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虽然很凉不能去玩水,但是拿着鱼竿或者是草娄也能够捕捉到鱼虾。每每有所收获,这些孩子们就欢呼雀跃。

  下午的游玩,让很多不怎么来野外的人充分跟大自然接触了一下,所有人都对这次春游表示满意。

  累了一天,学生们早早的就休息了。第二天上午大巴来接,学生们纷纷上车,带着美好的记忆返回了云市。

  一个周末过去,胡晓雯三百亩地只种了三分之一。

  这周末大量学生涌入也让村里的人都知道胡晓雯现在面临的困难。可惜的是他们现在要忙着春播,实在没有人手去帮助她。

  倒是村里的小学看到有云市的初高中生来植树,专门组织了一次跑来帮胡晓雯种了半天树。

  胡晓雯哭笑不得。

  桃溪村的小学学生有一百多个,这些小学生不比开始发育的大孩子们,连挖坑都勉强。

  不过胡晓雯也没嫌弃,而是哄着他们玩一样,歪歪扭扭的种了几十棵。

  为了鼓励他们热爱劳动,胡晓雯买了几大箱营养快线和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给他们做奖品,美得那些小学生喜滋滋的。

  第二个周末又迎来了一批云市的学生,最后只剩下了一百多亩没种完。胡晓雯怕来不及只好跑到云市的劳动市场,高价找了几十个壮劳力雇了车拉回来,把剩下的一百亩给种完了。

  胡晓雯大大的松了口气,终于赶在清明节前十多天把所有的桃苗移植完毕。

  为了保证所有桃苗都开花,胡晓雯每隔一天就用淡淡的灵雾笼罩它们。

  灵雾不负所望,让这些桃苗迅速的扎根,汲取营养和水分,在充足的日照下长出一个个娇嫩可爱的小小花苞。

  黄哲比胡晓雯还要上心,打从桃苗栽种下来之后,每天都来看。等到花苞长出来之后,更是拿着一个数码相机天天来拍照。

  拍了照片,他发到网上。在微博、在旅游帖子里边开始了新一轮的宣传。

  后来有一个这次来种过树苗的学生发现了这些照片,知道博主和发宣传帖子的是桃溪村的,就把地址链接发到了自己学校的论坛上。

  然后这帖子又被别的学校的学生从论坛转走,慢慢的这些来过的学生就都知道桃溪村要办赏花活动。

  这可是他们亲手种下的树啊!要开花了,好像让家里的人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于是好多学生回去跟家长说。

  这些家长有的人听过就算了,也有的人很感兴趣,想要亲眼看看自家孩子种的树开出来的花。这部分家长纷纷的打听桃溪村,有的觉得三个小时的车程太远放弃了,也有的觉得坐班车去麻烦就打消了念头。

  不过最后,还是有一部分家里边有车的家庭选择在清明节小长假的时候去一趟。

  就这样,出乎全村人预料的,桃溪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旅游高峰来了。

  小长假前一个星期,黄哲就不断的收到私信,向他询问路线,还有住宿,甚至有人向他预定房间。

  这些预定的人都是出来玩惯了的,知道在旅游旺季,如果不提前去定房间,到时候很可能会没有住的地方。

  预定的床位有一百多个,相当于村子里边三分之一的床位都定了出去。

  除了这部分学生带来的旅游家庭之外,另外就是去年曾经来过的上班党和夕阳团。更有很多钓鱼爱好者去年放鱼的时候就盯着桃溪村了,今年开春一暖和起来就结伴过来了。

  “不错,不错!”黄哲拿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兴奋的低喃着。

  这个主意是赵慧铮给他建议的,每页打格,第一格写有床位的人家。当有人入住的时候就在格子后边打一个勾,这样还有多少个床位有人入住,哪一家还有空闲就变得一目了然。

  黄哲后来更是发展成记录有多少人,是男是女,最起码入住的团体要登记一人的身份证。

  而他这严格的登记入住,更是让很多第一次来旅游的人觉得正规可靠,管理有方。

  清明节小长假前后,桃溪村总共接待游客共计六百多人,平均消费七十元。整个村子在这个小长假赚了四万多元。

  比起那些正经的旅游景点,这些钱只是九牛一毛,却坚定了桃溪村继续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除了这些只有在法定假日会出来旅游的游客之外,桃溪村终于有了一些常客,会在平常的日子里来桃溪村休闲度假。

  这些人就是云市喜欢钓鱼的钓客,还有就是曾经来过这里的夕阳团,尤其是朱兴文和杨才干两个。

  一开始朱兴文来是冲着钓鱼来的,而杨才干则是跟外孙女来买桃子的。两个老头在村溪边上相遇,颇有些意外和尴尬,随后一来二去的,这俩老头就经常结伴一起来桃溪村玩。两个老家伙上山捡野果,下山钓银鳞鱼,好不快哉。

