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难言之隐?

这不就是电线杆子上贴小广告,专门治疗阳X,早X,XXXX…

竟然用这种方式维持生计,这老道人也算是一代人才!

其实明白了净真道人是想要在闲云观里入住修行,胡晓雯心里就已经同意了。

她修建了闲云观是为了纪念姚朗真。

姚朗真是一位修行有成的真人,供奉他的道观胡晓雯自然希望是由真正的道士来主持,而不是假道士虚有其表的经营。

所以闲云观宁愿只有一个看守大门的人,也没放进去一个道馆管理人。

净真道人需要道观,她需要一位真正的道人,双方一拍即合。

胡晓雯问了一下,净真道人不仅仅有道士证,在内部的品级上也不低,精通很多道教经典,也会引香、做法。

他这会儿也是拼命的向胡晓雯展示自己所会所学的东西,就为了给胡晓雯一个好印象,可以留在这个地方。

有道观住,总比住草庐好哇。

数完了自己熟读的经书,净真道人还很惭愧的说:“这些年来疏于修行,落下了很多。”

胡晓雯已经说不出话来,脑袋里全都是“白捡了”“赚到了”的弹幕。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不确定有二更

第142章

净真道人住的是最便宜的二十块钱一晚上的铺位。

他也没有行李箱,就只有一个蛇皮袋,里边装着他所有的家当。

既然和胡晓雯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胡晓雯自然不可能让他继续和别人一起住在混合间里。

“不用了。”老道人搓着手,挺不好意思的说:“随便给我找个地方住就可以。”

他桥洞都住过了,可想而知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当的强。不论是给他住柴房还是仓库,他都没有意见。

胡晓雯当然不可能这么坑人,好歹现在老道人也是她半个员工了。

净真道人现在有三个月的实习期,这三个月当中,胡晓雯以雇佣的方式,每个月给他一千八百块钱的工资,同时包吃包住。

这让这些年来颠沛流离,没积攒超过四位数的老道士很是满足。

至于之后,老道人过了实习期,每个月除了工资涨到两千五之外,还可以拿百分之二十的分成。

这百分之二十归老道人自由支配,他愿意添东西就添东西,愿意攒起来就攒起来。

这可比老道人一开始以为的好多了,他以为他只有工资拿,没想到还有分成。

胡晓雯不知道其他的宫观寺庙里边是什么样的,不过想来也就是这个样子,区别就在于比例的多或者少。

胡晓雯说:“我先带您去闲云观看看,您要是觉得满意,可以今天晚上住在那里。”

净真道人顿时激动了起来:“好好好!”

胡晓雯是骑着电车过来的,现在和净真两个人只好走着过去。

一路上,胡晓雯几次提出要帮净真道人提他的行李,都被他坚定的拒绝了。

胡晓雯有些无奈,索性放慢脚步慢慢的走。

从桃溪村到闲云观要两个多小时,她担心走这么久的路,这个道士的体力吃不消。

出乎她的意料,走到后来老道士虽然有一点喘,不过速度却并没有慢下来。

净真道人甚至兴奋的双颊发红,他扭头低声的问胡晓雯:“这些往山上走的人都是去进香的信徒?”

他们这一路上走,有的人往上,也有的人下山。看到他这个道士,都忍不住对他注目。

净真老道人一开始看到来往的人不少还没有多想,可是路过了几个岔路口之后,继续往上应该就只有宫观了。

难道这里的闲云观没有道士就已经有这么旺盛的香火了?

“嗯,今天正好是初一,所以来上香的人多一点。”胡晓雯觉得有一件事情要跟净真说清楚,“我修建这闲云观,是为了纪念姚朗真真人,他是我的先祖。这些香客,大部分都是他的信徒,少部分是游客。”

说完,她就把姚朗真的事迹讲述了一遍。

净真神情郑重的点了点头:“老道我明白了,必定今后会认真诵经供奉这位真仙。”

姚朗真和净真道人都是天师道的道士,他们这个教派的道士多是开坛做法,驱恶救治一方为己任。姚朗真的所做作为符合教义,赢得了净真道人的敬佩。

天师道本来就信鬼神,尊神仙。前辈先人得道成仙的在历史传说当中比比皆是,现在供奉一位化身成仁的真人,净真道人没什么不愿意的。甚至他会把对方奉为榜样,多加学习。

胡晓雯松了口气,在这方面跟净真没有什么理念冲突最好。

过了一会儿就走到了岔路口,这一路上往这边走都是青石台阶。唯独从这边过去是重新开出来的土路。

这条土路是通往桃源村的,这会儿还没有修好。

从岔路口拐进去,又顺着山势爬了一会儿石阶就来到了一个占地面积不小的广场。

净真一眼就看见了挂着闲云观牌匾的门牌楼。

他瞪大了眼睛,用力往尽头看去。

门牌楼里能看见一个大香炉,香炉前边正有人上香。

青烟缭绕,让他看不太清楚后边,只是隐约知道那是一个大殿,他能看到牌匾,上边写着灵光殿三个大字。

胡晓雯说:“闲云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修完,至少以后山门和围墙是要修建的。”

