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娘子原本想一回家就跟李秀才说这事,结果,家里却也不是只有李秀才,还有小曾凡。两人在内室里读书,看到李娘子,倒是欢欣鼓舞起来。

“怎么才回来,凡儿来了半天了,快去煮饭。”今天曾凡学里放假,就过来请教学问,李秀才开心不已,结果妻子女儿却不在家,到了晌午,冷锅冷灶的,李秀才都觉得不好意思。李娘子一回来,他就急急的说道。

“凡儿来了,正好昨天我们有些腊肉,岳母给你们做腊肉面吃。”李娘子此时眼睛里只有亲亲小女婿了,脑子里就没有刚刚遇到陈家的事了。说着就挽袖子下厨了。

李萍看看曾凡,这是她第二次见他了。第一次吃饭,她没啥感觉。让经历过四嫁的人,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能有什么感觉!不过是总算看清了,这位长啥样,然后就没然后了。她对少年的感觉,还不如那天饺子的感受深。

再见,还是找不出什么羞涩之感,只是看到这少年又羞涩了,这回她觉得有点好玩了。不过看到父亲在上,她也不敢调戏这少年,默默的施了一礼,便跟着母亲一块下厨了。

头天的蒜苔炒腊肉已经拿出来了,此时李娘子已经在煮面了。这里其实是中部地区,李娘子纵是那能干人,也没有说自己在家擀面条的,一般就也是在村里磨坊那儿买点现成的油面。

水煮开把面煮熟,拿出来放到井水里洗去外面的那层黏液,再拿出来控干水,再把剩的腊肉蒜苔放进锅里加水煮,撇去了上头的浮沫、还有煮成渣的蒜苔。

这会儿,就看出李娘子是个不将就的性子。原本就是用剩菜做臊子汤,里面有蒜苔渣,其实是真的挺正常的事。但是,李娘子就偏要的汤滤得干干净净的,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用剩菜做的。

看汤浓、肉香后,才放了几把菜心进去。把汤舀到家里揉面的盆里,让李萍端着面出来。

李萍真是端了一筲箕的面条出来,放到了桌上,又赶回了拿了三只大碗一只小碗出来。

李娘子给丈夫和女婿都装了大半碗的面条,再淋上汤和菜肉,不但闻着香,看上去也丰富。

李萍吃不了太辣,小碗自已挑了几筷子面,然后自已挑了些菜心,只是淋了一点汤。因为汤本身就很辣,看着不红,但是头天炒得就极辣,纵是煮成面汤,也是辣得很的。

“二丫,你不是喜欢吃腊肉的吗?”李秀才注意到昨天儿子回来,儿子是有心思,没吃几口,而女儿是夹到她碗里,也是把肉都夹出来,给父母了,她自已并没有吃。

“现在不喜欢了!”李萍没抬头,尝尝那菜心,自已家种的,正是鲜甜的时候,果然好吃。她不禁开心的看着母亲,“娘,你做得太好吃了。”

“下回你来做。”李娘子瞪了女儿一下,不过她还是挺开心的。回头看看小女婿,“凡儿,喜欢这个味吗?今儿赶,也没能给你做点好吃的。”

“是,很好吃。”曾凡今天学里放假了,正好有个问题,他记得在岳父的笔记里有,便过来了。真没想过要留下吃饭的,上回拿饺子回去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实在不敢了。不过挡不住岳父热情挽留,没想到,岳母只是随便做做,竟然也这么好吃。当然,他也觉得母亲苦,腊肉在李家竟然能剩下,还剩下这么多,而他们家的孩子,却已经不想吃了。等着曾凡第一碗吃完了,李娘子忙又给他多盛了一碗,又捞了满满的肉给他。

“岳母,小婿吃饱了。”

“多吃点,这个剩下就只能喂猪了。”

“咳,娘!”李萍无语了,捧着碗,看着老娘有点泪流满面。

“那个,凡儿,你岳母不太会说话,多吃点。”李秀才习惯了,忙对着曾凡笑着。

曾凡只能低头奋力吃了,被岳母当猪喂,还是把这么好的饭去喂猪?那还是当自已是猪吧。

等他终于把面吃完了,他觉得自已都站不起来了。现在他有点相信,为啥自已那小未婚妻不想吃肉了,若岳母对谁都这么死塞,他也快吃腻了。吃完了,都忍不住打了一个饱嗝。马上脸红了一下,却不能动了。

“去泡点茶,让凡儿消消食。”李秀才忙说道。

李娘子忙下去了,而李萍却很自觉的收了碗去厨下了,看到母亲就把刚刚烧汤的大锅刷了一下,就要煮上水了。吓了李萍一跳,忙跳起来,让母亲还是用小炉煮水。看老娘瞪了自己,忙说道,“这个太费柴火!”

