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人得道,全家鸡犬升天?此时又非前朝,本朝是官绅一体纳粮。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官还是乡绅,都得按律交纳赋税。

出来做官了,人情往来要不要钱;不应酬,上官、下属谁认识你,到时选差事,史部考绩时,人家能给你优等?

翰林可是没有什么灰色收入的,朝庭让给的冰敬、炭敬,翰林这块是最少的。当然,跟上官关系好的能去书院挂个名,每年也能有点钱。还有就是帮人写写诗之类的,有点润笔费。但是两个也都是要做人的。事前要有投入的。

所以老头儿一直在告诉她,寒门想出骄子,不是说没有,但是非常、非常难。

现在父亲告诉自己,自己那倒霉的未婚夫一家,毕生梦想就是考功名。家里还没什么钱!她觉得,等着她的还不如前世那些前夫们。好歹她的前夫们除了太医没钱之外,其它的每一个都十分有钱。他们四个没一个为功名纠结过,她真的是没有这种培养一个寒门士子的经验和勇气。

现在她觉得还不如找个没天赋的,像父母这样,她对自己的聪明还是挺有信心的。但是若让他一路走下去,越有天赋,越累。

“怎么不说话?”李秀才看到女儿的纠结,忙说道。

“觉得好累。”李萍好一会儿,决定实话实说。

“是,你爹考学那几天,我觉得天都是黑的。等着他说不考了,我才真的松了一口气。等你哥说,他也不想考时,我虽说失望吧,却真的觉得天亮了。”李娘子想想那段日子,都觉得生不如死一般,想到女儿还要再来一次,忙拉住了李秀才的手臂,“所以我说订亲不成,他爹,我们退亲吧。”

李萍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马上看向了李秀才。

李秀才笑了,想想看,对妻子说道,“依我看,咱们女儿的命只怕真的好。说不得就真的是一品夫人的命了。”

李娘子怔了一下,忙想想看,“二丫,你现在努把力,咱们多赚点钱,有钱总好一点。”

李萍无语了,这是一点钱的问题吗?

想不通的事,她就不想,专心的为父母赚点钱吧!家务事上已经全优化了,想赚钱,好像已经不能在家务上想法子了。

第11章 曾家

而曾家也在看李家送的书和墨盒,李秀才是想得很周到的,还给了一瓶墨汁,跟他说了,用完了,再去李家拿。当然,这话曾凡没告诉父母,觉得这个有损曾家的颜面。

“虽不贵重,也难得你岳父母的一片心意。”曾庆对墨盒没多大的感觉,却是对那两本书更有兴趣,一直在翻着那两本书。

其实李秀才能有什么好书,但这两本是李秀才自己写的一些笔录。这些年读书的笔记,李秀才能教出几个进士,也是有原由的。

李秀才是有本事的,只是时运不济,也是家里也没人支持。当然,他那时也没信心了。不过,他这些年,还是关切着考试、考题。认真的去研究人家成功的文章。这些年,李秀才真的没干别的,而这两本册子,就是他十多年的心血结晶。

“就送这么个小东西!”欧阳氏鄙视的看了一眼那个墨盒,特意拿起看看,她忙把一个底部的划伤口给他们看。“这是旧的吧,看看。”

“庆儿家的!”原本坐边上咕咕抽着水烟袋的老爷子喝止了一声。原本灯油也贵,到晚上,点一盏灯,自然全家在一块的。

“公公,拿个旧的送凡儿…”欧阳氏还是不满。

“旧的也比没有好。”老爷子喝了一声,侧头看向了曾凡,柔声说道,“你岳父不错,还想着你,他是教出过进士的,你要常过去请教学问。”

“也没说留你吃个饭,就让你空着肚子回来。”欧阳氏嘀咕了一声,反正也看出来了,就是各种不满。

“原本岳父要留饭的,不过,我没去。”曾凡脸红了一下。

“对,二丫的身体才好,你去了是不太好。”曾庆瞪了妻子一眼,对儿子说道。把册子有点恋恋不舍的还给了儿子,让他好好读书。

“对了,我听说亲家母开始教二丫织布了。”欧阳氏又说道。

“太小了吧?上回看,还没织机高呢。”曾庆一愣,觉得有点吃惊。

“那是不是说,将来我们还得给她买个织机?”欧阳氏皱眉说道,

她对李娘子的想法可是一清二楚的。现在教二丫织布,不就是想将来到曾家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吗?想到李娘子这些年就没下过地这一点,就让欧阳氏又嫉又恨。常常背后说,‘李家豪气,家里的田地都交给族里打理,公公竟然还说李娘子是能干人,这样的懒婆娘,能干什么。’

