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雯悟了,她立刻给蔡曙光他们涨了工资,三个人现在是老资历,都涨到了两千二百,而别的普通员工也涨,涨到两千元。

  除了涨工资之外,胡晓雯还给每个人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她没有买,村里的人都有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还不低,百分之七十五。农村的养老保险都是比较低的,交的不多,也就每个月几十元。

  但是这几十元的作用是巨大的,顿时让人觉得未来有了保障。有好多一直在她这里做临时工的人来找她,想要转成正式工。让胡晓雯很是为自己的举措而得意。

  这些人一直跟着大舅和表舅干活,她让他们看了看,勤劳肯干的留下,偷奸耍滑的不要。

  果园的后续开荒和种植估计要持续个两三年,胡晓雯干脆请大舅和表舅两个人搭档负责这一块。不再那么没名没分的帮忙,让他们名正言顺的拿起了工资。

  处理了完了果园的这些事情,胡晓雯就离开了桃溪村,对外说是筹措资金,实际上是押了三车的鱼去了省城。

  这将是她最后一次冒险,售卖这样无法解释清楚来历的野生鱼。

  因为这批鱼的数量很大,她除了发给文利勤三车鲜鱼之外,还让文利勤帮忙联系了冷鲜厂,把一半的桃花鱼冷鲜储藏。

  她知道以本省的消费能力,再多一倍的桃花鱼也能消耗得了。但是她不想冒险,留下什么隐患。

  桃花鱼在本省小有名气,一拉到农贸市场就开始被周边的批发商们抢购。

  除了这些批发商,当然少不了他们的老客户一品楼,和省城的居民以及各家酒楼饭馆。

  文利勤这一年也抖了起来,腰包鼓起来不说,还买了车。

  现在因为桃花鱼,文利勤认识很多其他省的批发商。胡晓雯按照惯例给他抽成,让他联系了几个批发商,用冷链把冷鲜储藏的几万尾桃花鱼分成五份卖了出去。

  文利勤还挺纳闷的问她:“为什么不直接给一家批发商?”

  胡晓雯白他一眼:“你傻啊,营销手段懂不懂?”

  等水塘修好了之后,她就可以公开饲养桃花鱼了,现在这样做,不过是给未来铺路,打个广告而已。

第73章

  胡晓雯心里的小九九文利勤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胡晓雯是他最大的合作商,每年最大的一笔收入都来自俩人的合作。

  文利勤不傻,对于这样的金主,他不想得罪。只要有鱼卖,胡晓雯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因为有之前的经验,这一次周边的批发商反应特别的迅速,要货量也很大,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卖完了全部的桃花鱼。

  胡晓雯又待了两天,把剩下的野生鱼交给文利勤慢慢卖,自己就带着大笔的资金回去了桃溪村。

  这一次卖的钱,再加上上一次的,足有四百五十万。

  说实话,胡晓雯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就算是别人的也没有见过。

  可是她已经没有拿到头一笔一百多万的时候那么亢奋激动了。

  那笔钱她只能捂着闷声发大财,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使用,多少兴奋激动都消耗光了。

  现在看到这串数字,她也只想着怎么规划使用这笔钱。

  黄哲打了两三个电话,等到胡晓雯回去的第二天,黄哲就正式宣布胡晓雯成为了旅游公司的最大股东。

  胡晓雯出了七十万资金入股,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第二是村委,剩下的就是被各家分散的小股。

  村民还以为胡晓雯是把今年的收益全都拿了出来,结果后来传出来的消息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据说胡晓雯出去了几天是跟人倒腾水产品去了,赚到了几十万不说,带她的那个老板还借给她好几百万。

  一下子,村民们也就不那么羡慕嫉妒了,借了几百万啊!人们只剩下敬畏和不可思议了。

  之前银行的贷款还没有还清,就敢背这么多得债,她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胡晓雯自然是不会直接说她赚了四百多万,只是说跟人借的。别说村民根本就不知道她跟哪个老板合作了,就算是打听到了文利勤那边,文利勤也会替她把话兜着。

  就在人们纷纷猜测胡晓雯借钱干什么的时候,她又做出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

  她要重修闲云观!

  年轻一些的还挺茫然,不知道闲云观是哪,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闲云观就是哪个小元庄和桃源村之间的那条路上的一公分废弃道观!

