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成呢?

这不是结亲是结仇了。

本来这事已经瞒着冯氏了,黄老实要是也不点头,她怕将来这两口子不认账。

所以,她便扭着肥腰走到黄大娘跟前,劝道:“大娘,有话好好说。还是把老实侄子请回来吧。他媳妇不在,他要是也不在,那不合适呢!”

黄大娘听了不耐烦,心想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只管大妞这门亲就好了,老盯着老大家的闺女算什么?

因此挥手道:“先不管他,咱们忙咱们的。老大家的事等会再说,有我跟他爹做主呢。”

阎媒婆糊涂了,道:“这都赶到眼跟前了,还等会?等哪会儿去呀?老大不在,石家也不能放心哪。”

黄大娘火了,道:“石家又不娶他闺女。要他在干什么?”

阎媒婆心里觉得不妙,直问道:“雀儿不是你们家老大的闺女?这是怎们一回事?”

黄大娘也觉得不妙,茫然问道:“干雀儿什么事?”

阎媒婆大吃一惊,嚷道:“不是说好,把雀儿许给石板么?”

哪里出错了?

石板吓了一跳,急忙捣了捣自己娘。

石板娘也慌了,赶紧上前道:“我们求的是…是你们家第二个孙女,黄雀儿。黄婶子你可是答应过的。”

黄大娘听了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

“哐啷!”

台阶上一声响。

众人转身一看,却是凤姑。正站在厨房通往上房的廊檐下。脚边地上掉落了一把锅铲。

她听见外面说话声。知道石家人来了,想她是女方的娘,怎么也得出来招呼一声,就换上笑脸出来了。连锅铲也忘了放下。

谁知就听见阎媒婆和婆婆的那番话。

顿时,羞怒、愤恨、后悔等各种情绪一齐涌上心头,血液也上冲。虽激怒得想杀人,然浑身发抖、发软,站立不稳,往下瘫倒。

她终于体会到冯氏气得手抖脚颤的感觉了。

黄老二更是怒不可遏,想骂还骂不出来。

因为自己这边弄错了,旁人还不清楚呢。

若嚷开了,那大妞往后就别想在人前抬头了。他黄老二也会沦为村里人的笑柄。

“滚!都滚!!!”

黄老爹双目赤红,对石家人和阎媒婆用力挥手。

先前他提着竹竿撵黄老实打,还没来得及丢下呢,这么一挥,就打在石板爹的身上。

石板爹也生气了。也羞怒万分,大声道:“黄石人,这门亲你要不答应,就直说出来。我家石板也不是娶不上媳妇。先答应了,等我们带了媒人和聘礼上门来,又拿棍子赶人。你黄家干的这叫什么事?”

石板娘和石板都愤怒不已。

他们不知究竟,便把目光转向阎媒婆。

阎媒婆也恼火,本来说得好好的,这都闹得什么事呀?

可她到底不是一般人,干的就是走家串户的营生,惯会瞧人脸色说话的。这时把黄大娘的话一回想,再看黄老爹和黄老二的神情,再看凤姑那羞愤的模样,心下便明白了:一定是黄家弄错了,以为石家要求的是大妞!

哎哟,这可坏了!

这时候,黄家院里男男女女一大堆人,有亲戚有自家人还有石家人;黄家院外也围了一堆人,先是左邻右舍,如今吵大了,连村子中间的人也赶来瞧热闹。

阎媒婆瞧这架势,知道就算解释清楚了,黄家也肯定不会放过她,石家也不会答应娶大妞;就算石家答应娶,黄老二和凤姑也不会乐意嫁了。总之,黄石两家生气,她这个媒婆变成“霉婆”,倒霉是一定的了。

她如同溺水之人,一心想要挣扎起来。

至于把别人扯下水,她也不管了。

“哎呀黄大娘,这是怎么回事?那天咱们不是说好了,石家托我求你家第二个孙女么?你说回家跟老爷子和大儿子商量。昨天才给的我回信,说答应这门亲了。怎么我们来了,又闹这一出?”

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装不知道,把事情嚷出来。

就算最后弄清楚是误会,那也不算她一个人的错。

黄老爹和黄老二同时怒吼道:“滚!死婆娘!”

黄小宝也怒视阎媒婆和石家人,恨不得吃了他们。

黄大娘却被阎媒婆气晕了头,忘了旁边有许多人看着,要顾忌大妞的名声,她怒火高涨,一心想要同这死婆娘掰出个黑白上下来。

“放你娘的屁!你说要求老二家的闺女,怎么扯到老大家去了?”

