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云公良也无话可说了。摆摆手,无奈道:“罢了罢了,其他酒也成吧,别太寒碜就行。”

云招福怕云公良反悔,一边出声应答,一边提着裙摆,就离开了饭厅,往自己院子去。

她离开之后,云公良才反应过来,一击掌悔道:“哎呀,忘记跟她说那件事了。”

范氏给他递来一杯饭后茶:“那事儿你与她说也是枉然,她断然不会同意的。”

云公良捧着被子沉吟片刻,想想也是,坐下喝了口茶,对范氏问:“那皇上皇后那儿我总要给个回话的,殿下们选妃一事非同小可啊。”

范氏安静的坐到云公良身旁,轻柔的替他揉捏后背,笑道:

“的确非同小可,但又不是非招福不可,老爷不必忧心。皇上皇后应该只是问一问你的意思,并不是真的打算把招福许配给哪位殿下,再说了,你也知道招福今日去薛家赴宴都听到了什么,既然那些小姐们都知道此事,那么势必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咱们招福…争不过人家的。”

范氏一番话,说的云公良拨开云雾见了太阳。

是啊,刚才他就一直在犹豫,要怎么去回答皇上皇后的厚爱,却一直忽略了个最基本的问题。

他虽然自己年轻的时候勤恳苦读,坚毅刻苦,爬上了如今的高位,可是他对子女却都是放养的,只要做人的基本准则没什么问题,他就很少给儿女一定要圈出个条条框框来,以至于他的儿女都生就了一副自由自在的性子,儿子不愿考功名,将来扬名立万,女儿不愿做女工,不学琴棋书画,这样的性子,如何能配皇家子?

一轮比试下来,估摸着就要给刷掉了,就算宫里看在他的面子上,让她勉强进了二轮,也是不可能进入最终轮回的,云公良对女儿很有信心。

这么一想,也就释怀了。

第10章

五皇子魏瑜捧着一尊檀木雕啧啧称奇:

“三哥,这真是田聪大师的手笔吗?你去趟洛水,竟还特地去给我搜了这个吗?”

魏瑜捧着那木雕爱不释手,对一旁坐在榻上擦拭佩剑的三皇子魏尧说道。他年纪小,脸上颇带稚气,他母妃是胡人,因此魏瑜也带有一半的胡人血统,高鼻梁,深眼眶,眼珠子比一般中原人要浅淡几分。

魏尧面冷,不苟言笑,容貌俊美,身姿修齐,与魏瑜相比自不逊色,闻言后只是点了下头,便不再多言。

魏瑜知道三哥的脾气,十足的面冷心热,恋恋不舍的放下木雕,坐到了魏尧对面,拿起他擦拭完了的一根袖箭在手里把玩,魏尧抬眼看了看他,轻声叮嘱:

“箭头锋利,别刮着手。”

魏瑜将手中箭头左看右看,放在了桌上,然后双肘撑在矮桌一边,对魏尧问道:“三哥,这回你和四哥去洛水,明明是你先去的,怎么最后是四哥先回来呢。还有那些降书也是他呈送的,他在父皇面前将自己的功劳吹嘘的天花乱坠,说什么水寇难招,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到,半句不提三哥所为。”

魏瑜的母妃能歌善舞,十分受宠,能够时时陪伴在皇帝身侧,这些就是他母妃与他说的,魏瑜和魏尧的关系不错,所以言语间,颇有一点为魏尧打抱不平的意思。

与魏瑜的不服相比,当事人魏尧的情绪就稳定多了,语气颇淡道:

“不提便不提吧,事情做好就成,谁去回禀都是一样的。”

“三哥,这怎么能一样呢。”魏瑜挺直了身子,满脸的愤慨:“这事儿分明就是四哥做的不地道,他料准了你不计较的性格,就把全部功劳都给揽走,在父皇面前邀功卖苦,可我听周平说了,那水寇能够臣服招安,完全是因为三哥厉害,跟他有什么关系呀,亏他还敢腆着脸说功劳是他的。”

魏尧将佩剑擦拭完收剑入鞘,这才抬头对上魏瑜那双冒着火星的眼睛,一双黑眸中看不出任何波澜,如古井一般沉静,他的容貌十分俊美,五官如鬼斧神工般出色,看着自家三哥这张脸,魏瑜确实相信,当年三哥的母妃,前淑妃娘娘定有令六宫粉黛失色之颜,若淑妃娘娘还在,估计也轮不到他的母妃终日陪伴帝侧了。

两人正说着话,魏尧的贴身护卫周平从外头进来,抱拳行礼:

“参见五殿下。”而后走到魏尧身前,回禀道:“爷,云相派人给您送来了东西来,说是答谢您在洛河救了张大人一事。”

魏尧还未开口,魏瑜就说话了:“云相?云公良吗?”

