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与阿蒙商量了一件事,他要报复马尔都克,并不是神灵之间直接的相斗,而是通过人间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奥林匹斯神系从未主动挑起与马尔都克所在的大光明神系之间的冲突。但是马尔都克却把战火烧到了希顿半岛,挑起了这场争端。宙斯的性格很直率,马尔都克是怎样做的,他便怎样回应。

其实这两位神灵在人间以某种方式已经动过手了。马尔都克化身为波兹君主大流士,宙斯化身为基巴达国王列奥尼,各率大军在温泉关打了一仗,波兹帝国惨胜而列奥尼阵亡。结果却导致了希顿联合王国的反抗,希波战争一打就是很多年,最终将波兹大军击退。

挑起事端者是马尔都克,波兹军队退出希顿半岛之后,大流士驾崩,马尔都克抽身而走开创了他的自在天世界。可是宙斯并不想到此为止,马儿都克能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而宙斯却不能让他一个人决定怎样结束。

不论马尔都克还在不在人间,波兹帝国的广大疆域已是大光明神马兹达的神域,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宙斯的反击计划很明确,他要与阿蒙联手,将那所谓的大光明神域全部吞并,就像马尔都克曾经吞并阿努纳启神域那样。

波兹帝国是天枢大陆上前所未有的庞然巨物,宙斯的这个愿望听上去令人震骇,他怎可能以小小的希顿半岛为源地,完成如此不可思议的目标呢?但宙斯偏偏就是这么想的,他若不是这样的神灵,也不会成就如今奥林匹斯天国之主的地位。

可是波斯大军退去之后,希顿半岛又陷入了各城邦争霸的混乱局势,奥林匹斯众神在人间人间仍是各自为政,希顿半岛被分割成很多大大小小单独的神域。马尔都克统一了那么广大的神域,而宙斯连小小的希顿半岛都没搞定,还谈什么对付马尔都克呢?

奥林匹斯神域的现状,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宙斯融合与继承了原创世神的神国,开创了奥林匹斯天国,他也允许众神灵在天国中建造独立宫殿、依附于神国开创独立的造物主世界,除了在天国中服从宙斯的意志之外,其余的事情并不干涉。

这是当初建立这个神系时的誓言,也是宙斯在取得众神之战的胜利后给众神的许诺,映射到人间的神域中,就是目前这样的局面。

希顿半岛上的城邦时代,不仅是各种纷争冲突不断的年代,也是各种思想碰撞出火花大爆发的年代,所以阿蒙才会遇到那么多贤者,他们有着那么多在普通人看来离奇甚至怪诞的思考,还在雅伦城中能看到那么多精彩的人间戏剧。

而宙斯要想整合这个局面,又不违反对众神的承诺,显然很不简单。

他需要扶植一个强大的城邦,从真正意义上统一希顿半岛,然后渡过海峡西进,征服整个波斯大帝国。如果从天枢大陆的地图来看,宙斯的计划简直是要让一只蚂蚁去吞掉一只大象,也只有他和阿蒙这样的神灵才敢去想!

但宙斯所选择的城邦不会是雅伦也不会是基巴达,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宙斯想惩罚这两个城邦,让它们承受被征服而衰落的命运。

那么具体由哪个城邦来完成这几乎无法想象的宏图伟业呢?两位天国之主商量的结果——让阿蒙去选择,只要这个城邦所信奉的主神是宙斯就可以。他们分别以“神”与“人”的身份,去合作完成这件事。

阿蒙既然“不可以是神灵”他当然就要以一个凡人的身份去做事。而宙斯仍是奥林匹斯天国之主,会降下神谕给予所有的配合,如果在面对大光明神系的众神时,由奥林匹斯神系众神以及神使来解决。

这就是“神”与“人”的分工,也符合历来神灵与凡人的约定习惯。只不过这一次的情况比较特殊,那位与“神灵”立约的“凡人”成了阿蒙。

宙斯算计的很贼啊,上哪里去找像阿蒙这样出色的“凡人”呢?而阿蒙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竟然答应了与宙斯的合作。宙斯是要证明自己的成就,而阿蒙则是在尝试中探索求证的道路。

两位神灵达成协议之后,宙斯又说道:“在未来,整个希顿半岛将实现真正的统一,当离开希顿半岛进入新的神域,你我可以各凭手段传播神系的指引。但你答应过让奥林匹斯众神进入你的神域,只是因为你的誓愿不同,并不是你格外的慷慨,届时我也不会感谢你。”

阿蒙苦笑道:“这是统一希顿半岛之后,再去吞并波兹帝国的事情,到时候再各凭手段吧。这就像是在做生意,如今买卖还没开张,就想着怎么分财产,未免为时过早!”

