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腹黑大人的特工宠妻上一章:第 108 章
  •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腹黑大人的特工宠妻下一章:第 110 章

白莲教这次之所以谋划夺取漕粮,为的是在江南各种煽风点火,鼓动个别州府的白莲信徒们借助天灾*,杀官造反,他们好浑水摸鱼,与朝廷作对。

再还有一点就是,秦韵还查到,白莲教此次夺取漕粮的事件中,宁王父子也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宁王父子几代一直有造反的心态,自然就一直囤积钱粮,这漕粮也是他们插手的一部分。

只是弘治帝这几年身体也一直不好,在宁王没有动手前,也不愿先发制人,事情才这么拖着。

相对于那几个朝廷的蠹虫,秦韵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白莲教和宁王这边。

再给弘治帝上了秘折之后,朱厚照亲自操作,从京城的神机营中调了两队的火枪队过来。

尽管,大明这时候的火器并无大量运用,由于生产力低下,质量也多少有问题,可有朱厚照这熊孩子亲自监督调动,想必那些管理火器的工部官员,不敢在这上面捣鬼,除非他们自己也不想活了。

她相信,就算白莲教的人整体武力再怎么高,将火枪队拉出来,来个三段式齐射,总会射死那么几个人,尤其是那个一直对自己和柳折眉造成的威胁的白莲教大师兄沈浪。

这人就像一条躲在暗处的毒蛇,尤其是在自己无意中挑起对方的兴趣后,对方更加不会罢休,先是京城弄出的纵火案就让自己很是忙了一阵。

只可惜,抓住的是小角色,却还是让这人屡屡逃脱。

如果没有这次机会,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打算等以后朱厚照那熊孩子上台后,再对付这人和白莲教,却没想到现在有了这个机会。

既然机会来了,那就弄个大的。

结果她还真弄了个大的,在她的周密布局下,那些火枪队从京城来时,走的大明皇家商业会所的路线。

那些火器事先也没有发给这些火枪队的兵士,而是通过运货的方式,送到了江南,因为严密封锁了消息,这些火枪队的兵士直到出发前的最后一刻,也只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见到什么人就开枪,

其他的一无所知。

结果,白莲教的一些上层被秦韵他们逮了一个正着,火枪大发威力,集中火力击毙了白莲教的小头目十来人。

她事先命令火枪队重点照顾白莲教的那位大师兄。

那位大师兄就算功夫再好,在密集的弹雨中还是受了伤,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原本躲起来的白莲圣女在那个时候冲出来,挡在了这位大师兄面前。

然后身子被火枪打穿了几个窟窿,又这样一个时间的缓冲,最后,那位深受重伤的白莲教大师兄还有余力抱着白莲圣女的尸体逃脱了。

当时,躲在暗处观战的她,心中只留下一个词祸害遗千年,不过,白莲教大师兄受了火器的伤害,虽然这时代的火器伤害力有限,但是治伤的大夫更少。

相信经过这一遭,这位大师兄就算不落下残废,功力也大打折扣,但想起对方恐怖的制毒本事,终究还是后患。

特别是对方抱着白莲圣女离开的那一瞬,还是向自己躲藏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眼,让她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是凉薄。

但因为击毙了白莲圣女,又给白莲教造成了重大的打击,摧毁了对方劫持漕粮的谋划,再一次为秦韵和锦衣卫打响了名头,就算一向不怎么待见秦韵的文臣们。

在她回朝见驾时,竟然有许多人上前跟自己打招呼。

所以说,弘治朝,作为一个封建皇朝,有各种弊端,但本朝大多数臣子的人品还算是过关的,就算对她的性别和身份再怎么不屑,但也不能埋没她对朝廷的贡献。

但秦韵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她一直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才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至于宁王这次,因为没抓到什么特别有利的证据,只能暂时放过了。而因为保住了漕粮,对江南的百姓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时之间,关于秦韵这位女锦衣卫倒是在民间也有了一定的名声,而且还是比较正面的名声。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三年的时间内,秦韵和柳折眉这对未婚夫妻可能算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政治新星了。