周平点头称是,魏瑜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看向魏尧,看他怎么说。

魏尧冷然:“不用了,让他把东西拿回去吧。”

周平犹豫的抬头看了魏尧一眼,又道:“爷,属下看过了,就是几坛子酒,原也不是什么大礼,若连几坛酒都退回去,未免让人觉得…太不近人情了些。”

求助般看向了魏瑜,魏瑜也跟着点头:“嗯,若是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确实不能收,不过几坛酒,收了也没什么,云相这些年在朝中声势颇旺,接的是陈阁老那一班子,处事还算公正,为人挺正直,朝臣中的口碑也很不错,跟薛相完全不同,三哥何不给他这个面子呢。”

魏尧沉吟片刻后问:

“云公良拿来的可是醉仙酿?”

周平想了想,回道:“有两坛写的确实是醉仙酿。”

“那便收下吧,放到地窖中妥善存放起来。”魏尧这般叮嘱,便是让周平收下礼的意思。

周平拱手领命而去。

魏瑜笑了起来,说道:“这个云公良还挺聪明的,知道送其他的东西三哥定不会收,便只送这种叫人不好退的。怪不得陈阁老当年力荐他接任呢,确实有些道理的。”

魏尧不喜评论这些,只随口应了一声:“嗯。”

魏瑜却很有兴致:“他挺有能耐的,别看他做丞相的时间不久,但在薛相面前也未见多失色,甚至颇有追赶之势,我母妃说,前儿皇上和皇后还特意召见过这位云相爷,问了一些他家中孩子的事情,据说云相有两个女儿,皇上或许有想要云相一女做儿媳的意思,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魏瑜在那儿独自一人喋喋不休,魏尧只是埋头擦拭他的随手兵器,并不搭话,脑中却是不由想起多年前在扬州府,德生茶楼内那个赌石运气好的叫人羡慕的小姑娘。

“嘶。”

魏尧手一松,发出一声闷哼,魏瑜看过来,就见魏尧的食指指腹流血不止,凑上前看:“怎么了,被刮箭头上了吗?”

魏瑜低头看着手里的袖箭,箭头是淬钢,极其锋利,箭身是劲竹,箭锋之上干干净净,箭身却沾了血,魏瑜拿过那支先前还被他抓过的箭,纳闷道:

“我刚才拿手里那般把玩也没看见这箭身裂开了呀。怎么…”

怎么到了三哥手里,它就裂开了口子呢。

不过这句话,魏瑜忍着没有说出来,自家三哥哪儿哪儿都好,唯独一点令人唏嘘,那就是运气实在是…太、差、了!十个苹果,一个坏的,九个人全都挑的好的,剩一个坏的铁定落他手里,就是这么有尿性。

这样的运气,真是叫人一言难尽,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年朝中大小之事明明是三哥做的更多,功劳最大,却偏偏得不到该有的重视,一路高唱衰歌。

看着自家三哥脸上没有多余表情,神色淡定的给自己仔细清理伤口,而后上药包扎,动作娴熟不说,关键是气定神闲,一副习以为常,逆来顺受的样子。

魏瑜暗自叹了口气,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把自己的运气分一点给三哥。

这日,云招福正在自己院子里剪花,天气渐渐转凉,院子里的那些花儿就算不摘下来,也会零落成泥。

正忙的兴起,就被喊去了主院,告知了一件事情——皇上皇后要为二三四殿下选妃,京中各府适龄女子都要参加,云招福不例外的被列入其中。

云招福一脸呆滞的看着云公良,云公良被女儿看的心虚,于心不忍,安慰道:

“哎呀,你别有压力,就是走个过场,你要相信自己。”

云招福带着心思坐到一边,对云公良和范氏说道:“相信什么呀,我不想做王妃。”

云公良理所当然的点头:“是啊,所以让你相信自己,凭你的姿色和才学,你一定选不上的。”

一脸怨念看着自家亲爹,云招福有点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往她娘范氏那儿看去,想要从娘亲那里得到一点同仇敌忾的感觉,只见范氏点了点头,认真道:

“嗯,你爹说的对。”

云招福:…

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害怕和震惊,在这对有毒夫妻的三言两语下,被打击的无影无踪。

但不管心情怎么样,皇家的圣旨已经下来,云招福不管怎么样都得去宫里走一遭的,虽然很不想认同,但她确实没什么跟人家竞争的资本,从初选到最后,总共七八道关卡,每一道都要刷下来大片,云招福简直怀疑自己连初试都进不去,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特长啊。

宫里挑选的人问她一句:你会表演什么呀?

