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迪克抬头道:“当然不是,且不说守也守不住,就算能守得住也要以大局为重,总指挥已经制定了撤退的计划。我的田庄与领地就暂时放弃吧,如果埃居获胜,它们终究还是我的。”

在其位、谋其事、行其权,阿蒙做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并且命令后方的荷鲁斯军团与伊西丝军团赶到红岬镇一带布置防线,接应安拉-军团与塞特军团后撤。他却主动放弃了从边境到红岬镇近两百里的战略纵深,不清楚法老对阿蒙的决定是否满意,但法老并没有更换战场总指挥,在这个关头还是战事要紧。

阿蒙在沿途布置了几道防线,并不要求防线上的将士死守,接战之后就可以撤退。后面的防线负责掩护退下来的前军,按照这种方式一层层就像剥皮似的退守,以此延缓对方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掩护人员与物资向后方转移。阿蒙本人则先行一步,赶往红岬镇指挥真正的主防线布置。

乌鲁克军团的先头部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破海岬城邦的边境关隘长驱直入。沿途阻击击自然由安-拉军团来执行,虽然阿蒙不要求他们能守住,但层层设防的士兵作战仍然很英勇,这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精锐之师损失颇重。

阿蒙在红岬镇以东布置三道防线,阻击敌人之后依次撤退,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代价,就连指挥阻击战的约翰也身受重伤。但他们成功的减缓了乌鲁克军团的推进速度,掩护了后方的人员与物资转移,只有一小部分不及撤退的居民陷落。

向前推进纵深近二百里,一路占领的大片的土地,乌鲁克军团连续突防之后,那股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被遏制了,到达红岬防线前方时,已经转入两军对垒的阵地作战态势。

此时重新整编的荷鲁斯军团和伊西丝军团已经赶到红岬镇,而塞特军团则从前方转移了大量物资和人口。阿蒙率领撤退的安-拉军团与大军汇合,扼守防线严阵以待。

红岬镇位于海岬城邦境内两片海洋间陆地最狭窄处,是进入埃居腹地的咽喉,有一条不太高的小山脉贯穿南北,山丘上杂树丛生、怪石嶙峋,像是一道天然的断续屏障。红岬镇处于山势相对平缓的拗口处,是商队来往的必经之地,很多年前自发形成了这一个规模不小的集镇。

后来罗德-迪克在这里修建了要塞,筑起城墙就像一座小型的城邦。当法老大军远征时,这个堡垒就是囤积物资的后勤基地。在红岬镇南北两侧,沿着小山脉取材开采石料也修筑了工事,地势开阔处还架设了粗木栅栏。

阿蒙一来到红岬镇,就意识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往后退,地势重新变得开阔平坦,不足百里之外就是海岬城邦的主城。

这里的山脉并不是很高,向着海岬城邦的一面相对陡峭,而向着边境的一面相对平缓。假如红岬镇与这条防线被乌鲁克军团攻占,那么敌人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能抵御来自埃居腹地方向的反攻,所以这道防线绝对不能丢。

但要守住它也不容易,不能只龟缩在城堡与防御工事后面被动挨打,左右两翼的山脉一旦被突破,红岬镇就将陷入大军的包围之中。这里只是一个镇子,城墙并不算太高,很难抵御连续的攻击。镇中虽可以驻守大军,但困受其中又显得过于拥挤,不摆开战阵就失去了大军团作战的优势。

所以阿蒙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在镇外摆开军阵对垒,以身后的城堡与工事为依托和掩护,交战不利可以从容撤退,稳固防守休整之后还可以再出击,要打的是一场艰苦的攻防拉锯战。

阿蒙在红岬镇意外的见到了加百列,这位大武士是被派来接替受伤回后方休养的伊西丝军团前阵指挥官龙影。法老大军与哈梯交战时,军中高手也有不少死伤,比如给安拉军团送信的大神术师塞尚与大武士维嘉就身受重伤,此刻已无法再投入战斗了。圣女大人把加百列也派到前线,可见她对这里非常重视。

阿蒙对加百列说:“您来的正好,我的前阵指挥官约翰在阻击战中受了重伤已无法上阵,而伊西丝军团的阵容目前并不完整。我想将三个军团的精锐编成前锋战阵,就由您来担任前阵指挥官。这个任务非常危险,请问您是否愿意接受?”

加百列手按剑柄鞠躬道:“您是战场总指挥,既然是军令,何必问我接不接受?这是我的荣耀,感谢总指挥的信任!”

阿蒙当然信任加百列,他很了解这位大武士的忠诚与勇敢。想当初玛利亚就推荐加百列担任安-拉军团的前阵指挥官,阿蒙没有接受却选择了约翰,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把圣女身边最重要的臂助带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地位的原因,他要有绝对的权威去指挥部下,约翰显然更合适。

但此一时彼一时,他如今已是战场总指挥,对前线战事至关重要的职务上,当然要任命了解与信任的人,加百列既然上了前线,那就是她了这个任务也非常危险,因为很可能要面对大陆第一武士恩启都。

加百列刚刚接受最新的任命,乌鲁克军团就已兵临城下。吉尔伽美什也看清了形势,并没有挥军直攻红岬镇,而是在几十里外扎下大营,并派使者送来了檄文。大军远征当然要师出有名,发出檄文宣告自己为什么要作战、战争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不仅是占据道义的高度,也是鼓舞本方的士气。这份檄文的内容如下——

