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兴叫道:“河苍烽已经没事了,所以我回来。”

阎一峰不愿意他进城,却叫道:“大公子命康少傅前往河苍烽镇守,又还没有调兵令让你回来,我看你还是且回河苍烽驻守的好,若大公子有命令来时,再回来不迟。”

他实是有意刁难,想将康家的人阻截在中枢之外,不想让他与闻决策之事。天下事有时候真是吊诡,只因为阎一峰的这一番刁难,竟让归义军的命运又延长了些许,使曹家回光返照者,不是忠臣之行,而是猾吏的勾心斗角。

田瀚在旁听见心里大骂:“不义军都死到临头了,还在斗,你们斗归斗,怎么这时候却来误事!”

他终究是年轻,忍耐不住,推了康兴一把:“快想办法!”

便有机灵的护卫对阎一峰道:“阎少师,貌似有些不对,康少傅身边的人都是生面孔。”

阎一峰被他们这一提点,定眼望下去,叫道:“康少傅,你身边都是什么人?”

康兴的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阎一峰叫道:“有古怪!弓箭手伺候!”

田瀚眼看败露,指着城头骂道:“姓阎的,田爷爷杀回来了,识相的赶紧开城投降!”

阎一峰惊呼:“我认出这小子了!他常常跟在张迈身边的!安西军!是安西军!康兴叛国了!快快射箭!”

城头弓箭手射下,田瀚等一边举起盾牌抵挡一边后退,阎一峰吩咐:“守住城门!戒严,戒严!”

紧急的号角刹那间响遍了全城,大部分还在沉睡中的敦煌居民都被惊醒,曹元德正在一个女人身上减压,猛地听到戒严急响,套了一条裤子就跑了出来,惊怒道:“怎么回事?”

便见阎一峰揪起裤腿疾跑进来,叫道:“大公子,大公子,不好了,康家造反了!”

“你说什么?”

阎一峰叫道:“康家造反了,康家造反了!”

“你说什么!”

“康家造反了!”阎一峰叫道:“刚才他忽然回来,我心中起疑,所以登城一问,谁知道他身边都是陌生人,其中有一个还分明是张迈的部下!大公子,康家造反,已经是确切无疑的了。他是引了安西贼来攻打敦煌了!”

“真有此事?”曹元德道:“来啊,给我备马,我要去亲自讨伐这个奸贼!”引了数千兵马,将出城时,却听城外铁蹄声犹如密雷连响,曹元德惊道:“这…这是什么声音?”

城头城门守将吓得声音发颤,禀报道:“大公子,是…是安西军!”

“安西军…那为什么会是这种声音?”他也不敢轻易出城,登上城头一看,这时日头已经高起,夏日清晨的阳光下,将城外情景照耀得分明——

却见外间铁骑密密麻麻,旌旗如云,兵将如雨!从西门不断向北、南蔓延开去!曹元德大叫一声,差点跌倒:“这…这是什么!”

康兴没能赚开城门,敦煌八门警戒,内外戒严,城内百姓再次慌张起来:“又出什么事情了?”

慕容春华在后听说康兴没能骗开城门,骂道:“没有的东西!”再不躲闪,纵兵而出,围住了敦煌的西、西北、正北三门,又广派轻骑游走在诸门之外。

后续大军听到消息急进奔来,半日之内四万大军便抵达敦煌城下,将敦煌城的交通要道全部扼住。敦煌城外本来还有若干据点,但眼看如此军威真如千钧压下,相形之下众据点犹如鸡卵,那些守军哪里还有抵抗之心?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大军抵达之时,自有情报系统去试图寻找敦煌城外是否还有残存的探子,鲁嘉陵也一早就在留意,一得知大军已到便即现身来见慕容春华,慕容春华见着了他讶异道:“你是谁?”

鲁嘉陵道:“贫僧嘉陵,哈哈,现在是鲁二郎是也!”

慕容春华认了他好久,才算认了出来,笑道:“好个鲁二郎,这边的局势如此危险,你居然还能活下来,了不起!”

鲁嘉陵笑道:“这些话且慢说,如今大军已至,城门未开,万一城内决心坚守却也是件麻烦事。”

慕容春华点头道:“不错。却不知二郎有什么主意没有?”

鲁嘉陵道:“如今沙州空虚,就有些兵力也都集中在敦煌城内。但曹元德又没料到我军会如此迅疾就突破至此,所以沙州境内并未清野。依我之见,现在第一要紧的,是先占据城外的三座郊仓,占了这三座郊仓,我军便可从容围城。同时派遣偏师,占领周围城镇,逐步控制沙州全境。瓜州的大军,补给都仰赖沙州,占定了沙州,则瓜州之军将成无水之源、无根之木!玉门之围可不战而解!”