云招福总不能腆着脸回答:我会表演吃饭吧。

妥妥给打出去的节奏,京城的贵女们从一出生开始,三岁学仪态,五岁学弹琴,六岁学诗画,七岁学下棋,这么被培养多年,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琴棋书画技能傍身的霹雳娇娃,有那种父母心大,养出例外的,比如云公良和范氏夫妇,对儿女那是放纵的不能再放纵,云招福就记得小时候,七八岁了,还跟着云召采在后院挖泥巴玩儿…

所以说,一只放养在山野的小野鸡,怎么可能跟被养在金丝笼里的金丝雀们相提并论呢。

这么一想,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自家爹娘先前的话是话糙理不糙,还是有点道理的。

第11章 (改错字)

帝后要为几位皇子选妃,这件事情很快就在各大世家官门中传开,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藏着掖着,到后来也就摆上台面上来说了。

这回选妃的二三四殿下,其中以二殿下魏璠和四殿下魏旸的呼声最高,二殿下的母妃是薛贵妃,外祖是右相薛儒,四殿下的母亲为贤妃,外祖是安国公,而三殿下…尽管他是此次选妃的三位皇子中,容貌气度最为出色的一个,却甚少有女子为之倾心,原因嘛,众所周知啦。

女子嫁人图的是安稳,尤其是嫁入皇家,谁会想要嫁一个连自身安全都保护不好的男人呢,更何况,其他两位殿下都有外戚母妃相助,三殿下却什么都没有。若是没有发生过当年那件事,淑妃娘娘仍然在位,镇国将军府未曾被举家流放西北的话,那情况还好说些,只现在嘛…在京城众人眼中,三殿下委实不是一个值得让女儿托付终身的良配,甚至还传出三殿下天生带霉,命太硬,克亲克友克妻的谣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自从宫中要为殿下选妃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立刻就成为了整个京城的焦点,街头巷尾都不乏能听说,哪家小姐今日请了哪家店铺入府裁衫,又有哪家小姐请了哪位名师入府教授琴艺等传言,任何风吹草动,在全民八卦的推动之下都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

相比于其他人家的折腾,云家就显得悄无声息许多了。

前些日子,云招福邀请准嫂嫂安谨如来她的酒窖玩耍,听准嫂嫂说起城外水月庵的山上,每年到了十一月底,腊月初的时候,水月庵的山上山下,漫山遍野都是盛放的梅花,景致相当宜人,云招福第一回 听说,很是心痒,早早就和安谨如约好,等梅花开了,两人要去赏梅,云招福还带了几个藤编的干净簸箕,看能不能顺便采些梅花回去酿酒。

马车从云家出发,云招福带了贴身婢女绿荷一同前行。途径朱雀街的时候,马车行驶的速度便放慢了许多,云招福将车帘子掀开往外看了一眼,只觉得朱雀街上今天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让绿荷去问问怎么回事,马夫在车外回答:

“小姐,街上今儿好像有人在施粥,好些个人都在排队等,只有一条道儿来回车马,有些个堵。”

云招福和安谨如约好的是中午,现在时辰还早,所以,并不着急,只淡定应了声:“知道了。看着人,慢些就慢些。”

绿荷也掀开了另一边的车帘往外看,口中嘀咕:“奇怪了,今儿还不到腊八,怎么就有人施粥呢。”

正疑惑着,就听见车外有几个端了粥碗喝粥的乞丐经过,说了一句:“哎呀,这个薛小姐真是菩萨心肠啊,又施粥,又送衣的,据说要连施八天,咱明儿还来。”

云招福纳闷,哪家的薛小姐这么大手笔,连施八天粥,还送过冬衣服,忽然看见一队挑夫急急经过,每个人扁担两头都挑着两只硕大的食盒,往一个方向快走去,食盒里还冒着烟,该是刚煮好的粥食,食盒外面写着一个十分熟悉的‘薛’字,那食盒的花式与规格,云招福认识,曾经有一回去薛家做客时,薛家回的礼是糕点,用的便是这种花纹的食盒,所以,今日施粥的不是薛右相府又会是谁家呢。

