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给王氏见礼之后,才面向东南,朝喜神的方位,坐在了一只水桶上。王氏带来了一个全福太太上前,给孙招娣脸上十字缴了两钱,上了金丝鬓髻,戴了排环首饰。开脸结束之后,孙招娣起身与婆婆四双八拜行礼。

孙婆子在一旁看着,等仪式结束之后,才笑道:“我儿,再有六日,就是顾家人了,往后回来你便是客了。”说着便红了眼眶,孙招娣也低头举帕轻轻的拭泪。

王氏在一旁叹息,孙婆子用帕子快速的拭干眼泪之后就笑道:“妹妹别介意,我只生了这个一个女儿,自小当着眼珠子一样疼,想到她要嫁人了,心里总有些不舍的。”

王氏说道:“亲家瞧你说的,我们都是有女儿的人,我怎么不知道你的心思呢?”她拉过招娣的手说道:“你放心,我会好好让我们家小三好好待她的。”

孙婆子笑着说道:“我们两家虽认识才几年,可再没这等相处的如此相契的朋友了,我还不放心把女儿嫁到你们家吗?”

孙婆子一席话,别说是让王氏眉开眼笑了,便是猫儿也觉得这话听着舒服!

开脸结束,孙婆子就携着王氏往内厅去,孙家已经找了两个女先生在里面说书。两名女先生先唱了几套喜庆的曲子,接着又说起了新编的段子。王氏同一旁陪伴的女眷皆听得紧紧有味。

孙婆子觉得孙家宝和猫儿年纪小,不耐烦听戏,坐不住,便让家宝带她去花园玩,还唤了两个稳重的婆子抱着猫儿,不让她多走路,叫了两个小丫鬟提着装了细果点心的食盒在身后跟着。猫儿暗自感慨她做事八面玲珑,也没有拒绝孙婆子的好意,她还真不愿意听那些老掉牙的说书段子,情愿去花园散散心。

孙家的花园并不大,可小桥流水假山皆有,清幽僻静,绿色满园,竟是一个极雅致的去处。孙家宝很有大哥哥照顾小妹妹的样子,“顾家妹妹,我们去凉亭里坐坐吧?那里有红鲤鱼,可以喂鱼。”

猫儿点点头说道:“好啊。”

两人便在下人的簇拥下,坐到了凉亭里,婆子们忙把软垫垫在冰凉的石凳上,丫鬟把点心果子零零散散的摆了一桌子。

猫儿说道:“孙家哥哥,我一个人在这里无碍,你请自便。”她说完,从婆子的怀里下来,福了福,才坐到了垫子上。

孙家宝挠了挠小脑袋说道:“我没事啊!回去又要被先生叫着背书了,还不如在这里喂鱼玩呢!”自打姐姐跟顾家三哥订婚之后,爹爹就不让他去学堂读书了,而是在家专门请了一个先生在家教他读书。先生管他的很严,让一向懒散惯的他苦不堪言。难得今天能不读书,他当然不肯去自投罗网。

猫儿一听,噗嗤一声笑了,这孩子说话还真直接啊!小孩子就是可爱啊!她小哥也一直会做这种事情。孙家宝却认为猫儿笑他不认真读书,涨红了粉嫩嫩的小脸说道:“若不是姆妈要我陪你,我才不会在这陪你浪费时间呢!”说到此已经是极恼了。

猫儿忙敛了笑意道:“孙哥哥你别生气,我不是笑你,我只是没听过还有红色的鲤鱼。”小正太的心灵是很脆弱的,需要好好的安慰。

孙家宝一听方才转怒为喜,“也是,你在乡下,不知道什么叫锦鲤。”他拉着猫儿的小手说道,“来,我带你去看红色的鲤鱼。”

一旁的嬷嬷连忙拦着说道:“我的小祖宗,可不能去水边玩,你带顾姑娘去亭子里,我们坐在亭子里看鱼儿可好?再说顾姑娘脚也不能走路。”

