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甘点了点头,谋落乌勒道:“郭大都护,杨副大都护,难得大汗不计前嫌又如此宽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们快快谢恩吧。”

郭师道尚未有何表示,张迈猛地仰天打了个哈哈,笑道:“这句话,你为何只跟他们说?为何却不来跟我说?”

第025章 两笔账(一)

听张迈忽然开口,谋落乌勒重新打量了他一下,寻思:“此人叫张迈,大概就是博格拉汗提到的那个在断壁上刻字,说什么‘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华夏、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的家伙了。”轻轻一笑,问:“这位张特使,却不知是从哪里来的特使?”

郭洛道:“张特使,乃是从长安来的钦差!”

谋落乌勒心道:“原来是个新到的外来人。最近这帮唐寇忽然变得如此凶猛,怕和这人大有关系。”放声大笑起来:“长安来?哈哈!长安到此只有两条路,两条路都在我汗国掌控之中,这位张特使竟能越飞葱岭天山、伊丽河谷,无声无息地越过我回纥汗国,莫非是长了翅膀么?”

这两句话质疑起张迈的身份来历,用心十分歹毒,杨定国也忍不住又向张迈看了一眼,张迈沉住了气正想着如何应答,郭师道淡淡一笑,说:“特使如何到达,这是我大唐内部之事,不劳挂怀。”

张迈松了一口气,谋落乌勒紧追着问:“那么唐军究竟是谁当家作主?我们大汗的旨意,可不能随便找个人就传达。”

这句话乍一听平淡无奇,其实又是极厉害的挑拨,郭师道说道:“我们是大唐子民,当家的自然是大唐天子!我等为臣子的,不过忠勇办事罢了。议和的事情,待我们内部商议妥当,自有答复,这个也不用尊使来操心。”他的立场拿得甚稳,半点也不给对方机会。

图甘站了起来道:“那好,你们最好商议得快一些,我可没功夫在这里停留太久!”

张迈微微一笑道:“是啊,还是早走得好,这个地方的风水对胡人不利,来几个死几个,呆得久了,都没好下场。”

他说的是汉语,图甘听不懂,张迈却注意到谋落乌勒双眼闪烁了一下,心想:“这家伙也许听得懂汉语!”

郭洛犹豫了一下,还是照直翻译了过去。

图甘听这话全无议和之诚意,大怒拂袖而走,谋落乌勒落后了一步,回头道:“各位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是要在这碎叶河边继续过日子,还是要到棺材里做梦!”

两人走后,唐军将领,民部里老纷纷来问消息,郭师道吩咐:“不要慌乱,命军中没有任务的副校尉以上,民部里正以上,六十岁以上里老,以及有职司的几位参军事,到我帐中议事。”

因考虑要集体迁徙,安西唐军按是否作战部队分为军民两部,在星火砦中就已经完成了编户工作,军队自不消说,民部方面有家室的,一家编为一户,没家室的,五人编为一伍,户有户主,伍有伍长,四家(或四伍)为一邻,五邻为一保,五保为一里,邻有邻长(或称邻正),保有保长(或称保正),里有里长(或称里正),层层级级,虽是民部,却也实行着近乎军事化的管理。那些俘虏都打散编入民部之中做工,自有邻长、保长、里长层层负责监视、劝化、教育,都是十几双眼睛盯一个,因此不虞有变。

数十人到郭师道帐中坐定,郭师道便命郭洛将之回纥使者的事情当众说了,众人各有言语,却都是和身边的人议论,说的十分细声,法曹参军事张德喝道:“有什么话且敞开来说,莫学小儿女作絮语!”

他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却是须发半白,为人一丝不苟,执掌法曹,冷眉铁面,是出了名的大公无私,安西军民上下都有些怕他,这时被他一喝,帐中都静了下来,再无一人开口。

静了好一会,安六忍不住叫道:“大家说话啊!”众人面面相视,却都不想开口做出头鸟,安六道:“好!你们不说,瘸子来说!依我看,别理这些什么使者,看在‘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份上,把他们赶回去就是了!咱们该怎么办,自己做主。”

“话不能这么说。咱们身在四困之地,北面是荒原山林,南面是沙漠,西北也是苦寒干旱,虽还不是退无可退,但若再退下去,却必定是越退越蛮荒,越穷越困,越困越穷,穷困相因,最后何异于慢性自戕?但若要径向东南,和回纥拼个鱼死网破,说实在的,以我们这点家底南下进击,一开始纵然能出其不意打几个胜仗,但拼到最后,回纥诸部汇聚,大军围拢,多半仍是网尚未破,鱼先死了。所以回纥人的态度,我们是不能不考虑的。”

说话的是大都护司马刘岸,大都护司马即唐军的参谋总长,此人不过三十出头,但思虑周密,能说十六番胡语,更难得的是心虽细,胆却大,自十六岁至今曾九次乔装改扮深入八剌沙滚,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碎叶焚城一战中他所出的谋划亦甚多,提出了许多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因此张迈对他印象深刻。

杨易愤然道:“按你说,咱们就该去向回纥人投降不成?”他只是一个队正,但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功劳甚多,在青年一辈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郭师道破格让他参与这次会议讨论。

刘岸叹道:“也不用说得投降不投降这么难听。只是妥协而已。回纥人军力强我们何止十倍?又刚刚被我们杀了一员大将,灭了一支骑兵,丢了一个大大的面子,却不发兵来攻打我们?难道真是因为阿尔斯兰善心大发?当然不是!他们也是搞不清楚我们的虚实,觉得倾国来攻我们不划算,只派偏师来打又没把握,所以才和我们讲和。”

杨易哼了一声说:“咱们大唐子弟,理当策马扬鞭,横扫宇内!现在军马未动,就先去向回纥人称臣纳贡,这算是什么事儿!不行!绝对不行!”