她终于嚷了出来。

院里院外交头接耳的人群顿时静了下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

阎媒婆得意极了,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满脸痛心失悔,拍手道:“大娘,你可别歪讲理呀。你问我求的是哪一个孙女,我说是老二,就是你家第二个孙女!你又没问求得是哪个儿子的闺女,我说老二怎么错了?你自己想岔了,怎么倒怪我呢?”

黄大娘更加暴怒,跳脚骂道:“放屁!石家要求老大家的闺女。你不去找我家老大,找我干什么?”

阎媒婆哑口无言。

心里直打鼓:怎么忘了这茬了!

黄大娘见她脸色,知道压住她了,振振有词道:“我家大儿子都分家单过了。他闺女的亲事,当然找他…就算要爷爷奶奶拿主意,也该先去老大家,再喊我们过去,大家坐下商量才对。哪有你这样,直接找到我家来的?还又不说清楚。”

她说到一半时,猛然想起自己刚才还插手老大家闺女的亲事呢。因此急忙刹住。转了口风。

阎媒婆当然不肯认错。只愣了一瞬,便叽叽喳喳分辨起来,说黄大娘是奶奶,她请黄大娘跟儿子说这事。这有什么的?大娘自己也说要回去跟儿子和老爷子商议。至于弄错了孙女,那可不能怪她。

两人对吵对骂起来。

石家也夹在中间解释、理论。

黄招弟和大舅母等人上前拉扯、劝解。

黄老爹则愤怒地撵人走,混乱间,却没人听。

纷乱吵嚷中,里里外外的人总算弄明白事情经过:原来是两人说岔了,石家要求亲的是妹妹,黄家却当成了姐姐。

见人们窃窃私议,黄老二和凤姑羞怒交加。

倘若目光能杀人的话,黄家院子必定是血流成河。

凤姑更是望着婆婆。目如寒冰。

她头一次发现,这个婆婆很讨厌、很蠢,居然当着这么多人面跟那媒婆掰扯这件事。她怎么就不想想,无论掰扯的结果如何,两个孙女都会成为村里人的笑话!

厨房里。听见真相的大妞“呜呜”地哭着。

她想躲回房去,然出来就要经过走廊,必定会被众人看见,只好缩在灶门口不敢动。

原本烧得红彤彤的灶洞,早冷了火。

凤姑深深吸了一口气,思索应对和挽救的措施。

就见黄老爹对黄大娘吼道:“叫她滚!”

黄大娘正抖擞精神,还要跟阎媒婆争个高低呢,突然被这声吼叫震晕了,一时不知怎么好。

凤姑便走过来,笑着挽起黄大娘的胳膊,道:“娘,别吵了。这事也不怪阎婶子,不就是两下里说岔了么。”

众人听了这话惊讶不已,奇怪她居然不生气。

黄大娘杀气腾腾道:“你倒贤惠!怎不怪她了…”

凤姑抢先打断她的话,接着道:“娘,儿媳妇说句话你老人家听了可别生气:昨晚你们说这事,我心里就不大乐意的。可我跟老二孝顺惯了的,从来长辈说一是一,说二就是二,半点不敢反对,不像人家把爹娘的话不当数。其实我这一上午心里都不得劲,想要找机会告诉娘,不想结这门亲呢。现在好了,阎婶子说这事弄岔了,我心里不知有多喜欢。”

说着,又转向阎媒婆笑道:“真是难为阎婶子了。要说我家大妞嘴笨心实,就知道干活,也不大出门,不像人家小女娃嘴甜会哄人,也难怪石家瞧不上。我也瞧大妞跟石板不大配。我家大妞就适合找那本分、会过日子的男娃,像石板这样灵光的就配不起了。好在这事是说岔了,咱们两家都不用担心了。”

众人瞧着这媳妇,简直佩服得要死。

这番话踩了黄家大房,说哥嫂不听爹娘话,抬高了自己两口子;还踩了大房的闺女,说她们轻浮招蜂惹蝶,抬高了大妞;还踩了石板一脚,说他不够本分,配不上贤惠知礼的大妞。

最后,这门亲弄错了她可高兴了,求之不得呢。

石板和爹娘听得面色发黑。

他们虽然不想娶大妞,但也不能当着人被这样糟践哪!

