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有没有降下神谕呢?还真有!罗德-迪克在阿蒙神殿中祷告,请求神灵给与指引。阿蒙则声音则说道:“我可以告诉你目前波兹的形势,若想实现你的目的,现在确实是最好的时机。至于愿望能否达成,还需要你与国人自己去努力。我话就是——去做吧!”

埃居是第一个正是宣布脱离波兹的臣属国,波兹当然要兴兵问罪,双方在赤海一带经过一番苦战,波兹大军并未取胜,就在这时大流士驾崩。

穆芸在天国中很纳闷的对阿蒙说:“大流士怎么就死了呢?”

阿蒙苦笑道:“列奥尼会死,大流士当然也会死,他们的身份就是凡人、是血肉之躯。宙斯与马尔都克以化身来到人间是成为君主而不是修炼者,他们要印证的并不是超脱永生的道路。我想马尔都克看的比我更清楚,波兹帝国的扩张已经到达了极限,希波战争的失利以及埃居分反叛就是标志。他来到人间已经得到了想要求证的见知,我想他的目的应该达到了。”

穆芸又问道:“阿蒙,以你取得的成就来衡量,马尔都克究竟达到了什么目的、印证了什么成就?”

阿蒙眯着眼睛缓缓说到:“你看看波兹帝国,大流士是天枢大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君主,他完成了历代帝王梦想去做却无法做到的事情。就我的亲身经历中,拉西斯二世、辛纳赫大帝等人都有这样的野望,他们却不可能实现,而大流士做到了!”

穆芸眼中有一丝困惑:“你曾对我讲解过创世神的成就,那是人间欲望的尽头,只有超脱人间才可能实现。而马尔都克已经超越了创世神,他在人间印证的又是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阿蒙思索着答道:“我看到了他所创建的神国与我创建的天国有何不同?马尔都克融合了阿努纳启神系的神域,却允许真真假假不同的神灵信仰存在,而大流士则征服了大陆上几乎所有的王国,形成了统一的大帝国。这是一种融合、一种创举,也给了后来者启示,甚至影响与改变了这个世界。天枢大陆上若有人再建立这样的国度,管理如此庞大的地域与众多的部族,必然要借鉴大流士的做法。”

穆芸有点过味来了,点头赞道:“马尔都克以大流士的身份来到人间,将传统帝王术的精华荟萃,建立这样的帝国,天枢大陆上任何前人都没有经验,他只能自行总结创造。他将居鲁士的行省制发挥到极致,来管理庞大的疆域,又借鉴亚述大帝辛纳赫的做法组织军事,统一税赋和度量衡,使如此之多形形色色的部族竟然能融入一个国度。”

阿蒙接着说道:“这是一种求同存异的融合,马尔都克本人也拥有很多身份,波兹人将拜火光明教奉为国教推行到各地,但是又允许各地保留原先的神灵信仰。马尔都克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中开辟的神国已经很清晰了,它可以容纳形形色色的神灵,也可以让各种各样的造物主在他的神国中开创自己的世界,你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也可以说是群魔乱舞。他要求证的誓愿便是如此,目的已达到,所以大流士的身份已经不重要了。”

穆芸饶有兴致的追问道:“看来你也参透了这种求证,了解他的神国,那么也可以亲自去看一眼喽?就像你当初进入九联神国一样。”

阿蒙笑了笑:“是的,我既然参透,当然可以进入那个世界,你想让我去看一眼吗?”

穆芸露出了非常好奇的神色:“有没有危险啊?”

阿蒙笑着摇了摇头:“我与马尔都克这样的存在,不到逼不得已是不会直接动手的,就像当年的阿努或安-拉那样,谁也承受不了殒落的代价,不陨落也是一种承诺。”

穆芸又问道:“需要多长时间?”

阿蒙答道:“去去就回”

穆芸拍着阿蒙的后背道:“那你就去看一眼呗,我也很好奇他的神国是什么样子?”

阿蒙站起身来道:“好吧,我去一趟。”言毕一步踏入莫名的虚空,已经消失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中。穆芸瞪大眼睛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见阿蒙从不生不灭的永恒终一步又踏了回来,眼中带着一丝古怪的神色。

穆芸惊讶道:“怎么了,没去成吗?”

阿蒙苦笑着摇头道:“不,我已经回来了。”

穆芸很错愕:“这么快?”

阿蒙解释道:“对,就是这么快。我刚刚进入那个世界就惊动了马尔都克,我不想和他多说什么,转身就回来了。”

穆芸抓住阿蒙手臂道:“他的神国是什么样子、又叫什么名字?”