李娘子一想也是,但马上,“那个烧煤,更费。”

“可以用来烧墨,不会浪费的。”李萍忙说道,现在她越来越能跟李娘子相处了,总能找到理由。

李娘子忙烧了小炭炉,用小铁壶烧起水来。李萍看老娘听了劝也就不说啥了,专心的做自己的事。

等老娘出去沏了茶,李萍就在家里熬起墨来。之前做了墨汁之后,李秀才却说还是喜欢用墨锭,说磨墨时能酝酿文章,总觉得墨汁会差点什么。李萍觉得这是自己亲爹,不能眼看着他用那种劣墨锭。于是她便开始为了父亲做再生的松烟墨。

再生墨顾名思义,那是用劣墨化汁,重新加入新的配方,一次次的澄清,熬煮后,加入上好的胶泥,虽说做不到那个烫金雕花,但总比那些给孩子们用的劣墨条要好得多。做出的虽说不是正经的松烟墨,但也不是逞多让的。

不过她做的模子,就是最普通的那个。做出来,卖相上跟外头的劣墨还不如。就是一个光光的一条,什么也没有。卖的劣墨上头好歹还会弄点花的,但她做的,完全没有。但是若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那墨体细腻度,还有香味度是非劣墨所不能比的。

之前她也想过,要不要买些雕花模具,不过也就想想罢了。真的做成那种雕花墨锭,她也怕老娘拿出去赚钱。她虽说没什么道德感,这些日子,她为何没想过用卖墨锭赚钱。她可以不要名声,但是李秀才这么多年的名声却不容有失。

第20章 谁教的更多

因为她做的是用劣质胶墨做的再生墨,若是公开说再生墨的话,也无所谓,但卖不出价钱的。但若非说是松烟墨,就有点欺人太甚了。虽说她也知道,让人查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但她还是不敢让父亲冒一丁点的险。

这会儿,父亲的墨锭还有,不过不想浪费了刚生的火,于是她还是再做一些。主要是,不想出去见曾凡。

熬完了墨,把墨泥揉得匀了,便开抬用木锤开始锤泥,反复锤打。反正当年的翰林相公家里自己制作翰林墨,当做礼物送给朋友,其实大多也是做的再生墨。

不过,翰林相公用的可不是这种劣墨,而是原本用的就是极好的松烟碎墨,再制成好墨,加上他的徽记。他当时拿了成品墨给她看时,说了,真正的老玩家,能做到以假乱真的,这假的做得比真的还用心。这胶泥,要锤上千次,锤得细腻如丝,真的成了墨锭,磨出墨来,那也是久聚不散。

有时她也会想,自己其实也可以说这是再生墨,不过比一般的墨绽卖得贵一点,其实也是生财之道的。

不过,也就只是想想,她算算成本,再算算人工,也觉得不合算。每次做墨,她的手都要泡在皂角水里好久,才能把手指纹路里的墨迹洗净。做这个,她宁可织布。

“你在做什么?”一个声音,有点耳熟,抬头看看,竟然是那位小孩未婚夫。

她笑了笑:“做墨绽。”

“那墨汁也是你做的?”他用了墨汁,墨很香、墨色也鲜。比之前用的过的墨条真不知道好到哪去了,没想到这是小未婚妻自己做的。

“嗯,之前的墨不好。”李萍笑了一下,专心的锤打着墨泥。

这么打了小半个时辰,那看到墨泥又软又细腻了。然后按等份分好,搓成墨条,放入模具之中,然后一个个的放在压条上压成墨锭。取墨锭时会有些难,不过放胶泥时她有在模具中摸了一点油。小心的敲出压好的墨条,摆平在阴凉处。她今天做了六个。

“这就好了?”