宙斯举起酒杯哈哈大笑道:“那就祝我们都如愿以偿!”

阿蒙也举起了酒杯,两人相视而笑,宙斯的神情却忽然有一瞬间的凝固。酒杯在空中前进,却仿佛永远也碰撞不到一起!宙斯看见了阿蒙的眼眸,身处的小屋、田庄以及米都利郊外的这个世界,从他身边消失了。阿蒙眼中展现的另一个世界,彻底将宙斯包容。

刚才喝第一杯酒的时候,宙斯突然出手“偷袭”阿蒙。等两人商量完事情再举杯,阿蒙也突然发难还以颜色。

小屋不见了,他们坐在另一个世界中喝酒。两人中间有一条奇异的分界线,阿蒙坐在一片沙漠中,面对着风景如画的原野与山川;宙斯坐在草原上,面对的却是燃烧着火焰、散发着浓烟的沙漠——这里正是阿蒙所开创的天国。

宙斯这杯酒越过不了界限碰到阿蒙的酒杯,就等于被困在了阿蒙眼眸中展现的世界里。这时阿蒙看见宙斯在笑,他的眼眸中也映衬出一个世界——巍峨的高山连绵,云朵飘荡在群峰之间,有很多精美的宫殿就浮在半空,如群山之间的点缀,正是奥林匹斯天国。

宙斯在阿蒙的大法力束缚下脱身而去,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天国中,又仿佛用灵魂所开辟的天国侵入了阿蒙的天国。只听“叮”的一声响,酒杯轻轻的碰在一起,一切又恢复了原样,这一记交锋平分秋色。

小屋外已是深夜,农庄上空是漫天星光,两位神灵的交手在人间世无声无息,却惊动了各自所开创的神国。梅丹佐察觉有人走进了葡萄园,立刻拔出命运之匙来到小屋外,却看见了两位神灵正站在对峙:一位是他早就认识的阿尔忒弥斯,另一位是他曾在戏台上见过的阿波罗。

阿波罗拿着一张金弓,阿尔忒弥斯拿着一张银弓,两人都没有张弓搭箭,只是互相警戒着对方。看见梅丹佐走过来,阿尔忒弥斯朝他点了点头,而阿波罗却瞪了他一眼。

这时小屋外又出现了一位神灵,是米都利城邦的主神、手持法杖的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朝那两位神灵道:“请你们不要在我这里动手。”

阿尔忒弥斯面无表情的答道:“我并没有违反约定,只是在这里盯着,看有没有别人想违反约定。”

阿波罗也冷冷的答道:“若是阿蒙与宙斯动手,便是另一个神系的入侵,与我们之间的约定无关。”

梅丹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心念一转还是站在了阿尔忒弥斯的身边。这时他的灵魂中又听见了蝎子王泗水洪亮的声音:“怎么回事,阿蒙神跑那么远去打架吗?要不要我们过去帮忙?”

梅丹佐暗中答道:“先别着急,我也搞不清楚阿蒙神与宙斯的状况。估计打不起来,奥林匹斯众神自己起哄而已,真要是动手,阿蒙神打不过难道还跑不掉吗?”

泗水的声音又喊道:“阿蒙神自然能走脱,可是梅丹佐你未必能跑得掉!不过你放心好了,我与天国中的众天使会为你报仇的。”

不提梅丹佐心中怎么暗骂泗水,小屋外的气氛有点剑拔弩张。屋中的宙斯与阿蒙自然清楚外面的情形,却仍在不紧不慢的说话。两人喝下了最后一杯酒,阿蒙笑道:“外面够乱的,我估计你也挺头疼,难怪会有那样的想法。如果不是马尔都克搅浑水,你还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收拾整个神域。”

宙斯叹道:“我化身为基巴达国王列奥尼,本意就是想让希顿联合王国真正的联合起来,不料却又成了如今的局面,只得另起炉灶了…阿蒙,我也要提醒你,信守某种承诺就要付出某些代价,这代价可不像一个银币那么简单,人间的事情总有你所不愿见。”

阿蒙微微点头道:“我很清楚,但这正是我所要经历的。”

小屋的门开了,宙斯走了出来又顺手把门关上,皱着眉头问了一句道:“你们都在这里干什么呢?我刚刚收了葡萄,赚了一枚神石。你们也想打工挣钱,来帮阿蒙酿酒?”

