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脸上清浅的笑意,霎时如流云凝滞,沉吟道.“娘娘想说什么?”

紫嫣是何等敏锐之人,抬眸问,已是将她表情微妙的变化,尽收眼底。她猛然抬苜,笑声恣意而放诞,幽幽道:“这首《还俗歌》措辞粗浅,不登大雅之堂,真没想到,居然能入得夫人的法眼。本宫的侄子林庭修天资愚钝,是个极不成器的料子,真真地没想到,居然能得到夫人的垂青。”

“本宫觉得这首《还俗歌》不好,不愧是出自毛孩子的手笔,纰漏甚多。想夫人师承清虚子道长,就算当年未进宫之时,也是带发修行的道姑,将‘青衫撇下’倒是,但鬓发如云为君生,何须还要再等到‘蓄了青丝发’。”

紫嫣缓缓说出口的话,一字一句皆是如厉亮的尖锥,毫不留情地刺在心上。但灵犀毕竟是心神坚毅异常之人,唇角依然含着抹淡然的浅笑,语意嘲弄道:“婉辞晓得慧妃娘娘素来口齿伶俐,但不晓得娘娘更擅于信口雌黄。”

紫嫣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嫌恶,和不加掩饰的鄙薄,道:“本宫是否‘信口雌黄’,夫人自己心里清楚。”

她抬起一直笼在云丝广袖中的右手,在灵犀眼前一晃,修长的手指间松松地缠绕着胭红的丝线,映着掌心白皙莹洁的肌肤,赫然就是一枚狭长的碧玉,两端略弯,其状若鱼,玉质明净通透。最难得的是这枚碧玉,无论鱼首鱼身,还是细微到如碎叶般的鳞片,皆是浑然天成,源于自然之鬼斧神工,未加诸分毫人力雕琢。除了鱼体内侧,残存着一道切割的痕迹,似乎完整的碧玉原先应是双鱼合抱,后用利器将其一分为二。

灵犀的目光触及玉鱼,登时整张面色雪白如纸。

紫嫣的眼角衔着一缕颇有玩味的冷笑,她指尖慵懒地将那枚玉鱼翻身,露出镌刻在背面细若蚊足的字迹,她念道:“‘婉娩容与’,本宫思忖着另一枚玉鱼上刻的应是‘修秀神皋’,玉鱼分持,心有灵犀,方能一点即通,夫人您说是么?”

“婉娩容与,修秀神皋。林庭修真是本宫的好侄子,居然背着本宫做出这么光彩的好事来。”紫嫣的语调猝然变得尖刻。

灵犀此时一改往日的从容,眼底隐约显现森然之色,掩在宽大衣袖下手掌紧握成拳,她大声喝道:“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本宫其实并不想与夫人为难。皇上是因宸妃与韶王之事而震怒,但夫人淫乱宫闱,其罪不在宸妃之下,若是宸妃要被发落,夫人理应一道受罚,若是宸妃被迫身死,夫人理应一道陪葬!”

说罢,紫嫣翻腕将玉鱼捏紧在掌心,碧玉莹莹的一点微光,幽淡地映在她的眉间,亦是冷清阴戾的色泽。她风轻云淡的声音中透出肃杀,“本宫劝夫人一句,夫人今日要不收手,要不我们就拼个鱼死网破!”

“娘娘敢么?”灵犀闻言,忽然神情一松,她清灵地笑山声,“娘娘若是非要拖婉辞下水,林氏亦是难逃追究。”

“夫人错了,难逃追究的是林庭修,而不是林氏。”紫嫣绝美的面容,掠过一丝阴刻狠绝之意,道,“林庭修,本宫一直视其如棋子,若能以舍弃一子的损失,而换得扳倒夫人的大捷,本宫何乐而不为。”

说完,紫嫣目光冷冽地扫过灵犀一眼,就要拂袖朝太极宫中走去。

太极宫恢弘壮阔,宫室巍峨大有通天落地之势。四扇错金嵌银的朱紫殿门,高达三丈,此时距离她们已是不盈数尺。

灵犀一时激恼,骤然飞身上前,欺近紫嫣旁侧,出手快如闪电,挟势去夺那枚玉鱼。

紫嫣收紧掌心,猝不及防之下,为护住玉鱼,硬生生地受了她一击,锋利如刃的指套,毫无缝隙地贴着皮肉狠狠地划过。

紫嫣顿时眉心一蹙,脸色隐隐透出青白,趁着她犹豫的一瞬,紫嫣扯开喉咙,放声大喊;“御林军在何处!快来人!”

