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白先生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口,那么,自己就给他送个台阶过去,面上也能好看许多。

身边的人整了整袖口,黑色的风衣袖口露出一截手腕,在灯光照射下发出苍白的光,肌肉紧实,经络纵横,白先生微微侧目,瞧着陈局长,表情是说不出的冷漠,眼底笼了一层薄雾,透着说不出的清冷:“陈局长,有时间不如尽快去勘察现场吧,总得亲自见过了现场,才好继续分析。”

他眼神淡漠,态度居然是看待路人一般的事不关己,陈局长被噎了一下,心想着难不成是自己多管闲事,胡乱忖度了?思及此,赶紧放下了不该有的闲心思,送着白先生往外走。

夜色渐深,警察局里渐渐变的清冷起来,除了几个值班的警察,加班的人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苏瑶在关押间里待的浑身发木,脑袋里也空茫茫的一片,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正惆怅间,就听着外头一阵骚动,她听清楚来人的说话声后,觉着一阵头疼,果然,不消片刻,陆霖就冲到铁栅栏外头了,手里拎着便当盒,又急又气的看着她,声音哑哑的,气的不轻,看着她直骂:“你是不是傻!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就算你也被上诉了,可那也是被捎带了,要说被怀疑,那也应该是和王迪有过正面接触的我,不应该是你,你逞什么强!”

苏瑶简直尴尬的恨不得从这地缝里钻进去,她怎么会认识这么没脑子的朋友,有什么话就不能和警察说吗,非得搞得跟探监似的,这是他在外边,说的这么义正词严,要是这铁栅栏里蹲的是他,看他能不能吼的这么大义凛然!

这么大的动静,值班的警察自然听到了,不耐烦的把陆霖招过去问话,原来这人是去外地出差了,电话内容是辗转多次才传到他耳朵里,得到消息后就马不停蹄的往回赶,刚下了飞机就奔这里来了。

警察又问了些相关问题,陆霖一口咬定苏瑶和死者王迪从来没有过正面接触,完全不构成嫌疑,最后两人交接班似的换了地儿,苏瑶在外头,陆霖进了里头。

那厮在里头吃着便当,神态怡然自得,苏瑶在生理心理的双重压迫下早就没了胃口,浑身虚脱,看着他因为解救了自己而露出的轻松的表情,她没好意思告诉他真相,其实,警察局的人怎么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她是无辜的,每个人都知道,只不过她被关押的缘由本来就不是有作案嫌疑,而是作为人质,在逼陆霖出现。

陆霖才是有作案嫌疑的人,但是人并没有乖乖的来警察局报到,警察局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对嫌疑人实施逮捕,所以把她押在这里,作为人质。

她本是根正苗红的好公民,有很多事情并不愿意多想,本着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态度努力的配合着别人的工作,可是平白无故受了这样的委屈,再细细的回想,说不委屈是骗人的。

【第二章】

有了陆霖在押,苏瑶理所当然的可以回家了,临走时,她向他保证:“我明天就替你请律师,你先在这委屈一晚上。”

“委屈什么委屈,只要证明了我们是清白的就行,倒是你,被关了一晚上了,赶紧回去好好休息,我和苏阿姨说了,你和我在一起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玩的有些晚,让她不要担心,我没办法送你回去,打车的时候记得把车牌号发给我,一个人路上注意安全,这些事不要让家里人知道,上年纪的人就喜欢瞎操心,没那个必要。”

苏瑶心里暖暖的,今天一晚上受的委屈瞬间烟消云散,陆霖这人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凡事从不上心,可待起人来却总是这样关怀备至,细致周到,她和他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时时被他照顾着,在这种关键时刻,更是觉得异常暖心。

和他自然是不必说客气话的,她点点头,嘱咐他:“我自己会小心,明天我想办法找律师,你先在这里将就一晚,有需要的就和警察说,别觉得不好意思。”

“我哪能啊,我脸皮厚的很,不会委屈自己的。”陆霖展颜一笑,五官明亮,苏瑶这才放心,转身离开,陆霖一路目送她出去,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刚才那个问他话的警察忍不住八卦了一下,“怎么,那是你女朋友?”