只是到了现在,竟然还让她女儿去学织布,就为了逃避下地干活。此时欧阳氏就不想织布可比下地赚钱见效快的问题,她想的是,自己这个婆婆要下地,结果儿媳妇舒服的在家里织点布就成了。她深深的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波及。

“孩子要看书,你别说话了。”曾庆实在不想再说妻子什么了,只能轻声说道,制止她再嚼舌根了。

为了儿子,欧阳氏终于是闭嘴了,曾凡坐在桌子的正面,是灯光最好的地方,不过他没写字,只是在看书。但好半天也没翻一页。

第二日,曾凡一早即起,出去洗漱之后,便帮着母亲收拾院子,顺便把院里的鸡给喂了。正好曾老爷子出来看到,“凡哥儿,你在做什么?”

“起得早,动动筋骨。”曾凡笑了一下,他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就算家里不算富裕,让他吃饱饭还是做得到的,身子骨倒也是结实。

曾老太爷也不是迂腐之人,完全不让他干一点活,也就没说话。他自己清了鸡笼,把鸡屎洗净,而那洗的水倒进了专门存这个的大缸里。这样的大缸,他们鸡舍边上有三个。

他们先在缸里放上大半缸的土,然后就倒鸡屎进去,埋起来。淋上洗笼的臭水。平日里什么烂菜叶子,什么厨余也是会倒进缸里,搅和匀的。

等第一缸满了,就用芦苇罩子盖上。再往第二缸里装,装完了,再装第三缸。一般第三缸满时,第一缸封土的时间也差不多两个多月了。第一缸的土也就是黑色,没什么异味了。

老爷子把这些土拌匀了,挑到地里当肥料。然后老爷子再挑满一缺干土回来。所以这是老爷子的宝贝,每天都是亲自伺弄。

当然,这也是欧阳氏挺烦的一件事儿,好好的院子,就被老爷子弄得臭烘烘的,不过她不敢跟老爷子说,而老爷子也当自己不知道。

“爷爷,您这么两个月才换回土,能有效果吗?”曾凡边扫地边问道。

“真是读书读傻了,明明是一个月添回肥。人家都是直接浇粪,那个烧土,我们这样,地里干净。”老爷子是珍惜土地的老人,他三大缸子的土,这些年不间断的润泽着他们家的那几片土地。

到了秋收后,老爷子也会把稻杆均匀的铺在自己家的地上,一把火把那些稻杆烧尽。再把土地再翻一次。然后老爷子是每隔几天会用粪水把地浇透。一直到入冬,土地冻住。

因为老爷子勤快,曾家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才能供曾庆读书。曾凡是很钦佩老爷子的。

曾家的地这些年,就一直保持着乌黑油亮的态式,纵是一个村子,别家的椿出的米,就没有曾家的油亮饱满。

每年他们家的米一出,外头一堆米商等着,用陈米来换他们家的新米。一袋米能换一袋半的。交了公粮,再把自己吃的留出来,其它的都卖了钱,让人很眼热的。

曾老爷子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周围也都看得到,不过,学一两天可以,这么年复一年的做,谁也做不到,所以,曾凡其实在老爷子的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做下去。

“昨儿你娘说的话,别听。你岳父教书挺好的,你没事请教一下他学问。”老爷子边忙和着自己的肥料,边说道。

“是,昨日受教良多。”曾凡老老实实的说道。

“让二丫学织布多好,当年若不是李娘子织布,李秀才哪里能进省城。不过可惜得很,那回没考中。回家,大的哭、小的病,于是李秀才就不再去考了。专心的教书。这才几年的功夫,看看教了两个进士老爷出来,他在县老爷那儿,都是有座位的。”老爷子都觉得有些羡慕的意思。自己的儿子也是秀才,论地位,跟着李秀才真是没得比的。不过他把这失落,掩藏了起来。

