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盯着他的侧脸。片刻之后,她偷偷夹了一只最大的鸡翅,放进林泽秋的碗里,还用勺子给他浇了一点汤汁。

他又开始发表冷言冷语:“谁要你的鸡翅。”

妈妈瞪了他一眼,他干巴巴地改口说:“好、好吃。”

晚餐之后,林泽秋在厨房洗碗,林知夏在卧室里看书。

林知夏的桌上摆着一本名为《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的书。这本书是她从省图书馆借来的,2003年出版的新书,特别热门,特别受欢迎,为它排队的人有很多。

林知夏一直在等待,前天终于轮到她了。图书管理员给林家打了一个电话作为通知,林知夏当天就去了省图书馆,方才把这本书请进了家门。

昨天晚上,她抽空看了一大半,今天早晨,基本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计算机系统架构。林知夏最近一直在钻研这个方向。她很想自己做PCB元件,设计电路,操作FPGA电子板,亲手制作一台计算机的CPU。

她的想法很美妙,然而现实却不近人情,为了完成这个愿望,首先,她必须有钱。其次,她应该有一个工作间。以上两点,在家里都不容易实现。

林知夏暂时忘记了乙肝疫苗。

厨房里,林泽秋洗完最后一只碗,又用干净的毛巾擦拭碗里的水珠。他收拾好橱柜和碗柜,终于有空去完成今天的作业。

路过林知夏的房间时,林泽秋看到,林知夏呆呆地坐在书桌前,似乎正在为了什么重要的事而伤透脑筋。

他轻敲她的房门,念道:“林知夏。”

林知夏没好气地回答:“干什么?”

林泽秋走进了妹妹的卧室:“你还在想那个疫苗?”

他不提还好。他这一提,立刻激起了林知夏的担忧。

“我不在乎……”林知夏努力地说服自己,“我一点也不在乎。”

她说到一半,就离开了书桌,找到一只毛绒玩具企鹅,又把企鹅紧紧地抱在怀里。

她整张脸都埋进了企鹅的灰色绒毛中,这让林泽秋想起妈妈的话——你妹妹今年才九岁,你就不能让着她一点儿?

是的。

虽然林知夏记忆力很好,领悟力很强,智商也很高,但她毕竟只有九岁。她依然怕黑、怕鬼、怕外星人、怕陌生人、怕去医院打针。

林泽秋坐在一把椅子上,对她说:“喂,林知夏。”

林知夏抬头看他:“你又想吓我吗?”

“你搞什么啊,总把我想得那么坏,”林泽秋不耐烦地说,“我跟你讲,你打针的时候,不要像呆头鹅一样盯着针头。你闭上眼睛行不行?”

林泽秋回忆往事:“前年,你七岁,爸爸妈妈带你去医院打针,我也在场。护士拉着你的手,你一直在看针头,你吭哧吭哧地哭个不停。谁打针会像你那样,死死地盯着护士?”

林知夏委屈极了:“我……”

她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深呼吸,”林泽秋叮嘱她,“打针之前,你深呼吸,闭上眼睛,相信护士。一分钟不到就完了的事儿,值得你担心到现在?别把你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林知夏握着小企鹅玩偶的两只翅膀:“哥哥。”

哥哥语气温柔,措词粗鲁:“有话快讲。”

林知夏问他:“哥哥,你是在安慰我吗?谢谢哥哥!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我也会来帮助你的。比如……下次你见到虫子,我就来帮你把虫子拍死。”

林泽秋没承认,也没反驳。他站起身,离开了林知夏的房间。

“你又无视我。”林知夏指责道。

林泽秋站在她的门口说:“拜托,我要写作业,今晚有一张数学试卷,还有一张英语试卷要写。我不像你,不能一秒搞定一道题。你老实待着,别来烦我,别缠着我。”

“我才不想理你。”林知夏宣称。

“那太好了,”林泽秋回答,“我跟你也没话讲。”