阿波罗收起金色的长弓道:“众神之父,我只是在警戒而已,防止另一个神系的入侵。”

宙斯摆了摆手:“没事了,我和阿蒙只是喝酒聊天。”

赫尔墨斯说道:“众神之父,我才是米都利的主神。”

宙斯面无表情的答道:“我很清楚、阿蒙也清楚!没有你所担心的情况发生,当葡萄酿成美酒之后,阿蒙就会离开米都利城邦。收起你的法杖吧,那在我眼中只是一个玩具。”

宙斯说完话就一步踏入了虚空,阿波罗一转身也走了,但是赫尔墨斯还留在原地。

阿尔忒弥斯收起银弓,瞪着赫尔墨斯道:“你怎么还不走?”

赫尔墨斯一愣:“这里是我的神域,这个问题应该是我问你才对!”

梅丹佐也收起命运之匙,朝赫尔墨斯笑道:“你啊你,一点眼色都没有!整个城邦都是你的神域,你干嘛不到别的地方呆着呢,非得堵在这门口打搅人家见面?”

赫尔墨斯这才反应过来,冷哼一声跺脚消失不见。这时阿蒙推门走了出来,朝阿尔忒弥斯微笑着说道:“并没有什么令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但也要谢谢你能赶来。”

阿尔忒弥斯微微一撅嘴,语气中带着怨意:“你悄悄跑到这里来,连声招呼都不打,还让宙斯找上了门!还好没什么事,否则我都不知道该帮谁…你与宙斯究竟谈了些什么,能告诉我吗?”

阿蒙点头道:“我对你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都如实奉告。夜深风寒,进屋聊吧。”

阿蒙打开门请阿尔忒弥斯进去。就在开门的一瞬,梅丹佐惊讶的发现小屋里的景象变了,门后竟然是一座庄园,酷似阿蒙当年在埃居的领地!梅丹佐恰好看见了庄园后院的贝斯特神殿——薛定谔曾经最喜欢的地方。

门关上了,梅丹佐也知趣的离开。他一边走一边还在心里嘀咕:“神灵的手段真是了不起,而小小的希顿半岛也是高人辈出,看来我还差的很远呐!我跟随阿蒙神的时间最久、经历的事情也最多,但何时才能超脱永生呢?”

宙斯为何要惩罚雅伦与基巴达这两个城邦?不是因为它们的主神不是宙斯,这是奥林匹斯众神之间的约定,宙斯也没有理由干涉;也不是因为它们发动了希顿半岛上的内战,这是人间城邦的纷争,宙斯也不会去直接插手。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城邦在内战中先后勾结了波兹帝国,为了打败的对方,不惜将它们曾共同驱逐的敌人又请了回来。这是宙斯所不能容忍的,人们触怒了众神之父。

这种情况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雅伦和基巴达为什么都会去勾搭波兹帝国呢?事情还要从一位行为卑劣、不择手段的野心家说起,此人名叫福克斯。

世上有一种人,他们只有充满功利的野望,而没有任何真正的信念与信仰。这种人不在乎与谁为敌、也不在乎向谁屈服,他们心中没有家国大义、没有荣耀与廉耻,为了实现野心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他们与那些怀着信念而努力的理想主义者不同,所谓的野心,也不过是为了证明那自以为的个人成功。

而这种人往往却把自己装扮成信徒甚至是圣徒,说出种种打动人心的话语,表达着对神灵的崇敬、描述着崇高的理想。但他们心中没有真正信仰,所宣扬的一切荣耀,只是踩在脚下向上攀爬的台阶。

真正的无神论者,在神灵眼中虽无荣耀但也并无过错,因为就算是信仰神灵的人们,所信仰的也不会是同样的神灵,无神论也是一种信念与信仰。而给世人带来灾难、也最令神灵厌恶的就是这种渎神者,也是亵渎一切信仰的人,他们往往却站在神殿之中,希顿半岛恰恰就出现了这么一位福克斯。

福克斯是雅伦城邦公民大会所推选出的一位执政官,他所主张的政策得到了大多数城邦公民的拥护。福克斯利用雅伦城中的工商业者渴望对外扩张掠夺更多利益的心理,强烈号召组织一支远征军去占领周围的岛屿,征服那些经济富庶而军事力量相对较弱的邦国,能够掠夺源源不断的财富。

雅伦城邦的民众们被福克斯鼓动了,决定打造强大的海军进行远征,结果遭受了挫败。此时已是骑虎难下,雅伦于是动用了最后一笔同盟城邦的入盟金,重新打造了一支舰队,终于在远征中反败为胜。但就在远征舰队尚未返回之时,基巴达同盟大军压境,切断了雅伦同盟与外界的商道联系。

