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哒哒!

么么哒!愉快狗血的长安,我们来了!多谢大家支持啦!

九:丹椒重紫茎(之长安)

神熙元年十月二十日,天子率文武百官从东都返回大周京城长安。一路仪仗盛大,沿着两京间的官道缓缓而行。

阿顾倚在车厢壁上,一张小小的脸蛋因车行多日的颠簸,而显得苍白消瘦。

公主母女随圣驾一道返回长安,阿顾的鸣岐轩中,赖陶两位姑姑以及金莺、绣春自然是要跟着阿顾一道回去的,碧桐阿顾亦是定了会带走,剩下的桃儿、杏儿、菊儿、桂儿四枝花小宫人,眼见的圣驾就要离开东都了,都有几分可怜巴巴的。阿顾瞧着生了一丝不舍之心,私下里问了陶姑姑能否也将她们带回长安。陶姑姑却语重心长的告诉阿顾,这四个小宫人自幼生于兹长于兹,将她们带到长安去,对她们未必是好事;更何况,阿顾回了长安,随着公主入住太极宫,也需要一些在太极宫长大的小宫人,才能更好做事。

阿顾想了半响,终于放弃了念头,私下里托了韩尚宫,令韩尚宫对桃儿几个多多照顾。韩尚宫郑重应了,亲自到了鸣岐轩接走四个小丫头。

圣驾返回西京的行程缓慢,大长公主坐的车厢华丽宽敞,布置舒适,也比阿顾入东都之时精致了很多,但,许是因为阿顾当初对多年未曾谋面的生母的渴望淡化了身体远行的不适,一路赶路行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难熬。这一次,却因着放下了所有心事,每日里经受马车颠簸,觉得路途漫长,终日里昏沉欲呕,每日里休息的时候,都是精神恹恹的。

行走的车帘外传来宫人求见的声音,“奴婢小梅求见大长公主、顾娘子!”

伽兰张开帘子,笑着道,“原来是小梅妹子啊?”

小梅便是阿顾初入太初宫的时候,在韩尚宫房中伺候她的小宫人,一次奉韩尚宫的命送东西到仙居殿,遇着太皇太后身边的大宫人端紫,二人叙起来,方发现竟是嫡亲的表姐妹,不由痛哭一场。端紫年纪二十有余,在宫中待不了多久就要出宫了,这次拼了在太皇太后身边的脸面,方求得梅姑姑答允将小梅一道带回长安。

一路疾行的西北风将小宫人的红色裙裳扬的老高,小梅在风中大声道,“听说顾娘子车行不适,奴婢阿娘老家有一种酸梅子,最是开胃不过,车行不适的时候吃了最有效。我身边恰巧有一小罐子,表姐便特意命我送来。”

伽兰抿嘴笑道,“端紫姐姐有心了。”打赏了小梅一钱银子。捧了青瓷罐进来,揭开罐盖,闻得一阵酸甜气息。“公主,”她笑着问道,“这梅子看起来还不错呢,要不要给小娘子试试?”

公主颦了颦眉,“就试试吧!”

伽兰便取了一颗,递到阿顾嘴边,阿顾含了,酸甜酸甜的梅子甫入口中,就滋出一抹津水,阿顾精神一震。

公主瞧着问道,“可好些了?”。

阿顾道,“这梅子满提神的,尝了一颗便清醒多了。”

“真的,”公主顿时大喜,吩咐伽兰道,“去母后那边,寻端紫问问可还有这种梅子,多要一些过来。”

伽兰和碧桐亦喜形于色,伽兰应了,掀帘下车,径自去了。

阿顾躺在车厢中的软榻上,瞧着坐在一旁守着自己的阿娘,心中安详,忽的唤道,“阿娘,”

“嗯,”公主奇应道,“怎么了?”

阿顾挨在公主怀中,依恋道,“你对我真好,我想啊,我只要有阿娘在,就什么都够了。”

公主听了这话,面色有些欢喜,又似乎有些难过,替她掖了掖衣裳,顿了片刻,方叹道,“傻孩子!”

