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雯是第一次看到克拉伦斯资产明细,才知道他名下的固定资产有很大部分是种植各种不同花卉作物的庄园。

这些庄园分布在世界各地,大的占地数千公顷,最小的也有几千英亩。

那时胡晓雯连惊讶都惊讶不起来了。她暗自觉得克拉伦斯的身家不差,毕竟朱蒂亚女士都能巡视产业,却没想到光是他自己名下就有这么多的固定资产。

“这些庄园种植这么多的花卉,经营方向是旅游观光?”胡晓雯有一种亲切感,这样算来克拉伦斯的产业跟她的有异曲同工的意思。

克拉伦斯摇头说:“并不是,这些花卉虽然在我名下算是我个人资产,却是V-max旗下固定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他双眼含着柔光望着胡晓雯说:“甚至那座金缕梅庄园,将来的产出也是要销售给V-max采购部。”

“这不是左手往右手倒嘛?”胡晓雯不解,“干嘛多花费一道手续?”

克拉伦斯为她介绍朱蒂亚女士的时候才提起,V-max这家国际知名的一线化妆品公司就是朱蒂亚女士从年轻的时候经营起来的。

克拉伦斯祖上也算是有勋爵头衔的小贵族,只不过因为不善经营日益衰落。等到朱蒂亚继承家业的时候家里边只剩下一座大庄园和一个香氛作坊。

朱蒂亚就从这个小小的香氛作坊,白手起家。经营起来了后来这个国际一流的香水品牌,然后又开始向外拓展护肤品系列。

克拉伦斯投资的花卉庄园向自己母亲的公司提供原材料,双方来往还不都是一家人左手出右手入的区别。

克拉伦斯却是摇摇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一种保护家产不会在遭遇同一打击下无可挽回的手段。”

朱蒂亚的公司是上市公司,若要遇到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的重创。这一座座庄园,就是他们家族东山再起的底牌。

胡晓雯抬手挡了下阳光:“你打算什么时候回英国去?”她扭头看惬意的躺在身边的丈夫,“我猜,你当初打算带我去那边过万圣节,除了和朱蒂亚女士见面之外,也是有亲自去看看蒙马利特现状的意思吧?”

克拉伦斯闭着眼睛说:“那是之前的打算,瑟威斯已经找到了我的行踪,甚至亲自上了门。既然已经正面见过,我这个时候再在那边露面,带给事情的影响就有些微妙。”

克拉伦斯张开双眼,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谁知道那个时候,走投无路的查兰克会对指望乐团度过余生的老乐手们说些什么呢。”

那些跟克拉伦斯父亲一辈的老乐手是初代成员,也算是一同经历的风风雨雨元老。以克拉伦斯所受到的绅士教育,不是不肯给这些人体面,让他们继续依靠乐团为生。

可是这些老乐手,却不应该倚老卖老,依仗老资格明目张胆的躲避练习。无故旷工就不说了,甚至还有伪造病例,要求带薪休假。

当初克拉伦斯碍于面子情,忍气吞声的一步步退让,严重到不得不临时借调其他乐团乐手顶替罢工人员的地步。

更别说,那个时候克拉伦斯年轻气盛,对乐手们在排练的时候要求很是严厉,说话方式也很严苛,全团上下几乎得罪了个遍。

查兰克则充当和事老,安抚这些人的情绪。可以说克拉伦斯是黑脸,查兰克则是白脸。

经年累月下来,在蒙马利特乐手对查兰克言听计从,更甚克拉伦斯这个团长。

在出事前夕,克拉伦斯已经察觉到了团内极其不和谐的氛围,他与乐手们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似乎有某些人从中作梗的嫌疑。

不过后来,他出了车祸,腿部不能站立行走,手筋重接之后不再灵活如初。

他的世界天塌地陷,也就没心思再去关心什么内部矛盾。甚至在他最初离开的时候,查兰克在很高的呼声当中继任团长,更是让他丢开手不再管。

十一月,第一届金秋祭在多方策划下热热闹闹的开启。

不说一年一度的桃花小筑吃货们的庆典,就是银杏大道两旁彻底变成黄金大道的美景就很值得人们前来一观,更别提投入使用的观光缆车也吸引了不少人从空中欣赏落云山的秋景。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位满头银发的白人老者拜访了胡晓雯和克拉伦斯的家。

“阿尔伯特,我的孩子。”精神抖擞的老者满脸皱纹,骨节粗大的手掌拍着克拉伦斯的肩膀,“又见面了。见到你这么幸福,克劳斯该是多么开心。”

