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小伙伴们兢兢业业不敢浪费一分一厘,想方设法把这笔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俩人可倒好,自己享受了!

黄哲眼神微冷地说:“你放心,他们这样下去,场地维护不及,设施日益陈旧,滑草场迟早经营不下去。有他们自作自受的一天!”

胡晓雯动了动嘴唇,想说桃源村的百姓怎么办。后来一想,就算是凭借这条旅游线,将来桃源村百姓照样和现在一样经营农家乐和旅馆,不经营这两样的可以跑到桃溪村这边来工作,和现在也没什么差别。

黄哲挥了挥手手里边的文件:“算了不说这个,你来看看银光小区的平面图。”

胡晓雯接过图纸:“这次的工程找谁干?”

现在落云山景区辖内和附近的村镇都在搞建设,葛师傅马师傅各带一队,忙都忙不过来。

黄哲说:“这个你不用操心,我已经找好了。”

胡晓雯点了点头。

具体的三维立体图当然没有那么快出来,现在看到的也只是平面户型图而已。最小的是两室一厅六十四平米,最大的是跃层一百六十平米。

她认真的看了每一个户型,满意的点头:“不错,大中小户型都有了,可以满足各类家庭的需求。”

黄哲说:“你觉得可以就行。”

胡晓雯抬头看:“你给子嘉看过了没有?”

黄哲挠了挠后颈,说:“没有,他和靳岚俩人都没在。”

陈子嘉和靳岚的婚期快到了,最近俩人忙着准备各种事情,不在桃园狗舍很正常。

“对了,我有件事想要跟你说。”黄哲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最近村里的人都在关注银光小区的事情,也有不少人说你和子嘉两个给员工谋福利的事儿。大部分人是羡慕,也有不少红眼的人说话挺不好听。”

内部员工以低价购买,再转手卖出净赚几万,很显然刺激到了某部分人的神经。没少人说胡晓雯和陈子嘉散财童子,钱多了烧手,白白给人送钱。

这类闲言碎语,处在胡晓雯的位置等听到已经是很晚,造成影响很不好的时候。黄哲在村委工作,他为人又很接地气,得到消息自然最快。

他觉得挺抱歉。

因为原先陈子嘉和胡晓雯两个只是想要给各自员工解决住房困难。如果只是单位内部集资盖房分配,外人不能购买,顶多羡慕,没有闲话可说。

他为了想要在村内多增加一些住房,插了一脚才变成了这样。他私心里,是想要把整理出来的那些空地盖成商业用房或者是花园绿地,并不想弄成住房。

胡晓雯愣了一下,想了想说:“这个事情一开始也是没想到。不过既然这房子盖出来了,就应该要有个章程。我可不是真白白给人送钱。原本是为了住房困难的员工,在购房资格上可以做一个限定。在桃溪村有房子的,不允许以内部价格购房。如果他们想要购买,只能按照对外销售的价格。这部分差价,就当做外地员工的住房补贴。”

黄哲点点头:“这样还行。”

胡晓雯嗯了一声接着说:“另外以底价购房的员工还需要签一个合同。在十年内,他们想要出售的房屋,必须优先卖给本单位住房困难的同事,并且其价钱不能超过现在的对外价格。如果当时没有内部员工购买,将由单位出资将其买下。”

总之这部分房产不允许其流入市场,只允许在内部转手。

黄哲愕然,随后冲她比划了一下大拇指:“你狠。”

不管在哪个地方,这房子盖上就只有升值的份,或多或少而已。限定死了楼价,一定会打消不少人投机的心思。

说完了这个事情,黄哲拿起文件夹就打算走。到门口的时候,他想起来什么似的回头:“对了,丁丁…”

胡晓雯听见儿子的名字立刻抬头看他。

“我干儿子打算入哪个国籍?”黄哲歪了下脑袋。

胡晓雯说:“我跟我老公商量了一下,打算给他入咱们这边的国籍。英国那边的国籍,有他爸的关系,将来换并不难。可是要是入成那边的国籍,再想要取得中国国籍就太难了。”

