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没法,只能又抱起黄歌,跟着他快走,一路快走,还抱着个孩子,曾凡觉得自己不是来拜师的,是来逃难的。丁桐捧着礼盒只能跟在后面,也深深的觉得汪举人平日看还挺像样的,现如今看,果然是人不可冒像啊!

汪家是五进的老宅,汪老爷子住在最西边的院子里。看着已经自成一体,想来他从太医院退下来之后,也就自己搬到边上,安适养老了。

汪举人在西院的门口,还没敢进去,让门口的老家人进去通报。

曾凡放下了黄歌,喘了一口气,准备再说说,不过看看瞪着大眼,好奇的左右乱看的黄歌,他又咽了回去。这话当着孩子面说好像不太好。决定过会在里面再说。想到这儿,心中暗定,也就安静的站直。过了一会,那老家人才出来,请他们进去。

曾凡牵着黄歌跟着汪举人进了正堂的东屋,曾家的东屋里满是书籍,而这儿的东屋里竟然有一面墙的药柜,屋子里浓浓的药味。而书桌位上并没人,大家抬头,才在药柜边上,看到一个身着褐色长衫的老头,站在木梯上,手上还拿着一卷书俯视着他们。因为身上的衣服与药柜的颜色相同,于是大家一开始并没有看到他。

“爹,这就是我学里的同仁,曾子诚,这个小家伙就是歌儿。”汪举人对着在药柜那儿看药的老头行了一礼,兴冲冲的说道。

老头儿站在梯子上,低头看了他们一眼。最后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汪举人立刻缩了脖子,老实站好。

“末学曾凡拜见世伯。”曾凡认真的行了一礼。

黄歌被教得很好,看到曾凡行了一礼,也跟着一起行了礼。但是不知道该叫什么,老老实实的躬身,不敢起来。

终于楼梯响了,老头儿下来了,把书递给黄歌,“这本会背吗?”

汪太医已经退休,长子顶了他的位置,进宫当差,次子、三子管着家里的两间药铺,对老四,汪太医也教过,看他没兴趣,也就没再逼他,结果昨天晚上,老四兴冲冲的回来说要给他一个关门弟子,气得老头儿想把小儿子打出去,自己压了半天火,跟自己说,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念了三次,才忍住没叫板子。然后这小子竟然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说得天花乱缀,最后说,他已经跟人说好了,明天人家来拜师。

汪太医终于叫了板子,不过小汪太医是个老诚的,忙拦着了,说‘好歹大年初一,万不可生气。’人家不是心疼弟弟,人家是心疼老爹。

不过再气也没法,汪举人话已出口,汪家万不能出尔反尔,小汪太医也是那久经官场的,细细的问了弟弟的原话,劝道,“爹,还好老四没没说什么让你亲自收徒,只说您会喜欢那个孩子,若真是聪慧过人,就让那个孩子跟着儿子学点医理药理,反正第三辈也在开蒙,跟着一块学学,没什么了不起。若不成,直接拒绝就是了。”

老太医想想也是,反正孙子辈的人数众多,除了几个特别的由长子亲自单独教导,其它人,单请了个先生,除了学些蒙学之外,医理,药经也是要教的,到时曾家也不能说他们敷衍。若没通过自己的考验,请他们回去,曾家也就更加的无话可说了。

这也不是汪老太医他们不肯收黄歌,更加不是嫌弃歌儿的出身,对医家来说,收学徒出身越差越好,越差才会对店里越忠心。但太医家是有传承的,不是谁都能当的,让老爷子收徒,那家里的药方要不要教?一些核心的医术,要不要教?这些都是传儿不传女,传子不传侄的东西,结果老四竟敢让老太医亲自来收个关门弟子,怎么让汪老太医和汪小太医郁闷。没打死他,算是老爷子和那位当大哥的仁义了。

汪举人当然知道家里这些破规矩,他并非什么不着调的人,现在京城之中已经有大把的洋人了,还有教会。教会也开赠衣施药,好些病,看中医不好的,人家洋人打一针就好了,被那些贫苦百姓奉为天神。

汪举人虽说医术没成,但从小也是在医家泡大的,医理他是懂的,中医长于内,西医长于外,中西之争没有必要,但是中医这种门户之见,却是限制中医扬光大最大的绊脚石,黄歌算是他从自家出的一次实验吧!