陆霖笑了笑,不置可否。

晚上苏瑶也没睡好,来来回回的做了几个噩梦,胸口郁结,不到五点就醒了,洗漱收拾之后就赶紧出发,陆霖还被关押着,她可没有时间悠哉。

前天她才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昨天王迪就被人发现死在了家中,那就说明王迪是前天晚上被害的,而这个时间段她和陆霖恰恰就在侦探俱乐部,这样的巧合微妙的有些危险,恐怕对洗清陆霖的嫌疑很是不利,所以她决定先去一趟侦探俱乐部,打探打探情况。

下车到了地方,侦探俱乐部所在的楼已经被全面封锁了,警戒线拉了很长,隔绝了不相干的闲杂人等,楼外停着几辆警车,警笛声不断,苏瑶下意识的有些心慌腿软,理顺了气才往前走了几步,看到警戒线内的警察后,她斟酌了一下,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那警察上下扫了她几眼,那眼神让她很是不舒服,无形之中就有些尴尬,末了,那人才淡淡的说了句:“越是这样你越不能进去,你说你昨天晚上来过这里,那你的嫌疑更大,到了审问你的时候自然会传唤你,现在积极也没用。”

此路不通,自然不能硬闯,苏瑶没敢回话,乖乖的等在一旁,等着里面勘察现场的警察出来,能让她说上一句话。

而此时在里面勘察现场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局长和特意请来的白先生,原本这次案件的犯罪心理顾问应该是警队的犯罪心理咨询师孟凯文,但是因为案子实在难解,像是一张张牙舞爪,四通八达的网,线索很多,可是断断续续,杂乱无章,找不到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点,所以孟凯文只好把自己的表哥请来,请他出谋划策。

白先生戴好手套,往命案发生的卧室走去,孟凯文跟在他身后汇报案子的基本情况,“此人叫王迪,是一家书店的老板,每天早上六点准时上班,下午六点准时下班,风雨无阻,据他店员所说,他生病发高烧,走路都发飘了,还坚持上班,昏倒在办公室里,还是店员送他去医院的。所以,昨天早上王迪没有上班,店员就觉得很奇怪,打他电话也打不通,之后这店员不放心,来这里找他,这才发现他已经死在卧室里了。”

说着,两人已经进了卧室,白先生眉头紧锁,轻轻抬了抬手,孟凯文会意的闭嘴,后退几步在门口站定。

卧室的布置很简单,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张桌子,白先生并没有直接去看死者,而是抬步走向衣柜,打开衣柜的门后,里头的情况如他所想,他轻哼一声,这才回身走到床边。

第一眼看见死者他就觉得不正常,他还从未见过死的这么乖巧的人,床单上不见一丝褶皱,边角齐整的像是专门熨烫过一样,就连手腕上的伤口都平整的近乎好看,这样的场景看的他神清气爽,所以理所应当的想到,这死者和他应该是一类人。

看了死者的衣柜后,他便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那衣柜里只挂着同一款式的西装,按照颜色深浅整整齐齐的挂着,每件衣服之间的间距都一样,衣柜下层是几个抽屉,放衬衫,领带,皮带这样的配饰,俱是相同的大小,叠放的严丝合缝,整齐的令人发指,白先生看着这场景从脚底到发根都舒爽的很,他还从没办过一件让他如此舒服的案子。

见他眉眼间多了一抹轻松的神色,孟凯文也松了口气,斜靠在门框上,双脚始终没敢探进门内一步,趁机开口道:“哥,死者就是个强迫症患者,看这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他的起居习惯又如此明显,而且死的安安静静的,床上连点褶子都没有,并且我们调查发现,邻居也没有见过最近有行踪可疑的人出现,他平素也没什么仇家,本本分分的一个人。”

孟凯文越说越觉得自己的猜想是对的,忍不住神采飞扬,但是迟迟不见表哥的回应,就有些邀功似的反问了一句:“哥,你觉得呢?”

白先生还在房间里四处查看,他拎起桌边的白色检查手套戴上,低着头,轻薄柔软的刘海遮着前额,他眉眼低垂,专心致志的戴手套,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孟凯文以为他没有听到自己说话,正欲开口提醒,就听见他开口道:“既然你都断定了这是自杀,结案就好了,还找我来干什么。”声音寡淡,不辨喜怒。

“这个……”孟凯文被噎住,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略显尴尬的闭了嘴,眼神四下飘忽,极其的不自在,对这个表哥他向来是畏大于敬,不到逼不得已的情况,他是绝对不会请他出山的,平日里他一直掌握着分寸,进退有礼,察言观色,今天实在大意,挨了骂,纯属活该。