伟大、庄严、仁慈的神灵马尔都克,

无论天或地都将顺从您的意志,

后人的进献永世不忘。

诸神赐予土地上的收获装满粮仓,

请接受人们永世的奉飨。

我听见您的召唤、仰望那荣光,

您的光辉将照耀着我们的大军,

推进到大地与海洋的门庭。

那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啊,

将迎来荣耀的回归,

重新沐浴着神灵的光辉。

您的子民将惩罚埃居,他们的法老辱没神灵、欺压外邦、贪婪残暴…

檄文的最后面是一长串华贵无比的称号,用了五十个名衔来赞美马尔都克,这位神灵的名字可真够长的。

阿蒙看见这篇檄文,就意识到巴伦王国中也有马尔都克的神谕,这与哈梯和埃居的情况是一样的。吉尔伽美什以奉神谕的名义出兵,神谕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惩罚埃居法老对神灵不敬、贪婪残暴,竟敢觊觎传说中的马尔都克之地;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要指引子民恢复马尔都克之地的荣光照耀。

言下之意,巴伦王国也将介入杜克平原的争夺,而且野心很大,想要控制整个叙亚沙漠与杜克平原。就如阿蒙等将领在战前所分析的那样,若这些目标真的全部实现了,巴伦将成为周边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吉尔伽美什也将成为大陆上无与伦比的英雄。

阿蒙曾看过伊西斯神殿档案馆收藏的古代文书,记录了在都克镇一带发生的上古众神之战,同属胜利方的恩里尔与马尔都克之间却发生了决裂,阿努纳启众神从此分裂成两个集团。让马尔都克一战成名的马尔都克之地,却仍然在恩里尔的神域之中,那么檄文中提到的“将迎来荣耀的回归”,应该指的就是巴伦大军最终夺回都克平原,为马尔都克修建神殿。

就像歌烈曾经对阿蒙所说的那样——“可以预见那里的纷争也将是神灵的纷争,而人们以神之名驱使着自己的欲望!”但无论是歌烈还是阿蒙,都卷入到这场身不由己的列国混战中。

乌鲁克军团的目的,在檄文中说的也很清楚,他们是要割占红岬防线以东的埃居领土,檄文中提到的“大地与海洋的门庭”,指的就是红岬镇所在的位置。

由于阿蒙的战略后撤,乌鲁克军团想要的领土已经攻占下来,但还缺最后两件事没有完成。军事上的,要攻占红岬镇以及两侧山脉上的防御工事,才能将这片地方守住。政治上,要逼迫埃居帝国割地求和,正式承认割让这篇领土。这都是埃居法老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还需要一番大战来给出答案。

阿蒙派人将檄文呈送给后方的法老,又回了一封战书。他并没有扯神灵之类的废话,虽精通大陆上的各种文字,阿蒙本人却不太会写赞美诗一类的文体,回信很简单,就是约定三日后战场上见。

三天后,就在红岬镇以西的平原上,两国大军摆开了战阵。烈日下,铠甲与武器的反光亮的刺眼,战士们紧握刀枪,面对威武雄壮的敌人军阵,指节都有些发白,却人人站得笔直,汗水流下也忘记了去擦拭。

乌鲁克军团作战向来以实力取胜,军阵很正规,双辕战车排在最前面,车上有一名御手、一名单手持长盾拿着梭枪的武士、一名穿着皮甲配长刀的弓箭手。重骑队伍在前锋的两侧,后面是步兵方阵。

阿蒙又一次见到了吉尔伽美什。这位年轻而英俊的城主仍是那么高傲,他坐着一辆华贵的大车,车上插着一杆紫色的大伞,就在战阵前方的正中央。车上没有卫士,两侧也连一名亲卫都没有,他就这样大大方方的如郊游一般,安坐于万军对垒的战场之间。

与阿蒙上次见到他的场景几乎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吉尔伽美什此刻手中没有端酒杯,而是拿着一卷羊皮卷文书。座椅旁边放着弓箭与武器还有一支法杖,这位英雄系着华丽的披风,身上连铠甲都没穿。

吉尔伽美什坐在战阵之外的最前方,看似毫无遮掩,但任何人都不敢轻视。他的车前还坐着一名御手,是一位巨人般魁梧的大汉,车辕上放着一面巨大的盾牌和沉重的阔剑,那是恩启都曾斩杀洪巴巴的武器。

大陆第一武士恩启都此刻昂首端坐,他没有戴头盔,身穿一件古铜色的奇异鳞甲。阿蒙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察觉到,那铠甲上散发的强大的气息非常熟悉,应该是用洪巴巴的蛇鳞所制成,必然还有强大的神术防御效果。

第四卷:诸神之战 第123章 大陆第一武士

一见对方主帅如此做派,浑然不把埃居大军放在眼里,阿蒙也不想折了士气,轻轻的咳嗽一声。梅丹明白他的意思,挥手让亲卫左右分开,他一个人驾着阿蒙乘坐的战车也来到了战阵之外。

战车停下之后,阿蒙站起身来浅鞠一躬,朝着远处的吉尔伽美什说道:“乌鲁克城主,大陆上万民敬仰的英雄,您的功业曾令我十分敬佩。可是今天竟率领大军而来侵占不属于你的土地、残害异国的人民,又是为了什么?这里不是你的大军该来的地方,我欢迎您做客,却决不能容忍这种侵略的行径,请你的军队立刻撤退吧。”