现在汪太医要考黄歌了,他也不敢说话,心中只希望黄歌别砸了自己的招牌。虽说他也没什么招牌。

小汪太医也听说了,匆匆赶来看父亲已经开始,静静的行了一礼,坐到下,想听黄歌怎么回。

“会!”黄歌儿笑了,使劲点头,那小脸粉粉的,看着也就更小了。不过,倒是让人觉得可爱之极,让小汪太医都有点不舍得真的太伤孩子的心了。

“嗯,这本他背得极好,昨天就是用这本书把儿子考倒的。”汪举人忙点头做证,刚老头拿的《黄帝内经》,其实说起来,《黄帝内经》也算是医家的启蒙书之一,说起来并不难,更何况是对从小在医家长大的汪举人,说是被考倒,不过是因为昨天的那种场合,他也不可能大段大段的跟小歌儿解释。

他是懂行了,正是觉得小歌儿昨儿就只是因为这一本启蒙之书,就能问出那些问题,就非比寻常,不然也不会引到父亲的面前了。

“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了!”汪老太医给了一个白眼儿子。

小汪太医也一脸无语,被一本《黄帝内经》考倒,他决定过了十五,好好跟弟弟谈谈了。

第85章 萌萌哒的小歌儿

第一更

“这是什么?”汪老太医决定不考那本书了,随手在自己面前一包药里挑出了一味,让身边的老家人递给了黄歌。

小歌儿怔了一下,拿着左右看看,还闻了一下,不过没敢舔,还奶声奶气的好好回话,“好像书上有这个的图画,歌儿不敢肯定。”

“那你觉得是什么?”汪老太医点头,又问道。

“大爷说过,不知道的,不能确定的不能说。”歌儿忙摇头,双手把那药放到桌上,又退到曾凡边上,老实的站直了。

“把你觉得像的,都背出来!”老太医眉头一挑。

“哦!”小歌儿纠结了一下,爮上了书桌对面的木椅上,跪着拿了纸笔,先在一角画了一张图,然后在边上开始写字,边写边嘟嘟的背。写完一页,双手递给了老头,然后自己又拿一张,又画了一张,再嘟嘟的背着,声音不太大,看着更像是默写。

一共写了七页,才停下。再爬下来,仰着脖子巴巴的看着汪老太医。

小汪太医对着曾凡一拱手,起身站在父亲的身边,抽了一口气。

老太爷‘噗’的一声笑了,小汪太医也捻须摇头,却不说话。

曾凡没动,汪举人有点困惑的过去看看,不过没看出个所以然。

“画了七个,说说这个最像哪个?”老太医看着小歌儿又问道。

小歌儿再看看那个药,再闻一下,还是摇头,“大爷说,不能舔,会中毒的。七个里面三个有毒。”

汪举人看他认真的表情,点头,“说得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滚出去!”老爷子看到小儿子就一肚子气,看小歌儿忙躲到了曾凡后头,忙说道,“不是说你。”

小歌儿松了一口气,又跑了出来,对老爷子又甜甜的笑着。小汪太医觉得,即使答错了,估计老头也舍不得打,自己都舍不得,老爷子这几年越喜欢孩子,只怕更舍不得。

“这本会背不?”汪太医把那七页纸收好,随手又拿了一本书给小歌儿看,小歌儿看看封面,想想,又跑过去翻了一页,看了内容,忙点头,表明自己会背的。

“那背第七页!”汪老太医点头,自己翻到了第七页。

曾凡也看到书名了,知道小歌儿会背,只是家里的封面与这本不同,小歌儿刚刚显是不太确定的,不过挑着页数背,是不是太难了,小笨蛋只是会内容,哪里会知道哪页哪行写的什么。

