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箫说话时先是看了一眼慕君吾,而后又看了一眼唐斩,最后转向花柔:“玉琮暂时由我保管,待你率唐门击败孟贼后,我必然双手奉上!这也算是对你的一个考验。”

这突然的一切令花柔茫然,而听到唐箫如此说,她恍悟地点头:“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尽全力的。”

她认真而郑重,一旁的唐斩略有不满地冲唐箫低声抱怨:“你也该事先知会一声,我还以为…”

“好了,不必多说了,吉时已到!”唐箫大声打断着,看向花柔:“新任门主也该登台祭天了!”

时辰已到,花柔自然不再耽搁,她手持金杖转身准备登上高台。

此时广场上架设的巨鼓被敲响了,在那一声声震人心魄的鼓声中一卷白布从高台的阶梯上滚下,覆盖了全部的阶梯。

花柔看着刺眼的白色,想起了唐斩的告知—所有的门主登台祭天,脚踩的都是白色布匹,那是对祖先的敬重与追祭,更是要每一任门主都记得有多少生命为了唐门而亡。

重担就此一肩挑!

花柔没有畏惧,她深吸一口气迈步登向高台,然而就在她踏上第一级阶梯时,广场站立的弟子中有人高声喊道:“慢着!”

花柔闻声并未下台阶,而是循着声音慢慢地转身回眸。

她眼神坚定,一脸沉着,像是知道会有这一切发生一般,而她的毫不慌乱让留意她神情的唐贺之眼睛一亮。

喊“慢着”的是杀手阁弟子唐昭,他带着唐风唐路等几名夺魂房弟子从人群中走出。

慕君吾见是他,嘴角轻撇,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

“唐柔,虽之前投票你已获胜,几位房主也证明姥姥的确要传位给你,但是…”唐昭一脸冷色地说道:“我们杀手阁的人,历来只效忠于姥姥,她老人家一日健在,我们便只会听她驱使。”

众弟子闻言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唐箫皱眉看向唐斩,唐斩面露迟疑之色,并未立刻表态,而此时花柔居然面色不改色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不仅仅是杀手阁的人,整个唐门弟子,都是自由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佑唐门!

自由?

这两个字让广场上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诸位同门,今日我有幸成为门主,并不想强迫或奴役你们,更不会指使你们去做违背自身意愿之事,我想做的,是和大家手携手,齐心协力对抗压迫,减少伤害,是和心有善念的人一起止战天下!”

花柔将自己的心声明明白白地讲出,而整个广场再一次鸦雀无声了。

打破世俗的宣言,打破约定俗成的一切,这无疑是开天辟地!

的确,这是来源于心的选择,可是在这样一个乱世,在这样一个门规森严的门派里,打破也许会获得支持与赞许,但更多收获的可能是反对与阻挠!

诚然,自由难能可贵,但是这些从小把门派当成家的人,他们会真的明白这自由二字的深意吗?

静默中,唐蕴错愕困惑地看向唐贺之像是寻求一个答案,而唐贺之冲他眨眨眼后,瞥向了慕君吾。

慕君吾此刻完全是专注而深情地看着花柔,他的眼里充满爱慕与欣慰,此刻的花柔在他眼里是闪闪发光的。

唐贺之见慕君吾这般神情,眼珠子一转突然出声道:“未知新门主打算如何改变唐门,并止战天下?”

唐蕴闻言按捺不住,激动地上前一步出列道:“就是,你才继任门主,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想推翻姥姥立下的规矩?”

破旧,这可是大忌!

唐贺之闻言蹙眉,伸手将出列的唐蕴扯了回去—他可不是给花柔找茬儿,更不是这个意思,但唐蕴的疑问显然是一些弟子的疑问,他们全都盯着花柔等待答案。

特别是那几个杀手阁弟子,一个个都不悦地盯着花柔。

“我从未想过将唐门的规矩全盘推翻!”花柔昂起头颅大声作答:“但如今内忧外患之下,唐门须求变才有出路。这个过程会充满艰辛甚至牺牲,而我绝不会退缩,一定会与唐门共进退!”

她说着深吸一口气看向众弟子,说出了她早已想好的答案:“我要建立一支铁军,让唐门拥有一支自己的军队!大家自愿加入,与我一道为自由和美好而战!”

她话音刚落,众弟子便交头接耳,整个广场可谓是一片哗然。

唐蕴甩开了唐贺之的拉扯,目色冷中有嘲:“铁军?军队?这是做梦呢吧?我们唐门一共才多少人啊?”

