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非连忙转身,正好对上莫齐朝这边走来的身影。

“无辛,小非?”莫齐的脸上有些惊讶。“你们在这儿?”

“是。儿臣想带小非来看看娘亲。”

莫齐的神情很有些复杂。他转脸看着梅非。“若清槐还在这儿,定会甚感欣慰。”他的脸黯淡了几分。“无辛,可有向你母妃上过香?”

“已经上过了。”

“好。”莫齐走到香炉面前,微微一讶。“看来夫人她来过了。”

“王妃?”陶无辛脸上有些不屑,随即又掩了下去。“父王,儿臣和小非先行告辞了。”

“去吧。”

莫齐望着香炉上方的画像,神情悲伤,竟似瞬间踏入了另一境界。

陶无辛和梅非走出庙堂之后,梅非忽然叹了一口气。

“其实王爷很爱你娘亲罢。”

陶无辛笑了一声。“若真爱,当初就不该叫她伤心而逝。现在人已经不在了,再怀念又有什么意义?”

梅非摇了摇头。“当年的事,谁也说不清。无辛,我刚刚瞧着王妃娘娘的画像,觉得她的眉眼有些眼熟。好像——好像在哪儿见过。”

“哦?”陶无辛饶有兴趣地侧过脸来看她。“难道我娘亲她知道你要做我的媳妇儿,所以特意托了梦给你?”

梅非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说正经的呢,你又扯东扯西。”

陶无辛在她脸上啄了一口。“一看到你,我的脑子就全乱了。没法儿说正经的。”

“臭桃子。”她在他脸上捏了捏。“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这些日子事情太多,差点儿忘记了。”

“什么事?”陶无辛挑眉。“是想说你忽然发现自己离不开我了么?”

梅非白了他一眼。

“是关于尹玄昭的。”

“哦?”陶无辛敛去了玩笑不经的神情。

“那日我到尹家去玩,舜华带我去看了尹玄昭的园子。”梅非蹙着眉,踱出两步。“他种的东西相当奇怪。有能在纸上写字然后又消失的花粉,有能追踪人的鸟儿,还有些能显出人们手纹的东西——”

陶无辛垂眸,思量了一刻,没有言语。

“你一定也听说过,大夏以西,有月氏国。月氏族人,自古以来就有世代相传的特别能力。”梅非转过身来,双目灼灼。“据说月氏族人没有找不到的人或物,没有藏不了的人或物。”

“不错。”陶无辛点点头。“我亦有耳闻。他们有些神秘的方法,只要有一点儿线索便能明晰全局,若他们不想被人找到,便无人能寻出线索。你是说——尹玄昭他可能是月氏国人?”

“对。”梅非微微一笑。“我想月氏国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些秘术,本来是不难查出他的身份。但既然他会这些秘术,一定也会掩藏自己身份,所以你查不出他的来历。”

“月氏国…”陶无辛蹙眉。“月氏国与大夏向来交好,为何他要来到西蜀?”

“这就不知道了。”梅非摇摇头。“但我们至少知道了他可能的身份,也算多了一分了解。虽然尹玄昭看上去深不可测,舜华却是个好姑娘。我觉得——能养出像舜华这样的女儿,他应当也不是什么恶人。”

陶无辛轻笑一声。“不错,就如同林太傅一生忠良淳厚,养出来的女儿也如他一般。”

梅非怔愣了一瞬。“无辛,我…”

“好了,尹玄昭的身份暂且放到一边。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

“哪里?”梅非诧异地被他拉着朝前走。“我得回酿酒司去帮忙了,最近瑶瑶不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又得准备迎春酒——”

“没关系。”陶无辛朝她笑着摇摇头。“我已经派了人去帮忙。我要带你看的东西,非常重要。”他忽然正色。“小梅子,你一定得看。”

“好罢。”梅非无奈。“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如何?”

陶无辛和梅非一人一匹踏雪骏马,朝城外飞奔而去。

大概一个时辰不到,一片重峦叠嶂的苍绿山脉一览无遗。

“这儿是锦眉山。”陶无辛眉目舒展,与梅非下马而行。

“这儿很美。”梅非四周看了看。“不过——你要带我看的,就是这个?”