刘岸又叹息了一声,道:“阿易啊,五六年前的话,我也如你这般轻锐气盛,可天下之事,该勇猛精进的时候勇猛精进,该忍耐妥协的时候忍耐妥协,总不可能永远只凭一股豪情就横扫宇内的。激励士气的时候,话可以说得慷慨激昂,但真要办事时,还是得落到实处啊。”他顿了一顿,又说:“其实我们是杀灭了对方强兵悍将之后,再与对方议和的,可以说是逼和了对方,也不算丢脸。”

第026章 两笔账(二)

回纥派了个使者来招安唐军,郭师道聚众商议,大都护司马刘岸主和,安六、杨易主战,争执不下。

张迈留神军帐中与会者的神情,见众人都还在沉吟。来到这个世界已有几个月了,如果说之前几次聚会张迈和唐军之间还有一种见外的感觉,这时他就已经觉得自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份子了。他甚至觉得,大家并不太将他当钦差,而将他当亲人了,面对朝廷派来的上官时,人们总倾向于将自己的一些感情收敛起来,而这时一些里老脸上的忧虑之色也没有掩盖。

副大都护杨定国点了大都护仓曹参军事郭太行问:“如今咱们的存粮,还有多少?”

郭太行说道:“省吃俭用,也只能支三个月。除非是一边打渔采集,一边种田牧羊,才熬得到来年的收成。”

杨定国又问:“若是打仗呢?”

郭太行皱起了眉头,好一会才说:“若是打仗,回纥人都不用打,只要堵住进军的路线,再派轻骑骚扰,让我们没法安心种田牧羊,饿也把我们饿死了。”

众人一听,脸上都有了惧意,杨易道:“若回纥知道我们的虚实而这么做,我们确实危险,不过他们未必就能对我们知己知彼!也未必就能像郭仓曹这样定下策略。再说咱们也不是现在就要去和回纥打仗,咱们大可先休养生息一段日子,待储备足了粮草再行动。”

杨定国冷冷哼了一声,道:“若我们不答应回纥人的和议,新碎叶城这里是别想再住下去了!”问安六:“若我们撤往你探到的那个河谷,来年收成如何?能有多少盈余?”

安六苦笑了起来:“那个河谷地方比这边狭小,河水冻冰时间比新碎叶城这边要长二十来天,水土也不如这边肥沃,再说那里还未开垦,哪里就那么容易种出粮食来?总得一年年地开荒,不过就算把军部的士兵也全部投进去,我估计也得有三年时间,所造田亩的收成才能达到新碎叶城今年收成的六成,哪里还能有什么盈余。”

张迈听说要将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农事当中去,那还哪里有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好几个里老更是同时惊呼起来:“三年?六成?”

郭太行道:“那不是连肚子也填不饱了?”他执掌仓曹已经三年,自然清楚新碎叶城城郊每年所产谷物的也只刚好让安西军民填饱肚子,每年都还得依靠放牧、打渔等补充食物,才能节省下两成粮食来备战备荒。也就是说,新的居住点要想提供给唐军充足的补给,粮食产量至少要达到新碎叶城的八成左右。

“这就是了。”杨定国道:“若我们拒绝回纥人的议和,要打仗,打不起,要迁徙,这里的老弱怕有一半得饿死。”

张迈听到“有一半得饿死”心里也是一揪,他出生于物质大丰富的年代,所谓饿死人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却实在有些难以想象粮食缺乏到饿死人是什么样的场景。但现在他却要亲身面临这样的困境了。如果真有个相识的朋友在自己身边活活饿死,自己又该怎样面对?

帐中许多里老更是都低下了头,张迈所无法想象的惨状,他们却是亲身经历过的,安西唐军上百年来艰苦支撑到现在,已经养成了“先少壮后老弱”的传统——凡遇到危难困苦,总是老弱给少壮让路,这种传统,正如面临绝境的鹿群,其老弱会跳崖自杀将生机留给青壮者一样,如果唐军真到了粮食奇缺的地步,唐军中老弱的口粮也会首先被砍削,哪怕他们将因而活活饿死,也得将口粮省下来留给能够支持大局的壮年,以及代表着未来的孩子!因为若不是如此做,就无法保证这个集体存活下来。

实际上,幸存的这些老人中,有好些都曾亲眼见到他们的父祖为了保护他们而死于刀剑之下或饥饿之中。

“但我们要是与回纥议和,就能仍旧留在这里,种田养牧,回纥人要的那点贡物却实在不算什么,才五百头羊,一百匹布,十匹马。”

杨定国给大伙儿算了一笔账,就算扣除掉给回纥的贡品,剩下的财物也会比西迁重新开荒来得多。

“这第一年我们勒一勒裤腰带就挺过去了,第二年必然就有了盈余,三年可以温饱,五年可致小康!且回纥人又许我们到八剌沙滚贸易,我们的妇女善能制作衣物鞋帽,我们的陶器铁器,也都比胡人们造得好。所以我们的货物到了那里必能脱售,换羊换马也好,换皮毛也行,再则不用打仗,钱粮也会积聚得更快,我料不出十年,咱们的新碎叶城又能矗立起来,那时候肚子吃得饱饱的,手里又有了钱粮,就可进可退了。”

他口中说着说着,到后来眼睛小小地眯了起来,仿佛透过那道狭小的眼缝看到了十年后那个比焚城前更加繁盛的新碎叶城:城门人来人往,市集上堆着从八剌沙滚、疏勒、怛罗斯甚至撒马尔罕、于阗来的货物,今日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人,新一代的孩童也已经出生,他自己老得得拄着拐杖才能走路,却搬了张藤椅,在太阳底下懒洋洋地躺着,看着旁边孙子戏耍…

杨定国心里想着,口中也不自觉地描述了起来,在他的感染下,许多里老眼睛里也透射出了迷离的色彩来。

是啊,那种和平安详的光景是多么的诱人,多么的令人向往。

大唐的子民虽然勇武,但却不是野蛮,他们不是为了杀戮而杀戮,而是为了守护文明!是为了扩张文明!