四周寂静,遽然爆发出的一声大喊,女子尖利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而刺耳,已然惊动到了太极宫中巡逻的侍卫。

紫嫣面色沉静,如凝冰雪,左手五指蜷曲,发着全劲,紧紧地压住右臂上,像是在极力阻止什么东西流淌而出。

紫嫣紧抿双唇,看向灵犀时,眼神中浪潮般的泛起难言的震惊。

夜风盛劲,卷着阴潮的水汽,扑向那两名身姿纤细的女子,她们身上轻薄柔曼的衣衫被风烈烈地灌满,如同就是一双在风声中飘摇不定的脆薄纸鸢。

正当这时,头顶传来一声隆隆的闷雷乍响。这轩彰十二年夏末的一场雷雨,蓄势已久,稠密如织的云层,最终无力再禁锢,这如同排山倒海般翻涌奔腾的水汽,那瞬间,化作疾暴的雨点落地。

御林军随即而至,恭敬地在暴雨中,在这两位身份尊贵的女子面前,肃然待命。

紫嫣冷冷地看着灵犀,灵犀亦是在冷冷地看她,彼此无言,她们就这样对峙着。

忽然,紫嫣朝着灵犀低哼一声,掌心隐约一泓碧色晃过,就转过身,向着太极宫跑去。

第四十九章颜倾天下碧箫吹断玉芙蓉8

太极宫外,惊落九天的雷声轰隆乍响,风雨霎时大作,裹挟着震天撼地的气势,凌虐这世间万物。殿门半敞的空隙间,急匆匆地跑进个秀颐袅娜的身影。

“皇上绝计不可听信奸人挑拨!”一把清凌凌的女声横插而八,“众所周知,琅嬛乃是出身伏眠王室。然则表姐出身帝都颜氏,颜氏一族上溯十代皆在帝都定居,家世历代清白分明。若追溯外家,袁姐之母慕容浣昭,臣妾之母慕容浣沁,皆是出身南国富商之族,与北地王室断无瓜葛。论此二人,其间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怎可混为一谈!”

这番话说得中气十足,字字掷地有声。

我蓦地一惊,转首看去,来人正是慧妃紫嫣,她身着一袭深紫蹙金双萧海棠锦春长裙,紫金丝罗牡丹薄雾纱挽在臂间,长长的流苏散开如云霞般的华彩,不知是跑得太急,还是说话声息太急,洁白如玉的耳垂上,一对牡丹银叶双钩坠子不住地簌簌跳动。

她身姿峭然地站在那里,裙摆和衣裳的前襟都有水迹洇湿的痕迹,高绾的发髻间亦是沾着星星点点的水珠,晶莹剔透,摇摇欲坠,宛若是有意埋在乌发间的珍珠。

奕槿看到她,微微蹙起眉峰。面见御驾时,嫔妃保持衣饰仪容修洁,是最基本的应循之理。

尽管有些狼狈而来,但是,她脸上的清傲桀然之意,以及眉宇间含着的一抹锋芒,依然分明如昔,半分都未曾摧折,瑰姿艳逸,明丽迫人。

“一进来就大呼小叫,慧妃你可知失仪。”奕槿看都未看她,口气淡淡地道。

“臣妾参见皇上。”紫嫣略顿一顿,随即换了一副意态婉淑的样子,朝奕槿屈膝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说话间,灵犀亦是踱步而进。她身上的衣衫似乎湿得比紫嫣更加厉害,屈膝行礼时,黔首低垂,鬓角泠泠地流落一颗水珠,滴在大殿的平金地砖上。

在旁侧,立即有眼明手快的宫女上前服侍,为两位整理妆容和衣着。

“你们两个倒是很有心,听到朕这里有些风吹草动,索性冒着雨就跑来了。”奕槿的声音淡漠,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温度在里面,“刚才外面那么大的声响,就连朕的御林军都被惊动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上息怒,臣妾等知罪。”紫嫣和灵犀听到奕槿问话,依然还是垂首的姿势,心事重重皆被掩在合宜得体的笑容之后。

奕槿无心追究她们,厌烦地挥手让她们退到旁边。他面朝着我道:“颜颜,朕先时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答朕。”

我未答,却有听得一人音调软软地插进话来,“臣妾记得先王妃琅嬛过世是在轩彰九年九月,而皇上与宸妃相逢大概是在轩彰九年的十月间。琅嬛薨逝,而宸妃现身,前后不到一月的功夫,真真让人生疑。”

我顺着刚才的那个声音寻去,说话的并不是灵犀,而是一名身着玫瑰纹亮缎云锦纱裙的女子,生得眉目明秀,双十年华,乍一看去,觉得面生,但却有些眼熟。忽然想起,就是她,那日在雪芙殿中,支支吾吾地说出“反正那人也是刺客,罪大恶极,宸妃杀了就杀了”,她似乎不大晓得察言观色,正好撞上奕槿盛怒,那时非但未讨得好,还被奕槿严厉申饬了一通。

紫嫣侧目觑了那人一眼,嗤然道:“难得薛选侍如此耳聪目明,尽管久居去锦宫,对于宫中的事也掐算得头头是道。”

我听到紫嫣的一声“薛选侍”,心里登时明白过来,面前女子便是第二位薛门废后,薛旻茜。我记得湛露说起过,当年薛冕长子薛旻玟,因私通敌国被诛杀,薛氏受其连累,落得满门流放之罪。薛旻茜虽是罪女,但念及其年纪幼小,未将她逐出宫门,而是废黜后位,降为选侍,永不晋封。但令其居于宫中,终老此生。

想到她当年封后之时,尚是年仅十一岁的稚女,现在粗算年纪,大约就是她了。此女是薛冕之女,前废后薛旻婥之妹。整个薛氏的分崩离析,与林家和颜家有着莫大的关系,她是薛氏遭劫后,唯一留下的血脉,想必她对于紫嫣,抑或是我,都是恨之入骨罢。