皇帝车驾过了潼关,又行了数日,在十月末的时候到了长安。一路上街道铺洒黄土,羽林军执戟戒严,百姓尽皆避让,入了皇城大门,百官各自散开,回官署处理公事交接,皇帝则奉了太皇太后和丹阳大长公主,从玄武门入宫,车驾一路行至重元门。早已经等候在此处的唐贵太妃和一众神宗皇帝留下的妃嫔和公主迎上去,望风而拜,“臣妾恭迎太皇太后殿下,恭迎圣人。”

太皇太后被端紫和怡红搀扶着下来,见着这般景象,唇边绽开一丝笑意,“都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殿下隆恩。”

阿顾由碧桐和绣春服侍着下车,闻声张望过去,见一众谢恩后袅袅起身的华服女子,俱都是神宗皇帝留下的妃嫔,因着神宗皇帝去世未满周年,都着着素裳。当先站着的一位樱草黄大袖衫的女子,看起来三十出头年纪,骨纤体丰,雍容华贵,眉眼风流之间,仿佛天下的风流都被占尽。独占春光,便当是唐贵妃——那位独占神宗皇帝宠爱十余年,已经成了大周百姓心中传奇的女子。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一句秣丽的诗句,便是形容唐贵妃的盛宠。

据说神宗皇帝在骊山行宫中初遇唐真珠的时候,唐真珠已经二十四岁。二十四岁,在大周别的女子身上,已经过了最盛美的年华,一生尘埃落定。但唐真珠却精灵的犹如歌喉动人的黄鹂鸟,秣艳的如同沉香亭旁初晓承露的牡丹花,只一照面,就惊艳了阅尽女色的神宗皇帝的眼,召唤起姬琮后半生的所有的青春和热情。

姬琮不顾母亲冯太后和朝中群臣的反对,纳唐氏女入宫为婕妤。待唐氏女产下八公主姬华琬后,又很快升为贵妃。

此后,唐贵妃统治了神宗皇帝后宫整整十年。

十年里,天下布满了神宗皇帝和唐贵妃的恩爱传说。

如今,神宗皇帝已然沉睡在泰陵中,贵妃则独自留在人世间,收敛了大多娇艳动人的光芒,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贵妇,此时上前,恭敬的奉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路从东都赶回来,如今可好?”

“还过的去。”太皇太后的手僵了僵,终于还是搭在贵太妃递过来的胳膊上,不经心的答道,目光在前来迎接的太妃人群中转溜了一圈,问道,“怎么不见吴贤妃?”

众人不自禁的怔了怔,沉默不发一言。贵太妃淡淡一笑,“自赵庶人的事情传来,吴氏便抱了病,如今想来是病在床上起不了身了,这才没出来迎接太皇太后和圣人。”

吴贤妃本是赵王姬沉的生母,赵王谋反失败,她自然也受了牵连,被罢黜了贤妃位份,成为庶人。

太皇太后沉默了片刻,终是道,“一路车马劳顿,我也累了,这就回永安宫了。你们都散了吧。”

长安靖善坊

韩国公府屋宅俨然,韩国公顾鸣走入公府大门,本想回自己的院子,老夫人身前服侍的郎姑姑便迎了上来,“郎君,”她施礼道,“老夫人请你回来了,到她的荣和堂去一趟。”

顾鸣怔了片刻,点了点头,“知道了,我换一件常服就过去。”

国公府威严气派,荣和堂则位于国公府中轴线之上,乃府中除了国公本人所居的正院外最宽敞气派的屋子。自韩老国公顾隶去世之后,老夫人秦氏便搬到这儿居住。正堂共有五间,秦老夫人平素信佛,又素性简朴,平素起居的西次居连地衣都未设,只清一色水磨地面,秋色越罗帷幕从柱枋上垂束,水磨杉木罗汉床上施赭色榻袱,西梢间里屋设了一座小佛堂,供奉了菩萨,终年檀香不断。

顾鸣换了一件家常松青色长袍,踏进母亲秦老夫人居住的荣和堂。立在西次间门外,听见老妇人跪在室内佛堂礼佛的声音:“…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过了好一会儿,秦老夫人虔诚的诵经告一段落,方扬声唤道,“是大郎在外头么?”