“您好,感谢您之前来参加我的婚礼。”克拉伦斯见到这个人,难得地露出尊敬的神情,和老人互相拥抱。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

第230章

老人欣喜的扶着克拉伦斯的胳膊,上下打量着,见他稳稳当当的站立,风姿不减当年,眼中闪过欣慰。

“好,太好了。”老人放下手,眼神扫了扫,主动地说:“坐下说话,别站着了。”

克拉伦斯微笑,也不介意他反客为主的说法,俩人纷纷落座。

伊莎为他们送上柠檬红茶和小点心,等伊莎走开,老人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想,你一定知道我今天来找你是为了什么事情。”

克拉伦斯带着笑意说:“之前我就猜您能忍到什么时候再来找我。”

老人闻言,仰头大笑了起来。

这位老人是克拉伦斯的父亲劳伦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他名叫弗兰克·海森,是一个有着五十年从业历史的老匠人,一位钢琴制造大师。

弗兰克感慨万千地说:“我还以为你父亲存在我那里的木料,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那天了。”

劳伦斯发现儿子在钢琴上有着远超自己的天赋之后,就在他的朋友弗兰克那里预定了一台钢琴。

那个时候弗兰克已经是国际上很有名的大师了,手上的订单都排在了五年后。尽管是好友,弗兰克也挤不出时间,只能让劳伦斯等一等。

劳伦斯当然不会强人所难,索性他寻访到的木料还需要继续成长。劳伦斯选的木料是弗兰克推荐的鱼鳞云杉,就种在弗兰克家的那片山头上。

这件事情劳伦斯是作为一个惊喜,打算在儿子成年的生日上送出。结果他过世之后,这件事就被搁置。

弗兰克原本也淡忘了这件事。随着克拉伦斯在十几岁的时候一鸣惊人,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魁。弗兰克就又记了起来。

在克拉伦斯二十岁的时候,弗兰克找到了他,把劳伦斯为他预定了钢琴的事情告诉了他。

那个时候弗兰克的名气更大,他亲手制作的钢琴售价已经达到了百万欧元的天价。克拉伦斯那个时候还很热血中二,想要用自己亲手挣到的金钱完成这个订单。

结果之后蒙马利特拖住了他的脚步,让他不得不自掏腰包往里边贴钱。

那几年,他每年要来回奔波,既要兼顾自己的演出,还要完成排练和巡演,忙得分、身乏术,无暇他顾。

等到他出事之后,弗兰克作为少数几位父辈来看望他。当时克拉伦斯让他取消订单,把木料让给其他的人。弗兰克却以劳伦斯预支了订金,不能退款为由拒绝了。

克拉伦斯缓缓收起唇边的笑,郑重其事的说:“这笔订单,我想要尽快完成。”

弗兰克也正色说:“我已经让人把树木伐倒,自然晾干树木,需要一年的时间。”

克拉伦斯:“一年?我等得。”一年之后蒙马利特就被重新整合,这架钢琴的首演克拉伦斯预定在新落成的音乐厅里举办。

晚上,胡晓雯在卧室里的小茶几上看到了几张高清照片。

“这是什么?”胡晓雯拿起照片翻看。

这是树干的正面照片。胡晓雯往下看,就是从下往上,看起来高耸入云的巨大树冠。

克拉伦斯走过来,手指在照片上轻触了下:“这是白松,也叫做鱼鳞云杉。这种木材一般被用来做钢琴的共振板。下边这种是红松,通常用来做结构木。最下边这张是核桃木,用来做装饰板…”他一张张的给胡晓雯解释。

胡晓雯就觉得头几张很眼熟,果然是鱼鳞云杉,她在玉坠空间里边种了很多的那种树。这种树木在东北地区很常见,当时果园的主人给胡晓雯推荐了几种用于成材的树种,首推就是这种。

“你要做家具?”她扬了扬手中的照片,好奇的问。

现在她空间里边的树木都长得很高大了,树龄有十几年左右。用来做大件还不行,分些板材倒是能出不少的数量。

“这是要用来做钢琴的。”克拉伦斯眼神黯了黯,随后他把劳伦斯在世的时候为他预定了钢琴的事情说了。他把胡晓雯搂在怀里说:“我现在想要完成这个订单。就算是我已经不能弹琴,将来留给孩子们用也很好。”

说完,他的手轻轻的覆在胡晓雯的小腹上。

听到克拉伦斯毫不避讳的提起他的缺憾,胡晓雯心中一阵钝痛。

她把手指跟克拉伦斯的交缠。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锻炼,胡晓雯始终没能达到微观操作。无论如何努力尝试都不行。

她想,只能等到玉坠空间再一次升级了。

空间每次升级所需要的能量是之前的数倍,这年夏天她积攒了不少,等到明年秋天,她应该就能够攒够足以升级的能量了。

第二天早上,胡晓雯还在睡,电话就把她吵醒了。

大早上竟然是陈子嘉找她。

胡晓雯惊讶地接起电话:“这么早?出什么事儿了?”