慕容春华点头称是,即分出兵力来,以鲁嘉陵的部下为向导,分头去夺占各郊仓、各据点。他只分出三千兵力,每拨人马或一营,或两营,四下攻掠,这段时间来曹元德倒行逆施,周边军民听说安西大军压到,又敬又畏,不少都是不战而降。

鲁嘉陵又向慕容春华要了两队士兵,开至预定地点向城内射响箭、燃放烟花为信号。原来他在大军抵达之前便推测到了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拟了几封书信让人设法带入城中。城中也还有一些密探隐伏着,这时听到响箭、看到烟花,便按照原先的约定,将书信带给城内的张家、李家,要他们配合行事。张、李乃是沙州大姓,在城内都有上千户人,曹元德也只是盯住了他们的族长,没法看住全族所有人,如张毅之辈老谋深算,对家族大事早有几手安排,当日虽然猝不及防地被控制住,却仍然留了几手——要不然他的儿子哪里有机会逃脱?因此在曹元德的严酷统治之下,敦煌城内仍然有潜流在暗中涌动。

又过一日,薛复也到了,与鲁嘉陵相见后问起经过,田瀚指着康兴道:“这小老儿真是没用!连个城门都骗不开!”

薛复却不很放在心上,道:“不要紧。这敦煌轻取有轻取的好处,强攻有强攻的好处!”

田瀚道:“可是我们要赶紧打下敦煌然后去救大都护啊!”

薛复笑道:“我们既到了这里,还怕救不得大都护?来人,驰书敦煌近郊,让百姓无需慌乱,再将我的书信射入城中。若曹元德还有几分理智,那么这河西或许可以少去许多的杀戮。”

第093章 六月围城

沙州是一个处于高山与荒漠保护下的灌溉农业区,丰沛的融雪河水造就了十余处大泽和数百个小型湖泊,成熟的农田处处皆是,曹家虽然在政治上和民族情感上给人留下许多可诟病处,但平心而论,由于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的稳定,曹议金为汉家人口与汉家文化在这个地区的延续所作出的功劳仍然不可磨灭,整个沙州地区围绕着敦煌阡陌相接数百里,鸡犬相闻数千村,是整个河西最稳定的汉民聚居地。安西军虽然高举汉家大旗,但实际上汉家习俗的保存远没有沙州汉民来得完整。

且在施政上,曹氏政权吸取了张氏政权晚期穷兵黩武的教训,在兵民比例上控制得较为合理,这也让沙州有利于沙州百姓的休养生息,当然,另外一个突出的结果就是军事力量远不如其经济力量。

二三十万人口散布在沙州各处农村,由于之前并未告急,敦煌方面并未号召城外的农民撤入城内。

在这个炎热的六月,安西数万大军忽然涌入这个地区,农民们看见,一开始有些惊慌失措,幸好穿梭于各地的安西唐军并未扰民,慕容春华在越过河苍烽之后就下达了铁令:入境之后,残民者杀,劫掠者杀,奸淫者杀!其纪律之严明远胜逐渐腐化的归义军士兵。

农民们望见一个个透着精神劲的小伙子,纷纷道:“呀,那就是张大都护的士兵啊!”

在鲁嘉陵的带领下,薛复进驻三界寺,安西军驱逐了盘踞在此的数百守卫,被释放的残存僧侣感恩戴德之余又不免悲伤流涕,围着鲁嘉陵哭道:“嘉陵师父,你若是晚来几天,也许就见不到我们了。”

由于三界寺有亲安西的基础,所以鲁嘉陵便建议薛复将大军的帅旗立在这里,这也是向沙州佛教界发出了一个信号,暗示安西军到达之后会善待佛子。三界寺是沙州地区的丛林领导者之一,敦煌城外的窟寺听到消息果然纷纷派人赶来朝拜并向安西军示好。

佛教在河西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力量,从喜丧婚葬到社会治安的维系、精神信仰的寄托都在一座座的寺庙中,后来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的凿建,依靠的也主要是佛教的力量,能以一隅之地开辟出这样一个世界级别的文化遗产,沙州僧侣所掌握的社会力量可想而知。

诸寺首先归附,对沙州农村的稳定大有好处。薛复和慕容春华忙于军务,自然而然便将整个沙州地区的佛教事务都交给了鲁嘉陵决断。鲁嘉陵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这时因时势所造就,竟然就成为整个河西佛教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强大的军力、严明的纪律加上柔和的统治手腕,安西唐军靠着这套综合军事、政治与宗教的手段,迅速地就确立了敦煌城外、沙州境内的统治权。这有一半要归功于张迈这段时间以来的活动,还有一半则是要多亏曹议金二十多年的顺民教育所赐!