猫儿也说道:“是啊,孙哥哥,我们去亭子里一边吃点心一边喂鱼儿好了。”他们都还是孩子,人小力弱,万一真滑下去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孙家宝说道:“也行,走,我带你去吃点心,王嬷嬷做的玫瑰方糕可好吃了。”

猫儿无所谓的点点头,她已经很习惯陪孩子玩了。看着孙家宝一本正经的同她解释着什么叫红鲤鱼的样子,猫儿眼底盈满了笑意,这孩子比自家小哥可爱多了!小哥自打进了柳家之后,就越来越不好玩了。

孙家宝问道:“顾家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猫儿抬头说道:“我叫猫儿。”

“懋儿?”孙家宝摇头晃脑的说道:“说文里说,懋,勉也。真是好名字!”他心中洋洋得意,这个懋字是先生刚刚教过的,正好用上了。

猫儿忍笑说道:“我的名字是猫,就是小猫的意思。”她一听就知道孙家宝误会了,便用手指沾了茶水在光滑的石桌上写了一个猫字。她知道孙家宝嘴里的“懋”字,但那个字太复杂,便是成人都不一定认识,更何况一个九岁的乡下女孩?看着孙家宝小书呆那得意洋洋的样子,估计是先生刚教过吧?

孙家宝极为惊讶,“你认字?”

猫儿歪头说道:“嗯,大哥教我读过半本千家诗,后来哥哥进学了,就没空教我了。”

孙家宝说道:“你是女孩子,学这些没用,以后我教你读列女传,这才是女孩子该读的书呢!”

猫儿仰头疑惑的问道:“列女传是什么?”

孙家宝在她纯洁无辜眼神的注视下,小男人的自尊得到了无限的满足,他挺了挺小胸脯说道:“是一本好女孩都该读的书,我一会送你一本!”

“谢谢孙哥哥。”猫儿立即甜甜的说道。

孙家宝红了红脸说道:“应该的。”然后趁猫儿不备,给身边的书童儿使了一个眼色,小僮儿立即机灵的跑了出去。

猫儿只当没看见,她倒不是贪那本列女传,而是自从两个哥哥去了苏州府学读书之后,就把家里所有的藏书都带走了,除了几本被她翻烂的村里学堂的蒙学书之外,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新书了,现在能有一本书,哪怕列女传,她也是开心的!顺便还能装饰房间、冒充一下知识分子呢!猫儿自我调侃的想到。

孙家宝虽说是陪着猫儿游园,但他哪有心思陪猫儿坐着看风景?坐了一会就直接跟着两个小厮在一旁逗鸟、玩蟋蟀了!

暖暖的微风吹在身上很舒服,猫儿懒懒靠在软软的垫子上,手里捧着一盏茶,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孙家的小园林,不知道孙员外是找什么人建造的,意境真不错啊!

直到孙婆子使人来接她去吃饭,她才恋恋不舍的停止了喂鱼,这孙家的鱼养的真肥啊!听说红鲤鱼不是很好吃,唔,真想那天尝尝这红鲤鱼的味道。饭厅里依然谈笑风生,猫儿拒绝了丫鬟的喂食,自己拿了筷子小口小口、斯斯文文的吃着饭菜,倒是惹来了孙婆子的注意,称赞道:“猫儿还真乖巧,这么小就会吃饭了!”

猫儿黑线了一下,她都九岁了好不好?哪有九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呢?王氏骄傲的说道:“我家猫儿从小就很乖,一岁多就单独吃饭了!”

孙婆子掩嘴一笑:“亲家有这么一个好女儿,真是好福气啊!”

王氏也说道:“亲家有招娣这么一个贤淑乖巧的女儿才是好福气的!我们家寿倌儿也是一个孝顺的人,亲家不是嫁了一个女儿,而是多了半子啊!”

