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真是运气太好了。”曾全叹息了一下。

“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曾凡本想拍拍自己老娘的马屁的,不过他不知道,这世上有种生物叫‘猪队友’,比如他的倒霉弟弟。

“那是不是说亲家伯母手艺很好?这么普通的东西,能做得这么好吃。”曾全伸着脑袋问道,就算大哥不断给他眼色,他还自顾自的说道,“大哥,你一定让大嫂好好学手艺,我们就指着她了。”

曾凡又拿了一个饺子,躲到了一边,果然,曾全被老妈追着打了,那绝不是好玩的,而是真的生气了。

最有意思的是,没一个人出来拦着,由着欧阳氏疯狂的追打着二儿子。主要是,大家都知道,谁也拦不住了。总得要欧阳氏有个泄怒气的地方。

老爷子看着差不多了,终于拍了筷子,欧阳氏立马停了下来,曾全扑进了老爷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真的快被打死了。

曾仪都吓傻了,不过吓傻了,都没忘了吃饭,小嘴一动一动的,一个大大的饺子就那么放到小碗里给啃完了。

当然,欧阳氏也坐地上大哭起来,心里怨恨极了。就跟谁不会做一样,她要下地,她还要照顾一家大小,一家子就只有她一个女人,全部家事都要她一个人做,就算洗衣服,她家的衣服都是人家家里几倍,还有做饭。

李家一共才三个人,李娘子还有个女儿,家里能有多少事?就算这个饺子,她都能看到了两个人的手法。可见,包饺子李娘子还有人帮个忙。

她呢!

真是要包个饺子,家里如狼似虎的三个孩子,她得包多少才够吃。她有功夫做这些细饭吗!

真是越想越委曲,真正的放声大哭起来。

曾庆也觉得妻子自从儿子定亲之后,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差,他已经不敢想,将来儿媳妇过门,家里会怎么样了。觉得头好痛!

第16章 喜还是忧

曾家的鸡飞狗跳根本影响不了李家正常生活,在李萍还没想好,自己怎么改良织布这件事时,大郎抽空回家了。手上还带了些花布和一些给李萍的零嘴。

“又乱花钱,你又没什么钱。”李娘子边骂,却边接了东西,看看零嘴,拿了一颗桂花糖填进了女儿的嘴里,就把其它的放到高处的小盒子里,就好像生怕被李萍偷了吃。

李萍可不喜欢吃糖,可又不好吐出来,艰难的含在嘴里,有点悲伤。不过她把目光投那向了那块花布上。她的第二任相公虽是纨绔,但总算是明媒正娶,她嫁过去做当家少奶奶的。

公公告老之前是内务府总管,相公虽说是位不事生产的纨绔子弟,但是挡不住公公是位好爹。虽不能说,内务府有啥,他们家就有啥,但是基本上也差不多。除了那点了名的珍宝,基本上,皇上用啥,他们就用啥。皇上用不上的,他们家也照用。她的眼光,就是那会在婆家训出来的。

李彬买回的花布也就是一般的大路货,不过,对于四嫁都没穷过的家伙,怎么看过这样的。拿起来翻来复去的看了起来,主要是研究,这个跟自己织的白布是不是一样。

“看这个做什么?回头过年,娘给你做个花棉袄。”李娘子收好了零嘴,立即来收花布。

“这是染的吗?”她忙问着大哥。

“当然,原先就是你平日织的白布。”李彬倒是好脾气。

“那花布比白布贵多少?”她忙问道,她开始想,要不要学学染布,这个她没学过,想知道难不难。

“你管这个做什么,难不成你还想去染布不成?”李彬笑着拍了妹妹一下,这些日子虽说回来得少,但是家里生的事,他也是知道的。老娘虽说不当着妹妹面夸她,但是当着自己却没少夸。说这些日子,光学里的损耗,就已经让家里省了不少钱了。显然,妹妹这已经在研究织布了。

“太那麻烦。”李萍也就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道,就摇摇头。这个是要手艺的,想学出来,投入都不小。想真的赚钱,只怕更难。她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却也一直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其实你可以试试夏布,娘嫌麻烦,不想改。夏布可比白布贵一倍多。”李彬看到老娘已经出去备饭了,忙偷偷的跟妹妹说道。