要知《安西唐军长征变文》早已传遍各乡里,河西汉民都已视安西人为同族,百姓们本来就缺乏反抗性,听说张迈的军队进入接掌本地统治时竟然都没有多少抵触,许多人心里是这样想的:曹令公对不起张大都护,所以张大都护的人来和曹令公算账了。

反正在曹老爷手底下可以过日子,从《安西唐军长征变文》里头听来,好像张老爷对百姓更好。姓张的老爷和姓曹的老爷打架,关老百姓什么事情呢?所以大多数人都只是看热闹,也有一些热切一点的农村摆出了香案来迎接军队,当然也就有一些不服气的会搞一些破坏性的小动作,不过这些都只是插曲,不是主流。沙州的郊野、农村,大体上是平静的,如果曹议金看到自己经营多年的心腹领地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一个外来统治者,只怕非气得蹦起不可。然而多年后张迈回顾此事时又想到了事情的另外一个方面:加入这一次入侵沙州的不是安西军,而是胡人,沙州百姓是否也将如此顺从、如此麻木呢?

和城外的平静相比,敦煌城内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

张迈对沙瓜地区百姓的战略手段,总的来说不是征服,而是争取。

薛复是明白张迈这种考量的,所以大军到达敦煌以后他并未马上就攻城,只是占据各处出入要道,截断城内城外的沟通。曹元德手头虽然还握着近万兵力,但这时却绝无出城野战的勇气!而薛复好像也没打算强攻。

从昨日围城到现在就不断有箭书射入城内,箭书中并没有什么威胁的话,相反全都是安民的言语,鲁嘉陵草拟的这份箭书用的是很平实的甚至有点变文味道的语言告诉敦煌民众几件事情:第一此次安西大军东进是因为曹家对不起张大都护,且勾结胡人将张大都护围困在玉门关,所以安西大将领兵前来吊民伐罪;第二,大军入城以后,绝不会扰民,军队之胁从者也不会问罪;第三,请城内居民不要再跟随曹元德助纣为虐,尽早开成迎接大军,但如果依然执迷不悟,城破之日也将是对一干从犯的审判之时!

敦煌乃是西北文化重镇,城内居民的识字率接近三成,所以箭书的内容很快就传开了,由于箭书以变文形式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个识字的人读了一遍,旁边听的人就能传诵。

一开始曹元德和阎一峰还不断派人监控镇压,但到后来连官兵本身也私下传阅起来那箭书来,这些官兵有许多人的家眷也都在城内——或者就在城外啊,这时候大局显然已在安西军的掌控之中,除了极少数曹氏的死忠之外,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带着一家老小跟着曹元德跳火坑呢?

同族操戈与异族抗战之间究竟有所不同,若此时围在城外的是异族大军,城中军民为一股大义所激或许还能拥戴曹家誓死守城,但现在城外薛复却已经表态得很明显:我就是来找曹家麻烦的,与其他人等无关!加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让民众对曹元德的言行产生了普遍不满,一股曹元德无法控制的情绪开始不断地涌动着,并从民间渗透到军队中去。

用鲁嘉陵的话来讲,这次的围城行动,打的不是军事仗,而是政治仗!

城内,张家祠堂便的侧巷里,几个低沉的声音正在交谈着。

“今晚就能见到大哥了。我已经说好了。”

这句话里的大哥,就是张毅。

“今晚?栾定安呢?”

“他,之前像狗一样吼着我们,但昨天安西军抵达之后,他就像猫一样静了,我说要去见大哥,他就闭上了眼睛。”

“没想到曹元德的这条狗变得这么快。”

“不快行么?过个几天,这敦煌可就要改姓张了!我们动作也得快些,据我所知,现在慕容家好像也有动作了。”

当敦煌内外,归义军与安西军各自忙碌之际,一种可怕的无奈攫住了曹元德的心!

局势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不但和伊州、瓜州的联系已经被切断,就算是城内,他也觉得自己渐渐控制不住了。

监视李家和慕容家的人,忽然和自己失去了联络,李家和慕容家最新的动作是什么?忽然间不知道了。曹元德派了人去斥责监视李、慕容两家的头目,可是派出去的人也跟着没回来了。是被慕容家和李家干掉了?还是派去的人也背叛了自己?

无论答案是什么那都是极端可怕的事!

情报监视系统是这样,军方的动向也有些诡异。一些将领在接到自己的命令之后显得迟疑,上午召开军事会议时也没人说话,沉默的会场似乎回荡着一种声音:“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

当曹元德从城门回来时,他和他的护卫走在大街上,一些窗户、小巷里头都投射来偷看他的目光,那目光是在笑话自己,还是在可怜自己?还是准备暗算自己?

回到府邸以后,曹元德觉得连侍从的目光都变得异样!

天井外的天空飘散着绚丽的阳光,落日的余晖散落在曹府后院的各个角落,这里是曹元德拨给喀喇瓦住的院子,自从开战以来,喀喇瓦就从秘密躲藏的小屋子里走出来,来到这个曹府里最大的院子中。曹元德既与张迈决裂,便得讨好毗伽,所以对喀喇瓦供奉得比供奉他爹还小心。

这时院子里头却传来了怒吼声,一些伺候的人全部被赶了出来:“滚,去叫曹元德来!我要问清楚是怎么回事!”