众弟子闻言,议论之声更大了,到处都是一片嗡嗡声,场面似乎要失控。

唐箫见状皱眉看向慕君吾,用眼神示意他出来说话控制场面,然而慕君吾却没有站出来,他无视唐箫的眼神,而是饱含期待地看着花柔,他知道她一定可以处理解决。

此刻的花柔十分紧张,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但她保持着脸部的平静,牢记着自己绝不能表现出一丝的慌乱来。

她目视众人,看着一片沸沸扬扬将手中金杖捏了捏后,高举起来,霎那间广场上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唐门的人并不多,也知道战场上的杀戮有多血腥残酷!但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们有机关,有火器,有密室,有暗器,还有…毒!我们不弱,只是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当我们的至亲、挚爱、我们的家园被人夺走时,唯有团结一心的力量才能击溃他们!这就是我要建立铁军的初衷!我要那些欺负我们的人,有来无回!我要这天下,再无不义之战!”

广场上本鸦雀无声,但众弟子的神情变了,他们都被她搅沸了一腔热血—是啊,他们有机关,有火器,有暗器还有毒,他们是鬼魅一般的存在,为什么从不正视自己的力量?

他们每一个在来到唐门前,都是孤苦伶仃生存渺茫之人,他们的内心渴望的不就是有自己的家,不就是不被人欺负吗?

“说的好!”玉儿突然振臂高呼:“谁敢欺负我们,我们就让他们把命留下!”

花柔看了玉儿一眼,冲众弟子大声宣布:“诸位,如有不同意我的,可就此离开,我尊重你们的决定,绝不阻拦你们!如有怀疑我能力的,你们可以先静待旁观,看看我是否说到做到;而相信我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守护心中至宝的人,请高呼我的名字,我将与你们一起奋战到底!”

花柔说完转身,不在理会广场上弟子们的反应,庄严地持杖一步步登上高台。

唐昭等几名杀手阁的弟子,震惊不已中相互迟疑地对视。

广场上的其他弟子们都面露惊讶,彼此小声议论。

花柔步步登高,她每走一步都如负千斤,但只能撑着,眼含希冀。

一步,一步,又一步,当她登上第五个台阶时,唐六两率先高声呐喊:“唐柔!唐柔!”

一人为首,众人呼应。

不过是一个呼吸间,整个广场上都是“唐柔”“唐柔”的拥护声。

这声如浪似潮,彰显的无不是他们内心压抑藏匿了许久的声音。

在这片拥护声中,杀手阁的几名弟子意见出现了分歧,唐风、唐昭等人带着一些弟子在呼声中离开,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

花柔终于出现在高台的最顶端,她站在那里俯瞰的到整个广场上的一切,自然是看得到离开的人。

她略一扫那些离去的背影,就把目光放在了广场上呼喊着自己名字的众弟子那里,而后她捏了捏手中紧握的金杖,将其举起,迎向太阳。

广场上的呐喊声顿时止息。

“我唐柔,于今日接任唐门门主,我将带领唐门守护正义,止战天下!愿天佑我唐门!”

广场上弟子,众人应和不止:“天佑我唐门!天佑我唐门!”

明媚的阳光从窗棂的间隙里投射进来,在地砖上留下时光的斑驳。

袁德妃站在殿内窗前眺望着前殿楼檐,眼神迷离,指尖则轻捻着佛珠一颗一颗的拨动。

“娘娘!”丹青匆匆入内,脸上浮现惶恐之色,而袁德妃依然看着前方,手捻佛珠,语调缓慢悠然:“说吧。”

“大王昨夜宠幸了刘姑娘,还下了口谕,赐为贵妃…”

“贵妃?”袁德妃惊讶地停止了手上动作,回头看向丹青:“那今早殿前可有什么动静?”

第三百九十八章 殿上质问

丹青刚刚摇头,殿外传来一声轻唤音:“姑姑。”

丹青立刻出去,袁德妃就站在窗口向外张望,不多时丹青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荷包。

“娘娘,这是赵公公差人送来的,什么也没说。”

袁德妃伸手抓过荷包,打量外表见其并无异样,才将其打开,结果荷包内装着的是一枚陈旧的银锁。

袁德妃怔怔地盯着银锁,不过几息之间就已双眼泛红,一滴泪珠夺眶而出。

“娘娘?”丹青被这一幕吓坏了,她盯着袁德妃手里的银锁,猜测着这东西为何令袁德妃如此失态。

袁德妃面有痛色,她将银锁紧攥掌心,咬牙切齿低声道:“混账!”