黄老二看着媳妇,又欢喜又得意,也不生气了,也不喊人滚了,还跟着装模作样地劝起爹娘来。

阎媒婆干笑道:“那是。大妞是个好闺女。就是石板瞧上了雀儿…”

凤姑急忙道:“雀儿又能干又讨人喜,难怪石板喜欢。喜欢雀儿的男娃还不止一个呢,好几个在这呢。大娘要求亲赶紧去,晚了要打架抢破头的。”

第151章 不死不休(粉红220加更)

“呵呵…”

凤姑才说完,就听一阵笑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林春和九儿,高高坐在黄家东边院墙头上,满脸不屑地看着院中一干人。

林春面朝里坐着,两手撑在墙头上,两腿耷拉着晃来晃去;九儿则抱着膝盖横坐在墙头,也不知他怎么坐稳的,居然很舒服的样子。

见众人看过来,九儿问林春道:“你笑什么?”

林春双眼望天,一副洞察天机的神情,道:“怪不得杜鹃她们掏心掏肺地孝敬爷爷奶奶都不得好,原来有这么个小婶,专门挑拨离间,背后说大伯子一家坏话,连侄女也不放过。”

九儿疑惑道:“这婆娘瞧着挺贤惠的。”

林春道:“笨!两面三刀你看不出?”

九儿点头道:“也是。当着这么多人都敢瞎掰,背后怎么样更不用想了。”

两少年把院子里的人当空气,旁若无人地议论分析凤姑的人品,听得众人又惊又笑。

院墙下面还有少年好奇地询问内情呢。

林春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他口中,黄家大房之所以被爹娘嫌弃,怎么孝敬都挨骂,都是凤姑这个小儿媳妇挑拨的,她就是根搅屎棍。

凤姑羞得面色紫涨。

她不是长舌妇,很少当着人说三道四,涉及大房的言语更是谨慎之极。今天实在是气狠了,凭什么大房惹的事害她闺女受辱?所以她就狠踩了大房几脚。

谁知这痛快劲儿还没过呢,就被林春和九儿狠狠打脸。

可恨的是打了脸还不好还手。

当着人,她若是跟两个娃儿争吵理论,争输了丢人,争赢了也没什么光彩,白让人看一场笑话;若不理睬,还是丢人,因为林春和九儿可不是调皮瞎咋呼,说出来的话犀利的很。看热闹的人也都不是傻子。

所以,她僵在那进退不得,面色难看之极。

黄老二气得发抖,冲到院墙边,对着墙头上骂道:“滚下去!没家教的东西,跑到人家家里来撒野。我找你爹说去!”

黄小宝也冲过去,大骂九儿和林春。

“不用找,他爹来了。”

随着说话声,林大头带着媳妇和秋生夏生走进院子。

当下,父子分作两拨:林大头夫妻和秋生对上黄家长辈。夏生、林春和九儿却对上了黄小宝。

“黄小宝。你小子是不是汉子?你摸着良心说。你爷爷奶奶和你爹娘是不是专门欺负你老实大伯?”

夏生装模作样,像大人一般正式发话。

“黄小宝,以往你年纪小,不懂事。干的那些缺德事咱也不说了;现在你长大了,也懂事了,还学你家人一样不讲理?”

林春秉着“攻心为上”的原则,把多年前的老账翻了出来,打击黄小宝,顺便还挑拨分裂黄家人。

“他自己就不是个好货,哪敢说!”九儿干脆多了。

“屁本事没有,就晓得欺负自家姐妹。”

“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货!”

旁边看热闹的少年也跟着起哄,你一言我一语。对小宝极尽讽刺之能事;看他的目光又十分鄙视,大有“你要是不跟你家人划清界限,往后别想我们理你!”的意思。

黄小宝捏着拳头,气得浑身颤抖,却一句回不出。

他长大了。懂得辩是非了,有些事看得很明白;又正是少年爱面子的年纪,林家兄弟挑起的这个阵仗,使他被孤立起来。面对村里同伴讥笑的目光,他满心羞愧,还感到恐惧:往后走出去,是不是所有少年都会在背后嘲笑他、指着他议论?