奕槿的手心有些凉,慢慢地覆上我的侧脸,那股冰凉硬生生地将我旁逸的思绪拽了回来,听见他字字肯定地道:“是轩彰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在上阳行宫,朕会永远记得这个日子。”

我听得心神一震,唇际不由得漫出如叶底浮沫般的苦笑,心道:轩彰九年十月二十一日,会永远记得这个日子的人,何止是你,还有我。

“慧妃娘娘,嫔妾不过就是就事论事,若说‘耳聪目明’就折杀嫔妾…”薛旻茜勉强稳定着声音说道。

薛旻茜对紫嫣似乎心存胆怯,刚刚紫嫣横了她一眼,她整个人就泠然一惊,话到一半就猛地噤住口,抬首时触及紫嫣隐隐发寒的眸色,就忙不迭将脑袋低低地垂下。

紫嫣在宫中多年,雷厉风行就是慧妃一向的风格。当年薛旻婥获罪身死后,由她代为执行中宫之权,其手段更是铁腕御下,底下的嫔妃皆是对她畏惧不已。想她往日积威之重,由此可窥见一斑。

即使如今,她逐渐不再涉及协理六宫职权,若是假以辞色,其戚势依然能震慑住一干后妃。

在静默中,忽然闻见毓妃轻笑一声,施施然走近几步。毓妃林衡初容貌不及紫嫣,但也是生得一副柳眉杏眼、朱唇贝齿的伶俐娇妍的好模样,她是紫嫣的侄女,向来得到紫嫣的看重。

她说道:“我还觉得一事奇怪,听那些老宫人常说,琅嬛姿容绝世,是堪与咱们的嘉瑞大长公主相提并论的人,先莫说别的,单论年纪可要比宸妃整整大了一辈。”

毓妃一直缄默着,看到紫嫣朝她使眼色,方才肯被迫出声。原先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在她口中轻绵绵地说出,倒先显得自己有三分底气不足。

果然,这些话并未让奕槿的神色有分毫的宽松,他连连冷笑两声,我站得离他最近,只觉得他气息有些紊乱,声音中却听不出喜恶,反问道:“当真是整整大了一辈?”

毓妃原是默然旁观,察觉奕槿神色不对,更是不敢再出一言,刻意站得远远地,避开紫嫣的视线。

紫嫣冷眼瞥过毓妃的畏缩,她看向奕槿,不卑不亢地道:“皇上,无论颜氏还是林氏,在帝都立族中己逾百年,两族世代仕途,其家世根底,皇上是最清楚不过,姐姐的家世根底,皇上也应是最清楚不过。绝不可听信虚妄无据之言。”

“虚妄无据之言?”一声轻细的哼声自灵犀鼻间溢出,自从进殿后,她就一直沉默着,此刻出声,她的语调轻软,却是绵里藏针,“慧妃娘娘如此信誓旦旦地拿颜氏和林氏的家世起誓,我等自然相信两族世代清白,不过其中的避重就轻,娘娘自己心里清楚。”

紫嫣眉峰挑动,如同被风骤然扑到的一星烛火,她转首朝灵犀:“难道夫人疑心本宫与表姐之外族并非出身慕容氏?本宫闻夫人笃定向道,应该不信佛教中所言冥界拔舌地狱,但道中亦有善与恶泾渭分明之一论,还请夫人万般慎言,本宫与表姐之母皆已逝,你若出言不逊就是辱及先人。”

面对紫嫣的声势逼人,灵犀的唇角依然含着一缕似笑非笑,“婉辞刚刚就说过了,孰是孰非娘娘自己心里清楚,若是要追究,娘娘应是晓得明哲保身…”

她后半句话吐音极轻,像是刻意仅说给紫嫣一人昕。我只看得到她唇瓣开合,如徐徐临夜而绽的优昙子花,但在“明哲保身”四字上声音猛地拨高,尖细的调子令人耳膜一刺。

紫嫣暗暗咬牙,整张面容透出玉璧般的透白,切切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夫人应是更晓得。”说完她朝灵犀抬起右手,掌底似乎拢着一样碧莹莹的物什,速度飞快地,近乎是擦着灵犀的眼皮一扫而过。

“你…”灵犀姣美的脸上有郁愤之色掠过,她极尽收敛,还是掩饰不住眸心深处腾起两簇震跃的晶芒。

“朕问的是宸妃,你们全都给朕闭嘴!”奕槿面色阴郁,威慑得一群嫔妃皆是不敢再言语。

他此刻沉吟道:“朕记得当年前往宁州时,似乎是见过韶王妃琅嬛,但她好像不是你。”他凝视着我,那般深邃的眼神,好像要将我的样子纤毫不漏地铭刻到心里,喃喃道:“如果是你,就算隔着一层面纱,朕自信也能认得出来。”

他的话语虽平和,但是我感觉似乎有庞大的寒意,兜头兜脑地覆盖下来,让我整个人凛凛地一激,转首触及紫嫣的眼神,她眼底隐约一抹坚毅如星芒簇亮浮动,愈加衬出那双星眸的黑白分明。

我晓得她的意思,她是让我无论如何都不要承认。我不知道,此时此刻,她的忧虑和惊惧,是为着我与韶王的事揭发后,我会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还是为着我是琅嬛的身份一旦戳穿,紧接着那个万劫不复的人就会是她。