  贡桃季节过去了,这俩人就吃胡晓雯家的青梨,青梨吃完了又盯上她家里边的柿子树。之前说没成熟就开始惦记柿子的就是这俩老头。

  从夏季玩到秋季,要是家里边人强烈反对,这俩人冬天还要跑到村里来。这让两老的家人们很是纳闷,不知道这个小村庄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

  朱兴文发现了一个秘密。

  打从他开始吃上贡桃开始,他的身体各项指标就开始逐渐的趋于正常。

  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是秋天他以前的单位组织体检,看了体检报告他才猛然察觉到了桃溪村的不同之处。

  朱兴文毕竟以前当过一局之长,他还是很有头脑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原因,认为他身体情况好转是因为多次去桃溪村的原因。

  虽然他没少吃桃溪村的水果、蔬菜、豆腐什么的,他却没有把这个原因归结到这边的食物水果是绿色有机上。

  他很直接的认为是桃溪村的水土原因!

  只有根本的水土,才能让生长在上边的桃子,蔬菜,粮食对人体有益。也许这些只是一点点的变化,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多方面的原因,让他的身体变的比之前更好了。

  这个发现他没对任何人说,杨才干那傻呵呵的老家伙啥都没察觉,朱兴文就干脆丢下他,发挥自己本质能力,不动声色的调查取证。

  他发现入秋之后,每一次从桃溪村回来之后身体就会舒服两天。但是过几天之后,因为年老体衰各种老年慢性病引起的四肢发麻,就又开始加重了起来。

  他在秋天的时候多次来桃溪村,最后综合自己的观察还有从村民的嘴里打听到的消息得出一个结论,造成这一切的是因为雾。

  结果出来了,朱兴文又觉得是不是他想太多。

  他想过是因为桃溪村的水土当中含有一种有益物质——这些年电视上常演某某长寿乡、长寿村因为饮水当中含有某种矿物质对身体好什么什么的,却没想到最后调查结果出来是因为雾。

  还跟神仙传说什么的挂上钩,怎么看这个结论都不太科学。这让信奉了一辈子唯物主义的朱兴奋难以相信。

  儿女的劝阻让他没有继续往村子里边跑,然后等到开春了,无意在群里又看见黄哲在那边打广告,朱兴文没忍住又来了。

  即使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或者不相信找到的原因,朱兴文也不会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结果小长假一来,现实就让朱兴文没有办法再自欺欺人了,早上一起来,天还没有亮,拉开房门漫天的大雾让朱兴文说不出话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一个秘密,然后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

第 48 章

  胡晓雯之前为了让桃苗能够在当年开花,没少用灵雾滋润它们。她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三百多亩桃苗如期开花。让游人们可以尽情的欣赏千树万树桃花开的美丽景致。

  尽管因为新种植的桃苗树冠修剪的不太好看,但是两万棵桃花树一起绽放的壮观景象还是让人们挺满意。

  除了花开得到的游人的赞叹之外,胡晓雯又发现了一件让她很惊奇的事。

  除了结果期桃树会释放大量的生气之外,开花的时候也能够产生一些。

  之前因为玉坠当中的灵雾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浓度,玉坠里边植物开花产生的生气直接就并入了浓雾当中,胡晓雯就没有察觉。

  结果这次三百多亩桃树一起开花就变得显眼起来,这些桃花散发出来的生气比起桃子要淡弱很多。

  不比结果期那些萤火虫般的光点,这些桃花的生气汇聚到一起也只是淡淡一层,难怪玉坠空间没什么动静。

  从开花开始,每天桃林就会产生一层薄雾。

  如果放任这些薄雾不管,这些薄雾渗入到底下,只会让地面上的野草长得更欢实。到时候辛苦的还是桃园里的员工。

  不得已,胡晓雯只得每天天快要亮的时候把那些生气汇聚而成的薄雾引到别的地方去。

  这些薄雾胡晓雯没有吸收到玉坠里,而是直接从三道弯翻过村子后边的那道山梁,顺着山坡下去,流入到村子河滩两边的田地里。

  给这些春播的作物加加料,等到夏收的时候,胡晓雯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收取果实的生气了。

  头两天还好,等到第三天不知道怎么的桃溪村开始起雾了。

  桃树产生的生气聚集了大量水汽,山中水汽凝结成大雾。这些雾气以桃园为□□,轻飘飘的生气混在当中,顺着风被向吹向村庄。淡淡的大雾笼罩了整个桃溪村不说,还在不停的向山中蔓延。

  那云雾缭绕的情景仙气十足,就好像老人们传说当中讲的那样,有神仙吹了一口仙气一样。

  那天清晨,胡晓雯意识回到自己的身体里,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坐在床上发了半天的傻。