“回头带我去看看。”李萍也偷看看外面,忙说道。

李彬笑了,他道不觉得妹妹有什么问题,反是觉得,这才是对的,跟自己一样,脑子够用。如果是同样织布,那么为什么不去织贵的,反而去织那便宜的。

晚饭李娘子就切了一盘腊肉,配上蒜苔加了些辣子,香得真是能飘出几里地去。虽说还是糙米饭,但是满满一盘子的腊肉,在这家里也算是很豪华了。

“又不是客,还做腊肉。”李彬轻轻的埋怨了母亲一下,他做学徒的,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说吃到什么好东西。纵他也算是朝奉的亲传弟子,有些规矩却是不能破的。吃肉这种事,在铺子里,也就过年过节时,东家请客。

“你多吃一点。”李秀才也心疼儿子,若不是自己考试,花光了家里的钱,儿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去铺子做学徒,为家里省点口粮了。现在家里不缺这点粮食了,但儿子已经错过了读书最好的年纪。

“是!”李彬一边答应着,一边却夹了老大的一筷子,放到了李萍的碗里。

“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李萍看看肉,这个在家里不常吃,不过,她还真不馋。

她虽是北方人,但后半生都在富贵温柔乡的江南,真不怎么能吃辣。把肉分给父母,自己夹了些不辣的青菜,配米饭。顺便看向了哥哥,她现在跟哥哥也挺熟,她从哥哥回来,就觉得他这回有点怪。

“能有什么事?”李彬也尴尬了,扒了一大口白饭。

“娘,出大事了,您多吃点,过会好拿鸡毛掸子。”李萍忙认真的对母亲说道。

李秀才轻轻拍了女儿一下,给儿子夹了肉,“别说了,快点吃饭。”

“是,先吃饭。”李娘子也不傻,在她看来,女儿都觉得不对了,她能看不出来。当然,她是万不会承认,她是被女儿提醒之后,才看出儿子的不对。此时说话的口气就已经不善了。

李娘子说完了这句,李萍就被大哥瞪了一眼,明显的,现在除了李萍,谁也吃不下了。

收碗时,肉还有大半。由此也看得出,大家的食不知味了。

李萍很自觉的去洗了碗,她没什么好奇心,再说了,这家她最小,她也没什么言权。认真的把碗洗了,收好了。还把灶台什么收拾了一下。剩的肉和米饭放到篮子里,吊进了井里,这才洗了手,回到屋里。

屋里没有她想的,大哥犯了事,被老妈追打。相反的,此时屋里一片死寂。现在好了,李萍觉得这比她想的还要严重。

“大哥,你犯啥事了?”

“回屋睡觉去。”李娘子怒了,一腔怒火对着女儿就来了。

李萍立即窜到了大哥的身后,躲开母亲,原本她是不担心的,她觉得这家脑子最好的就是大哥了,他能犯什么事。但是现在,真的有点担心了。想到第三任太医相公常说的,‘聪明的一般不犯事,一犯就犯大事’的话来了。

“大哥,你怎么拉?”李萍眼睛不禁红了,她真的喜欢这个家,喜欢这里的父母和哥哥。她生怕因为自己命不好,到这儿,连累了他们。

“没事、没事,就是东家想把闺女嫁给我。”李彬看到妹妹的眼泪了,忙笑道,不过,脸色并没好转。

“啊?”李萍呆滞了,就这点事,父母这算是什么表情。不过马上,“是嫁给你,还是让你入赘?”

“当然是嫁,掌柜的又不是没儿子,只不过儿子还小。”李彬怔了一下,忙说道。

李秀才和李娘子也怔了一下,他们马上明白了女儿的意思,若是东家喜欢,招之为婿,也要分是嫁还是招赘的。他们刚刚果然有点没找到重点,现在两人一块松了一口气。

“那姐姐漂亮吗?”李萍看父母松懈下来,她才问了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

“这个不重要,得看品性。”李娘子的气势全面回归。

第16章 凭什么

李萍插科打浑下,室内的气氛总算没那么差了,不过李萍内心倒是有些担心。她第四任相公是扬州城的富,说起来,她四个相公惟一共同的,都是子嗣不丰。

富相公就一个女儿,还是正经嫡出。其它姬妾众多,就连个蛋都没下过。她过门时,那大姑娘正好订了亲。成亲时,富还跟她商量,把她带过去的一张八仙过海的拔步床给大姑娘当了陪嫁。

不过,别以为富有多疼女儿。他既是那扬州城的富,家中虽是姬妾众多,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却仍不舍得给她打个新的,却拿她这三嫁寡妇的旧物糊弄。

果不其然,没几年,富女婿家就败落了,小两口就投奔回家。连亲爹的富都没什么好颜色,下人们也更加不给脸了,处处小鞋。

富倒是直白,‘女儿原本就是赔钱货,给了赔送,也就尽了我做爹的本份。若还吃我、住我,那不是更是亏本?’