基巴达人的战术运用的相当巧妙,掌握的情报也非常准确,恰好攻击了雅伦同盟布防的薄弱环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战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基巴达同盟的军事计划就是福克斯制定的,福克斯出卖了雅伦同盟。

福克斯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背叛雅伦,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了“上位”策略。他最初想利用雅伦同盟的霸主地位实现个人野心,但第一次海军远征失败之后,他看见半岛局势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于是又勾结了基巴达人。

基巴达击败了雅伦,福克斯大获成功,他以翻云覆雨的手段缔造了希顿半岛上的霸主,本人也获得了最大的有权势、享受着成功的满足。他经常自己对自己说道:“大丈夫当如是。”——这也不知是引用哪位贤者的名言。

可局势很快又发生了变化,基巴达称霸希顿之后,见雅伦已经臣服,也不想有福克斯这样的政客指手画脚,便将他踢到了一边,建立了基巴达的人寡头统治。

失去权柄的福克斯又回到了雅伦,巧舌如簧向人们做出新的承诺——他有办法击败强大的斯巴达。人们相信他确实很有才干,出于对东山再起的渴望,雅伦人又一次推选了福克斯。

福克斯联合了曾被基巴达人劫掠过的城邦组织了一支海军,为了彻底占优势,他一边利用以前的影响与基巴达贵族和谈,一边勾结波兹帝国结盟。福克斯向波兹人承诺,如果击败了基巴达,他领导的雅伦重新成为霸主,则承认波兹帝国在希顿半岛上的种种特权。

第九卷:诸神黄昏 第294章 翻云覆雨

在卷土重来的波兹海军帮助下,福克斯撕毁合约反攻基巴达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他实现了无与伦比的辉煌功业——他就是胜利与成功的象征,这世间不论如何争斗,都是他建功立业的名利场!

基巴达同盟在福克斯的反攻下节节败退,权贵们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霸主地位,也受到了福克斯各种手段的启发,于是派人与波兹帝国谈判。只要波兹帝国放弃支持雅伦同盟,转而支持基巴达同盟,他们承诺将给与波兹帝国更多的利益。

战况演化到这个地步,互相敌对的两个集团简直是在比赛谁更卖国!

曾被希驱逐出希顿半岛的波兹势力,如今又被希顿人自己请了回来,而且波兹还握了一手左右逢源的好牌。于是波兹帝国向雅伦同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甚至要他们承认将希顿半岛上许多城邦割让给波兹帝国,否则他们就将支持基巴达同盟。

这时雅伦人终于愤怒了,准备利用公民大会放逐福克斯。福克斯闻讯逃亡,但这位政客并没有野心并未到此为止,他直接去了波兹商谈条件。福克斯告诉波兹人,自己有办法带领波兹大军杀回希顿半岛,只要任命他为全希顿之王,他便可以实现当年大流士没有实现的愿望。

如果波兹人真听了他的蛊惑,局面说不定会怎样,但波兹人却杀了福克斯,这位野心家的生命到此为止。形势的发展已经使波兹人不需要一个希顿之王,雅伦同盟与基巴达同盟都已经元气大伤,都在请求波兹的援助,波兹自可以控制整个希顿。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宙斯来到葡萄园找到了阿蒙。奥林匹斯的众神之父被触怒了,他要将下惩罚,并且真正的统一希顿再彻底击败波兹,而阿蒙又会怎么做呢?

宙斯走后,阿蒙仍然留在伊索的农庄中从事着农夫的工作,仿佛并没有任何改变。赫尔墨斯可急坏了,天天盯着葡萄园,心中暗道:“这位神灵什么时候才走呢?”

当葡萄都酿成了酒、酒都入了窖,阿蒙才带着梅丹佐来向伊索告辞。他对伊索说道:“老朋友,我得离开了。你已经寻回了故土,在这里过得非常幸福。只要你向我发出呼唤,我就能听见你的声音,你的神依然与你同在,也在天堂等着你。”

伊索在米都利城邦中安享晚年,与堂弟和三个侄子在一起,还交了睿智的朋友,正是这位老者所寻求的故土生活,日子过得很舒心。阿蒙也清楚,伊索的生命就快走到尽头了,他们下一次见面的地点,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天堂。

梅丹佐跟着阿蒙离去,出了米都利城邦一路北行,在路上好奇的问道:“我们难道不去伊甸园也不去天国吗?我听说林克刚刚通过了考验,已经成为天国中的天使。他前两天还在天国中对我说话——炫耀他走在了我前面。”

阿蒙答道:“梅丹佐,你正走在路上,成就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你自己的求证。你仍是我的众门徒之长,将来也是众天使之长,我之所以把你带在身边,就是因为你需要经历。还记得葡萄园的故事吗?我付给早上进园的工人与下午进园的工人是一样的工钱,对于天国而言,后来者与先到者,得到的是一样多。”

梅丹佐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您那件事也是做给我看的!”

