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养蜂人的视线,胡晓雯就把这蜂箱放进了玉坠空间里。

  猛地换了一个地方这些小蜜蜂顿时凌乱了,况且这个地方还比原先温暖的多。好在有灵雾的存在,温差才没有让这些蜜蜂生出什么毛病来。

  离巢的工蜂嗡嗡的在外边探查,顺着花香就找到了有着丰富蜜源的银杏树。工蜂顿时为浓郁的花蜜香味醉了,飘着S线飞回了蜂箱,在巢脾上嗡嗡的飞舞出八字。

  度过了一个冬季,现在正是蜂群饥饿的时候,前方有着丰富的蜜源,顿时让蜂群兴奋起来。

  大群的蜜蜂出动,向着银杏树飞去。

  完成了任务之后,工蜂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寻找其他的蜜源。

  胡晓雯翘了翘嘴角,等它们银杏蜜采的差不多了,摇了蜜之后就把它们搬到楸树那里去。

  银杏和楸树的花蜜采完了这些蜜蜂也饿不着,长达一千五百多米的岸边两侧,还种植着茂盛的河畔植物。

  这些植物里边花期长的不少,有紫苜蓿、野豌豆、紫云英这样产蜜非常丰盛的多年草本植物,不愁这些蜜蜂会挨饿。

  时间进入四月下旬,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桃花村作为一个钓鱼合适的地点,逐渐在钓客的圈子里边传开。来这边钓鱼没有人会来收费,并且这里的鱼没有人饲养,完全是纯野生。资深钓客们就喜欢钓野生鱼,这样才有斗智斗勇的乐趣。

  很多爱好钓鱼的人会开着车凌晨就出发,在路上解决早餐。带着干粮和水,拿着一个小马扎往渡口岸堤上一坐一天。

  晚上找一个民宿住上一晚,第二天享用一顿热乎乎的早餐,再用很便宜的价格向这些老乡买些馒头和小菜,灌上满满一壶热水,就又可以在河滩上呆上一天。

  晚上天黑之后找一家民宿给上几块钱吃一顿晚饭,就可以开着车往回走了。

  周末出来玩两天的花费只有少少的六十多元钱,上哪里找这么便宜又何意的垂钓地点呢?

  老何是一个高级工程师,今年四十多岁了,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就是喜欢钓鱼。

  他来桃溪村钓鱼好几次了,也在这边认识了几个渔友。

  “今天收获怎么样?”一个二十来岁带着眼镜的青年探过头过来往他的水桶。

  老何面上不显,内心得意,说:“今天运气不好,只钓到了几条小鱼。”

  他没有瞎谦虚,是真的只钓到几条小鱼。只是这几条小鱼,却让那年轻人看的羡慕不已。

  “两条桃花鱼!”眼镜青年惊呼一声。

  老何没按耐住露出一个眉飞色舞神气。

  水桶里有五六条巴掌大的小鱼,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两条银色的。

  这鱼被叫做银麟鱼,在这桃溪村有个美丽的名字桃花鱼。因为这鱼在这条溪里很少,非常的难钓,每每有钓客钓到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你这两条鱼均给我吧。”眼镜青年抬头看着老何求道,“您出个价。”

  这桃花鱼不只是桃溪村的人懂得它的好,偶尔有钓客掉到之后,拿回家把这鱼顿了,是个个的交口称赞。

  眼睛青年虽然不是个吃货,可是眼前的好东西,他却是不想放过的。

  老何摇了摇头说:“对不住,这桃花鱼是给我家人带回去的,不能卖。”

  青年并不死心,说:“我出两百,您看如何?”

  老何爱好钓鱼,擅长钓鱼,以前也卖自己钓到得野生鱼补贴个家用什么的。不过那是二十五元一斤的水库野生鱼而已。桃溪村这边的纯山溪野生鱼,他拉回云市卖能买到四十五、五十块钱一斤。

  这银麟鱼长得特别慢,这巴掌大的已经算是成年的体型。拿去上称称一下,一条桃花鱼也不过八、九两,绝少能有超过一斤的。不到一斤的价格一百块钱,等于是普通野生鱼的好几倍。

  老何顿了一下,青年以为有戏,眼睛一亮。奈何犹豫了一下之后,老何还是拒绝了。

  “抱歉。”老何歉然的说。

  青年不死心:“要不然您均我一条,一条也行!”

