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雯被萌得差点蹲不住,别说吃梨了,就是面面这会儿想要天上的星星,她也想方设法的给弄去。

  “好~没问题!”胡晓雯自然不会为了几个梨吝啬,邀请面面的朋友们进到院子里来,搬过梯子就上树摘梨。

  今年她很忙,卖鱼外加开委员会,十一的时候双亲个哥哥一家子又来了,还没有空出时间来摘院子里这颗梨树上的果实。

  这也就是胡晓雯用灵雾润泽过的树木,挂果非常的结实,要是以往这个时候,成熟的果实早就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了。

  胡晓雯摘了好多让小孩子们吃,孩子们欢呼雀跃,捧着梨子站在院子里边吃。

  反正也上了树,胡晓雯干脆就把梨树上能够到的梨子全都摘了下来。

  她在上边摘,小孩们蹦蹦跳跳地在下边接。等到周青和胡新民回来,摘了满满的一堆。

  周青吓一跳:“怎么这么多。”

  在树上看着不觉得,堆放在一起的梨子跟小山一样多。

  胡新民仰头看了看胡晓雯,对着女儿招手:“下来,那树枝太细了,等我拿个杆子收。”

  胡晓雯灵活的踩着手腕粗细的树枝,没逞强,应了一声就下来了。

  周青皱了下眉:“你看你,跟活猴一样,哪儿还有个姑娘样?”

  胡晓雯呵呵笑了一下,害怕她妈开始老调重弹,立刻去杂物间搬出了几个箩筐。

  小朋友们这会儿正干得起劲,不用人说,纷纷的把梨子往箩筐里边装。

  周青找了好些个塑料袋,给七八个小朋友没人装了几个,让他们带回家去。小朋友们很高兴,跟面面挥手再见,离开的时候跟面面约定下次还一起玩。

  周青感慨一声:“小孩子还是得这么养,像是你嫂子那样那怎么成。”

  面面是周青给看大的,等到会跑了,高琴和胡晓雷就买了自己的房子搬走了。

  他们住在新小区,整天面面都被关在屋子里边,也不怎么跟别的小孩接触。高琴是觉得现在外边太不安全,总是有拐卖或者小孩出车祸的新闻。

  觉得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再让他到外边玩比较好。可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让他跟其他的同龄人接触玩耍,对小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会让孩子长大之后变得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孤僻。

  还好之前都是周青在带,高琴他们搬过去一年面面就进了幼儿园,影响不是特别的大。

  照周青看来,小孩还是应该多跟小孩子一块玩。这不来了这些天,面面变得比之前外向点了。

  胡新民跟胡晓雯忙碌了一阵,把所有的青梨都摘了。胡新民洗了一个,咬了一口:“嗯!就是这个味。”

  他咔嚓咔嚓几口就吃进去了一个,吃完一个没有过瘾,又拿了一个去洗。

  胡晓雯笑笑:“爸你喜欢吃,走的时候多带些,梨还是比较耐放的。”

  周青找出了一个篮子,捡了一些品相好看的,说:“这青梨太多了,你把就是一天三顿当饭吃也吃不完。我挑一些给你舅妈和老姨送过去。”

  胡晓雯闻言凑过去,帮着周青一块捡。

  周青挑了两小堆,放到一旁:“这还剩下有两三百斤…”她看胡晓雯:“你去年是怎么处理掉的?”

  胡晓雯说:“我摆摊卖给游客了,一块五一斤。”

  这青梨不比水蜜桃,只是本地的老品种。个头小,长得也头小肚大,青绿色的果皮上往往带着不好看的斑块。

  但是这种青梨很甜,水分非常的足。游客们游玩得累了,买上一斤解解渴,走的时候也会当做特产带回家。

  “那今年还去卖?”周青迟疑的看着胡晓雯。现在十一假期已经过了几天,这么多梨肯定卖不完了。

  胡晓雯摇头:“不用,一会儿我开上三马子给桂英嫂子她们送过去,红霞会把这些青梨用掉的。”

  最近霍红霞迷上了做各种饮品,桃花小筑的菜单上增加了好大一个果鲜系列。

  霍红霞不只是光光喜欢中餐,她涉及的面很广,西式也会做一些,甜点更是跟着电视节目学过。原本她们的菜单上就有沙拉这类的小食,后来胡晓雯空间里摇的蜂蜜多了,霍红霞就开始卖蜂蜜水了。