阿蒙微笑道:“我做给所有人看,当然也包括你,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各自所需的启发。”

梅丹佐眨了眨眼睛道:“我的神,我们现在去哪里,又要做什么呢?”

阿蒙答道:“从现在开始直至我们离开希顿半岛之前,在任何公开的场合,你都要称呼我为阿蒙。我们要去护送一个人,他是一位我自幼尊敬的长者,名叫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怎么会到米都利来?他是路过。亚里士多德做为马其顿王国的使者,不久前刚刚去过雅伦,代表马其顿王国与雅伦之间缔结了盟约。

该盟约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是马其顿王国与雅伦城邦结盟,联合抵抗波兹。而实际上这是一份雅伦向马其顿屈服的盟约,所谓的同盟以马其顿为主,马其顿王国享有神谕的发布权。以前的雅伦,都是以盟主的身份与其他邦国缔约的,而这一次却成了屈从者。

马其顿能够取得这样的外交成果,国王腓力二世派出的全权特使亚里士多德功不可没。亚里士多德本就是出身于雅伦城的贵族,他的老师是著名的贤者柏拉图,后来他被马其顿国王菲力二世聘请到王宫去当宫廷教师,这次又出使雅伦城邦商谈盟约事宜。

亚里士多德回到雅伦城,不仅与城中各位权贵交流,而且还在广场上、神殿中向民众宣讲。他痛斥了福克斯的所作所为,告诉人们目前的希顿各城邦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希顿人曾经联合起来打退了波兹大军,却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享受胜利的战果。雅伦与基巴达争霸,在翻云覆雨的野心家福克斯的挑动下,双方先后都勾结了波兹势力企图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惜出卖整个希顿联合王国的利益。

曾经被打退的敌人又被人们主动请了回来,大流士的铁蹄没有实现的目标,希顿人却自己帮助敌人实现了!

亚里士多德号召希顿各城邦团结起来,不要为了某个城邦的野心而出卖所有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与繁荣。团结首先就从马其顿和雅伦的结盟做起,马其顿王国要报复波兹人的侵略,也要惩罚那些勾结外敌的叛徒。

亚里士多德说的都是事实。是雅伦城邦先勾结了波兹人,而后来基巴达城邦也勾结了波兹。雅伦城邦在基巴达强大的攻势下几乎喘不过气来,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北方日渐强大的马其顿王国的帮助,将波兹人的势力驱逐出去,并打败基巴达恢复往日的繁荣强盛。

但是帮助并非没有代价,马其顿的目的是联合希顿各城邦结束内战、驱逐波兹势力,而不是重新支持雅伦成为霸主。雅伦城邦势必要受制于马其顿,于是雅伦人分成了两派,分别属于支持与反对马其顿的集团,在城邦的决策中争执不下。

而亚里士多德的宣讲打动了很多民众,最终使城邦公民大会作出决定,签署了盟约。雅伦人希望暂时借助马其顿的帮助打败基巴达,先从眼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并没有打算在将来长期遵守这个盟约。福克斯虽然已经死了,可他的流毒仍在,影响着雅伦城中的很多人。

亚里士多德获得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带着缔约文书在卫队的护送下离开雅伦返回马其顿,途中要经过米都利城邦的北境。阿蒙早就想去看望亚里士多德,正可在路上相会。

阿蒙带着梅丹佐上路,并没有飞天直接去找亚里士多德的车队,而是来到米都利北境的必经之路上等候。此处是多山地形,蜿蜒的道路横穿一条连绵的山脉,在密林间时隐时现,山中接连要经过好几个隘口。

梅丹佐说道:“这里的地形很险要啊!不适合大军通行,最适合伏击刺杀。”

阿蒙点了点头道:“就是这种地形,我们从密林里悄悄摸过去看看。”

梅丹佐问道:“您要检查道路周围的状况?难道有人会在这里刺杀马其顿王国的特使吗?那胆子也未免太大了!”

阿蒙答道:“胆大的包天的人,世上有的是!别说是小小的马其顿王国特使,就算是居鲁士或辛纳赫那样的大帝,不也一样有人去刺杀吗?我还记得你一人一骑冲向辛纳赫卫队的情形,当时真是威风的不得了!”