孙婆子听了王氏的话,笑得眼角的皱纹都遮不住了,也忍不住夸起了自己乖巧的女儿,“我家招娣也是从小就是乖巧的孩子,当年她自己才五六岁的孩子,就会带弟弟了…”

在母亲眼里,自己儿女都是最好的!猫儿低头微笑的想到。

吃过了午饭,孙婆子对王氏说道:“亲家,女儿还有几件微薄不堪的嫁妆,十五先送过来,一切都劳烦亲家你多费心了。”

王氏说道:“亲家说的哪里话,这是我这个当婆婆该做的。”

用过饭,吃过茶之后,王氏便匆匆告辞了,孙婆子知道顾家离得远,也不苦留,就送到了二门,看着他们回家了。

孙家宝拉着孙婆子的手说道:“姆妈,猫儿妹妹还会来吗?”

孙婆子揉揉他的小脑袋说道:“怎么?舍不得你猫儿妹妹?”她今天让家宝陪着猫儿也是存着两家换亲的心思。

孙家宝说道:“猫儿妹妹能陪我玩,看到虫子也不哭,我喜欢她过来。”

孙婆子笑道:“等你姐姐嫁了你姐夫,你就能找她一起玩了!”

“太好了!”孙家宝开心的跳了起来。孙婆子看着小儿子开心的模样,摇头笑了起来。

顾寿结婚(二)

从孙家回来之后,王氏马不停蹄的联系大厨,又去给镇上找专门置办酒席的店铺,租借了几套图案喜庆吉利的碗碟,请来了专门烧喜宴的大厨,说定了价钱。回来王氏便喜滋滋的说道:“还是这样省力,吃完喜宴连碗筷都不用洗,之前福倌成亲的时候,家里碗筷都不够用,还是一家家的问亲戚借的。”

猫儿想起大哥结婚时候那个混乱的场景,姆妈、大嫂和她三人足足洗了一天的碗啊!大哥成亲时请来的大厨,烧出来的饭菜的滋味,她不由打了一个冷战,那食物——简直是猪都不吃啊!她歪头想了想,准备自己提前弄好一点食物,到时候跟大嫂两人开小灶好了!猫儿眉眼笑得弯弯的想到。

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五月十五,顾家门上结彩,摆下酒席,准备新房铺床。外面男客自有顾家三兄弟和王世泽做相陪,里面就请了顾家三个嫂子、孙氏前来帮忙相陪。又请了四个小唱在外头唱戏,里面喊了两个女先生。

孙家也是门上结彩,摆设嫁妆,这孙家世代行商,家底丰厚异常,给女儿置备的嫁妆虽谈不上十里红妆,也是东山镇上少见的。孙家等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叫了下人,抬了嫁妆,前面鼓乐引导,后面有孙招娣的几个堂哥压礼,媒人老田夹了一匹红布,跟着队伍把嫁妆送到了顾家。

顾贵让人把嫁妆摆到院子里,照着礼单一一清点,顾禄安排来人吃饭,分发下人赏钱。众人看着孙家送来的嫁妆,不由啧啧惊叹,光是衣服这一项,春夏秋冬的四季衣衫,还有各个年龄段的衣衫,都已经备齐,听说可以穿到六十岁,连寿衣都备上了!

之后孙家又送上二十二对孙招娣绣的绣花枕头给顾家的诸位女性长辈,众人看着那鲜亮绣活,纷纷恭喜王氏讨到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媳妇。王氏也非常满意媳妇的绣活,虽不及女儿的手艺,但是比起其她人来,已经是好了许多了!

孙婆子带着自己娘家的大嫂田婆子也来了。王氏迎了上去,给她们奉茶。孙婆子、田婆子,又同顾家的几位嫂子、孙氏见礼,然后顾家的孩子上前给长辈请安。孙婆子笑眯眯的一人给了一个小红荷包,猫儿掂了掂自己的小荷包,不由微微诧异,居然是个小银锞子?

