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毓衍眉头一皱,他记得清楚,去年冬日,他在萧府遇见莫太医,莫太医断言傅老太太命不久矣。

莫太医是宫里赐下来的御医,去年春夏,亦是他给傅老太太看诊的,因而他们所有人都没有疑心过。

哪怕是初闻时难以接受,但陆毓衍想,那应当是真的。

毕竟,他的父亲也死了。

陆培元在无法“病故”的时候,毫无征兆的,发生了一场意外。

“父亲、他这些日子再查什么?”陆毓衍握紧了拳头,道,“是不是在查莫太医?”

谢筝沉声道:“我不知道他是否在查莫太医,但陈如师陈大人给二爷捎了些东西,我刚才看了,没看出端倪来,单丛说,伯父当时似是看出问题了。”

陆毓衍的神色越发凝重。

第三百零一章 帮手

陈如师捎来了东西?

陆毓衍搭在桌沿的手指轻轻点了点。

他有些意外,这份意外并不是因为陈如师会特特送东西来,而是意外那些东西竟引起了陆培元的注意。

按说,陈如师如今在一个旮沓窝里,他与陆家这些日子在查访的宫中辛密根本八竿子也打不着,他手上会有些什么状况?

“是些什么?”陆毓衍稳着心神问道。

谢筝压着声儿,道:“乌家那位闻老太太没了。陈大人让人画下了老太太压箱底的首饰头面,我瞧着几乎都是宫中东西,应当是她当年出宫时,淑妃娘娘给她的。”

陆毓衍从旧都回来,自然晓得乌家事情。

去年年末,李昀还派人去旧都,想从闻老太太嘴里打听出一些旧事来,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那位老太太转头就没了。

人没了,自是什么都打听不得。

不过,陆毓衍和李昀的想法相似,他拧眉道:“她没得很突然。”

谢筝顺着陆毓衍的话,点了点头。

去年秋日,谢筝是亲眼见过闻老太太,也与她有过口舌交锋的,闻老太太摸不清谢筝的底细,言语之中多有避讳,但谢筝看得出来,老人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实则精明锐利。

古话说,病来如山倒。

上了年纪的人,一夜睡过去都不稀奇。

可想到傅老太太,谢筝也觉得闻老太太的故去实在凑巧。

尤其是,淑妃娘娘说过,当年,正是这位闻嬷嬷,看不得淑妃犹豫的样子,先斩后奏,咬牙对傅皇后动的手。

宫中的确有那么一个人,通过巧源和田嬷嬷,让她知道淑妃说不出口的隐秘,把傅皇后的死因对他们揭开了一个角,那么,对方也必定知道动手的人是闻嬷嬷。

“可有线索?”陆毓衍问道。

谢筝知道陆毓衍想问的是什么,可她只能摇头,道:“还没琢磨出来,看谁都像那么一回事,又都不是。”

后宫之中,为了自己、为了儿子、为了娘家,人人都有算盘和进退,别说刚进宫没多久的谢筝看不穿,连陆培静都是雾里看花。

偌大的宫城,人心都是隔了肚皮的。

既然这一边毫无头绪,陆毓衍便先放下,另起一头:“我等下先去看看陈大人捎来的那些图样,然后你随我去城外一趟。”

他匆匆回京,还未与谢筝说什么温情话,就叫突发的事情给打散了。

说起来,他也舍不得在这样的大雨天里让谢筝忙碌的,只是,他需要谢筝在一旁。

现场的痕迹在雨中没有剩下多少了,他此刻再是镇定,可心里依旧翻山倒海,他怕一不留心会错过些什么,而谢筝能帮他一一记下。

谢筝对陆毓衍而言,不仅仅是捧在手心里想要护着宠着的小姑娘,她还是他最得力的帮手。

而且,陆毓衍晓得谢筝的性子,她不是一朵柔弱娇花。

陆毓衍抬手,把谢筝的手包裹住,十指相扣。

往常时,该是他掌心的温度更高些,陆毓衍会这么做,也是想替谢筝暖一暖,别看开春了,但磅礴大雨下,还是凉得很。

只不过,十指相交,掌心相扣,陆毓衍才发现,他现在和谢筝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暖和。