“要晾十天,这样我爹就能用小半年了。”不过她看了一眼,想想,“爹有有剩,让他拿一块你。”

“不,我用太浪费了,我觉得用墨盒就很好。”曾凡忙摆手,小脸又红了。

是岳母示意的他来的,乡下地方还真的没那么讲究,有什么婚前不能见面的规矩。

在乡下订了亲,其实就是一家人了,过年过节,未婚的媳妇也是要去婆家露脸的。还有若是婆家有事,儿媳妇也是得过去帮忙的。

不过他进来看李萍,还真是李娘子‘建议’的,她告诉他,二丫在做墨,让他去看看。纵是不看未婚妻,也想看做墨啊。

“你怎么会做墨?”终于,曾凡看完了,问出了李家所有人都没问过的问题。

“又不难。”李萍呵呵了一下,根本没有正面回答。告诉这个小相公,假墨汁和再生墨都是她上世的相公们教的?

“不难吗?”曾凡看看都觉得很复杂的感觉,看着她一次、一次的锤打,小胳膊在那儿拿着大木锤,看着都觉得太费力了。

“其实书上有,也就费点火,也不值什么。”李萍喜欢松烟墨,还是翰林相公教的。虽说在娘家,她也用的这个,不过真没多想,是到了翰林家才知道墨有多种。

翰林相公,他是非松烟墨不用的,特意找了一本关于制墨的书给她看。他是文人雅士,几世清流世家,有钱无孩,他把自己的爱好放大到了极致。比如他用的墨,都是在自己家里,找了个匠人,特制的,还要打上他的徽号。

当然翰林相公做的,跟后来太医相公做的假墨是两码事,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现在还真说不准谁教得更多。不过,现在想想,目前还是翰林相公教得多。因为太医相公,只是教她做假墨汁,后面的流程只是说过给她听。她制墨锭的流程,算是还原了翰林家的制墨之法,只是原料不同。

曾凡点头,这算是杂谈闲书里的,他虽说没细研究,但也看到过。现在他对小未婚妻真的有了新的认识。真是他也看到过,却没有想过可以试试。

小未婚妻看过了,然后就能想到自己试着做,并且做成了。这让他好像第一次觉得,这个婚订得好,岳家只有那位大舅子不熟,但是现在真的觉得,岳家的每个人他都喜欢。这里,好像呼吸都顺畅了。

于是,他吃完晚饭才走的。李娘子觉得,中午有些随意了,于是,晚饭就是真的正经的米饭配菜了。做米饭就表示,要至少两三盘菜。所以这么做的,就是表示诚意。而且丈母娘是亲的,还特意去割了一斤五花肉回来,用酱烧了一盘子,让他再吃了一个溜圆,才放他回去。

回去时,还是让他带了一瓶墨汁,两块墨锭。墨汁给他们用,墨锭是送给曾庆的。没带吃的回去,想想看,觉得这回应该没事吧,不过显然,他又把事情想简单了。

“大哥你回来了。”小三曾仪早就盼着了,上回的饺子,让他恨不得李家多生几个女儿了。

“爷爷、爹、娘,孩儿回来了。”他扒开了弟弟,给长辈请安问好。

“吃了吗?”老爷子虽说一定吃了,但还是问道。

“是!”曾凡忙点头。

“大哥,你没带什么回来吗?”曾仪急了,忙说道。

“这是二丫自己做墨锭,请父亲赏玩。”曾凡忙拿了墨锭出来,递给了父亲。

“二丫会做墨?嗯,真香!”文人总会有些小小的嗜好,喜欢好笔、好墨这是最基本的。虽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光板墨锭,但细腻的肌理,还有扑鼻而来的松香便可知这非凡品了。

“不就是墨吗?”欧阳氏轻挤斥了一声,看看儿子,“今天你在岳母家吃了什么?这回总没拿那没肉的饺子糊弄了吧?”

第21章 莫名的发怒

“…”曾凡迟疑了怎么说,说吃了肉,母亲只怕要生气;说没吃,只怕回头老娘要跟岳母扯皮的。纠结了一下,还是对母亲笑了一下,“是,晚上岳母特意去割了些肉。”

“那中午呢?”曾二忙问道。

“白日岳母带二丫去市集了,回家晚了,只是煮了些腊肉面。”曾凡低头无语了,现在他深深的感觉,两个弟弟都是猪队友了,但还真不能不说。

“天,腊肉面。大哥,你今天两顿都有肉?”小三简直不能再说什么了,回头看向了自己老爹,“爹,啥时候给我定亲啊!”