  等到胡晓雯平静了一会儿,回想起蔡曙光和表舅姥爷给讲过两个不同版本的过去。她慢慢明白了,过去落云山起雾和最后那些雾气的消失,还真可能是因为这个玉坠造成的。

  她想,最初玉坠的主人,那些道人修炼的时候可能也是用灵雾润泽桃源村的植被,用来等到结果实的时候收取生气。

  而在这些植被生长过程当中,开花或者生长都或多或少的散发出来生气。

  而这些生气玉坠没有选择收取,也可能是当初制造这个玉坠的人留下的规矩,这些生气就是用来回馈大地的。

  这样良性循环之下,不用玉坠的主人可以去用灵雾润泽,自然而然的植被当中的生气就随着山中雾气飘散到四面八方。

  随着玉坠在闲云观当中的传承,年复一年慢慢的这个范围就扩大,形成了落云山常年云雾弥漫的景象。

  但是后来,最后一个道人姚朗真死后,没有人再知道这个内情。

  没人再用灵雾来润泽大地,开荒的时候这些曾经被灵雾滋润过的,可以产生生气的树木被砍伐掉之后,就再也不会有生气带动水汽汇聚形成常年雾气弥漫的景象了。

  “仙桃林…”想明白了之后,胡晓雯才明白为什么当初那些桃子没人刻意去培养,却也能长得那样出众。

  后边几天胡晓雯刻意的不去赶这些生气,没两三天这些生气就聚集起了水汽起一场大雾。

  每天这雾气过了午夜开始聚集,到半夜三点最浓,飘飘荡荡、浩浩汤汤的在山野漫散开来,逐渐变得稀薄,在早晨六七点的时候散尽了。

  清明节过了之后一天比一天暖和,按理说这天气暖和了就不该再起雾了。

  可是这般景象只是让村里的中年人困惑,却让那些老人们很是高兴欣喜,一个个说着年景越来越好。

  城里来玩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年轻人睡觉睡得沉,早上起来8点多雾早就散尽了。

  也只有像朱兴文这样的老人觉少起的早,这才拉开门看了一个正着。

  朱兴文深深的呼吸着,吸入一口带着浓郁水汽的气息,感觉全身心都被洗涤了一遍。

  他眼中复杂,果然归根究底是在这雾上。

  朱兴文起的早,杨才干就睡的晚一些,起来洗完脸刷完牙,朱兴文已经把早饭端回来了。

  “又起雾了?”杨才干端了个板凳坐过来,拿起筷子和馒头,先低头喝了一口热粥。

  朱兴文没吭声,不科学的事情太过冲击他的神经,朱兴文虽然没再嘴硬,却也不好把这件事情对别人说。

  “这桃溪村的气候真够湿润的,都这会儿了还起雾,早晚温差也没那么大啊。”杨才干扭头看他,“你昨晚上睡觉觉得冷了没有?”

  朱兴文慢吞吞的说:“没。”

  杨才干见他没什么性质聊天,干脆就专心的吃饭。

  别看他们住宿的这家提供的农家饭简单,但是味道可真不差,每顿杨才干都忍不住吃很多,可比他在家里吃的强多了。

  “我打算在桃溪村买个房子。”朱兴文吃完了,放下筷子,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杨才干抬头,看着朱兴文一脸正经,确定他不是在说笑,才把嘴里含着的米粥给咽了下去。

  “没必要吧?”杨才干说,“桃溪村的空气是好,吃的东西也都没有污染,对身体什么的是好,也没有必要在这边定居吧?”

  杨才干没有朱兴文那么敏感,只是觉得农村比起县城环境空气好,养人是正常的。

  朱兴文自觉已经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常常往来临水和桃溪之间,自然是比不了直接在这里定居来的方便。

  朱兴文说:“以后天气就转暖了,桃溪村空气好又凉爽。我挺喜欢这边的环境,避暑不错。总是过来在民宿住也不是回事儿,还是自己买个房子方便。”

  杨才干说:“那你租一个房子不就得了?真没必要花这个钱!”

  杨才干虽然也喜欢这边的环境,却从来没有在这边定居的想法。

  毕竟他上了年岁,老年人一旦得了急病,得到及时抢救最是关键。而在这农村里,只有一个条件简陋的卫生院。等到发病再送去医院,黄金抢救时间都耽误了。

  医疗条件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农村这边的房产没有投资升值的价值。

  说句实话吧,他们这样的还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要是哪天朱兴文嘎嘣一下过去了,剩下的这个房子,他子女肯定不回来住,多数要卖。要是运气不好,赔本都不一定卖出去。

  还真不如租一间房子,村里边的房租便宜的很,一年也就几百块钱。

  杨才干苦口婆心的劝啊劝,朱兴文是打定主意要在这边买房子。

  杨才干气哼哼的,暗骂他一声倔驴。不过随后他又想,朱兴文愿意买就买吧,反正他退休金也多。等朱兴文以后在这边买了房子,他以后再来桃溪村就能省下房费了。

  在这件事上,杨才干觉得自己挺聪明,朱兴文就是个傻蛋。

  等到很久以后,桃溪村的房价全面上涨的时候,杨才干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就那么自作聪明,当初没跟着买上一套房呢?!

