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当天,田桂英会邀请乡镇上的锣鼓队、舞狮舞龙队前来进行表演。

  一般饭馆开业酬宾都是打折什么的,桃花小筑的开业则是要举办成流水席。

  来吃席的人给一定的份子钱,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这个价格也不贵,大人一百,小孩五十。

  桃花小筑开始经营的这几个月时间,已经有了不少的熟客。不仅仅是因为桃花小筑的饭菜好吃,服务紧跟时代,便捷方便,还因为它时不时的更换菜谱,动不动就退出新品菜肴。

  在这一天霍红霞将要一口气退出十款新菜,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十道菜全都是之前没有见过的新材质!

  主料是螃蟹、田螺、河虾、河蚌、泥鳅。

  黄哲晒出了一张张、一组组的照片,一水的高清照片。

  照片上,比手都大的螃蟹一个踩着一个的往上爬;一个个比一元硬币都大的田螺挤挤挨挨;又肥又大的河虾活蹦乱跳;拳头大小的河蚌给叠在一起;手腕粗细的泥鳅满满一池。

  看得人倒抽一口气,好大的手笔!

  光是这些水产品的价格就得上万元。这么大个的水产品别说八十了,就是一百都有人要去。几十块钱吃一顿水鲜大餐,太值了!

  除了这些新品菜肴之外,另外就是一些桃花小筑招牌菜,有菌菇、桃花鱼、各类野生鱼。因为这一天人多,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也有鸡鸭、牛羊猪肉上桌。

  基本上每个桌子上都有二十道以上的菜肴,平均下来吃一道菜才不到五块钱。

  五块钱啊!这年头五块钱能吃什么?

  一只大螃蟹?大盘炒田螺?这在外边绝对吃不到。

  去,肯定去!吃,必须吃!傻了才不去!

  这么大的场面,就连霍红霞都认为是在赔本赚吆喝。毕竟这些水产,看着就价值不菲。却不知道,胡晓雯压根就没有花一分钱。

  去年她把溪水里的鱼往玉坠里捉的时候,带进来了不少的螃蟹、田螺、河虾等小生物。

  淡水鱼,桃花鱼在生长,这些螃蟹、田螺、河虾、河蚌、泥鳅也没少生息繁衍。只不过平常那些鱼类都在水面以及水的上层空间活动,这些螃蟹、田螺小东西都在水底或者是水岸边上活动。

  要不是这一次用外边挖来的土铺岸边,胡晓雯都没有注意到这些螃蟹都长这么大个了。

  她带进来的时候,这些螃蟹还很小,全都幼蟹。大的不过硬币大小,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