  借钱去修道观?一时之间全村人都觉得胡晓雯是疯了。

  就连周青都听说了,打电话来问她怎么回事。

  胡晓雯解释了半天她是有计划有成算的,才打消了她妈妈立刻赶过来阻止她的念头。

  黄哲也很不理解。

  胡晓雯只是说让那个黄哲帮她先把报告给打上去,等报告打上去了,她才肯跟黄哲解释。

  闲云观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村镇,那块地方是属于乡里边的。有县志记载,那里曾经有一座道观,不过现在就完全只剩下残垣断壁。

  往严重里说,那个地方属于遗迹,算是文物。胡晓雯想要重修它,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而且修好了之后,这个地方还是属于国家的,只不过这个房屋所有权是归胡晓雯的。不过因为胡晓雯出资修复文物建筑,她就有权利经营这里,以此盈利。

  等到黄哲替胡晓雯把文件准备好,胡晓雯就笑容可掬的表示,可以召开第一次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回忆啦。

  每次看到胡晓雯的这种笑容,她都在打着某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让人吃惊的主意。黄哲每次觉得他不会更吃惊了,胡晓雯就会让他更震惊。

  在胡晓雯不在的这些天当中,黄哲已经跟村子里的人通过气,周家赵家选出来了代表果然是他们宗族管事儿的,而蔡家也毫不意外。

  四个大姓就只有刘家没有代表名额,让刘家管事儿的很没有面子,多方权衡之下,就推了他出来做民宿的代表。

  全村四个管事儿的都在这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胡晓雯、黄哲、赵贵三个委员,外加陈子嘉作为旅游公司代表出面。

  黄哲简单阐述了这个名为委员会,实际上是合作社的作用。就是为了协调村子里边的各种旅游资源,大家互相沟通,出出主意,让村子发展的更好。

  刘家的管事儿的因为一开始没有名额而不痛快,黄哲和赵贵一个是村支书,一个是村长,而陈子嘉管理白龙谷的漂流项目,这三人让他无话可说。唯独胡晓雯,他表示有意见。

  “她那桃园是私家所有的,又没有拿出来当做旅游资源。季节性又那么强,除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平常谁去?”

  其他三宗族的管事儿神色和缓,并不像刘管事那样找茬。他们袖手旁观的坐在一旁,不搀和。

  黄哲自然不会让气氛僵硬了,他和稀泥说:“各家有想法都可以提嘛。好商好量的,咱们都是为了村里好,胡晓雯的桃园一开始带动了村子里边的游客,这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潜台词的意思很明显,喝水不忘挖井人,不能现在发展起来了就不记人家的情了。

  四个宗族里边,就属刘家发展的不好。宗族的人心都散了,凝聚力也没有其他三家那么强,管事儿的威信也没有那么高。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田桂英公婆赖着不给赔偿金的事情。胡晓雯农家乐之前被挤兑,也是一家刘姓的。可见刘姓管事儿的威望多么的差,本宗族的人根本就约束不住。

  不过因为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再加上胡晓雯表舅妈就是刘家的人,胡晓雯倒是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人。

  跟刘家管事儿的针锋相对没有必要,胡晓雯微笑了一下说:“我觉得我那个桃园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刘家管事儿的嗤之以鼻,不想让他没完没了,黄哲抢先说:“你先说说你的说法。”

  胡晓雯轻松的往身后的靠背上一靠,明明是硬邦邦的木头椅子,却坐出了老板椅的气派。

  “我想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开发成了旅游景区。我们桃溪村仍旧是有很薄弱的一个环节,没什么文化底蕴,算不得名胜古迹。”

  胡晓雯这话一说,顿时开会的其他人都是一愣,随后脸色慢慢露出正色。

  说实在的,桃溪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没什么特色的风景,也无任何人文历史,神话传说。

  现在开发旅游,采摘游就是靠山吃山,白龙谷漂流完全就是用钱开发出来的。

  要说名声响亮,还是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响亮,打出去宣传也好听。

  “其实咱们落云山,也不是没有历史传说。咱们这里曾经出过贡桃,有过仙桃林,甚至还有仙人传说。这不是很好地基础么?”

  黄哲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最近落云山的仙人传说连游客都有所耳闻了。很多旅游景区都有仙人传说,仙人洞,仙人石什么的比比皆是。有的压根就是杜撰出来的,假的也编的跟真的一样。

  别人能做,他们也能做。更别说他们这还不是假的,是有真实迹象的。

  周家的七舅公迟疑的看着胡晓雯,苍老的声音干涩沙哑:“这能行?仙桃林可不在咱们这个地界,那是人家桃源村的。”

  要说别人出这个主意,周家七舅公断然不可能赞同。不过他毕竟上了岁数,七舅公还是记得很清楚,胡晓雯的姥姥就是从桃源村嫁过来的姚姓人。

  胡晓雯身为姚氏的后人,既然敢说出这种话来,必然是有所依仗吧?