  胡晓雯可不知道已经有人察觉了桃溪村灵雾的奥妙。

  滴管系统终于全部安装完成,现在泉水口的出水量远远不够每天灌溉果园。胡晓雯只能把果园分成好几个片区,轮流给水。

  她也挺着急,但是没办法,灵雾不够。胡晓雯只能等村子里边的夏收,到时候农作物成熟产生新一批的生气,和去年到现在积攒的灵雾,才足够她把泉水水道再次拓宽一些。

  春播后离开的那些短工又回来了,继续开荒剩下的土地,这些人仍旧让大舅和表舅两个带着一起干活。

  而原先的三十亩果园里,胡晓雯跟三个员工正在进行人工授粉,几人从开花之后就以后就一直在忙活这件重要的事情。

  蔡曙光对这个流程非常熟悉,他先收集了足够多的雄花花粉,然后直接把这些花粉吹向雌花。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的授粉率。

  蔡曙光教会胡晓雯他们之后,四个人一人负责一片。幸亏有专门吹花粉的用具,要是人工吹粉,半天腮帮子就酸得受不了了。

  胡晓雯背着吹粉的机子,手里一根长管,顶端一个小巧的喷头。她压一下机子另一端的杆子,喷头里边就喷出一片花粉。

  偶尔有花粉喷到正在忙碌的蜜蜂上,顿时惊扰了这些勤劳的小生灵。

  胡晓雯盯着这些小蜜蜂若有所思。她的桃园授粉不能全指望这些蜜蜂,必须要人工授粉。这不是说蜜蜂对她就没有价值了,蜜蜂可以产蜂蜜啊!

第 49 章

  胡晓雯懊恼的一拍脑袋,她真是有够反应迟钝的。桃花花期都已经过半了才想到这个事情!

  回了家之后,胡晓雯立刻上网详细的了解了一下桃花蜜的事情。

  结果,却让她很意外。

  桃花是蜜源特别少的一种花,所以一般放蜂人都不会去桃花林放蜜蜂。并且本土的蜜蜂——土蜂,根本就不采这种花的花蜜。只有从意大利引进的蜂种才不挑食的去采这种蜂蜜。

  普通意蜂采别的花蜜两至三天就可以收割一次蜂,种桃花蜜则需要一个月甚至是整个花期才能收割一次。

  因为桃花蜜实在太少,蜜蜂采到的蜜也只够自己吃的。胡晓雯了解之后失望了,桃花蜜什么的,如果忍心饿死蜜蜂,才有可能吃的到。

  胡晓雯觉得她还没有那么残忍到跟蜜蜂抢口粮,害人家活不下去的地步。

  意兴阑珊的浏览网页,无意间瞄到银杏蜜,她才猛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来。她玉坠空间里边还是有植物可以产蜜的!仔细的看了看,银杏树、楸树开出来的花,都是蜜源很丰富的树种!

  胡晓雯买的树苗都是2年的,现在在玉坠空间里边长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已经可以结果了。胡晓雯几次进出玉坠,看见那些树上开着一串串小花,开了败,败了开,就是不结果。

  她之前没有在意,现在想起来它们不结果是因为没有蜜蜂来授粉啊!

  胡晓雯在网上找了一下养蜂人的讯息,结果临水县还没有,最近的也是隔壁县。

  胡晓雯按照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跟对方表明她想要一箱蜜蜂。对方报了一下价格,价格意外的便宜,一箱意蜂只有几十块钱。

  胡晓雯开着陈子嘉的车赶到对方放蜂的地方。

  那是一个常年追着花期全国到处走的追花人,开着一辆车,带着几十箱意蜂。衣食住行都在车上,为了这些蜜蜂,可以说风餐露宿也不为过。虽然过得清苦,却别有一番漂泊天涯的浪漫。

  因为开春不久,这些蜜蜂刚刚结束冬眠,蜂箱里的蜂蜜都被蜜蜂吃的差不多了。现在蜜蜂采的蜜,要先供给自己吃。这会儿开的花还不多,不到养蜂人买卖正式开始的时候,所以胡晓雯这会儿买蜜蜂是很便宜的。

  胡晓雯跟这个养蜂人待了半天多,详细的问了一下怎么取蜜,如果以后蜜蜂繁殖了,怎么分箱…

  太阳开始下山,胡晓雯才告别养蜂人,拉着买到的一箱子蜜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