无论她是为了前者,还是后者。无论她是为了我,还是单纯地为了自保。我现在都不想计较了,我只知道,不管往日有多少的怨恨和嫌隙,面临着死生一线,她会断然出面选择救我。

此刻,我收住视线,缓缓启唇道:“那个人的确不是我。”

“可是…”奕槿神色一沉,朝我道:“颜颜,你三年来处事待人一贯淡漠,却唯独对樱若例外。朕真的很困惑,你那日为什么要冲出去救她,纵然平日里亲厚些,也不过寥寥数月的情分,哪里值得你不顾性命地去救,甚至能为她暴露武功,还差点为她接连手刃两个刺客。颜颜,你说,你要是不能给朕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让朕如何相信你。”

我一时愣住,不知如何回答。太极宫外,正是风雨萧萧夜晦迷,电闪雷鸣后,雨势迅猛如鞭,狂烈地抽在枝梢上。而殿中却是静悄悄,唯闻见紫铜螭吻更漏泠泠滴水的声音,和众人各怀心思的敛息声。

风雨如晦之夜,也暗衬着每个人幽沉的心境。

“呀,这样一来,樱若郡主既是先王妃琅嬛所生,岂不是宸妃的女儿…”忽然间,有人窃窃地低呼一声,说话的好像是颐玉公主的生母敏妃,脱口而出的话中是抑制不住的惊愕,她垂眉,小心翼翼地觑着奕槿的神色,半茬子话根还含在喉咙里,就猛地将嘴巴捂住。

“正是血脉相连的骨肉,所以值得素来冷静的宸妃娘娘能如此失态。当时雪芙殿外,夫妻俩联手救宝贝女儿,这般惊险的一幕,可惜臣妾是没那个眼福见到。”薛旻茜步履款款地走上前,她的这番话言辞辛辣,字字尖刻如刃,不差分毫地直戳在奕槿的痛处上,至于“夫妻”、“宝贝女儿”这些话格外露骨刺耳,对于奕槿的一腔蓬盛欲发的怒意,更是如同火上浇油。

“贱人胡说!”奕槿登时发作,一掌劈在她面门上,薛旻茜不敢躲避,“啊”地惨叫一声,剧痛之下仰面“噗通”倒在地上,力道之大,生生地被甩出三尺远。

奕槿甚少有过疾言厉色,此番出手掌掴妃嫔,更是轩彰立朝以来的是破天荒头一遭,旁侧的嫔妃皆是看得悚然,我却是愈加心惊胆寒,其实他那一掌,更想打的人是我,薛旻茜心思糊涂,挑在这个时候上前来,却不知是替我挨了这一巴掌。

紫嫣唇角勾起一丝讥诮的笑意,厌恶地抛出一句话:“选侍要晓得说话的分寸。”

灵犀看着这一幕,幽黑的瞳仁蘧然一缩,却是未说什么。

而薛旻茜无故挨打,岂是肯甘心。她发髻凌乱,高肿的右颊霎时充盈着血红的颜色,瑟瑟地跪在地上,放声嚎哭:“臣妾又不曾说错,前些日子在上林苑,宸妃为了争风吃醋,还亲手将韶王妃从足有八九级高的台阶上推下去,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大家都看见了!”

颜倾天下 清商惊落怎堪恨1

这些话被薛旻茜在情急之下喊出,她的叫声如夜枭般凄厉,原本白皙的面目因掌掴的红痕而显出几分狰狞。

此言犹如雷霆贯耳,众人闻此一个个震骇不己。

奕槿的脸色更是如蒙寒霜,骤然散发出森冷彻骨的寒气,“争风吃醋?”他口中反复玩味着这四个字,声音愈发低沉,他看向我的眼神中藏着犀利如剑的锐意,好像要将我分条缕析地看穿。

他的一手猛地托起我的耳后,喉底冷笑连连,“朕的宸妃当真厉害,居然还会争风吃醋。”

脑后的几撮发丝被他的手掌压在,尖锐的痛楚扯得我头皮一阵麻麻地生疼,我情知薛旻茜此言是在刻意诬我,想要出口反驳,奕槿却是不给我机会。

明黄色的衣袖一翻,他豁然睁目,直直地看向灵犀,问道:“婉辞,庞氏进宫那天你也在,真的有这样的事?”

“这个…”灵犀面露踌躇之色。

“你照实说。”奕槿从齿缝中逼出几字。

灵犀此时婉然一笑,髻上斜簪着一枚银丝镂空钗,钗首的穗子一顺而下参差地垂落着五颗嵌蝉玉珠,颔首时簌簌地打在鬓角。她平静声息道:“皇上许是误会宸妃姐姐了,婉辞记得那日在绵延亭,王妃确实不慎从石阶上跌落,但是王妃自己亲口说是鞋底滑了苔藓,一时站不稳,婉辞思忖着应该不关姐姐的事。”

紫嫣闻言,冷睨她一眼,低笑道:“夫人嘴上功夫向来就是绝顶地好,说得真是收放有度,既不辜负了薛选侍那一通鬼哭狼嚎,又不给自己套着了落井下石的嫌疑。”