“你发什么疯!”曹元德跨入院门,对喀喇瓦在下人面前对自己的不敬十分不满。

“发什么疯?”喀喇瓦以一种兴师问罪的语气怒道:“你们是怎么搞的!居然让张迈围了城!你们归义军到底是怎么守土,居然让安西军打到了家门口才知道!”

“我还要问你呢!”曹元德怒道:“你不是说你们大汗将安西军的主力都困在高昌了吗?现在你看看——你出去看看!敦煌城外是什么——那至少有四五万人马!昨天你还说高昌那边毗伽占尽上风,今天我却怀疑毗伽是不是已经全军覆没了!要是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

喀喇瓦也暗中心中一紧,这座城市里,在大军围城的情况下,如果说老百姓还有选择,甚至士兵也还有选择的话,那么最没有选择的两个人就是曹元德和喀喇瓦,当此困境,两人的心都有点乱了,两人都已经无法摆脱眼前的困境,能想到的,只是彼此所犯的错误。

毗伽的这个使者随即摇头大叫:“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那么快就突破我们大汗的包围圈,就算突破了,也不可能没声没戏地就越过伊州侵入到敦煌,一定是哪里出错了,一定是哪里出错了。是了…”喀喇瓦忽然间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一定是你们归义军内部有什么人背叛,是他们暗中放了什么人进来,所以才会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曹元德,我真是看错你了,连对内部的掌控都这样,一定是这样的!当初居然会跟你联手,我真是瞎了眼了。”

和喀喇瓦的会面就这样不欢而散,从后院中出来,曹元德知道外援已经不能倚靠了。

现在唯一能倚靠的,就只有自己!

“召阎一峰!”

太阳落山,昏暗的房间内是包括阎一峰在内的七个心腹,眼下曹元德能相信的就只有他们了。

“现在,薛复围城,马继荣不顾亲家之义为虎作伥,康兴又已背叛,敦煌危在旦夕,坐在屋内的几位已是同舟共济,我希望大家能拿出个主意来!”

“大公子,”阎一峰道:“我等心都已经乱了,现在唯大公子之命是从,还请大公子示下。”

“好!”曹元德:“我的想法,那就是继续抗守下去!高昌如今已经被十面包围,玉门关也随时会被攻破,只要高昌被攻克,安西军就会丢掉老窝,只要玉门关被攻克,安西军就会蛇无头不行,所以现在的形势貌似危险,但只要在座诸位坚持下去,我们仍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一峰,传令下去,全城部分士农工商,户出一丁,分三班上城防守,战守之际,退一步者杀!正对城门之大街,皆堆满柴薪,万一城门失守,则将敌人引入其中,焚街杀敌!敌人再进,则与敌巷战!无论如何,务必要拖到高昌城破、拖到张迈伏诛!”

诸将听了都面有难色,阎一峰看看曹元德脸色不善,倏地站起来,道:“我等自当遵大公子号令,死战到底!”诸将也赶紧与阎一峰一起起立宣誓。

曹元德大喜道:“有诸位与我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挨过这一关!只要击退敌军,诛杀张迈,将来的河西天下,将由我与诸位共享!”当场给在场七将都加爵三级,又封阎一峰为少保。

诸将出来,纷纷埋怨阎一峰道:“阎将军,如今敦煌城内,人不愿战,别说百姓,连士兵都不想打了。这会还要户出一丁,那不是逼百姓作乱么?还说要堆柴草焚城,这等两败俱伤的命令,如何接得?”

阎一峰道:“不接?不接我怕大公子当场会将我们砍了!”

“但现在接了也办不来啊,没人会听我们的。逼民为兵也得有人去逼,可现在连兵都不愿当兵了,就差有人带头投敌而已,我们还怎么去抽丁?”

阎一峰笑道:“这就是你们糊涂了,命令是接了,可没说什么时候去办啊,我们就将命令发下去就是了,至于将兵听不听令,那就是将兵的事了。”

诸将问道:“但回头大公子问起来,我们该如何回答?”

阎一峰冷笑道:“回头…回头,那时候再说吧!”

诸将这才转忧为喜,阎一峰却在琢磨刚才那将领的一句话:“带头投敌,带头投敌…”心中一紧:“哎呀!老爹带了人去围攻张迈,这可是大罪一条,我若不赶紧立个大功,将来阎家非被人连根拔起不可!这投效安西的头,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当晚拟了一封书信,带领了几分心腹以巡城的名义上了西门,来到一个偏僻角落,亮灯为号。

城外有安西军将士见这边灯火亮得古怪,便有一队人马靠近,阎一峰大喜,就要将绑着书信的箭射下去,忽然间身边混乱了起来,他一呆,往后面一看,却见有数十人拥上前来,阎一峰吃了一惊,叫道:“干什么!”

整个人却已经被按倒,更有人夺过他手中书信,交给了一个人,阎一峰勉强抬起头来,火光之下看清了一个熟人的脸,惊道:“慕…慕容腾!你怎么…”

诸将走后,曹元德从欢喜振奋中沉静了下来。

刚才的安排,真的能够力挽狂澜吗?