  胡晓雯点了下头,对老人说:“桃源村的桃林早几十年前就全没有了,只是借这个名头而已。我的想法是把我现在的桃园修成新的仙桃林。并且我还弄了一笔资金,重修闲云观。那个道观是我祖上一位先辈姚朗真修行过的地方,身为他的后辈,为了纪念先人,重修他的道观。这样有仙人传说,有仙桃林,还有道观,桃溪村旅游文化氛围也有了。”

  “原来你重修道观是为了这个!”黄哲觉得他恍然大悟了。

  胡晓雯笑了笑,没有多加解释。

  当然不只是如此简单。

  她重修闲云观,一是为了纪念姚朗真的事迹,感谢他留下玉坠。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杜绝她重建仙桃林之后,真的被桃源村这个仙桃林原产地找上门来说她山寨。

  她是以这种方法提醒桃源村的人,姚朗真对桃源村有救命之恩。她是姚朗真的后人,作为恩人的后代,借用一个他们不用的“仙桃林”名头,想来他们不会介意。

  如果今后桃源村想要搭上这班车跟着一起发展,还要维护这个说法,赞同胡晓雯的做法。

  这就是胡晓雯想要玩的大手笔。

  一旦仙桃林建成,桃溪村必然还是围绕着这个传说还有闲云观做文化宣传。再怎么发展,也脱不过她去。

  这个计划一甩出来,刘家管事儿的就闭上了嘴,再也说不出什么意见。

  闲云观、仙桃林,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旅游资源加入游发委,再加上仙人传说,胡晓雯作为委员的地位谁都不能动摇。

  开完会,等会上得内容传出去了,村里顿时觉得胡晓雯瞬间高大上起来。人家为先祖顶多是修个祠堂,修道观庙宇的不是没有,只不过在现代再没有见过。

  而且,还是借钱修,一借几百万,这得什么还的清。

第74章

  这个问题,在周青又一次接到表舅妈电话的时候,也被她想起。

  身为胡晓雯在桃溪村为数不多的亲戚,表舅妈也劝过她别让她一下子投入那么大。胡晓雯有自己的主意,她说不动她,开完游发委的第一次会议之后,就给周青通风报信了。

  “这就是你的计划?你的成算?”要是在眼前,胡晓雯一准能看见她妈已经横眉怒目了,“修个破道观几百万,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就因为隔着电话,胡晓雯还能嬉皮笑脸的跟周青解释:“闲云观怎么能是破道观啊。好歹修出来算是咱们恢复国家文物,到时候县里边还给表彰呢。”

  周青皱着眉:“不稀罕他给什么表彰!”

  胡晓雯呵呵一笑,为了不彻底惹怒周青,还是详细跟她说了一下她重建仙桃林的计划。

  “从长远来看,仙桃林的旅游附加价值不比桃子本身的收益差。闲云观作为仙人传说的一部分,早修当然比晚修好。能让姚朗真真人的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再说了,姚朗真也算是咱们祖上的先辈,我姥姥的亲叔叔。没有他舍命搭救,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为了他重修道观,他也能有一个受供奉的地方。这也算是我作为后人,感念先祖恩德了。”

  重修这个道观,是胡晓雯第一次用意识去探查闲云观遗址的时候就有的。得到了玉坠的传承,胡晓雯觉得她和这个地方有种说不出的渊源。

  只不过因为资金问题,闲云观的重修一直被她搁置。

  后来她想要加重自己在桃溪村的重要性,也考虑再增加一个项目,就选择了闲云观。

  她知道周青会反对,也想好了该如何说服她。

  话被胡晓雯说成这样,周青不好再说反对。再反对就成她忘恩负义,不念先祖了。

  周青还是一肚子的郁气,她阴沉的说:“你现在变得这么能说会道,我说不过你!十一你等着,我这就过去,好好给你把把关。你才挣了几个钱,就敢这么败!”

  “啥?”胡晓雯诧异的眨眼,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不只是我,还有你爸,你哥一家子全都去!”

