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云水缎很美吗?做成新娘礼服的话,一定很漂亮吧?我…我是说,成家那位太子妃穿上的话一定很好看吧?”

“那是自然。”陈毓点了点头,云水缎是织坊花费两年心血才研制出的新的织锦,既有天上云朵的缥缈,又有春江柔水的丝滑,最是绚丽华美。第一匹布刚织出来时,便是裘老爷子那般毒辣的眼睛,都瞧得目瞪口呆。

却忽然觉得不对,诧异的瞧着小七:

“你刚才说,太子妃是成家小姐?”

可不对啊,自己可是记得清楚,上一世的太子妃可是潘家小姐!而成家小姐,却是之后才迎娶的侧妃!

“你不知道?”小七明显更加吃惊——整个大周朝都知道,成家军凯旋时,太子妃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就是成家大小姐,怎么陈毓家的织品都被选中了,他倒好,竟不知道正主是谁。

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陈毓终于回神,只得掩饰道:

“平日里爹和先生都是督促着读书,并没有人和我说起京中大事。”

其实前些时候,关于太子妃,自家老爹也是提了一嘴的,只是陈毓却先入为主的认定是潘家,所以一直都没在意。

这会儿听小七如此说,蓦然想到一点——

之所以太子妃的人选出现变化,莫不是和这一世的成大帅没有死在方城府有关?

却也隐隐有些了然——上一世成家先是继承人成了废人,然后是家主成老国公死在凯旋路上,成家因没有了顶梁柱,便是本来铁桶一般的成家军也被分化,很快沦为二等家族。甚而后来还传出成家小姐沦落妓馆的消息,即便后来这个消息不了了之,却还是给成家的声望造成很大的打击,以致成家女最终没有被皇上选中。

甚而听说即便是那个侧妃之位,也是太子求来的。

只是那成家小姐,也是个命苦的,即便后来得嫁太子,却始终和大嫂一般不孕,好不容易在四年后有了身孕,却又在生育孩子时难产而亡,而成家的传奇也终于就此止步,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烟云之中。

虽然这一世,因为自己的缘故,历史出现了些偏差,可四年后太子妃的那个死结…

若是可能的话,陈毓还是无比希望成家小姐能坐稳太子妃的位置的,毕竟,这些年来,自家可是直接或间接的得罪过好几次潘家了。

心中忽然一动,瞧向小七:

“小七可听过太子是否还有侧妃?”

小七神情便有些黯然:

“有,是潘府的小姐。”

和成家在武将中威望厚重不同,潘家却是在文官那里颇有市场,更兼之自打皇后病故,中宫之位便一直空悬,至于宫中的潘贵妃,说是后宫之主也不为过。若非成家刚建大功,太子妃之位会落在谁家还未可知。

竟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吗?虽然两人颠倒了一下,却终究还是都嫁给了太子。本来这一世,成家小姐应该是占了先机的,只可惜,她依旧注定斗不过潘家小姐。

所谓阎王叫人五更死,怎会留人到天明。真是四年后成家小姐过世,怕最后的结果依旧和上一世一般,潘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而彼时,成国公已老,成家少主依旧是废人,所谓后继无人,到时候再是超一流的大家族,还不是最后依旧被人给吞掉?

陈毓摇了摇头,便领着小七往府内而去,刚走了几步,正好和一个丫鬟迎面撞上,陈毓一眼认出,对方可不正是贴身服侍华婉蓉的那个叫小秋的丫头?

小秋也瞧见了陈毓,脸色先就有些不好看。刚要避让开,却正好瞧见和陈毓并肩而行的小七,脸色顿时白了一下,那模样仿佛是见了鬼一般。

“你认识那个丫头?”陈毓顿时有些疑惑。听说华婉蓉经常“抱病”,若真是因为这一点,两人会认识倒也情有可原,可那丫头的模样,却分明不是认识那么简单。

“不认识。”小七瞥了一眼明显有些失魂落魄的小秋,神情明显有些茫然,“她不是顾府的人吗?”

“是,也不是。”陈毓神情中明显有些嘲弄,“她是京中华府小姐的丫鬟,只是那华小姐这会儿正寄居府中…”

“京城的小姐吗?”小七一副吓了一跳的样子,“一定是很厉害的大家闺秀了!”

心里却是咯噔一下,实在是华这个姓并不多见,还是来自京中,那不是经常到自家走动的那个华府吗?他们家的小姐,难道是,华婉蓉?