杨定国说到这里拍拍儿子杨易的肩膀:“易儿,我知道你一片赤胆,满腔热血,可有些事情并不一定要靠打仗才能解决啊,用和平的手段一样可以达到目的,效果甚至会更好。比如拯救流落在西域各地为奴的唐民这件事情,也不一定要动刀动枪,等咱们赚到了钱,也可以用钱将他们赎买回来啊,你说,对不对?”

他素来严厉,和儿子之间说话向来也是强对强硬碰硬,一语不合甚至动手打架,否则如何会养成杨易这般脾气?这时在众人面前好言好语地劝谕儿子,实在是难得之至,杨易罕见父亲如此慈和,反而不习惯,心里其实未被说服,他想抗拒,但话却说不出口来了。

大帐中的气氛,似乎不再如刚才那样紧张了,大伙儿的心好像渐渐走到了一起,讨论还没到尾声,但结论似乎也快了。

杨定国所描述的那种平而安详的生活,就连张迈也有些心动。但他很快就猛地摇了摇头,甩了甩脑袋,仿佛要将这种诱惑甩出去一般!

因为他一想起要接受回纥人的议和,内心深处就会冒出一股不安来!

“被没有什么诚信的仇家招安,从来都没什么好下场的!”

“回纥是敌人!敌人是不会那么好心的!”

“如果敌人忽然变得为自己考虑,那也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是这些念头让张迈对那两个使者没好脸色,也是这些念头,让他站了起来,似乎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杨定国所描述的世界中,要等好一会,才注意到张迈的举动。

“特使…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一直没有说话的郭洛,一句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集到张迈身上。

“杨老所说的那种生活,我也很想过…”张迈这句话不是谎话,就算是穿越,如果是穿到大宋中期那多好,可这里却是唐朝,这里是西域,他面对的也不是圣君名臣,而是一群虎狼一般的胡虏!

“那确实是好日子,可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回纥为什么要给我们这种好日子过?他们和我们有亲吗?还是回纥的大汗阿尔斯兰真的仁慈到希望周边所有民族都过上好日子?”

回纥与安西唐军当然没有亲,非但没有亲,甚至还有仇!而说回纥的君主有那样的情怀,这种话就算对回纥的牧民讲他们也要失笑。

“回纥与我们是敌非友,他们也绝对不是什么善类!但他们这次来和我们议和,条件却给得忒宽厚了些,五百头羊一百匹布,这点东西根本不值什么,也正是我们所能接受的。可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很怀疑!”

“怀疑?”杨定国问:“特使在怀疑什么?”

“我怀疑,对方提出这样的条件,好像是将我们的底线都算计进去了!他们是算准了,我们一定会答应,因为这对我们是最有利的——可是,回纥人凭什么会帮我们考虑问题?我可不相信这些胡人会来替我们设想!所以想到最后,我只能想到两点,要不,就是回纥人自身出了乱子,要不,就是他们这么做背后另有阴谋!”

“阴谋?什么阴谋?”好几个将领担心地问。

“我不知道!”张迈坦率地道:“我只是感到这件事不对劲!”

张迈将心中的话整理了一下,才道:“刚才,杨老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算的是如果与回纥议和,我们可能得到什么。现在我在这里还要算另外的一笔账:那就是,如果我们和回纥议和,会失去什么!”

“我们将失去的,难道就只有回纥人所提出的五百头羊、一百匹布,以及十匹马么?不!我还会丢失掉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郭洛和杨易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我们会丢掉我们的雄心壮志!”几乎在几秒钟之前,张迈还找不到很好的词语,这时却在郭洛杨易的催问下脱口而出:“我们或许能得到一时的和平,却很可能会从此失去和回纥一决高下的霸气!当我们向回纥人低过一次头以后,如果回纥人再向我们提出第二个条件时,我们会不会想,反正已经低过一次头,无妨再忍耐一回。然后,就会有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当我们的锐气被他们这种渐渐逼近的步伐消磨殆尽后,若他们的铁蹄再一次忽然奔来,那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拾起对抗他们的陌刀?”

杨易本来被压制住了的眼神重新点燃了火焰,但那些里老们却没有被这几句话打动,稳健派的将领也觉得,张迈所说的情况,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在这个帐篷里坐着的没几个愣头青,不像他们手底下那些青年般容易被豪言壮语所鼓动,在他们的眼睛里,没有郭师道做背书的张迈其实尚不具备让他们畏服的气势。而杨定国的盘算,听起来亦远比张迈的豪言壮语更具有说服力。

第027章 拉票

杨定国与张迈各持一派意见,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谁也说不服谁,张迈说胡人必有阴谋,却只是他的推测,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而且相对于杨定国对未来完整的描绘,他也欠缺一套可以马上付诸实行的具体方案,因此感情虽然丰沛,言语虽然激昂,却未能令人信服。

最后郭师道说道:“这件大事,干系合族身家性命,我也不能自决独断,诸位且先回去,再作深思熟虑,然后转告所属里民将士,今晚三更至四更十分,全族十六岁以上男子各到碎叶河边折河草一支,支持张特使的,放在张特使门前,支持杨副大都护的,放在杨副大都护门前,明日盘点河草支数,以定去向。”

自来地小民寡的社会,易形成公众自决的体制,及人口众多时则需以科层制加以组织,安西唐军虽有完备的层级制度,但地位最高的郭师道也与普通军民相去不远,朝碰头夕见面,不是亲戚就是邻居,遇到大事常有合族共议之举,安西军民也习以为常,反而是张迈对此颇感诧异。

众人各自散去后,杨易先来找郭洛,愤愤道:“今日满帐都是老家伙!虽然大多数人没说话,但一颗心早都和我家那老头子站在一起了!我被老头子压住时,你怎么也不帮我一声?只有我和迈哥在那里言语,显得咱们势单力薄!”