谁让咱大中国的国籍是世界上最难获得的国籍呢。

黄哲笑了下:“那行,你到时候把资料交给我吧,我帮你把户口报上去。”

丁丁的满月只是自家人一起吃了个饭,胡晓雯的意思是等到百日的时候再请亲戚朋友们吃席。毕竟她跟她哥家生得太近了,连着让人随份子谁也吃不消,不乐意。

按说胡晓雯自己收不收份子钱都不要紧,只一个周青很是坚持,这么多年随出去了多少份子钱,必须要赚回来。

胡晓雯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要知道她家可是兄妹两个,孙辈的孩子三个!结婚加满月酒,多少份子钱收不回?

周青听她这样嘀咕,冷笑了一声。这傻闺女也不想想,跟他们同辈的人绝大部分全都结婚,马上二胎大潮就要来临,这些钱还不是要随回去!

大概也就只有精打细算父母辈会这样了。

陈子嘉和靳岚的婚礼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举行。

俩人的酒席也是在云市办的,陈父那一天红光满面,让很多接到他喜帖,以为他会沉沦颓废沉沦旧日朋友们大出意外。

陈父遍洒喜帖,倒不是跟周青一样收回当初的那些份子钱。当然,按照他当初的身份,随出去的红包都是沉甸甸的。

如果只是为了这个原因,他想他是没脸邀请那些故旧。之所以今天他能坦然自若,甚至神采飞扬,全都是因为自家的儿子有出息,能干。

他这也算是显摆儿子来的。

陈子嘉和靳岚把狗舍交给雇来的员工,两个人就跑去欧洲度蜜月了。

参加完好朋友的婚礼,胡晓雯就拿着儿子丁丁的出生文件等去了村委找黄哲。

“来啦。”黄哲仍旧那么忙碌,电脑开着,桌子上还摆满了文件,“刘媛,拿一份新生儿登记表来!”

他伸着头冲着办公室那头喊。

“哎!”一个正在大文件的二十多岁,带着眼睛烫着卷发的女孩站了起来。

刘媛是村委里边专门管理户籍的,不过黄哲是老大,每项职能都能管一些。

“你先把这个表填一下。”黄哲冲她示意。

“行,那你先忙。”胡晓雯干脆的点头。

看到黄哲跟前那么多等着录入的文件,胡晓雯就自己拿着表在旁边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她坐着填写了几项,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也不去打搅黄哲,干脆自己走去刘媛身边低声问她。

面对胡晓雯这个桃溪村的大名人,刘媛态度可亲切,周到又细心的帮胡晓雯解决各种问题。

“谢谢。”胡晓雯微笑,她眼神一扫,在刘媛桌子上的文件当中上隐约看到田桂英的名字。

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仔细一看果然是。

“咦?”她忍不住出声。

“还有什么问题吗?”刘媛看她,然后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

“这是桂英姐的申请表?”

“是啊。”刘媛说着忍不住一叹,“她家里的情况咱们也都知道,到现在她老公的户口都还没法迁过来。”

胡晓雯拉了一个圆凳坐下,问:“怎么?桂英姐的户口还没有从她公婆家里迁出来?”

田桂英的丈夫是外村户口,想要落户本村,直接迁入一个现有的户口就可以和其他本村户口一样,每年获得分红和福利。

虽然现在外来人口落户桃溪村的条件放得很松,可是也只有胡晓雯和霍红霞两个跟本村的人一样分享集体共有的财产。那些后来的村民虽然没法得到分红,却每年节日的时候能够得到米面油等节礼。这是黄哲为了村里的稳定和谐做出的决定。

刘媛点点头,满是对田桂英的同情。

出于职业道德的原因,她不能对着来办理事务的人透露更多内情。不过她还是要在心里说,那两个老家伙实在太不是东西了!

胡晓雯填完表,把带来的资料和户口本交给刘媛,就走到黄哲的身边。

“填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办吧。等办下来我给你送过去。”黄哲从电脑前转头,“怎么?”