虽然阎一峰高声示忠,但从诸将那充满疑虑的眼神中曹元德还是感到了无法摆脱的不安。

一抬头,发现一个陌生的婢女斟茶上来,曹元德疑心生暗鬼,也在她的眼里看到了凶光!

“海棠呢?”那才是侍候惯他的大丫鬟。

“奴婢…不知道…”

小婢女实际上是吓得有些颤抖,但曹元德却认定了他心虚!

“茶有问题!”他陡然跳起,抓住那婢女的嘴巴猛灌下去,婢女惊惶地挣扎着,“咽下去!”曹元德怒道,他捂住了她的嘴巴,捏住了她的鼻子,婢女猛呛了起来,茶水从嘴角甚至鼻腔中流了出来。

婢女并没有中毒的症状,曹元德发现自己误会了以后,反而更加羞怒难当。

“滚!”

两个侍卫听到声音跑了进来,来得有些慌忙,其中一个刀掉出鞘,曹元德大吃一惊:“你要行刺我?”他又注意到这个侍卫有些陌生,“栾勇呢?”

“小…小的不知道。”侍卫匆忙地说了一句:“是二公子调了小的来的…”

“二公子?”

抓起刀就砍,那侍卫惊吓得慌忙逃走。

“大公子疯了,大公子疯了!”

婢女与侍卫忽然间逃光了。就在昨天,这座宅邸还完全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这座城池也还完全处在自己的张控制之下,可是现在周围却变得空荡荡的,深深的院落变得死一般的静,一种足以令人疯狂的静!

好久,好久,才总算有一个人推着被风吹得一掩一掩的门进来。

“栾勇,是栾勇么?”

但走进来的,却是一个更加熟悉的面孔,那是从孩童时就认得的一个亲人——

“大哥,是我。”

曹元深!

第094章 亲离众叛

曹元德的瞳孔整个儿收缩了起来!

曹元深!二弟!怎么会是他!他怎么会在这里!

本来只是空虚,这时候忽然有一种无力感布满全身,曹元德隐隐感到有一件比薛复围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你…谁放你出来的!”

曹元深对兄长的狂吼没有反应,他似乎也不恨他了,只是用一种让曹元德觉得可怕的平静说:“大哥,跟我走吧。”

“走?去哪里?”

“就在隔壁,去了你不就知道了?”

曹元深说完就走了,曹元德望着他二弟的背影,感觉就像看着引人进入地狱的无常的背影。可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曹元深走。

这是曹元德的家,他当然知道,隔壁是曹议金平时居住的院落,只是过去的两个月这个院落空了。

而此刻,灯光亮起,幽深的院落里点着几点寥落的灯火,反而衬得整个环境愈加得诡秘。

曹元深打开门,曹元德走了进去,两列雄健的中年将领如侍卫一般侍立着,一个老人侧坐在一张靠背椅上,不时发出轻轻的咳嗽——竟然是慕容归盈,而在慕容归盈的身边,更有一张躺椅,躺椅上躺着一个只剩下一口气的老者!

曹议金!

如果说刚才曹元德只是无力,这一刻这种无力也变成了无奈,仿佛不止精力——连灵魂都被抽空了。

“爹…”他在跨过门槛之后就差点跪下。

曹议金整个身子显得很僵直,这位河西之雄只剩下两个手指头、眼皮以及嘴唇能够微动,中风以后的他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行动力,此刻被摆放成面相门口,曹元深在他的腰部、头部垫了好几个枕头,以维系他现在的姿势。

然而当慕容归盈和曹元深回到他的身边,这个已经死了九成的老人却依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威权。看着软倒在自己跟前的长子,曹议金的眼神显得很复杂,可惜这时候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慕容归盈又轻轻咳嗽了两声,才以一种缓慢的腔调喝道:“元德,你可知罪?”他的声音不大,尽管比曹议金康健得多,但毕竟也已经是七旬老人,不过低低的一句话里头,仍然具有很强的力量。

“罪?”曹元德望望曹议金,再看看慕容归盈:“我有何罪?”他的背脊挺了挺,似乎在作最后的反抗。

两侧的将领,对曹元德到这地步还强项显得有些失望,慕容归盈道:“你为一己私欲,软禁父君,此为不孝,软禁二弟,驱逐四弟,此为不悌,捕风捉影,杀害变文僧侣,此为不仁,更可恨者,乃是背叛朝廷,勾结胡虏,差点将整个归义军拖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不忠之罪更是千古大恶!如今安西大军围城,眼看就要恶贯满盈了,难道还一点反省都没有么?”

曹元德鄙夷地看了慕容归盈一眼,跟着目光落在一动也不能动的曹议金脸上:“父亲,你说,我有罪么?”

曹议金垂下了眼帘,曹元德又盯向曹元深:“老二,你说,我有罪吗?”