柳折眉先是外放扬州,更是在前年年初改为苏州府的知府,如今在苏州任上也足足有两年多了。

扬州苏州都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弘治帝将柳折眉放在那个地方,可想而知,是赋予重任的。

相比较而言,秦韵这个大明朝现在最传奇的女子无论性别还是身份好似都限制了她的发展,也只是在去年升任了锦衣卫同知。

但就在昨天,京城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消息,那就是这位秦同知,竟然更进两步,直接成为了锦衣卫都指挥使,总领南北镇抚司,从此之后,秦韵以女子之身,也一跃成为大明朝有数的几个大佬了。

虽说先前,她已经创造了一个第一,成为大明朝第一个御封的女伯爵,可那仅仅只是一个虚位,并无实权,可现在就不同了。

至少从此之后,不管是朝中众人还是天下百姓,必须得正眼看这位今年才十九岁的美丽女子了。而不管是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尚书,东厂厂公,他们也必须的重视秦韵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存在了。

比起众人各式各样复杂的目光,秦韵则冷静的多,她很明白,弘治帝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地将她推了上去,一来,是的确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二来,弘治帝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他需要给自己的儿子未来铺路。

接了圣旨之后,秦韵进宫谢恩,她现在身上的服饰,是亲赐的斗牛服,如果是普通女子,面对这色彩鲜艳的服装,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秦韵的气质天生就适合这等艳丽的颜色,穿上后更是神采飞扬。

因为这次觐见,很有特殊意义,所以,她还得写谢恩的奏疏,然后有太监献上奏疏,宣她觐见,她才能见到弘治帝。

弘治帝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现在三日的一次的早朝都改了规矩,所以,这次见她并不是在武英殿的正殿,而是在后面的暖阁内。

秦韵到了暖阁,里面除了一位小太监外,并无其他人,她上前拜见,然后谢恩道:“微臣以女子之身,蒙陛下看重,委以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一职,定尽心用命,以报天恩。”

对弘治帝,秦韵的确是有感恩之心的,在这个时代,她一个女子,再有千般万般本事和穿越人士的优越感,那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才能让她发挥所长。

从这点上来说,弘治帝对她是真的有知遇之恩的。

“起吧,锦衣卫亲军干系重大,朕如今委卿以重任,指望卿能看在师徒情分上,好好护卫我儿。”

“有了陛下和太子殿下,才有了微臣的今天,微臣绝不会让陛下和殿下失望。只是陛下还是要多保重龙体才是。”弘治帝脸色是越来越差了。

“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这两年也多亏你让人在各地遍访名医,来寻来丘太医等人,不然朕——”

弘治帝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明了了。

而秦韵当初之所以遍访名医,一来,确实不希望弘治帝这位皇帝不要那么快英年早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她和柳折眉,因为他们都太年轻了,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有几年的缓冲期,他们也可以做些政绩出来,从而能更快在朝中有话语权。

如今看来,弘治帝的生命虽说比历史上稍微延长了一些,自己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可弘治帝的身体底子太差,实在不知道还能拖上几年?

叹了一口气后,弘治帝接着道:“朕的身体朕是知道的,不是你们说两句好话,朕就会没事的,只是太子性子这两年随沉稳许多,可朝中重臣,朕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太子却没有。”

弘治帝这话已经说的够露骨了,但他既然当着秦韵的面说出来,那就是表达了对秦韵非同一般的信任。

一个皇帝的信任,在这个时代,的确是弥足珍贵的。

“陛下,几位大人都是用心国事的,将来自会尽心辅佐太子殿下的。”有些话,弘治帝这个当皇帝的可以说,但她这个当臣子的可不能乱说。

“正因为他们都是用心国事的,朕是怕他们将来在这上面花的心思太多,让太子无事可为呀!”