  老何说:“真不是我故意为难你。你看咱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我老何什么时候干过不地道的事情?实在是这桃花鱼回去是要炖给我那要中考的姑娘吃的。就这两条,我自己还觉得不够呢。”

  眼镜青年一听这个,顿时放弃了想要尝鲜的心思。他就是吃个稀罕,人家那边可是个考生呢。

  眼镜青年好奇地问:“这桃花鱼滋补效果真有那么好?”

  老何听他问了,也没藏私,点头说:“村里那些老人说的没错,这桃花鱼确实是滋阴补气的好东西。我那女儿打从进入初三之后,学习压力骤增,睡不好,还老失眠。她又是个住校的,平常我们也没办法给她填补一些好东西。也就是有一回我钓到了一条桃花鱼,回去之后给我姑娘炖了,晚上吃了之后踏踏实实地就睡了一觉,第二天她脸色就好多了。”

  那次纯粹就是运气好,碰巧钓到的。他只是之前听说这种银麟小鱼滋补效果好,才想着给姑娘试试,结果那效果是立竿见影。

  “后来我每个礼拜都来,钓到这种鱼就回去给我姑娘炖了。就眼见我女儿那小脸变得红润起来,人也有精神了。晚上睡的好了,白天她也能学进去了。”老何感慨的说,“要是没有这鱼,我和我那口子要为姑娘担多少心。她要考试,我跟她妈妈都帮不上忙,只能想办法钓这桃花鱼给她补补。”

  眼镜青年听了心思一动,脸上特别诚恳的说:“老哥,我求您一件事。等您孩子中考完了,您再钓到这桃花鱼,可要均我了。”

  老何听了一笑,爽快点头说:“没问题啊。”

  眼镜青年跟老何对视,双双笑了起来。至于各自为何发笑,那绝对是不同原因。

  这眼镜青年别看年轻,看着人畜无害,和蔼可亲的,其实是云市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公司老板,心眼自然是不少的。

  从刚才老何的话语当中,这眼镜青年就判断出来这老何钓这桃花鱼绝对是有着什么绝技。要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肯定的就答应了以后再钓到了均他。

  凭运气的人,不会这么自信有底气。

  要么是他知道什么地方常有桃花鱼出没,要么就是他能够有什么专门钓桃花鱼的鱼饵。

  青年虽然心里好奇,却没有一定要探听到这个绝技的意思。

  这桃花鱼这么稀少,知道的人多了,就更难获得了。

  青年想,她姐姐七月份就要生产了。要是这桃花鱼真的这么神奇,到时候他就直接从老何手上买来,给姐姐送去。

  双方互留了电话,俩人拎着今天的收获,走向两个方向。

  桃溪村的主道不是很宽,所以村子里边不让外来车辆在道路上停车。能够停车的地方只有村北的晒谷场和村南入口处的一块平地。

  等过了桥,老何并没有往晒谷场走去,反而是顺着山道走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三道弯的桃园这里。

  他顺着山坡直接走进了桃园里边,弯下腰就开始捡落在地上的粉色的桃花瓣。

  他捡了很久才收集了一小塑料袋。

  看着手里的桃花瓣,老何嘿嘿笑:“银麟鱼既然是因为爱吃桃花瓣才叫桃花鱼的,那么做饵料的最佳材料当然是这桃花瓣啦。”

  老何很聪明的想到了用桃花瓣搀着做鱼饵,果然钓上来了桃花鱼。

  他知道,这个发现不可能隐瞒很久,迟早也会有其他人发觉。他要趁着那之前,抢占先机,趁着桃花落尽之前多做点鱼饵。

第 50 章

  胡晓雯可不知道她家的桃花瓣也成钓鱼法宝了。

  有桃花鱼的吸引,再加上桃溪村的空气越来越好,呼吸起来润润的,整个人就跟被洗涤了一样舒服。云市资深钓鱼圈子里,桃溪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宝地一样的地方。

  他们不只是自己来,也愿意领着朋友和亲戚跑这边来玩。就是不去爬山看花,坐在河滩边上铺上一块布,野餐露营也挺好的。

  光玩水钓鱼,就足够他们度过一个周末。

  黄哲去参加本省的春季公务员考试了,因为他的目标是临水县政府,所以之后还要跑回来面试。

  黄哲是个挺有自制力的人。虽然他才二十多岁,却不像一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那样浮躁。