阿蒙不说话,一股庞然的信息印入了穆芸的灵魂当中,这位超脱永生的天使竟然差点没站稳,身形晃了晃被阿蒙一把抱住了。很多玄妙也无法去描述,阿蒙他直接把自己的经历印入穆芸的灵魂,就如穆芸自己去见证一般——

阿蒙穿越不生不灭的永恒,进入一片山河之中,这里可谓多姿多彩、也可谓乱七八糟。将侦测神术运用到极限放眼望去,有开满野花的美丽大草原、也有瘴气四溢的莽莽丛林、还有阴霾弥漫的愁云深涧,就像无数个世界层叠交错在一起。他的立足之处是一片土坡,周围寸草不生,前方有一块硕大的石碑,碑上有字。

这石碑和文字是人间不可能出现的,它上面刻的不是任何一种文字,而是随着观望者的见知变化,假如是根本不识字的神灵来到这里看见这块碑,也自然能感受到一种信息、了解碑上写的是什么意思。阿蒙看见的是类似天命书简上的神文,感受到的信息解释了这片天地的来历。

阿蒙在碑文上看见文字是“自在天世界”,下面还有落款小字是“波旬”。但是以穆芸的见知,她在信息中看到的文字是“造物主世界”,下面落款的小字是“马尔都克”。

造物主是一种成就,可以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中开创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马尔都克早在未脱离阿努纳启神系之前就已拥有了造物主成就,却没有依附神国开创自己的世界,他又以另一种身份求证了另一种境界——自在天。

“造物主”与“自在天”的区别也许只有神灵才能体会,但以境界而言是类似的,只是“自在天”的含义比“造物主”更广。

斩落恩利尔,马尔都克取得了超越创世神的成就,脱离了阿努纳启神系,也求证了比“自在天”更高的境界,他在不生不灭的永恒中开创了“自在天世界”。

如果按照穆芸的理解,这个神国可以容纳各式各样不同的造物主所开辟的世界,所以穆芸看见的文字是阿努纳启神文,写着的“造物主世界”。

那么这个神国相比创世神的神国有何高明之处呢?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波旬本人可以自由离开,不像创世神那样必须留在神国中。

所谓的“自在天”境界与穆芸所理解的“造物主”成就其实有所差异,超脱永生的神灵陷入自己的灵魂世界中,所经历与见证的一切都依照独私之心化转,不能容纳己心之外的世界,因此不论法力再广、见知再高,他所开创的世界也不可能打开。

求证这种境界的神灵若继续勘破,仍有各种可能,或许会有更高的成就或许是殒落的结局。波旬则突破了更高的境界,他的神国是能容纳各种“自在天”的世界,也接引所有神系之外愿意来此的超脱永生者。

波旬的开辟的世界也是封闭的,不能与神灵分享,但他取得更高的成就之后,却在自己的灵魂世界外又延伸创造了一片天地山河。那些不愿意遵从各神系誓言、只追求自己所欲的神灵都可以来。如果他们能够取得类似造物主的自在天成就,也可以依附波旬的神国开辟自己的世界,这样的神灵又被称为自在天魔,而波旬则被称为魔王。

这个神国中可谓群魔乱舞,各式各样的神灵都有,他们在人间并无统一的指引,有的根本就没有留下指引。这个神国的主人是波旬,但只要接受指引者不侵犯波旬的利益,波旬也懒得管他们,波旬所要的就是诸天魔所融入这个世界的灵魂印记与修炼见知。

如此庞然的信息印入灵魂,穆芸用了一段时间才回过神来,惊讶的问道:“我在这个神国中,为何没有看见神灵?”

阿蒙笑着解释道:“这世界刚刚开辟不久,进入那里的神灵还不多。”

穆芸又问道:“我也没看到造物主依附于神国所开创的世界。”

阿蒙又解释道:“那些神灵不能完全称之为造物主,应该称其为自在天,但其成就与造物主是类似的。那些世界你是看不见的,只有自在天魔自己能享有。我所观察的结果,波旬的神国中依附的自在天小世界还不多,进入那里的神灵大多尚无这种成就。”

穆芸抓紧阿蒙的手臂道:“你是说马尔都克的神国中能够容纳是各种各样的造物主世界,但那些世界却无法展开。就这一点看,马尔都克不如你啊!那些自在天魔也不如天国中埃阿那样的大天使。”

阿蒙笑着摇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马尔都克的誓愿就是如此,进入自在天世界的神灵并不需要信奉马尔都克,也不必是马尔都克在人间的门徒,他们只是有着同样独私的信念,所以马尔都克的神国就是那样。这也是令我惊叹的成就,但并非是我所求。”

第八卷:创世纪 第281章 和平演变

穆芸终于听明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国,掩口道:“马尔都克可真能想象,竟然开创了那样的一个神国,依附于神国的神灵越多,他的见知就越广大,理论上是无穷无尽的。”

阿蒙点了点头说:“是啊,他在人间求证这种誓愿,在神国中突破了此誓愿的尽头,我也经过了类似的求证,只是誓愿有所不同,所以开创了我的天国。”

阿蒙与穆芸在天国中探讨马尔都克开辟了怎样的神国,而人间诸事继续。大流士驾崩,其子薛西斯即位,波兹帝国与希顿联合王国仍然处于连绵不断的交战状态。在希顿已被波兹征服的各个城邦,反抗活动也此起彼伏,波兹帝国由攻势转入了守势。

马尔都克已求证了他所追求的境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了,就连大流士之子、新的波兹帝王薛西斯,也不清楚波兹人崇拜的大光明神马兹达就是马尔都克的另一个身份。

随着波兹帝国的扩张进程走到尽头,其国策也开始转变,对内统治日渐严苛,终于有一天,薛西斯下令焚毁了巴伦城的天神之门、拆除了马尔都克神殿,只允许民众信仰大光明神马兹达,拜祭波兹人所信奉的光明圣火。

穆芸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在天国中偷着乐,靠在阿蒙怀里笑的花枝乱颤。大流士的儿子下令焚毁马尔都克神殿,这在神灵看来确实荒诞搞笑。但是笑着笑着,穆芸的脸色又突然一变显出了怒容,站起身来道:“阿蒙,你的族人竟然拆毁了我们的神殿!”

