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小郎和梁氏都没没反应过来,就见她把一个小叫花子按在地上。

“四姐!?”窦小郎大惊,急忙也上来抓住。这个小乞丐,四姐不可能会无故抓他。

“四娘出啥事儿了?”梁氏也惊问。

窦清幽冷冷盯着被她按住的小乞丐,“拿出来。”

小叫花死死绷着脸,满脸黑灰,幼兽一般眸子,阴鸷的盯着窦清幽。拼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儿,就朝窦清幽袭来。

窦清幽速度更快,先手一拳打在他鼻子上。

以为他会疼的反应迟缓,能把银子抢回来,却不想他死活都不吭声,不松手。

盯着他固执漆黑阴鸷的眸子,窦清幽心中震了震。这个小乞丐…这个眼神,与全世界为敌,对全世界戒备的兽般。

梁氏已经下了牛车,“四娘!这个小乞丐是不是扒手!?”闺女身上可带着银子的!

窦清幽已经抓住他的手,他拳头里面是从她兜里掏走的银块子,死死的握着,丝毫撼不动,仿佛在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窦传家也停了牛车快步过来。

周围行人也都围观着,有人已经骂起来,“这当乞丐的不去要剩饭,竟然来偷钱了!”

看人越来越多,小乞丐两眼已经开始乌红。

窦清幽心里满是奇异的震动,松开手站起来,“走路都不会,不管是谁都往上撞!没长眼吗?”

小乞丐看着她,眼中有些惊疑,他已经做好被打半死的准备了。

看他有些愣,窦清幽踢了他一脚,“滚吧!”

多年后,他依旧觉的这一句‘滚吧’是他人生中听过最美好的话。

抓着掌心硌手的银块子,小乞丐爬起来,又看了眼窦清幽的样子,转身拔腿就跑进了旁边巷子里。

梁氏皱着眉,“没偷走东西吧?”

窦清幽摸了下兜,笑着摇头,“没有!走吧!”

窦小郎有些狐疑,刚开始四姐可是说‘拿出来’,那个小乞丐肯定是偷了四姐带的银子!不过看窦清幽说没有,他眼神转了转,也没有多说,“四姐!?”

窦清幽应声,“我们去看看有没有樱桃卖的。再问问谁家有李子,提前预订下来。”

“哦。”窦小郎有些不明白,四姐身上除了银子没别的,他肯定那个小乞丐偷走了,有一两多呢,四姐为啥不说,也不追究了?

窦清幽摸了下他的小脑袋。

梁氏也警惕起来,让看好钱。

市口人更多,窦传家守着牛车,梁氏娘仨进去逛。

两边店铺摊贩林立,吆喝叫卖声,好不热闹。

见到有卖樱桃的,窦清幽上前问询,要三十七文钱一斤,比肉都贵。

“樱桃好吃树难栽!所以价钱就贵了!”卖樱桃的男子轻蔑的说着,穿着打补丁的衣裳,还想买樱桃,穷酸!

梁氏也让别买了,“太贵了!”

窦清幽看看就放弃买樱桃,等着秦寒远的樱桃,过去买了些梅子,跟几家卖梅子的都预订好,等家里李子熟了全卖给他们。

还有人不相信,窦清幽直接道,“我们家是做龙须面,跟摘星楼做着生意,你们到时候要是看我们不买,就去摘星楼找!”

听她们是卖龙须面的,倒是几家都应下来,李子太酸,即便长熟也不如桃子和葡萄,吃的人多,所以价钱很便宜,却依旧不好卖。现在能有人一下子买完,他们自然省事了。

又买了些大骨头和鸡蛋,转了一圈,娘几个这才返回去。

拉了一车白面,往家赶。

而村里已经被槐花给炒热了,到处都有人摘槐花,还有人观望的。

等他们一回家,立马就有人凑过来,打听县城里蒸槐花好不好卖。

“我们家卖完了!用鸡汤蒸的,里面也拌了,卖的五文钱一碗,炒的六文钱,你们谁想试试的可要赶早了,再过几天槐花就下去了。”

梁氏笑容大方的在村里传授技巧。

听有人夸,梁氏笑笑,“谁家还不会蒸个菜?这又不是啥秘方!”