“不是,腊肉蒜苔是昨天大舅兄回来,才做的,不过二丫不吃腊肉,于是剩得很多,今天岳母没时间,便用剩的肉煮的油面。”曾凡只能再解释,不是特意做的,只是赶巧了。

“好了,让他歇会,读了一天书,一定累了。”老爷子是人精,忙不许他们说下去了。

上回饺子的事之后,儿媳还真的在家包了一顿饺子,不过其实她可以不包的,不包可以说她不是不会,只是没时间。但是包了,就只能证明,她做得没人家好了。

曾二和曾三只能满怀羡慕的看着大哥闪回屋里,而另一边,曾庆已经拿了笔纸砚出来,小心的在砚台里放了点水,再开始小心的磨起墨来。

为什么李秀才喜欢磨墨,一般磨墨都是要凝神静气,墨锭垂直与砚,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墨锭,是呈一字来回磨墨。等出了墨,就小心把墨锭搁在砚边,自己用笔舔了墨,写出字来,自己都欣赏了半天。

“又干嘛?没事浪费什么纸?”欧阳氏有气不出,对着丈夫就去了。好好的晚上,看点书就算了,还拿纸写字,还是只是写了一个字,不知道这浪费了吗?

其实欧阳氏不觉得是,她在丈夫决定不考了之后,她对丈夫的态度都生了改变。主要是曾庆也不像李秀才,有族学给他教书。他这样的秀才,除了县里每年给点笔墨钱,他也就无所事事了。在欧阳氏看来,曾庆几乎是毁灭了她一生的希望,有好言气也就怪了。

于是,老爷子又愤怒了。儿子连写个字都被骂,凭什么。狠狠的把手里的水烟袋拍在桌子上,虽说这几年,他已经一忍再忍了。觉得儿媳也不容易,但是这几年,她越来越过份,老爷子也不想忍了。

“又不是你赚的,我儿子要写字,用了你一文钱?你可赚过一文钱!”

“公公,这话说得就不对了,难不成我在这家里做得少了?”欧阳氏若是那聪明的,也不会这些年在家里,要啥也没啥了。听了公公这话,立即反唇相讥起来。

“好好好,你来我们曾家是委曲你了,那曾家容不下你了,你回你欧阳家去,省得我们爷几个拖累了你。”老爷子冷笑了一声。他虽说不识字,但是这些年却也看得清楚。儿媳妇这是瞧不起儿子了,你既这么瞧不上曾家,直接走人好了,一个不孝,就能把你扫地出门的。

于是又是鸡飞狗跳的一夜,欧阳氏哭得天昏天暗,曾凡他们忙出来跟着两个弟弟一块跪下求老爷子息怒,原谅母亲。

而曾庆也是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陷入了一片的自怨自哀中。

其实老爷子还真不能把儿媳赶回家去,生了三个儿子,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恶行,这时赶她回娘家,说她不孝,不是不行,而是成本有点大。要娶媳妇了,结果婆婆被休回去了,这个说起来,也是挺难堪的。更何况,还有两个小的没订亲。老太爷这么做不过是狠狠敲打欧阳氏一下罢了,顺便恨恨的看看儿子,觉得儿子就是太过疲弱,才会被媳妇这么瞧不起。

等闹腾过了,大家各自回去休息了。而曾庆没回房间,而是去了前屋,那是他的书房,他也累了,看到妻子这么瞧不起自己,他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打击。现在他不想回房,再面对妻子。

曾凡看到父亲独自去书房的背影,也觉得很对不起父亲。可是说墨条送错了吗?再怎么说,他也不能这么说。所以他只能怪自己,看看是不是哪句话是不是说错了,让父母不开心了。

三兄弟一块回房,曾二轻叹的揉揉自己红红的膝盖,跟曾凡说道,“大哥以后还是少去岳家吧!”