  玉坠当中一年多过去,相当于在外界生长了两三年。这些螃蟹个个长得壳大腿长,最重的达到一斤。

  淡水河蟹也被称为毛蟹,是很好吃的一种蟹类。

  霍红霞考虑开业当天的菜单时,胡晓雯就把这螃蟹带给她看,问她这个行不行。霍红霞当时就两眼放光了,立刻琢磨出来了好几个菜。

  霍红霞是知道胡晓雯有一个朋友是搞水产的,就是之前带着胡晓雯去倒腾水产大赚了一笔的那个文利勤。

  所以这回胡晓雯拉回来一车的鲜活淡水水产交给她使用,她一点疑心都没有,只是想着这次能一炮而红了。

  除了看舞龙舞狮子和吃大餐之外,桃花小筑还退出了当日住宿半价,办年六折的超值优惠。

  配合黄哲的宣传,田桂英拍了不少的实景照片,发在桃花小筑的微博上,还有微信好友圈里。

  没有白费葛师傅和马师傅的心思,完工之后的四合院古香古色,充满的古韵风情,又带着现代的特色。

  门是朱红色的广式大门,在以往这种大门是有品级的官员才可以使用的。现在则没人管那么多,两位师傅选择这种门,完全就是为了出入方便,毕竟是开农家乐,门必须要大。

  外墙刷了洁白的墙漆,屋顶上跟整个村落统一,选择的是黑色的瓦。两位师傅没有选择单瓦片,直接用的瓦当。半圆筒的瓦当,整整齐齐的扣在房檐,显得美观又大气。

  屋檐按照她们的要求,做成了飞檐。因为加了前廊,修了美人靠,两位师傅就选择了圆山卷棚歇山式屋顶。

  这种屋顶比起寻常的屋顶翘起一节,既好看又能延长屋檐遮挡住下边的前廊,还不会影响采光。

  考虑到预算,葛师傅打消了胡晓雯做繁复拱顶的念头,只是把屋梁简单调高,方便吊顶。

  看完外墙和屋顶,就是内部门窗和廊柱。

  配合着这样规格的大门和屋顶,内部就应该雕梁画栋,装饰彩漆画个美轮美奂。只可惜做这些装饰成本太贵,超出几人的负担,就只能作罢。

  再说这外观造型已经足够,装饰的太过华丽,反而与这山村脱节,又不是京城里边的高门大院,这彩色门梁就被省去了,全都涂上红漆。

  红漆一涂上去,立刻就透漏出一种古代庭院的氛围,那长长的美人靠长廊宁静祥和,好像随时会有一位闺阁小姐缓缓的走出来。

  外边这么古香古色是为了好看,内部就不能全复古了,只是简单的装饰了挂落做隔断。墙上刮了腻子,刷了白漆,用红木做了半墙围。

  灯具开关插座等等小细节,外边看起来虽然是复古样式,但是打开小巧的机关里边就是按钮插头了。

  别看这小小的不起眼的关节,却花费了两位师傅不小的心思。

  这些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精心,让这些原本奔着吃来的游客们,纷纷动了心思,想要在这边住上一晚,好好体验一番深宅大院。

  这一系列的前期宣传做的好,等到桃花小筑正式开业的这周末,临水县、云市、甚至有省城的客人也驱车赶来。

  除了招待这些游客,村里的居民不拘是本地居民还是来租住的,都可以到桃胡小筑免费用餐。

  只是村民们谁也不好意思真的来吃白饭,就当是正常的红白事,每家都给随了份子。常常去泉水打水的老人们更是没有小气,三百二百的递给收份子钱的田桂英。

  这一天,还不到中午开餐的时候,提前赶到的游客就有跑过来订房间的。

  这些人当中不泛机灵的,桃花小筑今天吃饭的人特别的多,但是农家乐本身的住房却没有那么多。

  桃胡小筑早就在微博上说过,这里的房间分为普通间,标准间,高级间,豪华间。

  普通间价格最低,是按照铺位去卖的。一个房间里边摆着两张上下床,一个铺位只要二十块钱,只不过这屋子属于男女混居,是标准的青年旅社规格。

  标间就算便宜一些,也比民宿的最低五十要贵,八十块钱一晚,还只能上屋外的卫生间洗浴间。不过好处是这里的房间提供免费网络,有小家电和电视。

  高级间一百块一天,有独立的卫生间,二十四小时热水,并且提供一顿早餐。

  豪华间在这个桃溪村里边最贵,一百五十一天。不过这个房间除了卫浴齐全之外,还有一个厅可以使用,会客办公都可以。除了房间大之外,豪华间还可以凭房卡到餐厅就餐,有几种套餐可供选择。

  这些介绍关注的游客早就铭记在心,不到十点庆典开始,高级间和豪华间就被抢空,等到十一点外边热热闹闹的放起了鞭炮,连普通房都被组团来的几个小伙和姑娘们包了,等到十二点入席开始,最后一个房间也被一家三口拿走了。

  那些交了钱,坐在圆桌周围吃的幸福不已的吃货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有群禽兽们先一步的把所有房间都占光了。

第83章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锵咚锵!”

  从早上八点开始,乡里的锣鼓队就在桃花小筑门前拉开了架势,喧天的敲打了起来。

  舞狮、舞龙的队伍轮番上阵,周围围观的人时不时的爆发一阵阵叫好的声响。

  桃溪村的村民都来了围在桃花小筑门前的空地上看热闹,再加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客人,这一天村子里有不下两三千人。

  为了能够容纳下这么多人吃饭,田桂英使出浑身解数。不只是桃花小筑的两层用餐大厅摆满了桌椅。就连三个院子当中也借来了村子里边办事的桌子摆满了。

  这就能坐下不少人,至于另外那些则在美人靠长廊放下从镇上饭点租来的长桌,另外一边再放下圆圆的凳子,总归是把这么多人都塞下了。

  除了厨房里热火朝天的炒菜煲汤,另外在中院侧门外垒砌了好几个土灶,专门从姚仙镇、塘口镇两个镇子请来的厨师,还有红白两案的大师傅们在这里挥汗如雨的炒着菜。

  三个院里,五六十个专门来帮忙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妈们,端着盘子碟子如流水一般往上上菜。

  原材料天然新鲜,只要不是手艺太差,发挥失常砸锅,味道都是喷香美味,吃得各方来宾头也不抬。

  桃花小筑不再是之前那个小打小闹的摊子,正式成为了一家兼营饮食住宿的微型企业。

  光是厨房现在就有六个人,餐厅跑堂的服务员十个,住房部十二个人。田桂英出任总经理,霍红霞成为后厨主管,兼任财务。

  如今这俩人也都是腕儿了,桃花小筑开门营业,田桂英的娘家亲戚全都上门来道贺,更是少不了被请上主桌。

  霍红霞之前工作上的失意根本就没敢跟家里边说,直到这会儿才敢打了一通电话。远在外省的爸妈赶来之后把她一顿骂,骂过之后今天也满面高兴的坐在位置上,好歹自家女儿出息,重新又打下了新事业。