“四哥,你得了多少钱?”猫儿好奇的问道,顾贵温和的笑了笑,将小荷包递给猫儿说道:“喏,拿去吧。”

猫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谢谢四哥!”那小财迷的模样逗得顾贵哈哈一笑,爱怜的拍了拍她的脑袋。等顾贵走后,猫儿打开荷包一看,咦?不过一串铜钱而已,似乎自己拿得最多?猫儿目光若有所思的望着笑得一脸开怀的孙婆子。

见礼吃茶后,几位长辈一起去新房给新人铺床。铺完床,又招待了众人吃饭,外头小唱依依呀呀唱的热闹,里面两个女先生说的也让大家笑的直不起来腰来。

等把客人送走之后,王氏又让人给孙家送去簪髻盖袱、一套过门的礼衣,还有鲤鱼一对、公鸡一只、猪腿一对及艾蒿、葱等食物作为催妆食盒,就等着十六日卯时过门。到了十五日晚上,顾福、陈君玉带着顾全和柳文理也赶回了顾家。众人清点着明日迎亲时候需要用的东西。

四对灯笼、二个披红童子、十二名鼓手、十二名乐人、喜轿都是迎亲时候用的,还有银花、红纻、鞍马等给顾寿准备的,两个披红童子,理所当然的是顾全和柳文理这两个小金童了。

众人都笑的很开心,几个哥哥,不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都商量着明天怎么闹洞房?顾全和柳文理在顾寿的新房里闹着跳着,四处翻着喜果、喜糖。猫儿虽然也开心三哥结婚,但也注意到,南瓜虽也在笑,可眼底有着掩不住的羡慕。她心中暗叹,任何女人都希望有个完美的婚礼吧?只可惜当年顾家没有这么多钱给大哥大办婚事!古代又不流行补办婚礼!

第二天天不亮,前去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为了图个喜气,不仅顾全和柳文理两个披红童子要去,便是猫儿也要被人一起带去了。几个孩子人小体弱,走不了太多的山路,顾家前去迎亲的人干脆把三人放在箩筐里,挑着三人走路。王氏怕早上天气冷,给三人一人裹了一条薄棉被,猫儿整个人往棉被里一钻,留一条小缝隙换气,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就呼呼大睡了。倒是一路上顾全和柳文理一路上很兴奋,一会要骑马,一会大声的尖叫笑骂,还差点从箩筐里翻出来。

顾福揉了揉被两人尖叫叫的胀痛的太阳穴:“这两个小混蛋,就不能消停一会吗?”

陈君玉瞄了一眼团成一团,睡的正香的猫儿说道:“他们哪天要是有猫儿一半乖巧,我就谢天谢地了!”

顾禄嘟哝了一声,“臭小子!要不是今天是老三大喜的日子,我非揍他一顿不可!”

许是察觉到了几个大哥哥看他们的目光很是不友善,两小闹了一会,就开始消停了,毕竟是小孩子,安静下来之后,就开始一个个的打哈欠了,不一会就在箩筐里睡的东倒西歪了,让担着他们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到了孙家,孙家的大门紧闭,新娘的舅舅、哥哥笑嘻嘻的拦在门口,催要着要红包。顾寿连忙下马,给众人行礼分发红包,被人调侃了一阵之后,顾寿才被孙员外笑着迎进了大门。新郎和傧相自去新房接新娘,而余下迎亲的人则备安排到酒席上。

顾福、陈君玉、顾禄把已经睡的流口水的小弟小妹连人带被子一起抱了出来。三人穿的大红衣服,梳着一对包包头,揉着眼睛,打着哈欠,憨态可掬的样子惹来了诸多人的欢喜,给起红包来也分外爽快。虽然到手的红包大都都是几个铜板的小钱,猫儿也笑得分外灿烂,见人就喊,毕竟钱谁也不会嫌多的!