姚金贵见此情形,又听说夏生就是跟黄雀儿定亲的少年,便喊上田子,一块过来给小宝助阵。

他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专门讲些之乎者也,想震住这些狗屁不通的山里娃。

林春和九儿便逮住他一通嘲笑,丝毫不输阵仗。

娃儿们在这边闹,另一边,黄老二愤怒地冲林大头道:“林家这么仗势欺人,连两个小娃子都敢骂长辈。咱们去找里正评理去。”

林大头冷笑道:“我林家仗势欺人?笑话!仗哪个的势?要是真有势仗,你黄家还能这么不把我林家放在眼里?你黄家就是最不讲理的,还好意思跟我说评理!”

黄老二大怒,刚要回嘴,被凤姑拉住了。

凤姑拉着他往后退了一步,把公婆让出来。

黄老二这才一激灵,想起爹要大哥退亲的事来。

林大头这是找上门来算账了。

林大头看着面色阴沉的黄老爹,冷哼道:“老爹怎么不说话?刚才大娘还当着人说,大儿子分家单过了,他闺女的亲事该他自己做主。怎么我跟老实兄弟定了亲,老爹和大娘却要他退亲?我林家哪儿得罪你们了?”

他一早得了黄鹂送的信,忙把几个儿子都安排出来,严密关注黄家老宅这边的动静。

所以,这边发生的事他都知道。

只是他万没想到半路会杀出夏生的师傅来,也看上了黄雀儿,还跟黄大娘提亲。亏得黄大娘弄岔了,惹出这一堆的事,不然还不知怎么收场。

黄老爹面色狰狞,冷笑道:“他能做主又怎么样?我们做爹娘的就不能说上话了?你这是哪家的规矩?谁家都是爹娘给儿女定亲,可要是爷爷奶奶不答应,这亲就做不成!你林大头敢不听你爷爷奶奶的话?”

说着看向依然坐在墙头的林春,尖声道:“也难怪。你们家都没大没小的,小娃子都敢在外骂人,不听长辈话算什么?你教的好儿子!”

他本来今天心情很好,以为三个孙女都能定亲呢。

尤其是老大家的两闺女,瞒着大儿媳悄没声地许了人,只一想那冯家婆娘回来后难看的脸色,他心里便说不出的痛快。

可是,最后一桩亲都没成,他却成了笑话。

这连番打击差点击垮了他。

林大头的到来如同火上浇油,使得他在心里发毒誓:就是死也不让老大把闺女许给林家。

死也不让!!!

破罐子破摔。他也不怕得罪林家了。

林大头大怒道:“我爷爷奶奶从不会像老爹这样不讲理,逼儿子退亲的事更不会干!我儿子好得很,比黄老二的儿子强多了。”

黄老二听得怒气横生,直往前冲。

凤姑又拉住他,不让他去。

这当儿,林春忽然从墙头上一跃而下,走到林大头跟前,道:“爹,你别不承认,要说教儿子。你是不如黄爷爷。”

林大头气坏了。这死小子怎么拆自家爹的台?

秋生忙问:“春儿你说。怎么就不如了?”

林春道:“爹不会教儿子退亲,干那背信弃义的事儿;爹也不会蛮不讲理地护着要淹死孙女的孙子;爹也不会一面吃着儿媳妇和孙女送来的东西,一面当着人骂她们不孝顺…”

秋生顿时笑出声来,他就晓得这个三弟闷坏!

围观的人看着林春想。这娃儿人不大,嘴真毒!

林大头想,这死小子,敢摆弄自己爹,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都说知子莫若父,他却发现自己对三儿子还不了解。不过,瞧着黄老爹那难看的脸色,心里又说不出的爽快。

他笑道:“春儿你年纪小,哪晓得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世上怪人怪事多得很呢。”

黄老爹被林春翻出老账。又被林大头奚落,心里已经不能用痛恨来形容了,那仇恨真是滔天巨浪般翻滚。

他想着就算把杜鹃掐死,也不会嫁给林家小子!

被人堵在家门口这样打脸,黄家人不干了。黄大娘首先跳出来骂林春,黄老二、黄招弟和凤姑,甚至小舅爷等人也都纷纷上前。

黄老爹喝住众人,神情异乎寻常地平静,笑着对林大头道:“林大头,你走吧。孙女姓黄,我想把她许给哪家就许给哪家。谁也管不着!”

林大头大声道:“黄老实已经把闺女许给我儿子了。黄雀儿生是林家的人,死是林家鬼,想要林家退亲,门都没有!”

黄老爹眯起眼睛决然道:“那就娶个棺材进门!”

林大头听傻了,里里外外的人都听傻了。

大头媳妇火了:“这是人说的话吗?”

林大头醒过来,道:“他早就黑了心了,不是人了!”