房间里的人是没有功夫注意他的心理活动的,白先生戴着手套把房间里的物品仔仔细细的瞧了个遍,东西不多,但是要找些蛛丝马迹出来,却也是不难的。

他心中有数,回身冲门外的人招了招手,孟凯文会意,踏着小碎步进来,如履薄冰似的,一步都不敢乱走,到了白先生身边,屏气凝神,静候吩咐,就见他指着抽屉里的一摞书信给自己看,书信叠的规整,抽屉里严丝合缝的放着四摞,一张不多,一张不少,看着人心里很痛快。

“……”孟凯文不知道白先生是什么用意,没敢做声,白先生也没有考察他的心情,看完了抽屉,转身领着他往阳台上走,阳台不是很大,一扇落地窗包绕回来,顶上有一扇窗户,玻璃上灰蒙蒙一片,看着就很长时间没动过了,落地窗外头安着银白色的细钢护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带孟凯文看完护窗,白先生依旧是一言不发,回身就往外走,孟凯文麻溜的跟着过去,就见白先生似乎在门口停顿了一下,他不知道是何用意,有了刚才的教训,也不敢妄自忖度,带着满腹疑虑跟着他出了卧室。

两人拐进洗手间,洗手间不是第一现场,所以警戒并不严,孟凯文这才敢自在的在里头踱步,洗手间收拾的齐整利落,他呷呷嘴,偷偷想着,这所有的现象不都是表明死者是个强迫症吗,再明显不过的证据了。

“不是让你看那里,看这。”

他正看的出神,小腿骨一疼,已经挨了白先生一脚,他顺着白先生的目光赶紧回头,却见白先生正盯着一瓶洗手液仔细的瞧,他心里直犯嘀咕,这有什么好看的?可却半个字也不敢说出口。

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被白先生带着在屋里转了一圈,孟凯文心里像是揣了十万个为什么似的疑窦丛生,实在想不明白这是何用意。

一个是从头到尾惜字如金,一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两人走到客厅,白先生摘了手套扔在桌上,这才正儿八经的开口:“刚才有发现什么吗?”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说错总比不说要好,孟凯文吞了吞口水,把刚才的场景在脑海里又筛了一遍,可是依旧没有任何发现,挠了挠头道:“从家里的整个布局摆设来看,患者确实是个强迫症。”

他话音刚落,白先生就俯身捡起桌上的手套顺势狠狠的甩在他脸上,眼尾上挑,带了些怒其不争的阴郁,声音也不似刚才淡漠,隐隐带着些火气。

“要是换做别人,能说出这么幼稚的话也就罢了,你好歹是作为犯罪心理咨询被请过来的,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轻飘飘,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你准备应付谁?光看着家具摆设就断定死者是强迫症,那我比起死者来有过之无不及,那你是不是觉得哪天我也得死在床上?”

他的气场本就强大,浑身散发着让人退避三舍的气势,现在又发了怒,那迫人的气势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孟凯文长这么大还没如此胆战心惊过,羞愤不足尴尬有余,此时像是被挂牌游街的犯人一样,怎么着都觉得不得劲。

看他这幅哆哆嗦嗦的样子,白先生也觉得自己话说的有些过分,捋顺了气,倚在沙发靠背上,腾了一只手揉着眉心,尽量心平气和的说道:“这是命案现场,不是过家家,你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凡事都得有证据,兴许因为你的自说自话,会影响了整个案子的走向,所以在说每一句话之前都要有万分的把握。”

“是,今天是我浮躁了,白先生教训的是。”孟凯文乖乖认错,态度比被老师教训的小学生都谦恭。

白先生怒极反笑,眼睛眯成一条狭长的线,眼底的冰霜散去,透出几分柔和来,唇边含了半分浅笑,整个人看起来倒是没有刚才那么严肃了,“训了你几句,连哥都不叫了,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是没有道理的,你别有逆反心理。”

“哎呦喂,我的亲哥啊,你别拿我开涮了成不成啊!”孟凯文叫苦不迭,这小心脏忽上忽下的滋味,着实难受啊。

“好,现在我就给你解释一下就目前我们所能得到的一些信息。”白先生敛了笑意,恢复了冷硬的表情,沉声道:“首先,他房间的整齐程度是可以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来看的,但是还不足以作为我们断案的证据,如果他真是因为强迫症自杀的,那么我们就要找出能证明这种病态强迫症的证据。我带你看的抽屉并不仅仅是让你看那些摆放整齐的书信,而是让你注意那些书信上遗留下来的痕迹,书信上显示的日期是最近一周的,但是从信件的折损程度来看,却远不像是这么短时间内的。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样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这几乎是他们的日常,不受控制的强迫行为,一件小事反反复复的做,就比如这些信件,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的如此老旧,就是因为死者在反反复复的折叠翻阅。”

说到这,孟凯文总算是开了窍,但是又一思索,还是陷入了困惑,“那阳台怎么解释?”书信尚且有痕迹,阳台上空空如也,能看出什么蛛丝马迹?