阿蒙也站起身来拍着他的肩膀道:“何必生气呢?你刚才还笑马尔都克,可是他遭遇的事情我们也同样也会遭遇。”

穆芸问道:“难道你会高兴吗?”

阿蒙叹息道:“无所谓高兴不高兴,我只是有点感慨,马尔都克当年的预言印证了。果然是我的族人拆毁了我的神殿,没有让马尔都克动手,也不是波兹大军所为。”

阿蒙是埃居主神,罗德-迪克自不会下令拆除他的神殿,被拆除的是撒冷城中的那一座神殿,也是阿蒙最早的神殿。当年是阿蒙指引门徒创建了撒冷城,他搂着穆芸女神的那尊神像一直矗立在神坛之上接受民众的献祭,成了一种信念的象征,怎么又会被撒冷城民众亲手拆除呢?这就是人间世事的变迁。

马尔都克曾经对阿蒙说过:“就算我的信众占领了整个天枢大陆,也不会干涉撒冷城的信仰。但我要提醒你一件事,人们信仰神灵,并不是他们生下来就应该信仰,而是因为他们能从神灵那里得到心灵的藉慰、或是以神灵名义实现自己的欲望。世事在变人心也会变,撒冷城的后人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到那时你恐怕会看着自己的神像倾颓。”(详见本书224章“说撒旦谁是撒旦”。)

马尔都克说这番话时不仅仅是以“马尔都克”这个身份,还告诉阿蒙他有另一个名字叫“波旬”,也就意味着不论他以哪种身份降下的神谕或做出的指引,都不会干涉撒冷城的信仰,神灵之间说的话自然会信守承诺。

波兹帝国先后灭了埃兰、哈梯、亚述、巴伦等国,都克平原自然也纳入了波兹庞大的疆域之中。撒冷城邦占据了都克平原的北部,而南部是哈梯占据的美索城邦与布达米亚城邦,哈梯灭国之后,波兹将美索、布达米亚、叙亚以及附近的几个城邦合并在一起建立了叙亚行省。

撒冷城的地位一直很特殊,它事实上一直是独立的,却始终没有在名义上宣布独立建国,表面上是从属于哈梯王国以及叙亚城邦存在。当哈梯王国被波兹吞并之后,它又从属于新建立的叙亚行省。

撒冷城所控制的领地完全被波兹帝国所包围,通商贸易也必须与波兹帝国进行,没有别的选择。撒冷城出产的物资除了自用之外,只能卖给波兹帝国各行省,撒冷城所需的物产,也必须与周围各行省交换,缴纳波兹帝国统一制定的税金。

波兹帝国除了没有向撒冷城指派总都之外,撒冷城的地位就相当于波兹境内一个相对自治的大型城邦,它也脱离不了波兹帝国而独立存在。在乔治与林克隐退伊甸园、伊索与约书亚也相继年迈之后,阿蒙离开撒冷城的时候,撒冷城的主要治理者是帝奇-周与尤西尔。这两人对撒冷城的处境看的很清醒,主要政策就是保持现状不变。

阿蒙当初离开都克镇被放逐深山时,只有十四岁,当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撒冷城民众面前时,也只有二十多岁。以人间岁月计算,他如今应该有五十八岁了,世事已过去了很多年,而天枢大陆上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克镇的族人大多葬身于早年那场大洪水,幸存的六十余人中,年纪最小的是大卫-所罗门,其次是阿蒙,再其次就是摩西。摩西比阿蒙大两岁,而大卫-所罗门比阿蒙小了八岁。大卫在六岁那年被父亲第一次带出都克镇到叙亚城邦见世面,恰好避过了那场大洪水,成了年纪最小的幸存者。

在阿蒙离开撒冷城之后,帝奇-周与尤西尔也相继老去,大卫-所罗门成为了撒冷城的新一代统治者。梅丹佐曾指引大卫-所罗门本源力量,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不到二十岁就拥有了六级成就,但继续进阶却用了很多年,接近四十岁成为城主时才突破七级成就。

大卫-所罗门也继承了都克镇族人千年沉淀的血脉精华,得到了梅丹佐指引的本源力量,他非常强大也非常聪明。但有些事是说不清的,资质更好或更聪明的人更容易领悟修炼中的种种奥妙,但取得高阶成就却不能仅仅倚仗这些,否则世上的高阶成就者不会那么罕见了。

大卫在少年时期,很多方面表现的比少年的阿蒙还要出色,但在世间芸芸众生中,很多方面条件比阿蒙更优越的人几乎是数不胜数。相比较而言,大卫能够突破本源力量的高阶成就并成为撒冷城的领袖,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在帝奇-周和尤西尔的治理时代后期,撒冷城实际上进入了士师治理的时代,都克镇的族人逐渐成为撒冷城的统治者、掌握了这座城邦的权力与财富。摩西所指引的十二士师中,有三人阵亡,有三人后来进入了伊甸园,其余的人就在撒冷城中老去。