这话又招来黄家人一阵怒骂。

黄老爹却没有再插嘴,但人们都可以从他面上看出他铁了心了,真的是死也不会让孙女进林家门。

“林大头,你在干什么?”

一声怒喝从院门口传来。

大家循声望去,原来是林里正匆匆赶来了。

林大头忙迎上去,把黄老爹怎样逼大儿子的事说了。

林里正嫌恶地扫了眼黄老爹,又收回目光,对侄子呵斥道:“你吃闲(咸)饭管淡事!人家就算把儿子打死了,咱按规矩报官就是了,你跑到这来充什么清官?还不滚回去!”

林大头急忙道:“大伯,是这样的…”

他三言两语把跟黄家定亲和老爹要退亲的事说了。

林里正不耐烦道:“不答应就算了。我林家的儿子还怕娶不上媳妇?”

林大头急道:“大伯,夏生已经跟雀儿定亲了。”

他媳妇也慌忙点头附和。

林里正诧异地问道:“既不答应,怎就定亲了?”

林大头见他没听明白,忙从头说起,把事情经过都说了。

林里正这才明白,遂冷笑起来:“回去!这有什么好闹的?该急的是人家吧!既然收了我林家的定礼,管他儿子老子,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退亲!你只管回家。我倒要瞧瞧:我林家不答应退亲,谁敢娶黄雀儿!”

说完又冲侄儿们一挥手,大喝道:“都给我滚回去!”

然后,他便背着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152章 侵占闺房(粉红230加更)

林大头赶紧对秋生等人道:“走,都走!”

呼啦啦一家人转眼走得一个不剩,也没跟黄家人招呼一声。

看热闹的人也都安静下来,知道林里正生气了。

黄家人也都面色难看,他们这才想到,此事不单是黄家的家事,还牵扯到林家。就算黄老爹逼得大儿子同意退亲,林家不答应也没用。

双方都不让步,僵持下去,不死不休!

真的只有黄雀儿一死才能了结吗?

阎媒婆和石家人看得惊心动魄,直吞口水。虽然也是一肚子气,哪里还敢再说什么。况他们比起林家来,已迟了一步,再闹也是没用的,便忍气走了。

看热闹的人也都散去,一边走一边低声议论。

回去后还比给家人听,并时刻关注黄家和林家,静待事情后续发展。

事后,黄家人也都回屋去了。

堂屋里,黄老爹坐在桌子上首,一张老脸皱得抹不平,苦大仇深;黄大娘又哭着跟嫂子和弟媳数落起来,说大儿子就是她命中的魔星,大儿媳和孙女们专门是来祸害她的…凤姑也不煮饭了,在房里安慰大妞。

黄小宝见爷爷满脸决然不服输的模样,耳听着奶奶的哭诉,大姑喋喋不休地劝慰,众人七嘴八舌出主意,心中有团火一直在臌胀。

他使劲将它往下压,终于压不住了,用力吼叫出来:“睁着眼睛说瞎话,你们就不亏心?大伯不是奶奶亲生的,是不是?”

黄大娘满脸是泪,愕然抬头。

黄老爹也不可置信地望向孙子。

黄老二惊慌地呵斥道:“小宝,你昏头了?”

小舅爷等人也都诧异地看着小宝。

小宝双眼赤红,呵呵惨笑道:“我就疯了!一天到晚就听你们说大伯和大伯娘这不好那不好,可我眼睛又没瞎,我瞧着杜鹃她们往家里送这送那,送了你们还骂;又要她们干这样干那样,如今连雀儿姐姐的亲事都要插一手。我觉得丢人!丢人!丢人!!!”

他捏着拳头,咆哮着连喊了三声“丢人”,仿佛要将刚才那帮少年嘲笑自己的耻辱一齐宣泄出来。

尖厉的声音,震得黄大娘和黄老爹眼冒金星,头脑嗡嗡乱响,心里更是怒火万丈!

黄老爹抖手指向孙子,哆嗦道:“你…混账东西!还不都是你那年惹的祸。你还敢说!”

黄小宝更生气了,大声道:“我是惹了祸!我挨了打,我也没怪你们。可爷爷就为了跟杜鹃外公赌一口气,这么些年一直闹。闹得大伯家日子不好过。咱家日子也不消停。爷爷你到底想干什么?非要把大伯一家都逼死了。爷爷就痛快了?”

