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得了啊!

这老道人也太神异,这药香她用了几天就完全好了,再也不失眠了。

药香用完之后,妇人又来了,这次是来专程道谢的。

照例敬完香之后,妇人就向净真求药香了。

这次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

因为她病着,精神一直不大好,儿子也没有办法安心学习,成绩都有点被落下了。

她就想向净真求一个药香,让他的儿子能够提升学习成绩。

这要是换做别的人,一准觉得她是异想天开。不过净真这里还真就有这种香。

不过不是让人学习成绩提升的,而是一种能够让人专注的宁神香。

在学习的时候点上一点这个香,学习效率特别的好,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除了这种宁神香之外,他还指点妇人到桃溪村买点桃花鱼,每个礼拜给她的儿子炖上一顿吃,滋补一下身体。

这桃花鱼现在可是远近闻名的好东西,当初那个第一位发现用桃花瓣做鱼饵钓鱼的人可是亲身经历,用桃花鱼给自己的女儿进补。他的孩子身体营养跟上了之后,上课也不困了,最后考上了一个好的高中。

有他这个例子存在,钓鱼客们都很相信这桃花鱼的滋补效果,连带的在疗养人群当中也传得很开。

那妇人这一回得了药香没有再白拿,而是付了五百元钱,当做请香的钱。

这顿时让净真茅塞顿开。

原先卖香的地方是个小摊子,后来净真敲敲打打,把这个小摊子弄成了一个半封闭式的小亭子。

除了卖供香之外,增加了各种各样的香。

这些香有单纯为了室内清新的,也有各种效果的药香。

燃香最便宜,熏香稍贵,药香最贵。

一开始是各种味道的燃香受到了欢迎,后来也有讲究的游客会买点熏香,慢慢的药香能功能传开了,很多白领都会买一些回去。

有了这些香,这头一个月的收入,就翻了一番,着实出乎了胡晓雯的意料。

她也很爽快的提前结束了净真的实习期,从第二个月开始给他算分成。

净真很高兴,倒不是为了能拿分成而激动,而是因为他可以把以前的弟子召集到身边来。

净真有一个手机,还是以前的弟子给的,是一个老式的现在人都没有人在用的直板手机。

他拿着这个手机,挨个的拨打弟子们的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可是,结果却让他很是失望。

这些弟子都恭喜他重新成为观主,真正愿意过来的却没有几个。

这些弟子以前跟着他在深山当中,深深体会到了道观无名,香火不旺的辛苦。

后来净真左右拜托,把他们送进现在所在的宫观当中。

现在的这些宫观位置都很好,不是在郊区,就是在景区。道观有名,又有香火,每个月还有福利可拿。

净真现在所在的道观再怎么好,那也是私人所属,不是公家的,万一哪一天经营不善,他们又要落得以前的境地。

最后肯跟着净真到闲云观这边来的,只有寥寥两三个,其中一个还是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人。

尽管失落失望,净真也没有办法去责怪这些弟子。

他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忘记他,接济他,只是等到他终于有了落脚处之后,才表示不愿意过来。

算了,人各有志,勉强不来。净真轻叹一声。

净真给胡晓雯汇报了将有三个道士要过来,胡晓雯表示知道了。

增加人手是必然的,闲云观占地面积颇广,只有净真和看守人两个,每天光是打扫卫生就要花很长的时间。

她说等净真的弟子过来之后,和看守人先挤一挤,两三个人睡一个房间。

净真没有意见,以前在原先的道观他们也是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的。

净真的弟子们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十一假期,人特别的多。

胡晓雯忙着迎接这些道士们,桃溪村的路口,一亮黑漆漆的保姆车缓缓的驶了进来。

“今天桃花小筑住进来两个老外。”霍红霞给胡晓雯打电话说。

“嗯,那有什么稀奇。”胡晓雯不甚在意的说,她现在正在帮忙道士们搬东西,手机揣兜里,带着耳机跟霍红霞讲电话。“又不是没见过。”

“不是那样的,这回人可是开得豪车!”