据自己所知,华婉蓉虽是年方二八,却是并未婚配,这顾府中又是一对年轻夫妻当家,便真是亲戚,寄居在这里,怕也有些不妥吧?

“什么大家闺秀!”陈毓却是冷哼一声,语气里全是不以为然,只是这是顾府私事,却也不愿多说。

再回头瞧去,那小秋已是急急的往华婉蓉的小院而去。

“成家小姐?”华婉蓉同样被吓了一跳,想着利用成家达成自己的心愿是一回事,成家的人突然出现在顾家又是另一回事。

毕竟,自己自己最大的依仗不过是相对于顾家而言,华家和成家走的更近。而若是想要求成家为自己“做主”,还得再想法子准备些筹码,最不济,也得和顾大哥扯上关系…

顾家人这么突然出现,委实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你可瞧真切了?”

“是成家最神秘也最受宠的那位七小姐没错!”小秋却是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小姐还记得去年春节吗?我陪小姐去了成府…”

之所以说那位七小姐神秘,实在是外人根本很少见到那位七小姐的真容,好像是说七小姐生来体弱多病,尤其是快五岁那年,一场大病之下,差点儿连命都没有了。从那以后,外人更是很难见到。

当时也是巧了,小姐去陪成家大小姐说话,自己百无聊赖之下就在成家花园里闲逛,正好撞见成家大少爷坐在轮椅上,被一个特别俊俏的小厮推着从外面回来。

自己怕冲撞成大少爷,忙躲了起来,机缘巧合之下,竟听府内下人说,那哪里是什么小厮,分明是成家七小姐。

虽说当时只是见了一面,可这才几个月,而且成家七小姐那样俏丽的容貌,自己怎么可能忘记?

一番话说得华婉蓉越发六神无主,半晌道:

“你去——罢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两人一路往柳云姝的主院而来,刚行至小门旁,便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可不正是柳云姝?

隔着窗户,正好能看见柳云姝的笑脸,虽是有些模糊,却自有一种惊人的美丽。她的对面,正坐着顾云飞,嘴角微微勾起,定定的瞧着柳云姝,一向严厉的脸上是无法遮掩的万千柔情…

华婉蓉只觉心头仿佛被人剜去了什么似的一阵剧痛。

老天何其不公!

最爱自己的大哥被战争夺走,尸骨无存;自己最爱的男人眼中却只有那个家世不显的女人!

自己本来不过是个别人感情的旁观者罢了,却不知为何最后竟是被蛊惑,越来越沉迷于那双无论发生什么都矢志不渝看向另一个女人的炽热眼神,甚至无比渴望,那双眼睛会在自己身上停顿片刻。

毕竟,自己有强过柳云姝的家世,有不输于柳云姝的美丽,甚至,还能弥补顾大哥的遗憾,生一个和顾大哥无比想象的孩子…

“大嫂似是有些肝气郁结,”房间里小七收回手,却是长舒一口气,这些日子也就跟着师父学了一些粗浅的东西罢了,只饶是如此,依旧能瞧出柳云姝身体底子不错,于子孙一途上理应不会太过艰辛才是,提笔刚要写方子,忽然抬了下头,正对上窗户外华婉蓉迷醉的眸子,忽然间就明白了陈毓方才提起华婉蓉时脸上的不屑和嘲讽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一时间,柳云姝也看到了窗外扶着小秋的手失魂落魄站在那里的华婉蓉,脸上的笑容一下变得无比勉强。

守在门外的春杏脸色一下有些不好看,生恐这两人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忙忙的上前,拦住了这主仆二人:

“我们夫人正瞧着病呢,华小姐有什么事,待会儿奴婢帮您通禀好不好?”

夫人也就今儿个最为开怀,华婉蓉倒好,就要上赶着给夫人添堵。

只是对于能不能把人送回去,却是并无多少把握。实在是虽然是客居,华婉蓉却是强势的紧,更让人头疼的是,动不动就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活像别人怎么欺负了她似的。

只是虽然知道拦不住,可好歹也得试试不是?

“那好,我也是这几天身子不舒服,等那位小大夫诊完脉,能不能麻烦春杏姐姐跟夫人说说,也让他帮我瞧瞧可好?”华婉蓉点头,语气竟是意外的和气。

正绞尽脑汁想词儿的春杏惊得眼睛好险没掉地上——眼前这个乖巧听话的女子,真是那个动不动就迎风流泪念叨她苦命的“爹爹和哥哥”的华家大小姐?