梅丹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只是吸引人注意而已,并不是刺杀辛纳赫的主力。”然后又叹了一口气道:“刺杀辛纳赫成功了,小茜公主也跟着吉尔伽美什走了。”

阿蒙看了他一眼道:“你有必要叹气吗?”

梅丹佐岔开话题道:“亚里士多德又不是辛纳赫那样的暴君,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贤者,谁没事会刺杀他呀?”

这回轮到阿蒙叹了一口气:“如果没人埋伏,当然是最好不过,我只是要你看看这条路是否安全。假如真有人行刺,不会是因为别的事,只会为了亚里士多德所携带的缔约文书。”

梅丹佐不解的问道:“可谁会这么干呢?波兹人还是基巴达人?这毫无意义啊!结盟是雅伦城邦与马其顿王国的决定,杀了使者也改变不了既成事实。就算想用这种办法阻止马其顿与雅伦结盟,那也应该在亚里士多德到达雅伦城之前动手,而不能等到现在。真要是这么干了,反而会引起雅伦与马其顿的共同报复,傻的不能再傻了!”

阿蒙又叹息一声道:“你说的没错,正因为如此,才令人意想不到。”

就在此时,梅丹佐于灵魂中发出一声惊呼:“我的神啊,前面还真有刺客埋伏,人还不少呢!原来您早就发现了。”

第九卷:诸神黄昏 第295章 看不见的成就

前方的山路经过两个隘口之间的一小片开阔地带,两侧都是山崖乱石,密林里然埋伏了三十个人!

有二十四个人手里端着弩,弦尚未拉开但箭已经搭上,黑色的箭杆和尾羽在树木的阴影中一点都不起眼,箭簇上隐约浮现出青蓝色的光泽,好像是喂了巨毒。这是民间禁止持有的强弩,弓弦发出的声音很小、弩箭的尺寸不大,却能射的很远很准!

黑色的弩身上铭刻着神术阵花纹,那强劲的弩弦需要血脉有力的武士才能拉开,二十四名弩手分别埋伏在山道两旁,每边都是十二人。从梅丹佐与阿蒙所在这一侧密林望过去,道路对面的高处埋伏着一个人,手持法杖总览全局,隐约散发出的气息竟然是一名大神术师!

在弩手中间,还各有一名佩剑的武士无声无息的潜伏在那里,无形中具备的那种力量感应竟然是大武士。刺客中还有三名神官,路这边两位、对面一位。

梅丹佐倒吸一口冷气道:“清一色的神术弩,埋伏了两个完整的小队,有一名大神术师指挥,令外还有两名大武士配合!这是什么阵仗啊?就算是我发现了他们,也不可能悄悄将这些刺客全部制伏。”

阿蒙点了点头:“他们埋伏的位置非常好,在道路两旁可以互相监视对面的情况,有一名大神术师居中警戒,两名大武士保护策应,三名神官布阵侦测。就算是我出手,也不可能在无声无息间一下子全部解决掉,必然有人能察觉动静、发出警报。”

梅丹佐皱眉道:“这些人是来刺杀亚里士多德的?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阿蒙也皱眉道:“刺杀一个人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一击而中趁乱脱身便走,刺客并不是越多越好。你看这个架式,他们是想干什么呢?”

梅丹佐低语道:“杀人灭口,一定是为了杀人灭口!他们不仅是想杀了亚里士多德先生,而且连整个车队一个活口都不会留下,让这个使团彻底在人间消失。”

阿蒙点了点头道:“我听说亚里士多德先生带的卫队,也是两支小队共二十四名骑士,卫队长队长应该是一名大武士。如果刺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刺杀一位特使,而是为了让这个使团消失、永远也回不到马其顿王国,那么这个阵容倒也可以理解。”

梅丹佐又问道:“至少是一个邦国的力量才能派得出这种刺杀队伍,会是什么人呢?”

阿蒙提醒道:“你看看那些武士的打扮。”

梅丹佐微微一怔:“是基巴达人的装束!可我看这些人不像是基巴达武士,真正的基巴达战士脸上的皮肤不可能有那么细,手指上也不可能有戴过好几枚戒指的痕迹,分明是故意装扮成基巴达人的样子。”

阿蒙:“嗯,你的眼力还不错。那你说他们会是什么人呢,波兹人?”

梅丹佐不解道:“他们的样子分明就是要杀人灭口,同时也做好了万一的准备,假如使团中有人能够逃脱、跑回去报信,那么就嫁祸给基巴达人。但波兹人没必要这么做啊,杀一个使团没有意义,雅伦城邦若与马其顿真心结盟,使团的遇难反而会激起他们对波兹人更大的仇视。”

阿蒙意味深长的又问道:“那你说谁最有可能这么干呢?情报掌握的这么准、埋伏的又是这么巧?往最不可能的地方想!”