“啊,哦。”净真心不在焉的听着胡晓雯的话,他脚下的步子不由的加快,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起来一样。

“现在只有一座大殿,这座大殿的名字叫做灵光殿。”她不得不也加快脚步,跟上前去。

净真走进了门牌楼,看见了肃穆庄重,古拙朴素的大殿,心里一阵欢喜激动。

这里的环境很清幽,跟他之前的那座道观相比要好很多。既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又不至于跟外界全无联系。

最重要的是它的位置在两道山梁交汇的地方,以后再也不用害怕有什么灾害。

胡晓雯领着他进去参观了一番:“这大殿两边有耳房,现在左边住着一位看守人,右边是空着的,你可以住在那一间。您看可以吗?”

净真的注意力终于从周围的环境上收了回来,他满足地说:“好,多谢胡施主。”

右边的耳房并不太大,只有十几平方米,里边除了有一处火炕之外,空空如也。

胡晓雯抱歉的说:“暂时只能委屈您一下,后边一些会用到的家具和用品,我明天再给您送过来。”

净真受宠若惊的摆手:“周围有树木,老道会点手艺,自己做也是可以的。”

胡晓雯哭笑不得:“有什么需要您跟我说,或者是跟看守人说。道观范围的树木都清理过,出了这个范围的树木可就不是咱们的了,不能随便砍树。”

闹了一个乌龙,净真出了一脑门汗,那过度亢奋的情绪导致得血液沸腾,脑袋都发晕的情况终于下去了。

看净真尴尬的笑笑,胡晓雯体贴的转了个话题问他:“道长,这道观只是按照我个人想法建造的,可能和正规的道观有些地方不太对。今后还有扩建,您能给提出点什么意见吗?”

净真想了一下说:“施主您的意思是供奉姚真人,那么这个规格没什么问题。只是如果以后要扩建的话,可以增加一座后殿,把姚真人的牌位供奉到主位上。其实道教供奉的神仙挺多的,单一为一个神仙修一个道观也不是没有。”

胡晓雯虚心的听着专业人士的指点。

她当初也是不懂的,道观的平面图是在网上找的,可是供奉的位置就只自己瞎琢磨的。

要不是怕逾越,她都想直接把姚朗真的牌位直接放在主位。

“现在只有一座主殿,您又已经这么供奉了,再换就不合适了。”净真认真的说,“灵光殿里边供奉的是天地全神,这个全神包含的范围就大了,不只是道教,甚至远古神和佛教、儒道的神仙也全都概括在内,受到的香火非常的广。再把它从主位上请走,未免不恭敬。”

胡晓雯倒没想到自己歪打正着了。当时她是不知道哪个跟天师道最对口,才选的这个牌位供奉。

天地全神职位最广,可是说拜它就相当于拜各路神仙,哪个都通。

不过就是有事情专门拜的时候,效果可能没有去专管的神仙跟前好吧?

也是太贪心,拜一个就把所有的神仙都包括了,可太省事了。

她对这个不太在意,只是点头说:“好,那以后就修建一座后殿。”

原先她没打算后边再加一座后殿的,幸好原先的旧址地方挺大。

“您之后修的时候可以最后再修山门和围墙,等观内的主要建筑都全部修建完了之后再来修它们。”净真道人到底上了年岁,走了两个多小时,又四处转着看,这会儿就显得有一点疲倦。

他走到火炕边上,也不嫌弃这里积了好几月的尘土,稍微用手扫了扫,就坐下了。

胡晓雯说:“平常道士们都有什么活动,还需要什么场所和建筑吗?”

净真道人说:“需要善堂和厢房,也就是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平常做功课的地方灵光殿就可以,活动的场地有前边的广场,别的基本上不需要。”

这道观的规模不大,房屋又是私人所有,不属于道教协会公有。将来有没有资格借单接纳其他的道人来住宿,还两说呢。

也幸亏胡晓雯听了净真的建议,最后才修了山门和围墙。要不然为了那些一直不停增建的建筑物,那围墙指不定要被推倒多少回。

这一天,胡晓雯都和净真待在山上,了解了很多道观的知识。

净真这样全权管理道观的人可以称为观主,也可以叫做住持。

除了他之外,底下还应该有一个总管一切对外事物的监院。

负责钱财一应事物的叫做都管,负责讲经修习等事物的叫做都讲,负责厨房粮食采买的叫做都厨。

专门负责接待客人的叫做知客…林林总总,专项专管,分工特别的详细。

胡晓雯以前从来都没有机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会儿听得津津有味。

她听是听了一个过瘾,可惜现在的闲云观只有净真一个光杆司令,什么监院、知客就只能都由净真一个人担起来。

不过她也跟净真说好了,等他过了考察期,可以从他以前的弟子当中招收一些人手过来。

将来闲云观可是要有前殿和后殿的,只有一个道士和一个看守人哪里够?