曹元深叹道:“大哥,你禁住了我,驱逐了四弟,这都没什么,我们是兄弟,你是长兄,你软禁我们驱逐我们,我们作弟弟的都无话说,可是你勾结胡人攻击盟友,这…这却是任谁也无法回护的大罪了,我…唉!大哥,你还是认错吧。大错已成,大势已去,不如干脆一些,也算一条好汉。”

曹元德猛地跳起,噗一声啐了曹元深一脸的口水:“胡扯,都是在胡扯!罪?我有什么罪!”

他指着曹议金,冷笑道:“老头子虽然还剩下一口气吊着,但他的脑子已经彻底糊涂了!竟然说什么要将沙瓜伊三州与安西合并,让我死后奉张迈为主,还派人去三界寺找灵俊,让他搭桥,若不是我及时制止,归义军早就没了,还能存留到现在?”

曹元德大声道:“就算父亲有千般不是,就算你对父亲有千般不满,也不该派人将父亲软禁起来,将父亲气得中风,你这是不孝!”

“胡说!”曹元德道:“我做这么多,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曹家的基业与香火?可是他…”他竟然将手指指向曹议金!“他却要将我们曹家的基业拱手让人,他这么做对得起列祖列宗么?不孝的不是我,是他!我没杀他,不就是看在父子之情上么?还有你,还有老四,都是糊涂蛋!张灵俊不糊涂,他是一早就和张迈勾结的秃驴,我当然要宰了他!说什么不孝,不悌,不仁,都是狗屁!我若真是不孝,老头子现在早成了一堆枯骨了,我若真的不悌,老二,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吗?老四还能呆在边关?这个西域,从来就是个弱肉强食之地,勾结胡人就是罪?我们还有张迈都高举的大唐旗纛,这大唐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他又是怎么得的天下?不也是靠着勾结胡人突入长安的么?他的儿子,号称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是靠玄武门之变杀了他的兄弟!这两个人在你们心目中是圣君大帝,而我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哈哈,哈哈,可笑啊可笑!其实说穿了,就是只有一句话:我败了,所以我有罪!”

屋内的气氛忽然变得很沉郁,曹元深一时也说不出话来,慕容归盈的眼神依旧深邃,似乎是早料到曹元德会这样说,不过他也没有一语加以反驳,只是道:“有罪便是有罪,你便是强词夺理,也是无用。”

曹元德怒道:“谁强词夺理?强词夺理的是你们!你们是看着守不住敦煌,所以想拿我的脑袋去向张迈请罪,可我告诉你,慕容老狗!骨咄,庞特,他们的过去就是你们将来的下场!”

归义军虽然号称大唐藩属,其实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已经十几二十年,对外称节度使,对内却时而称王,曹议金与慕容归盈之间既是上下级,也有一定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不过对慕容归盈、阎肃等元老,曹元德几兄弟向来都以叔父称之,如今天这般直呼“老狗”那是从来没有的事。

慕容腾正好拿了阎一峰来,在门外闻言大怒,慕容归盈却好像没听到一半,眼皮都没动一下,看见儿子问道:“乱党都拿住了?”慕容腾道:“都拿住了!喀喇瓦也已经捕获,四门都已经易将。”他向曹议金行礼,问道:“令公,是否开成迎安西大军入内?”

他是向曹议金请示,但曹议金这时哪里还会说话?慕容归盈道:“不可,如今正是深夜,忽然打开城门,城内百姓和城外大军都不晓得怎么回事,反而要出乱子。需得先派出使者与外面通传消息,将事情谈妥了,明日天色大亮,再迎大军入城。”

慕容腾睨了曹元德一眼:“此人如何处置?”

曹元深噗一声对着曹议金跪下了,哭道:“爹爹,慕容叔叔,大哥虽然有错,可也是一时被喀喇瓦那奸贼所蛊惑,请爹爹念在他多年来辅政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宽恕几分。”

曹议金闭上了眼睛,慕容归盈叹道:“如果他只是囚父、禁弟、夺权,我们自家关起门来还有转圜的余地。可如今他犯下的却是勾结外敌、背叛的大罪,我们若私自为他开脱,如何服得天下人心?此事还是得等到张大都护来,再依唐律审讯定罪,方显大公。”

曹元德一惊,叫道:“什么!张迈?不行!我不能死在他手上!”猛地抽出一员将领的佩剑,就要自刎,可是剑抵颈项时却又迟疑了一下。

慕容归盈使了一个眼色,慕容腾早领着几个将领将曹元德围住,夺了他的剑,将他死死按在地上。

曹议金喉咙猛地发出浑浊的声响,嗬嗬地吐气,曹元深叫道:“不要让我大哥受辱!”慕容归盈颔首道:“元德终究是曹氏嫡子,不可无礼了。不过为防他自戕,还是将他好生看管,勿得出了纰漏。”

两个将领将曹元德押出去后,慕容归盈才对曹议金道:“令公,我这便派人张贴告示了吧。”