  全村人都来凑热闹吃酒席,田桂英的公婆自然也来了。不过这俩人来了,田桂英也没有给好脸色,也没像娘家人那样让他们上了主桌,而是就让这老俩跟村子里的村民一样坐在院子里边吃饭。

  把这公婆俩气坏了。席间同村人故意的问他们,看到如今儿媳妇的成就有没有后悔当初把钱扣下?要不是他们短见,这会儿早就跟着儿媳妇吃香喝辣的了。

  现在田桂英成了田总,不光是管理几十个人,甚至还花钱把她现在住的农家院买了起来,置办了新家用。她至今没有跟公婆两个说一句话,服一次软,很明显是要划清界限,不让这痞赖的老两口沾一点光。

  公婆两个内心记恨,更是觉得自己当初做的没错。

  看这儿媳妇今天这样,发达了就这样猖狂,连公婆都不认了。当初他们要是给了钱,如今更是不会管他们死活了。还不如现在这样留着钱财傍身。

  这女人就不能有钱,有钱心肠就变坏。

  酒席上吃着人家的饭菜还不说好话,一句话把桃花小筑的三个女股东都给得罪了。同村的人互相看看,只觉得这老俩脑子有坑,往边上挪挪,再不跟他们说话。

  这桃花小筑如今招得人可有不少是附近村子里,自己村里也有八、九个。不说田桂英,就算是看在胡晓雯的面子上,再没人会她的一句不是。

  田桂英作为今天最重要的主人,四处应酬,自然是听不见这刺耳的声音,同桌的村民也不会傻得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去给她添堵。

  田桂英坐在雅间里,陪着胡晓雯跟几个老板喝了一杯,就配了个不是,离开这间去了其他地方。

  这一间坐着的都是跟胡晓雯生意上有往来的客人。有张老板、汤老板、文利勤还有一品楼的胡辉。

  跟张老板汤老板完全是走人情一样的邀请,而文利勤和胡辉则是胡晓雯有意让他们开始接触自己在桃溪村这边的产业,才邀请这俩人来的。

  文利勤和胡辉不光是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同行朋友跟老板,算是一个实地考察,为以后进一步的合作打基础。

  张老板、汤老板则各自带来了亲戚,于是这一雅间的十人大桌也坐得满满当当。

  期间几位老板合伙人轮番敬酒,国内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跟人应酬避免不了这个。好在胡晓雯有玉坠空间在手,屹然不惧,从善如流,只要有人敬酒她就奉陪。

  没一会儿就喝得几个大老爷们脸颊飞起红晕,不得不佩服这个酒中豪杰。

  胡晓雯暗笑一声,让他们好好吃菜,不要辜负这一桌子美食,就施施然的离开雅间,跑到主桌那边去坐了。

  主桌这边坐着的都是三个股东的亲友,菜都是霍红霞亲手做的,档次自然更高一筹。

  三个女主人不在场,几家亲友因为儿女们共同的事业,倒也不陌生,推杯换盏,筹光交错,气氛非常的热烈。

  等到胡晓雯脱了身第一个回来,这边都吃的半饱了。

  “晓雯快坐下,吃两口菜压压。”周青拉胡晓雯坐到自己身边,心疼的给姑娘夹菜。

  胡晓雯并没有喝下多少酒,身上却沾上了不少的酒气,让周青误会了。当妈的心疼也没办法,这种场合人家来祝贺,不喝不给面子。

  胡新民也是过来人,官场上的应酬更是不少喝,拿了一个干净的茶杯给她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喝口茶水,解解酒。”

  “嗯嗯嗯。”胡晓雯左边吃一口母亲夹得菜,右边喝一口父亲端的水,被左右伺候着,特别幸福舒坦。

  一道视线盯着她看,胡晓雯抬眼看,她哥哥正看着她。胡晓雷似笑非笑,瞅她跟大爷一样,暗暗比划了一个嘲笑的手势,笑话她这么大了还让爸妈照顾得跟小屁孩一样。

  这兄妹俩小时候没少这样暗中来往小动作,胡晓雯被嘲笑也不生气,她厚着脸皮冲哥哥一笑:羡慕啊,嫉妒啊,爸妈就是疼我!