这话戳中了黄老爹的心病,他大喘了几口气,愤怒地喊道:“小畜生…”

黄小宝宣泄一通,被黄老二瞪眼喝骂。又见娘也赶了出来,奶奶又在嚎哭,便赌气跑出去了。

且不说黄家乱成一团,再说黄老实,他带着两闺女跑回家,把院门关上,长出一口气道:“好了。回来就好了。”仿佛逃家的孩子。

那模样逗得黄雀儿忍不住笑了起来。

黄鹂也不哭了,也笑了起来。

黄老实忙问:“闺女,可烫着了?”

黄鹂摇头道:“没呢。爹。咱们躲屋里去。”

黄老实忙点头。

黄雀儿摇头道:“爹,不成。一会儿,就算爷爷奶奶不来,大姑他们也肯定要来。咱们还是别在家待了。”

“啊?”黄老实顿时茫然,“不在家待。去哪儿?”

黄雀儿一笑道:“咱把猪喂了,把门锁上,出去转悠去。带些吃的,晚上再回来。”

黄鹂拍手笑道:“嗳,出去玩。叫奶奶找不着。”

黄老实也觉得有趣,便答应了。

父女三个忙忙地把家收拾妥了,装了一大包吃的和用的,还带了个砂锅煮水,然后把房门、大门和院门都锁了,又跟林家的人打了招呼,便逍遥自在地去田畔山边逛去了。

三人吃喝玩笑,顺便野餐,十分逍遥。

可惜刚刚开春,要不然就跟春游一样了。

逛到天黑,父女三个才悄悄地摸回来。

站在村路上远远地朝家里一看,不禁傻眼:自家院里灯火通明,堂屋、厨房、房间都亮着灯,隐隐见得人影晃过。

家里遭贼了?

隔壁住着林家,遭贼是不会的。

想都不用想,是爷爷奶奶来了。

见点了几个灯,黄老实很心疼。

黄鹂见她们姊妹的屋子也亮着灯,顿时急了:“哎呀,他们进我们房间了。肯定乱翻了。爹,咱们快回去。”

黄老实也不放心,忙点头,背着她往家去。

黄雀儿一把拉住爹和妹妹,道:“不能回去!”

黄鹂不明白,问道:“不回去?那要是他们把咱家的东西都吃了,都翻乱了,怎么办?”

她一想起自己温馨的小家被一帮外人占领,心里就火烧火燎的,恨不得立即回去,把他们统统赶出去。

黄雀儿低声道:“肯定是爷爷奶奶。咱们就算回去了,也赶不走他们,爷爷奶奶还要变着法子逼爹答应退亲。只好随他们造反去了。反正房子也搬不走。你忘了你二姐嘱咐的了?”

杜鹃确实嘱咐过,要她们别当面跟爷爷奶奶顶撞,因为胳膊拗不过大腿,肯定要吃亏的。

黄老实想想老爹发火的样子,也头皮发麻,也不敢走了。

黄鹂无奈,不甘不愿地问:“那咱们去哪?”

黄雀儿道:“咱去娘娘庙。”

黄鹂嘀咕道:“我们还没吃饭呢。”

黄雀儿道:“这还有些吃的。先对付一顿,明早找林春想法子。”

不用他们找,林家兄弟时刻关注着外面情形呢,林春首先发现了他们,忙和夏生赶过来。

见面一问,果然是黄大娘他们来了,正等着他们呢。

几人嘀咕一阵后,黄家父女就先去了娘娘庙。林春则回家拿了许多吃的,跟过去陪他们。

本来黄雀儿还想去后面小姨家睡,谁知林春说。她爷爷已经过去看了好几趟了,只得作罢。

此后几天,林春和九儿在师傅家做饭,轮流给他们父女送吃的,并陪同保护他们;夏生和冬生时刻查探隔壁动静。

第二天,黄大娘他们还没走。

第三天,还没走。

第四天,梨树沟的亲戚首先熬不住了。他们总不好一直住在亲戚家,家里也有事;而且看这情形,这门亲十有*没指望了。于是便告辞回梨树沟去了。

黄雀儿听说家里只剩下大姑他们。便想回家瞧瞧。

黄老实也熬不住了。又心疼小闺女,在外总睡不大好,便对黄雀儿道:“你大姑人可好了。没出嫁的时候好心疼我的。等下回去,我跟你大姑说说。要她劝劝你奶奶,没准这事就过去了。”

黄雀儿表示不信,但此时也没别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