“起雾了!山上起雾了!晓雯,你快来看啊!”陈子嘉声音机关枪一样从听筒里飙出来,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你快点来吧!山上来了好多人。”

胡晓雯还来不及细问,陈子嘉就已经挂了电话,等到胡晓雯想要打回去问个清楚,他那边却是占线。

“怎么了?”克拉伦斯出去活动一圈回来了。

现在他负责每天给红云刷毛,骑着出去跑一圈。放风红云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身体。

最近胡晓雯摸着他身上的肌肉,明显扎实了很多,尤其是腰、臀还有大腿三个部位。这让胡晓雯羡慕嫉妒,她的身材虽然不胖不瘦,却没有这样肌理分明,性感诱人的曲线。

胡晓雯坐在床上,手里握着手机,眼神跟着克拉伦斯转来转去。

克拉伦斯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一边脱一边走,等到进了浴室,留下一地的衣物。

胡晓雯必须不能忍!

她扔下电话,跟着一起钻进了浴室里。

香艳的洗了一个澡,胡晓雯脸蛋红扑扑的下了楼。

坐在餐桌上,胡晓雯对慢条斯理系着餐巾的丈夫说:“一会儿你跟我去山上一趟。”

克拉伦斯顿了顿,抬眼看她:“哪个山?”桃溪村周围都是山,这个范围太大了。

胡晓雯咬一口夹着培根煎蛋西红柿薄片的吐司,无奈地说:“到时候再问。”

等到俩人出了门,已经八点多。胡晓雯又打了两次电话,陈子嘉还在通话中。

“也不知道他是一直跟人说话到现在,还是跟别人通话忘记挂断了。”胡晓雯嘀咕了一句。

“先去白龙谷那边问一下?”克拉伦斯把胡晓雯而有点凉的指尖揣进了自己的衣兜里。

“只能这样。”胡晓雯发的短信,陈子嘉也没有回。

俩人从三岔口下来,走到主干道上,就看见一条人流正想着村东走去。

胡晓雯和克拉伦斯面面相觑,看来也不用问了,直接跟着人群走就是了。

俩人跟在前方的人后边。这些人的目标有志一同,都是向着登山的那条道走去。

分别只是有的人从岔路去白龙谷做缆车上山,有的则是徒步爬上去。

胡晓雯当然选择做观光缆车直接上去。她是大股东,工作人员看见她直接就放行,不必购票,也不必排队等候。

坐在四座轿厢里,观光缆车缓缓的驶离站口。

桃溪村距离桃源村之间的海拔极高,落差颇大,缆绳贴着山势而走,仰面而上爬坡的感觉特别明显。

据说下山的时候,胆子小的人都不敢俯看下方。

胡晓雯和克拉伦斯两个人都不怕高,轿厢一开始爬高,两个人就眺望周围的风景。

随着轿厢越走越高,下方的人和物还有山都开始变小,距离越高越远,胡晓雯的嘴巴张得越开。

落云山还是一派深秋景致,山上的树木枝叶,有的火红,有的金黄,更多的是浓浓的深绿。

在层层叠叠、起起伏伏的山峦叠嶂上,一层云雾氤氲,轻若烟岚,随风而动。

与以往已经看惯的云雾空罩决然不同,一层洁白厚厚肥肥的云毯越聚越多,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只能在缝隙里边看到穿透云层峰峦。

“云海…”胡晓雯呢喃。

她扑在窗口上,轿厢摇晃了一下,惊得克拉伦斯赶紧伸出手臂揽住她的腰。

“是云海。”胡晓雯双眼远眺,这片厚实的云层面积极广,不单是覆盖了桃溪村,甚至连小元庄,闲云观都在范围之内。

胡晓雯激动的浑身发颤。

在关于姚朗真的传说当中,伴随的往往是桃源村常年存在的云山雾海。

那片云海奇观,随着滥砍滥伐消失了几十年,只存在在老人的回忆当中,让现代的人只能靠想象重现落云山当年的惊世美景。

而今天,这片云海重新又出现了!