紫嫣话中的讥嘲之意,溢于言表,而灵犀脸面上仅是淡然而笑,但是,笼在叠翠繁花云锦袖中紧紧交叠的手指却仍是微微颤动。

“不对,既然是在绵延亭,那里的路可都是铺着六棱石子,最能防滑,哪里会生什么苔藓?" 敏妃神色微疑,忍不住说出口道。

此时,薛旻茜干笑两声,声音幽幽如毒蛇吐着火信,她道:“六棱石子路上当然不会有什么苔藓,韶王妃当时的话明显就是在为宸妃开脱。太后常常夸韶王妃生性淑良贤德,懂礼仪,识大体。太后眼中的人尖儿,果然名不虚传,竟能贤惠到了这种地步,眼睁睁看着自家夫君与他嫂子私通,还含辛茹苦地替别人养着女儿,不争不抢,不吵不闹也罢了,居然还能心平气和地,为他们两人的伤风败俗之行遮蔽其丑!”

“薛选侍,这话可不能随意乱讲。”见到一名身着胭红妆花绣蝴蝶兰花裙的女子,闻言,顿时神色惊惶地站起来说道,她是颐柔公主的生母冯昭仪,同瑛和侯庞家是亲戚,见到薛旻茜语涉庞徴云,按捺不住出言为其辩白。

“昭仪娘娘心急什么,这自然不是韶王妃的过错,她自己亦是深受其苦。自古以来夫为妻纲,为人妻子必要性子婉顺,做好份内本职,不得干预夫君之事,先撇开这一层不说。就算王妃心有怨怼不甘,又能如何,韶王是其夫君,宸妃是为天子嫔妃,位阶皆高出于她。情势夹逼之下,王妃除了佯作不知,息事宁人,断然己别无他选。”

她的目光阴狠地剜过我的身上,脸颊上触目惊心的血红掌印,映着眸底一痕隐隐的赤红,“无奈宸妃仍是咄咄逼人,王妃却仍要忍气吞声地为其遮丑。想当年王妃得到太后青睐,亲自下得懿旨册为七王正妃,一时羡煞了多少名门淑媛。再看看眼前,宸妃旧情难舍,韶王心有旁鹜,王妃夹在两人中间,不得不说是可悲。”

话毕,薛旻茜摇头,不住地低低哀叹,在交迭的叹息声,若有若无地,愈加挑起了众人认为我可煞可恨的情绪,对于奕槿郁积的怒火更是推波助澜。

“难怪那日在庞太妃处见到时,王妃脸色差得很。素来听闻贺氏殊妃跋扈,太妃还以为她受了委屈,奈何怎么问都不说…”冯昭仪絮絮地说着,她见薛旻茜一口咬定是我,无意指着庞徴云一同发难,于是略略放宽了心,低头唔晤地念了句佛道:“再想想,论她那软和柔顺的性子,就算有些察觉也是不肯说的。”

冯昭仪这话似是无心,但是她与庞徴云是亲戚,现在由她嘴中亲口说出,更是加重了旁人的疑虑。

薛旻茜显然有备而来,件件所指之事皆是对我不利。看着奕槿额角青筋历历暴起,眼中涌出益发深重的狐疑之色,我一时间却是百口莫辩。

我阖眸,心底逐渐化开一片清朗,看眼前的情形,定是有谁事先向奕槿挑唆过什么。那人留心我的一举一动己久,借着刺客之事一触引发,而我仓促应对之下,眼下己是全然落了他人设下的套。

再看奕槿盛怒的样子,我愈是心底抽凉。他人之言,先入为主,他己是信了,否则他也不会放任薛吴茜,敏妃,冯昭仪之流,那些无关之人对我任意议论和指控。如今我再说什么都是无用,他认定我与韶王有私,认定我们曾有过一个女儿,今日要他问的不是此事的真假,而是要逼我亲口承认。

这样一想,整个人顿觉消沉不少。

“颜颜,朕听别人说得太多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要说的。”奕槿凝视我的脸庞,声音中是难掩的疲倦和漠然。

自始至终,我从最初的惊骇,到现在一颗心倒是停止了震荡。在他漠然的目光中一点点冰冷成砣,在这种如同冻裂前的平静中,反而生出三分从容无惧。

我眸色澹然地看着他道:“那你想要我说什么?要我承认我和…”

淡淡挑衅的口气,奕槿的眼神充斥着矛盾,他既想问,却又不可抑制地害怕从我口中听到肯定的答案。

“姐姐千万冷静,莫被旁人激怒。”紫嫣骤然出声打断我的话,她目光雪亮如钉,将一句话缓缓地说道。她鬓角的发缕还是濡湿,不知是先时未干的雨水,还是忧急之下沁出的冷汗,湿湿黏黏地,宛转服帖地勾勒出她侧脸一弧姣好的曲线。

她眼底的眸光复杂变幻,仿佛其问有无数言语在百转千回,最终凝成简短的一句。要我无论被如何逼迫,就是千万不可以松口。

瑶妃是宫中资历最老的妃嫔之一,见到眼前的这般情景,她叹了口气,出来说话道:“皇上,请先莫急着下定论,倘若宸妃真的是先王妃琅嬛,但当年郡主年仅两岁,她又何必要撇下幼子。”瑶妃这话说得不偏不倚,虽不同薛氏等人一道,但也未明显偏袒我。