若非亲眼所见,简直以为是有人冒充的!

华婉蓉又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房间内埋头写方子的小七,看小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才对春杏点了点头,扶着小秋的手往自己房间而去。

春杏被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华婉蓉唬的一愣一愣的,半天才嘟哝了句:

“这大白天的,真是见鬼了。”

心里却是越发七上八下。

到得小七出来,忙上前小心回禀了华婉蓉想要请小七也帮着看看的意思。

陈毓闻言很是不喜,小七倒是没有推脱,随着春杏走了一趟。

回来之后只说华小姐并无什么大病,只是有些心思不属,倒似是思亲恋家的症候…

半个月之后,京城中华府就来了人,却是华婉蓉的庶弟,奉母命,来接华婉蓉回府,说是家里帮着相看了一位叫严钊的将军,已是换了庚帖,婚礼就定在来年春天…

第84章 姻缘

华婉蓉回京的消息,还是喜子去守备府办事时听春杏说的。

和春杏的欢欣鼓舞不同,陈毓却是大为诧异,一则华府这么长时间都对华婉蓉不管不问,怎么这会儿子突然就跑来把人给接走了?

二则就是华婉蓉要嫁的夫婿人选,竟然是严钊。

之所以会对严钊这个名字留意,实在是上一世,最后分得成家军绝大部分力量并最终带着这些人马投向潘家阵营的那人可不就叫这个名字?

却又摇头失笑,自己便是知道这些事又怎样,毕竟,说出去怕是没有一个人会信。而且说不好也就是同名同姓罢了,再者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同一个人,能在成家军中上升到那般高度,必然是成家非常宠信的人,自己真是跑过去乱说什么,怕是非被当成疯子看待!

眼下而言,陈毓也没时间想些其他的,因为秀才考试的时间已是近在眼前了。正月里已是在县衙里报了名,眼看着县试在即,陈毓得赶紧启程回去。而在这之前,陈毓还想在鹿泠郡这里建一座织坊,并一个成衣坊,再买两个土地肥沃的庄子,将来一并作为给姐姐的嫁妆——

因是失母长女,而且生母继母均是商家女出身,陈秀的婚事颇多波折。

及笄后,虽也有人上门提亲,却是都不尽如人意。

倒是年前,方城县知县许如海的夫人韩氏给说了一门亲事,陈家人颇为满意。

男方也是姓韩,名叫韩伯霖,论辈分要叫韩氏一声姑妈,听韩氏说他们家虽是清贫了些,却最是个规矩的人家。

而且韩伯霖也是个极争气的,两年前考中了举人,等到明年就要下场,听韩氏的意思,以韩伯霖的才华,不出意外,很快就能捧个进士回来。

就只有一点儿不足,那就是韩伯霖父亲早亡,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母亲又体弱多病,身为长子,压在韩伯霖肩上的担子无疑就极重。

甚而这些年来家里负债累累。再加上弟妹和母亲的拖累,以致也是和陈秀一般,处境颇有些尴尬,这般高不成低不就,婚事就搁哪儿了。甚而韩伯霖唯恐寡母弟妹受委屈,一心想着等自己举业有成进士及第,再考虑亲事也不晚。

倒是韩家老母不愿,于是就托了韩氏,可巧,韩氏跟随丈夫赴任方城县后,知道了陈知府家的小姐正是适婚之龄,却尚未婚配,就为两家牵了线。

知道了了陈家的情形,韩家那边倒是比较满意,毕竟,这之前也有官宦人家想要结亲的,可人家要嫁的却是家里不得宠的庶女罢了。哪里像陈家,可是正经的嫡女。又听韩氏说陈秀生的还极好,性情还和顺的紧,就更加热心了。

消息传到陈清和那里,也颇为感兴趣,毕竟自己也是寒门出身,家世不家世的,倒是并不看重。

就只陈毓坚持要先去打探一番。

因而到了鹿泠郡后,颇费了一番功夫,得到的消息倒是和韩氏说的并没有太大差别,如果说稍有出入的话,那就是韩氏家族在鹿泠郡中也算大姓,至于韩伯霖家,因父亲早亡,早年寡母领着这么多孩子,好像颇受了家族一些排挤。