白先生瞪了他一眼,双腿交叠,换了种舒服的姿势坐着,一只手不自觉的在腿上轻叩着,表情间带了丝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再开口,也没了启发他的兴致,“至于阳台,那自然也是有用的,王迪住的是16层,正常情况下,没人在16层安装护窗,就算给小偷借十个胆,他也上不来这么高的楼。所以说,王迪安装护窗不是为了防贼,而是为了自保,强迫症患者有一个共性的强迫意识,那就是从高处往下看的时候就有跳下去的冲动,虽然并非他们自愿,但那种强迫思维是不受他们自己控制的,王迪害怕自己会不受控制地跳下去,所以安装了护窗。当然,有些人会认为,并不是每个强迫症患者都想着跳楼,所以说,我让你看上面的窗户,窗玻璃很脏,说明他并不是经常打扫擦洗,可是窗户把手却格外的干净,还有外头的护栏,居中的一些比较干净,而两边的护栏就相对脏一些,这就说明,死者经常在开这扇窗户,而且双手握着栏杆,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说明他在强迫思维的驱使下,是确实有跳楼的冲动的。”

说到这,孟凯文如同醍醐灌顶般瞬间想通,忍不住大呼一声,“原来如此!”那种看似莫名其妙的场景经过缜密的剖析后,展现出来的线索着实让人觉得妙不可言,不愧是白先生,若是寻常人,又怎么会通过这样几不可查的小细节,就能得出这样让人惊叹不已却又心服口服的结论!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卧室,卫生间的门把手,门锁上的螺丝还是崭新的,没有松动过的痕迹,但把手却已经松动了,说明这个门把手的使用是超负荷的,这就是强迫症患者的另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反复的确认门是否锁好,哪怕他知道门已经关好了,但还是不受控制的一次次的回来确认。最后就是卫生间的洗手液,洗手液上的标签上显示这是死者两周前在超市的促销活动上买的,如果按照一次使用两毫升的正常使用量来说,那么,这瓶洗手液应该只用不到十分之一,但是显而易见,这瓶洗手液已经快要用光了,这是因为死者在频繁的洗手,这也是强迫症的一个典型症状。”

听他说完,孟凯文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连连点头,频频称赞,白先生抬头悠悠的扫了他一眼,从鼻间轻哼了一声,带着不加掩饰的鄙夷,孟凯文识相的立刻闭了嘴,尴尬的清了清嗓子,再不敢多言了。

“除了这些,你有没有注意到王迪桌上放着的小药瓶?”白先生换了个坐姿,手指敲打的频率越来越快,隐隐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眼神飘向门外,对待孟凯文早已失去了一开始准备循循善诱的耐心,孟凯文自然不敢在这里耽搁白先生的时间,毕恭毕敬的说了句:“这个倒注意到了,是个镇静催眠的药物,正好佐证了患者是强迫症这一事实。”

他说的小心,遣词用句都极其的谨慎,生怕说的不够严谨再次挨批,这次白先生倒是没有说什么,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可,接着从沙发上起身,揉着后颈抬步往外走,“尸检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

“最快也得明天,现场勘查完了法医就可以直接过来,哥,在哪解剖?”孟凯文问道,如果不是为了给白先生保留现场,按道理,尸体昨天就得进行解剖,以保证尸检最大的还原度。

法医昨天就来了一趟,他们有他们的行业规矩,尸体放的时间长了,对谁都不利,所以那带小箱子的老法医说什么都要进行尸检,他们局里,尸检属单独的部门,所以有些规矩强求不得,孟凯文有些应付不来这样的场面,搬了陈局长当救兵,那法医也是行业内的翘楚,压根不畏权势,冷着脸哼了一声:“外行人就不要自以为是,如果你们能自己尸检,那我半句话不说,你哪怕放的过了头七,我也不耽误你烧纸的功夫,可是你既然有求于我们,那么就得遵守我们行业的规矩,这尸检半点也拖不得,你要是觉得这尸检结果无所谓,那就当我这话没说。”