吉尔伽美什也站起身来浅鞠一躬道:“阿蒙吗?我们曾见过面!你在幼底河上斩杀怪蛇挽救了乌鲁克城邦的子民,我为你的英雄行径表示感谢。听说你前不久生擒了哈梯国王并促成了两国的和谈,这功勋令我更加敬佩。但今天的战争非你我之战,我是受神谕的指引而来,要惩罚残暴的埃居君王。”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又用戏谑的语气道:“如果说撤退的话,你的军队已经按我的要求从边境撤到了这里,我非常感谢您这种热烈欢迎的方式。”

吉尔伽美什身后的军阵发出一片哄笑之声,将士们都在嘲笑埃居大军放弃边境的逃跑行为。这里是万军对垒的旷野,这俩人说话的声音也不大,却能让在场的每一位士兵都听得清清楚楚。

数千人的哄笑汇合在一起,如滚雷一般,但吉尔伽美什的声音却压住了这滚雷,仍然显得那么清晰。他展开了手中的羊皮卷文书开始大声的念诵,那上面的内容阿蒙早已看过,就是乌鲁克军团发出的战争檄文,体例就像一首对神灵的赞美诗。

吉尔伽美什每念一句,士兵们就发出一声欢呼,到最后这欢呼声竟成了激昂的呐喊,等这一篇檄文念完,他身后所有的将士们已经达到了斗志昂扬的顶点。

吉尔伽美什是一位九级大神术师,同样的九级成就,不同的人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比如阿蒙是一位七级魔法师,但其法力深厚手段高强,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七级神术师,而吉尔伽美什显然达到了九级成就的巅峰。

他念诵檄文的同时,悄然运转了几乎是世上最高明的精神控制神术,一步步激发军队的士气。而他的声音传到埃居的军阵中时,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觉得不可战胜、不可抗拒,无形中就有一种信念游疑与动摇的感觉。军阵还没有正式冲锋,但交战已悄然开始。

阿蒙开始说话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震荡,就似贴着在场每个人耳边突然开口,让人有吓一跳突然回过神来的感觉。单凭神术成就,阿蒙自然比不过吉尔伽美什,但他做的也不赖。

只听这位埃居战场总指挥冷笑道:“您刚才念的名字太多,很抱歉,我没记住!难道巴伦王国无人了吗,一首诗也要凑几十个人才能写出来?尊贵的城主,这里没有鲜花和美酒,不是你吟诗的地方。想作战便作战吧,在我身后,全是与您一样的英雄!”

那篇檄文的最后,是赞美马尔都克的名衔称号,阿蒙的话显然是对这位神灵不敬。吉尔伽美什合上羊皮卷远远的看了他一眼,神情似乎有点想笑,但随即把脸一沉,举起右手向前一挥。他身后的军阵开动了,一开始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整齐的战车与两翼的重骑隆隆的向着埃居军阵推进,大地传来轻轻颤抖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压迫感,似乎在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脏。

军阵行进中的压迫感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如果埃居军阵站着不动,随着对方战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冲到近前必然吃亏。面对的是大陆上最强大的军团,有些埃居士兵不自觉间小腿已经在轻轻的颤抖。

阿蒙站在车上朝天举起了左手,后方的军阵中传来了战鼓声。大神术师乔治亲自擂鼓,鼓声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能唤醒战士们的信心与勇气。

阿蒙又将手向前一指,埃居的战阵也动了,随着鼓声缓缓迎向对方的战阵。接近着鼓声越来越密集,战阵推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战车的冲击力渐渐爆发,将在与敌阵碰撞时达到最高潮。

随军的神术师们在阵地中布成了一座神术大阵,朱利安手持法杖飞到高空悬浮,天空不断传来飘渺的吟唱之声,似在激励冲锋的战士们忘记一切恐惧。双方战阵前推,同时淹没了吉尔伽美什与阿蒙的马车。

鲜明的刀枪晃眼,看不清彼此的情况,就在这时战场上的所有人又听见了吉尔伽美什的一声轻喝:“无耻而胆怯的埃居人,居然敢污蔑我行刺伊西丝神殿的所谓圣女,请仔细看好我这一箭!”

当众人听见这句话的时候,吉尔伽美什的箭已经射出来了,旷野上传出一片凄厉的咆哮声,就似千万头野牛在狂奔怒吼,就连双方正在加速的战车也为之一顿。吉尔伽美什在万军之中射出了惊天动地的一箭,他用的弓便是洪巴巴的长牙与蛇筋打造而成。

阿蒙一直盯着吉尔伽美什的动静,早就做好了准备,对方张弓搭箭时他也张弓搭箭。吉尔伽美什最恨大陆上的谣言,今天用这种方式来报一箭之仇。看着他的箭射出,阿蒙下意识中就与当日广场上刺客的那一箭相比较。

记得那刺客射出的是一支黑色的弩箭,足有五尺长、酒杯粗细,简直如梭枪一般。弩箭在空中遇到阻截,发出波浪拍击礁石似的轰鸣,只是连续停顿了几下,接着速度与方向不变继续朝着目标飞射。那支弩箭本身就应该是非常珍贵的神术器物,有能量神术附着在上面,强悍的不可思议。

吉尔伽美什用的箭矢虽然珍贵但也相对普通的多,就是以马革钢打造、表面镀以沉银镂刻着神术阵花纹的制式用箭。两尺长、一指粗的箭杆在阳光下像一道银色的闪电,旷野上卷起了恐怖的咆哮声,那是洪巴巴的怒吼在回荡。

阿蒙也射出了自己的箭,而且是一连三支,他用的箭与对方几乎是一样的,弓是用双头怪蛇的长牙与蛇筋制成。每一箭射出,都带着划破长空的锐利哨音,正击在吉尔伽美什的箭上。两支箭在空中相击,发出澎湃的爆炸声,阿蒙的箭随即被震裂成好几截飞散而开。