  胡晓雯空间里的蜜蜂从两箱现在分到了四箱,越来越多。

  这些蜜蜂的寿命短,繁殖力强。胡晓雯没办法,只能根据从网上学到的知识,捣毁王台,不让蜂巢孕育出新的蜂后,只诞生寻常的工蜂。

  这样单独一个蜂群越来越壮大,胡晓雯只得给它们从小箱子换成大箱子。

  蜂群大了,蜂蜜自然就多了。

  再加上玉坠空间里边的水岸旁花开不败,总是有蜜源。胡晓雯每隔十天摇一回,很快就积攒了几大桶。

  胡晓雯的蜂蜜是顶级的好蜂蜜,没有丝毫的掺假,单纯只是卖蜂蜜也能卖不少钱。只可惜她外边没有养,解释不清楚来源。她除了分给家人朋友,余下的就都当做采购来的材料交给霍红霞处理。

  霍红霞用这些蜂蜜做各种蜂蜜饮料,茶。

  在农家乐里边一开始是免费奉送,等到名气打出来了就单独列了一个系列。

  蜂蜜美容养颜,可以提高免疫力,舒心润肺,解酒,解除熬夜之后的疲劳…等等一些列的好处。

  桃溪村里的大爷大妈对这个系列不感兴趣,但是来游玩的女性游客,却很喜欢这个系列的蜂蜜茶。

  除了单点蜂蜜茶之外,很多人还专门向霍红霞打听这蜂蜜能不能卖。霍红霞问过胡晓雯之后,就留出自家使用的部分开始以一百六十元一斤的价格对游客们销售。

  这个价格说起来比起一般的农户销售的蜂蜜要贵多了。临水县也有自己饲养蜜蜂卖蜂蜜的农户,定价是二十多元一斤。

  这些说是纯蜂蜜,其实根本就是喂糖喂出来的,蜂蜜自然算不得纯正。

  二十多元的价格不能参考,胡晓雯就转而在网上查了一下。

  胡晓雯的蜂蜜不像是一般蜂农收获的那样很稀,她的蜂蜜呈现琥珀色,非常的浓稠。而且蜜蜂采得都是空间里边的花蜜,自然带有灵雾的成分,甚至比起真正的野生蜂蜜都要有营养。

  于是,胡晓雯便根据网上野生蜂蜜的价格定了个一百六十元。

  一百六十元的价格让人却步,胡晓雯也不在意。只是定了一些小瓶子,分成半斤装,二两装的小份,让那些担心上当的人先带回去尝尝。

第79章

  半斤、二两的也就只有八十五、四十一瓶,相比较一百六十元,其实压根没便宜多少,反而是贵了的小瓶,倒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四十元一小瓶的尤其受欢迎,很多年轻女性干脆把这蜂蜜当做化妆品买回去,回去做个面膜,敷个脸。

  二两蜂蜜能做好多次呢,比起直接买面膜成品要便宜多了,这么一想,心里顿时平衡了。

  就算是这样,一开始蜂蜜也卖得很慢很少,胡晓雯霍红霞也不着急。

  卖不掉就做菜吃,做蛋糕吃,泡水喝,她们的蜂蜜货真价实,不愁没有回头客。

  实际也是这样,当时买回去的人,有的泡水,有的人敷面膜,感觉都比以前买到的蜂蜜效果要来的立竿见影。

  这其中还有一件趣事,有一位白领买这个蜂蜜本来是要做面膜的,她把蜂蜜放在了洗手台上专门放化妆品的格子里。

  结果这位的母亲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小玻璃瓶,她好奇的打开一看发现是蜂蜜,伸出手指蘸了一口吃,顿时觉出这是好东西。

  于是就把蜂蜜从卫生间拿出来泡水喝。恰好这天她的几个老姐妹来做客,这母亲献宝一样的用蜂蜜泡了一壶柠檬蜂蜜茶,喝得几位朋友赞不绝口,纷纷向她打听蜂蜜哪里买的。

  等到这白领回了家,这二两的小瓶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得知是被母亲招待了客人,白领哭笑不得。她母亲还一直不停的追问是从哪里买的,白领只好告诉她是从山里的农家乐买的。

  一听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这位母亲顿时打消了念头,不过回头还是告诉了她的老姐妹们是在哪里购买的。