曾凡默默的点点头,也许是因为母亲不喜欢岳父家,于是才会把火在了父亲身上。但是岳家有错吗?好像也不能说,岳父他们有什么错?只能少去,让父母能少受刺激。

“娘怎么这么讨厌大嫂家?”老三曾仪困惑了,他最小,他理解的最表面,但却也最直接。他没他们想得多,他就觉得母亲是讨厌李家。

“谁说讨厌了,乱说什么。”曾凡忙瞪了小三一眼,怎么着也不能让人说两家失和的。看老三有点抽抽的小嘴,也不忍,“娘只是不喜欢那个…以后别乱说了。”

“是!唉,以后大嫂嫁过来,咱们家还有好日子过吗?”曾二故作深沉的说道。

曾三忙点头,刚刚闹成一团时,他就不再羡慕大哥有岳家了。但是现在,大家没事了,躺平,肚子还有点小饿时,就想到大哥一天吃了两顿肉,忍不住问道,“大哥,你今天的腊肉面和红烧肉好吃吗?”

“嗯,岳母手艺倒是不错。那肉跟娘烧的不一样,肉入口就化了。说是先炸过,再烧的。瘦肉不柴,肥肉和肉皮更是好吃。”曾凡不禁又想到自己的小未婚妻。

岳母与屠户关系不错,那五花肉肥多瘦少,一层一层的。而二丫好像不怎么喜欢吃肥的,就算是岳父给她夹了,她也把肥的那些全小心的弄下来,再还给岳父,自己挑那瘦的吃。被岳母狠骂了两声,不过岳母骂过归骂,还是挑了些瘦的给她。她就冲着岳母笑。再吃,她也就只吃配肉一块烧的千张。

曾凡倒不觉得她是因为孝敬父母特意不吃,而真是她不吃。果然还是日子过得太好了,连肉都不想吃了。这样娇生惯养出来的,真的过门了,只怕真是家无宁日了。

问题是,他很清楚,这些与李家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能让李家人为了适应自己家的日子,那么对待二丫吗?明显不可以。

二丫在家里过自己的日子,他有什么可指手划脚的。一晚上,曾凡就在辗转反侧之中度过,一早起来,两只眼睛都是通红的。

第22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欧阳氏也是一脸的浮肿,相公没回房睡虽说不是每一次,但是为了呕气而不回,却是第一次。其实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她不觉得自己瞧不起丈夫,觉得这是公公看她不顺眼,于是故意找茬。心里深深的愤恨,觉得公公这是不肯放权,故意在打压她。更有甚者,她都怀疑公公是瞧不起自己娘家,嫌弃自己娘家太穷。

所以一早起来,早餐也就是头天的剩饭加水煮的粥,配上些咸菜。不过大家也不好苛求,默默的吃了早饭,该做啥就做啥去了。

大家都有事做,就只有曾庆有点纠结了。昨天老婆闹腾了那么一下,他深深的觉得伤了心。他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让他总得找点事做。让父亲还在帮他养妻儿,他也觉得自己很无能。

父亲说妻子没赚过一文钱,可是妻子管家,生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们养到这么大,每天做最多活的其实是她。父亲农闲时,除了每天去地里看看,把地好好待弄一下外,其实也没什么事做。

而妻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有休息的时候。父亲说她一文钱没赚过,其实也是过份的。说起来,自己才是这家里最没用的那个吧。

可是在家里,他只是读书,似乎也不对,想想,还是起身,去了李家。李家送了墨锭给他,他想想找本书拿在手上。

李秀才还得教书呢,曾庆又不好打扰,准备离开,结果正好被李娘子看到了,忙招呼着曾庆进屋,奉上茶,李萍行了礼,决定回屋里去,看看公公的长相,她觉得,将来曾凡估计也不会难看,有了这个认知,她也就觉得自己没什么可留了。

“二丫,你怎么会做墨?”曾庆没话找话。

“书上看的。”李萍笑了一下,回头想想,要不要把那本书找到,回头应付这些好奇心过份的人?

“亲家公真是了不起,让儿女都读书识字。”曾庆笑着对李娘子笑道,李萍觉得好了,不用找书了,人家不是特意来问的,不过是找个话题。

“哪儿,也就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李娘子摆了一下手,想一想忙说道,“凡儿才好,相公也说,凡儿天资聪慧,真是万中选一。”

曾庆的眼睛里总算有了点喜悦,想想又目光一闪,“制墨难不?”