这些士师的资历很老也很有权威,他们指引族人向着阿罗诃献祭,并在城邦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至大卫成长起来。都克镇新一代的族人也开枝散叶,后裔们不愿意再提起代表罪民身份的都克镇,只自称是撒冷人——与阿罗诃立约、被神灵所救赎与赐福的撒冷人。

有老一代士师们的扶持,大卫-所罗门本人也极富才干,不仅在撒冷人中建立了绝对权威,而且掌控了整个撒冷城邦,撒冷人所信奉的阿罗诃则逐渐取代了原先阿蒙神的地位。

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必然。想当年都克镇族人幸存者只有几十人,而当他们来到撒冷城时,城中的居民已有数千,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享有最肥沃的土地、继承了族人的矿场,又在守护城邦的战争中立下过重要的功勋。

幸存的这一代族人可以说都很了不起,他们历尽磨砺,终于在世代所承受的苦难命运中解脱的时候,不再需要亲自从事艰苦的矿工工作,所爆发的是另一种智慧。他们不论是经营田庄还是从事商贸交换、借贷生意都做的非常出色,不仅是因为有资本与威望,更因为掌握了知识和资源。

力量与智慧也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使得他们成为撒冷城最富有的人,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撒冷人。他们有优越的条件,可以给自己的后人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甚至能掌握大路上好几种语言与文字,逐渐人丁兴旺,繁衍两代人之后,这一支族人的数量已逾千。

撒冷城中其他民众的构成主要有几个方面:从深山中迁居而来的穴居野人或高原巨人、周边各国的流浪探险者与流氓无产者、破产的手艺人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人在各方面都无法与撒冷人比拟,别的不说,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

掌握财富与知识的撒冷人,也等于掌握了在城邦中向神灵献祭的大权,代表了神灵的意志。人们的信仰不是凭空的,它会受到环境有意无意的必然影响,撒冷人掌握了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自然也就控制了传播信仰的社会资源。

早年在战场上万众一心召唤阿蒙神降临的那一代撒冷城民众逐渐故去,新生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不拥有父辈的经历,身处的是新的环境,跟随撒冷人信奉阿罗诃的民众越来越多。就在波兹帝国不断扩张,将光明圣火燃遍大陆各地的时候,对阿罗诃的崇拜也在无息无声中深入撒冷城民众之心,渐成这座城邦信仰的主流。

可是这座城邦的主神殿还是阿蒙神殿,它矗立在城邦广场的中央,显得是那么高大与宏伟。但是神坛上阿蒙搂着穆芸的神像,如今看来却显得有些轻佻放浪,不够庄严神圣。撒冷城中也有一座阿罗诃神殿,但只修建在都克镇族人最早聚居的地方,规模很小很不起眼,接受的献祭却越来越隆重。

这座城邦新一代的统治者们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希望以阿罗诃主神殿取代原先的阿蒙神殿。当老一代人还在世的时候,这个想法也只是在心里,等到大卫-所罗门所代表的新一代撒冷人掌权之后,这个愿望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因为阿罗诃的地位也象征着他们的地位。

在约书亚去世之前,曾交给大卫-所罗门一部《圣经》,里面记载着都克镇族人的经历与所承受的苦难、受到阿罗诃的指引从遥远的埃居重返家园的过程,还收集了阿罗诃的谕示、神迹、赞美诗以及种种传说。它是承载着撒冷人信念的历史,记录了神灵与族人的约定,撒冷人引以为荣也引以为傲。

大卫-所罗门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自然能看出其中很多传说的修改痕迹以及夸张的成份,而且多多少少也能猜出阿蒙神与阿罗诃之间的关系,但神灵未曾明言,大卫-所罗门也不会明言。

而另一方面,对阿罗诃的信仰并不是大卫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族人的愿望与信念,它不仅与精神的寄托有关,也实实在在的决定了世俗中的利益和地位,大卫既然是族人的领袖,他的所作所为就要代表这种愿望与信念。

任何成功的改变都需要合适的时机,顺应某种看似不可阻挡的潮流,第一个机会终于出现了,那就是埃居发生政变。图坦卡蒙继位,奉阿蒙为埃居王国的主神。撒冷人痛恨埃居人,因为在他们的圣经中,祖辈曾被埃居人奴役,得到阿罗诃的指引才得以返回家园,是阿罗诃展现神迹使他们一路战胜了埃居的邪神。

如今阿蒙成为埃居的主神,他们自然不愿意看自己所控制的城邦仍然向埃居的神灵献祭,仿佛在不断唤醒某种耻辱的记忆。大卫-所罗门趁机下令,对阿罗诃的献祭成为城邦的官方典礼,取代了原先对阿蒙神的献祭。

这个命令有少数人反对,但还是在大多数人的拥护与默认下通过了,因为大卫并没有推倒阿蒙神殿,也没有禁止民众向阿蒙神的献祭,只是改变了官方的主祭对象。

撒冷人如今虽然人丁兴旺,但在撒冷城的总人口中仍是少数,却能够控制整个城邦。他们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政治,看起来很公平合理也顺应民意,但却通过对经济资源以及政治资源的控制,掌握了舆论上的话语权,裹挟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愿。