等顾寿被新娘家的人折腾了半晌,吉时也到了。顾寿簪花挂红,乘马前导,招娣的彩轿紧随,孙招娣的舅母和送亲太太二轿随后,连孙家宝也被孙婆子裹了一条棉被放在竹筐里一起抬了过去,送姐姐出嫁。

新人到了顾家,跪在香案前拜天地,牵了红,引进洞房。顾寿用秤挑了新人的头盖,整个老槐村还到场的女眷都围着看孙氏。再看到孙氏的美貌之后,众人皆惊叹不已,王氏笑的极是骄傲!之前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家里穷,她在村里总是低人一头。可现在几个孩子渐渐长大,各个都有出息,她和四牛在村里的地位也提高不少!

举行完一系列仪式之后,顾寿被人拉去喝酒了,招娣留在新房里,顾家的几个女眷陪着一起聊天说话。猫儿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折腾了大半天,肚子也饿了,去找大嫂吃饭吧!她想起之前大哥成亲时,她被扣在大嫂身边,一整天除了吃花生、桂圆之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情形,不由打了一个寒噤,转身就往自己房里去,现在大嫂应该在休息吧?南瓜因有了身孕,不便入新房,见新人,因此一直呆在房里休息。

因来的亲戚太多,顾福和南瓜已经让出了自己的房间,南瓜就窝在猫儿的小房间里休息。“大嫂。”猫儿掀起房帘,南瓜正坐在一张横榻上,地上放了一个红泥小灶,上面熬了一锅浓浓的黑鱼汤,香味溢满了整个房间。

南瓜见猫儿来了,连忙起身要给她盛饭,猫儿说道:“大嫂,你歇着吧,这点小事我来吧。”

她给南瓜舀了一碗米饭,自己先舀了一碗鱼汤喝,鱼汤已经慢火炖了一个上午了,炖的黑鱼的骨肉都化了,汤水喝到嘴里,鲜美异常,她一口气喝了两碗鱼汤,才意犹未尽的舀了小半碗白饭用鱼汤泡了饭吃,南瓜也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饭。

“好啊!我倒是怕你们饿到,急巴巴弄了好吃的送过来,你们却在这里开小灶!”兰因提了一个食盒进来,见两人吃的喷香,便板起脸,佯怒的说道。

南瓜同兰因也是熟悉的,见了她连忙拉着她往榻上坐,“因妹妹,快坐下,尝尝猫儿炖的鱼汤,可鲜呢!”

猫儿给兰因舀了白饭,兰因也是拿鱼汤泡了饭,吃了半碗才心满意足的说道:“外面人太多,吃起来都不省心,我就干脆过来找你了。”

“因姐姐,你这带的是什么东西啊?”猫儿打开食盒,里面是两盏加盖的汤碗。好奇的打开,满满的一盏全是乳白带着腥甜味的液体,“羊乳?”

兰因摇头说道:“不是,是牛乳。”她对后面努努嘴说道,“孙家送了两头牛过来,一头是刚刚产过小牛仔的母牛。嬢嬢听说用新鲜的牛奶加上酥油白糖熬成牛奶子,日日吃上这么一盏,能滋补身子。就忙着让人挤了牛奶,让大厨做了,给你们送过来。”

全脂牛奶、酥油、白糖,果然够补!猫儿汗了一下,全是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啊!她听着就有点反胃了,“嫂子,你吃不?”

南瓜有些为难的看着那油腻腻的牛乳,摇了摇头说道:“我午饭已经吃过了,还是等过会吃吧。”

猫儿道:“我是吃不下,闻着就反胃。”她虽喜欢甜食,可牛奶、豆浆之类的东西,她都爱吃原味的。再说那碗是外面铺子用的碗吧?多少人吃过啊?古代又没有消毒措施,想想就恶!

兰因也说道:“嗯,我尝了一口,实在是太腻,吃不下!”

猫儿看着这牛奶,她不由灵机一动,“因姐姐,还有牛奶吗?我给你们做一样好吃的点心!”