其他倒是都和韩氏所说的一般,甚而周家几个弟弟,陈毓还找机会接触了下,虽是穿着颇为清简,也都是知书懂理的孩子,瞧着家教是极好的。

想来周家老母也是个明事理的老太太。

陈毓就给家人去了信,让父亲同意了这门亲事。又忙忙的派喜子在郡中找上好的铺面——

上辈子姐姐受了太多的苦,这一世自然要好好补偿,虽然知道爹和娘亲一定会帮姐姐准备丰厚的嫁妆,陈毓还是不放心,这才一力督促着喜子四处寻访合适的铺面。又嘱咐说不拘多少银两,见到好的,尽管买下来便是。

再有就是在鹿泠郡也建一所义学…

正想着心思,眼前一暗,却是一个年轻男子拦在自己面前。

男子瞧着也就十*岁的样子,一身的儒雅气质,挺鼻俊目,轮廓深邃,瞧着陈毓的细长眉眼里全是略有些腼腆的笑意:

“小毓——”

陈毓还在愣神,旁边的喜子已是乐呵呵的打了个拱:

“姑爷——”

陈毓愣怔了一下瞬时回神,怪不得自己觉得这人眼熟,可不正是之前偷偷瞧过的韩伯霖?

说来之前陈毓还曾找机会跑去瞧过韩伯霖几次,毕竟韩伯霖也在白鹿书院读书,若是有心,两人见面还是颇为容易的。

反倒是这几日,韩陈两家婚事确定之后,陈毓却是有意避着些对方了。倒不是说陈毓不满意,而是这心里,委实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实在是虽说陈秀是姐姐,可陈毓心里却会不自觉把陈秀当小孩儿一样看,这会儿乍然听说陈秀要嫁人,竟是突兀生出种嫁女儿的心酸。

甚而韩伯霖这个明明是自己也相中了的姐夫,也颇有些看不顺眼的意思。

这会儿被人温和的瞧着,又那样笑笑的瞧着自己,陈毓顿时有些不自在。

却不知韩伯霖也是颇有压力。

也是在订了婚之后,才从陈家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小舅子也在白鹿书院读书,更了不得的是小舅子不是别人,正是近日来白鹿书院风头最盛被大儒柳和鸣收为关门弟子的那个书法天才陈毓。

当初陈毓和商运比试书法时,韩伯霖也是亲眼见着了的,更是领略了陈毓非同一般的战斗力。

再没料到,对方竟成了自己的小舅子。

本来韩伯霖还担心这小子年少有成,又家世颇好,会不会瞧不上自己这个姐夫?这会儿瞧见陈毓红着脸的别扭模样,提着的心一下落了下来——

看来自己白担心了,小舅子什么的,还是蛮可爱的。

尤其是记得姑妈来信时,还曾隐晦的提起未婚妻的容貌,虽没有明说,却暗示姐弟俩生的有六分像,自己小舅子生的这般俊,未婚妻的容貌又岂能差了…

这般想着,韩伯霖竟是越看陈毓越顺眼,看完第一眼,又接着看第二眼,连带的笑容也越来越和煦。

那般疼爱弟弟的大哥哥模样,令得本是颇不自在的陈毓也不好发脾气:

“韩公子——”

韩伯霖却是不乐意,笑呵呵的道:

“叫什么公子,咱们一家人,那么见外做什么?你便只叫我,姐,我是说,大哥便好——”

陈毓狐疑的抬起了头,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家伙说不好方才想让自己喊姐夫才是。

韩伯霖被瞧得头上的汗都要冒出来了,再一想自己可是姐夫,怎么也不能让小舅子给吓着——即便是再厉害,可也只是小舅子不是?

只是什么时候小舅子能喊一声姐夫的话,定然听着更舒服吧?

当下上前牵了陈毓的手:

“走吧,我们去吴先生那里。”

因着家境不好,韩伯霖读书之余还会接些私活,未中举前经常帮人抄个书啊,写篇文章啊,等中了举之后,接的活难度更高,比方说给那些即将考秀才的童生传授考试秘笈之类。

还别说,韩伯霖总结出来的东西颇为有用,很是帮助了一些人。

这会儿小舅子要下场,人还就在白鹿书院,韩伯霖自然要帮着尽一份力,还是热情空前、绝不藏私、又不收一文报酬的。

当然要辅导的学生不只是陈毓一个,还有今年要第六次参加县试的吴景荣——

做了陈家的女婿,又知道小舅子就是陈毓,韩伯霖自然颇为上心,知道吴景荣是吴昌平的儿子,而吴昌平又是小舅子最敬重的人,韩伯霖自然乐得送个顺水人情,而且顺带着,也让吴昌平对小舅子更尽心不是?