民众们往往以为是自己做出了选择,其实他们能够选择的结果,只是别人早就准备好给他们的结果而已。这种精英政治的核心就是如此,可能以各种表面的形式体现,在后世影响广泛,而此时只是源流发端。

撒冷人等到的第二个机会,就是波兹帝国的扩张遭受挫折,国势处于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希波战争日渐被动、埃居趁机脱离,帝国内部的控制力下降的时候,薛西斯下令拆毁了巴伦城的众神之门与马尔都克神殿。

大卫-趁机下令拆除阿蒙神殿,在神殿广场原址建造更宏伟的阿罗诃神殿,此时距离上一次官方献祭改革已过去了十年。有了这十年的铺垫,真正动手时遇到的阻力已经很小。

大卫-所罗门拆除阿蒙神殿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城邦官方献祭的神灵是阿罗诃,阿罗诃的神殿理应成为主神殿;二是波兹帝国各地已拆除原阿努纳启神系的神殿,亚述、巴伦、哈梯等信奉阿努纳启众神的国家早已不在,阿蒙搂着穆芸的神像站在城邦主神殿的神坛上,显得轻佻放浪,有违神灵的神圣庄严。

但是大卫-所罗门还留了一手,他只是以阿罗诃取代原先的阿蒙成为城邦主神,拆除了原先的神像,但并没有禁止人们对阿蒙的信仰。信奉阿蒙的人自可以在别的地方私人出资为阿蒙修筑神殿,这与撒冷城官方无关,也不会举行城邦大祭。

其实这些都无所谓了,撒冷人已经掌握了撒冷城最好的土地,控制了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信奉阿蒙神已经是非主流的怀旧,与撒冷人立约的阿罗诃才是这个城邦所信奉的唯一的神。在撒冷城民众的观念中,阿蒙渐渐成为一位传说中的英雄、异族所神话的人物。

阿罗诃就是阿蒙的另一个身份,这么做对神灵而言并无区别。就像薛西斯下令拆除马尔都克神殿改祭光明神马兹达,马尔都克也无所谓。近几十年来,天枢大陆剧变频繁,很多王国所信奉的神灵也是频繁变化,这其中有神灵的指引,但更重要的还是人间形势所决定。

当撒冷城城中阿蒙主神殿被拆除的时候,马尔都克当年的预言终于应验。阿蒙也只能感慨而已,反倒劝说穆芸——看看马尔都克的神殿,也是一样的遭遇。

穆芸也只是一时之怒,随即好气又好笑道:“我曾经是都克镇的守护神,都克镇却被洪水所摧毁,我希望你能指引族人恢复我的神域,而你完成了承诺。可如今还是你的族人拆毁了你与我的神殿。身为神灵在漫长的历史中,应该变得很坦然了。”

阿蒙:“他们所信奉的阿罗诃依然是我,我与族人所做出的约定,仍然被铭刻在神殿之中。人们需要他们的神灵来证明自己的光辉,我的族人也是芸芸众生,无论是谁受到我所留下的信念指引,灵魂得以超脱,同样可以来到我的天国。”

第八卷:创世纪 第282章 神灵离开撒冷城

穆芸问道:“如果撒冷人以阿罗诃的名义去压迫阿蒙神的信徒,或者反过来,阿蒙神的信徒又以同样的名义去加害阿罗诃的信徒,你的天国还会指引他们吗?”

阿蒙不动声色的答道:“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地狱会等待他们。不论是压迫还是加害都是罪行,不论以谁的名义都是人间的罪孽,世人的欲望不会因神灵的名义而变得高尚,更不会因此得到救赎。”

穆芸又问道:“那么大卫-所罗门呢,他也会下地狱吗?”

阿蒙摇了摇头:“不到最后一刻的来临,我也不能替他决定,那要看他自己的灵魂如何去面对考问?我毫不怀疑他对我信仰的虔诚,他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接受唯一的神指引,使其信念坚定。他既然控制了撒冷城邦,那么用阿罗诃神殿代表阿蒙神殿,我不怪罪他。”

当年他只是一个年幼的奴隶,如今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掌控着大陆上出产神石最多的城邦,将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君王。人们对阿罗诃的信仰与献祭,将在他的手中发扬光大,这也并不是罪过。

“我身为阿罗诃,已经给了他所能指引的一切,如果他最终没有超脱,那也只取决于他的灵魂和这一生的求证。而大卫的子孙们,可能将这种坚定的信念变成自私的欲望,反倒会导致人间的罪行。”

穆芸:“大卫的子孙,那不仍然是你的族人吗?”