果然马车继续往前走了一会儿,云招福就看见了那个穿着貂绒披风,打扮华美,手里拿着一只精巧的鎏金暖手炉的薛碧霄,坐在湘君楼门前的椅子上,那椅子看着像是紫檀,不似民间之物,该是由相府直接搬来的,薛碧霄坐在她的紫檀椅子上,看着湘君楼前人头攒动,面上表情无波无澜。

真是难为这位仙女姐姐了,包下整座湘君楼做慈善,自己还得出面坐在风口供人瞻仰,瞧她那表情,似乎多有不愿,委实遭罪啊。

湘君楼是朱雀街上首屈一指的大酒楼,也是贯穿朱雀街的主要干道,如今湘君楼门前人潮汹涌,来往马车给堵着根本没法走道,前进无门,后退无路,正好停在了湘君楼对面。

许是瞧见了云家的马车,薛碧霄看见了坐在马车里掀帘子往外看的云招福,抬手对身后婢女比了个手势,婢女上前,她附耳说了两句话,就见那婢女径直往云家的马车走来。

来到车窗前,对云招福行礼:

“云小姐好,我家小姐说,这街上人多,小姐的车既不能行,便去我们小姐那儿坐坐吧。”

云招福将头探出马车,前后看看,果然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长长的车马队被堵死根本没法动,遂点头,应道:“好,那我便去叨扰片刻。”

绿荷先行跳下车,放好了梯登便扶着云招福下来,云招福今日穿的是一身白底兰花的对襟窄袖长袄,外罩一件红底粉花的保暖斗篷,斗篷的帽子周围点缀着白色绒毛,云招福不喜欢梳那些繁复妖娆的发髻,最喜欢将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花苞髻,周围随意点缀搭配一些头饰,看着既清丽又可人,所到之处,一如暖阳般和煦。

云招福带着绿荷,随那薛家丫鬟来到了湘君楼前,薛碧霄起身相迎,她的椅子旁边已然多了一张,薛碧霄牵着云招福的手,坐了过去,云招福环顾一圈,看着薛家那些忙前忙后的仆人们,问道:

“薛小姐怎会想到这时候施粥,施衣的?”

一般善人施粥施衣,要么是观音莲诞,每月十九,要么是逢年过节,今儿是腊月初三,距离腊八还有好几日。

薛碧霄看了一眼前来领粥的人群,叹了一声:

“唉,前日出门,在城中见着好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人,似你我这等出身,自不曾体会饥寒,然饥寒乃人生大苦,我回去之后,心中委实不忍,这才出资办了这事。”

云招福听得愣住了,敢情这位薛小姐前几日是第一回 出门,第一回看见穷人乞丐啊,怎么以前就能看的下去,这次回去之后就突然不忍了呢。

心里吐槽,脸上还得做出一副‘特别佩服’的样子,云招福感叹:“哦,原来如此,薛小姐真乃菩萨心肠啊。”

薛碧霄温柔一笑,美的令周围失色,人群中也有一些人听见了薛碧霄的这番话,纷纷说她是观音菩萨转世,差点跪下来磕头啊。

忽然一道洪亮的男声传来:“好,薛小姐说得好。”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两个青年男子高坐骏马之上,前方有专门的仆役牵马,将堵在面前的人群挥开,来到了薛碧霄和云招福所在的湘君楼门前。

薛碧霄看见那两个男人,就赶忙站了起来,云招福也匆匆立起,跟在薛碧霄身后给那两人行礼。

“拜见二殿下,拜见四殿下。”

薛碧霄的话让云招福暗自惊讶,赶忙也跟着她说了一遍,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这两位。

魏璠和魏旸翻身下马,让人将马牵到一旁,走过来与薛碧霄她们说话:“都起来吧。原来是表妹啊。”

二皇子魏璠是个大胖子,目测得有二百斤,个头也不高,熊似的,他母妃是薛贵妃,跟薛碧霄是表兄妹,自小一起长大,之前云招福在薛家听到过两人的绯闻,说是二皇子从小便喜欢薛碧霄,云招福没见过,所以还不怎么相信,如今亲眼瞧见他看薛碧霄那痴汉般的眼神,就由不得她不相信了。