“当然不是。”陶无辛神秘地眨眨眼。

才刚进山道,便有一队守在山道上的银甲卫兵,将两人拦了下来。

那卫兵之首正要上前询问,一眼便认出了陶无辛,慌忙带着一队人下跪行礼。

“世子大人。”

“不必多礼。”陶无辛抬了抬手。“今日我只是前来稍作探视,勿要惊动大家。”

“是!”

两人进了山腹,梅非才把疑问提了出来。“蜀军不是驻扎在锦城城郊么?我来的时候,曾经看过蜀军的大营。这儿又是——”

陶无辛勾唇笑而不语。

两人转过几条弯路,眼前豁然开朗。

这层层山峦中间,竟然有一大片平原。平原上驻扎了白色的营帐,一队队身着银甲的士兵正在上面操练,井井有序,士气凛然,呼声震天。

这片山峦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将这些兵戈之声掩藏于其中,不深入到山谷中丝毫也不能发现。

梅非看呆了神。

这些银甲士兵看上去大概有数千人,训练有素,攻守之技娴熟,队形变换整齐划一。每一个人的护臂上,都绣了一朵银色的桃花。

“这…”

“这是我的银桃军。”陶无辛唇角微勾,目光中含有傲然磅礴之势。

梅非心中震撼不已。“太不可思议了。谁会想到在这深山之中,还有这么大一支军队。”

“不知我的银桃军要是与姜红月的红月兵对上,哪一个会赢?”陶无辛用的虽然是问句,语气中却丝毫没有疑惑的意思。他凝神望着底下勤苦操练的将士们,整个人突然生出睥睨天下的浩然大气。

“可是——”梅非皱着眉。“你如此练兵,就算再隐秘,也难免被人发现端倪。冯贼那边若得了消息,又怎会相信西蜀已投诚?”

“怎么,你没听说过‘桃花世子’素爱狩猎么?”陶无辛悠然道。“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注1)‘桃花世子’四季不歇,自然得勤练兵士,以便田猎之用。”

梅非睁大了眼,又转向那些银甲士兵,半响才回过神来。“原来你也早有准备。”

“自然如此。”陶无辛意气风发。“只待平阳和岭南联军与冯贼打个两败俱伤,便是我们出兵的最好时机。”

梅非望着满山谷的银桃军,心中豁然开朗。

“无辛,你带我来这里,是为了叫我放心么?”

陶无辛伸手,与她十指相握。“我只想让你知道,我的,也就是你的。我会用尽所有来助你。”

梅非望着他的眼,怔怔半响。

“无辛,我想回去面见王爷。有件事情,我想是告诉你们的时候了。”

陶无辛目露异色,随即又沉淀下去。

“好。”

他握着她的手,放到唇边吻了一下。

“梅儿,我很高兴。”

四十七章 虚情假意

西蜀王的书房里,四人默然而立。除了西蜀王莫齐,陶无辛和梅非以外,还有尹玄昭。

陶无辛有些不解地望了梅非一眼,不明白她为何要求让尹玄昭也同时在场。

莫齐欣然道:“小非,你来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梅非的视线在三人身上略一流连,最后落到了莫齐的脸上。

“王爷,我有一件事始终没有说出来。”她垂眸,咬了咬唇。“那就是关于君王璧的下落。”

“君王璧?”莫齐微惊。“你是说大夏皇室的君王璧?”

尹玄昭亦是略有惊讶之色,而梅非心中也疑惑了一瞬。她曾经同陶无辛提过自己手上有君王璧的事情,看样子他并没有把这个告诉莫齐。

陶无辛的神情则有些耐人寻味。他锁了眉,双眸紧紧地盯着梅非,却是忽明忽暗,看不清晰。

“不错。”梅非深呼吸一口气。“其实君王璧正在我这儿,我也知道它的秘密。”

“哦?”莫齐欣喜道。“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件传国之宝,我们又多一份助力啊!小非,听闻君王璧的秘密与一笔巨大的财富有关,可是当真?”

“的确如此。”梅非微微一笑。“这笔财富足以做为我们的后盾。”

莫齐朗声大笑。“真是天助大夏!”

尹玄昭若有所思,并未说话。

“小梅子,你要说的事,就是指这个?”

陶无辛的脸色似乎有些阴沉。

梅非心生疑惑。这原本是件天大的好事,他却为何摆了一副臭脸?难道他并不相信自己手上有君王璧?