阿蒙无奈的点了点头:“是啊,仍然是与阿罗诃立约的族人后裔,他们的祖先也是都克镇的族人。你曾经是都克镇的守护神,不也见证过都克镇的覆灭吗?这与他们是众神的罪民或神灵的族人无关。”

穆芸也在苦笑,就在这时,阿蒙突然一蹙眉:“你劝我不必着急去人间,可以等待合适的机会、灵魂真正被触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终于到了。我听见了有人在呼唤,向我请求离开撒冷城返回遥远的故乡,他已经年迈,为撒冷城付出了一生。”

穆芸仿佛也听见了什么,点头道:“是伊索吗?你去吧,是应该到人间去见他一面。”

阿蒙若有所思道:“不,我不仅是去见他一面,我还要做他的随从,亲自赶车送他回到故乡。他的故乡在希顿联合王国,也正是我想去的地方。”

伊索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他并不是一位大武士或大神术师,能活到这个岁数是相当少见的,高寿者本已受人尊敬,更何况伊索本人多年来也一直令人敬重。

他早年是阿蒙在叙亚沙漠中救下的一个奴隶,他的主人是梦飞思的大富商希欧。后来阿蒙从希欧手里买下了伊索,并且给了他自由民的身份。伊索自由民身份的来历,最早能追溯到罗德-迪克去都克镇寻找众神之泪的时候,那也是阿蒙与玛利亚的第一次相遇。

罗德-迪克当时送给了达斯提镇长一件礼物,是一份由他亲手签发的埃居自由民身份证明文书,只要填上名字就可以。罗德-迪克为了感谢在都克镇得到众神之泪,并答谢他与达斯提镇长之间做的精铁走私交易,送了一大批贵重的礼物,这份身份证明文书可能是其中最特别的。

当年都克镇的矿工未经准许是不能随意离开的,如果有人获罪逃亡的话,就可以拿着这份文书远去埃居,过着改名换姓的生活。阿蒙被放逐深山的时候,老疯子与达斯提镇长来送行,达斯提镇长将那份文书送给了阿蒙。

阿蒙自己并没有用,他进入埃居后在玛利亚的帮助下成了大将军,却把那份文书给了奴隶伊索。伊索获得自由,但名字仍然叫伊索,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他也可能就以一个自由民的身份在埃居渡过一生或早已返回故乡。

后来阿蒙命梅丹佐将伊索接到了都克平原,伊索成为了撒冷城正式落成后的第一任城主,他的经历也不再是秘密。从奴隶到城主,这是一个奇迹,就像一无所有的都克平原上出现了撒冷城邦。它象征着很多人追求的梦想与愿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撒冷城,那是撒冷城的第一代民众。

阿蒙离去之后,伊索渐渐不再管理城邦,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整理与搜集有关撒冷城以及阿蒙神的传说上,他的好友约书亚也在从事同样的工作,两人各写了一部《圣经》,描述的其实是同一位神灵。

当伊索渐渐年迈,尤西尔与帝奇-周也相继老去,撒冷城进入士师治理的时代,等到大卫-所罗门掌握大权,已经成为撒冷人统治的时代。虽然从未听阿蒙神明确的说过,但伊索也猜道阿罗诃就是阿蒙的另一个身份,所以在他整理的经典中写的并不是阿蒙的名字,就是以“神”来称呼。

伊索在撒冷城中德高望重,大卫-所罗门对他非常尊敬,伊索住在华贵的府邸中,享受崇高的礼遇,尽管他并不同意大卫-所罗门拆除阿蒙神殿的决定,但大卫-所罗门并未因此改变对他的态度。

但大卫对伊索的尊重是一回事,他想做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也不会因为对伊索的尊重而不拆除阿蒙神殿。

当撒冷城的阿蒙主神殿被拆除的这一天,伊索站在窗前远望着城邦广场的方向,心中向阿蒙发出呼唤:“我的神、唯一的神!不论您的名字叫阿蒙还是阿罗诃,您永远都是那个在沙漠中救我性命的人、在埃居给我自由的人、在都克平原让我实现梦想的人。

我用双手与无数人一起创建了这座城邦,是您指引的族人来到了这里,让他们回到流淌着奶和蜜的故乡。如今它已成了撒冷人的城邦,撒冷人信奉的阿罗诃仍然是您,但对于他们中大很多人来说,却已不再是您。

您的神殿只是象征着他们的欲念,他们为此摧毁了您的第一座神殿,您在天国中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也许会叹息也许会微笑。而我用一生见证了这一切,也许是我活的太久了,本以为我将长眠于此,可看见您的神像被拆除时,唤醒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

身为奴隶仰望星空的时候,灵魂是自由的,我一直在寻找着我的家园,就像撒冷人在寻找着他们的家园。托您的福,我的年纪虽然不小了,但身子骨还很结实,可以再度远行。我要在生命到达尽头之前,返回我的故乡,望一眼曾经的故土。”

这位年迈的老城主祷告时竟悄然流下了热泪,此时有一个声音说道:“伊索,你要离开这里吗?”转身看去,不知何时梅丹佐已来到他的身后。

伊索答道:“是的,我要返回故土,这个愿望在心中埋藏了很多年。我将一生都留在了撒冷城,如今这里已不再需要我,我所编写的《圣经》也派人送到了埃居,交给希欧的后人流传。现在是完成最后愿望的时刻了,趁着我还能赶马车,这就离开撒冷前往故乡。”

梅丹佐叹了一口气说道:“若是大卫-所罗门对你不敬,我自可以去训斥他;若你不喜欢生活在这里,阿蒙神也不介意将你接到伊甸园;如果你就要远行,也可以让城邦派卫士与仆从护送。”