“爷爷,我能从开头背吗?我不记得第七页的开头了。”黄歌没法,再奶声奶气的问道。

老头没法,提了个头,黄歌松了一口气,忙大声背了起来,这也是曾凡教的,念书时不能撒娇,要大声,要理直气壮。要有朗朗读书的气韵。

曾凡边听边点头,对着黄歌微笑,果然是又乖又可爱。自己儿子聪明胜他,淘气也胜他百倍。女儿还不错,只可惜…

老头不制止,小歌儿就一直那么背着眼大声的背了一下去,边上汪举人都听傻了。这是本脉书,反正他当年背时是想死的,都不知道‘他母亲的’在说啥。结果这个小子竟然背得顺畅无比,汪举人想到自己当年背时,被老爹打得好惨,他是怎么背出来的?

而小汪太医又坐下了,不过这回坐得离小歌儿很近,捻须看着小歌儿显然满是欣喜了。能把脉书背得般流畅动听,只怕也就这位了。

“好了,这句何解?”老头挑了一句出来,问黄歌。

“不知道!爷爷,这些医书里好些话我都不懂呢?问大爷,大爷说他不能乱解释,所以问汪叔父,不过汪叔父让我问爷爷您。”黄歌儿忙又露出灿烂的笑容,看着汪老爷子。但也真的一脸的困惑,用猴子哥哥的话说,就是为什么这些人有话不好好说呢?

“那你怎么会背?”小汪太医不禁张大了嘴,背得这么声情并茂,结果完全不知道里面的意思,这位脑子是什么做的?

“我娘说不懂就多念几次,就懂了。不过我念到会背,也没念通。”黄歌有点伤感,“爷爷,我是不是很笨?”

“你背了几天?”老头盯着他,这本脉书已经不是初学者读物了,能把这本书背成这样,老爷子也觉得很吃惊,死记也得是要时间的。

“不记得了,大爷,我背了几天?”黄歌想想看,不记得自己背了几天。

“一般他通读三次即可背熟,这些日子,小侄也不敢乱教,只是教他认些生僻字罢了。”曾凡笑着解释了一下,“他没背多少,小侄怕他贪多难嚼。只是把这些他已经会背的书,好好的再让他背得更熟一些。”

曾凡虽说没学过医理,但是读书顺序还是知道的。看黄俊连脉书都让小笨蛋背熟了,他也就觉得头大,但也不好说,于是不让黄俊再买了,这些日子,他也就是把小歌儿已经背熟的书反复的跟他通读,一些解释性的书,他就陪着他念。务必让他刻在脑子里,永世不忘,不然,刚刚为什么一味药,小笨蛋能画七个药出来,就是这些日子恐固的。

“你喜欢学医吗?”老头看向黄歌,声音柔和多了。

“嗯,听大奶奶说,当大夫好了不起的。歌儿想做了不起的人。”黄歌点头,说得掷地有声。

老爷子和小汪太医一脸笑意,觉得这个答案不错。而汪举人则抬起头,不敢让老爹和大哥看到他的不以为然。

曾凡默默的低下了头,他想笑,李萍要是这么对儿子…还是算了,小猴子听李萍这么忽悠早驳得李萍请家法了。

想想李萍其实也是可怜,在小猴子小时候倒是有时觉得对不起儿子,想温柔的一点哄哄他。不过,坚持不了一刻。小猴子永远在你跟他说初一,他一定回你十五。有时他跟儿子说话,都觉得费劲,李萍也就更难了。

女儿也是,跟她从初一说到十五,她若觉得初一没说清,她就永远在初一里待着,怎么说都没用。一定得把初一跟她弄通了,再一点点的到十五,想到李萍天天在家对着两个孩子,再看看又听话又软萌的黄歌,就成了他们夫妇的救命稻草,在儿女身上的无力感,总算在黄歌身上全找补回来了。觉得这才叫孩子呢!还有那个曾顾,也是讨厌得很!