顾鸣笑着弯腰道,“母亲。”

秦老夫人持着一串黑檀木佛珠从佛堂中走出来,手中佛珠毎一粒都被摩挲的极其光亮圆润,“大郎,你过来吧!”

“是。”顾鸣连忙上前,扶着母亲,伺候她在堂中铺垫松软的罗汉床上坐下,笑着问道,“母亲,如今天气入了秋,你的身体可好?”

“我的身子好的很。”秦太夫人答道,声音中气十足,“只是不知道大郎你如何了!”

“大郎,”她扬声问道,“外间传来的消息,你听说了么?”

顾鸣欠了欠身,问道,“母亲,你指的是?”

“就是说,咱们家的三娘子找回来了!”

韩国康公顾隶一生育有二子,俱是秦老夫人所出,长子便是如今的韩国公顾鸣,次子顾轩。兄弟二人并居于国公府,下一代子孙一并排行。丹阳公主所出的顾令月在堂姐妹中排行第三,唤作三娘子。

秦老夫人擒着手中佛珠,对着太极宫的方向做了个谢恩手势,“这真是皇恩浩荡啊!”堂帘中照进来的天光落在她苍老的容颜上,显出几分激动的神色来,“小留娘丢了这么些时候了,这些年,连国公府都放弃了希望,皇家却一直没有放弃,这才找回了留娘。”

顾鸣右手屈拳,掩在唇前咳了几声,面色有些奇异,叹道,“是啊。先帝和我们家前前后后找了三年,一直找不到留儿的下落。到最后,连我们自己都放弃了,以为找不回来了。没想到行人司竟在江南找到了她的下落。也不怪我们想不到,说起来,留儿是在关内道丢的,如何能想到竟是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东道找到的呢?”

秦老夫人不以为意,“不管怎么样,找到了就好!”她面上笑的如一朵花一样, “留娘既然已经平安的找回来了,我们顾家一家能够团聚,不枉我在菩萨面前吃斋念经了这些年喽!”

“大郎啊,”秦老夫人拍了拍儿子的手背,殷殷开口道,“我琢磨着呀,既然圣驾要从东都回长安了,公主和留娘定也会随着一道回来。当年的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如今留娘也平安回来了,想来公主的气也该消了,你什么时候去把她们母女接回来?”

顾鸣眉目中闪过一丝不豫之色,很快掩饰了去,笑道,“母亲你不用着急。留儿是咱们顾家的女儿,难道还能一直待在宫中,永远不回顾家不成?说起来,丹阳她闹了这么多年,也该够了。时候到了,自然会回国公府。”

“话不能这么说。”秦老夫人听了这话,十分不悦,“公主怎么说都是你媳妇。她嫁入顾家十年,才有了小留娘这么一点骨血。当初留娘丢了,她身为母亲,痛极之下,便是做了些什么也都是应当的。总是我们顾家对不住她们母女两个。她又身份尊贵,如今既然留娘平安找回来了,你便当给她一个面子,亲自去接她们回来,又怎样了?”

顾鸣不愿惹母亲不快,忙赔笑道,“是是,母亲说的是。是儿想差了,等过一阵子,宫里安顿下来了,儿子便去接丹阳母女回家。可好?”

堂上传来秦老夫人柔和的大笑声,“你能想通,为娘就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6K开始,本来想合并一更发的。。。但看了看内容,决定还是分开凸显章节重点。

唐贵妃是个绝世大美人儿,作者的笔墨不足以描写出她的风采,姐妹们只要心中脑补,贵妃绝代风华,贵妃绝代风华,就可以了!

贵妃属于十二钗之一,她的判词,过两章再发出来。

本章的重点,自然就是渣爹第一次出场亮相了~

昨天晚上发了一章番外,《延州春》,介绍阿顾当年走失内情。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去补看一下,我觉得结合番外看这一章对理解顾父的形象效果更好哦!

森森的觉得需要断章在这儿,留着给大家发泄一番。。。。。

今天还有一章,第二章晚上发,第二章华丽的八公主要出场哟!