秦韵很明智的闭嘴,不再多说什么,关于臣权和皇权,自古以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强势的帝王将臣子压的喘不过气来,和强势的臣子将帝王压得喘不过气的例子,比比皆是。

虽说她不是文臣,可她仍是臣子。

“朕今天之所以宣卿进来,是要告诉你,朕的病情,你大概已经从丘太医那里知道了,但朕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否则,更容易引起朝野的震动,朕现在必须要让他们配合着朕将手边的事情尽快安排好,但朕最忧心的是宁王,宁王这些年来,对朝廷和朕多有不满,朕也知道卿一直留意与他,将来就将他留于太子和卿家吧。”

秦韵闻言,身上也出了冷汗,她从来不小看一位帝王的智慧,果然,她关注宁王这么隐秘的事情,弘治帝竟然都觉察到了。好在对方并不计较,可对有些帝王来说,擅自行事,就是犯了大忌。

但这时候,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表忠心,当即叩首道:“陛下请放心,臣以女子之身,有今天的地位和权势,全凭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提携,为了保大明江山万世昌盛,臣自当竭尽全力,做好臣子的本分。

至于宁王,虽也是天家血脉,可他要是一意孤行,行不臣之事,必然会天下百姓所唾弃,不得善终。

而太子殿下,性子虽然有几分跳脱,可却承继了陛下的仁善爱民之心,将来必然登基,也定是众望所归,但毕竟对朝事经验有所不足,还请陛下为了多护佑太子几年,好好保养身体。”

弘治帝见秦韵面色坦诚,当下心里也感觉很是欣慰,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才是最值得信任的。静了片刻,又道:“柳卿也很不错,朕已经派人去给他传密旨,让他尽快进京述职。”

“啊!”秦韵很配合地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惊诧之色来,其实,这几年她着力的布局,锦衣卫的触角确实遍布大明内外,对宫中的一切,更是关注,弘治帝口中提到的柳卿不是别人,正是她的未婚夫,上届状元郎,如今的苏州府知府柳直柳折眉。

在弘治帝发出密旨后,她就得到了些许信息,并暗地里传信,保护信使的安全。然后等待柳折眉回京。

弘治帝都将柳折眉给宣了回来,让她再一次意识到,弘治帝的身体是真的支撑不了几天了。

“这段时日,这几人你最好留意一下。”弘治帝从案头拿起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名字。

秦韵上前接过一看,这上面的名单,有几个就是与宁王父子走的比较近的,还有一些,在朝中不太安分的,最让她心惊的是,上面竟然还有内阁首辅刘健的名字。

全天下满朝许多人都知道弘治帝与内阁三位大学士,君臣相宜,可这张名单上却出现了刘健的名字,她知道,这几年内,刘健越来越通过下面的门生,以及自己首辅的位置把持朝中的话语权,对自己和柳折眉并不怎么友善,并在朝中使力打算堵住柳折眉晋升的机会。

可她从来没想着跟对方直接对上,按照原本的历史,朱厚照这熊孩子登基之后,没过多久,刘健就致仕了,实在没必要在这几年他们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情形下与对方对上。

就在她心思千回百转时,又听到上面弘治帝略显冰冷的声音:“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动,朕准你便宜行事。”

“臣定当尽心用命。”

秦韵从便宜行事四个字中已经窥视出如果这些大臣不识趣,那迎接他们的就是弘治帝的杀意了。

同时,她也想到,今日,弘治帝做出这样一番托孤的姿态,看起来似乎分外信任她,可她相信,弘治帝背后,也许也为自己和柳折眉准备了一步棋,如果他们两人有不臣之心的话,而这步棋未必就在朱厚照那熊孩子身上,多半在其他人手中,是张皇后?还是她不知道的某个人?