而那时李萍刚生了官哥儿,富果然就大不相同,对李萍说,‘唉唉唉,现在出门我都是挺直了腰板,要好好赚钱的。’

刚也听了,东家家里是有儿子的,就是岁数略小,现在招大哥为婿,就费人思量了。

大哥是掌柜朝奉的弟子,若说掌柜的要招他为婿,可说是师徒情深。但一年才请下头人吃两顿饭的东家,怎么会想到招个小伙计为婿呢?当年,富相公招女婿,还要找那门当户对呢!

“哥,若是爹娘替你拒绝了,你会难做吗?”当铺的东家可不止一家当铺生意,说起来,在这小县城里,也算是说得着的有钱人,也是那县太爷的坐上客。真的拒绝了,她得先想想后果。

“就是啊,原本柴门对柴门,木门对木门。真的找那高门大户,亲戚之间都不好处。再说了,你不得一辈子受苦?”李娘子在短暂的喜悦之后,立刻就想到不对了。真的儿子娶了东家的小姐,那不是入赘只怕也跟入赘差不了多少。纵是不求着着喝媳妇的那杯茶,也不想他们一家子给媳妇当牛做马。

“这事得看孩子,你怎么想!”李秀才纠结了一下,看向了一直沉默的儿子。

“儿子想的是,要不,学徒结束了,就出去闯闯看。”李彬想想,含笑说道。

“好主意,大哥,你别担心,娘有钱,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出人头地。”李萍笑了,轻轻的拍拍大哥的肩膀。

李秀才夫妇也就明白儿子的意思,他也不想仰人鼻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李娘子一记铁砂掌就拍到了女儿的肩膀上,大吼一声,“我哪里有钱?”

“娘,大哥是你亲儿子。”李萍无语了,老娘攒那么多钱做什么?

墨汁她都不买了,去收那人家不要的残墨块,拿回来让她熬。还有劣纸她每天熨得平平的,被老爹说了,她又想了一个法子,买那色白一点的劣纸回来,再熨平了,感觉上就比之前的纸好些。

然后,这样的,成了奖励。谁字写得工整,一天就能用一张白纸。好了,成本没上去,孩子们的字倒是长进了,这让李秀才很无语。

就算没有算盘,她也知道,这些日子,老娘里外里,光在学里的费用,都省了近一半。而在族里,他们还得到了众族人的赞赏。

之前,小砚台什么的,是不许带回家的,因为砚台、墨条、水盂都是学里的东西,在学里有人管都常打烂,真拿回家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打烂了。

用了墨盒,原本李娘子的意思也是每天回收,就算从当铺拿回来不要钱,但是掉了,再买却是要钱的。但是这时,李秀才就显出了大将之风,他让孩子们拿回家去。一人还了用劣纸订的本子,让他们在家也能练练字,抄抄书。

如此这般,在这些家长们看来,只要没让族里增加投入,而孩子们现在干净了,字写得好了,看着也乖多了,谁还会在意这里面省了多少钱。大家一至觉得,李家夫妇是厚道人了。

所以此时,老娘竟然还嚷着没有钱,让李萍立即鄙视起来。

“这些都太早,你若心里有主意,其它的事,交给爹娘就好。你回去跟你师父说,就说,这事,我们不答应即可。”李秀才这些年越的稳健,万事也不是那没有分寸的。

李彬点头,事情到此也为止了。

不过,李萍还是跟到大哥的屋里去,她虽说觉得娶富家女不是好事,主要也是,人家不会真心的当你是自己人,不过,她心里却也明白,自己当初还不想嫁给富为妾呢。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是说,他想走就能走的。她是听说,学徒期结束了,还有给东家效力三年的!