“难倒是不难,不过有点烦。”李萍看看未来公公的样子,心里打起鼓来,这是啥意思,闲得想制墨顽去?

“哪有烦,我看挺简单的。”李娘子忙说道。

“不是,我们只是改良了墨,不算自己制墨,充其量算是再生墨。真的制墨,从收墨到最后成墨,不但过程烦琐,那是真的要手艺的。若是…您喜欢那个墨,想自己做着玩,孩儿倒是可以建议您做做再生墨,买些劣等的墨条,用桐油、蜡、再生泥均可。”

她可不能像曾凡那样,可以顺利的叫人。让她叫公公,实在叫不出口,于是只能含糊过来。李萍多少年来,倒是看男人比看男孩多。曾庆那小小的不妥,她一瞟眼也就明白了。

虽说不知道未来公公怎么想到要做墨,但是也想得到,曾庆不像父亲有事可做,若是天天在闲逛,也不是个事儿。若是真的让他做做墨锭,不说是条生财之道,好好做改善一下生活却是可行的。

“真的吗?再生墨很简单?”曾庆看看未来儿媳那小胳膊小腿,他觉得她都能做,自己一定能做。

“是,不过您若做,总不能跟孩儿一般,就做个普通的墨锭。那么模具可能要费点心思。还有最后的描金,也是挺难的。还就是,一定要早申明,那是再生墨,您只是风情雅趣。”

李萍却不是那敢打保票说,一定能赚到钱。还有就是,一定要说清楚,这是再生墨,这是他好玩做的,省得到时有事,欧阳氏一定会全怪到她的头上的。

“要不,你做给我看看?”曾庆显然并没有听懂李萍在说什么,只顾自己的想法。

现在李萍有点郁闷了,看来曾庆也不是聪明人,光是这皮相好,也没什么用。不过,再怎么说,这位也是未来的公公,如果不能退亲的话,只能忍着。

“这是胶泥,因为我们只是自己做来玩的,就只用普通的胶泥,我一般是熬墨为汁,加入这些胶泥之中。这样墨色较匀,还有就是锤泥。我力气不够,用的是木锤。一般来说,用棒更佳。”

她小心的加入之前做的墨汁,把胶泥揉成团,再开始锤泥。生生的当着面生了大半个时辰,让那泥真的锤得细腻无渣后。跟头天一样,压制成块,再取出放在阴凉通风之处。

曾庆先前一直觉得很简单,但是看着未来儿媳做了快一个时辰,却也只有六个。而且他刚听儿媳说过,她因为只是做给父亲在家用,做的是随意的。但是若想卖,方法就是完全的不同的。就算是用量的比例都是有严格的标准,不是跟她似的,随手乱做。

再想想,那还是儿媳用的是之前熬好的墨。若上熬墨的时间,只怕就不是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的。更何况还要重新做模具,还有买金粉之类的,真是还没赚钱,就得先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能不能卖到钱。他又有些退却了。

李萍看到了曾庆的迟疑,也不再说什么,看看曾庆这个样子,她根本就不希望他真的去做这个事了。现在她真的觉得,其实退亲真是个好主意了。乡下地方,又没那么多讲究,趁着年纪小,赶紧把这些糟心的人赶出自己的生活,那才是正经。做完了,行了一礼,自己收了东西,去院外洗手去了。

曾庆放下书就告辞了,就算李娘子请他午餐,他也严辞而去。

弄得李娘子都有些奇怪,没事好好的,总不会只是过来送本书吧?若说是专程来看女儿做墨的,她又觉得挺奇怪的,做个墨还值得特意走一趟?觉得曾家除了自己的小女婿,还真的没一个看得顺眼。

第23章 穷也是有道理的

“你说他是不是想做墨赚钱?”李娘子在赚钱这件事上,脑子是很灵的,是不是能赚钱的主意,她一嗅便知。她是在李秀才回来午餐时,特意说给李秀才听的。

李秀才摇摇头,轻叹了一声:“为夫运好,当时族里正好要办学,若非如此,咱们怎么能有这般安稳生活。曾家村原本就不如李家村富裕,像亲家这般纵是考上了秀才,只怕也难得过活的。”