想想自己将来所想做的事情,多少都有些引人侧目,保不准弘治帝留的后手觉得自己有不臣之心,或者是祸国奸臣什么的,到时将这杀手锏拿出来,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那就不好了。

看来,以后她必须要在这方面留意一下,最好能将这后手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

秦韵刚从弘治帝那里退出来,就迎面碰上了喜笑颜开的朱厚照,这三年,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好了,这种好,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越来越重的依赖感。

“恭喜,秦师父!”

也许,天底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就看老师怎么引导。

朱厚照这熊孩子在这两年之内,年龄,身高,脑子都长了一些。

在秦韵的循循善诱下,这熊孩子也对有些政事有了兴趣,特别是在军事方面,一个好的军事家应该具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她还是知道的。

后世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那些军事家的许多*都能爆出来,更别说,对方的军事理论,对方的成军经历,以及经典战例。

这些东西,让秦韵以一种引导式的方式讲出来,倒是让朱厚照这熊孩子有了很大的兴趣,听的津津有味,大概许多男人心中都有一点英雄情结,特别是朱厚照这种性子的。

秦韵给这孩子讲述这些,除了讲述,那些古今中外的英雄们是怎么炼成的之外,更要告诉这熊孩子的是,打仗打的不仅是士兵,武器,还有钱粮。

可钱粮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通过征收赋税得来的。

然后,秦韵又开始给这熊孩子讲述讲大明赋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他讲历朝历代赋税征收以及演变过程,以及这种赋税方式对各阶层人士的影响,还有其中的利弊以及王朝的覆灭跟赋税之间的关系。

她可没忘记,历史上的大明朝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到了崇祯朝,朝廷的经济已经破产了,根本没有钱财维持军队的开支和官僚机构的运行了。

讲完了钱从哪里来,又给这熊孩子讲述怎样进行合理军费预算,才不会使朝廷经济崩溃,又能办成更多的事情。

最终,她还是把打仗的着力点落到人的身上,武官是打仗的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武官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朱厚照这个熊孩子就能回答,因为明朝的文武分际在弘治朝还是很明显的,打仗的将官多半从勋贵出身。

勋贵是怎么来的,朱厚照比她更清楚,她就不讲了,但她同时暗示,勋贵们长期在军队中也形成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不好好练兵,吃空饷,无能,都成了风气。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在现有的基础再怎么改,都是换汤不换药,而是应该引进新的竞争机制和人才。

尽管她心中对大明军队的建设已经有了某种相对完整的想法,可她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她插手大明军队的时候,她的势力还不够和整个大明的勋贵们作对,动他们的奶酪。

要想真的插手大明的军队,只有等她在朝中形成一股势力,再借助朱厚照的力量,进行改革,组建,才能彻底改变大明军队中一些致命的弊端。

说完了军官,自然要说普通兵士,然后她就开始给这熊孩子讲述大明的兵役制度,军户制度以及这种兵役制度在建国初期的好处,以及现在的弊处。

讲完了兵士,她又将话题转移到这些普通兵士的出身,再讲普通百姓多么穷哈哈地承担了朝廷几乎全部的赋税,而那些当官的,有功名的豪强地主,不但自己借着身份接受投献土地,私自从土地上面获取利益,还借助身份权利经商,最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还来一句,不与民争利。

结果,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在饥荒时转为流民,要么冻饿而死,要么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收税的人呢,那些朝廷选派的县令知府亲民官,有少部分还能起到好的作用,安境保民,治下清明,但更有一部分不但不思报效朝廷,下抚民众,反而变本加厉,巧取豪夺,甚至与当地豪强地主沉壑一气,盘剥百姓。

而剩下的中间那部分,大多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浑浑噩噩混上几年,对治下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等几年一过,或者高升,或者另派往它地,而那里的老百姓也是继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遇到什么天灾*,就抵挡不住了。