  其中一个老姐姐父亲还健在,她想着难得有这么醇正不掺假的蜂蜜,就动了心思专门跑一趟去买回来给老父亲吃。

  不就是几个小时的车程吗,早上起来早点出发,晚上就能回来。

  听说她要去,有同样心思的就跟着一起去,别的去不了的就托她们捎回来。

  就这样慢慢地传播,买蜂蜜的回头客多了起来。

  尤其是等到十一假期的时候,桃花小筑的蜂蜜已经挺有口碑的了,买半斤装的成了买二两装的几倍,就连一斤装的也销售得不错。

  周青和胡新民在假期的最后两天跑去翻地了,就是胡晓雯之前种了两亩玉米的旱田。

  胡晓雯收完了玉米,把秸秆卖给专门来收的小贩,地里边光秃秃的就剩下一片根茬子。周青两个看到,就撸起袖子把地给翻了一遍。

  这俩人一个前边拉犁,一个后边扶着,与其说他们是在干活,不如说是在玩乐。

  胡晓雯看爸妈挺开心,也就没有去管。只是晚上偷偷的给俩人送了一点灵雾,让他们身上不至于酸痛难忍。

  他们也听说了黄哲划片安排村里种植不同作物。

  往常村里边种植什么从来都是农户自己决定,没有人管。现在有村委安排,统筹管理,胡新民觉得挺好的。

  桃溪村这边除了自己家吃,很少多种植蔬菜。

  守着城镇比较近的郊区,可以种植蔬菜卖。但是他们这里不行,太偏僻。光是运输成本就要搭进去不少,根本就挣不到钱。

  现在好了,种植蔬菜和粮食有专门的去处去销售,种地比往年能挣不少钱,村民们的积极性都挺高。甚至有的家庭已经打算让家里的男人明年留在家里务农,不出去打工了。

  别人家都有了种植安排,胡新民就问胡晓雯打算种点什么。

  胡晓雯不太在乎的说:“我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只种一茬玉米吧。”

  胡新民皱了皱眉,没说什么。

  他现在自己的身体比起以前好很多,比起上班的时候常年坐办公室的时候强多了。他感觉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原本拉犁玩一般的举动,却激发了他想要种地的念头。

  只可惜孙子还有一年才上幼儿园,要不然他就留在村里种这两亩旱田了。

  这精力不用在种地上,整天憋得胡新民有劲没处使。胡新民的郁闷没有跟周青和儿女们说,他也是担心被家人——尤其是周青反对。他可还记得当初她是多么反对女儿回来当果农的。

  越到快要回去的时间,胡新民反倒越发的没精打采,让胡晓雯奇怪不已。

  十一假期最后一天,毛佩屏一家人终于选好了房子,谈妥了价钱。

  那是八十年代盖的一家三合院,有五间房,价值三万五千块钱。三个儿子一家给了老太太五千块钱,她自己拿了两万。

  这家人早就搬到县城去住了,房子一直闲着,能卖了这个价钱,比较满意。

  房子已经有三十多年了,院墙都塌了一面。不过主体没有大的问题,只需要换一下门窗,稍微整修一下,就能住了。

  毛老太太再怎么想要在村子里住,也只得等房子重新装修过之后了。她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跟着儿子儿媳妇回了云市。

  跟她一样带着满心不舍的还有孙子亮亮,只不过他的心情有点沉重,愁眉苦脸的。他完全玩嗨,作业一个字也没有写…

  这一次不像是朱兴文买房子那次引起村民的轰动,却好像是开启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一年来,临水县老年活动中心早就已经把桃溪村当做他们另外的一个活动地点,几乎每隔一个月就成群结伴的跑到这里来玩。