胡晓雯的脸色很不好,她低声问:“刘家那边不是被女儿们缠得脱不开,不是很享受被人奉承的日子?又有外孙子承欢膝下,这又是作哪门子的妖?”

黄哲迷糊的看着她,一时没想到她说的哪个刘家。转眼看到刘媛往这边看,就知道胡晓雯说的是谁了。

“唉,那俩老赖就凭借这一点拿捏田桂英,怎么肯轻易放过她。”黄哲摇头说道。

胡晓雯忧愁的皱眉,黄哲却神秘地冲她眨了眨眼睛:“不过我接下来有一个妙计!”

胡晓雯提起点兴趣:“什么妙计?”

黄哲张望了一下,见没有人注意,就对胡晓雯说:“我打算给全村的村民更换一遍户口本,这样就能把刘家的户口本骗出来。到时候不用再等刘家同意,有田桂英的申请表,直接把她分户出来!”

胡晓雯惊喜,连忙说:“这个主意好!不过你用什么借口换一遍新户口本?”

黄哲笑着转动电脑椅,说:“村里扩建了几次,又规划了新的道路。还有整理村容的时候拆掉了一些障碍,很多小胡同都贯通了。这些小道小巷子都没有名字,我打算把这些街道胡同小巷子的名称固定下来,重新编辑村里的门牌号码。门牌号码变更了,户口上的居住地点不也要变更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247章

转天,黄哲就行动了起来。

他先是定做了崭新的金属牌,在街头巷尾的墙壁上固定。然后,他又给每户人家分发了相应的新门牌号码。

新门牌被钉在门口,黄哲就顺理成章的提出,全村人的居住地址登记要跟户口本还有身份证上统一。要求各家各户上交他们的户口本还有身份证,由村委送到上级部门,进行统一的变更。

更换户口本和身份证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当中算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没有人会故意拖延不交。

刘家的旧户口本就这样,顺顺利利地混在别家的户口本中一起被交了上来。

拿着户口本,黄哲在刘媛崇拜的目光中得意的笑,随后带上田桂英递交上来的那堆资料就去了派出所。

等事情尘埃落定,刘家人才发觉田桂英和孩子们不在新户口本上,任他们再怎么闹腾也改变不了从此他们是两家人的事实。

临水县政府大楼。

任县长正皱着眉头看着桌子上的文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临水县领导班子最终还是同意了隔壁蹭高速公路的行为。

为此,隔壁邱县归还了那条备受争议的交通路线一半的收入,并且自掏腰包贴进去不少崭新的长途小巴。

多年的面子之争以临水县获得最终胜利而落下帷幕,临水县领导们那股恶气算是彻底出了。

当然,归还收入只是邱县最起码的诚意,接下来双方会重点扶持和发展相邻的两个景区,使之能够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发挥。

“县长…安置办的焦主任来了。”

“老焦?”任县长诧异的看秘书,“他怎么来了?让他进来。”

这个焦主任也算是县长的老部下,他当了县长后,身边的人也跟着升迁,安排了各自的前程。这位岁数大了,没什么精力,就被安排去了民政部门一个安置办公室,也算是养老了。

“老领导,我这是求你想办法来了。”焦主任苦着一张脸进了门。

任县长皱眉:“你坐下,慢慢说。”

焦主任坐下之后就倒起了苦水。原来去年的一批退伍军人的转业安置,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没有安排完成。

“说好了的接受单位效益不好,退伍的这批人意见很大。”焦主任说,“家属们也事实来闹,甚至影响到日常办公。”

跟安置办这边有合作关系的单位都是事业单位、或者是国企。一个县城里边的好岗位才多少?没能耐没关系的只能被塞到下边的小厂子去。

这些厂子基本依靠政府救济存活,有的甚至几年开不出工资。这样看不到前途的地方只要脑袋没问题的都不愿意去。

再加上家属里边有几个泼辣的,一大帮人堵到安置办。

焦主任就只凭一个忠心耿耿才混到这个位置,他没什么人脉,更没有多大的魄力和本事。

原定的计划处了变化,他就慌乱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任县长听他诉了半天,脑袋也是一阵阵抽疼。