九:丹椒重紫茎(之八公主)

太极宫位于长安城西北侧,在大周三大宫中在西边,因此又称为西宫。永安宫位于太极宫东北一隅,是太皇太后所居的宫殿。当年玄武门之变后,高祖皇帝让位于太宗皇帝姬兴,做了太上皇之后,便搬到永安宫居住。后来,太宗皇帝在太极宫以东兴建大明宫,作为奉养太上皇居处。大明宫未成,太上皇姬宏便已然驾崩。这座永安宫后来便成了大周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居住,应天女皇尚未登基,做皇太后的时候,也曾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

太皇太后回到永安宫,打理宫殿歇息下来。到了晚间,宫中众人往永安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阿顾在永安宫中,也见到了两位留在宫中的公主。

按大周皇家制度,公主在及笄之时,由时任皇帝遣宦官在太极宫肃政门前赐予封号,正式册封为公主,随即许婚出嫁。宫中在此之前则以排行分别,虽呼为公主,但实际上并无品级。

先帝神宗共有十个女儿,如今在世的还剩四个。三公主姬绫素受封号豫章,年已出嫁;宫中此时还有三位尚未出阁的公主,六公主姬玄池小字阿荼,生母为郑婕妤,今年十五岁,身着一件藕色大袖衫,松花长裙,肌肤微丰,琼脂鼻腻,温柔可亲。这位公主正是堪堪及笄年华,本该当在今年受封许嫁,却因着先帝守丧的缘故耽搁了下来;

八公主姬华琬则要比她小上三岁,小字阿燕,乃是唐贵妃的爱女。其母贵妃风华绝代,八公主也继承了她的容貌,明艳非常,一双水眸明亮灵动,披一件浅绯色窄袖对襟衫子,六幅水红长裙,如同一枝早春春色里灼灼开放的桃花。

最小的公主就是十公主姬红萼了。

她和两位公主一并过来,趁两位姐姐不注意,朝一旁的阿顾眨了眨眼睛,阿顾瞥见了,扑哧一声,抿嘴笑了。姬华琬听见笑声,抬起头来,睇了一眼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的阿顾,“这位就是顾家表妹?”神情骄矜高傲。

“是啊。”太皇太后笑道,执着阿顾的手拍了拍,笑着道,“阿顾,这是你六姐姐,八姐姐。”转头对着六公主和八公主道,“这是你丹阳姑母的女儿,小字留儿。你们是表姐妹,今后可要和睦相处,才不枉身上的血脉情缘呀!”

阿顾袅袅福身,“阿顾见过六公主、八公主,六公主万福,八公主万福。”

姬玄池回了她半礼,“阿顾妹妹万福。”

姬华琬却盯了她半响,才勉强回了礼,不甘不愿的道了一声,“万福!”

“好了,”太皇太后拍了拍阿顾的额,“去吧!”

待到阿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姬红萼依在她耳边咬着,“阿顾,你别生气啊。我八姐姐就是这幅脾气,她是贵妃之女,素来受父皇宠爱么!从前在太极宫中堪称横冲直撞,嚣张跋扈惯了,就是皇兄在没有当上皇太子之前,也多少得让着她一点的。你也只好忍忍。”

阿顾抿嘴朝姬红萼悄然笑了一笑,轻声道,“我知道啦,谢谢你!”

“圣人驾到——”宫人长而尖细的声音在殿外宣禀,姬泽带着一个朱袍宦者进殿,由永安宫中的宫人伺候着解掉了身上披着的大氅,笑着上前对太皇太后拜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了。”

“快起来。”太皇太后忙道,又欢喜道,“你自己也舟车劳累,在武德殿歇着就是了,还往我老婆子这儿跑做什么?”声音埋怨里抱着絮絮的关怀。

姬泽扶着太皇太后的身子,“瞧皇祖母说的,孙儿不是没看着皇祖母您安歇下来,心里不放心么?”

待到祖孙二人叙了叙情,彼此在宫宴上坐下,安姑姑轻轻合掌,缃罗衫裙、鸭黄缣夹衣的宫人一个个的捧着牙盘上殿,将一道道佳肴放在众人面前的食案之上。

阿顾在席上觥筹交错之间悄悄的打量着对面的唐贵太妃。

每一个大周朝的女子都是听着唐贵妃的传说长大的。唐贵妃艳压六宫,独占神宗皇帝的全部宠爱,连同家中亲人都带挈的鸡犬升天,妹妹唐玉浦被封为虢国夫人,堂兄杨忠民更是以无才无德之身直入政事堂,成为大周丞相,参预军国大事。因着她一人的缘故,令天下风气倒转,不期盼生一个传宗接代顶替门户的儿子,反而期盼生下一个美貌的女儿。若生得一个女儿,能够得到唐贵妃这样的际遇,那才真真是光耀门楣,庇护三代呢!