伊索摇了摇头:“我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不想惊动与烦劳任何人。我的故乡不是卫士与仆从的故乡,我自己回去,只需要一辆马车和两匹马。”

梅丹佐劝阻道:“这怎么可能?且不说你的年纪,我知道你的身体还很棒,但希顿联合王国与波兹帝国之间的战事还没结束,这样上路太危险了。”

伊索:“以我的年纪和一生的经历,这点危险已经无所谓了。正因为我的故土遭受了战火的蹂躏,我才更想回去看看,只要踏上这条道路便是完成了愿望,我不介意是否能走到终点。我曾经答应过阿蒙神,要在都克平原建立一个全新的城邦,所以我离去的时候,要向阿蒙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听见我的呼唤与祷告。”

“伊索,你完成了你的承诺,我也希望能帮助你实现愿望。当年是梅丹佐护送你来到都克平原,正如你所说怎么来便怎么去,如今还是让梅丹佐送你回故乡。我第一次去埃居的时候,是你驾车送的我,所以这一次我要为你驾车。”——又有一个声音响起,阿蒙出现在了伊索的眼前。

伊索陡然看见阿蒙现身,赶紧伏地行礼道:“我的神,多谢你允许我离开撒冷城去实现最后的愿望,可我怎敢让您为我驾车?”

阿蒙伸手扶起他道:“我就是以凡人的身份前往希顿王国,我有我的目的,顺道送你返回故土。”

伊索抓住阿蒙的手臂,眼中又涌出了泪水:“可您是我的神!我曾经以为在生命的尽头到来之前,再也不会见到您…”

阿蒙微笑道:“这一次既是我护送你,也是你在帮助我。若我只是一个凡人,你为我做了这么多,我怎样答谢都不为过;若你把我当作你的神灵,那么此刻的话就是神谕,请你不要拒绝。”

伊索几十年没有见到阿蒙,此刻神灵突然出现在眼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他激动异常,抓住阿蒙的胳膊全身都在微微发颤。梅丹佐却突然问道:“伊索,你可曾经向往在天空飞翔?”

伊索怔了怔答道:“很小的时候,确实有过这种向往,希望身体能像心灵一样飞翔,可是我不会飞。”

梅丹佐笑道:“那你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了,阿蒙神与我可以带着你从海上飞越,避开有战火冲突的地方。我早就听说过希顿联合王国的很多事,一直想去看看,多谢你能做向导。”

阿蒙也笑道:“伊索应该是大陆上最好的向导了,此去不仅是送伊索回归故土,我也想见见那里闻名大陆的各种贤者。亚里士多德先生也在那里,我希望还能有机会见到他。”

阿蒙也要去希顿联合王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游历,自然需要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伊索赶紧答道:“我很乐意为您介绍希顿联合王国的一切,但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回去了,物是人非,不知是否还熟悉。”

阿蒙答道:“故土毕竟是故土,我可以陪您一起去寻找过往的痕迹。”

第二天伊索就收拾好了行装,带着两匹骏马与一辆非常坚固的马车,并没有带其他仆从和护卫。阿蒙亲自驾车,梅丹佐在车上陪着他,就这样离开了撒冷城。伊索没有与任何人和当面告别,只是在府邸中留下了一封信。

出城西行,阿蒙赶的马车跑的飞快,却非常灵活的避过了大道上的行人和车马,简直像是贴地飞行,但坐在车上感觉却很平稳没有丝毫的颠簸。阿蒙手里拿着一根马鞭,上面系的正是当初恩里尔在苏美尔镇外给他的那根鞭绳。

恩里尔早已陨落,阿努纳启神系也不复存在,可是马鞭还是马鞭,阿蒙此刻就是一位赶车人。

路上休息一夜,第二天中午到达了黑火沼泽边的驿道入口。这条驿道当年是阿蒙亲自打通的,歌烈发动的叙亚城邦的民夫铺就了一条能容两辆马车错行的商道,并在沿途建造了三处驿站。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它已经成为都克平原与叙亚行省之间的交通要道,路面更加宽敞平整。

这里原先建有一个军事防御堡垒,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型的市镇,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城邦。这里有三座神殿,官方下令修建的阿罗诃神殿、原先的阿蒙神殿、还有过往商人出资修建的沼泽女神殿。

云梦是传说中的沼泽女神、这条商道的守护神,过往的商人们都愿意向她献祭。阿蒙在云梦神殿前歇马,特意进去看了一眼。来往商队中有很多车夫都在向沼泽女神献祭,他们都是在商道上来往讨生活的人,当然希望神灵能护佑平安。

阿蒙入乡随俗,也与这些车夫一道向云梦女神行礼拜祭,然后他听见那神像发出了惊慌的声音:“我的神!您怎可以向我行礼拜祭?”