话音落罢,林泽秋走回他自己的卧室。他打开台灯,把作业从书包里倒出来,一本一本地摆在桌面上。

台灯正亮,落下浅黄色的光晕,照出温暖的意境。

林泽秋拉开窗帘,夜色模糊了万家灯火,夜空中几盏孤星依稀可辨。他拖开椅子,散漫地落座,执起一支黑色签字笔,专心写他的数学作业。

今天的数学作业是一张试卷。

林泽秋花了四十分钟,写到最后一题,思维一下子遇到了阻碍。

最后一题是附加题,题型非常灵活,林泽秋怀疑这道题超过了初中数学的大纲。

他苦思冥想二十分钟,才记起自己还有英语作业没完成,如果在数学上耗费太多时间,他今天晚上就要睡得很迟了。

可他是班上的数学课代表。

明天一早,班主任,也就是他们的数学老师,会让全班同学交换试卷,相互批改分数。班主任会一边订正试卷,一边介绍解题方法。

放弃附加题是可行的。然而,林泽秋作为数学课代表的面子会挂不住。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卧室门外,飘来林知夏的声音:“哥哥。”

林泽秋猛地一回头:“你要干什么?”

林知夏蹬蹬地跑进他的房间:“二十分钟前,我出来倒水,看见你在发呆。二十分钟后,你还在发呆……为什么呀?哥哥?”

“没有为什么,”林泽秋捂住自己的试卷,“别废话,管好你自己。”

林知夏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他的位置旁边。她毫不客气地坐在桌前,想偷看林泽秋的数学试卷。

林泽秋十分坚决,死也不肯松手,林知夏扒住他的手指,从他的指缝里题目。

她甚至没有看清完整的题干,就已经猜到了出题人的意图。

她很认真地提醒道:“这道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毕竟,初中数学的难度不高,归纳法就够用了。你把这个命题转化为……对于题目中的正整数集合N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存在对应的有序实数数组A。当n小于2时,条件显然成立。当n大于或等于2时,新增的数组数据C就应该是……”

林知夏写出一个简洁易懂的方程式。

林泽秋抓住了脑中一闪而现的灵光。他在妹妹的辅导下,耗时四分钟,顺利地完成了这道附加题。

作者有话要说:林泽秋(打脸前):我和妹妹无话可讲。

林泽秋(打脸后):谢天谢地,她又帮我写完了作业。

————————————

【下集预告:惊闻!林泽秋的双重Fg!小江总与老婆的赌约!】

————————————

截止到下章更新前,本章所有15字以上2分评论发红包,感谢

——————————

☆、Dasein

林泽秋对妹妹的观感很复杂。

林知夏上小学之前, 经常在家里对他说一些完全不顾及他内心感受的话。

比如,林知夏曾经问过他:“哥哥, 这本书描述了量子霍尔效应, 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 你猜这个样品的边缘朗道能级的电导会怎么变化?”

林泽秋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滚。”

再比如,林知夏试探过他:“哥哥, 细胞质的遗传是母系遗传, 线粒体的DNA都来源于母亲。哥哥, 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一样,为什么你和我一点都不像?我们一起《细胞遗传学分析》吧!”

林泽秋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闭嘴。”

以及, 林泽秋印象最深的一次——那一天, 爸爸妈妈难得休息,带着他们兄妹去公园踏青。当时,年仅六岁的林知夏缠着哥哥, 喋喋不休地问:“哥哥, 你研究过物种起源吗?你知道古人类的进化史上存在断代吗?你相信所有人种都来自于非洲吗?你觉得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解释古代猿人的发展史吗?哥哥, 哺乳动物几乎都有毛发,而汗腺却是一个人最发达的器官之一。这决定了人类的耐力强于其它哺乳动物。哥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林泽秋当场就崩溃了:“别烦我!”

他迈开双腿,远远跑开。林知夏还在后面追他,就像一位来自地狱的魔王。林泽秋跑到天涯海角,终究逃不过林知夏的追捕。

他朝她吼道:“离我远点!”

然后,他立刻被爸爸妈妈批评了。爸爸妈妈责备他脾气太大,对妹妹太凶。他出门游玩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兴致跌落谷底,踏青踏得毫无意趣。

爸爸妈妈比较偏心。尤其妈妈,对儿子和女儿完全是两种态度。妈妈为了林知夏,能做许多事情。

比如,林知夏特别喜欢去省图书馆。无论店里的生意怎么样,妈妈每周都会抽空带她去图书馆借书找书。

爸爸妈妈尽力培养林知夏。他们作出了时间和金钱上的牺牲。

为了不耽误店里开门,妈妈一般凌晨四点去批发市场进货。爸爸会帮忙清点货物,收账查账。他们家里的家务活,包括洗碗、扫地、拖地、洗衣服经常被分配给了林泽秋。

而林知夏什么都不用做。

林泽秋抱怨一句,妈妈就会告诉他:妹妹比你小三岁,你就不能让着她一点儿?