“娘娘…这是…”

袁德妃眼中带泪地看向丹青,语调悲凉无奈:“这是我的…七寸。”

“大王,近日北方战事频起,已有不少流民聚集在我国境周遭,不知大王是否允许流民入境造册立户?”

虽然有了先前的一出令人惊诧,但朝会议事也不能耽误。

“诸位有何看法?”马希声把问题丢给了众臣,臣子们当即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四位宗亲因为先前的事,这会儿脸色都很难看,他们趁机凑在一起,猜测交谈的则是怎么突然刘府千金占了贵妃位的事。

“没听见吗?人家陪大王斗蛐蛐儿!”

“哼,真是用心良苦啊,也不闲自己跌份儿!”

“跌份儿?人家若是要脸,也不会抢走一个妃位了,还是贵妃!只怕昨夜不止是斗蛐蛐儿!”

“啧啧,礼义廉耻全不顾,说来也是一个将门千金,怎得跟个教坊花姐一般!”

“哎,这个没什么说的了,你们仔细寻思寻思,这一个外军得了陛下厚爱,是要动咱们吗!”

“不会的,我们是宗亲,是他的后盾,他动我们,傻了吗?要我说就是那浪荡女子勾了魂,现下我们四个里有一个也撅出去,谁出?”

他们四个轻声议论着,不时瞥向刘彦瑫,有怒瞪的,也有神色阴霾的。

而刘彦瑫一人站在众臣中,不与人言,只是双手相扣,两个大拇指轮番转动,似在思量什么。

右相许德勋看那几位宗亲聚在一起,想想自己要处理的头疼事,赶紧挪步过去压低了声音:“大王说了只纳妃三人,你们还是决议出来,具体是哪三位才好。”

“一个外臣还想压过宗亲?”

“外臣之女竟封贵妃?荒唐。”

两个宗亲压不住火的忿忿而言,许德勋哭丧着脸提醒:“哎呦,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大王已经定了主意,无可挽回了!”

“未必!”钱渡此时撇嘴一言,引得其他宗亲和许德勋眼有期待地看向他。

而此时,马希声清了清嗓子,赵吉昌赶紧击掌,众臣子连忙停止议论,各自归位站好。

“各位商议的应该也差不多了,那就都说说吧!”马希声正说着,一名太监从侧廊奔入跑到赵吉昌身边,低声嘀咕了两句。

赵吉昌面色为难地看向了马希声。

马希声见状,关切地询问:“怎么了?”

赵吉昌忙在马希声身侧耳语,立时马希声脸就拉了下来,不悦道:“叫她候着吧!”

赵吉昌冲小太监摆手,小太监低头退下。

马希声一副听政姿态往后一靠,赵吉昌高声道:“列位大人请各自表态吧!”

立时有大臣上前一步,行礼后就要说话,然而…

“大王还是先听听本宫的意见吧!”

来自袁德妃的一声怒喝,令马希声与众位大臣错愕不已,一片惊诧中,袁德妃脸色愠怒、趾高气昂地大步入内。

“母…母妃…你…”马希声错愕起身,茫然失措—他真没想到她敢闯殿!

袁德妃直接走到众臣的最前面,站在王座下方目光凌厉地看着马希声道:“大王不是要立四位宗亲之女为妃吗?怎么突然就将这贵妃之位易主了?”

百官面面相觑,无人敢言,而刘彦瑫闻言眉头轻皱,心中一片疑惑。

马希声可是大王啊!

在殿上被袁德妃这般质问实在是尴尬不已,可是他也不敢对她不敬,只能压着火不悦地清了下嗓子:“孤…今早有了新的决断。”

不料袁德妃竟向前迈了一步:“大王您既已让右相拟诏,便不能再改了。”

“母妃此言差矣!”马希声眼神不悦地瞪向袁德妃:“诏书不过草拟,且尚未宣读,当然可以改…”

“大王!”袁德妃高声打断:“君无戏言!”

不过六个字而已,袁德妃却气势十分强盛,眼神犀利、咄咄逼人,这种态度可以说完全不给马希声一点君王颜面。

而马希声被这一声高喊给打懵了似得半天不说话,立时惹来臣子不同的反应--有些错愕地看向马希声,有些则露出鄙夷的眼神,更有些像李铎之流若有所思,至于刘彦瑫则双眼含怒地盯着地面,双手紧握隐忍不发。

袁德妃见马希声不说话,竟又再向前一步:“为君之诺,怎可朝令夕改!”

难堪!

无比难堪!

马希声心中忿忿,他盯着袁德妃,双手攥拳咬牙道:“现在孤已将贵妃之位封赏,已是答应了她了,更改不得!还请母妃速速退下,不要妄议政事!”