如是不经意地,灵犀眸色淡然地扫过瑶妃一眼。

“皇上,莫再逼宸妃姐姐了。”灵犀神情娇楚,一张纤巧秀逸的小脸如不染纤尘的玉琼栀子,细白的贝齿轻轻啮唇,她似是不忍道,“当年宸妃姐姐伤势颇重,多少太医看过了,甚至家师都说是不得救了,勉强留住命,醒来后也是人事不知…”

“这话就奇了,夫人的师父可是大名鼎鼎的清虚子,道长医术精湛,堪称世间第一人,就连道长都医不得,为何宸妃身边那名女医,能有这通天入地的本事将宸妃医好?”敏妃剔着数根胭红水晶的指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娘娘这话说得有道理。”薛旻茜顿时嗤然而笑,尖酸地讽刺道:“我看那女医模样生得好生怪异,一看就是妖邪之人,凭着她医好了宸妃才封了四品女官,谁知道她是什么来历。”

听到这里,奕槿略略沉思,道:“婉辞,朕记得你以前似乎也说过,说这晦奴医术颇高,大有可与清虚子道长一较的势头。但她自称来自西域大番国,朕当时也命人留心调查她的来历,别的一概不明,唯查出她是太医院首脑周鉴引荐上来,而周鉴与韶王曾是旧识…”

说到这里,奕槿阴郁的面容紧绷如弦,而双眸锋锐如架在弦上的将发之箭,他赫然抓住我的两只手腕,将我整个人猛地揪起,冷笑道:“朕当时还不在意,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我骤然离得奕槿极近,甚至可以感觉到他眼中熊熊燃烧的怒意,恨不得化作肆虐的火龙喷薄而出,手腕被他抓住的位置极痛,很快就掐起一圈乌紫的淤青。

他寒声质问道:“那女医晦奴,就是韶王刻意安排到你身边的吧,太医院不过就是一道幌子!”

我惊愕之余,顾不上腕上的疼痛。今日一切变故皆是出乎我的意料,而临对方一个个为我精心设下的套,如车轮战般一波一波地袭来,断不给我留下一丝喘息的罅隙。枉颜卿向来自认聪明,此刻亦是措手不及。

奕槿既然这样说,旁侧早己有会看眼色的内监,急匆匆地跑去冰璃宫宣女医晦奴。

太极宫中,殿侧分立两行,鹤顶双花蟠枝烛台上燃着绛红色的巨烛,那烛是特制,烧起来一丝油烟味也无。橙黄惨白的烛光,晃晃悠悠地映出殿中每个人暗中飞递的眼风,与揣测不己的神色。殿外风雨如晦,殿中也是风雨如晦之象,或奈何,一笼碧树瑶花,狂风暴雨终摧折。

此刻,奕槿的而色愈加发冷,如同腾腾汹涌着白色寒气的千年玄冰,他道:“朕记得当初你到朕的身边时,为你把脉的太医曾说,你尚在小月中,朕那时还不敢相信。耶历赫已过世三年,绝计不可能是他,那你腹中的孩子又是谁的!”

“这件事朕一直都未提过,只想着只要你回来就好,其余的一概都不追究了。”说到这里,他喉咙一紧,就像是被人狠掐住脖子一样,声音变得刺利粗嘎无比,“好好好,原来那时你腹中所的孩子是他的,你们两个好啊!真的很好啊!你们一个是朕的贤王,一个是朕的贤妃!”

“朕记得当年还是朕亲自下旨为你们赐婚,原来说到底,那个被愚弄的人是朕,朕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子,赐婚给自己的弟弟!”

他箍住我腕子的手微微地颤动着,我似乎都听到骨骼“格格”相撞的脆响,腕骨都要被他捏碎。我想要辩解,却是无从开口,“我…”

忽然,面上有凌厉的掌风剐过,尚来不及反应,一个耳光就狠狠地落在右颊上。那瞬间,我感觉整个身子就像一只断线的纸莺,挟着下坠的势头重重地栽倒在地上。

仿佛是一个惊雷擦着耳垂炸响,我脑海中霎时充斥着隆隆不绝的噪音,一时间头晕目眩,所有的思绪尽被滤作空白。唯一的感觉就是,右颊火辣辣地痛起来,好像一把灼烈的火碾磨着肌肤在烧,薄薄的表皮霎时透出**般的赤红,底下翻涌的血液都像是要燃烧起来。

激怒攻心之下,奕槿近乎是失去理智,挥出的那一掌,力道下得极大,像是发着狠,我的半张脸登时变得红肿,一缕血丝从苍白如雪的双唇间沁出,顺着高肿的唇角,缓缓地淌下,我也不去擦拭,任其慢慢地被风干,宛若一条纤细而嫣红的小蛇,蜿蜒地盘踞在唇畔。

我难以置信地看向他,他亦是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我,在场的其余嫔妃惧是低声啼嘘,多年来,她们作为旁观者,看得最是清楚。皇上极爱宸妃,这份宠爱简直到了难以加复的地步,甚至超越了一名帝王对妃子应有的感情,皇上将宸妃当成世间绝无仅有的珍宝,恨不得无时无刻都能捧着手心中呵护着溺爱着,连一句重话都怕委屈了娇弱楚楚的宸妃,更何况今日当着众人的面,亲手狠狠地扇她一个巴掌。