第86章 争

第二更

“他父母舍得他学医?”老头看向了曾凡,考了半天,他也有惜才之意,不过学医之苦更甚读书,没看老四就去读书了。那真不是‘头悬梁,椎刺骨’那种蠢法子就能学成的,学医是要有大定力,大慈悲心的。

“哦,世伯,那个只怕汪兄误会了小侄的意思。歌儿现在学这些就是好玩,只是医学博大精深,小侄好些也不懂,便想找一先生,为他答疑解惑,并非真的让歌儿学医。”曾凡赶紧说道,终于给他机会说话了。

他又不是那不懂事的,刚在外头想的是,请太医当先生有点过,但现在看老头和小汪太医都亲自来考,那一脸严肃的,他能想不到传承上来。立刻就出了一身白毛汗,生怕人家以为自己想用小歌儿骗汪家家学,忙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就是学着玩,真没想着成一代神医,请汪家千万别误会。

“难怪你考上进上,他没考上了。”汪老太医笑了,觉得曾凡的脑子是比小儿子强多了,看看长子,“你说呢?”

“要不,儿子先领着歌儿把他会背的几本书说通了?”小汪太医迟疑了一下,对父亲说道。他现在知道弟弟为什么要把歌儿领到父亲跟前了,会背医书并不算本事,他们族中会背的大有人在,当然,一定没小歌儿背得这么熟。打动他们的是,刚刚小歌儿的对药的态度。

小歌儿拿到药之后,仔细的看了,还闻了,但因为他没有人正式的教过,他没见过实物,若只凭着书中所画,所说,信口猜测,他背得再好也没有用。学医者,不可莽撞。

老爷子让他背出相似的药名,他怕说不清,一个个的画出来,而更好玩的是,他画的图的位置与书中的位置一模一样,而那些解释之辞,也是按着书里的位置,丝毫不差。感觉他就是把那页书给印出来,给他们看。可见他把这些书背得有多么烂熟。

而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同类药材真的只有七种,他把七种都画出来了。没有多,更没有少。所以,他不仅会背,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学,把自己能懂的东西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最最让他们觉得歌儿是学医之人是的,你已经画出来了,应该可以认出刚刚的那个是什么了吧?但因为他不敢尝,于是他还是不能肯定,于是,他还是不说。而不尝的原由是,七种药中,有三种是巨毒,他知道,所以他不试。脑子真是够聪明的!

小汪太医都想收这孩子当关门弟子了,脑子里想得很清楚,他可以不教家传的药方,只教医术。他觉得他能教出一个真正的医者出来。当然,这话不好说,只能说,他可以帮着小歌儿把他熟的书细细的讲通。

问题是,小歌儿会背的书几乎把中医体系主要部分都拦括了。就跟读书人考功名,看着只考四书,但是四书之外,有海量的书是要配合的。所以小歌儿想把他会背的那几本书读通了,没个一二十年,是没指望的。

这个,别人不懂,汪家父子却是明白的,汪举人笑了,而汪老爷子则瞪了长子一眼,想了一下,“既然你这么不舍得他吃苦,那就留下他在这儿跟着老夫玩几年?”

曾凡忙看向了汪举人,这是啥意思,跟着老爷子玩几年?

“学医入门便是认药!当然也要背这些医理,药理。父亲的意思应该是不谈拜师,让歌儿在他身边打打下手,认认药。”汪举人想想,轻松的对着曾凡说道。这个他相信曾凡听得懂,汪家也许不能给小歌儿学生的名份,但是该教的,他们一定好好教。而且是老爷子自己亲自来教。

曾凡抽了一口气,话他是听懂了。只是这个好像也不是他想要的,刚刚他没说清吗?他并没真的想让小歌儿学医,老爷子把小歌儿带在身边,这个,好像有点两头不靠。几年下来,学医不成,读书也不成,难不成让小歌儿去开个药铺,卖药去?