兰因说道:“你去外头要吧,我看他们挤了很多。”

猫儿说道:“好,大嫂你等我一会,我给你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说着就兴冲冲的走了。

南瓜和兰因笑着摇摇头。猫儿去自家厨房取了碗碟、糖罐子、鸡蛋,又到外面拿了一大锅牛奶。兰因和南瓜眼花缭乱的看着她一趟趟的走进走出,不由担忧她的脚,“猫儿,你没事吧?脚疼不疼吗?”南瓜问道。

“早不疼了。”猫儿笑眯眯的说道。

兰因说道:“你快消停一点,少走点路,想拿什么我帮你拿。”

两人见猫儿把牛奶倒入一个薄铫子里倒了些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倒入分别倒在三个小碗里晾着。又敲了一个鸡蛋,熟练的将蛋黄和蛋清分离出来,将白糖同蛋清放入另一个碗里搅拌。

等煮开的牛奶上结了一层皱皱奶皮之后,猫儿小心的在奶皮上刺破了一个小洞,慢慢的将里面的牛奶倒入放蛋清的碗里,仅留下一层奶皮留在碗里。然后她将牛奶、蛋清搅拌均匀之后,去掉浮沫,在将牛奶慢慢的倒回留下奶皮的小碗里。她的动作很慢,下手很稳,奶皮一点点的再次浮了起来,附上了混合了蛋清的牛奶。

南瓜同兰因两人看着这番复杂的举动,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心里也期待去到底是什么点心。猫儿做好这些举动之后,又拿了一个锅子,将小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隔水用慢火慢慢的炖了起来。然后她又敲了一个鸡蛋,拿起第二个小碗继续做了起来。等另外两碗双皮奶也做好准备工作之后,锅上的双皮奶也炖的差不多了,猫儿用筷子戳了戳,见没有牛奶流出来,便利索的将锅子从炉子上取了下来,用一个夹子将碗夹了出来,再把另一碗双皮奶放了进去。

“大嫂你先尝尝。”猫儿将碗推到南瓜面前。

南瓜连忙说道:“不用,你们先吃吧!”说着要推给兰因,兰因如何肯要。猫儿眉眼抽搐的看着两人,“大嫂、四嫂,你们不用这么谦让吧?我这里还在炖呢!大嫂有了我侄子,就让大嫂先吃吧。”

兰因被猫儿的一声“四嫂”弄的满面绯红,伸手就敲了她一个毛栗子,“胡说八道!”

南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用调羹舀了一勺,吹凉了尝了一口,不由双目一亮,“真好吃!”

“当然!”猫儿理所当然的说道,这个双皮奶可是著名的广东小吃,她以前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特地在网上查了资料,在家自己弄来吃呢!不然她哪里有这么一手到牛奶的好手艺!

第二碗炖好之后,兰因接过尝了尝,只觉得奶香扑鼻,入口香滑细腻,“好吃!”

猫儿等自己那碗煮好之后,便满足的拿起吃了起来。

南瓜说道:“就是浪费了这么多鸡蛋,怪可惜的!这点心可不能常吃。”说着她惋惜的看着几个蛋黄。

猫儿说道:“谁说浪费的。”她又敲了一个鸡蛋在蛋黄里,将蛋黄打碎,然后加入牛奶砂糖搅拌,刮去泡沫之后,放入一个个的小碗里,然后又从厨房取了一个蒸锅过来说道:“我们做牛奶炖蛋给爹爹和几个哥哥吃好了,姆妈、三嫂那里也送去一碗。”

南瓜看着自己那碗才吃了几口的双皮奶说道:“要不这个给你大哥送去?这个应该比那个牛奶炖蛋好吃吧?”