“哦?是什么人?”胡晓雯这下好奇了。

“…我就看见一个长得挺高大的男的,不知道是司机还是保镖,另外一个一直在车里没露面。总之好像挺有身份的样子,俩个人要了两个豪华间。”

“这段时间有身份的也没有少见,管他是什么人,做好自己的就行了。”胡晓雯叮嘱道。

“我明白。”霍红霞不过是头一回看到保姆车比较新鲜。

“胡施主,我带来了一些书,观里有没有书架?”净真的一位弟子抱着一摞子书来问她。

来的这三个弟子都很有心,他们知道闲云观里边什么经书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就用自己的积蓄在所在的道观当中买了很多的经书过来。

“有的,就在住持的房间里,你可以先放在那边。”

第144章

三个弟子来了之后,净真立刻给他们进行了分工。

他自己仍然担任住持兼任都讲,一个弟子做了监院,另外一个做都管,最后一个做了都厨。

咳~虽然都是光杆司令,手下一个人也没有,好歹是把架子给搭起来了。

而看守人则守着香烛摊子,客串了一下编外知客。

胡晓雯给他们安顿好了之后,自己下了山。

她的电车放在了桃花小筑办公院里,她要去那个地方取车子。

一走进这个院子里,胡晓雯就被一个巨无霸一样的车体给震住了。

“好大的车啊。”她算是明白为什么霍红霞会激动到给她打电话了。

果然是一款豪车,看标志竟然是奔驰的。

他们这个院子为了方便出入,是把整个外墙给拆掉了的。

这个农家院有五百多平,院子很大,这台车往这里一停,整个院子的进出都要绕着它走。

胡晓雯新奇的看了两眼,走到一旁的办公室里问田桂英“外边的车怎么停在咱们这里?”胡晓雯不解,“打谷场那边不是有地方吗?”

桃溪村有两大块空地,一块在村南村口,一块在村北的打谷场。现在这两块地方都被被规划成了停车场,地面被重新拓实过。

一般人都喜欢把车停在村口的停车场,不过要是专门去桃花小筑或者是仙桃林的就喜欢把车停在打谷场。

田桂英说:“咱们这边不是跟桃花小筑之间有一个门么,从这里直接去豪华间的小院比较近,所以那辆车的司机就跟咱们说像把车停在这里,出入方便。”

他们这边的小院空地,也不是没有顾客想要就近停车,就为了节省那几步路。不过这地方本来就不大,纵容顾客在这边停车,他们自己就不方便了,所以只要是有人意图在这里停车,员工直接就给劝走了。

胡晓雯皱了皱眉毛,说:“不是不让在这里停吗?这车怎么回事?”

田桂英见她不满,扭头看了看外边没人,轻声说:“也是给人行个方便,那人腿脚好像不大好,进出的时候都坐着轮椅。”

“哦。”胡晓雯的眉头这才松开。

原来如此,特殊情况自然特殊照顾,桃花小筑也不是那般不近人情的。

胡晓雯好奇的问田桂英:“你看见那人了?”

田桂英说:“晃了一眼,年岁不太大,三十出头吧。”

田桂英对那人印象还不错的,大概是知道田桂英是领导,得到她的同意可以就近停车,下车走的时候,还冲她颔首致意呢。

胡晓雯哦了一声,随后她说:“我家的地该收了,一会儿帮我问下红霞,她要多少大米?多少玉米?”

田桂英想也不想的说:“她说你有多少她要多少。”

胡晓雯无语的顿了一下,随后无奈地说:“至于吗?”

田桂英这会儿也忍不住叫起了苦:“你是不知道,最近村子里边的作物都不好买了!”

罪魁祸首是在刘昌开的代购网店。

原先桃溪村的田地都在黄哲的规划下分类种植,每家每户种植出来的作物都由村里边的农家乐消耗。

现在村子里边的客流量大,就这还不太够用。

从桃溪村离开的游客知道有代购店之后,就让刘昌代购村里边各种特产。

一开始只是蜂蜜和豆制品还有卤肉,后来就有人盯上了桃溪村的其他特产。例如说,桃花鱼、野生鱼、河蟹、鲜虾之类的。

刘昌是个实在的小伙,一开始接到了这样的订单,他都为难了。

这东西不像是蜂蜜那样的包装好了就没问题,这玩意天一热就坏了啊!

还是在顾客的撺掇下,去找了一个泡沫箱子,里边铺满了冰块,把这个箱子跑到临水县用冷链给发了过去。

这一下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顿时给其他顾客打了鸡血。

桃溪村的桃花鱼是出了名的滋补养人,很多人都可惜平常在市场上买不到,想要给家人进补都吃不到。

这一下可好了,刘昌的代购网店直接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桃花鱼本身的价格并不贵,贵的是运输费用。不过为了好喝的桃花鱼汤,这些都是可以承受的。

有人开始网购生鲜类之后,就又有人盯上了桃溪村其他的能够被买回家自己料理的食材。

蔬菜保鲜再运输过来有点点不划算,不过粮食和大豆就不一样了。

本村的粮食收了之后都直接卖了,每家就只剩下自己食用的。

刘昌就把自己家里的大米给卖了。

桃溪村桃花小筑的大米好吃,人们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以前不知道这大米是桃溪村自己种的,现在可算是被他们找到了。