最后,秦韵落点到,农业税,一年农民苦哈哈地才能收到多少,而商业税,看看这几年在全国建了六个分店的大明皇家商业会所的兴盛,一年要交给朝廷和他这个太子私库的税银就要比大明国库的赋税多两倍,税制将来还是需要改善的。

而陛下现在身体也不好,又有什么精力来折腾这个,太子呀,这都是你将来都要做的事情呀,现在你不努力,不了解这些东西,将来当上皇帝了,两眼一抹黑,可是要被下面的人欺瞒的。

什么事只要自己懂才是硬道理。

等你手中有兵了,有带兵的人了,有钱了,有后勤保障了,咱们灭掉蒙古鞑子算个什么事,难道太子殿下没看到师父我从泰西那边找来的地图吗?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明朝才占了多么一点。

太子殿下,想要开疆扩土,要走的路还很长呢,不过,好在殿下你今年才十几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用来准备。不急,不急!

师父我可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朝在你的治理下更上一层楼呀。

总之,秦韵觉得自己对朱厚照这熊孩子的教学,除了合理的引导之外,再进行一些基础知识浅显易懂化外,更多的则是忽悠。

忽悠这个词虽然带点贬义,可不管是政一治还有别的东西,其中忽悠的作用都是很强大的,至少看看,希一特勒就知道了,他的忽悠,不仅将德国给忽悠起来了,而且世界都因他的忽悠改变了格局。

在明面上,秦韵讲课的内容还是以那些太子必须掌握的一些课程为主的,只不过,她讲述的方式掺加后世许多先进的理念,比如论语,她好歹也听过于丹讲的几节课,讲起来,自然不同于三位内阁大学士,以及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讲的那么艰涩难懂。

说起来,在现代社会时,各种讲坛,虽说她当时听这些东西时也空闲时打发时间的,也不完全认同某些专家学者的某些理论,但没想到,有一日竟然在这大明朝还能用上。

而她这些理论,虽然几名太子太傅有些不认同,但不妨碍,朱厚照这熊孩子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堵几位太傅和大学士的嘴。

好在这几位大学士虽然对秦韵讲述的有些离经叛道的理论并不认同,但人品还算可以,没有特意对她打击报复,再加上,有秦韵奠定的基础,太子上那几位的课时,不管听懂听不懂,但必须要态度端正,听的多了,也能领会一些东西。

看在太子还算进步的份上,这些大学士们就暂时容忍了秦韵的存在,更别说,只要弘治帝不改变想法,他们这些大学士再反对,也是无用的。

秦韵的讲课是专门目的的,自然是极有系统化和针对性的,弘治帝作为帝王,虽然很是信任秦韵,可他也不想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秦韵一个女子,把自己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给教歪了。

他也经常抽出时间考问自家儿子的一些问题,虽然他也不认同秦韵的某些理论,但大多数秦韵讲的,他还是觉得是很有用的治国理论,当年,他可没这样的师父,要是他也学习了这么多系统化的治国知识的话,那现在的天下一定会治理的更好一些。

除了这些,秦韵还给朱厚照这熊孩子灌输了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化学方面的,以及这些科学知识将来引用到生活中,能怎样改变世人的生活。

但一些有危险性的东西,她还是不让这熊孩子碰,比如说大明版的热气球,这东西造出来后,秦韵就后悔了,朱厚照这熊孩子好奇心特强,有时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越好奇。

最后还是在热气球的下面铺上了几十层的棉被,然后用几根线控制着,不让这东西在天上飞走,让朱厚照这熊孩子过了一把上天的瘾。

由于她的安保措施很到位,事后,弘治帝虽然没说什么,可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些其他安全系数高的东西为好。

比如最经典的马拉球理论,这可是在国子监里当着读书人的面进行的,可想而知,当时的结果,对这些读圣贤书的人的冲击。

尤其是,历史上那位有名的心学创立人王阳明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当时这人出于流放状态,可竟然还专门写信给自己,讨论这个问题。