“说的是!在村里,哪家都吃过蒸野菜的。就是没想过蒸那槐花,没想过把蒸菜再炒一下。还是秀芬心灵手巧!又生了个灵巧的闺女!”窦婶儿笑道。

梁氏笑的心情很是不错,跟村人说了好一会子话才回家,继续收拾家里的槐花。

刁氏看着村里人都在倒弄蒸槐花,气的脸色发青。

窦传家找梁氏商量,给老宅送一筐子槐花,“村子附近都被摘完了,他们年纪大了,也够不着,就给他们送点,也让他们蒸一碗菜。”

梁氏心情好,抬头看他一眼,不太情愿的嗯了声。

窦传家如释重负,装了一筐子槐花送去老宅。

“炒好的不舍得孝敬,送这块捂烂的!”窦占奎口气不善。

刁氏暗瞪他一眼,赶紧笑着接过来,温声跟他说话,打听卖槐花的情况,还有龙须面的,“…我看你们也拉了面回家,做的龙须面卖哪了?”

窦传家犹豫了下,想到窦清幽说的要对梁氏尊重,跟她商量,没有说卖干面条的事,“还都在家里呢!这些天都在卖槐花。”回去跟秀芬说说,让爹娘也做干面条吧!鲜面条得起早贪黑做,俩人都上了年纪了,还要忙地里。

窦小郎正缠着窦清幽问她丢银子的事,“四姐!你为啥让小乞丐走了?那银块子有一两多呢!”

窦清幽也无法解释,当她看着那样一双眸子,会放了那个小乞丐离开,“就当结个善缘!积个德了。”

窦小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还是心疼那块银子,不过想到四姐是见过河神的,也就不纠结这个事了。

次一天开始梁氏留家里歇息,给窦婶儿几个打下手拉面条,窦清幽跟车去县城卖槐花,收葚子。

而村里镇上也有人开始蒸了槐花拿出来卖。

而人们对于这随处可见又好吃的季节性吃食,也一下子接受了,一时间风靡起来,吃的人也多。

这天刚来到县城,就见他们一直摆的摊位被占了。

第六十五章:赶走

杨中举和他媳妇儿已经卖了三天的槐花了,也都是听梁氏说的,就是没舍得杀鸡,蒸完又炒了,却并不像梁氏说的那样好卖。

看了窦传家爷几个摆的摊,杨中举就认为是因为他们摆摊的地方好,靠着个面摊,街口,两边都有来人,吃的人多才多卖了钱。所以早早就过来,把摊位给占了。

两家的地顶头,杨中举仗着是里正的侄儿,年年都多种他们的地,多收他们地里的庄稼。

刁氏怕得罪里正,却又撺掇梁氏。梁氏有仇就报,又忍不得气,被撺掇两句,就去杨中举家地里抢收他们的庄稼。

杨中举媳妇儿皮翠花更长了张利嘴,没少骂梁氏,再在村里哭诉梁氏偷抢地里的庄稼,祸败地里的苗秧子。

最后被指点屑骂,被刁氏当众训诫的都是梁氏。

窦小郎看见杨中举和皮翠花占了他们的摊位,小脸顿时拉了下来,“四姐!”

那边杨中举两口子也看见了他们,神情带着挑衅得意,“窦传家!你不会以为,这摊位让你们摆了两天就变成你家的了吧?”

窦传家神色也有些不好,“自然是没有这样的道理。”

“终究你比你媳妇儿强,还是懂点道理的!”皮翠花呵呵笑。

杨中举让他们到远些的地方去摆,别耽误他们的生意。

面摊的老板娘喊着四娘,“你们瞧那边,也能摆个摊儿!你们的槐花做的好吃,那些人吃惯了,还都会来这边买,你们走了,就买不了你们的了!”