  周青说到做到,十一真的让她哥开着车,一家五口人就来了桃溪村。

  胡晓雯都被她妈的雷厉风行弄得目瞪口呆了。

  霍红霞看了看脸色不太好的周青,立刻说:“我先去桂英嫂子那里住一段时间。”

  周家老宅四间房,只有两个房间有大炕。现在人全都回来了,压根睡不开,只能男的睡一间,女的睡一间。

  霍红霞只是跟胡晓雯亲近,对于她的家人还有点陌生,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好挤在一起睡。

  “我们就是回来过个假期。”胡晓雷反倒不好意思的对霍红霞说。

  “没事儿,没事。”霍红霞摆摆手。她是客人,在这里借住,怎么好意思主人家来人还给她道歉。

  胡晓雯帮着把霍红霞的东西收拾到田桂英家去,等她回来,周青已经把家里边的被子挂在院子里边的几根晾衣铁丝上。

  “妈妈,我来帮你。”胡晓雯讨好的对周青笑。

  周青白了她一眼,母女两个把压在柜子里边的被子都抱出来晒。

  这些被子都是姚惠香几十年攒下的,足够所有人盖,还有富余。只不过一直放在箱子里边,需要阳光晒一下,盖起来才舒服。

  “别以为你能挣点钱,就盛不下你了!”周青拉开架势,对着胡晓雯开始训斥。

  这会儿可不是隔着电话,周青够不到她,胡晓雯特别的乖巧老实,虚心的听训。

  “你现在事业才刚开始,摊子拉得太大,容易出问题!别学那些一夜暴富的人,要有点规划,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周青说教起来,跟寻常的妈妈婆婆一样能絮叨,翻来覆去的重复一个中心思想。

  就是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的瞎花钱。

  胡晓雯心里无奈,又有点烦躁。不过她不敢反抗,只得周青说一句,她点点头。

  周青见胡晓雯的态度一直很端正,说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满足了,开始说正题了。

  “…那什么闲云观,修个差不多就行了。你听见没有?”

  胡晓雯如蒙大赦,可算是能接上话了:“我明白。”

  周青狐疑的看她,明白?明白她就不会花这种钱!

  同为姚朗真的后辈,周青也感激这位舅公救了母亲,却没有觉得要给他修个道观感谢的必要。香火供奉什么的,每年给去上线烧纸不就够了?

  她说不过女儿的计划打算,却要在这座道观的规模上计较计较。

  三间大殿的道观是道观,几间瓦房的道观也一样是道观。

  胡晓雯可不知道周青心里转着这样让她哭笑不得的念头,她说:“这个闲云观呢,我是打算用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慢慢修建。”

  等到批文下来,胡晓雯会先把地基清理出来,先修一间正殿。这个正殿不用太大,一百多平就可以。

  又不用金漆琉璃瓦修个富丽堂皇,青砖硬木横梁黑色瓦当,正殿正位供奉天地,侧面摆放姚朗真的牌位,有那么一种氛围就可以了。

  这么修下来也不过一百多万,真正花钱的地方平整地面,和修路。

  地基上全部铺上石砖,为今后增建东西殿,还有围墙大门打基础。路打算修成石阶的,这样能够使用很长时间。

  “那你这道观能盈利吗?”周青的眉毛皱得能夹死蚊子。

  胡晓雯笑着说:“初期肯定是不能盈利,等到全都修好了,我往大殿摆一个功德箱,谁愿意给就给点。”

  周青更郁闷了:“岂不是个赔钱生意。”想也知道,又不是什么有名的寺庙,谁会给不知名的神仙捐功德。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个这样的冤大头,真是愁死了。

  胡晓雯想了一下说:“想要赚钱还是可以的,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桃溪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植物生长得比别处更加的青葱,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缓慢变异。人居住在这样环境当中会感受到身心舒适,慢慢变得健康。

  这些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改变,都被村里老人归到云雾重现,风水变好,仙人的说法在他们当中很有市场。

  胡晓雯敢肯定,闲云观修好了之后,这些老人一定会赶来上第一炷香。所以她才花大钱用在修路上,就怕路况不佳摔坏了人。

  周青让胡晓雯再三保证了今后不会再有这样不见收益的大花项,才结束了这场谈话。

  与她相反,胡晓雷是支持胡晓雯投资旅游业的。他的理由很充分,今后的旅游市场会是一个持续走高的发展。

  饭桌上,胡晓雷发表他的意见:“再说了,闲云观初期挣不上钱,可以用桃园这边的收益补。你桃园不是要搞什么仙桃林,到时候收个门票,也不多要,一个人十块钱就足够维持那个道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