曹议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又闭上了眼睛。

当晚四更,曹氏府邸连夜在城内各处张贴告示,却是曹议金的罪己文书,其大意曰:

“余曹议金,以张氏末年失德,代天行禅,上承张义潮公宗唐遗训,下合河西百姓乐业民心,战战兢兢二十年,虽未能重建张公往昔之盛,亦得以保境安民,使沙瓜为西域汉家之乐土,佛门之善渊,此余一生之慰,自忖当以汉家守土完节之循吏载于青史,附班、张先贤之骥尾矣,不意晚年为孽子所累,使归义军倒行逆施,张公英灵在上,军民忠勇在下,令誉忠心均受玷染,此虽非余之本心,然养不教父之过,余未死于虐子逆行之前,则有生之年、青史之上,均不得辞其咎矣。

今幸有安西大都护张迈,忠勇无双,功业彪炳,驱胡虏、保汉民,数年之间横行万里、威震西域,虽有汉之霍、班,吾唐之李、苏,不能过也。余年迈垂死,虽有老骥之心,奈无廉颇之力,既见少年英雄在前,自当以河西托之。今愿举沙瓜伊三州,与安西诸镇相合,若使安陇得以混一,盛世得以重临,生民得以立命,或亦可赎余罪之万一。

至于孽子曹元德,其罪其愆,举世共见,不敢以舔犊而护短于天下人之前,异日安陇平定,自听张大都护依大唐律令审处。

河西之祸,罪在余父子二人,往者已矣,愿来者克建善政,继往圣而开太平,勿失天下之望。”

文书发出后,命坊间里老连夜观看传诵,天色未亮,而满城百姓都已安心,均以手加额,道:“好了好了,这下好了,不用和安西大军打仗了。”

那边慕容归盈派了慕容腾出城,将文书正本呈给薛复,薛复接了看过一遍,道:“这么说来,之前归义军种种行径,都是曹元德软禁了曹令公之后,托曹令公之名做下的恶事了?”

慕容腾道:“不错。如今家父已经解救出了令公,城内乱党也已一网成擒,敦煌城内军民也都已知之前是受曹元德的欺瞒,眼下只等薛将军点头,就要开城门以迎安西大军。”

薛复将那罪己文书让慕容春华、鲁嘉陵等传阅一遍,慕容春华览毕一笑,薛复便请慕容腾暂去歇息,却与慕容春华、鲁嘉陵商议是否受降、如何受降。

慕容春华冷笑道:“他曹家将我大都护围困于玉门关,又与胡虏勾结,围攻高昌,如果真让他们干成了这事,那么我安西将被肢解,我等也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大都护生死未卜,高昌存亡难知,而他们就拿着这么一张轻飘飘的罪己文书,推出一个曹元德来做替死鬼,就想了结此事,天下间没那么便宜的事!”

鲁嘉陵道:“曹令公被曹元德囚禁,之前也不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我听三界寺残存僧侣言道,在曹元德围困三界寺之前,曹令公曾派秘使来见灵俊大师,似有与我安西合并的意思,只是很快曹元德的人马就赶到,杀了秘使,围了三界寺,之后敦煌也跟着戒严,所以曹令公应该也是早有与我安西合并的意思,这道罪己文书也未必是临时抱佛脚。”

慕容春华问道:“曹议金要和我们合并,这事可有白纸黑字留下?”

鲁嘉陵道:“这倒没有。”

“那不就结了?”慕容春华道:“这分明只是姓曹的留下的一个无关痛痒的伏笔,预着将来万一所谋不成有个退路而已!别当那老家伙真有什么诚意!”

鲁嘉陵问道:“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慕容春华道:“受降可以,百姓还有普通将士都可以不追究,但主谋却绝不能姑息!”

鲁嘉陵道:“但你刚才也说过,如今大都护生死未卜,高昌存亡难知,如果我们逼得他们急了,来个顽抗死守,那时怎么办?我以为现在当以军情大局为重,追究过深,对河西,对我们,都没什么好处。”

慕容春华虽然不同意鲁嘉陵的立场,但也觉得他所言有理,便不反驳,对薛复道:“薛将军乃是主将,这事便请你决断吧。”

薛复沉吟道:“眼下我安西三面告急,必须快刀斩乱麻!先取了敦煌、并了归义军再说。与曹家交接,且留下个活结,待救出大都护、权柄操于我等手上之后,那时行大义不迟!”