猫儿皱皱眉头说道:“大嫂,这个还是你吃吧。今天几个哥哥除了喝酒,还有什么心思尝点心?送给他们吃,也是牛嚼牡丹,你舍得我还舍不得呢!”她的一番话,让南瓜和兰因都笑了。

南瓜生子

三人吃完点心之后,南瓜就躺在猫儿床上午睡去了,兰因要帮着猫儿一起收拾碗碟,猫儿道:“因姐姐,你去陪陪招娣姐吧,这里有我收拾就好了。”

兰因说道:“你不去吗?”

猫儿笑着说道:“我收拾完了就去。”

兰因点点头说道:“好,那我先去了。”

虽说今天很忙,可顾家的厨房挺安静的,因为大厨都是在外面烧饭的,猫儿洗好了碗碟,看着多出来的三个蛋黄,思忖着现在天气热,这蛋黄估计留不到明天,还是现在烧了吧?唔,还是照之前的想法,炖牛奶蛋羹好了。反正总有人吃的。

这时门口探头探脑的出现了一条身影,猫儿惊讶的问道:“家宝哥,你怎么在这里?”

孙家宝小脸涨的红红的说道:“猫儿妹妹,还有没有吃的东西?”

猫儿问道:“你饿了吗?午饭没吃吗?”

孙家宝红着脸说道:“嗯,我刚刚跟顾全和柳文理他们一起出去玩了,忘了吃午饭了。”

猫儿一听不由问道:“那我小哥呢?他也没吃午饭?”

孙家宝说道:“顾全去找顾伯母要东西吃了。”

猫儿点点头说道:“哦,这样啊。家宝哥,厨房里没有现成的点心,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孙家宝眼睛一亮说道:“我想吃小馄饨行吗?”

猫儿一听不由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我家没有包好的馄饨,现在做也来不及了。不如我给你炖个鸡蛋羹如何?用牛奶炖的,甜甜的。”

孙家宝点点头说道:“好啊,谢谢你猫儿妹妹!”难怪姆妈在他来的时候告诉她,有什么时候直接去找猫儿妹妹要就行了!

猫儿笑了笑说道:“这有什么好谢的。”她生火在大灶上烧了一锅水,然后将蛋黄打碎,加入牛奶、白糖搅拌,分了三碗,放在大灶上煮。

见孙家宝捂着肚子,可怜巴巴的瞅着灶台的样子,不由笑着从放鲜果的篮子里取出一些枇杷说道:“家宝哥,你先吃几个枇杷吧,这是四哥从自家的果林里采来的。”

孙家宝许是饿狠了,二十多个枇杷一下子就吃完了,他垂涎的望着猫儿身后的枇杷,似乎还想吃。

猫儿笑着说道:“别吃了,你肚子还饿着呢,多吃了小心拉肚子,一会蛋羹就好了。”她踩在小凳子上,用勺子按了按蛋羹,满意的盖上盖子,熄了灶火。

“好了。”她将一碗蛋羹端到孙家宝面前说道,“吃吧。”

“猫儿你在吗?”顾福的声音传来。

“我在的。”猫儿说道,“大哥,有什么事情吗?”

顾福进门就看到猫儿再给孙家宝端蛋羹,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小五和文理他们也没吃饭,你有吃的东西吗?”

猫儿指了指灶上两碗温着的蛋羹说道:“我做好了,准备一会喊她们过来吃呢!”

顾福闻言笑了笑说道:“他们在新房里,你给他们送去吧。”

猫儿摇头说道:“大哥你帮我送去吧。我想过一会给你们熬点醒酒汤。”

顾福想了想说道:“也好,来,家宝,跟我一起去新房找小五和文理他们玩吧。”

孙家宝正在埋头苦吃,听到顾福说的话,茫然的抬头,“哦。”了一声,其实他很想留在这里吃好吃的。但顾福一把拉起他的衣领,“走吧!男孩子家,在厨房成什么样子!”