所谓恃宠而骄,恃才而傲,这法医是在刑侦口上风风雨雨镇守了几十年的老骨干,在圈内享誉盛名,颇受人尊敬,鲜少遇上被驳面子的情况,现在放出狠话,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却是带了些面子折损后的羞愤。

陈局长也不是谁都能吓唬得了的,他踱步走到老法医跟前,朗声笑道:“我知道时间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很可能影响您的尸检结果,但是我们空出这段时间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在等白先生回来,我晚上得亲自接他来局里仔细的商议这个案子。”

“我管他是白先生还是黑先生,你这是破案的当口,不是供养着佛爷,迎来送往的奉承,你要是乐意这样,那恕我没有那个闲工夫陪你们玩过家家,你们爱找谁找谁去吧!”

说着老法医就怒气冲冲的往外走,脸上一派高傲,眼底微微带了些蔑视,陈局长没有挪步,只是轻轻扯住了他的衣袖,一字一顿道:“您的行业有您的规矩,但是在我们这,白先生,就是我们的规矩。”他声音淡漠,透着丝丝凉意,不见半分的玩笑。

最后那老法医还是愤愤不平的走了,可是趾高气昂的气势却被削去了大半,经过这么一闹,这尸检才算是被压了下来,拖到了现在。

不知不觉两人就走到了门口,白先生停了脚步,回身看了一眼床上的人,思索了一下道:“带回解剖室吧,保护现场,我还会过来的。”

“嗯好,我会尽快安排法医过来。”孟凯文应道。

“这个事不可操之过急,一急就容易出纰漏,慢慢来,不要因为时间问题错过了重要的线索。”白先生把连帽衫上的帽子戴起来,虽然没有回头,话却是冲着孟凯文说的,孟凯文会意,诚恳的应了一声,随着他往外走。

他无比庆幸自己是白先生的表弟,因为这个特殊身份而受了不少的优待,身前这人可是连局长都要敬上三分的人,却可以耐着性子指导自己的工作,虽然气势迫人些,但到底是这个身份的人物,身上的气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改得了的。

里头的现场勘查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而等在外面的苏瑶简直是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看见人出来了,恨不得赶紧冲上去问个所以然,但是在看到被大家簇拥着出来的那个人后,她的脚步一滞,却是不敢往前了。

那人穿着比较休闲,长裤配着马丁靴,上身一件黑色的连帽衫,看起来像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清隽爽朗,乍一看与他人无异,可是看着周围刑警毕恭毕敬的态度,还有那众星拱月的架势,想来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苏瑶脑海里突然闪过昨天晚上那个清冷的身影,把眼前的人又仔细瞧了一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这可不就是昨天晚上局长请回来的那尊大佛吗!

她愣着没动,就见那人缓步下了楼梯,器宇轩昂,气度不凡,身材挺拔修长,掩在连帽衫下的皮肤若隐若现的露出一抹异常的白色,他一言不发,并且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最低调的姿态,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可是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气场却怎样都消弭不了。

一群人簇拥着他走到楼下停好的车跟前,一位年纪不大但是容貌俊秀的警察替他开了车门,就在他侧身准备进车的时候,因为低头的动作,帽子顺势滑了下来,他的面容就结结实实的暴露在苏瑶的视线范围内。

精致的眉眼,俊秀的脸庞,但有着线条刚毅的轮廓,眼底冰冷的神色透着几分阴翳,所以,因精致容貌而突显的柔美,被充满戾气的眼神所掩盖,反而透出几分让人后脊背发凉的阴寒。

苏瑶有点哭笑不得,该笑的是这个人她竟然认识,该哭的是她竟然兜兜转转又栽到他手上了。

那个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的人——安生律师事务所的白律师。

或许是她的眼神太过炽烈,又或许是她身前没什么遮蔽物,目标太过明显,所以白律师的眼神毫无障碍的扫视过来,落在她脸上后,仅一瞬间,又轻轻的收了回去,表情没有什么波动,大约是压根没认出她来,但是礼貌起见,她还是微微弯腰,恭敬的鞠了一躬。