还没等每家开始秋收,村里的大米就被刘昌给预定出去了不少。

这一下子造成了桃花小筑用米紧张。

胡晓雯见田桂英一脸的苦大仇深,拍拍她的肩膀说:“明年就好了,黄哲已经去跟周围村子沟通了,让他们比照咱们村子的模式,也提前规划分配农作物种植。”

一个桃溪村的作物产量是供给不了,只能向着计划的第三步开始发展,辐射周边村落,让他们为桃溪村服务。

桃溪村的秋收开始了。

以往的时候,村民都是等到根茎开始干扁,脱了水分之后才开始收。

这样变干的根茎部分特别的好收割,人们可以剩下不少的力气。

可是今年这会儿很多人都等着要买他们村的稻米,再加上开农家乐的也等着要今年的新米,于是今年稻杆还是青青的颜色就开始下场收地了。

胡新民看人开始收,干脆他也就下地开始收了。

胡新民这两年来身体壮得跟小伙子似得,不过就算他再怎么身强力壮,也不可能一个人收完三亩水田。

胡晓雯就把红云栓到一边的歪脖子树上,让它在这边吃草,自己拿着镰刀过去跟他爸爸一块收。

今年村子里边出去打工的人不多,秋收时分的景象就显得很壮观。

就见一片片丰收的稻田当中,人人手执镰刀,弯着腰,用最原始的人力收割着成熟的作物。

这其中,胡晓雯尤其显眼。

她一个人的速度和力量,甩脱在场所有的人。

跟他一起下场开始收割的胡新民,被胡晓雯生生的落下半亩地那么远。

“嚯!这是在干什么?”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喜欢凑热闹的戴维恩,好不容易他的雇主想要出门吹吹风,戴维恩就顺着河边岸上的土路推着他过来看稀罕。

阿尔伯特也很诧异的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神情上难得出现波动:“在秋收。”

不同于没见过农村劳作的戴维恩,阿尔伯特曾经可是看到过联合收割的情景,只不过那场面,比不上人力亲手收割来的震撼。

这场景,甚至让他想起了法国画家米勒的一系列名作。

“先生你看,那个人好厉害!”

作者有话要说:  是男主先看到女主,女主没看见男主

第145章

实在不怪戴维恩大惊小怪,而是胡晓雯的怪力太过惊人。

原本她弯着腰在地里收割,阿尔伯特和戴维恩还没有注意到她。

结果等到她站起身手里收拢了一大堆的碧绿稻杆,直接扛起来步履轻松的走到田埂边上,立刻就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阿尔伯特内心也不由得震撼了一下。

胡晓雯把稻杆扛到田埂边上,扔在了红云的脚底下。

她把这些稻杆弄过来就是为了给红云吃的,毕竟她还不知道要干多久,拴着红云的歪脖子树下边被清理过,没有太多野草长出来。

红云立刻丢下野草,转过脑袋来吃新鲜的稻杆。这些稻杆还没有脱粒,甜香的稻米嚼在嘴里嘎嘣脆。

胡晓雯见它吃的欢快的甩了甩尾巴,没忍住露出一个笑容,抬手抚摸它的脖子。

“走吧。”阿尔伯特突然淡淡的出声,“回房间。”

戴维恩愣了一下,这才刚出来没有一会儿,怎么就想着回去了?

不过老板的意志就是命令,戴维恩只好推着轮椅和阿尔伯特返回桃花小筑。

一路上阿尔伯特面无表情,一声不吭。鉴于他往常也不怎么喜欢跟人闲谈,戴维恩一点也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对。

阿尔伯特脸上毫无表情,内心却忍不住回想起刚才看到的那人,矫健的身姿,笔直修长的双腿,是那样健康有活力。

让他无法控制的羡慕,又觉得苦涩。

钟医生给他介绍了医生之后,阿尔伯特在家里又待了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实在沉闷无趣。

于是他便动了心思来国内看看。

他的事业巅峰时期一直在全世界跑来跑去,还真是一次都没有来过这个国家。

祖父的早亡之后,他的父亲在人得帮助下上了寄宿学校,一直接受西式教育。除了外貌,生活和习惯,甚至风俗完完全全地市个地道的英国人,等到了阿尔伯特连外貌特征都变淡了。

阿尔伯特见到了那位医生,那医生见了他的病例,只是遗憾他车祸过后五年才来。

有些压迫的地方恐怕生成郁结堵塞,他也不见得能够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