窦清幽谢过,在她指的对面巷子口摆上。

已经有人来买槐花,看卖槐花的换了人,不是他们爷几个,发现他们在对面小巷子口里面,瞅一眼杨中举家的槐花,卖相就比不上,还过来找窦清幽这边买。

虽然也有人没看到,买了他们家的,但那些人源源不断的都去了对面。杨中举两口子气的鼻子都歪了。

杨中举恨不过,趁着没人,就过来驱赶,“这一片已经有我们来摆摊了,你们到别的地方去!否则别怪我在村里给你们难看!”

他是里正的侄儿,村里很多人都不愿意得罪他。窦传家也不愿意,满脸难色道,“中举兄弟,我们今儿个已经在这摆上摊了,已经卖的差不多了,我们卖完就走,明儿个再挪地方!”

看他们的已经卖了大半,而他们那边才卖一点,杨中举更怒,“你们赶紧走!要敢不走,我们就走着瞧!”

“大路朝天,各摆一边。我们没有怎样,你倒先赶我们!凭啥!?”窦小郎怒愤道。

杨中举怒愤,“就凭你们碍了我的生意!我好言让你们走,你们别给脸不要脸!”

“到底是谁给脸不要脸?占了人家摊位,还不让人家在这边摆摊,你自己生意不好怪别人啊!”面摊老板娘忍不住出声吆喝。

那边吃面的人也都看过来,有人打抱不平,应和老板娘。

杨中举脸色发沉,怒瞪着窦传家哼了声,“窦传家!你说你走不走?”

他这分明就是欺负他们,真换了别的人,他反倒不敢欺负了。

“我们换地方。”窦清幽收拾盆子。

窦传家叹口气,“我们这就走!”

窦小郎不忿,“凭啥是我们走!?”

窦清幽拉他,把摊位撤到另外一条街上去。

“四姐!他分明就是欺负人!咱不挪,他也不敢咋着咱们!”窦小郎气的不行。

窦清幽把牛皮纸放好等着打包,看他气哼哼的,笑了,“他跟咱家本来就不对付。咱反正也快卖完了,跟他一个无赖较劲儿,以后他要阴我们,你能时时刻刻盯着他?”

窦传家赞同的点头,“四娘说得对!咱不跟他较劲儿!较劲儿到最后,还是咱吃亏!”

窦小郎有些泄气,里正是姓杨的,就偏帮着杨姓人,这杨中举又是里正的侄儿,他们肯定讨不了好。

因为蒸槐花时兴起来,窦清幽又弄的干净,行人见了,也渐渐有来买的了。

本来就买了大半,不大会就要卖完了。

窦清幽抬眸看了眼巷子口躲着的小乞丐,他在那里站了半天了,一直盯着她。看木盆里槐花也不到一份了,就包了起来,朝他走过来。

小乞丐见她过来,吓的退回去,又露出两眼幼兽般警戒的盯着她。

“你过来,这个给你。”窦清幽喊他。

小乞丐看看纸包,就盯着她不动地方。

窦小郎很看他不顺眼,上次偷银子四姐就没追究,今儿个还给他送吃的!

小乞丐看了窦清幽好一会,这才过来,伸出黑乎乎的小手。

窦清幽眼神落在他那小手上,塞给他,“把手洗干净的再吃!”

抓起纸包,小乞丐把腿就跑。

那速度,窦清幽都愣了下。

“跑得比老鼠都快,连个谢谢都没有!”窦小郎严重认为,他们家现在欠着债,等于说给了他一两多银子,他至少要道声谢的。

窦清幽拍拍他,“走吧!”