他只能装作不在意。日久天长,习以为常。

最恐怖的是,林泽秋年满10岁之后,林知夏热衷于辅导他的学习。

她一边辅导,一边困惑地问他:“哥哥,这道题把你难住了吗?哥哥,你真的不懂吗?”

林泽秋的噩梦里,偶尔会有林知夏放肆又嚣张的质问。

不过,今天晚上,情况有些不一样。林知夏除了阐述解题方法之外,并没有对林泽秋讲别的话。

她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淡定地看着林泽秋动笔。她的脸颊白里透红,她的眼中有晨星。她是个心地善良、长相漂亮的小天使。

数学试卷的附加题已经被林泽秋完美地解决了。

明天早晨,班主任在班级里订正试卷时,林泽秋很可能是全班唯一的一个能写出这道题的人。

毫无疑问,林泽秋保全了数学课代表的尊严。他侧目看着妹妹,虽然嘴上没有明讲,但他的心里,其实隐隐有些感动。

林知夏回视着他。

林泽秋攥紧试卷,对妹妹说:“你平时很烦人。但你不烦人的时候,还挺有两把刷子。”

林知夏点头,坦率地告诉他:“哥哥,你遇到不懂的题目,不要自己硬撑。你想不出来,你就去找我。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题目,普通难度或者竞赛难度,我一般都能解出来。我的同桌送了我好几本物理竞赛的习题册,我发现了历年的出题规律。哥哥,只要你想知道,我就把我的思考全部告诉你!我可以把你当作我的学生……”

“好了,”林泽秋合上试卷,尽量保持温柔语气,“你快滚出去吧,滚得越远越好,林知夏。”

“你又凶我!”林知夏气鼓鼓地说,“我马上就走!”

林泽秋呵呵一笑:“慢走不送!”

林知夏跑出了他的房间。

他深吸一口气,奋发图强搞定了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

林泽秋整理好书包,收拾一遍桌子,又去卫生间刷完牙洗完脸,终于身心俱疲地倒在了床上。

千万不要梦见林知夏——这是他今晚入睡之前,唯一的愿望。

*

第二天早晨,林泽秋照常去上学。

如他所愿,第一堂课就是数学课。

林泽秋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数学课代表,早已收好了全班的作业。随后,在班主任的示意之下,林泽秋把卷子分发给每个组的小组长。

全班每位同学的手上,都有一份来自于另一位同学的试卷。

“同学们,”班主任敲响黑板,“跟我一起订正试卷,帮你们的同学改分。你们要把正确的解题思路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不要让我讲了白讲。你们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不能错了又错,好吧?”

班主任从第一道选择题开始讲起。

林泽秋手握红笔,不由自主地期待着附加题。

他时不时地看一眼手表。

他等了三十九分钟。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还有六分钟就要下课了。

这时候,整张试卷都被解答完毕,只剩下最后一道附加题。

班主任咳嗽一声,面朝全班同学问道:“这个题,有点难,属于初中数学的竞赛范畴。我们班上有同学写出来了吗?”

林泽秋一秒钟没耽误,马上举手。

班主任双眼一亮:“好!林泽秋!我的数学课代表!你到黑板上来,给大家说说。”

林泽秋在备受瞩目的荣光之中起立。

他甚至没注意“到黑板上来”是一个病句。

就算注意到了,又能怎么样?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同学们不应该苛责他的语文水平。

林泽秋走上讲台,执起粉笔,为大家概括了解题思路。

班上众多同学发出恍然大悟的“哦——嗷”之声。

班主任也表扬了林泽秋的方法。

班主任说:“林泽秋灵活地运用了数学归纳法。当n大于等于2 的时候,林泽秋列出的这个算式,很简洁,还有点小技巧。你们多跟他学学。”

这个技巧,并非林泽秋的技巧。

而是林知夏的技巧。

林泽秋在这个时候,忽然想起了妹妹。

他的脑子里冒出一个非常恐怖的假设——如果,他的妹妹突然跳级了,明年就开始读初中,她会不会碾压整个年级的所有初中生?

这个假设一旦成真,林泽秋走在学校里,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同学们可能会说:快看啊!那就是林知夏的哥哥!林知夏平时经常辅导她哥哥写作业吧!