旷野中的咆哮似乎减弱了一点点,而吉尔伽美什的箭只是稍微停顿一下,接着速度与方向不变继续飞射,一连在空中三次交击,皆是如此。

阿蒙连发三箭,却没有挡住吉尔伽美什的一箭,对方的箭已经到了阵前,咆哮声带起的强烈的气浪掀翻了阿蒙前面的两辆战车。阿蒙没动也没躲闪,站在原地举起了铁枝法杖。

这时驾车的梅丹佐发出一声爆喝,拔出长柄重剑,带着耀眼的银光高高跃起斩了过去。空中一团银光无声无息的炸裂,梅丹佐被震了下来,那支箭刺破银光从半空朝着阿蒙继续射落。

这时又听见一声清喝,战阵的右方飞出一面沉重的盾牌,带着狂风砸向了那一箭。加百列也出手了,她离得位置稍微有点远,赶不及拦在阿蒙得身前阻挡,于是尽力扔出了一面巨盾。震耳的金铁交鸣声传来,门板一般的盾牌瞬间四分五裂,那支箭顿了顿,继续朝阿蒙飞来。

这时天空有无数光芒落下,形成五颜六色的防护罩护住了阿蒙的身形。

朱利安就漂浮在阿蒙上方的高空,主持军阵中的神术大阵,此时看见主帅遇袭当然要运转神术保护。那惊天动地的一箭终于放缓了速度,连续突破各种护罩,发出一阵阵荡漾的冲击波,那旷野中的咆哮声也渐渐平息。

阿蒙举起铁枝指着飞来的箭,它在法杖的尖端处奇异的停顿,就这样被阿蒙最后施展的空间神术定在了空中。阿蒙一收法杖,那支箭落了下来,他伸手稳稳接住。这支银色的箭热的发烫,就像在熊熊烈火中灼烧过一般。

不论这支箭射来的过程如何,身边的众将士见总指挥稳稳的将它接住,发出了一阵欢呼喝彩声。但阿蒙自己却心头骇然,吉尔伽美什用的就是战场中的制式神术箭,可是这一箭的威力显然超出了当日那刺客射出的一箭。

虽然看场面有惊无险,他接箭也很潇洒,情况不一样。当日那刺客发出的是冷箭,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事先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防备,而今天吉尔伽美什是在战阵中射出,众高手早就严阵以待。

身边将士们的欢呼喝彩声紧接着却变成了骇然惊恐声,因为高空上有一个魁梧的身影挥起金色的拳头,正打向朱利安大神术师。

战场上发生事情太多太快,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吉尔伽美什射出一箭之后,闭上眼睛坐下深吸,似是很耗力。就在这时恩启都却突然跳下了车,地面发出砰的一声响,烟尘四起,然后他高高的跃向了空中。

这位大武士跳那么高干什么?就算他跳的再高也不会飞啊!看他在空中跃起的弧线,应该恰好落在冲锋的军阵之前,难道他想赤手空拳的徒步带着战车军阵发起冲锋吗?

军阵冲锋,士兵们都高度紧张,集中精神只注意迎面而来的敌阵,等待那飞射的箭矢与梭枪,谁也不会东张西望抬头看天。因此恩启都高高跃起的时候,对面的埃居士兵几乎都没有注意到,而且他的速度也太快了,身形就像一道恍惚的虚影。

战车上的阿蒙却看得清楚,他刚接住从天空射落的一箭,正抬头望着那边呢。一见远处恩启都跃起的速度与高度,立刻张弓射出了一箭,用的正是吉尔伽美什的箭。这一箭不是朝天上射的,目标直指乌鲁克军团行进的正前方,正是恩启都将要落地的位置。

这一箭却没有射中恩启都,但也不能够算射空。银色的箭杆直插入地面带着轰然之声,一股澎湃的力量掀翻了迎面而来的两辆战车。埃居队伍最前面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欢呼喝彩,吉尔伽美什刚才那一箭的“战果”也是掀翻了埃居军阵最前面的两辆战车,此刻本方主帅回敬了同样的一箭,场面看上去是势均力敌。

阿蒙已经射出了四箭,最后一箭离弦,他感觉全身一阵酸麻,有那么一刹那很虚弱。这种射术可不像吃豆子那么轻松,是意志与力量的融合,精气神绷得比弓弦还紧,他需要缓口气才能恢复过来,但就在这时,阿蒙张大嘴露出了骇然之色。

阿蒙的最后一箭没有射中恩启都,这位大武士哪里去了呢?就在阿蒙张弓搭上第四箭的同时,坐在远方战阵中的吉尔伽美什突然睁开了眼睛,站起身来朝天拉弓做出了一个射箭的动作。

他的弓弦上并没有真的箭,而是以能量神术虚凝成无形之箭射出,目标竟然是空中的恩启都!在恩启都跃至半空抛物线的最高点时,吉尔伽美什的无形神箭射中了他后背,恩启都的蛇鳞甲上爆发出一团扭曲的光影,巨大的能量冲击无声的散射而开。

光影扭曲似乎融入了天空的背景,这位大武士魁梧的身形竟模糊不清了,他突然加速向斜上方疾飞而去,瞬间就到了朱利安的眼前,在扭曲的光影中挥出一只金色的拳头!