谢筝回握着陆毓衍,转头看了眼西洋钟。

要去城外一趟,这会儿就算不得宽裕了,她便道:“还有一桩关于唐姨娘的…”

陆毓衍的眼底阴沉沉的,半晌,道:“让人看着她,等回来后再问她。”

谢筝听这话的口气,心中便有了判断:“二爷的意思是,伯父出事,与唐姨娘没多大干系?”

“她不傻,”陆毓衍道,“但她多少知道些我们不知道的。”

谢筝微怔,关于唐姨娘这个人,谢筝只知她是成国公送来的,成国公给京中不少官家都送过女人,除了同为国公的定国公府不怕下了成国公的面子,定国公夫人河东狮吼把人轰出来了,其余府里都是收下了的。

谢筝原想着,孙氏要回旧都伺候婆母,京中府里总要有个人打理中馈内务,陆培元留着唐姨娘,让她只做家中事,不涉及外务,倒也说得通,毕竟,谁家里会明明有姨娘,还把姨娘束之高阁、再弄个管事娘子嬷嬷来?

这不等于是摆明了疑心成国公吗?

如此亦是得罪成国公,和直接轰出去也没多少差别。

成国公有心安插人手,哪怕陆培元把唐姨娘送回旧都去,那还有会宋姨娘、袁姨娘,换汤不换药。

没人是傻的,陆培元也不傻,他敢留着唐姨娘,绝不会是什么大意,而是他有把握唐姨娘拿捏不了陆家的前程、他们家的生死。

而唐姨娘呢?

陆毓衍低声道:“唐姨娘无亲无故。”

谢筝明白了。

陆培元死了,对唐姨娘没有半点好处。

虽说唐姨娘不受陆培元喜欢,但她在陆家生活,吃穿不愁,孙氏不在京中,没有长辈嫡妻压在头顶上,这日子可算是逍遥了。

但陆培元死了,唐姨娘便是寡居,膝下无儿无女的,成国公想不起一颗没有用的棋子,她要么闭门念经,要么去庄子里等着老死。

这两条路,截然不同。

唐姨娘又没有亲人捏在成国公手中,做什么要让陆培元去死?要让自己的这一辈子都一片灰白?

若说她自个儿与陆培元有私仇,唐姨娘掌着陆家中馈,要夺陆培元的命,有几十种法子,也不用等到今日了。

谢筝从头仔细理了理,她想,花翘说唐姨娘这几日忧心忡忡、坐立难安,也有可能是唐姨娘知道陆培元命不久矣,她的前路也一片茫茫,却又无可奈何吧…

真实缘由,要等回头问过唐姨娘才晓得。

大雨不等人,城外的线索要紧,唐姨娘在府里,倒是可以先缓缓。

陆毓衍和谢筝心里有准数了,便起身出了屋子。

两人一道往书房去,陆毓衍要先看看那些图样。

谢筝跟在陆毓衍身后,看着他丝毫不显凌乱的脚步,心情不由沉沉。

陆毓衍的悲伤没有写在脸上,但谢筝是明白的。

不是因为她多懂陆毓衍,而是她亲身品味过一次。

事发突然,除了最初那狠狠抓心的那一下,之后一桩桩事情摆在眼前,根本没空去伤心去难过,只会按部就班。

那样的紧张和忙碌充斥着脑海,会让人没空想,也不敢想、不愿意去想亲人的遇难。

忙些也好,好过东想西想。

就跟她一样,彼时蒙着头往京中走,怕叫人发现她还活着,怕叫人看出她女扮男装,怕叫人抢了她那可怜的路钱…

甚至夜深人静,一个人缩在破庙里时,还是无法放松下来。

直到见到了萧娴,谢筝才大哭出来,宣泄心底的痛。

那陆毓衍呢?