如今,这位传说中的贵妃娘子,便坐在永安宫的榻上。她容色秣艳,想来最适合做的是富丽堂皇的装扮,但纵然在如今的素色衣裳之下,也依旧国色天香,她的眉目五官都是极美的,但是,她的美丽绝不仅止在眉目五官之上,而是在其上散发出的一种姿容慵懒,魅惑风情。她的容色在心爱的夫君去世之后已然折损了一些,不复当年盛貌,却依旧有着这般可牵动人心肠的魅力,可想而知,在其姿容全盛之时,当是什么模样?

纵然是阿顾因为太妃的缘故先入为主,见了这样的美人,一时之间,竟也生不出讨厌的心思来。

唐贵妃恹恹的,妙目一转,察觉到阿顾瞧着她的目光,嫣然笑道,“你就是顾家的留娘么?”

阿顾怔了怔,点头道,“正是呢!”

贵妃朝着阿顾和善一笑,“先帝在世的时候,时常惦记着你。和我私下里在一处的时候,总是感叹,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受苦,若是能把你找回来就好了!如今,你终于被找回来了,他却——”她陡然想起深情相爱的神宗皇帝,不自觉的伤情,过了片刻,方拭泪道,“不说了,阿顾,你若是有空,便到我的望仙殿走走。”

阿顾福道,“阿顾知道了!”

八公主姬华琬在席上左右看看,举着面前的觞爵,向着姬泽娇声笑道,“皇兄,这次你去东都,咱们兄妹可有多日不见了。孝期不能饮酒,阿燕便以这盏扶芳青饮敬你一盏。”

姬泽顿了顿,笑着道,“多谢。”端起面前的觞爵,一饮而尽。

“皇兄,”姬华琬笑着问道,态度亲昵随意,“你从东都回来,可给阿燕带了礼信?”

“胡闹,”上首太皇太后神情有些不豫,出言训道,“阿燕,你是女孩子,要学着贞静守礼。好好的宫宴上,你就不能安分一点?”

“皇祖母,”姬华琬却并不惧怕,明媚笑道,“我和皇兄兄妹情深,皇兄疼我,难道不该给我带礼信么?”转头看着姬泽,“是吧,皇兄?”

姬泽低头,遮住面上微微一怔的神情,顿了一会儿,方笑着道,“自然。”转头吩咐身后的内侍少监叶三和,“将朕带给八公主的礼信送过来。”

叶三和笑着应道,“是。”

趋步出了殿,不一会儿,便领着一个捧着托盘的小宦者进来。笑着道,“这是圣人备给六公主和八公主的礼物。”

六公主姬玄池怔了一怔,面上露出欢喜之意,“我也有么?”

“这是自然。”叶三和笑着道,“公主也是圣人的妹妹,自然是该当有一份的。”

姬玄池接过叶三和手中的琉璃花灯,朝着姬泽的方向福身道,“臣妹多谢圣人。”

姬华琬则捧着自己的水晶镇纸,左右翻看,撅着唇道,“就这么一个镇纸么?”面上带着意殊不足之意。

“瞧八公主您说的,”叶三和笑着道,“这个镇纸水晶通透,可是不俗之物。难得里头还夹着一片红色,形似桃花。圣人知晓公主您最爱桃花,这才着意为你准备的。”

姬华琬这才仔细观看,果然见晶莹剔透的水晶中含着一抹嫣红桃花,这才转嗔作喜,朝着姬泽笑道,“皇兄,这个水晶镇纸很漂亮了。我很喜欢。”

姬泽淡淡一笑,道,“喜欢就好。”

宫宴过半,几个年幼的皇子、公主便有些坐不住,互相交换着目光,太皇太后在上面看见了,笑着道,“这都是一群猴儿,既然想出去玩了,便都先下去吧。”

八公主、燕王、十公主面上都是闪过一丝喜色,起身道,“谢皇祖母。”

六公主姬玄池也站起身来。太皇太后吩咐她道,“阿荼,你是弟妹中最大的,要看顾好他们。”

姬玄池福身道,“阿荼知道了。”姿态端庄沉稳。

“这大半年太极宫中静悄悄的,可真是闷死我了!”出了永安宫正殿,八公主便觉得浑身都活络过来,站在廊下,清脆笑道,“如今可好了,总算皇祖母和皇兄都回来了,这太极宫里以后就热闹了!”