待白律师的座驾离开之后,她才走到那个年轻的警察身边,言简意赅的表明了自己的来意,那警察思索了一下,挠了挠头,似乎有些为难,半晌才说:“……额,这样吧,你跟着我们回局里一趟,到时候只要配合我们录个口供就行,还有,我姓孟,你叫我小孟就好,别那么客套,怪吓人的。”

和白律师比起来,这个人开朗阳光多了,相处起来没有架子,温和热情,不像白律师,浑身上下阴阴冷冷,让人感觉骨头缝里都是湿冷的,怪不舒服。

两人上车,孟凯文不经意的扫了几眼,顿时觉得身边的女孩子长的真是白净好看,没有化妆品的腌渍,脸庞白嫩光滑,眉眼精致,眼神温婉,身上的穿着打扮也是清新爽朗,让人看着极其的舒服,她美的没有攻击性,却带着细水长流的韵味,尤其是身上的气度,不慌不忙,不卑不亢,沉稳安静。

车子上路,孟凯文才顺嘴问道:“若是其他姑娘,遇到这种事情早已乱了阵脚,你倒是沉的住气,不慌不忙的。”

“哪有,我昨天也吓坏了,我现在之所以这么镇定就是因为知道就算哭爹喊娘也没什么用,毕竟是成年人了,好歹得有点成年人的样子。”

说话的时候,苏瑶不自觉的笑出声,顺势伸手聊了聊垂在颊边的碎发,孟凯文有一瞬间的走神,觉得她笑起来真是越发好看,双眼里像是有两汪活泉,波光粼粼,熠熠生辉,那清浅的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让那温婉柔美的脸颊像是一朵盛放的栀子花似的,透着涤荡人心的美。

他打了方向盘左转,啧啧出声,在心底默念着,祸水啊,祸水。

案发现场离警局不算太远,不到十几分钟一行人就打道回府了,苏瑶是孟凯文接来的,自然得他负责,他领着苏瑶去他的办公室,想着速战速决,不管能不能给她那朋友洗白,他都得把她撵出去。

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看见漂亮的女孩子就容易有点小心思,一见钟情只是男人给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制力找的借口,他不虚伪,所以不允许自己那么随便,更何况,眼前这姑娘可比传统意义上的漂亮女孩更有杀伤力。

“好了,你把事发经过简单说一下吧。”孟凯文找来笔和本子摊在办公桌上,苏瑶乖乖的坐在对面,斟酌了一下,只挑了重点来说:“我之前被死者起诉过,原因是他怀疑我和我朋友企图害他,但是就之前死者和我们的接触来看,我请的律师说,这其实只是死者有被害妄想症的一种表现,而这次我朋友之所以嫌疑最大,就是因为我俩之中只有他和死者直接接触过。但是我敢保证,我们和死者无冤无仇,没有直接的杀人动机,况且死者生前可能有这样的疾病表现,所以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证明我朋友的清白。”

“那你这个朋友和死者直接接触的具体细节你可以说明一下吗?”孟凯文把那支笔夹在指间把玩,嘴上官方流水账似的发问,眼神却若有似无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孩子。

她很镇定,全然没有半点慌张,遣词造句逻辑分明,条理清晰,把利害关系分析的一清二楚,虽然案子的具体进展她并不了解,却利用已有的信息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的。

若是一般的女孩子,这会儿指不定吓得花容失色了,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不管有没有嫌疑,上来先哭,眼泪哗哗的比孟姜女都多,偏偏他做不到像表哥那样公事公办,一脸冷漠的旁观,因此,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总要头疼半天。

这个姑娘倒是省事,乖巧懂事,这一点让他觉得甚是舒服。

“其实是件小事,就是有一次我朋友上楼办点事,恰巧跟死者一起上的楼,之后这死者就一口咬定我朋友要害他,我朋友也知道这个人一直神神叨叨的,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就仅此而已。哦对了,其实案发当天晚上我和我朋友也在那栋楼上,期间并没有见到什么可疑人物,也没有听到奇怪的动静,我不知道这个线索有没有用,孟警官,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听她说完,孟凯文忍不住笑出声,下意识的就想捉弄她:“这个线索当然有用,那就是你们的嫌疑更大了,这下连在场证明都有了,你那位朋友怕是要蹲号子了。”

原以为能唬住她,却没想到她听后,反而笑出声来,从一排小白牙中间露出一抹粉色的舌尖,实在俏皮可爱,“不会的,我们一没有杀人动机,二没有直接证据,真要这么想的话,命案第一发现者的嫌疑岂不是更大了?”

