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桃子长得可真好。”周青抬手向着树枝上的桃子够去。

  “那个先别摘!”胡晓雯喊了一声,“那个还没长熟,要摘就摘这一种的。”

  胡晓雯用力摘下来一个粉红色的大桃子,弯腰把它放进身边的箩筐里。

  周青被胡晓雯一脸严肃的样子唬得一愣,点点头才转身又摘起了其他成熟的桃子。

  “…不对!我是叫你回去吃饭的!”周青过了一会儿才醒过味来,竟然一个不小心被女儿给带着跑了。

  胡晓雯擦了擦汗,她今天忘记带手机了,根本就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其他三个员工倒是知道时候,但是看她不说话,以为今天的干活任务很紧张,也都没有吭声。

  “你自己不吃饭,不让别人吃饭啊。”周青没好气的说她。

  胡晓雯这才跟着周青一起过来,工房那边的炉灶上边水已经烧开了。周青把刚才弄好的面片煮到锅里边,又把择好洗干净的蔬菜往里一放。倒些酱油,放些盐,撒下去一大把葱花。

  赵大军干活干得汗流浃背,他直接脱掉了上衣,在蓄水池边上打了一盆子水,用毛巾擦着。

  蔡胜却是干渴的厉害,跑到蓝色的塑料水管出水口,直接捧起水就喝。

  “那水是生水,不能直接喝。”胡晓雯赶紧喊道。

  旁边蔡曙光则说:“没事,这泉水清甜着呢。干净的很,喝不坏。”

  他们这边工房没有别的水源,使用的都是蓄水池里边的水。不过之前胡晓雯叮嘱过,喝这个水一定要烧开了。

  蔡曙光不以为然,这山上的泉水都干净,有专家说过,山泉水含的物质丰富,多喝喝没有坏处。赵大军和蔡胜更是不当回事,经常就那么生喝水。

  这让胡晓雯担心不已,毕竟这空间水是直接从水域里边放出来的,里边可是养着鱼和水草的。谁知道水里边会不会有什么微生物之类的。

  无奈之下,胡晓雯在这边的时候就总是给他们烧好热水,放到凉水瓶里给他们喝。

  蔡曙光和赵大军见她这么认真,也不忍心拂了她的好意,平常里就喝凉水瓶里的水。就只有蔡胜一个人还老是直接喝蓄水池里的水。

  蔡胜私底下说了,那水直接喝可甜了,煮过的水反倒没那么好喝。

  天气热,他们都出了一身汗,就想着赶紧凉快凉快。三个老爷们正热呢,谁也不愿去喝面汤,一个抓了几个馒头,就这凉菜吃了起来。

  胡晓雯和周青、胡新民等面汤凉了才开始吃。

  “明天给你们做凉面吃。”周青皱着眉毛说,也是她没想周全,就想着做面汤快速简单。

  “妈你这次在村里呆多久?”

  “等到面面开学才回去。”周青顿了一下说,“你就安心干活吧,我跟你爸这次来就给你帮忙的,顺便还搞搞后勤工作。”

  胡晓雯现在正需要人帮忙,她点了点头说:“我还得请几个人帮忙一起收。”

  “不用请人,你表舅一家都不忙。还有你大舅和大妗子,我跟他们打过招呼了,让他们过来帮几天忙。”周青说。

  “这不行啊。”胡晓雯放下碗,“我这边要忙一个月的时间呢,怎么好凭白麻烦人家。还是请几个短工,给人结算工钱。”

  “我都打算好了,你不用担心,到时候忙完了会一人给一个红包的。”周青淡淡的说道。

  虽然说是亲戚,偶尔有急事帮个忙还可以,谁也不愿意总是凭白付出劳动力的。

  胡晓雯点了点头。吃饭付账,做工给钱,天经地义。

  只是她毕竟是个小辈,跟表舅他们谈工钱什么的不太合适,还是周青出面才好。

  中午吃完饭,大舅两口子、表舅和表舅妈就过来了,来的还有周长喜。

  这样子加上周青胡新民就有十个人了,胡晓雯顿时压力骤减。那边开始干活了,这边胡晓雯终于跟胡晓雷给他找的水果商联系上了。

  对方姓汤,在他们市干水果批发生意十来年了,是一个非常有实力和魄力的老板。他手底下每天要批发出去的水果有几千斤左右,这次答应帮胡晓雯销售水蜜桃,完全就是看在中间人的情面上。

  人情是一方面,做生意就是另外一方面了。虽然这次是卖情面居多,但是也不能亏了。汤老板早就打算好了,只要胡晓雯的水蜜桃不算太差,他就按照往年水蜜桃收购价浮动两成买下。