我感到眼底漫出涔涔泪意,不是因为脸颊上疼痛难忍,也不是因为他的不信任,更不是因为当众受掌捆令我颜面尽失。这是颜卿这辈子第一次挨打,从小到大,任谁都不曾弹过我一根手指甲,想想真可笑,人生中第一个巴掌,竟然还是他给的。

“姐姐!”紫嫣尖叫一声,顾不得仪态,群裙乱曳,猛扑上来一把抱住我,她圈住我身体的双臂在不住地颤抖,我想此时此刻,她的内心也是震惊和骇然。

她强忍着泪,从袖笼中拿出一方素白绢子,轻轻地为我压住手腕上渗出的斑驳血迹。

原来我倒地时,压在身下的左手磕到坚硬的地砖,腕间一物砰然碎裂,白屑横飞,四处迸溅,玉片锋利的棱角划破了我腕上的皮肤,那些细小的割口,深深浅浅地渗出血来。

破碎的正是我腕上佩戴的那只扁玉镯,玉质通体洁白,其间散落着点点殷红如血的小圆点,其状若相思子,嫣然**,世人称其红豆玉或相思玉。

我怔怔地看着一地的碎玉白屑,当初在上阳行宫,奕槿为我套上凤来仪金镯时,曾将我原先缠在腕上的相思子取下。记得当年,还是我特意向别人学了后,亲手打的两串珠络子,颗颗红玉珠状若相思子,凝光如血,用细如胎发的金丝挽作繁复的同心结,一串在我这里,一串在奕析那里。

我的目光又落在空无一物的腕上,那里原是相思子,却被凤来仪取而代之,金夺玉之位。回想那段心智懵懂的日子,或许是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忘却,在凤来仪遗失后,我被冥冥中的一股意念驱使着,选择着这只同样有着红豆或相思之称的扁玉镯。

往日玉己失,今日玉再碎,是否意味着我和他,终将是走投无路。

“颜颜,你真的令朕很失望。”奕槿眼底有森森的冷意,最终还是未再看我一眼,含着一抹厌弃,喉音沉沉道:“传令下去,速召韶王进宫,无论他在那里,此刻朕要他立即进宫!”

在旁侧,早已吓得两股战战的小太监,听到皇上下令,脖颈处抽搐一下,忙不迭领命去了。

紫嫣看得心惊胆寒,她知情势不利,振衣而跪,出声阻拦道:“皇上,不可…”

瑶妃神色惊惶,料她虽入宫最久,也从未见过今日这般的情形,她亦是跪在奕槿面前,苦苦哀求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其一此乃宫闱秘事,绝不可泄露于外,其二若是宣王爷进宫,将太后的颜面置于何处!其三若是因宸妃,而引发皇上与王爷之间争执,又让太后情何以堪!”

敏妃见机,以帕掩唇“嗤”地笑道:“娘娘在宫中不愧是资历最深的人儿,句句都心念太后,既然如此,何不将太后从行宫中请来,凤驾亲临,躬定圣裁?”

她的声调拨得又细又高,仿佛是细而柔韧的皮鞭子抽在心底,奕槿闻言,两道浓黑的眉峰高轩,怫然怒道:“糊涂东西!谁敢去惊扰太后!”

灵犀眉色宛然,道:“太后凤体欠安,前阵子为九公主之事更是损伤心神,眼下己是深夜,兼外头这大风大雨,道路难行,的确不应该此时去请太后。”

紫嫣冷哼一声,眼锋阴阴地剐向灵犀,讽道:“亏得夫人还有脸提起九公主一事。夫人长着一张世人难及的聪明面孔,本宫道是如何灵透清致之人,想不到也是不过尔尔。上回九公主出走,夫人可谓是独当一面,将太后那头瞒得死死,还美其名曰,是为不想刺激到太后的病情,但纸终归保不住火。被太后训斥之后,夫人这次还敢再瞒着掖着,怎么也不见得不学得乖觉一些。”

被紫嫣冷嘲热讽了一通,灵犀脸上微地一僵,己有些挂不住。

“慧妃,你放肆!”奕槿厉声叱道,对于九公主一事,灵犀所为大都出于奕槿的授意,对此宫中皆是心照不宣,紫嫣那些话虽句句针对灵犀,但是奕槿听来,尽管紫嫣是无意还是存心,不免多少有些指桑骂槐的意思在里面。

“朕说过了,不准去惊扰太后。”奕槿的眼神从众人身上缓缓地刮过,阴恻恻地,那些嫔妃个个噤若寒蝉,人人自危。奕槿是打定主意不让太后知晓,谁还有胆子敢再劝一句。

一片死寂中,灵犀眼尖,“呵呵”笑了一声,眸光飞旋,袭向那个正欲跨出殿门的娇小身影,那人被她一看,竟像是被钉住一般,“绛雪姑娘,这可是要去哪里?你家主子脸色这般差,眼看着就要撑不住的样子,难道是要回漪澜宫拿安神汤?还是索性出宫求救心丸去了?”