吉尔伽美什空拨弓弦射出的一箭,不仅带着强大的能量神术、扭曲光影隐藏身形的信息神术,甚至还有将能量转化为速度的空间移转神术。以凡人的血肉之躯根本承受不了这一箭,一般人看见恐怕会错以为吉尔伽美什要杀了恩启都,但这位九级大武士身穿蛇鳞甲却硬生生的受了这一箭,然后突然出现在高空上的朱利安身前。

谁也没想到啊,他们俩居然还带这么玩的,配合之默契简直难以形容!

吉尔伽美什射出这无声无息的第二箭之后,便放下弓坐在椅子上闭目冥想,进入了深深的沉定状态。这两箭绝不轻松,他也需要歇口气才能缓过来,对前方的大战以及空中的恩启都仿佛已经不闻不问了,好似充满了信心。

说起来慢,但这一系列变故发生的极快。朱利安运转神术阵护住阿蒙的身形,感觉不对刚刚抬起头,恩启都就已经到了。不能怪他没有警惕性,谁能想到一位大武士能从远方的敌阵中以这么快的速度飞到眼前呢?

一位八级大神术师可以瞬发高阶神术,心念一起,高空中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啸声,这是极高明的音波障神术,既是强悍的防守也是犀利的攻击,高频的震颤迎面祭出能将巨石击成粉末,但却挡不住恩启都的血肉之躯。

恩启都连速度都没有放慢,硕大的拳头直击而来,高空中又有一片刺耳的声音就像无数琉璃被打碎,音波障神术甫一发出就戛然而止。恩启都没有拿武器,他的巨盾与阔剑还留在马车上,此刻只带了一双很薄的金色拳套。

拳套不是手套,拳头握起手心是空的,只护住了手背以及手指的外关节,这双拳套是用洪巴巴九个蛇头分叉处、后背上那块最坚硬的蛇皮制成。恩启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扭曲的光影中一拳打出,拳头就似流星,拳套上发出金色的、带着尾焰的光芒。

朱利安右手持法杖,左手取出了两支卷轴,但已经来不及展开了。在这么近的距离几乎是面对面,展开卷轴也是在攻击自己,还不如直接自杀算了。况且展开卷轴也需要一点时间,对于他这样一位大神术师来说,还不如自己的瞬发神术及时。

朱利安的法杖一抖运转了气元素护铠术,周身的空气似乎凝固成了一层透明的厚厚铠甲,外层粘稠、越往里越坚韧,到最里层简直坚硬如刚。这是最高明的元素防御神术,也最适合在空荡荡的高空施展。

紧接着只听啪嚓一声,朱利安手中的法杖碎裂成好几截,又有砰的一声闷响传来,空中乱流激荡,这位大神术师的身体随着气元素护铠的爆裂,散开成一片血色的烟雾。

朱利安的气元素护铠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被恩启都一拳打爆了,施法时被强大的力量硬生生的打断,他手里的法杖也毁了。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一拳之威,气元素护铠炸裂,朱利安的身体如何能承受这种冲击,当即在空中化为一片血雾。

阿蒙正处于短暂的虚弱状态中,抬头听见尖锐的音波鸣响与气元素护铠的炸裂声,想救朱利安都救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空中那一团血雾爆开。一位八级大神术师啊,大陆上高高在上的存在,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神奇的力量,却被人像拍死一只苍蝇般一拳毙命,这恩启都还是人吗?

第四卷:诸神之战 第124章 艰苦的大战

高空的各种法力与能量杂乱的激射,一时侦测不清那里的情况,就见红雾中有一片东西落下,包括朱利安断成几截的法杖、两支未展开的卷轴、一枚空间戒指。阿蒙一招手将卷轴与空间戒指都凭空收起,举起铁枝如临大敌。

恩启都是一名纯粹的武士,他毕竟不会飞,那魁梧的身形终于从高空落下,如天外的陨石直落阿蒙身后的战阵。朱利安虽然死了,但临终前施展的神术也挡住了恩启都,否则让这位大武士飞向后面,落在战阵后的神术师队伍之间,那么麻烦就大了!

恩启都是头朝下从天而落的,未等他落地,射向天空的箭矢如雨。这位武士大喝一声,身上的蛇鳞甲发出流光溢彩,空中又隐约传来咆哮怒吼之声,箭矢未及贴身便纷纷弹落。离地面还有十尺高的时候,恩启都突然又凌空砸出了一拳。

拳套又发出一团带着尾焰的金光,巨大的力量冲击打在地面上,竟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大坑。有几辆战车被砸碎了,烟尘四起中一片血肉模糊,他正下方的十几名士兵当即阵亡连全尸都没留下。这是他的第二拳,这位大武士借反冲之力空中转身稳稳的落地,那魁梧的身材竟如此灵活!

周围的士兵受这一拳的冲击波及,站立不稳一片人仰马翻,这时只听阿蒙大声喝令:“散开!”

让普通的士兵围着大陆第一武士近战肉搏,简直就是填命送死,普通的刀枪箭矢根本就近不了恩启都的身。况且这是在冲锋的军阵里,如果后方混战会打乱整个队形。难怪吉尔伽美什对恩启都那么放心,就让他落进敌人大阵中,这位武士确实无所畏惧,也真的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吉尔伽美什射出的一实一虚两箭,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一箭看似威势无匹却只是吓唬人,第二箭无声无息却把恩启都突然送到了敌阵的上空。八级大神术师朱利安猝不及防间被当场格杀。这也是在无声的宣告一件事,如果他们真的是当初赐福大典上的刺客,用这种方式行刺,还能不得手吗?