之后几天,那小乞丐天天过来,只接过两次吃食。

槐花的时节也过去了,树上能摘的都被摘了,还有没摘的也都老了。

有人看蒸槐花好卖,就想着也蒸其他的野菜来卖,多少能有个进项。

杨中举观察了两天,见槐花下去,窦传家就不再出门卖蒸菜了,骂了几句,让他媳妇儿皮翠花蒸了野菜,占了那个摊位天天去卖。

窦清幽把收来的葚子酿上,前头酿好的,装了一车,送到摘星楼来。

秦寒远已经把樱桃都准备好了,足足有十筐。

秦雪钧笑着没有多问,只让掌柜把葚子酒的酒钱给他们结算了。

七十五斤,卖了二十四两五钱银子。

摘星楼的两个掌柜,窦清幽给他们一人送上了二斤,以后见面也好说话。

卖了葚子酒,装了满满一车樱桃,爷几个就急急往家赶。这些个樱桃,可要不少银子才能买到,不酿成酒,这个钱就要赔了。

这边爷几个刚到家,梁氏立马忙活着搬樱桃。

他们刚到家,外面刁氏和窦占奎,窦二娘就过来了。

“竟然全是樱桃?你们买这一大车樱桃!?这得多少银子啊!?”刁氏惊的瞪大眼,连质问干面条的事也忘了。

第六十六章:影响

梁氏看她们直接进来,正看到这些樱桃,差点惊出一身冷汗。

“爹!你们买樱桃干啥的?”窦二娘看她惊了下,立马先声夺问窦传家。

“不是我们买的!”窦传家道。他道没说谎,这些樱桃是秦寒远给的,就是得拿樱桃酒跟他换。

梁氏也反应过来,冷笑一声,“我们还帮你还着那几十两银子的债!哪有钱买这些樱桃!”

窦二娘被她一阵呛声,脸色涨紫,说不出话来。

“那你们哪弄的这些樱桃?”窦占奎口气不善的质问。

哪弄的关你屁事!梁氏想想,还是忍住了骂声,“这是我娘家用来泡酒的!让我们帮拉回来的!”

刁氏根本不信她的话,询问的看向窦传家。

路上窦小郎就碎碎念了好几遍,提醒窦传家。

窦传家想到这樱桃酒的钱还不知道会不会赔进去,就点了头,“我是岳父用来泡酒的。光靠我们家也…也还不了债,岳父就想…想帮我们。”他没说过谎话,就有些不够利索。

刁氏顿觉的难堪。

窦占奎有些羞怒,“用得着叫他们帮着还!你们不是弄了干面条,挣了不知道多少钱,还能还不上!?别以为给你娘家脸上贴金,当我真不知道!”

梁氏也阴下来脸,“我可从没给娘家脸上贴过金!二娘打坏人家玉佩欠了巨债,是我娘家拿真金白银来帮着还债的!”

窦二娘恨的眼里淬毒了一样,心里直冒火。这个事要是不过去,她就得永远背着这个污名,连说亲都受影响。就算钱还上了,她也不会有好名。看来必须得想个办法,把这个污名摘掉!

刁氏一看梁氏咄咄逼人,就两眼一挤,水气就挤出来了,“是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干不动,还没人帮衬。是我们帮不上忙,是我该死啊!”

窦传家看她又哭起来,叹了口气,“娘!你说哪的话!银子我们会还完的!”

“我们还几十两银子的巨债都还没哭呢!我这还怀着身孕,动着胎气,婆婆还是别在我们家哭了!”梁氏看见她掉猫尿就烦恨。

刁氏脸色一僵,哭也不是,停也不是,擦擦眼,“是我们老胳膊老腿了,帮不了你们,心里难受!”

窦传家又安慰她两句,“爹娘雇了人做面条,每日只送送就行了,也能顾着家里了。”

每天只那点银子够干啥的!刁氏咬咬牙,问起干面条的事,“我都听人家说了,做成干面条,省事儿又卖钱多。我们竟然还不知道!”语气里带着责备。

这事儿梁氏倒是已经点头了,窦传家忙道,“前几天秀芬就让我告诉爹娘做干面条的事,我忙着弄槐花,给忘了!实在该死!该死!我这就教给爹娘咋做的!”

刁氏一听,早有准备,再责问也问不出啥来,反倒也不急了,说起这一车樱桃来,“你岳父买这么多樱桃泡酒?这樱桃可不便宜的!”

“当然不便宜!一斤要三十七文钱,比肉都贵!”梁氏警惕的盯着,恨不得一下子都搬进屋里锁起来。

窦小郎也戒备的看着,尤其盯着窦占奎。

窦占奎倒吸了口气,“那这一车樱桃得多少银子?他们不是把银子借过来还债了,还有那么多银子买这些樱桃!?”