  她这样不要脸的笑回来,胡晓雷无奈耸肩。今天是好日子,不好跟妹妹闹太过分,只好打住。

  “我自己吃。”跟哥哥打完小动作,胡晓雯见好就收,自己拿起筷子夹菜吃。

  见她自己吃,周青就收了手,不再给她添菜。这天周末,时间比较紧,来回怕小孩子太累受不了,就没有让面面跟着一起来。

  胡晓雯吃了两口,看了看胡新民,跟十一离开的时候相比,胡新民好像显得愁闷了。

  “爸,你是不是痩了?”胡晓雯开玩笑的说,“您这体型够可以的了,可别再减肥了。”

  刚退休的时候胡新民还有将军肚,跟着胡晓雯劳动了一顿时间之后,那肚子就消下去不少,再加上这一年他没事儿也老活动,腰身早就跟常人一般了。

  胡新民还没说话,周青却没好气的来了一句:“别理他,没事儿找事。”

  胡晓雯眨了眨眼,低头凑过去悄悄的对她爸爸说:“怎么了?”

  胡新民郁闷的戳了一下盘子里边的菜:“没事。”

  她爸爸这样可不像是没事儿的样子,胡晓雯扭动了一下身体,声音更低的说:“缺钱啦?多少,我给你。”

  文利勤之前给了她最后一批野生鱼的款子,那钱有一百多万。胡晓雯的腰包又重新鼓了起来,给自家爸爸塞私房钱的话说的甚是豪气冲天。

  胡新民看她,哭笑不得:“你快拉倒吧你!有那钱你自己攒着还债,别乱花。”

  对爸妈的说法,闲云观的钱也是借的。只不过对方不急着要,算是长线放贷,等闲云观盈利再还,还不了到时候直接拿道观抵债也可。

  胡晓雯撇撇嘴,看胡晓雷,无声的问:咋回事?

  胡晓雷默默的翻了一个白眼,看了一眼浑身低气压的周青,没说话。

  这会儿吃饭,不好拉着她妈追问,胡晓雯只好暂时放下了。

  等热热闹闹的一天过去,送走了围着柜台订不上房间不甘心的吃货游客,胡晓雯把事情交给客房部部门主管,回了家。

  晚上,胡新民和胡晓雷睡一间,她跟周青睡一间,霍红霞的爸妈来了,她跟爸妈去住了一个农家院。

  躺在一张炕上,胡晓雯又一次问起:“我爸怎么了?您俩生什么气呢?”

  这一次不是在外边,周青到底没忍住,说出了实情。

  胡新民十一假期憋着心事回去,翻来覆去睡不着,周青被他闹腾了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就让胡新民老实交代。

  胡新民就说他想要回乡下去种地。

  周青一听就拉下了脸,胡新民赶快就说是去桃溪村,也没能换回周青的好脸色。

  胡新民跟他一家都不亲。

  胡新民的母亲早亡,胡晓雯的爷爷就续弦娶了新妻子。

  俗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

  等到胡晓雯这个奶奶生了自己的孩子,对胡新民就明目张胆的不好起来。

  虽然说不上虐待,却是丝毫不为他考虑前程。不让他上学,就让他干活在家里边带孩子。

  还是胡新民的亲舅舅拉了他一把,让他坚持到了毕业,最后去学校里边当了一个老师。

  到最后胡新民年岁大了,别人介绍认识了周青,俩人要结婚了。这奶奶以家里边孩子多,没钱为理由,一分钱的聘礼也不给出。

  还是姚惠香看胡新民有出息,给添些嫁妆周青跟胡新民俩人的日子才过了起来。

  到后来胡新民的父亲病故,胡新民在镇上教学,他继母甚至都没有让人来通知他,还是从同村的学生嘴里知道的。

  没了胡新民的父亲,两家彻底不来往。

  这后妈很能生,一连四个儿子。因为她儿子多,胡新民的叔伯们看在这些的份上,也就向着她多一些。

  弄到现在,胡新民都不跟自己老家的人来往,周青一提起那边就是一脸黑。

  因为年少的时候被逼着务农,所以胡新民对种地曾经是很排斥的。周青则是因为他们这一路走来不容易,也不愿意再回头去种地。

  要不是胡晓雯出人意料的跑回去创业,想来他们百年之后,这个家庭和桃溪村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哪想到现如今,胡新民竟然说他想要回来种地,怎么不让周青生气。

第84章

  胡晓雯对以往那些事情知道的不多,一听她爸爸只是想要回来种地,顿时就笑了:“我还以为怎么了呢。不就是种地嘛,我爸想,就让他回来种吧。又不是什么特别难以达成的事情,至于为难生气成这样?”

  周青在黑暗当中沉默了。

  她原本就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这段时间因为她的反对,胡新民一直郁郁不乐,周青早就有点动摇了。

  现在被女儿一说,她也想通了。

  不过就是想要种个地,又不是什么其他违法乱纪的爱好,更不是要花出大笔金钱难以实现梦想。

  半辈子夫妻一路扶持着走过来,干嘛不让他痛快呢?

  周青叹息了一声,说:“明年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