  毕竟胡晓雯的桃子提前了半个月的时间上市,而今年桃子总体产量减少。他浮动两成收回来还能挣不少钱。

  电话里边胡晓雯没有答应对方给出的价格,她只是说等明天汤老板过来亲眼看过桃子,再谈价格。

  汤老板说,他们跑运输都是晚上进行的,要去拉货的人可能半夜就过去了,如果可以,让先准备一千斤的桃子。

  胡晓雯一口答应了,她身后摆了满了装满桃子的箩筐。数量比起夕阳团来采摘的那一天只多不少。

  果园销售水果,一般都是要准备转运箱的。通常用的都是塑料周转箱,胡晓雯去网上看了,看着那价格她有点肉痛。于是想别的办法,后来决定用藤编的箩筐。

  这些箩筐都是赵大军的父亲和蔡曙光两个人编的。

  有一天被胡晓雯看见蔡曙光编箩筐,胡晓雯才想起来用箩筐。

  蔡曙光编起箩筐来很快,一天能编好几个,胡晓雯就以五块钱一个向蔡曙光收购。

  他们这编编箩筐的材料遍地都是,差不多上了岁数的人都会编筐。集市上摆摊卖手工编织的簸箕箩筐虽然能卖上个十块钱,但是卖不了几个市场就饱和了。

  胡晓雯给的价钱不高,但是她要的数量很多。那个时候果园里的事情正不多,蔡曙光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后来赵大军就问他父亲也会编,能不能让他父亲也干这个事情。

  两个人就开始不停的编筐,桃园的工房仓库里放了一大堆的箩筐。

  这天摘够了一千斤桃子,胡晓雯就让其他人休息了。她打算今天晚上自己留在果园这边住,不回家去了。

  工房这边当初盖了仓库,还有几间平房,能睡人的房间足够。

  晚上十一点多,汤老板的人开着一辆大货车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入V三更,还差一章,那章晚上8点更。以后更新时间就固定在中午12点了。

第 26 章

  从大货车上跳下一个人,顺着土路走进了桃园。胡晓雯听到消息迎了出来,来的是一个年龄三十多岁,一脸精明相的男子。

  “你就是汤老板?”胡晓雯问。

  “我不是,我是负责采购的,你可以叫我孙经理。”那人神情不甚热情的说道。

  这姓孙的人跟汤老板还是亲戚,他是汤老板的小舅子。这小舅子跟着汤老板一起做生意好多年了,主要就是负责采购进货。

  别看这边要货一千斤,其实根本不算多,原本劳动不了汤老板的大驾。然而这天晚上汤老板碰巧有一个应酬,就让小舅子自己去了。

  胡晓雯蹙了一下眉心,随后松开,她对着孙经理客气的说:“孙经理,你好。”

  俩人简单的握了一下手,胡晓雯并没有多少交际的经验,很直接的就进入了正题。

  孙经理挑了挑眉毛,不动声色的看了看胡晓雯。他打过交道的果园多了,像是胡晓雯这样的年轻女孩当老板的还真从来没见过。

  工房前的空地链接着一条平整出来的土路,这土路并不太结实,所以大货车不敢开进来。孙经理没有看到货物,却在微弱的光线下看到挂满了果树的身影。

  “我们进去看一下水果吧。”孙经理并不废话,就让胡晓雯带路,早点回去还能早点休息。

  胡晓雯也干脆,直接领着孙经理往工房那边走。

  孙经理左右看了看,说实话这三十亩的果园在经常在各种水果基地之间奔走的采购来看并不算大。难得的是这个果园的品种是早熟的。

  现在的桃子品种,有五月底、六月成熟的,再然后就是七月低、八月中旬成熟,最后就是九月下旬、十月份成熟的。

  在六月到七月底之间是没有新鲜的桃子的,胡晓雯的这些水蜜桃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孙经理跟汤老板早就商议好了收购价,他不明白为什么胡晓雯没有答应,而是要等他过来之后再决定。

  孙经理以为胡晓雯是想要抬价,跟着姐夫干了这么多年,他不是没见过这样的,心里就有点不快。

  顺着土路走到工房前边,看着在大灯下排列的整整齐齐的箩筐孙经理大吃一惊。

  这桃子的个头明显比本地桃要大上一圈,最小的都有300克左右,而大的足足有400克。

  孙经理维持不住从容冷静了,他几个快步走过去弯腰在箩筐里拿起一个桃子,也不清晰,直接撕掉一块果皮咬了一口。

  他动作实在太快,胡晓雯没来得及反应。她动了动嘴唇,最后还是没出声。毕竟人家是来进货的,尝一尝也是应该。

  孙经理做了一路车正是有点口渴的时候,这桃子吃下去,顿时让他有点干渴的喉咙被润泽了。

  一等桃,孙经理在心中下了一个判断。

  “你这桃子是新品种?”孙经理吃了半个桃子之后,克制着自己把桃子从嘴边拿开。剩下的那半个桃子他没像是以往在别的桃园那样扔掉,而是抓在手里边。

  胡晓雯说:“我这果园里的桃树苗买的是本地桃早熟品种,后来在本地种植过程当中产生了变异情况。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新品种。”