“看世伯说的,世间事,学什么不苦,书上也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做舟。不过歌儿只是有些疑惑,若是伯父肯随手指点一二,小侄感激不尽。”

汪举人噗的又笑了,“还是你会说话,不学还能找这理由。”

“你想学吗?”汪太医又看向了黄歌。

“大爷让歌儿学就学,不学就不学。没事,爷爷,我可以跟小小姐去学绣花,我也挺喜欢那个的。”

这回咳嗽的是汪太医了,不学医,他就去学绣花。让这小子去学绣花,老爷子和小汪太医都有种想骂娘的冲动了。

“我说让他留下!”老爷子瞪着曾凡。

“世伯,今天家里有客,小侄还得家去。”曾凡不惯跟老人争,决定还是告辞好了。

“你真是,你昨儿拜托于我,今儿又拿起乔来,这是何故?”汪举人都觉得不干了,你在这儿显摆了一回,然后把孩子再带回去,老爹今儿就非得请板子,把自己往死了打的,这不是逗汪家玩吗?

“孩子太小,还离不得人的。”曾凡这回没迟疑,立即回来,对着汪太医深深一揖,“世伯…”

想想又住了嘴,低头看看黄歌,“出去跟舅舅玩一会儿,过会,我们就回家吃饭了。”

“哦!”黄歌挺懂事的,对着老爷子、小汪太医,汪举人行了一礼,就跟着丁桐一块出去了。

曾凡看他们都出去了,才回身对着汪太医再深揖一下,“世伯见谅,不知道汪兄跟您说过没,歌儿是小侄家管事之子。虽说一生下来,内子便把歌儿的奴籍释出,但歌儿却不能参加科举。原本愚夫妇也真是希望他能学门手艺,顶门立户。只是汪家太高了,不合适。”

歌儿的出身,汪举人已经告诉了父亲和大哥的,当然,他说的意思是,歌儿的身份不可能进宫,也不可能成为汪家的政敌。他只能依附于汪家。

而此时曾凡跟着老头说这话的意思一样,但却另一角度。歌儿跟着汪家,得到的东西太少,他觉得不合算,所以改主意了。

第87章 笑比哭好

第一更

“歌儿不会是你跟那管家娘子偷生的吧?”老汪太医盯着曾凡,其实老太医拿曾凡也没什么法子,当朝辅的爱徒,翰林院编修。 自己这个所谓的太医,还真拿他没什么法子。跟他争,还真争不赢什么。

“世伯!”曾凡吓得跳了起来,开什么玩笑,还好这里没外人,不然他的名声啊!

汪举人大笑了起来,但还是帮忙解释,“爹,真不是,子诚的夫人倾国倾城,一双子女也是聪慧之极,简直羡煞旁人的。主要是子诚的子女比歌儿漂亮许多,毫无相似之处,儿子也见过歌儿之父,非常神似。”

“那也不一定,要不,我给你们滴血认个亲?”老太医看曾凡那滴血的红脸,还故意激道。

“世伯,真不是。他们夫妇在京城生的孩子,那会儿,小侄与娘子还在乡间。愚夫妇是真心喜欢这个孩子,万不肯让他行差踏错。”曾凡纵是再急,却还是拼命的解释道。

“你这朋友没意思,开个玩笑,还要这般认认真真的解释清楚。对个下人的孩子还要百般的呵护,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老汪太医给了儿子一个白眼,他内心在纠结,要不要收这个徒弟呢?正式收徒,这对汪家来说,是件大事。

“他原本就是这一板一眼的性子,当初也是带着歌儿在学里跟着那些举人们一起上课,美其名曰,教学以长。不过儿子去听过几课,很受启!”汪举人低头跟父亲解释道,他也是告诉父亲,歌儿对曾凡是特别的,他都能带着他去学里上课,让一群举人陪着歌儿念书,让他到太医家里学医,又能算得了什么。

“学医本就是童子功,什么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那是狗屁;读过几本医书,就以为能当大夫?那更是狗臭屁!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以为学医不用?一个好大夫,是由千万个病人、病例千锤百炼出来的。一个太医的家族,也是这么过来的。”老汪太医冷哼了一声,想想,“我不能给歌儿汪家弟子的名份,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汪家的名声不论扬或败,都不能在一个外人的手上。哪怕将来他入赘汪家,也不成。这是规矩!”