“是!”曾凡低头继续扫院子,就好像没看到那个。

第12章 敌退我进

早餐终于摆上桌子了,欧阳氏叫了一声,不过看到老爷子一抬眼,还是退缩了一下。

“公公,吃饭了。”

“知道了。”老爷子哼了一声,去井边洗了手,回头看向长孙,他已经把院子扫干净了。把院子里的枯叶单独放进了肥料的大缸里。那些土也倒进去,还倒了的些水进去。

老爷子点点头,做事长了眼睛,他没教过他的,没想到,他却知道。枯叶也是能做肥的,土自然更不会浪费了。

曾家早餐桌挺简单,粥和粗面饼,再加上点咸菜就是了。面饼是按人数做的,一人一张。质量不怎么样,但是却能管饱。

老爷子坐上,默默的吃着自己的。欧阳氏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想到李娘子竟然在教二丫织布,就觉得心如火烧。

也不能怪欧阳氏反应如此大,两个村子这么近,两人当年成亲的时间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嫁的读书人,都指着他们能金榜提名的。两人自然也就暗自较上了劲。

李娘子先生了儿子,欧阳氏终于过了两年生了长子,才算松了一口气。然后连着生了三个儿子,而她生第三个儿子时李娘子才生了一个女儿,她总算找回了优越感。

但是那时李秀才却考上了秀才,这给了欧阳氏一个重重的打击。而且,那时人人都知道,李秀才除了族里,家里就没什么人了。他是李娘子凭着一双手供出来的,正是这样,李家的财权什么,都是李娘子一个人说得了算。

后来李秀才去省城了一次,铩羽而归,她是很开心的,虽说那时曾庆还啥也没有。李秀才不考了,她还背后说过没出息。等着自己家的相公也不考了,她真真的就觉得气闷了。而那时,李秀才已经带出了两任进士老爷。

这些年,她一直憋着一口气,当初反对得那么强烈,除了想让儿子娶个富家女之外,更生要的是,她十分讨厌李娘子。

现在李娘子要教二丫学织布,将来,婆婆下地,媳妇在家干轻省活计。想到这儿,欧阳氏觉得心都跟火烧一样。

“凡儿,还是不能让二丫学织布,现在白布已经不值钱了,瞎耽误工夫,回头就算是他们家肯陪嫁一个织机,咱们家有地方放吗?”欧阳氏对着曾凡说道。

曾凡已经十三岁了,其实已经算是半大小子了。现在有点纠结了,他有什么资格让岳母不让未婚妻学织布?有点茫然了。

“怎么说话呢,凡儿凭什么去岳家说这个。”曾庆不等老爷子开口,就马上喝道。

“你懂什么…”欧阳氏想也不想反喝道。但马上,曾老爷子一双筷子拍到了桌上。

曾家的老二曾全,老三曾仪把头缩得更下了,现在他们还会偷看一下曾凡,眼神满满的同情。

终于从家里出来,三兄弟一齐长舒了一口气。

“哥,你说,娘这么不喜欢大嫂,怎么办?”老三曾仪十分忧虑的说道。他深深的觉得,现在大哥还没成亲,等真的成亲了,他简直就不敢想了。

“对的,要不退亲吧?”曾全说道。

曾凡回头瞟了两个弟弟一眼,漠然的去学里了。曾秀才说是要教他们三个读书,但是他们还是得去专门的学堂,所以家里还是十分的艰苦。他现在只想快点考上秀才,这样至少县里还会一年给点米粮,能帮帮家里。他哪里有功夫去想那些没影的事儿。

不过,李娘子觉得没请未来的女婿吃上饭,有点不太舒服,李娘子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能干娘子,她原本就看不上欧阳氏,想到女儿要在欧阳氏的手下讨生活,她这些日子也没睡好觉。对她来说,墨盒是第一步,她一定要让女婿知道,什么才叫好岳母。在曾家三兄弟进城念书的路上,李娘子正在家里拿鸡蛋,还有割韭菜。