第095章 敦煌易主

眼看敦煌将易主,几家欢乐几家愁。

薛复答应了慕容腾开城受降,慕容归盈提出的几个条件,如勿扰百姓、勿作株连、善待曹氏等,薛复也都答应了。

当天下午,慕容归盈辅曹元深开城,曹元深捧了户籍文书,步出西门,一旁李膑走了出来,薛复赶紧迎上,道:“李副司马,受苦了。”

李膑的轮椅在曹元德的爪牙闯入张府时被砸烂,这时由几个人用没顶的轿子抬着,当初曹元德并未故意虐待他,然而为了从他口中问出一些安西的军情也没少强,当年李膑在萨图克帐下未受重用,也能为了守秘而忍受着膑刑一言不发,如今在安西深得重用,内心信念比起在回纥帐下时坚强了何止十倍,曹元德自不可能从他口中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多日过去,胸背的创伤其实未平,但脸上的疤痕却已经愈合。

他在城内时已知安西大军围城,欣慰之余却不知主将是谁,及见到了薛复,心道:“竟然是他。”

李膑在安西属于没根底的一个人,他本是藏碑谷遗民,但由于投靠萨图克得早,石拔等人对他没什么感情,他地位虽然不低,却也没能成为藏碑谷一系的代表人物,这时见来的是薛复,心中泛起了一圈涟漪,微笑道:“我也没吃什么苦头,就是被囚禁着,再说能有见到今日,再苦也值得了。”

薛复便请李膑接图谱,李膑道:“我是刑余之人,再说才获释放,身上带着晦气,接管沙州须得用将军的威严方可。”

薛复请慕容春华接掌——因慕容春华的资历较他为深,慕容春华道:“当日五臣群推薛将军为东征主将,我是副将,如今受降,自当由薛将军接受。”

马继荣在旁也催薛复受降,薛复推辞不得,这才从曹元深手中接过图谱,曹氏在沙州二十年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大军主力仍然驻扎于城外,只选出八千人进驻城内。慕容归盈虑事周到,早安排了许多百姓在城门以及通往曹氏府邸的大路上夹道欢迎,按说张迈在沙州有很好的偶像效应,这时安西军进驻百姓应该很兴奋才是。然而由于过去一个月曹元德对变文僧以及传诵变文者的大肆捕捉,让这个地区的民气为之一扼,百姓但听城头军旗变幻,心中对新进驻者还存着戒心,又不知道他们是否能站得稳脚跟,更不知道接下来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些事情能躲的都躲开了。

慕容归盈见百姓热情不高,便挨坊抽调,所以这时夹道欢呼者都是被命令来的,挥手呼喊都非出自本心。

李膑、慕容归盈、慕容春华等人在旁边瞧着薛复,要看他能否发挥一下个人的魅力调动敦煌百姓的民心士气,但薛复却显得呆呆的,只是走过场般从大道上跨马走过,恪守着一个为将领着的本分,并未准备与百姓有任何接触。

抵达曹氏府邸之后,薛复率领甲士入府,在大厅发布将令,命安西军兵将接掌八门防卫,以及粮仓、银库、兵营、武库等要害,跟着又要请见曹议金。

曹元深道:“家父中风偏瘫已久,如今正自静养,恐难经受将军虎威。”说到这里眼眶中带着泪水,道:“自经家兄一事,家父性命更已在旦夕之间,望将军容情,好让元深在父亲膝下多尽几天孝道。”

这句话是明说曹议金如今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如被打扰随时会有性命之忧。

薛复此时掌握着整个安西最强的兵力,但行事却愈加小心,他目光投向李膑,征询他的意见。

李膑在过去一个多月中受尽涂毒,刚才在城门说得轻巧,实际上胸中所积怨毒可不浅!但他毕竟是经历过深重患难的人,脸上不露半点声色,只是很平淡地道:“曹令公主沙瓜军政垂二十年,如今我等既要从他手中接过令旗,令公之面岂可不见?令公身体不适,我等不作高声喧嚣就是,但人总得要见上一见的。”

曹元深无奈,只好道:“那待我进去禀报。”

他才迈出一步,李膑就让从人抬起轿子来,就跟着曹元深进去,并不准备在外面等候曹家的“允许”。

呀一声门打开了,薛复、李膑、鲁嘉陵、马继荣四人入内,马顺、田瀚等在外守候,阴暗的房间内,一个老仆正伺候着曹议金喝药,曹元深禀道:“父亲,薛将军、李司马、马太尉、鲁参军来看你了。”

曹议金抬眼看看薛、李、鲁四人,手指动了动,此外便没什么反应了。

李膑这一个多月来在城内虽被隔绝,但他见微知著,对敦煌政局的变化仍然洞若观火,这时来见曹议金,便有心在曹议金面前点明,好叫曹议金知道安西非无人,也泄一泄自己胸中怨气,但见曹议金此刻连嘴唇都张不大,心道:“我这时若是讲几句厉害言语给他听,只怕当场就将他激死了。于我,心里是舒服了,但大都护来时就只能见着曹议金的棺材了。”当下忍住了。

薛复见李膑不言语,便说道:“请令公安心养病,我等告退。”一拱手,便与李膑、鲁嘉陵、马继荣出去了。

曹元深看着他们四人出去时的背影,心中猛地闪过一丝让人很不舒服的念头,他知道从今天开始曹家再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了,从今往后,自己在这敦煌城内的日子将变成寄人篱下,巢为鸠占,鹊反成客,这种心理落差不是亲身经历又有谁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