毕竟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吴昌平的水平也不是盖的。

来之前两人已经说好了,这几日好歹压着两人多做些文章,两人轮番批改,务必找出两人哪怕一点儿不足。

陈毓原还想着自己这姐夫是个温和人,哪里知道一旦严厉起来根本不是自己能吃得消的,竟是每日勒令自己二人,除开写五十张大字外,还须得再写三篇文章。而且最可气的是一点儿不让人偷懒,自己写文章时,连先生都放心的紧,韩伯霖倒好,就搬个小板凳在房子外面守着,时不时掂起茶杯放在唇边抿一口,那般怡然自得的模样,简直让陈毓觉得这姐夫是知道了自己当初准备打他一顿的打算,来报复的!

只是第二天,看到自己文章上密密麻麻的批点后,陈毓的怨气也慢慢消失了——昨天韩伯霖可是陪到了自己最后一刻,现在上面圈圈点点这么多,必然是连夜帮自己看的,瞧他那般上心的样子,倒是真的对自己好。

这般一想,心里的怨气都消散了,连带着叫大哥的时候也诚心诚意多了,毕竟,这韩伯霖一瞧就是个重情义的,对姐姐未来嫁过去的日子担心也就少了些。

韩伯霖自己个也是颇为满意,实在是单看小舅子一笔字,就让人舒服的紧,就凭这笔字,能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怕是就能过关。更不要说陈毓的文章,便是韩伯霖这个举人瞧了也是满意的不得了——

开始的几篇虽是也很不错,却未免有些燥进,行文转换之间文采有之沉稳不足,到得后来,却是越写越好,韩伯霖自认当年便是自己县试时,也写不出这般锦绣文章。

若非亲眼见着陈毓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了那么一大篇出来,韩伯霖简直怀疑小舅子是请了什么高人代笔。

至于吴昌平,本就对陈毓有信心的紧,两人最后一致认定,除非判卷的县令脑袋让驴踢了,不然,小毓绝对能考过去,而且两人有九成把握,陈毓没准会考个案首回来!

临河县。

日已西斜,正是临河县私塾放学的时间。

三三两两的学子走出学馆,身上洒满落日的余晖。

“咦,那不是陈家的马车吗?”有人站住脚,神情向往道。

却是一辆四匹骏马拉的马车正往渡口而去,这般漂亮的马车,整个临河县也没有几辆,而陈家恰好就有一辆。

说起陈家,可真真是临河县的一个传奇,五年前,陈家也不过能称得上富足罢了,可不过这么几年光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举人老爷陈清和自入仕途后便官运亨通,短短五年时间,就升任了方城府五品知州,又因挑选了个能干的下人秦忠,陈府名下的产业也跟着翻了好几番。

眼下可真不是一般的兴旺。

现在的陈家,分明就是临河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兴旺之家。

陈家家主陈清和更是个厚道人,即便发达了,也不忘回报乡梓,这些年来在临河县铺路搭桥,兴建义学,诸般善举,不一而足,整个临河县,哪个人提到陈家,不翘一下大拇指,赞一声积善人家?

人人都说,瞧陈家这势头,还真说不好将来会走的多远。说不得临河县会出第一个京中大员也未可知。听说连河阳的陈姓宗族那里,都派人前来探问过呢。

“我瞧着这辆马车是往渡口去的,难不成是接人?”旁边的一个胖乎乎的少年道,“陈家可是低调的紧,就这辆马车,也就陈家二少成亲的时候见他们用过,这会儿派出去,接的人怕是身份不低。”

“难不成是陈家公子回来参加县试的?”又一个少年接口道——

因着县试在即,私塾里今日已是放了假的。

“怎么可能?”旁边一个脸上长着几个雀斑的少年接口道。

少年名叫陈柯,算是陈毓出了五服的堂兄,闻言笑道,“我那族叔家里也就一个儿子罢了,就是小族弟陈毓,我记得前儿还听娘亲说,要是陈毓真大些,上门提亲的还不得把陈家的门槛踏平,就可惜,小族弟满打满算也就十二岁罢了。十二岁的小孩子懂什么?虽然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我清和族叔也是十七八岁时才中的秀才,陈毓的年纪也太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