灵犀言辞刻薄,眼光扫过因被奕槿怒叱而跪在地上的紫嫣。而她直挺挺地站着,当真有种居高临下的威赫气势。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视去,那名被称作绛雪的宫女,霎时就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她诚惶诚恐地“噗通”跪倒在地上,双肩哆哆嗦嗦地。

而紫嫣,却是恨然阖眸,绛雪是紫嫣身边的侍女,此番情势危急,太后是唯一能解围之人。紫嫣定是让她趁着众人不注意,暗中溜走出宫去知会太后,想不到未踏出殿门,就被灵犀挡下。

“慧妃!”奕槿剑眉贲张,怒叱道。

天威震怒,无人敢拂其逆鳞。太极宫正殿之中,任谁都看得出来了,今日紫嫣为着我,己是三番五次地触怒奕槿。

毓妃原本是木然地站着,此时“啊”地尖叫一声,整个人都扑到紫嫣身上,将紫嫣死死地拽住,那样的力道像是要将紫嫣从我身边拉开,惊声道:“皇上息怒,姑姑顾念姐妹之情,才会多次出言犯上,望皇上宽恕…”

“走开!”紫嫣厉声喝道,伸手将她一把推开,毓妃避闪不及,险些跌倒在地上。

紫嫣明眸睁开,视线直迫灵犀,盈盈如水的眼波间流转着一抹凝冰般的绝然,冷冽道:“夫人,莫逼人太甚,到时候逼得自身也没有回转的余地。”

颜倾天下 清商惊落怎堪恨2

太极宫外,闪电如白骏后颈狂飙的鬃毛,将晦暗的天幕撕扯得七零八落。风声更紧,雨声更疾。

我愣愣地跪在地上,双膝的麻木己经抵不上心的麻木。正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太监尖细的传报,“韶王驾到…”

那一刻,在波云诡谲的大殿之上,这声传报犹如一道敏锐的电光,刺晃晃地照出殿中众人同样波云诡谲的心思。

那太监中气十足的声音骤然一顿,掐断了尾音,重新清清嗓子传报道:“韶王携韶王妃一同驾到!”

殿中诸女霎时惊愕不已,忍不住面面相觑。发出衣裙触碰时窸窸窣窣的柔软响动,和低头窃窃交谈的密语声。

在被无数复杂的目光重重包围着,韶王和王妃一前一后地进到殿中,韶王靠前,而王妃庞徴云站在他右侧略偏后的位置,她微微颔首,一脉温婉柔顺的姿态。

正殿中,沉滞的气氛如凝胶般黏稠不散,奕槿原是不顾劝阻地宣召韶土进宫,此时见到了,却是寒着脸不说话。众嫔妃刚刚还都是唇枪舌战,酣战犹盛,此时也俱是默然噤声,盘桓观望着眼前的情势。

按照祖训,皇帝宣亲王进宫,宫妃等都应回避。但眼前这情势,后宫高位者比比皆在,而且众人面色迥异,场面奇诡。

韶王环视周遭,眉峰微蹙,他应是觉察出异样。僵持片刻后,他却是从容不迫地道:“不知皇兄深夜召臣弟进宫是为何事?”

奕槿尚未说话,奕析却是率先开口:“臣弟在两个时辰前刚收到底下的回报,据说在帝都城的外围,一个名为裕德镇的地方发现了阿九的踪迹。”

说到这里,奕析浅淡而笑,像是远远地撇开一干无关之人,以兄弟间独有的熟稔道:“臣弟知皇兄一向担忧阿九。但今日因是入夜,臣弟也惫懒再进宫,原打算第二日再回察皇兄,许是皇兄己经知道了。”

“有阿九的消息了,这个自然是很好。”奕槿缓缓地道,听不出丝毫的喜怒在里面。但旁侧服侍的太监早已吓得战战兢兢,额头潸潸地汗如雨下。

“但是,朕今日宣召你来,所要问的并不是阿九!”奕槿的声音不大,却是隐隐透出逼迫之意。

我心里陡然一搐,情知今晚是绝计避不过去。紫嫣在我身边,她素来就是心智坚毅的女子,纵然心如激雷,也要面似平湖。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指尖收紧,有些冷,又发着烫,那力道如是要一分一分地渗入我的皮肉,像是在源源不断地渡给我支撑的力量。

自从他进殿以来,我们之间仿佛是因着某种默契,我顾自低首,不曾看向他一眼,他的目光也不曾落在我身上。

灵芝蟠花大鼎中徐徐地喷出袅袅白烟,以浅薄的姿态萦纡在正殿的脊梁上,如同沉沉的云翳郁结不散。

“先王妃琅嬛过世己有三年了?”奕槿的目光未曾移开我一寸,他看着我,突兀地出声,却是在问他。

“是,但不知皇兄为何要突然问起?”奕析神容依然平静。

“七弟,你当真不知?”奕槿唤的这声“七弟”无半分温度,阴寒迫人。他五官棱角毕现,长眉横张,明黄龙纹广袖在虚空挥出一道凌厉的风,霍然指向我,“你!还有她!琅嬛到底是谁?樱若到底是你跟谁所生?难道到现在还想要欺瞒朕!”

我阖上眼,木然如雕塑,该发生的终究还是躲不过去。沉蓄多年的秘密,伴着无数的怨与恨一同迸发出来,终于袒露无余地暴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