梅丹佐又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会是雅伦人?”

阿蒙遗憾的叹息道:“签定了盟约,一转身又后悔了,可是又不好公然撕毁盟约、遭致马其顿的报复,该怎么办呢?看似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这份盟约永远也送不到马其顿,让使团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却又不能让人知道是谁干的。”

梅丹佐:“雅伦人会这么阴险?”

阿蒙:“是不是这样,等拿下这批刺客审问,一切不就清楚了。”

梅丹佐悄然拔出了命运之匙:“现在就动手吗?”

阿蒙摇头道道:“不必着急,你也是战场上的将军,我问问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无声无息间将他们全部制伏?现在这种互相警戒的阵式,不太好下手。虽然他们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但若时机选的不对,会把这片地方打的乱七八糟。他们还没有行刺,现在动手就等于是我们偷袭了。”

梅丹佐想了想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作战,选择的时机也要尽量对自己最有利。那么最好的机会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车队进入埋伏圈、他们恰好动手的时候,我们同时出手。”

阿蒙点头道:“就这么定了,我负责那边那名大神术师在内的十五人,这边十五个就交给你了。一旦出手就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还手,否则那些武士手中的弩箭很麻烦,乱射说不定会有误伤。至于亚里士多德先生的安全,由我负责便是。”

亚里士多德的车队进入了山中,一共是三辆马车,使团所携带的重要物资都放在车上,随车还有特使大人的仆从。一共有两个小队二十四名骑士护送,卫队长艾森是一名大武士,他本应该坐在第一辆车上,然而进山之后却骑马跟随在第二辆车旁边,这辆车中坐的就是亚里士多德。

经过一道隘口,前方两山高耸又是一道隘口,这里是一小片开阔地带,两侧山深林茂。艾森突然听见了亚里士多德的声音:“此处地势险恶,是个伏击的好地方。骑兵看不见密林里的情况,也无法骑着马冲进去,刺客埋伏在林中却可以射出冷箭。叫大家注意戒备,把盾牌都拿起来。”

艾森一声令下,随行的骑士带好头盔拿起了盾牌。骑兵配盾以挡流矢并在冲锋时护住要害,但行军时并不把沉重的盾牌拿在手里,而是挂在马臀上作战时才摘下来。沉重的头盔也一样,那玩意总戴着很不舒服,平时行军也是挂在马肩上。

卫士们做好了戒备,艾森有些不解的问道:“大人,您觉得会有人斗胆行刺吗?我们已经与雅伦人缔结了盟约,现在再来捣乱,意义不大了吧?”

亚里士多德不紧不慢的答道:“谨慎一些总无过错,我虽然号召雅伦公民大会通过了结盟的决议,但那也是因为很多人无法当众回答我责问他们勾结波兹人的事情,不得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我能看出来,雅伦城邦真正掌权的那些人是不愿意向马其顿屈服的,我一走,就会有人反悔。而且我也听说了,波兹人的使者在我走后就到达雅伦,可能会给雅伦人施加新的压力,让他们改变主意。”

艾森吃了一惊道:“难道雅伦想撕毁盟约?这未免也太快了吧!”

亚里士多德叹了一口气:“他们不需要撕毁盟约,只需要装作这份盟约从来没有签署过,让我们这个使团下落不明…这只是最坏的推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话音未落,只见左侧树林中有飞鸟惊起,陡然间杀意弥漫,十二只黑色的弩箭带着凌厉的风声嗖、嗖、嗖射了出来。幸亏骑士们持盾在手有所戒备,弩箭的来势惊人,甚至将盾牌击出裂痕,有的骑士也摔下马来。还有骑士纵马闪避,人躲过去了马却中箭扑倒,护卫队伍瞬间乱成一团。

袭击并不只在队伍的左侧发生,混乱只是一种掩饰,右侧山林中也同时射出了十二支羽箭,无声无息仿佛包裹着半透明的光影,一眨眼就到了,分明有一位大神术师施法配合。这十二箭都射向了队伍正中央的马车,马车旁的艾森与车中的亚里士多德都是攻击目标。

大武士艾森也有些措手不及,大喝一声拔剑带挥了出去,他只能格开攻向自己的四支羽箭,还有一箭射向了他的马,另外射向车中的七支箭已经来不及阻挡了。就在这时,突然听见嗡的一声轻响,一个淡蓝色的防护罩凭空出现,护住了这辆马车以及车外的艾森。

弩箭射入蓝光中,发出似打碎冰层的脆裂声,神术护罩碎了,但箭势已缓。艾森的长剑发出毫光带着狂风卷过,将十二支羽箭全部击落。

他已经出了一身的冷汗,低呼一声道:“多谢大人出手相救,愿来您的神术这么高明!”然后朝卫士们大喝道:“下马结阵,举盾收缩队形,保护大人要紧!”