八公主的贴身宫人仙织迎上来,姬华琬接过她怀中抱着的一只白毛大食猫,随意的为爱宠梳理着背上的长毛,大食猫“喵呜”一声,睁开了宝蓝色的眸子,神态慵懒。

阿顾从后头出来,觉着姬华琬手中的这只猫十分有趣,便多看了几眼。

“看什么?”她侧过头,睨着好奇打量着自己怀中大食猫的阿顾,下颔微微抬起,露出一道高傲优美的弧线,“瘸丫头!”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算了算,本文中出现的各位大周公主,性子都是十分不一样的。新出场的两位公主(名字都很好听啊,打滚!),六公主姬玄池也算是身世高贵了,不过戏份不重,所以没有列入十二钗;八公主姬华琬是贵妃的女儿。贵妃很美,八公主继承了贵妃的容貌也很美。她们五官比较相似,公主更加年轻,处在豆蔻年华。但是她的美及不上贵妃历经岁月的风情。嗯这对母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鹿鼎记》里的陈圆圆和阿珂。

第六钗八公主姬华琬判词(本事诗):

明媚枝头色最鲜,桃华夭盛傲韶年。

忽遭雨打风吹去,开落东君自有天。

九:丹椒重紫茎(之多情)

阿顾怔了怔,一张脸猛然涨的通红。

这是自她回到宫中,和阿娘相认后,第一次直面这样直接热辣的恶意。

这位容颜娇美的八公主,和她素味平生,却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对自己饱含轻慢之意,之前在太皇太后面前还稍稍收敛着些,一旦出了永安宫,便再也不愿遮掩下去,直接口出恶言,恶意溢于言表。连六公主姬玄池都被面前的情景弄的呆了呆,回过神来,忙斥责姬华琬,“阿燕,你胡说什么,还不给阿顾妹妹赔礼。”

“我为什么要给她赔礼?”姬华琬转头睨了阿顾一眼,低下头去,伸手抚着怀中大食猫雪白的毛发,竟是连姐姐姬玄池也没有放在眼里,“难道我说错了么?她本来就是个瘸的。再说了,她自姓顾,也本有她自己的家,却不回去,偏偏赖在宫里头住着,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罢了!”说罢,抱着大食猫扬长而去,

“不和你们说了,我先回去了!”

姬玄池瞧着姬华琬消失在长廊上袅袅的背影,满眼无奈,回头望着阿顾,柔声劝道,“阿顾妹妹,八妹妹就是这幅脾气,她只是有几分任性,倒没有恶意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阿顾咬了咬绯唇。

她被八公主当面侮辱,心里自然不会舒服。但六公主已经摆低了姿态劝说,她不接着梯子下来,又能如何呢?说到底,人家才是从小一处长大的亲姐妹,而自己不过是个刚从外头回来的陌生表妹罢了。勉强笑道,“六姐姐说笑了!”

姬玄池闻言,借着廊下天光仔细瞧了瞧她的面色,确信她除了脸色苍白,并没有什么其余不适,便放下心来,嫣然笑道,“你不介意就好。这太极宫颇有几处风景优美之地方。现在天色还早,阿顾可要在宫中到处走走?”