“一早上干嘛呢?”李秀才,看早饭娘子做得就马马虎虎的,蒸了一屉粉丝腌菜的包子就着米汤一般的薄粥,就算是打了他们父女,现在却是又准备上了。韭菜是自己家种的,正是鲜嫩的时候,昨儿他看到了,还跟娘子说,要不,今天晚上炒个韭菜鸡蛋。看娘子正在准备,心里虽说高兴,却也觉得中午哪里用吃鸡蛋,忙拦住。

“晚上再做,正好让大郎回来吃。”

“什么晚上做,我中午做韭菜鸡蛋馅饼,给女婿送学里去。”李娘子斗志满满。

李萍正好洗完碗出来,听到老娘的话,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到。请女婿吃饭的丈母倒是有,但是给女婿学里送饭的丈母,这合适吗?心里过了几道,忙站了出来,“娘,这不好吧!”

“对对对,你送去,让学里其它学子看到…”李秀才也觉得不对,忙点头称是,急忙说道。

“不是,娘,你准备送几个?学里那么多孩子,你送了给谁吃,要不要同窗们照顾一下,要不要请先生喝点小酒。单单的送曾家那…位,只怕坏事。”

李萍倒是了解母亲的,她并非真的要去巴结女婿,而是让曾家的那小子念她的好,将来好对自己好。但是,这才多大,这位做这个,太着眼了。而且,没得让人瞧不起,弄不好,还得以为,李家巴结曾家呢。

果然,李娘子一听,立马不做了。给女婿做,用不了多少饼。可是给全学里做,就不太好了。一是舍不得,二是,韭菜也不是谁都喜欢吃的,回头自己糟蹋了粮食不说,还把人得罪了,就不太好了。

“那晚上给你们做粉丝韭菜饼吃。”李娘子心疼的看看已经割下的韭菜,决心正好用早上的包子馅加点韭菜做成饼。鸡蛋她小心的又放回了装鸡蛋的坛子里。

李秀才吧唧了一下嘴,背着手去学里早读了。

第13章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娘,就给爹炒个鸡蛋吧,又值什么?”实在看不惯母亲这么对父亲。炒个鸡蛋能费多少,真不算是什么好菜。父亲想吃,就做吧,又不是家里还缺这两个蛋。

“鸡蛋是不值什么,那又顶饿,更费粮食,还得费油、费酒,没得浪费。”李娘子斥了女儿一下。李娘子可不算两个鸡蛋的账,算的是大账。

韭菜炒鸡蛋,若一家四口吃,两个鸡蛋怎么够。叫儿子回来,还得再多加个菜,加米饭、柴禾、油盐,况且这时,李秀才必是要喝点小酒的。里外算来,费的何止两个鸡蛋。

不理女儿,把韭菜趁着新鲜,赶紧切成碎,拌进了粉丝腌菜的馅里。放粉丝馅的好处是,不用挤水,韭菜遇盐杀出的水,全被粉丝吃进去了。

不过李娘子看女儿还站边上,就那么看着她。李娘子真是怕了她,只能拿了两个鸡蛋出来,小心的打了,进油锅里摊成了薄薄的蛋饼。

这会儿就不得不说,李娘子的手艺好了,就两个鸡蛋,生生让她摊了四五张蛋饼出来,等着蛋饼放凉了,再切成像粉丝那样的细丝,一块拌进了馅里。

“晚上叫你哥回来,我们吃饺子。”李娘子下着决心。

李萍笑了,转头回去与她织机做奋斗。她就懒得问,没有肉的饺子,算不算饺子的问题。反正,她早上吃的包子,她觉得味道不错。反正比之前的天麻肉粥好吃。李娘子有一双很灵巧的双手,她绝对相信,晚上的饺子会非常可口。她现在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织布上了。

她现在已经能织布了,虽说不如李娘子那么快,但是她真的是会了。不过,她还是不知道自己每天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是不是对的,这个实在没什么用。