猫儿看着大哥的举动,抿嘴有趣的一笑,取了一个熬药的药盅,慢慢的熬起了醒酒汤。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热闹的地方,更不喜欢同陌生人聊天,所以她才不肯去新房里陪新娘。

吃过晚饭过后,大家便都陆陆续续的散了,而有些亲戚因为住的远,晚上就被顾家留了下来,睡一晚明天再走。家里除了新房之外,每个房间都睡满了人。猫儿的房里一下塞进了连兰因在内的五个人。在熬过了一个无眠的晚上之后,大家天亮不亮就走了。

之后顾家开始准备顾福和陈君玉两人的行李,猫儿则整天洗洗晒晒不停,把自己房里的被褥全部翻出了出来,洗刷了一遍。看的王氏大为头疼,真不知道这丫头这么讲究的脾气,到底从哪里学来的。

顾寿结婚后第三天,顾福和陈君玉便离开了苏州府,去了顺天府准备参加乡试。顾禄也在苏州府开了一间杂货铺,在去年过年的时候,聂瑄曾答应以后让他从聂家拿一些海外过来的稀罕货卖。因有柳家和聂家罩着,顾禄的铺子在苏州府开的很红火。

顾寿在新婚后,还是回东山镇上打理顾禄之前留下的铺子和孙家的染坊。顾贵留在了家里,一边帮着家里做事,一边继续看书,准备考秀才。顾全还是跟着柳文理回了柳家的家学,继续读书。

猫儿则安心的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每日不是看书画画写字,就是做点饭菜、同招娣做些女红。家里多了招娣之后,不仅家务活减轻了不少,平时也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了!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的,转眼夏天就这么过了,也到了南瓜的生产的时候。

猫儿虽然已经见识过南瓜之前的几次生产,但这次却是不同的!她脸色惨白的坐在椅子上,南瓜已经生了快八个小时了,就是她第一次生孩子,也只有生了五个小时而已。王氏已经按捺不住,跑进产房去看媳妇了。

“猫儿别这样,大嫂会没事的!”一声柔柔的声音传来,一块柔软的手帕按住按住了她的脸,猫儿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了。招娣伸手环住她,温柔的说道:“猫儿,大嫂身体这么好,会没事的!”

猫儿静默不语,她需要的不是这种安慰,而是要确实的看到南瓜安然无事,。她知道三嫂是好心,可是她现在已经没空去管别人的想法了!看着一盆盆的血水从血房端出,南瓜的从惨叫、到呻吟,到现在的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她的心高高的提着,古代女人生产,就跟在鬼门关上走一圈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猫儿恍惚间听到一声洪亮的啼哭声、产婆和王氏欣喜而疲惫的欢笑声,猫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生了!”招娣欣喜的说道,“生了!大嫂生了一个男孩!”

猫儿起身往血房里跑去,被招娣抱住说道:“猫儿,你一个没出嫁的姑娘家,进血房不吉利!”

猫儿回头笑着说道:“对,是我高兴坏了,我去给大嫂煮红糖炖蛋。”

招娣松了一口气,这小姑平时看着娇滴滴的,整天笑眯眯的,也不见她有什么脾气,可一旦犟起来,谁也劝不住!

南瓜的这次生产很危险也很辛苦,但生出来的孩子,倒是挺壮实的,哭声也洪亮。顾四牛眉开眼笑抱着正在手舞足蹈的孙子,小娃娃一拳重重的打在他眼睛上,顾四牛不怒反喜的说道:“一看就知道是个壮小子!好!太好了!”说着狠狠的亲了小孙子一口。

小娃娃估计是被爷爷亲疼了,放声大哭了起来,猫儿见了心疼,连忙抱过小侄子,“宝宝乖乖,嬢嬢疼你。”她柔柔的轻哼童谣,一手抱着小侄子,一手安抚的摸着他的背。

小宝宝在小姑姑软软香香的怀里,不一会就闭眼睡着了!顾四牛见女儿熟练的抱着小孙子的样子,笑的嘴巴都何不拢了!

王氏说道:“四牛,你说,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顾四牛说道:“还是等老大回来,让他给自己儿子取名吧!我大字不认几个,能取什么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