郭洛也不说话,转身就走,杨易拉住了他:“你今天好歹给我说清楚了!”郭洛迟疑了一下,才道:“你怪我有什么用?是迈哥自己信心未全足,决心未大定。他自信若十足、心意若决绝时,咱们扭转乾坤也只在反掌之间。”

“好!”杨易道:“那我找他去!”舍了郭洛来寻张迈,见他被几个少年围着正打听帐议之事,张迈简略说了,郭汴杨涿气得哇哇大叫:“什么!要投降?我们不干!”

见到杨易来,杨涿大叫:“哥!你来了!我们不投降!你告诉老爹我们绝不投降!最多和回纥人把命拼了就是,为什么要向他们进贡!不干!不干!”

“散去散去!我和迈哥有话说!”不管少年们的不满,杨易将他们全赶跑了,才对张迈冷哼一声:“迈哥,你看!怎么样!我说留着那使者会有麻烦的吧!当时要按我说一刀杀了,哪里还有眼下的麻烦!”

“你又来了!”张迈一边和杨易走到无人处,一边说:“今天的麻烦,我可不觉得依你的主张就能把问题解决。”

杨易哼道:“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我老爹定然派人把那两个鸟使者护住了,轻易下不得手了!看帐中那些老家伙的神色都有畏缩之意,回去和里民部属说时言语定不是向着我们的,唯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杨易附耳过来:“我这就让阿汴阿涿他们去折河草,折上个千来根,今晚我督着他们兵分两路,伏在暗处,若你门前河草多过我老头子门前的,咱们就不理会,若你门前的河草少了,我就让阿涿去把老头子门前的河草偷走,偷走一根,就让阿汴在你门前放上一根,偷走一把,就让阿汴在你门前放上一把,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我这条计谋妙吧?咦!你干嘛这副表情?”

张迈拿眼角睨他:“你肚子里的馊主意可还真多!”

杨易反过来瞪着他:“怎么,你又不肯做?”

“废话!这种事情怎么能做!再说我也不觉得能成功——你当你爹和郭老、刘岸他们都是傻子啊!”

“那按你说怎么办?”

张迈想了想,说:“咱们去拉票。”

杨易一奇:“拉票?”

“嗯,郭老已经定下了规矩,要由合族成年男子自决去向,这也是正道,他行正道,咱们就以正法来应。我们这就一户户地去劝说,对他们晓以利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河草投给我,这就叫拉票。”

说到这里张迈忍不住脸露微笑,他可没想到在这里会有机会用上这一招。

杨易也觉得张迈这招有点稀奇古怪,道:“迈哥,那可有一千多人啊,一个个去劝说,哪里劝说得完?都还剩下不到半天的功夫。”

“咱们分头行事,尽力而为!”

杨易琢磨了一下,又来找郭洛,把张迈的想法说了,郭洛也是愕了一下:“拉票?”

以前安西唐军在一些事情上也出现过分歧,郭洛也经历过合族共议以决去向的大事,但都是分歧双方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就由合族军民自己思索决定,可没有再主动去劝说、“拉票”的。且安西唐军民风质朴,族中领袖偏文的有君子之风,偏武的有豪杰气概,拉票这种事情对君子来说失了矜持,对豪杰来说又流于琐碎,所以这两种人都从来没想到要这样干过。

郭洛沉吟了片刻,叹道:“迈哥的招数总叫人意外,不过这次他不肯与回纥议和乃是料敌幽明,洞烛深远,人皆短视,只能见眼前利害,大伙儿聚在一起时或者会感染冲动,但回家细细一想,只怕还是会按照利害行事。咱们就算一家家地去劝说,只怕也于事无补。”

“那怎么办?”

郭洛道:“迈哥这一招乍一看甚奇,但却依然不离正道,他行正道正法,我们就应该以正行襄助他。你这就去找唐仁孝、温延海、丁寒山、慕容旸、邱子骞他们,这些人都做过迈哥的近卫,忠勇豪迈,能识大义,你让他们逐帐逐户地去劝告游说。我去找张文直、刘俊卿、慕容春华他们,希望能把他们说服过来。”张文直就是法曹参军事张德,刘俊卿就是大都护司马刘岸,慕容春华是唐军中最年轻的副校尉,在军民之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咱们这次主要争取年轻热血和有远见的人!巩固住了这群人,他们自会去说服他们的父兄朋友。”

杨易道:“可要是仍然失败了,那怎么办?依我看,还是设法杀了那使者来得干脆!嗯,那伙使者住的木屋旁有个马棚,今天入夜后我就让阿涿去放火,大火一起,场面必乱,我就趁乱杀了胡使,这议和就吹了!老头子他们就算想谈也谈不成了!”