“爹!”汪举人没想到父亲这么强硬。

“曾大人,歌儿汪家可以帮你教,而且说句大言不渐的话,汪家定比你再找的人教得好得多。何必执着于名份。以您的前途,只要歌儿能学以致用,前程您比汪家好给。”小汪太医轻叩了一下桌面,慢慢的说道,“要学真本事,还是要个好听的名头,睿智如您,定能想清楚吧!”

曾凡点头,汪家给了他足够的诚意,举手抱拳,对着老汪太医和小汪太医深揖一礼,算是他同意了。

汪举人总算松了一口气,父亲和大哥这么重视歌儿,有了惜才之意,教学上,定不敢马虎,他也算是对得起曾凡了。

拜师礼自是不用了,曾凡抱着歌儿回家,一路上也没想明白,自己这一步走得对是不对。看看歌儿,轻叹了一声,自己是不是有点偏心,自己儿女也没上这么用心。

家里学生们也已经来了,歌儿跟他们也挺熟的,甜甜的行了礼,问了安,就想去后头跟小溪说说早上的经过,不过曾凡没让,让他就跟着自己在外头与学生们清谈。小猴子也在外头,深深的同情着歌儿。

“你说我爹是疼歌儿还是不疼歌儿?”小猴子回头问着跟他最好的豪哥儿,这些人也是他的同窗。

“当然是疼,你看歌儿表情多痛苦。”豪哥儿小声言道。

“哦,所以我爹不疼我?”小猴子点头。

“蠢,你爹当然最疼你。你跟你爹一块时,表情比他还痛苦。”豪哥儿翻了一个白眼。

“那陈外公一定最疼你,你简直不肯跟他站一块。”小猴子有所顿悟。

“你滚吧!”豪哥儿想揍人了。

“我能滚哪去?后头不让进,出去爹娘一定揍我。只能在这儿待着了。”小猴子表示自己也很无奈。

豪哥儿也轻叹了一声,虽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窗,不过跟他最好的那个蠢货今儿在营里当值,到吃饭时才能到,其它人不是说关系不好,而是说,没那么好。倒是有些没什么意思的。

果然,曾凡抱着歌儿跟着那些才子们联起句来,豪哥儿更想跑了,他倒不是不会联句,不过,那种费脑子的事,他还真的觉得不适合大年初二这天来做。他现在无比思念何仲羡那蠢货了。

“我来了!”果然门外一声吼,豪哥儿都精神一振,跳起来,拉着小猴子迎了出去。

小歌儿也笑了,他也认识何仲羡的,觉得他说话可逗人了,眼睛里满是期盼。

曾凡也笑了,现在何仲羡算是跟他平级,不过,好歹他也教了他三年,师生这点却是不可更改的。

“师傅!”何仲羡进来,还是恭敬的对着曾凡行了一礼。

“辛苦了!”曾凡笑着虚扶了他一下,“你来了,就能开席了。”

“何大叔新年好!”小猴子比较机灵,忙拉下歌儿跟着何仲羡拜年。

“乖,猴子长高了,歌儿倒是越的可爱了。”何仲羡忙让人送上礼物,何三奶奶一早就来了,该送的年礼怎么会少,只不过何仲羡是那粗中有细的,想着小猴子一定在外头,也就准备了两份男孩子的小礼物。两把小匕,真的很小,大人看来,也就只能用来当餐刀的那种。