“小丫头的不用想太多。”李彬看妹妹跟着进来,又一脸的严肃,也就忙安慰着她。

“爹是老实人,而娘是假精明,只怕有些事,还得再合计。其实最简单的法子是,爹娘说已经给哥哥说了门亲事,虽说没下定,但两家是有了默契的。只不过,如此这般,哥哥在当铺里还是不好过。纵是哥哥从当铺出来自立门户,那只怕也得躲得远远的,让东家鞭长莫及,不然,也无出头之日。”这些话,刚刚说了,父母也不见得能沉下心来听,但她相信大哥一定听得懂的。

“你啊,倒是一摔把脑子摔得开窍了。”李彬没有正面回复,只是捏了她的小脸一下。

“哥,其实要不要打听一下,东家为什么看上你。”李萍刚刚就想问,不过当着父母的面,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大姑娘是庶出的,若是嫁于同等之家,只怕也不容易。所以师父就把我推出来了,东家的意思是,只要我应允,回头,当铺就给大姑娘做嫁妆。”这话刚刚他也跟父母说了,只不过,父母当时关注点并不在这儿,于是根本没听进去。

李萍也纠结了,对方跟她一样,庶出之女。不过她命比她好,而东家也比富厚道,当初富相公可没说给他嫡出的女儿一个赚钱的铺子。老东家,知道挑个机灵的伙计,再拿个赚钱的铺子做嫁妆,倒真是一片爱女之心。

不过,若被挑的对象是自己大哥时,她就会马上说‘不’!会叫一声,‘凭什么!’

第17章 逛街

李萍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她自己也是庶女,若不是自己先天就长得不错,生父怎么会拿出钱来,好生的教养?

不过,生父那种教养,不提也罢。在翰林相公家,夫人那两年,也就没干别的,光纠正她的仪态了。嫁过去第一年,她都觉得无地自容。可见一个女孩的教养,该有多么的重要。

这一世的李家是不是什么名门大户,李彬也不是什么能出将入相书生,但是这是疼爱她的哥哥,她还是希望哥哥寻一门合适的亲事。

这种小市镇,她现在已经没朋友了,她宁可每天在家里研究她的织机,也不要跟着那些姑娘们玩。有些东西是这样,她可以承认李家的三口是她的家人,可不代表她能接受其它人。

想到东家的庶女,对于这种小地方的所谓的富人家,家教原本就没什么可指望的。还是为了出嫁才勉强被大房接受的庶女,一直养在外头,她实在不敢想那位的教养如何,真的仗着有钱,让大哥一辈子被压得踹不上气。

“那算了,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为好。”她不想再问了。

“你啊,还是个小孩子,不要乱操心。”李彬都觉得这不是她认识的那个妹妹了。二丫原本傻呼呼的样子,还在眼前,现在看看却是满腹心思了。

“我就你一个哥哥啊!”李萍对哥哥笑了。

“没事的。”李彬再捏了一下妹妹的小脸,表示自己真的没事。

不过李萍却觉得心更加沉重,自己上一世就是这样。一辈子,虽说衣食无忧,但真的都像是随波逐流,永远都在这种无能为力的心态之中。可能是上一世太憋屈了,到了这世,明明出身不如上世,却连一点气似乎都不能忍了。现在听到哥哥的事,自己竟然毫无办法时,那种憋屈竟然已经不能自已了。

第二天一早,李秀才让李萍看着那些小屁孩。他和李娘子决定去拜访那位东家。李萍想了想,却摇了头,头天晚上,她一夜未眠,现在小脸还是青青的。

“娘,算了,我回去跟掌柜的说下,您这会急急的去找,只怕也不太好。”李彬还没离开,忙也阻止父母。

“我们李家做事都是堂堂正正的,不管成与不成,我们都要说得清清白白。”李秀才缓缓的说道。

“爹,这么跑过去,人家回头就得说,人家一点结亲的意思也没有,是哥哥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咱们家才是里外不是人。”李萍摇摇头。

李秀才也一怔,他真是老实人,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忙看向了妻子。李娘子也呆了。她也没想到。她一辈子最多跟周边的农妇们打交道,她哪里懂这些伎俩。

包括那谁李彬,都没想到这个,一下子也一惊。他听到妹妹这么一说,目光一闪,就是啊,跟自已说这事的就是朝奉,这事是偷偷说的,谁也没听过。真的这么大锣大鼓的去找东家,人家觉得丢了面子,那人才是真的得罪死了。

不过想想,这里头可操作的也不少,朝奉看着很赏识自已,可是真的跟他说的,这家铺子将来成了小姐的嫁妆,那么自已就是东家了,只怕这会儿,师徒也是没有情面的。

“爹娘,这事儿看来是儿子孟浪了。妹妹说得对,还是以静制动为好。”