在这种山间密林中,骑马没有优势,卫士们纷纷下马举盾环绕在亚里士多德的马车周围,手持武器如临大敌。从刚才那一轮弩箭来看,碰见的刺客绝不一般,接下来肯定是排山倒海般的雷霆手段,谁也不知道周围潜伏了多少敌人。

然而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刺客们仅仅是射出第一轮弩箭而已,随后便寂然无声,错过了最好的攻击机会,等着亚里士多德的卫士们下马布置好防御队形,一直都没有再出手。

像那种弩箭,是可以快速连续发射的,在那些骑士队形混乱的时候,连续射来的冷箭威胁更大,绝对能造成很大的伤亡,更何况还有一位大神术师掩护配合,怎么就没了动静呢?

艾森手握长剑紧张的自言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

密林中有一个人远远的飞了出来,卫士们正准备发起还击,却又看见此人张牙舞爪的摔到地上,随即一动不动了,看架势是被人打昏了扔出来的。紧接着另一侧密林中也有人被扔了出来,一个接着一个扔到路上摆的整整齐齐。最后一个人被扔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上还握着法杖。

艾森失声叫道:“那是雅伦的大祭司梅林亚里士多德大人,您猜的一点都不错,果然雅伦人想暗杀我们!…谁?是哪位高人出手相助?”

亚里士多德已经挑帘走下了马车,向着前方躬身行礼道:“不知是哪位神灵,赐福予我这位不幸的世人?”

这时有一人笑道:“两位老朋友路过,恰好看见有刺客潜伏在路边,帮您顺手拿下。你们没有折损什么人,是不幸中的万幸。”

随着话声,阿蒙从右侧密林中走了出来,梅丹佐也从左侧钻了出来跟随在他的身后。艾森愣住了,他不认识这两人。亚里士多德的神色也很惊讶,但怔了怔随即就恢复了自然,分开护卫走上前去行礼道:“原来是您!”

在阿蒙只有十四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在都克镇见过他,后来阿蒙成为埃居大将军镇守红岬防线,亚里士多德也在军中。如今这位贤者已经两鬓银丝,而阿蒙还是二十出头的模样,他身边的梅丹佐相貌与当年相比也没什么改变,亚里士多德一眼就能认出来。

亚里士多德很清楚面前站着的是一位神灵,而且是如今埃居人所信奉的主神,在此时此地,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才合适。

阿蒙抢步上前托住了亚里士多德的胳膊道:“先生,您不必向我行礼,能有机会报答您,一直是我的愿望,您也是我此生最尊敬的长者之一!”同时还在灵魂中说道:“您不必当我是神灵,我就是那位已经卸任的埃居将军、都克镇上长大的孩子,我的名字还叫阿蒙。”

不用阿蒙多提醒什么,亚里士多德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时艾森走过来问道:“亚里士多德大人,您认识这两位英雄吗?”

亚里士多德转身解释道:“他叫阿蒙,是我在天枢大陆游历时结交的朋友,也是看着他长大的…至于这位英雄叫梅丹佐,曾经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他们是来雅伦半岛游历的,本想来拜访我,却恰好遇到了这件事。”

阿蒙?这个年轻人好像与埃居的神灵同名!而梅丹佐的名字,马其顿的大武士艾森并没有听说过。

艾森也上前行礼致谢,同时心中一阵骇然。世上的每一位大成就者都是高傲的,因为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想像的神奇,可是在阿蒙与梅丹佐面前,艾森怎么样也骄傲不起来。这两人竟然在无声无息间解决了这么多强大的刺客,手段未免太惊人了!

在阿蒙和亚里士多德没有做出吩咐之前,艾森就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其他的护卫们自然也不敢乱动乱说话。

阿蒙却语气陈恳的问亚里士多德道:“我们认识已经很长时间了,在我十四岁岁那年,您就救过我,那时候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等我获得大成就之后,也曾见过您。可是直到您出手施展神术之前,我却始终都不知道您的神术原来如此高明,您刚才甚至没有拿法杖,请问是如何做到的呢?”

亚里士多德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掌心里有一枚幽蓝水心。他朝阿蒙微微一笑道:“我虽然没有拿法杖,但手里却扣着这枚神石,以它为中介施展了水元素神术…还记得吗?他就是你在海岬城邦曾送我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