妄议政事这可是绝对的大罪,一般人听到这四个字早吓得魂飞魄散立时退走。

岂料袁德妃不但没有退去,反而脸上的怒意陡然拔升了许多,她提着裙摆气势汹汹地冲上了高台,赵吉昌见状赶紧上前阻拦,也被袁德妃一把推开!

赵吉昌所求就是这一闹,他借着这一推站立不稳故意倒退两步摔倒在地。

此时袁德妃也站到了马希声的面前,双眼带着火盯着马希声,马希声紧张不安,面部抖动,难堪气愤又惶恐无助:“你…你…”

“妄议政事?自古儿女婚姻无不是父母做主!大王若觉得我这个母妃是干政了,就请立刻下诏将我赐死!”

赐死?

他哪里敢啊?

要是把自己的生母给赐死了,他岂不是要被百姓给唾弃至死?

马希声立时怔住,急忙表态:“孤绝无此意!”

“没有就好!”盛怒的袁德妃盯着马希声的双眼:“还请大王立刻宣读已经拟好的诏书。”

“你…你这是…逼…逼孤…”

袁德妃突然一笑,伸出双手为马希声整理衣冠,压低声音道:“大王!本宫是你的母妃,你走错的每一步,都逼着本宫不得不将你拉回正道!否则…怎么对得起你父王所托?”

第三百九十九章 立后!

袁德妃这话可谓是话中有话,眼神更是明明白白有所指。

马希声看着袁德妃,一时无言以对。

袁德妃此时伸手拍了拍马希声的肩膀:“大王赶紧宣诏吧!”

胁迫,实实在在的胁迫,他心中忿恨却又无可奈何,特别是袁德妃的眼眸,他看到了疯狂的怒色,像是充斥着杀意,于是他吞咽了恐惧的口水:“许…许德勋,宣诏。”

许德勋闻言急忙应声捧出诏书开始宣读。

“《关雎》之化,始于国风;贯鱼之序,著于《大易》。辅助王道,叶宣阴教。今马氏锡惠、马氏娉婷、钟氏子兰、钱氏松琴,门袭钟鼎,训彰礼则,器识柔顺,质性幽闲。美誉令范,宜为宫妃,穆兹朝典。马氏锡惠可贵妃,马氏娉婷可淑妃,钟氏子兰可贤妃,钱氏松琴可惠妃,翌日入宫内辅。”

大殿内,除了许德勋念诏的声音,再无丝毫响动,气氛委实紧张尴尬。

百官静谧呆滞地看着马希声如同一个失败者一般站在原地,看着袁德妃无视礼法的嚣张姿态,却没有一人敢走出来指责反对。

站在百官中的刘彦瑫其实双眼在怒视袁德妃,然而袁德妃却一直盯着马希声。

当许德勋念完诏书,四位宗亲跪地领诏时,袁德妃不慌不忙地转身朝台下走去:“大王请继续理政,本宫告退。”

她云淡风轻,一派胜利者的姿态,特别是她路过刘彦瑫身边时,用鄙夷和轻视的眼神瞥了他一眼,便毫不停留地走了出去。

她走了,马希声也没脸待下去啊!立时一脸烦躁地一甩袖子冲向了后堂。

“大王!”赵吉昌见状急忙追在后面:“大王!大王!”

殿内大臣们愕然地站立在殿中,面面相觑—这叫什么事啊?

怒火中烧的马希声一走进后堂便大发雷霆,将眼前所能看到的能摔砸的东西可劲儿的往地上砸。

“我的大王啊!”赵吉昌追在后面,缓声安慰:“切莫动怒…切莫动怒…”说话时,他挥手示意,后堂内的太监宫女知趣地迅速退下远离。

“她在朝堂上把孤逼到这般地步,百官会怎么想?”马希声委屈又愤怒,他看着赵吉昌一脸苦闷:“孤这样,算什么大王?”

赵吉昌躬身上前低声道:“百官…自是会笑话您,觉得大王势弱,掌国者…乃袁德妃。”

马希声本来就冒火,闻言瞪着赵吉昌,气得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

“大王,您为何要听之任之呢?”

“她,她可是孤的母妃,方才还搬出先王来压孤,叫孤如何反击?”

“大王让右相拟诏封了四妃,的确该言出必行,但大王钟意刘氏,完全可将其立为王后啊!”

“什么?”马希声双眼圆睁:“王后?”

“对啊!如此既不会出尔反尔,也能做到君无戏言啊!”

“可是…”马希声迟疑道:“先王在世只立妃不立后,我如何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