“什么叫没法过活,他有手有脚,看着曾老爷子还下地,看着老婆天天那么辛苦,他除了吃饭,啥也不干,好意思。所以,这也是为娘不乐意让你嫁到他们家的原由。万一凡儿考不上,将来女儿真是得吃多少苦。”李娘子立即愤愤的说道。

当年李秀才还在苦读备考时,也没说天天在外头闲晃。她织布、他就一边抱着那时还小的女儿,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到了时辰,他还知道去煮饭,就为她能多织点布,好攒出他去省城考试的钱。

虽说这些事不能说出去,省得让十里八村的妇人们说她不贤惠,但是李秀才当年真是努力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绝没说当个米虫的。

而曾家的曾庆,她真是不知道该说啥了。考完回家,别说下地了,纵是农忙时,连孩子都下地去抢收时,曾庆能做的,就是在田边,帮忙看着筐罢了。他已经不考了,就该想点办法,找点事做。但是想想看,他却天天除了读书,还是啥也不干。所以她是一百个瞧不上曾庆的,更瞧不上欧阳氏。欧阳氏但凡有点本事,也不会被曾家人这么对付了。

“所以穷,不是因为没事做,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做事。”李萍捧着碗,满脸泪痕的说道。她不是伤心,而是李娘子又把菜给做辣了,眼泪是被辣出来的。

今儿中午,李娘子做的就是正常的家常饭了,雪菜豆干、青炒豇豆。现在李娘子也知道女儿不怎么能吃辣了。不过李娘子手艺好,雪菜豆干也是极好吃。用的是昨天吃剩下的烧肉的千张与肉汁。

千张拿出来,还改了刀,就冷的刮去了上面的酱汁与油,切成细碎。原本千张就已经被烧进了味道,现在重新放到雪菜里爆炒,加上豆瓣与泡椒,又是新的滋味。而雪菜是最最吃油了,有昨天红烧肉的汁来加入,雪菜被油浸透了。整道菜,真是鲜的可以把舌头吃下来。李萍虽说怕辣,但是,因为好吃,她真是边吃边泪流满面。

“以后少放点辣子,看看把孩子辣的。”李秀才心疼女儿,忙给她夹了些豇豆。让她快点吃,还用帕子给她抹了一下脸。

“已经有少放了,哪知道她越来越没用。你别吃了,吃这个。”李娘子瞪了女儿一眼,把豇豆往女儿跟前推了一下,原本家里吃饭就一个菜的,因为女儿,生生改两个菜了。

“好吃。”李萍冲着母亲甜笑着,两道菜其实都很好吃,就算雪菜有点辣,但也是让人又爱又怕的那种美味。

“你说他们能做吗?”推完了菜,李娘子才懒得跟女儿谈手艺问题了,想到的是曾家要用自己家的手艺,心里就极度的不爽。

“应该做不了。”李萍边抹眼泪,边吸了一下鼻子,毫不在意的笑了一下。

她倒是了解母亲的意思,母亲虽说也希望曾家的环境好一点,这样,她将来嫁过去,日本会好一点。但是让他们用自己家的手艺赚钱,回头还得让欧阳氏挤兑,她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果然李娘子眉头自然的舒展了,但是马上,她又皱眉说道,“所以你刚刚白给他们演示做墨了。”

“不演示,他们怎么知道他们做不了。”李萍说得极平淡。

李娘子眉头一挑,但是马上,眼睛一亮,“那我们自己做,若我们俩个一块做,一定能又快又好。”

“再生墨,原本价钱就上不来。想做好,程序更难。咱们家又不缺这点钱,还是别费那功夫了。”

“那你还教亲家公做?”李秀才一怔,忙说道。明明知道人家不会去做,还要教一下,直接拒绝就好了。

“不教,只怕人家还得说咱们藏私。”李萍吃下最后一口饭,才慢慢的说道。“再说,咱们家哪有闲人。做墨比织布还费事,还有手艺也太容易,人家用不了什么手段就能学去。不过,他们家人多,大家分工合作,倒是可以一试。”

其实她教给曾庆都是最没技术含量的那块,利用他们家有人的特点,做的算是粗加工罢了。好歹也能赚点活钱,但是他们想做成像之前翰林相公那种,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