周围的战车根据阿蒙的命令散开,恩启都落地之处成了一片空地,激起的烟尘未散,就有一道耀眼的银光带着尾羽直击而来。那是阿蒙跃出了自己的战车,挥着铁枝法杖当空砸落。

他并没有使用其它花哨的神术,运转任何神术都要耗费法力并需要那么一刹那的时间,对付别人可能有用,但对付这种能一力破百巧的巅峰大武士,阿蒙集中了所有的、纯粹的力量,并以全部的法力运转能量冲击附在法杖上,发动了平生最强的一击。

恩启都的反应之快超乎想像,蹬地转身突然前蹿,又挥出了第三拳。阿蒙本是在空中双手持杖,用杖尖砸向恩启都,但恩启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突然蹿过来,这一拳正打在阿蒙双手之间的杖身上。

感谢老疯子,这支神奇的马革钢法杖异乎寻常的坚韧,带着金光的拳套打在上面,杖身剧震发出嗡鸣,却完好无损没有被打断。阿蒙的十根手指都麻了,但抓的很紧没有让铁杖脱手。大武士运转的力量很类似于能量神术,巨大的冲击力蔓延全身,阿蒙的身体就像被压迫攥紧,换一个人也许会被挤成碎片。

他身上的蝎壳甲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爆发出一片流转的黑光,法杖剧烈的震颤着,阿蒙从空中来、往空中去,被恩启都一拳打飞,远远的竟飞向了战场的中央,而两边正在冲锋的战车军阵尚未碰撞到一起。

恩启都一共打出了三拳:第一拳击杀了大神术师朱利安,也等于破了埃居军阵后鼓舞全军的神术大阵;第二拳在敌营中砸出了一片空地,差点没有搅乱正在发起冲锋的军阵队形;第三拳将敌方主帅打飞出战阵,落在了即将混战的战场中央。

就在这时,大神术师乔治托着一面战鼓手持法杖以极快的速度飞到了高空中,鼓声未断,但他在第一时间接替了朱利安的位置,重新主持发动神术大阵。朱利安死在恩启都的拳下,一位八级大神术师竟然来不及还手,此刻填补他的位置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乔治毫不犹豫。

大军不能乱,而且他也不信恩启都还能飞上来他想发动神术大阵的力量对付空地上的恩启都,哪怕能把这位大陆第一武士困住也好,用卷轴砸总能砸死他吧?

恩启都大胆至极、嚣张无比,但绝不鲁莽愚蠢,乔治刚刚飞到高空站定,他一拳将阿蒙打飞之后随即拔足狂奔,从埃居战阵中冲了出来。他的速度可比前面的战车快多了,沿途挥拳扫过,打飞了挡在身前正在冲锋的战车,竟把埃居军阵前锋的中央冲出了一个缺口,直奔向刚刚落地的阿蒙。

如果换成一般的战斗,两军未及正式交战,埃居这边恐怕就已经败了,因为全军主帅被人像拎小鸡一样从大阵中扔了出来!后方的士兵怎能不乱?

此时却有一支队伍冲上前去,填补了战阵中央的缺口,并发了疯一般紧追恩启都,这支衣甲耀眼的骑兵,是阿蒙在安-拉军团中训练的亲兵卫队,当先一骑就是梅丹佐。梅丹佐已经跃上战马带领亲卫追赶正冲向阿蒙的恩启都,这支亲卫的铠甲与武器是阿蒙下血本亲自置办的,非常轻便,可是冲击力与防护效果比重骑还强。

亲兵卫队并不畏惧恩启都之威,而是舍生忘死去救主帅,尽管他们追不上,但这股士气颇佳。乔治趁此机会在空中大喝:“全军接战阿蒙总指挥将亲手格杀恩启都!”

前线的将士们举起武器发出兴奋的呐喊,冲锋的速度终于达到最快。刚才恩启都从天上到地下挥出三拳打了一圈,但只有军中的高手和附近的士兵看清了,整个战线上其他的将士并没有注意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吉尔伽美什射出的第一箭吸引过去了,而阿蒙回敬的那一箭也丝毫不失颜面。

听见乔治在空中的大喝,很多人还以为阿蒙总指挥要和恩启都单挑呢,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大陆第一武士!哈梯国王不是把这个称号给了阿蒙吗?将士们也来不及去细想,高空中的声音怎么不是朱利安而换成了乔治?

阿蒙远远的飞出大阵,战场中央的地面突然像被一只巨手抹平,他运转了空间神术与气元素神术,控制身形稳稳的落地站定。前后军阵的战车轰隆隆如雷鸣一般正在冲来,埃居军阵的前方有一条魁梧的大汉跑得比战车还快,又一蹬地高高跃起,飞到战场中央一拳朝阿蒙击下。

这个恩启都是盯上阿蒙了,把他打飞还不解气,又冲过来飞天一拳。这一拳的威力已经不如他挥出的前三拳了,但仍然气势磅礴令人不敢硬抗。阿蒙双手持杖挥向恩启都,这一次拳杖没有直接撞击,但是周围却有一阵狂风乱卷。

阿蒙的身形一晃,光影一阵扭曲仿佛换了一个位置,但其实还站在原地。他用了空间神术来抵御和化解这一拳的力量,同时感觉全身骨节一阵酸痛。恩启都也落地了,震的大地都在轻颤,又一挥拳朝阿蒙打来,这种硬碰硬的打法几乎无法化解,那爆发的能量能激散空间神术的移转效果。