第二天,胡晓雯给净真道人送来了衣柜、座椅、桌子、书柜,水杯、电水壶、台灯等等一些家具和日常用品。

除了这些用的东西之外,还专门从网上专门卖道教用品的店里买了两套道衣。

胡晓雯这么细心周到,把净真道人给感动坏了。

他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管理闲云观,做一个称职住持。

穿戴一新的净真,梳着整整齐齐的发髻,带着新道冠,穿着新布鞋就坐班上任了。

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怎么增加闲云观的日常收入。

第143章

闲云观一直是有收入的,不仅能够开出给看守人的工资,甚至还能有几千块钱的结余。

只不过这点结余,跟胡晓雯的投入比较不成正比。要是指望靠每月几千来回本,期限遥遥无期。

更别说之后还要再增建其他建筑物,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净真以闲云观的盈利为己任,十分上心的寻找可以增收的办法。

他以前从来都不看重这些,结果就是道观坍塌之后拿不出来一分钱。全道观的人流落各地,自己也只能到处去游历,做个游方道士。

闲云观来了一个道士的消息传得挺快,最近几天来闲云观的人明显增多。

这些人来了道观都不会只是看看热闹就走,都会上柱香。

上不起中柱香,领了免费的那三根香也算。

上完香了之后,他们就会围着净真说话。

有人问他看不看卦,看不看风水,会不会看相?

总之这些信男善女们都是因为有所求而来上香拜神的,好不容易这道观里边有了一个道士,可不就想着要一个解答。

净真经书读得最熟,懂一些岐黄之道,对于风水懂得不多,看相算命什么的就更不擅长了。

他在原先的道观,更多是自顾自的自己修习经书,没事儿就去山里采个药材,卖卖钱买点油盐酱醋什么的。

要是他懂风水看相多一点,就不会在天桥底下摆地摊给人医治难言之隐了。

虽然不懂这些,净真的经书却不是白读的。

他总能把话题一歪,用经书和哲理开解人的困惑。就算是讲不通的,他也不为难,而是送人家一点香。

这种香不是熏衣物的熏香,也不是供奉的香。而是可以让人或者平静,或者专注,或者安眠的各种药香。

知道闲云观里的香烛都是从临水县批发的之后,净真就有了想法。

他决定以后不再从临水县进香,而是自己制作。

说到底,香也算是中药制作当中一种。他都会做药香了,供香自然也能做。

节省了批发供香的钱,闲云观每个月的收入自然会更多一些。

净真跟胡晓雯说之后,胡晓雯就给他送来了他自己找不到的材料。

灵光殿的后边是一大块空地,净真用木板搭了几个架子,专门晾晒他从山里找到的各种材料。

制作供香的程序相当简单,就是选取带香的木材量干之后磨成粉,然后用天然粘合剂调和,放入模子制作成型。

花费不了几天的功夫,他就制作了一大堆。

每个来上香的人或多或少的会选择中柱香或者大柱香,完全省下了进货的花费之后,成本基本等于零,利润顿时很可观。

闲云观在净真来了之后,除了烧香拜神之外,又有了讲经解惑的道士,一个寻常道观该有的都有了。

然而,真正给闲云观带来大量收人的不是净真制作的供香,而是他的药香。

来求神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心愿,其中就有一个妇女,家里边的孩子高三,明年就要高考。

家里边孩子还没怎么样,她自己倒是紧张地不行,整天担心焦虑,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因为她的状况不好,丈夫和孩子就周末经常带她出去散散心。

没事儿去个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什么的。

结果,可能是因为给家人带来麻烦的愧疚感,让她心里边一直沉甸甸的,精神越发的不好了。

她听说这边有一个神仙很是灵验,于是就请假过来上香,顺便求个签什么的。

只可惜,净真还没有准备签给人求,于是这妇女就只能直接问人家道长了。

本来是想要看儿子前程的,结果净真看着她直接就问是不是心神不定啊?是不是睡眠不好啊?是不是心事太多啊?

这妇女什么都还没说呢,就被人说中了身上的情况。顿时对净真道人肃然起敬,惊为天人。

净真但笑不语。

这妇人休息状况不好,直接都反应到脸上了,他看相不行,中医却不是白学的!

于是,这妇人也忘记给儿子问前程了,被净真开解一番之后,拿着药香走了。

回去之后,她买了一个小香炉,隔着香炉把药香用火一熏,当天晚上就睡了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