  按照道理来说,这桃子还是属于水蜜桃的一种。它的外貌和形状,主体特征还是一样的,变得不同的是它成熟时间提前,体积变大了而已。

  “变异了?”孙经理又去箩筐里边看了看其他的桃子。

  在最小的桃子身上还是能够看出来它是属于那种类型的桃子,但是原本的桃树长出来的最大果实也才250克。

  “以后要是结果生长稳定了,你这个水蜜桃可以单独申请一个新品种了。”孙经理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多提,他担心说太多让胡晓雯意识到她的这种桃子是整个市场上的独一份,从而提高价格。

  孙经理认为如果真的形成新品种,那么高价未尝不可,但是谁知道今年的这桃子变异情况明年还会不会再出现呢。

  原先汤老板和孙经理决定的收购价是一块八一斤,现在却不能是这个价格了。

  他尝过这桃子的味道不错,再加上又是变异品种,收购价就有可能要翻番的往上涨。

  心里盘算了一下,孙经理说:“这样吧,你这批桃子,只要是这样条件的…”他指了一下箩筐里的桃子,“我都按照一斤三块钱收购。”

  一斤三块钱,已经比得上本地桃的市场价了。

  胡晓雯没有被这个好消息砸蒙,在经历过周六的定价之后,现在孙经理的态度和他给出的价格,让她意识到她的桃子价格恐怕不只是如此。

  胡晓雯眼睛转动了一下说:“不,这个价格不能这么定。”

  胡晓雯的声音虽然轻,但是说的很坚定。让孙经理的心里忽悠一下,他就怕这姑娘不懂行胡要价。这批桃子这么好,他又真心想要拿下来,来回磨嘴皮就太麻烦了。

  出乎他意料的,胡晓雯说:“我这桃子300克的三块钱一斤可以,但是我这些400克的要四块钱一斤。”

  孙经理紧绷的肩膀偷偷的放松了下来:“这个可以。”

  这种桃子要是被他弄回去,他姐夫见了肯定会好好运作一番,说不定他们家的水果批发公司能够借此更进一步。400克的桃子进价四块钱一斤虽然贵,但是要是卖的好,照样能够大挣一笔。

  这会儿孙经理开始可惜,为什么胡晓雯家的桃园这么小了,竟然只有三十亩。

  商议好了价格,胡晓雯就叫蔡胜和今晚值夜的赵大军,再加上孙经理带来的两个伙计开始过称。这边过称做记录那边就开始把箩筐往车上搬运。

  孙经理看着自己手下抱着箩筐来来回回,忍不住说:“你怎么没进点转运箱。那多方便,两边有把手一拎。而且还可以往上叠加。”

  这箩筐两边没有提手不说,还不能堆放在一起,怕压坏了水果。幸亏今天晚上他们只要了一千斤,这些箩筐挤一挤就放下了。等到明天再来运货,最少是两千斤,正常的是三千斤这样拉走。没有转运箱,只用箩筐根本不行。

  “周转箱太贵了,箩筐便宜。”这姑娘皱着眉毛,说出了一个让孙经理吐血的答案。

  “你在哪里问的价格?”孙经理看着一脸正经的胡晓雯,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淘宝啊。”胡晓雯奇怪的瞄他一眼。

  孙经理抽了抽嘴角,深吸一口气说:“你在网上看的价格跟直接去厂家订的价格能差不少。这样吧,我们公司每年能要不少周转水果箱,都是最低价格拿的,可以按照这个价格给你一批。”

  胡晓雯问了一下价格,比起在网上看的还要便宜很多。虽然比起箩筐还有有点小贵,不过考虑到运输和长久使用,胡晓雯就谢过对方的好意要了一批。

  胡晓雷给胡晓雯找的这家水果商信誉算是不错的,又因为是熟人介绍,互相都有长久合作的意向。水果这个东西每年的价格和情况都不一样,孙经理并没有跟胡晓雯签订合同的意思,只是一次一结。

  孙经理拉着一千斤水蜜桃归心似箭,而胡晓雯则打算第二天开始加大工作量,每天要摘两千斤以上的分量。

  天气太热,人手又多了起来,胡晓雯就不像第一天收桃那样一上午都在忙碌,反而是每天早上七点到十一点干活,中午午休时间拉长,下午三点开始工作一直到七点收工。

  这边胡晓雯开始干活了,市区里汤老板一脸惺忪的走进公司。

  “昨天那批水蜜桃发出去了没有?”汤老板问办公区的工作人员。

  那人抬头说:“没有发,孙经理说是等您上班来了看过之后再处理。”

  “哦?”汤老板扬了一下眉毛。

  虽然提前成熟的水蜜桃难得,但是他们有很成熟的销售渠道,下游零售商。小舅子跟他干了这么多年,不是不熟悉这些,既然说让他看看,那么这些水蜜桃肯定有不同的地方。

  汤老板去了货区,先是被那一大堆箩筐震了一下,随后就蹲在那边呆了好久,连早饭都忘记出去吃了。

  十点多,孙经理来上班了,汤老板兴奋的擦着手出来了:“这批水蜜桃好啊,太好了!”