“不!不行!不能这么做!”郭洛道:“你这样做就算一时挟持了众人,人心也必不服,族内势必暗生分裂。若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你这个计谋倒也使得,可我们眼前的局势却是杀了使者之后,前方的道路也仍旧极为艰苦危险,若不能千众一心,这条路走不远的。”

杨易道:“我是觉得去拉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啊。”

郭洛道:“咱们主动拉票已是出奇,我料你爹爹计不及此,若是这样也劝不动大家,那就是人心所向,没办法了。”

杨易沉默了一会,振作精神道:“好吧!既然你也这么说,那我们就分头办事!哼!咱们安西唐军都是大好男儿,谁肯去做回纥人的附庸?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能成功的!”

第028章 游说工作

安西唐军虽有数千之众,但有资格参加折河草、投河草的,却只有一千多人。妇女儿童,自然不在折投河草之列,此外还有几百个成年男子也没资格——那就是那几百名俘虏。

碎叶焚城一战,唐军捕获了许多俘虏,这些俘虏共四百七十一人,个个身强力壮,问其种族却甚杂,大概有将近一百人是突骑施,五六十个是拔汗那,七八十个是昭武族,三十多个是葛逻禄,真正的回纥只有四十多人,此外一百多人竟是说不清楚族源,混血混得厉害,其中更有四五十个追溯源流,竟似乎有唐民的血统。

在这个时代,人力就是生产力和战斗力,安西唐军远在边鄙,要发展壮大,除了成年男女加紧造人的行动之外,同时也在吸收周边各族的人口,大唐对待来归胡人本来就很有一套方法,安西唐军在西域生存了这么多年,从高层到普通民众,管理和同化来归胡人的经验十分丰富,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归化礼制”。

张迈加入之后,在星火砦中又提供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安西唐军原有的归化礼制各种细节都已十分完备,但归化的进度却有些模糊,也就是说这些俘虏、胡人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变成自己人?是得和唐民们生活过若干年?还是得和唐民有姻亲关系?还是需要立下一定的功劳?都没有确切的规定。似乎大家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久了,彼此熟识信任了,便当自己人看待了。

张迈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建议引入层层晋级的概念,整理各个环节,将“归化礼制”变成了三个层次:“方归唐民”、“待考唐民”和“入华唐民”。

方归唐民是刚刚捕捉到的俘虏,这部分人在唐军中地位类似于奴隶,伙食也最差,只是未加虐待而已,且又进行编伍工作,由里老指定的户主监视、驱遣,一般是一户人家负责盯紧一人,同时定期给他们做工作,进入军部的则由将官安排,在将士的手底下干些杂货,和胡人捉到俘虏后只是当奴隶来使唤不同,唐军对待这些俘虏除了驱遣之外还进行思想教育,并组织妇女教那些不会说汉话的人讲汉语,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若户主觉得这些俘虏确实有加入唐军的诚意,又已经能说基本的日常汉语,就可以有责任地推荐其加入“待考”。

待考唐民是已经经过一段时间考察的投诚俘虏,或者是自愿归附的西域民众,可以享有唐律所规定的自由,但在战争期间仍然要编伍连坐,伙食比“方归”也有了提高,战时可以作为冲锋队或后勤军士。成为待考唐民者经过一段时间未犯纪律,且用汉语沟通已无问题,便可由所属里的里老、所属营的校尉推荐,申请入华。

入华之后,大家便是自己人了,或安排入民部帮手后勤工作,或经过训练进入军部成为战士,郭师道和杨定国日常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对这些人进行训练。

西域地方“强者为尊长、弱者为役属”的观念十分普遍,打仗打败了被俘虏,自然而然就得做战胜方的奴隶,身体性命都属于战胜者所有,至于受尽辱骂鞭打那更是常有的事情。那四百七十一人刚刚被俘时早就做好了当奴隶的心理准备,及发现唐军有这样一项政策,许多人便都有了干活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过因日子尚浅,四百多人尚无一个具有投河草的资格。

这日郭汾正教家里的那个改名叫郭鲁哥的“方归唐民”说汉话,却见堂哥郭太行匆匆跑进帐来,郭太行使了个眼色,郭汾对郭鲁哥道:“鲁哥,你到马棚里看看去。”

郭鲁哥出去后,郭汾道:“太行哥哥,鲁哥能听懂我们的话了,人也老实,我看过几天就推荐他成为待考,我愿给他作保。”

“待考?太快了吧,再说。”郭太行随便应付了郭汾一句,却凑到郭师道身边来,道:“叔,出事了。”

“嗯?麦粮有变?还是羊马有疾?”郭师道十分警惕,因郭太行分管仓曹,他便考虑到粮食方面的事情上来。

“不,不是,是张特使,他…”

“张特使怎么了?”不但郭师道问,郭汾在一边听说和张迈有关也竖起了耳朵。

“他竟然逐家逐户地去游说,要大家投他河草…这,这不是乱套了吗?”

郭师道一怔,他虽然深沉多谋,但会议散了以后也就安心在家等候消息,只待明天看结果而已,可没想到张迈会去拉票。

“叔,这事你得管管啊,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军心民心都要乱了。”

郭师道还没搭腔,郭汾先插了一句:“太行哥哥,张特使怎么乱咱们的军心民心了?”

郭太行道:“今天聚会散了以后,大家离开这里不久,他就忽然跑到豹韬营第二队第一火的军帐里头,找那些将士说话。”

“他说什么了?”

