。

我管个屁!

这旧都城,多少世家盘根,谁家没有养坏了的公子哥?

哪怕不是杀人放火,可我能管得了谁?

连圣上都不敢轻易动的旧都世家,我一个父母官,哈哈,的确是父母官,儿女都是债!

没有人不想当一个好官,曾经,我也想。”

陆毓衍沉沉打量陈如师。

江南士族、旧都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向来共进退,搁到历朝历代,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陆毓衍自己就是世家出身,很清楚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别说陈如师就是个应天知府,哪怕是没迁都之前,作为皇都,内里也有世家与寻常官宦的分歧。

陈如师做官,哪怕称不上一个好官,起码也不是个昏官。

“谢慕锦在查的东西,本不该他碰,以卵击石。”陈如师摇了摇头,“他想知道绍方庭的事情。”

陆毓衍敛眉,陈如师能说出绍方庭来,可见他是真的知情,而非投机取巧,想谋些好处。

思及之前与谢筝说到的旧事,陆毓衍问道:“陈大人与绍侍郎相熟吧?同时衡州府出身,又是永正八年的同科进士。”

陈如师点头又摇头,叹道:“你说得对,也不对。我与绍方庭,不仅是同乡、同科,我们还是同窗。

说得再简单些,我们住一条街,跟着街头书馆的先生开了蒙,又一道师从郑敬致先生。

后来,他被柳大儒收作关门弟子到了旧都,我去了岳麓书院。

头几年还书信多些,后来因着些变故,联系少了,直到永正八年在京城重遇。

柳大儒名气太盛,他又是关门弟子,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与他自幼相识。”

谢筝算了算时间。

柳大儒收绍方庭时,是先帝爷的康安十八年,那年秋末,先帝爷驾崩,圣上登基,次年改年号为永正。

头几年书信来往,后几年的所谓变故…

“永正三年,后宫选妃,齐妃娘娘正是这一年进宫的,”谢筝问道,“陈大人说的变故,应当是这一桩吧。”

陈如师笑了:“你倒是知道得挺清楚的。娘娘呀,小时候看起来平平,谁想到她在几年后会入宫封妃?

绍方庭那个傻子,从小就喜欢她,还说等高中了要娶她。

结果呢,还没等绍方庭金榜题名,人家就进宫了,绍方庭最后娶的那个是他家里挑的,我也见过,论模样论举止,也没比齐妃娘娘差啊,可绍方庭就是对那一位念念不忘。

这不就出事了吗?被人挑着挑着,妒恨杀妾。”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易(二)

闻言,谢筝又问:“陈大人知道那爱妾的身份吗?”

陈如师有一说一,直言道:“我再无聊,也不会去问绍方庭从哪儿收来的妾室,又姓甚名谁。

我只晓得,绍方庭的案子绝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为爱妾杀妻?笑话!

绍方庭那个人,对她的妻子的确只有敬重没有爱意,但他也不会迷恋妾室,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人,他放不下的永远都是齐妃娘娘。

谢慕锦知道我和绍方庭的自幼相熟,他来问我的时候,我才晓得那所谓的爱妾是宫女出身,绍方庭是知道了些不该知道的才丢了性命。

谢慕锦敢告诉我,就是晓得我不参与,不多嘴,不搅和,只进不出。

我让他莫要管了,他偏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蹚浑水,一身泥呐。

绍方庭是,谢慕锦也是。

我周周全全了二十几年,没踩过一个泥坑,这回好了,损在你们这里了,一脚下去,全是坑!”

陆毓衍勾了勾唇角,道:“陈大人是明白人。”

陈如师嘴角抽了抽,这话说得可真糟心。

他是明白人,所以被坑惨了,这要是换作个不明白的,摔个满嘴泥都只当是自己脚滑了,不晓得是地不平。

谢筝深吸了一口气:“陈大人以为,李三道是死在谁的手上?”

“反正不是你也不是我,”陈如师嘿嘿笑了笑,“看看李三道的遗书。”

谢筝一怔,依言拿过了遗书。

字,的确是李三道的字,但这封遗书笔迹相当潦草,书写得也极其不顺,有许多墨点。

“李三道是被逼着写的。”谢筝拧眉,道。

“你要是李三道,被逼着写下这封遗书,你会做什么,或者说,你不会做什么?”陈如师笑着问道。

谢筝垂眸,从头到尾把事情理了一遍。

花翘说过,李三道是在陆毓衍到应天之后就盯着他了,猜测他身边的姑娘是谢筝。

也就是说,在陆毓衍定下巡按应天、镇江之前,李三道恐怕没有关心过陆毓衍的举动,他怀疑谢筝未死,也是在这几天之间。

放火的卫宣已经死了,在此之前,李三道也以为谢筝死了,那买通他的背后之人,只怕更不晓得谢筝还活着。

这几日间,李三道看出了端倪,他想自保,也想弥补错误,想先下手为强,但以他的心性,恐怕不会去幕后之人那里报信。

毕竟,银子已经收了,时隔几个月,去告诉人家事情办砸了,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陆毓衍设计,诬了李三道。

跟着陆毓衍的人手肯定回报了,李三道知道事情败露,他会选择逃,而绝不是以死谢罪。

只可惜,李三道妻儿一个都没走成。

幕后之人选择弃车保帅,自知脱身无望的李三道被逼着写遗书。

他不会做的,是吐露谢筝还活着的事实。

灭门之仇,李三道可不会以德报怨,他会闭紧嘴巴。

只看谢筝神色,陈如师就晓得她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