林泽秋打了个哆嗦,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他不得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强迫自己思考其它问题……比如,妹妹今天要交72块钱的乙肝疫苗费,她交得顺利吗?她还怕打针吗?

林泽秋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事实上,林知夏在学校里坐如针毡。

第一堂课的下课铃打响之后,四年级(一)班的副班长唐乐琴走到林知夏的面前,问她:“林知夏,你打乙肝疫苗吗?”

林知夏沉默地拿出一块手帕。她解开手帕上的活结,价值72块的零钱完完整整地躺在桌子上。

唐乐琴收过钱,记下林知夏的名字,又问:“林知夏,你脸色不太好啊?”

江逾白听见唐乐琴的话,转过头去观察林知夏。他问:“林知夏,你身体不舒服?”

“没有,”林知夏回答,“我……好得很。”

她正在深度挖掘自己的思维。

为什么要害怕打针呢?

万事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林知夏认为,她对医院的恐惧来源于一种无法被掌控的不确定性。

她去医院时,总是能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挂着移动吊水瓶的病人,还有神色匆匆、脚步飞快的医生。医院就是一个生与死的交汇点,是健康与疾病的对比中心,让她联想到许多无法被解释的哲学问题。

列子说过:“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想太多,活就好好活。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提出过一个名为“Dasein”的哲学理念。

“Dasein”这个单词在德语中意味“存在”。海德格尔的理论可以被概括为“Being toward death”,这句话的中文翻译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论,虽然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但是,只有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意识到了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亡,并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拓展视野,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Dasein”。

道理是这个道理,林知夏努力地领悟禅机。

等她顿悟了,她就能克服恐惧!

战胜自己!

成为尼采所说的“超人”!

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Dasein”!

没错,就是这样子。

林知夏调整好心态,这才重新翻开笔记本,记录今天的《人类观察日记》。

她写道:今天我要观察我自己。我的探究题目是——林知夏究竟是不是一个意志软弱的人?

林知夏写的这一行字,全被江逾白看见了。

江逾白问她:“意志软弱?你在怕什么?”

林知夏犹豫了一会儿。她本来不想说实话,因为她还没解除《探索宇宙》系列漫画带给她的偶像包袱。但是,很显然,江逾白正在关心她。她应当诚实地回应一份来自好朋友的关心。

她轻声说:“我怕打针。”

江逾白反问:“为什么?”

他的语气格外关切,林知夏忍不住对他说实话:“因为打针很痛。我怕痛。你是不是要嘲笑我了?”

江逾白转过身,面朝着她,认真地对她说:“这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

林知夏也面朝着他,问他:“江逾白,你害怕什么呢?”

“我怕脏东西,”江逾白说出自己的缺点,“我的房间不能有明显的灰尘。床单、被套、枕头套必须一天一换。”

林知夏点头:“你很讲究。”

江逾白摇头:“不算讲究,我这是吹毛求疵。”

林知夏夸赞他:“你好谦虚。”

江逾白随口说:“比不上你。”

林知夏扯了一下他的袖子:“你觉得你自己不如我吗?”

她和江逾白所建立的“相互吹捧”的友好关系在这一瞬间破灭了。

江逾白重新坐正,抚平了袖口,自尊心似乎在隐隐作痛。可他还是耐着性子安慰她:“你别怕,打疫苗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可是你知道吗?”林知夏科普道,“乙肝疫苗的本质是灭活的病毒。注射疫苗之后,我有可能会发烧。”

江逾白毫不在意:“你只是有可能发烧,又不是一定会发烧。”

林知夏定了定神,阐述道:“著名的数学推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会朝着变坏的方向发展,那它总有一天能变坏。当你选择了任意集合做积分来计算测度……”

“请你说人话。”江逾白提出了他的请求。

林知夏从善如流:“我的意思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

“不会的,”江逾白斩钉截铁地安慰她,“你乐观一点。”

林知夏却说:“我一直都很乐观呀。”

*

林知夏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平稳地度过了几周。

十二月初,实验小学组织了一场摸底考试。

普通学生在考试之前一般都会教材、努力复习、浏览笔记。

林知夏和普通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她在考试之前,也会大量看书。

但她不看教材。

比如,这次四年级上学期的摸底考试举行之前,林知夏就在图书馆快速翻阅《统一理论和超权对称》、《量子计算新编》以及《超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