“……”孟凯文极其挫败,觉得她就是只猫,狡猾的很,精明的很,上窜下跳的让人心里直痒痒。

心不在焉的询问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其实正如苏瑶所说,她只是有嫌疑,但是嫌疑并不大,还不到立案审讯的地步,至于她那个朋友,却是暂时还不能放的,王迪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还没有下定论,所以不允许有一丝差错。

孟凯文这边结束之后就上楼去找白律师,他进去的时候,白律师正在翻看一个笔记本,他认出来,那就是王迪放在卧室抽屉里的本子,当时为了保护现场,局长不允许动房间里的任何东西,所以笔记本里的内容他还当真没有看过。

白律师看的认真,逐字逐句的读,他有轻度的近视,当特别聚精会神的看东西时,眼睛就会下意识的微眯起来,这个时候的他,脸上的冷硬和淡漠会稍微冲淡一些,给人的压迫感也会少很多。

“问出点什么来了?”白律师又翻了一页,眼神随之转移到笔记本的另一边,但至始至终没有抬头看他,孟凯文愣了一下,大脑飞速的运转,这才反应过来白律师应该是在问那个小姑娘的事。

“那小姑娘说案发那天晚上她和他朋友也在那栋楼上,但是期间并没有见到什么可疑的人,也没听到什么可疑的声音。”孟凯文下意识地看了白律师一眼,白律师对除了案子以外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今天兴致大好的问及这个小姑娘,怕也是因为这姑娘和案子有牵扯吧!

“他们一整晚都在?”白律师停了手上的动作,微微抬头看着他,神色淡漠,语气也是平淡的很,但是孟凯文脑子一抽筋,总觉得白律师微微勾起的嘴角边似乎带了丝意味不明的笑意,这么一瞧,他立刻就想多了。

“嘿嘿,听小姑娘的意思好像不是整晚都在,入了夜他们就回去了。”况且,真想办事的话也用不着一晚上,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两个小时也绝对富余了,小年轻身上的火烧的快,灭的也快,没有打持久战的必要。

思绪又慢慢偏远,他又想了点不该想的,脸颊就有些泛红,正脸红心跳时,额角突然被狠狠的砸了一下,他惊的直哆嗦,回过神来之后才发现是白律师把手里的笔记本冲他飞了过来,棱棱角角的砸在骨头上,极其的提神醒脑。

“死者是后半夜死的,他们前半夜就走了,所以说,她的那点说辞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靠这个没法判断。”白律师满脸不加掩饰的鄙夷,毫不客气的赏了他一记眼刀,末了,冲他努了努下巴,孟凯文会意,赶紧把掉在地上的笔记本捡起来,拍了拍落在上面的灰尘,猫着腰递到白律师手里。

“知道你为什么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长进吗?”白律师顺势拿起笔记本敲了敲他的脑门,孟凯文被敲得生疼,但也不敢动,垂着脑袋乖乖听着。

“就是因为你每天把心思都放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有功夫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不如好好想想案子。”

“是是是,白律师教训的是。”

“叫哥!”

头上又被敲了一下,孟凯文呲牙咧嘴的赶紧应道:“是是是,哥,哥,我听你的,好好想案子!”

好不容易送走了那尊大佛,孟凯文真是有苦说不出,他哪有白律师说的那么差劲,他年纪轻轻就进了刑侦组,是组里的一把手,又是组里的犯罪心理顾问,该有的实力还是有的,无非是在白律师巨大的光环下被压迫的失了色彩而已。

而另一边,苏瑶被询问完之后,抽空去看了看陆霖,和他解释了一下目前的状况,在案子没有明朗之前,他暂时还得委屈一阵子,陆霖皮糙肉厚心态好,听完之后倒也没有抱怨,只是反复叮嘱苏瑶,一定要经常来看他,她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头隐隐有些酸楚,陆霖平素也是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这会儿表现出来一脸的无所谓,八成是为了让她安心。

既然是他的好意,她便不好捅破,点点头,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她就起身离开了。

出了警察局之后才发现外头竟下起了瓢泼大雨,仲夏的天气就是这么阴晴不定,她叹一口气,心想,这雨下得还真是应景。

她没带伞,也不想被浇个通透,索性在门口站着,等着雨停,外头的雨下的大而急促,豆大的雨滴砸在地面上,点炮仗似的噼里啪啦作响,因着环境嘈杂,她便没有听到身边有人走动的声音,直到感觉身侧一阵凉意,她才如梦初醒般的反应过来。