阿顾抿唇,尽力让自己的笑意看起来更舒展自然一些,“多谢六姐姐美意。太极宫自是景色华美,阿顾心慕久矣,只是阿顾刚刚从东都回来,着实有些疲累,想先回去歇息。过几日再扰六姐姐相陪了。”

姬玄池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那阿顾慢些回,我也先走了。”二人在永安宫前相互辞别。阿顾坐在原地,瞧着姬玄池袅袅的背影渐渐远去,方垂下眸,道,“回去吧。”

西京长安位于龙首原之上。一进城门,一股千年古都的肃穆风范便扑面而来。不同于东都洛阳的繁华绮丽,位于关中的长安方是大周的政治、军事中心所在。这座帝国的心脏城市相较于洛阳,也就多了几分古朴、苍肃的气质。太极宫作为如今帝室居住的宫殿,相较于东都的太初宫,占地更加广阔,宫殿庭宇也更加的高大幽静。太皇太后所居的永安宫位于太极宫东北隅,公主则居住于永安宫西的观云殿。阿顾作为公主的女儿,则被安排着居住在观云殿旁的於飞阁。

於飞阁名为阁,占地颇小,在《太极宫宫殿分布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但倒也五脏俱全,分为前后两进,共二十几间房间,较之之前在东都的鸣岐轩,宽敞了许多。但最让阿顾开心的是,它是一间独立宫殿,而不是像之前在太初宫,天天生活在皇祖母和阿娘的眼皮子底下。

“今后咱们这些人可就都要住在这间阁子里了。儿大家都加把劲,将於飞阁收拾出来。”阿顾坐在於飞阁堂上,向着立在阁中的一众宫人训道,“你们随着我从东都到长安,也算是我身边的老人了。这座太极宫中比东都情况复杂,你们都是知道的。我的身份特殊,不适合多出风头,你们在宫中也当谨言慎行,别惹出什么乱子来!”

赖陶两位姑姑自持身份,立在下头,只做颔首称是。金莺代表着宫人上前屈膝福了福身子,盈盈道,“娘子便放心吧。奴婢们都是省得的!”

按大周宫廷惯例,册封号前的公主身边当有一个乳娘,两个教养姑姑,两个大宫人,四个二等宫人,八个小宫人。太皇太后打算按着这个标准给阿顾配齐了,阿顾却辞了,只道自己又不是正经公主,在这些上头自该退公主一步。她小时候的乳娘在她一岁多走失后就已经被遣走了,如今她身边只有太皇太后赐下的陶姑姑、赖姑姑、金莺,丹阳公主赐的绣春,以及她自己的碧桐。便以赖姑姑和陶姑姑两位姑姑充当了教养姑姑,以金莺、绣春充作大宫人,碧桐便作了二等宫人,宫中又送了六个小宫人过来,分别唤作纱儿、罗儿、绢儿、绫儿、绨儿、绡儿,都是十二、三岁年纪,生的机灵可喜,如今叽叽喳喳的在下面奉承着,於飞阁充满了热闹欢快的气息。

“娘子,您年纪小,这殿中的帷幕须得用娇俏色泽,”绣春笑着道,“奴婢这就派人去向尚宫娘子索鹅溪绢,记得要吩咐一句,定要要湘妃红的小鹅绢才成。”

“绣春姐姐,”小宫人罗儿好奇问道,“我只听过鹅溪绢,这小鹅绢是什么?”

绣春微微一笑道,“你既知道鹅溪绢,便当知道,宫中用品大多取自各地贡品。绢中最贵的,便是巴蜀的鹅溪绢。只是鹅溪绢之中,也是分着等的。鹅溪本地所产的绢都能唤作鹅溪绢,但只有手工最好的织娘用最上等的蚕丝纺织出的绢,才能唤作小鹅绢,小鹅绢十分金贵,每年贡入京中的,不过百匹。用做帷幕,看起来十分飘逸!”

阿顾怔了怔,皱眉道,“既然这小鹅绢这般贵重,用来做帷幕未免太浪费了,还是算了吧。”

“娘子放心便是。”绣春自得笑道,“这小鹅只是宫中女眷约定俗成的叫法,在州县进上来的贡品中,统一记做鹅溪绢,并无高下之别。如今圣人还在先帝孝期,宫中没有高位妃嫔,太皇太后又素来不爱鹅溪绢,凭着小娘子您的圣宠,一匹小鹅绢还是能要到的。旁的便算了,这殿中的帷幕是咱们的门面,是绝对马虎不得的。”

阿顾听得如此,方不再多说。

绫儿捧了一叠大字从东次间中走出来,“娘子,这些大字收在什么地方?”