“这…大体上就是说回纥人这次来和我们议和是有阴谋,我们要是和他们议和,一定没好结果,要大伙儿支持他,把河草投给他。他口才便捷,咱们的军士又多是质朴的汉子,哪里经得住他说?都是整火整火地被他说得很激动,跟着他又跑到隔壁的军帐去了,仍然是那套话。他不但自己一个个军帐地去说,又让那些听了他话的军士到别处去说。如今外头已有十几个军帐都哄闹起来了,他每到一个军帐说话,外头都围了一圈的人,现在是说没几句,就有人叫好鼓掌…”

忽听帐外隐隐传来叫好之声,郭太行愤愤道:“听!叔,你听!他都,那方向,应该是飞熊营的军帐了,他居然跑到飞熊营去说了!”

郭汾用耳朵贴着帐布,一双眼睛里都是好奇。

“胡闹啊胡闹!”郭太行叫道:“他是特使,是钦差,有监军之权,进出军营也没人敢管他,现在就只有叔你一个人能管一管他了。咱们不能让他坏了安西军的规矩。”

这时飞熊营的军帐中又隐隐传来了几声呼嚷,郭汾听得嘴角忍不住一笑,心想:“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把一群军律严明的将士说得这么激动。”心里便浮想起张迈在那军帐中高谈阔论的模样,嘴角的笑容便更是明显,就想借个故出去瞅瞅,一回神发现母亲郭夫人正瞧着自己,好像瞧出了什么,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这时听郭太行说不能张迈他坏了安西军的规矩,郭汾忍不住插口道:“太行哥哥,张特使他是犯了我安西大都护府那条规矩了?”

郭太行一愕,一时也说不出张迈犯了哪条规矩,憋了一会叫道:“他聚众闹事!”

郭汾哧地一笑:“他闹什么事情啊,别忘了他可是钦差,还能鼓动大伙儿造反不成?至于说什么聚众,那也是大伙儿愿意听他说话,太行哥哥,你这仓曹参军事管得也太宽了,张特使要真犯了什么规矩,还有张法曹那张铁面在呢,用不着你瞎操心。”

郭太行被她说得口舌无言:“你,你…好啊妹妹,你怎么帮外人说话!”

“什么外人、内人的?”郭汾道:“我是帮理不帮亲。你现在是跑来跟我爹爹告状,说人家犯了规矩,那你也得指出人家到底犯了哪条规矩。你自己说不出个道道来,我怎么帮你说话?”

郭太行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了,却见帐帷掀起,一个人怒冲冲跨步进来,却是杨定国,这个老将满脸的怒火,道:“孽畜!孽畜!这个孽畜!”

郭夫人见他气成这样,忙问:“亲家,你怎么了?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了?”

“还能有谁!就是我那个不肖子!竟然带着唐仁孝、丁寒山等人,逐营逐营地乱窜,造谣高谈,蛊惑人心!我让桑干去把他抓回来,他竟然说自己正在办公事,让桑干不要打扰他!我待要亲自去抓他,他却又预先闪开了,我找到了豹韬营,他就躲到飞熊营,我找到了飞熊营,他就跑到骁骑营去,真是混账东西!”

他口里说话,白须飘动,胸口起伏,委实气得不行。郭夫人连说带劝,劝了好一会,他的气才平了些,却又道:“老郭,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张特使身上。他是特使,我也不好怎么说他,但你也总得管一管他。如今三营将士都被他说得人心浮动,若再不管他一管,只怕会出漏子。”

就在这时,杨定国的养子杨桑干扣帐进来,杨定国问:“怎么,找到那畜生没?”

“没有。”杨桑干三十来岁,身材瘦削,一副精明强干的模样,看了看郭师道,道:“不过我找到刘司马帐中时,见阿洛正在哪里,好像也正在说那些话。”

杨定国啊了一声:“连阿洛也被蛊惑了?他们还要去蛊惑俊卿?老郭,这下是连你儿子也陷进去了,你可真得管管了!”

郭师道沉吟道:“张特使逐帐逐帐去劝说,这事做得有些轻佻了。但要说他犯了规矩,却也不曾。只是如今对外则回纥人动向未明,对内则还有一队回纥人的使团在这里,张特使这么做,要是闹得大了,让那几个胡人看出端倪就不好了。”

便唤杨桑干:“你去传令各营将士,不许围观,不许起哄,不许叫嚷。违者军律处置!”

杨桑干问:“那张特使那边…”

郭师道说道:“张特使是咱们的监军,他要找将士说话,咱们不好干涉。不过你向他转告我的话,就说请他注意一些,如今毕竟还在战时,若乱了军营秩序,只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杨桑干领命去时,另外一人擦肩而入,却是杨定国,他来却是禀告前线军情,原来是郭师庸派斥候向东驰出七八十里,做扇形侦察,一路并未发现有敌踪。郭师庸在东南百里之外,其斥候又远出七十里,则二百里内已告平安,接下来无论有何军情安西唐军都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了。

这却是一个好消息,帐内众人听了都松了一口气,杨定国道:“看来回纥人果然没派大军前来。”

郭师道点了点头,眼皮垂下,思虑了片刻,对杨定邦道:“你传令下去,后方三营,除轮值军士外,其他人都回家吃饭团聚去吧。”

郭太行道:“叔,那张特使到处找人说话的事…”

他没说完,郭师道已经挥了挥手,道:“大伙儿自己的身家性命,大伙儿自己会保重的,你着什么急。”顿了顿,又对女儿道:“汾儿,去看你嫂子饭菜整治得如何了,若整治好了,就唤哥哥回来吃饭。”

第029章 野菜汤

郭汾从家里出来,找了好久没找到哥哥郭洛,这时郭师道的两道命令已经传下,三营先没了喧呼之声,亦再无人聚集,听说可以回家,那些有家室老小的纷纷卷甲而归,碎叶河边登时一片静谧,炊烟道道,一下子变得平和无比。