“我爹前些日子才卖了酒!不想办法还债,难道还要卖我四娘!”梁氏没好气道。

刁氏也恨的不行,这个该死的贱人,一直逮着不放了!

窦占奎看着那红透诱人的樱桃,就想吃上一吃。

“这些樱桃都不能拆封,又不是我家的,就不能孝敬爷奶了!爷奶一天的面条也卖二三两银子,还天天跑县城,也买点来吃吧!”窦小郎笑嘿嘿的建议。

窦占奎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

刁氏眼里闪过恼意,扯着嘴角,“小郎说哪的话!既然是你姥爷家的,我们也不能要着吃的!要说一天卖二三两银子,那是没除本钱呢!除掉本钱和雇人的工钱,也就不剩下啥了!”

“真要除掉本钱不剩下啥,那我们家还指望啥还债!?”梁氏反问。

刁氏顿时老脸满是委屈。

“天还早,爹去教干面条吧!这些樱桃我们来搬就是了。”窦清幽出声。

“你们哪搬得动,我们来帮把手吧!”刁氏忙道。

“不用!”梁氏哪能让她沾这些樱桃,这樱桃死贵死贵,少一斤都几十文钱呢!

外面窦婶儿和连氏过来了。

“你们忙你们的去!正好让柱子媳妇儿她们俩帮忙搬!”梁氏连忙驱赶。

窦传家张张嘴,要说话。

窦婶儿嘴快,已经笑起来,“叫我们帮忙搬啥?这可真来的正好了!”

连氏也笑道,“刚才就看你们回来了,正好我当家的要用牛呢!”

窦传家忙说赶紧搬完给她送回去。

连氏说不用,“柱子去棉花地撒粪了,这一会就该回来了。正好路过,赶回家。”

梁氏催着他快去老宅。

刁氏阴了她两眼,不得不走了。

窦占奎很不甘心,但当着人的面,他也说不出要吃樱桃的话,看了眼窦传家,反正他也要跟去老宅。

等几个人都走了,窦婶儿和连氏帮着搬了樱桃。

听他们要用樱桃做酒,又是做给摘星楼老板的,都说好,“要是做成了,又能多卖点钱,使劲儿埋头攒上一年,说不定就能把债还完了!”

“四娘果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竟然跟她姥爷学会了酿酒!”连氏笑着又夸窦清幽。

“她小娃儿家家,也就瞎捉摸!酿酒还得我爹看着!”梁氏谦虚道,神情却与有荣焉。她闺女可不止这点,那是受神仙点化过的!

说了会话,杨柱子就来了。

窦清幽正找他,“赶农忙之前,把西厢房盖起来!”

现在手里有些银子了,再送一次龙须面,就能把债还了。梁氏也舍得,“四娘这丫头到现在都还挤在那小屋里。家里的酒和面条也都没地儿放!盖三间西厢房也好!”

杨柱子也知道他们挣了钱,满口答应,“这两天我就把人找起来,保管农忙前盖起来。”

“要盖啥呢!这是?”

第六十七章:哭闹

一看是窦翠玲,梁氏暗自翻了翻眼,“家里欠债还不上,我闺女还挤在个厨屋里住着。人家都知道疼闺女,啥好的都给闺女,一点苦都不让闺女受。我当然也得心疼我闺女!拿二两银子,给我闺女盖一间屋子住!”

窦翠玲脸色僵着,看看窦婶儿几个,尴尬不已。

跟着一块过来的赵天赐过来就喊,“大妗子!村里都说你家拉了一大车的樱桃!我想吃樱桃!”

梁氏心里咒骂一声,直接没理他,斜着窦翠玲,“你这是又来拿黑石的?你家最近没少拿黑石,做那些面条竟然都卖完了,也赚了不少啊!”

窦翠玲暗自咬牙,非要从他们这拿那个黑石,结果他们做多少面条,这个贱人了如指掌,一点秘密都没有。反倒这个贱人,偷着捞了不知道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