阿蒙狂喝一声挥杖前击,拳头和法杖离了几尺的距离,空气中就爆发出一团白光,砰的一声将阿蒙凭空震退好几步才站稳。恩启都却没有乘胜追击,又突然转身向后一拳,隔空的力量砸在一柄直刺而来的剑尖上。

原来是梅丹佐赶到了,这位亲卫队长速度最快,将后面的车队与骑兵远远的甩开,战场上的声音非常嘈杂,而他施展神术尽量隐藏了自己的马蹄声,在隆隆的战车冲锋声浪下几乎是无声无息的杀到,借着奔马狂冲之力朝着恩启都的后心直刺。

梅丹佐用的是将法杖伪装成剑柄的神术重剑,剑身上带着淡淡的银光,剑尖前方却有螺旋型的气流飞旋,运转法力施展空间切割神术,配合这一剑的锋芒,是最难防的偷袭。

恩启都却没有让他得手,转身一拳又泛起金光,梅丹佐那柄珍贵的重剑节节寸断,手里就剩了一截光秃秃的法杖。力量的冲击将梅丹佐卷向了半空,他身上银色的铠甲也碎了,露出了里面穿的黑黝黝的蝎壳甲。梅丹佐在不远处翻身落地,但他骑的那匹骏马却远远的飞了出去,被拳风打的四分五裂连哀鸣声都未及发出。

右拳击退梅丹佐,恩启都再一旋身左拳挥出,这时斜刺里有一道银光斩来,是加百列轮着一柄战斧跃到空中狠狠的劈下。拳风与战斧相击,银光被打散,战斧也被崩开了碗大的缺口。加百列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头盔落地金色的长发散开,落到了的另一侧。

阿蒙凭空又取出一柄战斧和一面盾牌扔给了加百列,哑着嗓子喊道:“累死他!”

喊话的同时他已经挥舞着铁枝法杖再次冲向了恩启都,梅丹佐拔出腰间的蛇牙短刃也冲了过去,加百列自然挥舞着盾牌与战斧加入了战团。阿蒙下的命令是“累死他”而不是“打败他”,这位大陆第一武士简直不可力敌啊,只能尽量的困住他围斗,而且恩启都此刻已不在巅峰状态。

没人比阿蒙更清楚恩启都挥出的三拳之威是多么恐怖,换个人恐怕早已力尽需要休息了。人的体力是有极限的,晃晃悠悠的可以走一整天,但全力冲刺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恩启都相当于刚刚经历过全力的冲刺,绝对不能再给他喘息的机会。

四名大武士混战在一起,这一片战场烟尘四起飞沙走石,其它人根本不能靠近。此刻双方的战阵也终于交锋了,进入彼此的射程后,如雨般的箭矢射出。紧接着战车相撞一片人仰马翻,两军穿插交战在一起,四处传来呐喊声、武器的碰撞声、刀枪砍入骨肉伴随的惨叫声,大战全面展开。

这场大战一直进行到日影西斜。冷兵器互相砍杀的战争,士兵不可能挥刀砍一整天。一个正常人拿着沉重的武器挥舞格斗,一顿饭时间就体力不支了。正式的军团士兵至少都是修炼过体术的武士,他们的体力耐力当然远超过一般人,但也不可能持续高强度的作战。

正规大军团不是乌合之众,在没有溃散之前攻防都有组织,前线作战也是有层次的一波波推进,不断有生力军涌入战场组成新的阵线,掩护疲惫与受伤的战士后撤。在这种情况下,临阵指挥非常重要,但大战展开之时,两军主帅都没有指挥军队。

吉尔伽美什坐在战车上闭着眼睛,似是进入了忘我的冥想,身边的军阵隆隆的推进,各位将领早已清楚作战计划,只是按部就班的展开战阵。而埃居的主帅阿蒙是身不由己,他被恩启都一拳打了出来,然后在战场中央陷入混战。

埃居那边的指挥者成了乔治大神术师,站在高空之上号令全军。

双方第一轮战车冲锋都没有冲垮对方的阵形,穿插之后,步兵方阵也投入了战斗。冲杀的士兵们几番进退轮换,乌鲁克军团的战斗力确实强悍,乔治几乎把战阵上的后备军全部推上前线,这才勉强稳住阵脚,并趁着对方收拢战车时,又发起了几次反冲锋。

战车需要冲击速度才能发挥优势,所以不可能一次全部投入正面战场,需要在步兵阵线的掩护下轮番冲击,战斗就似一波又一波的浪涌交替碰撞在一起,异常的惨烈。

神官们组成大阵,吟唱声始终飘荡在半空,柔和的光芒洒落,最重要的作用是两点:一是安抚士兵的心灵,使他们忘记恐惧;二是给受伤的士兵止痛。在大部分的战斗中,受伤的士兵有半数是死于疼痛导致的休克,而并非伤势本身不可救治。

神术师们也会疲倦,在神术阵中的每一个位置都需要交替轮换,除了指挥全局的大神术师乔治一直坚持在第一线。埃居军阵不占上风,打的很艰苦,阵线在缓缓后退,但并没有溃散。这多少出乎吉尔伽美什的预料,这次出征一直势如破竹,今天才遇到了第一场硬仗。

乌鲁克军团中的神官们也没闲着,在做着与对方一样的事情,混战展开很久之后,吉尔伽美什仍然坐在那里没动。但乌鲁克军阵后方的高空中,却出现了一道人影,披着彩霞般的光辉像是一位神灵,显示的却是吉尔伽美什的身形面貌。