看看天色越来越黑,郭汾寻思:“哥哥到底是去了哪里?”猛地撞见了一个人,不是张迈是谁?只是此刻他身边只有刘黑虎一人跟着,显得有些冷清。

郭汾心中虽牵挂着他,只是外事正紧不好来找他,张迈这两日心里想的也都是回纥的事情,这时陡然遇着了,两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旁边更有个大老粗刘黑虎碍在那里,也不知道退避一下,让两人好说体己话,故而四目相对,两张口却都好久都没张开。

“你…”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闭上,跟着相视一笑,郭汾道:“还不去吃饭啊。”

“啊,吃饭?我都忘记了。”

郭汾这才想起张迈是无家室的人,平时吃饭睡觉都和同编伍的单身汉在一起,虽是特使,暂时也没什么特殊待遇,叹道:“你们这些单身汉子,就是不会照顾自己。三餐没个定则,熬坏了身子,怎么上阵杀敌?”

“是,是。”张迈口里应着,心里有些暖,又有些急,暖自是因为听出了郭汾关心自己,急却是因为这时还有件大事要办,从散会到现在他只走了七座军帐,不过说服了六七十人把河草投给自己,郭师道的命令传下后将士们各自归营,不敢再围观听他说话,气氛登时冷了下来,现在每过一刻离三更就近一刻,因此又舍不得走,又急着要走。

郭汾看了出来,忙说道:“我要去找哥哥,你记得吃饭。”转身就走。

张迈见他善解人意,心里欢喜,叫道:“我回头再去找你!”带了刘黑虎也走了,郭汾停住脚步转身看看他的背影,心想:“也不知道他的晚饭有着落了没。”也不顾寻哥哥了,先到张迈所在的帐篷附近,唐军行军,每一火立一帐,两到三火共用一口炉灶,郭汾到了炉灶边见只有一个中年妇女王二嫂子在忙着煮饭,见到郭汾叫道:“汾娘,你怎么来了?”

王二嫂子是负责这座军帐饭食的妇女,这时已听说丈夫今晚可以解甲归家,匆匆把这头的事料理了便赶回去,也没功夫和郭汾说话。

郭汾走过来掀开锅一瞧,乃是一锅杂粮,不过填饱肚子而已,整治得十分粗糙,心想:“王二嫂子真粗心。嗯,各家有各家的事,她牵挂着丈夫儿子,公家的事自不能十分用心。”

那头张迈与刘黑虎和郭汾分开后,恰巧遇上了一个军士,隐约记得他叫奚胜,是一个火长,无论是守城时还是碎叶焚城一战都表现得十分勇敢,在所在营有一定的影响力,就上前搭话。

奚胜却正在煮粥,见到了张迈叫道:“哎哟,特使,你怎么来了?”

张迈道:“我四处瞧瞧。”正想用什么话引入正题,陶锅里的杂粮粥滚沸起来,奚胜尴尬道:“特使,抱歉。你先帐里坐坐。”

碎叶焚城以后,唐军屋宇全毁,民部各搭小帐暂时栖身,奚胜的这座小帐不过五步见圆,才一进去,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帐里一个半身不遂的老妇人躺在角落里一块木板上,奚胜在外面叫道:“特使,那是家母,家母行动不便,说话也不清朗,你莫见怪,先找个地方坐一坐,我煮好粥就来。”

张迈看这情形,实在开不了拉票的口,要走,又觉得不合适,就在帐门口看着奚胜就着门口的小炉子做饭,唐军物资奇缺,纵是自己开小灶要想有什么食材也难,这时奚胜不过是尽量掌控火候,将一堆杂粮煮得柔烂了,再适当放些盐巴调味,张迈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冲锋陷阵时勇往直前的汉子,干起这等活儿竟如此的细心。

奚胜一边煮粥,一边叹道:“这两天军中告急,我把家母托给了邻居肖叔,但肖叔为人粗豪,干不来细活,每天只是将干粮泡软了,加一盅冷水,家母身子不好,胃口奇差,却不过肖叔的盛情,又怕消息传到军中我会担心,当着肖叔的面把干粮含住了,但实在是吞咽不下,偷空都吐在角落里,我刚刚回来,闻到馊味寻着那些发霉了的干粮,这才知道家母已经饿了六七顿了…”说到这里声音也哽咽了,忙岔开话题:“唉,特使光临寒舍,这是蓬荜生辉的事情,我扯这些干什么。”

张迈在旁边却听得呆了,忽然想起:“我整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家里那边可怎么办?爸爸妈妈丢了儿子,可怎么办?嗯,希望我是被拷贝到这个世界的人,或者那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我在爸爸妈妈身边尽孝。”然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事已属荒唐,所谓自己是个被复制的人,或者说那个位面有另外的一个自己,不过是一点渺茫的希望罢了,里家人如今怎么样了,今生怕也是无法知晓了,眼角忽然有些湿润。

说话间杂粮粥已经煮好,奚胜端在一边,要等粥冷了再喂母亲吃饭,这才搬了块石头坐在张迈身边,道:“特使,你这次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张迈调整了一下情绪,正想开口,帐内奚胜的母亲呜了两声,张迈刘黑虎都不知何意,奚胜一脸羞愧之色,道:“特使等等。”进去抱了他母亲出帐,到一个阴暗处去了,张迈便猜到奚母是要溲溺,闻闻帐内的臭气,忽然明白:“这几日大伙儿全心备战,奚母缺乏照料,人有三急,她行动不便,怕都直接在这里头解决了。”想想这份肮脏,人自然就觉得恶心,同时也生出了惭愧之意。