越往上走,云层越发凝厚,轿厢简直是在云中穿梭,胡晓雯从窗户缝伸出手去,感受着指缝之间冰凉的气感。

云层一时浓厚,一时稀薄,就好像是腾云驾雾,身在天宫仙境一般。

胡晓雯没忍住笑出声,克拉伦斯看她开心,也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三十多分钟的观光缆车终于抵达了尽头。

最后一段终于从云层中穿出,看到的却是滚滚的云海包围,在云海当中好像一片绿洲一样的云中草原!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

第231章

“陈子嘉!”胡晓雯握着克拉伦斯的手,在他的保护下穿过人群,向着山顶的一片小丘走去。

这会儿,这片小山丘上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有的人举着手机,条件好的拿着单反,更有几个架着三脚架这种更专业的设备。

“晓雯。”陈子嘉朝他们挥手,让过人群走了过来,他这会儿情绪已经平息了起来,却还是难掩语气当中的激动,“你看到了吧?”

胡晓雯连连点头:“看到了,云海!”

陈子嘉满脸喜色:“是啊,出现云海了!这对我们接下来一个月的观光缆车运营非常有利!”

旅游公司和其他的几个合伙人共同贷款修建了这条观光缆车,虽然对回本盈利很有信心,可是沉甸甸的贷款和利息,却始终让这几个人身上压着块大石头。

观光缆车已经运营,就面临着客源减少,进入淡季。而这云海出现,正可以刺激游客们不畏严寒跑到山上来观光。

“就是不知道这云海能出现多少天。”兴奋过去,陈子嘉担忧的蹙了蹙眉。

胡晓雯反倒很乐观:“我想云海出现是因为现在的湿度条件达到了。这条山道两旁的植被只要保护好,湿度会越来越大,云海存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胡晓雯有种预感,这落云山云海再现,跟玉坠空间肯定有很大的关联。至少跟子玉脱不了干系。

“但愿吧。”陈子嘉说。

“通知媒体了吗?”克拉伦斯立在胡晓雯身边说。

陈子嘉点头:“已经通知了。县里的,市里的都通知了,现在正在往这边赶。”他顿了顿,随后说:“就算他们赶过来的时候云海散了,我也拜托了正在照相的那几个摄像师把照片传给我,到时候就是现成的新闻素材。”

胡晓雯扭头望了望那边架设三脚架正在照相的几个人:“这些人是正好碰上?”

陈子嘉点头:“就是他们第一个发现云海景观出现。”他指着穿红色登山服带着一顶灰色帽子的男人,“这些人是云市一家摄影俱乐部的成员,那个穿红色冲锋衣的是他们的队长。昨天晚上这些人在桃源村住宿,今早五点就过来准备拍摄日出。结果发现了这边起了云雾。”

“云雾?”胡晓雯惊讶地看,周围绵延方圆百里,是一片厚实如棉的云层。

“是,这片云雾随着日出越来越浓厚,直到现在才形成了这一整片的云海。”陈子嘉庆幸地说,“整个过程他们都拍摄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个人用视频录了下来。”

这些人里有一个是桃溪村官微的粉丝,发了照片还艾特了桃溪村官微。刘昌今天起得很早,正好在刷微博。他立刻就打电话通知了黄哲和陈子嘉。

黄哲今天有个会面很重要,于是陈子嘉一马当先的跑了过来。

这一天云海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下午起了风,才慢慢淡去。

赶在云海散开之前,县里和市里的新闻记者又是拍摄又是采访,搜集了好多有用的素材。将来两天,虽然不是桃溪村上电视,影响却相差无几,又给仙桃林景区大大的宣传了一番。

这云海果然不是昙花一现,随后又出现了几次,甚至引来了市里边气象部门的人专门过来进行调研。

陈子嘉和黄哲虽然都觉得多出现了一个云海景观能给景区增色许多,却并没有把这云海放在心上。毕竟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为人所控。

结果后续的发展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气象部门来了不算,还在这边设立了一个气象站,甚至来了一个专家组入驻研究。

“什么情况啊?怎么搞得这么隆重?”霍红霞有点摸不到头脑,她在微信群里发着消息说,“气象站的那几个专家还跑到咱们这边定了几个长期房间,天天定外卖送过去给他们吃。”

田桂英说:“我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真要是为了研究云海,去桃源村那边住宿不就行了。怎么住在咱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