李萍点头,果然这家,也就大哥可以救一下了。之前自已那本尊,虽说不知道以前她怎么样,不过,看看家里之前,那么不重视她的话就知道,二丫在家里的地位了。

现在果然,大哥想清楚了,于是松了一口气。低下头,安静的收碗,去厨下洗碗了。

等出来时,大哥已经离开了。父亲到前头看学生,而母亲正在收拾屋子,现在织布的事交给了李萍,她就不动手了。因为每人手不同,织出布的密度也是不同的。中间有人换手,这一匹布基本上就是毁了。

李娘子现在喂了两只猪,以填补白天的空闲。所以刚刚她去收了后院的一些老菜梆子,准备做猪食了。

“娘,我们过会去镇上逛逛吧!”李萍擦了手跟母亲说道。

“又贪玩,你布织好了?”李娘子可不是那肯休假的主。

“我不是已经会了吗?所以想去看看贵的布是什么样。”她看着母亲。

“你别听你哥哥的,他之前也跟我说过,说织什么夏布,我听他的去打听了一下。男人们以为会织布,就啥布都能织。你知道夏布的纱是特制的吗?那纱都不便宜,哪像我们,自已买点绵回来,就能纺纱。现在你能织布了,我纺纱,进度比之前快得多,里外赚得更多。”织布李娘子是专业的,立刻叭叭的说了一堆话来。

李萍那是自己有开过铺子的主,虽说没开过布店,但是她也不是那偏听偏信的主。听母亲说了,虽说也觉得母亲说得极有道理,但还是想要去自己去看看。她来了这儿这么久,说起来,她都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了。

她总得知道,现在外头的情况,跟自己那会有什么不同。她会的东西,有哪些能拿出来赚钱。所以她还是坚持去镇上看看。再说织布这条路,她真的觉得太死板,太浪费时间。哪怕是让大哥出来开个铺子,也比在家织布强些。

李娘子对李萍也没之前那么漠视,看女儿这么坚持也就算了。利落的猪喂了,换了身衣服,拉着女儿一块进城了。也不浪费驴,就那么一块走着进城了。这个李萍其实还是有点意见的,她上辈子也没真的走过路,就算初一十五去庙里进香,也是会让轿子送到山门口,再自已走上去。

这么走半个时辰,两辈子也是这么第一次。但她也算了,老娘那性子,只怕说了也白说。不过没驾车也有没驾车的好,她们能慢慢的一块逛逛。

镇子别看小,其实挺热闹的。这里是去京城和南京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不是店家每家店都热热闹闹的。原本南北的客商就多,中间还有明显是考生的人,小镇怎么可能不热闹。

“每天都这样吗?”她之前已经现了,这是她未知的时代,但好在书什么的都差不多,让她还不至于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竟然考生比客商还多,觉得有点怪。

第18章 偶遇

“差不多,南北两大贡院,除了北边的考生,东、南、西边的考生,大部分都得从咱们这儿过。三年一考,住得远的,慢慢的走的话,当是游历,于是一年四季都有往那边赶的考生。”李娘子倒是门清,当年李秀才也是如此这般,想到自已当年受的苦,不禁轻叹一声,“真是可怜他们的父母妻儿!”

李萍倒不好说什么了,她还真不能说母亲说错了,这些日子看父亲看书,写笔记,不得不说,他是有才华的。但是,他还真的不太适合做官。他的性子其实太单纯了,这样的,以当年翰林相公说的,这样的只能做清雅的隐士,教书先生。所以,母亲不让他去考了,也是没让他再错下去。但说谁都不该考学这个,她也不敢苟同。

翰林相公说了,虽说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不多,但是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毕竟这是所有寒门士子惟一的晋身之阶。每三年考上的寒门子弟也不在少数。只不过考上了,能不能真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就是看各人造化。父亲没有,不代表其它人没有。

他们一家店一家店的逛着,若不是她一脸严肃的样子,李娘子只怕都要觉得她这回真的是来贪顽了。

他们一家家的逛,但分主次,比如文具店,书店什么的她就只是匆匆的逛过,但是布店、旧衣店、成衣店、饰物店。她就会停下,让母亲一一的问价钱,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因为李秀才要吃饭,不然还有得逛了。回去的路上,李萍还是一脸的若有所思,布店各种布,她都一一的看过了。正如母亲说的,夏布不是人人都能织的。那个纱非常细,配合一定比例的麻丝。这工艺不难,却极为繁琐,有那个工夫,还不如织粗布,纱可以自已纺,布能自已织,家里若有两个人,利索的话,利润其实是差不多的。

不过她倒是真的找出灵感来了,她女工活其实是做得极好的。她生父当年可没少跟请各方面的老师,比如给相公绣个帕子、做个扇袋、做些缨络,荷包结子,就没有她不会的。

刚刚她看到了,这些都是可以卖出钱来的。而且,她也打听了,这个是可以在铺子里领花样,领细料的。自已只用卖手艺,就能拿到工钱。而且这工钱,绝对比织布来得高。但是问题是,她是会,二丫不会。她怎么跟父母说,她能做这个?