  他早早的就制定好了人生规划,各个阶段的目标清晰明了。一旦制定了计划,就按部就班的去贯彻,轻易不会被窗外的风景引得偏离轨道。

  他这样的性子,挺让胡晓雯跟陈子嘉两个人羡慕的。

  临近考试,黄哲请假回家备考。

  村子里边的事情都上了轨道,他不在赵贵还在,这个老村长比他干得年头还长,根本就不用担心。

  唯一不容易找人代替的住宿管理,也让黄哲拜托给了陈子嘉。

  黄哲美其名曰,让陈子嘉这个宅男也多活动活动,不要整天总是宅在狗场。天天跟狗打交道,黄哲都怕长此以往好好的一个富二代歪成落魄汉。

  胡晓雯这边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就抽不出手,陈子嘉没办法之下,只好顶了上去。

  谁叫黄哲是一起喝过酒,又在他失恋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人呢。

  黄哲请假回家,陈子嘉上任成为代理村官。

  赵贵让他不用费心别的,只要把黄哲交给他的那个本子管理好了,就是帮了大忙。

  陈子嘉比起黄哲要仔细多了。

  黄哲注重卫生方面的管理。

  他会给来游玩的游客简单地提醒,不要乱扔垃圾,爬山的时候制造的垃圾都用袋子装着专门带回来。他甚至还在村子里几个显眼的地方树立了牌子,在上边写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标语。每隔两三天就去一户人家抽查卫生情况,要求他们保证寝具和环境的干净整洁。

  陈子嘉则更注意安全和消防。

  农村里边可没有水喉这样的消防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村民就会敲锣打鼓,全村人每家每户都会拿着水桶脸盆一起出动救火。

  居住在山村里,本地村民天然的会防备各种起火的因素,但是游客们不一样啊。有的时候也许不是故意,只是不提醒就不走心,就想不到。

  陈子嘉自费印刷了一批消防宣传,贴在每家招待住宿的房间里。

  让游客注意用电安全,容易起火的东西不要靠近热源。另外外出游玩时,请尽量减少吸烟。如果忍不住一定要吸烟,请确保熄灭烟头。烟蒂放在垃圾袋内带下山,不要留在山上。

  陈子嘉周末还会去河滩上转一圈,提醒那些来露营的家庭,注意用火安全,走的时候篝火用水浇透。

  一开始村子里还真没人去想这个事儿,还是陈子嘉这样做之后,才有了提醒客人们的意识。

  毕竟陈子嘉是来代班的,自己那边还有一个狗场要管,赵贵懂了之后,就让陈子嘉不用去河滩,他去了。

  这一回代班,整个村子里跟隐形人一样的陈子嘉,大大的露脸了!

  原本都说他时个古怪的人,结果这么一接触,都觉得人蛮好的。

  知书达理,风度翩翩,人长得也很英俊。唇红齿白,细皮嫩肉的。在村里的三个大学生当中,就属他卖相最好了!

  这年头,就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听说陈子嘉过年也不回家;听说陈子嘉来这边几年爹妈都没有来看过他一眼;听说陈子嘉那个漂亮的女朋友不要他了…村子里边的大叔大妈们,顿时就觉得他招人疼。

  可怜呦!这么礼貌懂事儿,这么英俊好看的小伙儿,怎么就这么可怜?

  这人气一旺盛,往常一年到头也没几个人去得狗场,都快被大妈们踏破门槛了!

  这突然起来的热情,让习惯了冷清的陈子嘉招架不住。

  “你什么时候能回来?”陈子嘉对着电话那头的黄哲说,“我就是一个单纯的宅男,你非要我去抛头露面,于心何忍?!”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大笑声,黄哲说:“抱歉抱歉。我这边虽然考完试了,还有点事要办。而且我三年不露面了,朋友都抱怨了,顺便聚了聚。你先忍忍…”他喉咙里滚着笑意:“我再有一个星期肯定回去了。”

  “考试怎么样?”

  “挺好的,能过,就看面试了。”

  “那恭喜你。”

  说完这句,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面试通过之后,黄哲就要离开桃溪村了。好不容易交的朋友,又要面临分别。

  陈子嘉知道黄哲的人生理想,自然是不会儿女情长,说什么让他留在桃溪村的话。他自己这个狗场,还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怎么也不会因为舍不得朋友,就说那些让人为难的话。

  “你要是实在顶不住,就找个人替你好了。对了,晓雯那边最近忙嘛?”