谢筝沉沉看着他。

陆毓衍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松一口气?

第三百零二章 失望

两人前后进了书房。

听见动静,陆培静缓缓抬起头来,她已经止了泪水,只那双眼睛通红通红的。

谢筝这一两个月跟着陆培静,对她的习惯也算了解。

明明是那么爱干净爱漂亮的人,这会儿脸上都哭花了。

谢筝走上前去,在陆培静身前蹲下,抬眸安慰道:“娘娘,让嬷嬷打些水给您净面吧,书房里有些东西,奴婢刚才没看出端倪来,如今请了二爷过来看,但奴婢想,娘娘不如也一道看看?您肯定比二爷和奴婢更懂那些。”

于嬷嬷闻言,赶忙道:“娘娘,阿黛姑娘说得在理,奴婢给您打水去。”

见陆培静点头,于嬷嬷松了一口气。

于嬷嬷伺候陆培静好些年了,最晓得她这直来直往的脾气。

陆培元突然蒙难,于嬷嬷以为,让陆培静憋着,还不如哭个痛快。

只是,情绪是发泄了,哭过后的陆培静空落落的,于嬷嬷也一样心里空着一块,谢筝寻了个由头让陆培静能做些旁的事儿,在于嬷嬷看来,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甭管看不看得懂,也该缓缓情绪。

陆培静握着谢筝的手腕,问道:“是些什么?我能看明白?”

谢筝转眸看向陆毓衍。

陆毓衍会意,让单丛去把东西取来,又与陆培静道:“是闻嬷嬷当年从宫中带走的首饰的图样。”

单丛捧着盒子进来,当着几人的面打开。

陆毓衍先拆了信看,陆培静一张张翻看图样,直到于嬷嬷端着水盆进来,她才放下图纸。

简单收拾之后,陆培静又将心思放回了图纸上,她来回看了两遍,道:“看起来是宫里用的东西,只是这么多年了,我也不记得当年淑妃是不是用过这些,但瞧这款式配色,倒都是她喜欢的。”

女人家的东西,陆培静没看出不妥来,陆毓衍越发一头雾水了。

他捏着陈如师的信,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陈如师看不懂,他也看不懂,那陆培元又是怎么看明白的?

陆培元待孙氏可以说是一等一的上心了,可他一样分不清妻子那几套看起来差不多的头面到底有什么分别。

陆毓衍拧眉,目光凝在那些画纸上,陆培元当时到底想到了什么?

谢筝瞄了一眼西洋钟,道:“二爷,时候不早了,该出城了。这儿暂且交由娘娘来想吧。”

陆毓衍分得清轻重缓急。

雨势丝毫不见小,为了赶时间,自然是骑马出城。

谢筝换下了宫装,穿了身方便行动的衣裳,跟着陆毓衍出门。

在前头院子里歇着缓口气的唐姨娘正巧瞧见他们的身影,偏过头问身边丫鬟:“二爷与阿黛姑娘又要出门去?”

“说是去看看老爷出事的地方。”小丫鬟道。

半晌,唐姨娘才应了一声,垂着眼帘,讪讪道:“她倒是去哪儿都跟着。”

大雨里的京城不似平日热闹,街上没有多少行人,马儿撒开蹄子跑,溅起了一地水花。

虽然穿了蓑衣,带着蓑帽,扑面而来的雨水还是模糊了谢筝的视线。

好歹她擅长骑马,这一段路又平坦易行。

出了城,从官道绕行上山之后,路况越来越差。

这条山路本就泥泞,落雨之后更是坑坑洼洼的,几人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杨府尹虽回城了,但事发之地还有两个捕快守着。

见陆毓衍翻身下马,那捕快行了礼,硬着头皮给陆毓衍指了指。

他当捕快也好些年了,命案也经历过几回,遇害之人的家属哭得撕心裂肺,他一个外人看着,心里也憋得慌。

可若那位不仅仅是家属,还是个能查案的官家人,那滋味就越发不同了。

就跟前回他们衙门里查古阮被害时一样,哪个不是心里滴着血,还拼着命要查个真相出来?