“娘,咱们村里有会绣花,会做女红的娘子吗?”回家的路上,她侧头仰视老娘。

“怎么想学那个,那个老费钱。还得买丝线,用丝绸。”李娘子自然知道,做那些更赚钱,可是自己粗手粗脚的,学起来费事,还不如织布来得爽快。

“但是真的学会了,比织布赚钱多了。练习时,可以用粗布和普通的线。”李萍奋力的跟母亲解释道。

李娘子想想,但还是摇头,“咱们村里也就族长太太会,不过她年纪大了,也不怎么做这些活,让她教你,总不好。”

“族长太太,那是不是我得叫他大伯祖母。”李萍想想,托着下巴沉思着。

“鬼灵精。”李娘子在为人处事上,却是一流的,不然这些年怎么跟族里把关系弄得这么好了。找个机会让女儿见见族长太太,回头一声‘祖母’叫叫,让她在族长家里伴随左右,学点东西也是正当的。

李娘子原本就是聪明人,只要提供她一个思路,她脑子里就已经有一百种可操作的法子,正眉开眼笑着,却被路上的一辆小驴车给挡住了去路。

两人一块抬头,帘打开,跳下一个看上去十四、五岁的少女。看打扮,也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了。那少女却没看他们,回身扶了一个中年的男子下了车。李萍抬头,那中年人一脸书卷之气,下颌的三角须,很有些文士的风范。

“这位可是李家村李秀才之夫人?”那文士双手抱拳,一脸的谦和。

“不敢,不敢,李秀才正是外子。”李娘子忙福了一福。

李萍不用人教,也静静的行了一礼,静待在母亲的身后。

“李夫人家教真好,静儿,看看妹妹,规矩多好。”那文士笑着还了半礼,还特意跟边上的女孩说道。

“是!”那女孩子笑着对李娘子和李萍施了一礼。

李萍上世可是见过很多人的,不过当年她是不会看人的,后来她吃了不少的亏。看人的本事,也就是那时一点点吃亏吃回来的。现在她看到那女孩竟然有一丝羞涩,这种羞涩不是因为第一次见生人。而是…

李萍猛的一惊,但努力克制了自已。慢慢抬头,再看了那女孩一眼。那个女孩看上去很明媚,眼睛倒是透着干净。看规矩,倒是不错。

“敢问先生是外子…”李娘子还真不认识这位,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轻轻的问道。走大路上,结果被人拦住,总是有些不满的。

“失礼、失礼,在下是福兴号之东主陈福兴,这是小女陈静。”那位笑了一下,再次一拱手。

李娘子不禁退了一步,被李萍拉住。

“陈伯父,那个这是大路上,要不要请到舍下用个简餐。”李萍看看周围,忙跟笑着跟着他行了一礼。

“李兄与夫人真是教子有方,子女都这般出众。”陈福兴笑了下,“用餐就不用客气了,在下带女儿去郊游,正好看到夫人与令嫒,下来打个招乎而已,不打扰夫人了。”

陈福兴笑着再行了一礼,客气的告辞之后,扶女儿上车,自已上车后与大家挥手告别,这才慢慢的离开。

李娘子还是惊了,此时还是回不过神来,李彬工作的当铺就隶属于福兴号。对,只是隶属于福兴号,福兴号却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当铺。据说,陈家在省城,县城都有产业。陈家才是这里最大的富翁。

“那个陈姑娘看着还不错。”李娘子低头看看女儿。

“是,不过,这个适合哥哥吗?”李萍还是有点迟疑。她当然知道陈家此举的用意,估计大哥婉拒的意思已经传过去了。陈家这是兵行险招,特意把女儿带到李娘子面前晃一下。表明,他们家的女儿不愁嫁的。但李萍还是觉得相距太远的两家人,真的能在一起吗?更何况,这是两家人的事,不是他们两个人。

第19章 还真不好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