总之,历史上有些人物的思想,由于她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开始睁眼看世界,想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知识。

朱厚照这熊孩子自从一年前成亲之后,和小鱼儿的一些风风雨雨偶尔也传到宫外来,虽说小鱼儿的性子有些怪,但谁让朱厚照这熊孩子偏偏吃这一套呢,私下里也算是一种夫妻情趣吧。

想到历史上朱厚照一直没有子嗣,有些后世的历史学家都研究说,弘治帝的身体本就不好,朱厚照的身子骨也只是外边强健,其实内地里也是虚的,可能还得的是不育症,所以,尽管身边女人也不少,最终却没有一个子嗣。

甚至有些后世一些擅长放臭屁的砖家叫兽还说,要是弘治帝多娶几个老婆,可能会多生几个儿子,也就不一定要朱厚照当太子,大明朝也不会从正德朝一开始,就由胜开始转衰了。

她也私下里派人偷偷查看过这熊孩子的脉案,并没有发现这熊孩子有不育的症状,那么,历史上没孩子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历史上这熊孩子过早地伤了身体,这一世,这几年,因为有她的干涉,这熊孩子今年十五岁,但还没有和小鱼儿越过最后一步,主要是她专门给对方私下里上了一趟生理基础课,说明早婚早育的害处。

在这个时代,至少男女双方都要忍到十六岁之后吧。

她至今还记得,当她讲述一个孩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人体的各种器官时,这熊孩子目瞪口呆,面目赤红的样子,甚至自己在对方眼中都快变成了怪物。

好歹这熊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对她的信服能力是与日俱增,上第一节课时,还深思不定,到第二节课,就满血复活了。

结果,上了这课程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加了朱厚照对人体的兴趣,只是这兴趣都全转移到了小鱼儿身上。

小鱼儿既然是学医用毒的,从朱厚照晚上胡言乱语的知识中也吸收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某些方面也很配合,让小夫妻两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而秦韵也私下里暗示,小鱼儿平日多为朱厚照调养身体,这宫里,就算弘治朝的后宫是最清闲的,可后宫仍是藏污纳垢最多的地方,没准前世,朱厚照这熊孩子就是中了什么道,才会一直不育的。

秦韵被任何人都明白,人亡政息的含义,她培养了朱厚照这个学生,自然希望,将来,不断有人继承下去,而这个时代,毕竟还是一个皇权时代,她必须要在朱厚照这熊孩子死后,她也死后,能在皇族中有新的代言人,将她带来的这些先进的理念继续执行下去,保持政策的传承性。

所以,朱厚照有子嗣是必须的。

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就算是冷酷入皇族中人,不过弘治帝父子的性情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族中人,他们的性情中更有人情味一些。

因为她这个蝴蝶的作用,弘治帝比历史上多活了几个月,现在病的不轻还拖着,而朱厚照这熊孩子现在长的已经比她还高一点了,整个人也进入了青春期,唇边已经有了黑黑的绒毛,声音也变的有些粗噶难听。

他虽然在恭喜自己,但也知道弘治帝现在就把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交给她,实际上也是在为他这个儿子铺路。

“父皇的身体——”这熊孩子刚开口,秦韵马上就递了一个眼色过去,这个过道,最引人注目,弘治帝暂时不想让他病重的消息扩散,而这熊孩子开口这个话题,其实是将她看成了最亲近的人。

“听说京城智化寺最近来了一位高僧,医术很是高明。”朱厚照小声以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

“哦,为师会派人去查访一番,要是真的名副其实,也可帮安排一番。”秦韵随口回道。

虽说她也认为弘治帝的病基本没什么救了,但作为臣子,当着人家儿子的面,有些话绝对不能乱说,她反而担心的是,这神医在这个时候放出名声来,连宫里的朱厚照都知道了,到底是何目的?

难道是想面见弘治帝的方式,探知弘治帝真正的病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