吉尔伽美什还坐在车中,另一个吉尔伽美什却出现在高空,成了主持神术大阵的中枢,而且开口下令指挥整个军阵的调动。吉尔伽美什不是神灵却能展示这样的“神迹”,远方空中遥遥相对的乔治暗暗叹息,他可没有这个本事。

已经形容不出这具体是何种神术,信息神术、空间神术、能量神术、元素神术?能凝聚意志化出自我的形像,却不是幻影。叹息之中乔治也玩了一点花样,一挥法杖给自己披上了漫天的霞光,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幻影神术,看上去倒也不失威风。

经过十几轮冲锋接阵之后,从上午打到下午,双方的士兵都疲累了。埃居军团的伤亡显然更大,但只要阵营不崩溃,死伤的差距并不会太大,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团的最中央反而是一片真空,飞沙走石间发出各种巨响,四位大武士混战未歇。

前线上的士兵都交替冲锋好几波了,但阿蒙带着梅丹佐与加百列却与恩启都激战到现在,连一丝缓手的时间都没有。将士们累了,阿蒙当然也累了。

阿蒙只是一名七级大武士,但同时也是一名七级大魔法师,他用功之勤苦、耐力之持久、法力之绵长、意志之坚韧,几乎从没遇到过能够相提并论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天赋,而且也与苦难的经历有关,一般的大武士就算修炼再用功,恐怕也没有阿蒙的那些遭遇。

但是阿蒙今天可遇到对手了,恩启都简直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战神。他刚开始那三拳确实尽了全力,此后阿蒙也没给他一丝喘息的机会,混战中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他们的战团周围各种能量激射,外面的人根本看不清,连侦测神术都被扰乱。

阿蒙和梅丹佐用的神术都很简单,就是以空间神术配合能量神术,增强一位大武士的力量,却暗含着大魔法师的法力,这一手应付恩启都是最有效的。激斗中的加百列都没发现任何异常,而且她本人也会使用神术辅助战斗。

阿蒙的铁枝发杖不仅带着澎湃的力量,而且还散射着各种可见与不可见的锋芒,他每一次被击退都咬牙立刻反攻,顶住了最大的压力。恩启都的拳套挥起带着淡淡的金光,每一次想向阿蒙发起连续的攻击时,另外两名大武士都及时掩护牵制,成了缠斗的局面。

第四卷:诸神之战 第125章 对策

三名大武士打不败也击不退恩启都,而恩启都主要就盯着阿蒙出拳。阿蒙在两名大武士的掩护下,倚仗强悍的力量苦苦支撑到现在。恩启都没有一拳真正打在他身上,但他的蝎壳甲已经有多处破损,渐渐感觉到一阵阵恶心,这是力量运转到极致的征兆。

激斗中的阿蒙突然警醒过来,他想把恩启都困住,而实际上他反而是被恩启都困在了战场中央,身为主帅脱离全军无法指挥战局。再这么混战下去,先累死的会是阿蒙,用力量对轰、拼体力与耐力的话,这四个人中能坚持最后的肯定是恩启都。

乔治指挥大军打的有声有色,但有些事情他不好做主,比如下达撤退的命令,而且乔治也调动不了守在红岬镇与山脉防线上的军力。第一场大战,阿蒙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都摆到防线以外来,乌鲁克军团也不可能将所有兵力都投入第一线接战。

阿蒙等三名大武士尽全力缠住了恩启都,可是这位大陆第一武士的战力显然超出了想像,他们三人之间的配合只要稍露破绽就会落败,再斗下去恐怕坚持不住了。必须赶紧脱离战场,身为主帅绝不能阵亡在两军之前,否则埃居大军非溃阵不可。

正在这么想的时候,恩启都大喝一声一拳击来,这一拳看似暗淡无光却直接击在阿蒙的杖尖上,这位大武士久战之后还能突然发力,将阿蒙震飞出十几尺。然后他原地转身带起一道旋风,双拳接连挥出又泛起了金光,同时将加百列与梅丹佐震开很远,加百列手中的那面盾牌终于啪的一声碎裂了。

这三人之间的呼应配合瞬间被打散了,加百列和梅丹佐都已经到了力尽的边缘,而恩启都还能猛然发力,难道他是想在这个时候解决战斗了?

就在这时,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阿蒙的左手第一次松开了法杖,指甲缝里带着血痕,向后震飞的同时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往前一挥。半空发出一片哗啦啦杂乱的响声,无数桌子大小的巨石陡然砸落,瞬间堆成了一座小山,竟把恩启都硬生生的埋在了这座石山下!

阿蒙听歌烈提起过,恩启都是一名纯粹的九级武士,一直只修炼体术而不浪费任何精力去修炼神术,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巅峰。阿蒙知道将要在战场上遭遇恩启都,也一直在思索对策,自杀式的毁灭风暴自然没法用,面对面的混战也很难展开卷轴,有没有别的出奇制胜之法呢?他是一名大魔法师,自然要利用自己的一切优势。

阿蒙学的兵法很正规,指挥与训练军团也是中规中矩一丝不苟,但他学的体术和神术却是野路子,与一般的武士和神术师的习惯完全不同,很多手段出人意料甚至超乎想像,否则也不会做出潜行数百里挟持哈梯国王这种事情。

阿蒙回忆了自己与他人格斗的所有经历,觉得能有奇效的只有一招,他曾在幼底河边那番与追杀者的苦战中用过,就是突然挥出空间法器,将里面装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砸出去。几乎没有哪位大神术师在战斗中这么干过,他也欺负恩启都不会神术,所以想到了这个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