看着焦主任一脸看救世主般期待的眼神,心里再多的窝火也发不出来。

这位老实巴交的跟了他几十年,什么样他可太清楚了。就算是骂个狗血淋头,他也解决不了问题。

任县长深深吸一口气,咽下一口血。他抹把脸,振作精神给老部下擦屁股善后。

“…有多少人?”

“二十一个。”焦主任老实地说道:“其实原先是三十几个,自己有关系的直接走了。”

任县长决定他还是不说话了!敢情他一个都没安置下来!

打了几个电话,这边分俩,那边塞一个,总算是解决了大半。

还剩下八个任县长实在不愿意一个一个给人打电话了,干脆直接拿起手机给一个人拨了电话。

挂了任县长的电话,黄哲表情微妙。

“支书?什么情况?”刘昌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好奇极了。

“县里边给咱们这边安排了八个退伍人员,让咱们安置。”

“让咱们安排,往哪里安排?”刘昌扭头看了看村委办公室,头碰头放着三对办公桌,坐了六个人。这还是村长办公室呢!现在的桃溪村村委已经塞不下人了,都等着新办公楼盖好了往那边搬呢。

而且这个事情怎么就轮得到他们安排?!

黄哲想了一下,决定这个事情不仅要办,还要办的漂漂亮亮。难得任县长主动提要求,他要不趁机抓住排忧解难,猛刷一波好感度,这些年官场也白混了。

“也不知道这几个人会不会开车?”黄哲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刘昌想了一下,村里边要求会开车的职业就是客运公司了。

“往客运那边安排?”刘昌疑惑的看他,“可是那边不缺司机。”

黄哲摇了摇头,说:“还是不行,那边要的是A类驾驶证,他们真不一定能有。让我再想一想。”

其实桃溪村的治安队也是一个挺好的去处,只可惜前一阵子刚招过人,现在满编。

陈子嘉和胡晓雯那边绝对不行,刚把福利房引起的风波平息了。这边塞几个人过去,不知道还以为有人走他后门了呢!

纠结了一晚上,还真让黄哲给想出办法来了。

客运公司司机满员了,再增加些车辆不就行了吗!

不过却不是大客车,而是小型电力车。

原本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后来一琢磨,这却是一个特别好的便民服务。

客运公司虽然开在桃溪村,可是这个车的终点站却不在桃溪村里边。为了避免过大的车体堵塞不宽的道路,客车进入桃溪村的小道上稍微一点就停了。

而这个地方用走的,要十分钟才能走到桃溪村里边。

桃溪村内的道路两边是不让停车的,就算是村民自己的车也只能停到院子里,而不是马路上。没有院子的则必须把车停在停车楼或者是打谷场。

所以游客即使是驾车过来,也必须自己从停车的地方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个过程往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

要是桃溪村里能有这样的小型电力车,游客可以随上随下,既节约时间和体力,又快捷方便。

如果把客车落可点当做起点,那么可以在村子里边绕一个环线,把所有的地方走一个遍。

小型电力车的乘坐费用不必贵,两元足矣。

现在的客运公司是一个赵姓村民管理,黄哲的主意他相当重视,很快就决定从公司当中拨出一笔钱来购买八辆小型电力车来试运营。

而那八个退伍兵也很顺利的作为电力车司机被收下了。

胡晓雯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接到黄哲询问她的电话还觉得挺惊奇。

“你问我酒店的外边那条路的出口在哪?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黄哲这才把要给村里添电力车的事情说给她。

胡晓雯点点头说:“这挺好。我这边夏天的时候顾客走过来摘完桃儿,有的时候都没有力气走回去。要是两块钱就能把他们带到村子里,他们肯定乐意。”

随后她又问:“关于场地的问题你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