一匹白布才四钱银,以她的手,弄不好一个月她才织一匹布。那她只怕会被婆家赶出门去,太败家了。

不过她还没想出什么更能赚钱的事情时,她只有老实的在家织布。虽说织得有点气闷。

晚上,她和李娘子一起包的饺子,李娘子因为儿子要回来,虽说没有放肉,但是她用油煎了这些胖胖的饺子。

饺子底被煎得金黄,看着都让人垂涎欲滴。现在李萍都觉得跟着李娘子是件幸福的事,就算这么平常廉价的东西,竟然也能这么诱人。

不过晚上大郎并没有回来,他在铺子里其实也挺忙的,为一顿饺子,还真不至于。而曾凡运气不错,来还书了。他昨天晚上就看了一下,他知道这是好东西,但是,现在他用不上。这是李秀才的心血,他可不敢把这个放到身边有所损坏。

这回李秀才倒是记得留饭了,曾凡拒绝了,但是还是被李秀才给带进了院里。

正好李萍端着盘子出了厨房,一抬头正好看到父亲身边的少年。少年也在看她。少年害羞了!

“正好吃饭!”李娘子出来看到了,忙大喝了一声。

四大盘饺子,每个都有李萍的拳头大小,李萍现在没有刚刚的欣赏未婚夫的羞涩。她纠结的是,这怎么吃,像是包子那样,拿在手上啃吗?

“凡儿,不知道你来,不然岳母就在里头给你放肉了。家常饭,你多吃一点。”这会儿李娘子顾不上女儿了,忙直接推了一盘子饺子给他。

“快吃,吃了我送你回去。”李秀才忙说道。

“不用,小…”曾凡想说小婿,可是又瞟了李萍一眼,有点不好意思,脸一下子又红了。

“没事,没事,让你丈人顺便活动一下。”李娘子摆手,把装了豆瓣酱的小碗往他那边推了一下,“若是味道不够,自己沾。”

曾凡只能脸红红的低头吃饺子。

李萍就没往曾凡这边看,对她来说,怎么吃这个饺子比较重要。她手小,李家的筷子就是坊间最平常的竹筷子,对她来说,就有点粗了。原本拿着就费劲,再用这个来夹那个自己拳头大小的饺子,就更吃力了。不禁抬头看大家怎么吃。

父母不用说了,他们人大,手也大,这个对他们来说,不是个事儿。再看曾凡,他十三岁了,其实手也比她大得多,不过看看,他的手指很好看,除了中指第一指节上那已经洗不掉的墨茧。

她趁他没抬头时,还是低下头。现在好想下桌,去里间吃。好歹能用手抓了。

“二丫,你怎么不吃?”李秀才终于看到女儿捧着饺子盘在呆了。

“太大,夹不起来。”李萍都要感动得哭了,委曲的看着父亲。

“真是、真是,你怎么也不包小点。”李秀才看女儿那小脸,忙对妻子说道。

“给你。”李娘子无语了,顺手把沾酱上的木勺塞给她了。

李萍研究了一下,只能左手拿木勺,右手拿筷子,把饺子放到勺子上托着,用筷子压着,两相配合,总算把饺子送到了嘴里。

真是好吃!鸡蛋虽不多,但是韭菜多汁,配合着咸鲜的腌菜和温和的粉丝,细嚼也有些蛋香,“娘,好好吃。”

“唉,就知道吃。”李娘子笑了,但还是轻抚了女儿一下。

曾凡看到李萍的笑容,脸更红了。也许这天,就他没尝到饺子的滋味的。

拳头大小,跟小包子似的,李萍也真吃不了几个。李娘子看她不吃了,忙让曾凡多吃。曾凡也不太好意思吃,看李萍放了筷子也就跟着一块放下。

曾凡比李萍多吃了两个,李娘子也不勉强,拿个食盒,装了刚没煎的生饺子递给了曾凡,“不是什么好东西,拿回去给你爷爷尝尝。”

曾凡这就不好推辞了,谢了李娘子,由着李秀才拿个灯笼送回家,当然李秀才也没送到家门口,送得能看到曾家的院子了,这才停下,示意他快回去。

“岳父!”