身边赫然站着那个熟悉的陌生人——白律师,他没有带帽子,五官清晰的露在外面,锋芒毕露的轮廓,湿冷迫人的眼神以及精致无比的五官,再搭配上周身散发的冷漠的气场,倒是和外面阴翳的天气完美契合。

人对另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畏惧之情,无非是因为这个人会和你有权、钱,或者是感情上的牵绊,有了这样的牵绊,心态就无法平和,也就没办法做到镇定自若。

如果是上次见他,苏瑶有敬畏之情尚且可以理解,毕竟她有求于他,但这次不一样,她和他可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哪怕别人再怎么尊敬他,害怕他,她这个不相干的人也不至于在心里犯了怯。

“这会儿雨正大,白律师等雨小了再走吧。”她友情提醒,没话找话的开口,她着实不太习惯和他独处,和这种气场强大又高傲冷漠的人在一起,浑身都不自在。

“……”白律师没说话,回答她的是他手中撑开的一把黑色大伞,苏瑶很是尴尬,摸摸鼻尖,冲他摆摆手:“好吧,当我没说。”

白律师撑伞进了雨幕,却在走了两步后又回过头来看她,脑袋微微侧了一下,苏瑶读懂了他这一动作的含意,是在示意她过去,她犹豫了一下,觉得不能驳了他的面子,决定乖乖的收下这份好意。

两人撑着一把伞在雨中漫步,这是很戳少女心的事情,伞外大雨滂沱,伞内却有另一个暧昧的,恰到好处的小世界,怦然心动的氛围,若即若离的距离,所有让人脸红心跳的情愫都在这小小的,独立的空间里酝酿,膨胀,一点点的发出芽来。

在右肩全部淋湿之前,苏瑶心里想着,这是多么美好单纯的场景啊!

“你要去哪,需不需要我送你?”

两人停在了一辆黑色的宾利跟前,白律师一手举着伞,一手搭在门把手上,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她,苏瑶摸了一把脸上的水,想着,如果他真心要送她,是指定不会这么问的,需不需要的意思就是我不怎么想送你,但我是绅士,得有绅士礼仪,不能让女士没面子,况且,她看了一眼只遮到自己脑门,把大半个背都露在外面的伞,心中更确定白律师这话只是说说而已。

【第三章】

她抹去脸上的水,很识趣的回答:“不用了,你先走吧,我自己回去就好。”

“嗯,好,路上小心。”说罢,白律师快速的收了伞,开门上车,之后一踩油门绝尘而去,只留下苏瑶一个人站在路边,被大雨冲刷的只剩了满身尴尬。

到家之后,白律师换了家居服,下楼打开冰箱摸到一瓶水,刚打开盖还没来得及喝,兜里的手机就铃声大作,他眉头微皱,心情极度不悦,他自从回来后还没有片刻的休息,好不容易得了空,却还得被骚扰,他摸了手机一看,果不其然,屏幕上硕大三个字,“张催命”。

张催命本名当然不叫张催命,大名叫张运进,是他写侦探小说的责编,此人脸皮极厚,毅力极强,心态极佳,每每催稿催的他痛不欲生,他写侦探小说不是兴趣更不是爱好,自然也不是为了糊口,只不过是每次遇到了悬案奇案就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免了重案组卷宗记录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种习惯。

就是这种自作孽的习惯,让张催命发现了他的天赋异禀,从此把他拐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写文随性,灵感来了能窝在沙发里写个通宵,兴致不佳时,是绝对不会动半个字的,纵使他如此的自由散漫,书的销量却是惊人的高,以至于他本来只当消遣的文字竟然能抵他一部分的收入。

也正因为如此,张催命跟发现了金矿似的,拼了老命的挖他,搅的他烦不胜烦,他不是个甘愿受束缚的人,凡是给他压力或条条框框的人和事,他宁可毁了也不愿意将就。

他接起电话,心里很坚定的想着,张催命要是催稿,他就搁笔不干了。

“白先生,忙呢?”张催命语气小心翼翼的,但那惯常的谄媚半分不少。

“有事说事。”敢催稿试试!

“白先生,我们这期书排版已经结束了,我就问问您,这个插图怎么办?还是不放吗?其实吧,挺多读者反映我们的书放点插图会更好,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