“小心着些儿,”碧桐连忙唤道,上得前来,接过绫儿手中的大字,道,“这些大字可要好生保存。里头一部分奴婢还要整理出来,明儿送到甘露殿去呢!”

“甘露殿?”绫儿的手一哆嗦,仰头疑惑道。

甘露殿并非内宫中一般的宫殿,乃是大周历代天子的起居的宫殿。天子除每月初一、十五在太极殿中举行常朝外,平日便从朱明门、两仪门进了内宫,在两仪殿接见朝臣,在甘露殿读书、书写。每日有大学士在甘露殿侍讲,随时准备供皇帝顾问。在后宫宫人眼中乃是圣地,有多少宫人在太极宫中待到白首苍苍,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可能踏进甘露殿一步。

“是啊。”阿顾瞟了碧桐一眼,笑着解释道,“我正随着圣人学书法,圣人时常要批改我的功课。”提及功课,她伸手挠着额头,也有几分头疼,开口抱怨道,“九郎最是严苛了!这一路赶路的时候,已经累死了,他还扣着要求人家每天临八十张大字,一张都不给少,要我回宫后收整收整,一并给他送过去。说如果我糊弄他了,一定会罚我。”

“瞧小娘子说的,”金莺上前一步,掩口笑道,“娘子这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天下有多少人指望着圣人亲自指点他的书法,都不可得。如今圣人可是手把手的教你书法,你还有什么好嫌的?您这话若是说了出去,不知道要得多少人羡慕呢?”

阁中几个小宫人互相对视一眼,面上尽皆失色。她们本来自知道这位小娘子乃是丹阳大长公主独生爱女,极得太皇太后宠爱的。如今方知她竟也是圣人面前的小红人,能得圣人亲自教授书法的。此后在阁中待阿顾更加恭敬,乃是后话。

罗儿捧了几匹湘妃红的恒春罗回来,拜道,“娘子,沈尚宫说是小鹅绢已经没有了。命我取了同色的恒州春罗回来。”

绣春愕然,“怎么会没有了呢?”

“尚宫说,今年春上鹅溪那边蚕桑发生了瘟疫,小鹅绢贡上来的很少,如今库中已经没有余存了。若是作帷幕的话,恒州春罗也是很好的,待到来年蜀地上贡小鹅绢,再给於飞阁送过来。”

绣春勉强笑道,“恒州春罗确也是极好的。恒州春罗分为初春,仲春,晚春。初春太涩,晚春太艳,唯有仲春罗,才是最好的。但因是帷幕,用了早春罗反而另有一番风味!”

阿顾笑着道,“既如此,就用早春罗吧!”

太极宫西侧的望仙殿中,唐贵妃倚在银制熏笼旁,殿中宦官连理子进来,在她耳边轻轻禀报,“娘子,江太嫔在殿外求见。”

唐贵妃眨了眨眼睛,“江太嫔,哪个江太…”陡然明白过来,倏然变了面色。“竟是那个梅妖,她也从东都回来了?”

连理子道,“正是曾去了东都上阳宫的江昭容,这一次,圣人和太皇太后回长安,她也从东都跟着回来了。”

唐贵妃面色变幻不定,“想不到,她竟然也回来了!太皇太后倒真是将三郎的话记到心里去了。”她在罗汉床上坐正了姿态,挺直背脊,傲然道,“宣她进来吧。”

“是。”

连理子躬身退下,不一会儿,唐贵妃便见了一个轻盈的身影入殿,踏在殿中的乳白色波斯地衣上,如同雪地里一袭清灵的绿萼梅,抬头望了她一眼,顿了一顿,方福了福身,“臣妾见过太妃,太妃万福。”姿态清灵优雅。

唐贵妃望着江太妃,过了好一会儿,方出声道,“梅妃,自建兴年间一别,我们也有十年没有见面了吧。”

江太妃静默了一会儿,方道,“是啊。整整十年了。”

“不知梅妃今日前来望仙殿见我,有何贵干?”

“妾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太妃娘娘。”

“有事相求?”唐贵妃笑的十分明艳欢畅,“宫人素来说,梅妃高洁,少有求人之时,如今竟然求到我的头上,倒真是奇事了。不知所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