“回去吧,原本该进去跟你爷爷问个安的,不过,略显唐突,还是算了。”李秀才笑了一下,想想,“书我给你留着,你读书不急躁这点极好。”

“是!”曾凡拿着食盒对着岳父深深一揖,突然想到早上弟弟的话,弟弟让他退亲,纵是不看二丫,光看岳父,他竟也舍不得了。

第14章 饺子引发的惨案

曾家人还是都坐在堂屋里,跟往常一样。两个小的趴在大桌上习字;父亲看书,顺便指证他们的坐姿与笔法;欧阳氏坐边上,缝缝补补的。而老爷子远远的坐在条桌的太师椅上,咕咕的吸着他的纸烟。

“爷爷、爹、娘,我回来了。”曾凡拿着食盒,跟着祖父、父亲、母亲打着招呼。

“哥,你带什么来了。”小三曾仪跳起来去接食盒。

“去,今儿岳家收了韭菜,包了些韭菜鸡蛋饺子。让孙儿带些回来给爷爷尝尝。”曾凡斥退了弟弟,把食盒放到了老爷子边上的条桌上。再退后一步。

“哥,好吃吗?”曾全都羡慕了,饺子、里面还有鸡蛋,想想都觉得吞口水了。

“挺好吃的!”原本曾凡在笑的,但看到母亲,忙说道,“没多少鸡蛋,有粉丝和腌菜!”

“那也好吃。”曾仪点头,家里偶尔也会蒸点粉丝包子,就算没什么肉,但也比杂面饼好吃。

“庆儿家的,把饺子蒸出来,放井里。明儿做早点。”曾老爷子看了一眼,是生的。想想也明白了李家怕他们怀疑这是剩的,于是拿生的过来,也怕坏了,忙让儿媳快去蒸上。

“怎么才这么点?”欧阳氏瞥了一眼,也就两层。但是,就算有两层,也挡不住曾家人多。两排也就二十四个,一人也就四个。

“这个饺子很大。”曾凡忙说道。

欧阳氏瞪了儿子一眼,自己下去了。两个小的倒是羡慕起来,曾全忍不住笑道,“唉,爹,要不你也给我们定个亲吧。”

“啥时候你能接个姑娘再说吧!”没有欧阳氏,老爷子似乎都没那么严肃了,喷笑了一下。

曾凡也笑了一下,低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准备温习了。

“哥,我嫂子好看吗?”曾仪凑过来。

曾凡想了一下,那个女孩挺漂亮的。只是看着太小了。连个饺子都夹不住。现在他不禁有点担心了,那个丫头能像母亲一样干活吗?想想又觉得,也许岳母是对的,织布也许更适合她。

“好好念书!”曾庆拍拍桌子,两个小的不敢动了,曾凡定了一下神,才专心的看起书了。

曾庆回头看了一眼厨房,他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妻子的想法。只是有些事,哪能尽如人意。现在他是越来越觉得,李家是门好亲家了,人家对儿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现在两家都差不多,相互没压力,真的跟妻子想的一样,找个真正的富家千金,那不是更大的落差。难不成还指着儿媳能带着她住高门大院,当上老太太?真那样,她又该怎么面对儿媳。

其实曾庆哪里能理解欧阳氏,欧阳氏就是因为两家差不多,而李家又正好比曾家强那么一点。这让欧阳氏最最难受的。但真的让曾凡找了一个富家千金,欧阳氏反而不会嫉妒了。

第二天一早,桌子里上的簸箕里果然满满的大大的蒸饺,蒸饺比煎饺还大。虽说是复蒸的,但看着仍旧很舒服。

老爷子夹了一个,示意大家都可以吃了。

曾仪忙伸手抓了一个,被曾庆白了眼,他先给妻子夹了一个,再才自己夹了一个咬了一口。怔了一下,还特意的放下,扒开看了一下,就是韭菜、粉丝,雪里红的腌菜,一点点黄色的细丝,就算是鸡蛋了吧。那浓浓的汁水,是什么?

“真好吃啊!”老二曾全长叹一声。

“有什么,好容易女婿去一次,连点肉都不舍得放。”欧阳氏拍了筷子。

“可是大哥昨儿是突然说去的,对了,大哥,大嫂家里天天这么吃吗?”曾仪忙站起来解释,但是马上瞪在了眼睛。放学了,哥哥才去,人家不可能马上能包起这么多饺子,那就是说,这是大嫂家的家常饭?

“不是,是收了新韭,我岳父特别喜欢吃,才包的饺子。”曾凡吃饭时,有听到他们说起为什么包饺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