“给他们这个做什么?”曾凡一般不管这些,不过看看是两把已经开了刃的匕,还是有些不悦。

“男孩子,还是要英武些,歌儿特别是你,好歹用来杀只鸡啊。”仲羡倒不在意,粗声回道。

“太小了,歌儿,我们可以用来割肉吃。”小猴子比了一下,点点头。

小歌儿呵呵的笑着点头,对着仲羡抱拳称谢。

“师傅,这小子笑得跟个小佛一样,没事吧?”仲羡不禁骚了一下脑袋。

“没事,笑总比哭好。”曾凡给了他一个白眼,自己过来抱起小歌儿去上席了。

仲羡也不介意,跟着大家一一打招呼,一块上席。

第88章 便宜的做法

第二更

下午大家都相继离开,曾凡叫住了仲羡,并把丁桐带进了书房,小歌儿终于可以去后院了,感动得都快哭了,不过小猴子是谁,拉着他和豪哥儿逛庙会去了,歌儿倒是想说不想去,不过豪哥儿把他顶在自己头上,就出门了。完全没顾念他个人的意愿。丁香都无语了,她想知道拜师拜得怎么样了,结果没一个人有时间跟她说说看。

李萍在后头也担心,不过应酬上世都完成了教育,到了这世,她也不过是把会的再拿出来,倒是没人说她失礼。等着人走了,她和小柳氏,丁香一块把收来的礼分好库,再对对账,把分送各家的还礼记上账。小柳氏都觉得累得紧了,这一天,真是让挺辛苦的。

“大哥怎么也没让丁桐进来说一声。”小柳氏虽说累,却也还是担心早上一行,曾凡会把汪家得罪了。

人家太医世家,不管品阶如何,但人家平日里交往的都是王爷的侯爷,纵是曾凡跟汪举人交好,这么上门,也是让人担心的。昨天晚上,曾仪都抱怨了半天,他并不知道汪举人为何要答应帮忙,但他觉得汪家若是肯收小歌儿,那一定是汪家欠了自己大哥一个大大的人情。他气愤在,若是这么大的人情,用在一个下人孩子的身上,实在浪费。

让小柳氏心里也觉得不舒服了,虽说她就一个儿子,自然用不着让汪家收曾顾为徒。但是,若不用这个人情,若是自己家将来有什么事,万一汪家能帮得上忙呢?现在却为了小歌儿把这个人情用了,她也觉得跟油煎一般了。

“应该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吧?”李萍再担心,也会露在面上,笑了一下。她已经知道小猴子拉着他们出去玩了,倒是觉得小猴子看着不怎么着调,但处事上,好像越的有章法了。

“大嫂,汪家是不是欠大哥什么人情,所以大哥才这般笃定,汪家能收了小歌儿?”柳氏还是没忍住,冲口而出。

“怎么可能,汪家这种人家,怎么可能欠我们人情,纵是欠了,人家也用不着用这个来还。”李萍皱了眉头,觉得刚刚的话有些刺耳了。

“就是啊?为这事欠了这么大的人情,以后怎么还。”小柳氏真是急了,把人情欠出去了,将来怎么还?

丁香脸色更难看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让大爷和大奶奶欠上这么一份人情,将来怎么还,他们夫妇怎么还。

“好了,大爷还没说话,想那么多做什么。再说,汪家什么样的人家,太医家族的传承不是说我们肯欠这个人情,人家乐不乐意给呢!人家现在不过是肯给小孩子一个见面的机会罢了。成与不成,不在于人情,在于歌儿之资质。”李萍轻轻的拍了拍丁香的手臂。

“那见面的也是人情啊!”小柳氏翻了一个白眼。

“弟妹!”李萍轻叹了一声,怎么以前不觉得小柳氏蠢呢!人情给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得罪人呢?

“是!”小柳氏还是对李萍有些畏惧,起身道歉。也知道在这儿也是讨人嫌,对李萍笑了一下,退了出去。

“你别介怀,她就是那个性子,这么多年了,你该知道,她没什么坏心眼的。”李萍笑着对丁香言道。

“奶奶!”丁香又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