  毛老太太一个云市人跑桃溪村购买房子的举动,让他们下定了决心,纷纷开始在村子里边租起了房子。

  原本桃溪村的村民还以为十一黄金周结束之后,他们村的旅游业今年就算是结束了,开始进入淡季了。

  却没成想,好多的老头老太太跑到这边来包租。

  上个世纪最鼎盛时期,桃溪村曾经有二百五十左右的住户。

  后来修通了道路之后,有不少人走了出去。再加上他们盖房子从村南换成村北,一路向着公路靠近,地形越拉越长。

  整个桃溪村现在虽然有不到两百户人家,能住人的房屋,不能住人的宅子,空置的宅基地等等,加在一起却有二百六七十座。

  这次这些老头老太们来租房子,几乎把所有空置的能住人的房屋一网打尽,让村子里边的房租顿时涨了一番。

  黄哲都被闹得一个措手不及。

  幸好除了这些老头老太之外,再没有别的人一窝蜂地跑过来租房子住。

  临水县的这些老人是经过整一年的酝酿准备,算是厚积薄发。

  他们是打算把桃溪村当做一个疗养地,每年过来住上几个月,半年的。

  黄哲了解了这些之后,就赶快安排了起来。

  尽管这些人算是租住在这里,却也算是黄哲管辖内的责任。这么多上了岁数的老太太老爷子,不得不让黄哲打起十二万分小心。

  村里民宿部成立,再加上食堂的创办,已经开始有了盈利。

  黄哲就赶紧给桃溪村的卫生院新近了一批医疗器材,像是电子血压计,血糖仪,验血设备,还有一些常用的老年病药物。

  桃溪是个大村,还是有一家卫生院的。不过医生护士都是一个人担任,这人说不上有多么高明的医术,平常医治个头疼脑热的倒是不成问题。

  十月中旬,村子里边的小卖店,正式升级成为了超市。其中不光是有户外用品,还增加的蔬菜水果摊子。

  桃溪村这边冬季是不扣大棚的,就只有白萝卜、土豆、白菜、红薯、冬瓜、南瓜之类的蔬菜。

  黄哲担心这些来疗养的老人吃不惯这些菜,而且他们没有地,只能买粮食吃,也不像村里的人能自己蒸馒头、做面条。

  就让村子里边的超市专门划出一个小区域,卖卖粮油副食,还有专门从县里边进的大棚蔬菜和反季水果。

  这些大棚蔬菜和反击水果比起城市里边的还要贵,就是专门为这些老人准备的。

  令黄哲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粮油副食、蔬菜水果,不只是这些老人来买,更有好多村子里边的人来买。

  黄哲这才醒过味来,村子里边现在纯收入多了,自然比以前舍得花钱了。还有一部分本身就比较富裕的,往常不是他们不消费,而是村子里边压根就没有这些东西。

  陈子嘉这段时间带着请来的专业人士划分了白龙谷漂流的路线。

  白龙谷地势很好,有平缓的溪面,也有错落水道。专业人士来看,这段溪流流速合适,很适合漂流运动。

  漂流可以让人坐在皮划艇上,顺着溪水飘行,溪水平缓的时候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而当溪流激烈的时候,就必须和同伴齐心协力的划动船桨来通过,是一项近年来非常流行和收欢迎的运动项目。

  他们省有几个漂流景点,不过云市范围内倒是还没有。要是白龙谷漂流建成,将是云市地区第一个漂流景区,到时候不愁没有客源。

  听到专业人士给出的结论,全村人都很高兴。

  白龙谷的工程已经开始动工,除了清理沿途的道路之外,还要在白龙谷下方修建几栋房屋,这里将作为主要工作地点。

  到时候游客们将在这里买票入场,在更衣间换衣服,然后沿着道路上到顶端,从上边漂流下来。

  因为是全村的事业,男女老少齐出动,清理山路的清理山路,而壮年男子们则一起动手盖房子。

  好在村里这些男人们以前一起改过村委的大院,盖几栋房屋还难不倒他们。

  陈子嘉也是没办法,才用这些非专业人士,谁让现在乡镇上的盖房队都在给胡晓雯干活呢。

  十一假期结束,胡晓雯五百亩桃园里的工房,终于破土动工了。

第80章

  胡晓雯原定计划就是在秋收之后开始修建桃园的新工房。她这次可不是简单的盖几间房就行的,而是要修建双层木屋。

  不谈她这么大的桃园要雇佣多少人,就光是每年暑假招暑期工,就要准备不少的房间来。

  除了工人居住的木屋之外,胡晓雯还打算修一排大仓库,今后收获的果实就储存在这里。

  不过这个仓库可以放着慢慢修,当务之急的是先修一排木屋给工人住。

  胡晓雯之前砍下来的木头晾晒好了先给桃花小筑用了,后来砍伐下来的木头已经来不及晾晒了。

  葛师傅就给胡晓雯出了个主意,让她找了一家木材厂,专门给烘干了。

  新伐下来的树木内部还含有很多水分,必须要晾干了之后才能使用。要不然时间一长,木头就容易收缩变形。

  胡晓雯听了葛师傅的建议,把那些木料都拉去了木材厂。给了一笔钱,把木头都给烘干了。

  她不只是让木材厂给烘干了,还让这个厂子把木头都处理好了,最后拉到桃园工地的木料直接就成了成品木材。

  葛师傅和马师傅俩人各自有一个施工队,俩人这次合伙给胡晓雯干活,把自己所有的人都带来了,有五六十个。

  胡晓雯的桃花小筑整体已经完工,现在就剩下内外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