“正是这件事。”梅非转过头去,当着他们的面解下脖子上的玉貔貅。

“这个,便是君王璧。”

“什么?!”那三人不约而同地出声,语气各异。

“谁也不会想到,这所谓的君王璧,居然只是一只看上去挺普通的玉貔貅。”梅非见他们三人如此,勾了勾唇角,将玉貔貅往桌上的雕花灯盏旁一放。

烛火透过玉貔貅的轮廓,在墙上投出一副模模糊糊的影像。

“王爷请看。”

“这是——”莫齐仔细地凑近看了看。“好像是——地图。”

“不错。这正是那笔财富的藏宝地地图。”梅非将貔貅一收,影像立刻消失了个一干二净。

“王爷,我愿将君王璧双手奉上。”

莫齐沉吟一刻,摇了摇头。“小非,这件宝物乃大夏皇室之物,放在我处不妥。且现在暂时还不需要这些财富。不如先放在你处,待到将来起事之前我们再派人找到它。”

梅非愣了一瞬。

尹玄昭呵呵一笑,抚了抚胡须。“王爷说得不错。这件宝物还是留在公主身上为好。”

梅非朝他们两人的脸上依次望了一瞬,终于点点头,将貔貅重新挂回脖子上。“如此我便先收起。如有需要,随时找我就是。”

“小非,最近在酿酒司做的可习惯?”

“很好。”梅非朝莫齐笑笑。“多谢王爷。”

“为何还这样客气?没有外人的时候,唤我舅舅即可。”莫齐瞟了陶无辛一眼。“无辛,快要过年了,你也替小非置办些新的衣裳首饰。”

“儿臣明白。”

“对了,小非,林太傅不是还有个儿子,是跟你一同长大的?”他忽然转向梅非。“你若想念他,不妨将他也请到西蜀来,一起过个年。”

“多谢舅舅。”梅非不慌不忙地应对。“我的确正要传信给他。”

梅非和陶无辛并肩出了书房,陶无辛面无表情,匆匆迈步向前,没有像往常一般拉她的手。

梅非的心沉了沉,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

他却似丝毫也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向前走着,不一会儿两人便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梅非忽然有些不安,心跳得厉害。

“你——怎么了?”

她终于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到离他还有两步远的时候问出了口。

他停了脚,却没有回头。

“原来你要说的,就是这些。”

梅非望着他修挺的背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忽然自嘲般地笑了一声。“我用金玉相对,你却回我以沙砾。罢了。梅非,不管你心中如何算计,不管你拿我当做什么也好,不要让我知道。虚情假意,也真难为你了。”

梅非的心跳忽然慢了下来,每跳一下,便带出些疼痛。像是被尖刺包裹着,越是挣扎,越是划出了满身伤痕,流出血来。

“我——”

陶无辛的身形微颤,很快又恢复如常。“公主殿下,在下先行告辞。”

他加快了脚步,迈进了那片深幽的翠竹林,很快没有了踪迹。

风吹过,竹林梭梭作响。竹林前悬挂的莲叶宫灯轻轻地左右摇晃了一下子,烛火明灭,照出她脸上一片昏黄色的荒凉。

“不是虚情假意。”梅非喃喃出声,只可惜这句话只有她自己听得到。

她的手缓缓地伸到胸口上方,抓住那一只玉貔貅,紧紧地握在手里。

这冬末的夜,忽然变得很冷。

她照例又迷了路。这一次,再没有人焦急地四处寻她。

脑中一片空荡荡,她努力地想,却什么都想不了。脑子里只有那副修挺的背脊,耳边只有他说过的那些话。这些话在她耳边晃啊晃,她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耳边传来飘渺的笛声。她顺着笛声而去,像是夜里漫无目的飘荡的魂。

绕过竹林,再过一座拱桥,依稀可见人影。笛声越发清晰了些。

她再走近两步,笛声忽止。那人影似乎朝她动了动,便听得一声疑问。

“小非?”

梅非愣了愣,终于看清了人影的模样。“微醺,原来是你。”她朝他笑笑。

微醺将手中的笛子放进怀中。“小非,你怎么来了这儿?”

“我听得有人吹笛,所以——”她这才反应过来,转头看了看周围。“这是你的住处?”

“是。”他朝她走近几步。“你看上去不太好。世子呢?他没有和你一起么?”

梅非摇了摇头。“他先走了。”

微醺神情微讶,随即又恢复了淡然。

“小非,不如进来喝杯热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