薛碧霄对魏璠轻柔一笑,看着可没有魏璠对她的那番殷勤。

嚯,又是一桩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的戏码呀。还是现场版!云招福努力压制住内心那咆哮的八卦小马达。

“老远就看见朱雀街上堵的不行,还道是谁做法,原来是薛小姐乐善好施。”

四皇子魏旸是个小白脸样的男人,模样生的还不错,有一双脉脉含情的桃花眼,嘴角总是勾着笑,大冬天的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佯装风流,说话也好听,薛碧霄被他当面夸奖,耳朵都有些红了,羞羞怯怯的,别有一番韵致和风情。

魏旸将她上下打量了遍,目光又落在云招福身上,用折扇一指,问道:“这位小姐是…”

云招福还未说话,薛碧霄就上前替她介绍:“这位是云相千金,云家二小姐,云小姐,这位是四殿下,这位是二殿下。”

云招福又分别给他们行礼。

“哦?原来是…云相千金,失敬失敬。”

不得不说,这魏旸是个骗女孩儿的老手,他这样的身份,肯和颜悦色的与姑娘说话,姑娘就已经很感激了,没想到他还会说好听的话,并且语带抬举,叫姑娘不喜欢都难。

幸好云招福是个见过世面的姑娘。

抿唇一笑,却是不搭话,四殿下的目光将云招福上下打量了一遍,对于云招福的冷淡一点都不在意,继续搭话:

“那今日这善举,竟是薛小姐与云小姐联袂而为的吗?”

薛碧霄脸色一变,十分后悔刚才多事把云招福从车上喊了下来。

云招福抬首摇头:“殿下误会了,并不是。我只是路过,被人群拦了去路,薛小姐好客,喊我下来喝杯茶而已。”

对于将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这种事情,云招福可不像这位四殿下般做的出来,当场就解释清楚了,薛碧霄变了的脸色,又缓和了回来。

第12章 (加了两句话)

“哦?表妹这里还有茶喝,甚好甚好。”

二殿下魏璠听见有茶喝,眼神都亮了,提着袍角就往湘君楼的台阶上跑去,那吨位跑起来挺有质感,薛碧霄往旁边让了一小步,瞥了一眼魏璠的背影,然后才对魏旸抱歉一笑:

“不知今日两位殿下到来,没有备什么好茶,四殿下若不嫌弃,也请来喝一杯吧。”魏旸用扇子击打了两下掌心,对一旁云招福笑了笑,而后拱手:

“如此,便叨扰了。薛小姐请,云小姐请。”

薛碧霄也过来请她:“云小姐,请。”

云招福深吸一口气,往自家马车那儿看了一眼,发现人群有些移动,果断做出了选择:“啊,前面似乎路通了,我就不喝茶了。”

站在台阶下,云招福对魏璠和魏旸福了福身子:“二位殿下慢用,小女告退。”

二殿下正在吃茶饼,闻言点头挥挥手,四殿下倒是很意外:“云小姐这就走了?”

语气似乎十分遗憾,也许是觉得云招福太蠢,送到面前的机会都不知道好好利用,云招福只当没听出来,莞尔一笑,再福了福身,便果然转身往自家马车走去,车夫刘叔以为云招福还要在湘君楼留一会儿,正打算把马车赶到路前面去停下来,看见云招福过来,就省了停车的步骤。

经过一阵子的疏导,朱雀街上已经恢复了通行,云招福上车后,就让刘叔继续往水月庵的方向去。

因为路上堵车,所以当云招福赶到水月庵山脚下的时候,准嫂嫂安谨如已经在山脚下等候多时了,云招福下了马车就急急跑过去:

“姐姐莫怪,朱雀街上今儿有人施粥,马车堵在那里好些时候都没法动弹,等着急了吧?”

安谨如是个柔和的性子,牵着云招福的手说:“我也刚来没多久,怪到今日出门时,瞧见好些人拿着碗往朱雀街跑,原是有人施粥。”

“可不,是右相府的薛小姐。”

两人并肩走上了山路,山路不算窄,都以青石层层铺叠,若是一顶小轿完全可以上下通行,如今正值隆冬,山上没什么青,倒是红梅,白梅入目皆是,一朵朵美貌的花瓣下,隐约藏着一些嫩绿色的芽儿。

“薛小姐…真是个善人。”

安谨如的语气有点停顿,云招福转头看了她一眼,两个姑娘默契的相视一笑。

笑完了之后,安谨如问云招福:“听说明年你也得去选,眼看就是时候了,怎么没见你准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