  “还好,她现在每天上午去喷花粉。”陈子嘉知道他什么意思,这货明显是想把胡晓雯拉过来当壮丁,“不过她下午也没时间,刚翻过她家的菜地,这个礼拜要把菜种都种上。”

  “…那好吧。”黄哲语气里带着没能得逞的悻然。

  陈子嘉笑了一声说:“我看你也该给村里专门找一个人负责这件事情,要不然你走了之后怎么办?”

  那头“嗯”了声,说:“这个我已经想好了。我找了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不打算上大学的高三生。等他今年拿到了高中毕业证,就培养他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陈子嘉眉毛皱了一下,他身边的人都是从大学毕业的。所以在他自己的认知里,不读完大学就跟没完成求学一样,属于半途而废。

  但是在农村,却是有着更多的人,高中毕业就踏入社会了。

  “他家里是怎么个情况?”陈子嘉声音低低的说,“是没钱上大学?我可以资助他。”

  那边一直有吵杂声音的黄哲换了一个地方说话。

  “我知道你心肠好,我难道就那么心硬?”黄着说,“这小伙他爹不是个东西,早年离开家在外边发了财就不回来了,他妈就跑了,家里边就留下个瘫痪的奶奶。以前给他奶奶看病,他把地给卖了。用看病剩下的钱勉强维持生活,直到上到高三。”

  陈子嘉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孩子是个孝顺的,自己上学还带着他奶奶。学校见他家艰难,就把一间房子借给他。吃饭是自己做,课间就回去一趟,看看他奶奶有没有事。”

  以前黄哲也没少在微博、电视新闻上看到过这样的孩子,可是现实当中亲眼所见还是很震撼的。

  这个孩子虽然努力,学习成绩却没有电视当中那般好。他自己也说上到高中就够了,他也没心思继续学习,想要早点出来挣钱。

  黄哲见他坚持,于是才动了心思让他专门来管理住宿簿。这也是为了让他能够不离开村子工作,要不然真要上外边去,带着一个瘫痪的奶奶,更难生存下去。

  村委给开的工资不高,却能够让他们祖孙两个生存下去。

  胡晓雯现在的力气大的很,翻个地还是很轻松的。这次她自己一个种,就没有像去年周青那样广撒种,而是一个坑里就放了一个种子。

  种完了菜地,胡晓雯又打算去把那两亩旱田翻一下。

  去年在表舅妈的劝说下,胡晓雯打算种两亩玉米。她也不种村子里那种喂牲口的老玉米,而是种甜玉米。

  现在翻了地,五月初就可以播种了,等到三个月后,就可以吃了。正好到时候放暑假,来桃溪村的游客多,她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掉。

  胡晓雯不是太看重这部分收入,纯粹就是为了好玩,为了正经的体验一把种地的感觉。

  菜地她自己翻了,不过那是在院子里,她甩开胳膊,毫不收敛的发挥她现在超强的体力。在外边翻那两亩旱地,却不能再那么表现特异了。

  于是胡晓雯去借了一个车,把桃园里平常除草的机器拉了下来。

  正车后斗往上抬,赶来做中午饭的田桂英奇怪的问了一声:“咋了?这是要拉到哪里去?”

  胡晓雯回头看了一眼田桂英,笑着说:“嫂子来啦。没事儿,我打算把我姥姥的两亩旱地翻一下,种点甜玉米。”

  田桂英“哦”了一声。

  目送着赵大军跟蔡胜站在车斗里跟着一起下了山,田桂英才转身进屋里屋做饭。

  田桂英感激在她最难的时候伸手拉了她一把的胡晓雯,所以除了认真干活之外,平常没事儿的时候也想着帮胡晓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三道弯上仍然有十几个人在开荒,他们开完地之后,还要负责把这一百多亩种上桃苗。这些桃苗就不着急开不开花了,慢慢种就是了。

  田桂英每天要给这些人做一顿饭,送两三回水。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睡觉没有关好窗户,吹着了,头疼。

  今天要是写不完,明天就只有一更了。

第 51 章

  田桂英每天工作的时间加起来也就四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她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这个工作最好的地方在于,上午她可以送孩子们去上学之后再去上班,中午做完饭之后,胡晓雯允许她带一些回家跟孩子们一起吃饭,下午她烧了水送上去之后,就可以回家做家务了。

  田桂英是个爽利能干的,她把自己家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她跟房东家打过招呼之后,在院子里边围了一个栅栏开了一小块菜地。

  这家人的房子也是老房子,院子挺大,她好好管理,种的菜能吃夏秋两个季节。在村里就这点好,只要有点地就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