过了一会奚胜回来,安置好乃母,看看张迈的眼光落在小帐一堆肮脏衣物上,一张粗脸都红了,赶紧几下子收拾好,脸上甚是歉疚:“特使,真是对不住,你看我这…真是…对不住。”

张迈默然,道:“其实我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刚好路过,进来瞧瞧。那粥差不多可以吃了,你快喂老太太吃吧。”

告辞出来,奚胜送出了老远才匆匆回去。一路在黑暗与火光中行走,刘黑虎似乎想到了什么,可他不会说话,四周也就静悄悄的,张迈也没再去找其他人,自然而然就回到了自己帐中,独自呆坐了好久,忽然感悟到这个世界的真谛远非自己所想的那么轻松简单,之前他觉得杨定国短视了,竟然没觉察到的回纥人潜藏的祸心,这时却才发现自己浅薄了,只知一味地奋进求胜,却不知背后尚有许许多多不是战略与计谋就能解决的事情。

他忽然想起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的某个割据政权面对中央王朝的讨伐,君主下令投降,那个国家本来还有十四万军队,却在一道命令传下后就全体解甲归降了,那个割据政权的君主连同妻眷也被俘虏到了中央王朝的京城,刚刚统一天下的皇帝和亡国君主的妃子谈起亡国之事情,那个妃子做了一首诗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当时张迈听到这个故事时为那位妃子豪气逼人的谴责拍案叫好,这时却忽而想起:“那十四万人,为何要解甲?难道他们个个都是懦夫么?若是奋起一战,难道就打不赢?就算最后真的输了,也不枉了好男儿的一腔热血!可他们为何却这么轻易就降了?”

打仗毕竟不是游戏,而是过日子中的一部分,打仗以胜利为最终目标,但过日子却不是的。

若不知道将士们为何会怯懦,又如何让他们勇敢起来?

自己如果找不到答案,是不可能带领唐军找到生存之路的,更别说什么拯救唐民、说什么规复西域、说什么振兴大唐了。

“啊!今天居然多了一盆野菜汤!”

刘黑虎兴冲冲地从炉灶那边捧了晚饭回来,往日吃饭总是干咽,要么就是就着一点清水,今晚吃一口饭,喝一口汤,大叫畅快,道:“王二嫂子今天真是不错!不但准备了饭,还准备了汤啊!”

听他吃得兴起,张迈这才觉得肚子饿了,吃着饭,喝着汤,却觉得饭和汤是两个人的手笔:饭做得很粗糙,里头甚至还有没淘洗干净的沙子,汤虽只是几棵野菜,而且又没有油水,却整治得十分用心,靠近瓦盆,在菜香之外隐隐还闻到一股幽香。

这可不是王二嫂子的味道。

张迈心里浮现出一个少女的倩影来。

看着眼前这盆野菜汤,再想想奚胜的那锅杂粮粥,那升腾的热气似乎已为张迈写出了答案。

第030章 纳贡不称臣

张迈第二天掀开帐帷,只见门前堆了几百支河草,心中一喜,正蹲下来要清点,旁边一个人道:“迈哥,不用看了,你这边足足比少我老头子那边了两百多根!”

说话的却是杨易,他愤愤道:“昨日我们费尽了口舌,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孬种!”因凑近了,又鼓动张迈:“迈哥,现在别认这笔账也还不迟!咱们…”

还没说完,郭汴来道:“迈哥哥,我爹爹请你过去。”

张迈问:“知道你爹爹请我过去什么事情吗?”

郭汴道:“我不知道。”

杨易拉着他说:“迈哥,郭伯伯要是让你承认这次投河草的结果,你别答应,先敷衍着,我们慢慢地再商量。”说着使了个眼色,显然他仍想用强推翻这次的公决结果。

张迈也不回绝他,也不答应他,便跟着郭汴来找郭师道,郭师道却不在帐中,张迈跟着郭汴驰马到了一处山岗上,郭汴就下去了,郭师道望着底下的营帐,须发在风中飘扬,似乎没觉察到张迈已经到了身后,张迈叫了一声:“郭老。”

郭师道才回过头来,颔了颔首,指着山下的营帐,道:“特使,昨晚的事情,你怎么看?”

“昨晚?郭老是说投河草的事情?”

“是。”

张迈想了想,道:“情况只怕不大好。”

“不好在哪里?因为众人的选择不符合特使的主张?”

“不,不是。”张迈道:“我是担心安西唐军会分裂。”

郭师道捻须道:“特使毕竟还是明白人啊。当日回纥大兵压境,全城上下能够奋起反抗,千众而一心。而如今回纥只派了十余人来,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话,族人听到招安之说,对回纥反而就生了畏缩之意。特使,你看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他要是早问一日,张迈或许还真答不出来,但昨晚他却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就道:“当日我们没选择,战是死,不战也是死,所以千众一心。今天回纥人给了我们选择,战则九死一生,和则或可偷生,所以大家就畏缩了。”

“不错,不错!”郭师道连连点头:“咱们一胜之下,似乎有了进退的余地——其实,这才是更大的陷阱啊!若众人都觉得已陷死地,奋力一跃,或者还有一线生机,但要是抱着万一之心,那却是极大的危险!特使,我听说当日胡使才到前线的时候,杨易好像有不测之图,后来他没什么举动,是特使阻止了他吧?”

张迈听得心中骇然:“杨易要杀胡使,只是和我说起,当时左右没有第三个人在,他怎么知道的?”

郭师道也不等他承认或者否认,便问:“特使你为何要阻止他?”

张迈道:“我为何要阻止他,嗯,当时我是直觉地认为杨易那么做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