同僚之情已是如此,这父子血脉…

捕快暗暗叹了一口气。

几人下了山崖,到了马车边上。

当时为了救人,顾不上先勘查现场,等把陆培元和车把式从马车下抬出来了,附近都已经乱糟糟了。

如今这里已经是收拾之后的样子了,最初的状况,还需他们到顺天府里看记录。

雨水冲刷了痕迹,只一块石头的角落还沾了些血迹,不晓得是陆培元的还是车把式的。

谢筝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哪怕她晓得自己记忆过人,也怕自个儿会忽略、记错些细节。

捕快道:“御史大人是为了一桩案子上山的,兄弟们去村里问过,说当时都见到了御史大人,大人问什么,他们也都答了,兄弟们听着都没什么不妥当的。”

陆毓衍有些失望。

虽然杨府尹说过寻不到什么线索,他自己也明白大雨之后很难有收获,可真的站在这儿,还是失望的。

深吸了一口气,陆毓衍道:“走吧。”

天暗了许多,城门也快关了,陆毓衍和谢筝只好回城。

入城时,官兵道:“陆公子,马捕头让我给您带句话,那个车把式没熬住,已经没了。”

谢筝的心狠狠一揪,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眸去看陆毓衍。

陆毓衍神色平静,只轻轻点了点头。

陆府门前,白灯笼扎眼。

陆培静没有回宫,圣上允了她在陆府过一夜。

谢筝换了身干净衣裳,喝了碗姜汤,身子才稍稍暖和些。

陆府里忙碌,陆培元被挪到了灵堂里。

唐姨娘跪在一旁,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陆毓衍看着她,道:“我有些事情想问问姨娘。”

唐姨娘闻言,抬起眼帘睨陆毓衍,见他抬步往外头走,才慢吞吞道:“二爷想问什么,就在这儿问吧,外头风雨大,里头还暖一些。”

陆毓衍顿了脚步。

谢筝走上前,道:“姨娘想当着老爷的面说吗?”

唐姨娘嗤笑了一声:“我没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当着老爷的面说的。”

既如此,谢筝也不勉强她,道:“姨娘前些日子去的那家金银铺子,其实是成国公府的吧?”

“是啊,”唐姨娘的声音淡淡的,“国公府产业不少,那铺子只是沾亲带故的,外头也没多少人知道。”

“姨娘那天回来之后,就心神不宁了,”谢筝没有绕圈子,直接道,“姨娘是去说了什么,还是去听了什么?”

第三百零三章 羡慕

唐姨娘眉头微微一蹙,很快又舒展开了,道:“二爷与姑娘不如问我到底知道什么。”

如此直白的态度,倒是让谢筝与陆毓衍意外。

谢筝见陆毓衍微微颔首,她便顺着唐姨娘的话,问道:“那姨娘知道了什么,又想说什么?”

唐姨娘双手撑地,有些吃力地爬了起来,走到火盆前,随意往里头丢了几个元宝,道:“我呢,是想看你们做什么。”

这番话说得绕口,唐姨娘也不管那两人,又捧了一些元宝丢进去。

火盆冒出浓浓的黑烟,刺得眼睛发痛。

唐姨娘别过了头,笑容苦涩。

“谁也没有信过我,老爷没有,二爷也没有,可到头来,二爷只能来问我,”唐姨娘的声音沙哑,“那我就说真话,我从没有往成国公府里传过任何不能说的消息,而且,国公爷压根对朝中争斗倾轧没有半点儿兴趣。”

这话倒是让谢筝和陆毓衍愣住了。

成国公对这些没兴趣,他往这么多官家送女人,又是图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