阿蒙在灵魂中悄然答道:“云梦,不必惊讶,我现在的身份就是人间的车夫,与经过这条驿道的其他赶车人一样向你献祭。你得谢谢拉斐尔啊,是他当初随口一个玩笑,结果人间有了沼泽女神的传说。”

远在伊甸园中的云梦天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赶紧展开双翅飞出伊甸园,赶往黑火沼泽的上空,准备目送着阿蒙驾车穿过驿道。云梦尚未赶到,但另一个人却先来了,阿蒙正在云梦神殿中献祭,远处撒冷城的方向烟尘四起,大卫-所罗门带着亲卫快马追来。

伊索就站在路边,当大卫望见他时赶紧令亲卫停马,自己跳下马快步跑了过来,向着伊索躬身行礼道:“您老人家为何不辞而别?如果是在撒冷城有什么不满,尽管提出来;如果有人开罪你,我立刻下令处罚他。无论您需要什么,我都会尽可能的满足,只希望您在撒冷城中过的舒适安宁。”

伊索答道:“多谢你能赶来送我,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返回故土。撒冷城已经不再需要我,趁着还能走得动,我也要回到我的家乡。”

大卫-所罗门的神色有点惶恐:“可撒冷城就是您的家,所有人都尊敬您,是您带领我的父辈们创建了这座城邦。如今您年事已高,为何不舒舒服服的颐养天年呢?”

伊索看着大卫,很平静的答道:“在约书亚去世之后,我就有这个想法了,如今终于下定了决定。约书亚将他所记录的《圣经》交给了你,我也留下了我的《圣经》,于撒冷城再无遗憾…大卫,你还记得小时候吗?你和族人们为何要走出埃居返回都克平原?此刻的我,也许正是当年的你。”

大卫还想再说什么,灵魂中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响起:“孩子,人们都有自己的追寻,我将护送伊索走过漫长的路途,你就不必多言了。”

这是梅丹佐在说话,大卫吃了一惊,他从未见过指引他本源力量的那位神使的真面目,也不清楚那位神使就是他早年在撒冷城中见过的梅丹佐,但听见这个声音,自然触动了灵魂中的印记。

他赶紧在灵魂中答道:“原来是您,若是您的意志要送伊索离去,我当然不会劝阻,也祝他老人家一路平安,一切如愿以偿!”

梅丹佐的声音又问道:“大卫,你一直不曾忘记我的指引,那我能否问你一句,你这一生想实现的誓愿是什么呢?”

大卫-所罗门的神情变得毕恭毕敬,于灵魂中肃然答道:“为我的族人建立梦想中的家园国度,这是阿罗诃的指引,撒冷城将成为撒冷人的撒冷国,这便是我此生的誓愿!”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说道:“所罗门陛下,撒冷国是你的王国,阿罗诃自有阿罗诃的天国。梦想中的家园国度究竟是怎样的含义?需要你的子孙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去思考。”阿蒙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随后便寂然无声,这是大卫-所罗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见神灵的声音。

第八卷:创世纪 第283章 雅伦同盟

所罗门在驿道入口处行礼恭送,望着伊索的马车离去,他并没有认出那披着斗篷的赶车人就是阿蒙,也不知道那就是他所信奉的唯一的神。其实所罗门看见了阿蒙,感觉此人十分面熟,但他连想都没有多想,因为阿蒙是从云梦神殿中出来的,刚刚与一群赶车人一起向着沼泽女神献祭。

从黑火沼泽中经过的商队,这两天的运气特别的好,天气不冷也不热总是令人感觉很舒适,就连沼泽中的泥水潭也不再散发出腐败的味道,丛林里偶尔会出现的野兽此刻踪迹全无,那恼人的蚊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两天后,阿蒙驾车走出了黑火沼泽,来到当年他生擒路西尔国王的地方。这里是驿道的另一端,如今也发展成了一个大型的市镇,镇子上有新修建的大光明神殿,供奉的是波兹人信奉的光明圣火,还有另一座沼泽女神殿。

在恩里尔陨落之后,哈梯各地的恩里尔神殿还在,等到哈梯被波兹吞并,居鲁士以及后来的大流士并没有强迫当地人拆毁恩里尔神殿,只是各行省官方又修建了大光明圣火神殿,官方献祭的对象成了大光明神马兹达。

随着岁月的流逝,恩里尔渐渐被人遗忘,哈梯王国已无存,在波兹分割成的几个新行省治理下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各地的恩里尔神殿也渐渐荒废。恩里尔神殿既然失去了官方的地位,有些民众就悄悄拆毁石料拿回去修自己家的房子和院墙。

到了今天,原哈梯与亚述境内还保留完好、有民众经常献祭的恩里尔神殿已经不多了,向恩里尔献祭者主要有三类人,一是自幼就虔诚信奉恩里尔的老者,二是因为家庭等原因继承了这种信仰的年轻人。至于第三类人,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信奉恩里尔与阿努纳启众神,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怀旧的思绪或某种愿望。

反倒是沼泽女神云梦的两座神殿,如今献祭者仍络绎不绝,她成了传说中的地方神祗。

阿蒙驾车并没有向西北方向原哈梯境内行走,而是一路往南驶向了海边,左侧是一望无际的黄沙,右侧是渐渐茂盛的草原,这里便是他当年率领安-拉军团与哈梯的南纳尔军团作战的战场,如今金戈铁马已无声,草原黄沙仍如故。

阿蒙与梅丹佐不需要休息,但伊索只是一个凡人而且年纪很大了,一路衣食起居都需要注意。虽然伊索自称身体硬朗,不需要神灵特意照顾,但阿蒙就像一个凡间的仆从,在路上将一切安排的都很好,不让伊索感到旅途的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