  “价格也好的很,300克三块钱一斤,400克四块钱。”

  “…哦。”汤老板愣了一下,随后说:“这个价格还可以。”

  孙经理问:“这批水蜜桃怎么卖?”他自己是觉得按照往常的模式发出去有点可惜。

  汤老板嘿嘿笑了一下:“这一批不给那些市场摊贩了,直接一部分走超市,一部分走高档水果店。另外一批直接做成果篮,还有礼盒。”

  孙经理默了一下,然后朝他姐夫伸出了大拇指。

  汤老板得意的翘了一下嘴角:“姓张的把持了这么长时间的高档水果市场,也应该让我分一杯羹了。”得意完,汤老板细细的吩咐:“一会儿让人把300克左右的和400克左右的分开。”

  孙经理点了下头。

  “还有那箩筐怎么回事?”汤老板对这点挺不满意,箩筐编织的结构毕竟不紧密,不能够保护好水果。这还是一千斤少,要是多了,那些水蜜桃就被挤坏了。

  孙经理把事情一说,汤老板恨铁不成钢的说:“卖给她干什么?你不会直接送一批周转箱啊?!周转箱才多少个钱,笼络住这唯一一个变异水蜜桃供货商不比什么强!”

  孙经理被训得有点委屈:“她那变异又不一定稳定,明年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汤老板说:“这桃子是大批量变异,又不是单株变异,已经算是稳定了变异品种。只要以后不往畸形转变,这几年之后又是一个新品种!这样吧,也别晚上了,今天下午,你就把周转箱送过去。”

  孙经理只好点头答应。

  汤老板摸着下巴,笑的很荡漾:“有了这批桃子,看姓张还能妄称第一多久。哈哈哈…”

  笑着笑着,汤老板打了一个嗝,一股水蜜桃的果香就冲着孙老板扑了过来。

  “…”孙经理看了看他姐夫,用手摸着肚子,打算一会儿去货区摸一个桃子吃。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成!

第 27 章

  汤老板不愧是经营多年,深谙生意经的奸商。一个果篮只放了四个桃子外搭一些其他的水果卖一百零八,礼盒一个里边放了八个桃子直接就一百六十八!

  他发给超市和高档水果店的批发价更是直接在收购价的基础上翻倍。

  汤老板当然不能介绍说这是变异桃,不好听啊!

  他特聪明的叫这种桃为贡桃。一听这名字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上档次,让人直接联想到了贡品。

  一旦什么东西扯上了贡品这样的字眼,顿时就身价倍增。那昂贵的价格也就不让人那么难以接受了。

  而至于这些人误会了这桃子以前或者现在是贡品,汤老板有话说了,他可没有直接说这桃子是贡品,纯粹是人们的误解。

  一开始这进价这么贵,超市的生鲜部门采购还面有难色,怕卖不动砸手里了。汤老板直接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把一个桃子切成小块,放在摊位上让人品尝。

  还别说,这一招相当管用!

  这一天早上杨才干赶早场抢购促销的食用油,路过摆着粉红色大桃的水果区。他原本已经走过去了,紧接着又倒了回来。

  杨才干抬头看了看上边写着“贡桃”还有旁边的标价,然后低头看了看摆放的粉色大桃。他看了半天,直到理货员端着一托盘切开的果肉过来,他尝了一块才敢肯定这就是上个礼拜他去玩的时候采摘的那种桃子!

  “这桃子竟然这么贵?!”杨才干难以置信。

  旁边的理货员这两天解释得多了,很顺溜的说:“这贡桃是一级水果,没有打过农药,天然有机水果。口感好,味道甜。因为是新品种,市场上非常少见,价格自然就高了。现在每天供应的数量并不多,如果您下午来晚了,还买不上呢。”

  杨才干精神恍惚的走到粮油区去,心里涌起一阵阵的懊恼后悔。那桃子他买回来二十斤,并没有太当回事。回来就分给邻居和朋友了,自己就留下了两斤桃子慢慢吃。

  现在想想那二十斤的桃子竟然价值两百多块钱,这都赶上他半个月的伙食费了,就被他这样毫不知情的给送了出去。

  而朱兴文知道这桃子的价格时比他可淡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