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状,不禁笑了起来。

李大姑说道:“今日小白可威风了。我估计那陈公子也是看在它的份上才帮咱们的。”

杨老实本来对小白有些不满,一听到这些,很快就变了心思。

李大姑还在琢磨给陈观送礼的事情,不料她还没准备好,就听人说,陈陆二人已经离开了清河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他们走得很匆忙。

出人意料的是,李竹竟然收到了一份贵重礼物,是一匹上好的绸缎。来送礼的还是蔡青的娘陆氏。

李竹有些发懵,只好说道:“陈公子已经给了酬金了。”

陆氏温声说道:“这不是陈公子的,是陆砚让送的。他说多亏了李姑娘,踏雪才得以治好。又说陈观的狗寄养在你这儿,这就算寄养费。”

李大姑和李竹都坚决不要,陆氏笑着嗔怪道:“妹子,阿竹,你这是让我为难是不?如今送礼的人已经走了,我退不得,你们若是不收,我将来也不好交差。”

李大姑仍是一脸为难。李竹观察着陆氏的表情,想从她脸上看出些端倪来,那陆砚是什么意思?

虽然只有几次接触,但她能觉察出,陈观是一个很爽真任侠的一个人,至于陆砚,她实在不好评价,他应该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她又想起了他临去那意味深长地瞥,难道他发现了什么?

反正陆砚已经离开了,她再多想也没用。

李竹跟李大姑使了个眼色,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只好恭敬不好从命了。”

陆氏笑道:“这就对了。你这孩子我一瞧就喜欢,小小的一个人儿,既稳重又懂事。还是个福星…”

陆氏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

陆氏一走,杨家一家人看着那匹缎子发呆。

杨云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小声说道:“真滑。”

李大姑说道:“你说那陆氏是啥意思?”

杨老实瓮声瓮气地接道:“我哪知道。”

李竹冲大家笑了笑:“管她呢,反正咱家也没什么好算计的,也许人家真是好意。”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杨家诸人该干啥干啥。

李大姑和李竹继续去县里卖卤肉,不过,最近因为天热,李大姑就没让李竹去。

杨墨身体已经痊愈,硬要跟着李大姑一起去。

李大姑说道:“你在家好好读书,我一个人应付得来。”

杨墨却坚决要去:“娘,如今我的身子痊愈了,哪能躲在家享清闲,却让你和妹妹到外头奔波。”

李大姑试探道:“你就不怕失了你读书人的身份?那里可有你的同窗呢,你就不怕他们笑你?”

杨墨坦然一笑:“我不偷不抢丢什么份?谁爱笑就笑去,他这一笑,倒正好让我看清他的为人,以后也不用深交了。”

李大姑和杨老实欣慰地相视一笑。这个儿子真没白养。

次日清早,杨墨就挑着担子跟李大姑去出摊,当然,他也没忘了带上书。

李竹这次有了更多的空闲,吃过早饭,她寻了一块阴凉的地方,开始跟小白对话。

“小白小白,我能听懂别的狗的话吗?”

小白一脸傲娇:“狗跟人一样,有聪明愚蠢之分,只有聪明的才能懂。”

“我为什么能听懂你的话?”

“我哪知道,我还想问你呢。”

李竹不信,她就试着跟其他动物对话。

发现杨家村里,只有小白能听懂她的话。不过,其他动物倒是无一例外地都对她很友善。

李竹在家歇了几天,她有些担心吴成材再去闹事。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人竟然真消停了一阵,再没去找事。李竹总感觉这种平静不对劲,说不定对方在酝酿什么大招。

她这厢正提防着吴成材,李大姑却带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肖氏扬言要告杨家,说他们拐带李竹。并发出通牒:要么交出李竹和她所赚的银子,要么就去见官。

第33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大姑一听到这个消息,气得破口大骂。杨老实也是直皱眉头,他家怎么这么倒霉,这一件一件的就没有消停。

杨云焦急地说道:“娘,咱们怎么办?要让阿竹回去吗?”

杨墨说道:“先别急,我去找蔡青让他帮忙找个状师问问,咱这种情况真要告官,官府会怎么判?”

杨墨自去打听事情不提。

没两天,那肖氏刘氏和李大富竟然带着东西来到杨家。

“大姐。”李大富站在门前大声喊道。

此时杨家门口还有些乡民在帮着修院子,见到这三人,赶紧帮着喊人:“杨大嫂,来客了。 ”

有人认出了李大富,毕竟以前他也来过杨家几次。

“哟,这不是杨大嫂的弟弟吗?”

“他们不是断了亲了吗?”

“哪能说断就断,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李大姑正好今日没去出摊子,听到声音就迎了出来。

一看到这三人,脸色不禁一沉。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没安好心。

“你们怎么来了?”

李大姑站在门口问道。

李大富厚着脸皮说道:“大姐,我过来瞧瞧你们。”

李大姑冷声接道:“我们一家好得很,没啥好瞧的。”

肖氏满脸堆笑道:“大姐,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你看俺们大热天的提着那老些东西来看你,你咋能这么说哩。”

肖氏一说完,刘氏又上场,她一拍大腿,高声嚷道:“老三媳妇,咱们走吧,我就知道我这个老东西招人嫌,你们瞧瞧,我顶着毒日头来看闺女,我的好闺女都不让我进门。到底不是亲生的。”

刘氏说完,装出一副中了暑气的样子,摇摇欲晃。于是这些围观的村民又有些于心不忍了。觉得李大姑好像有点过份了。

李 大姑忍着气,大声说道:“不是我不让你们进,我实在是怕了,当初阿墨被人打伤,我家卖房卖地,走投无路,哪个乡邻没来瞧瞧,你们可是我的弟弟弟妹阿娘,有 哪个来瞧我一眼?况且弟妹前些日子又来闹我的摊子,还指使娘家嫂子抢我的生意,又说要告官,这一桩桩一件件地怎能不让我多心?”

众人一听,又觉得李大姑说得是。

刘氏肖氏李大富三人这下无词可对了。刘氏喘着气靠在肖氏身上,有气无力地说道:“他大姑,这都是误会,今儿个,咱们两家坐下来把事说清了。 ”

杨老实一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便捅捅李大姑的胳膊说道:“孩子他娘,让他们进屋说话吧。”

李大姑不冷不热地说道:“你们进来吧。”

刘氏哼哼唧唧地扶着肖氏进来,李大富将东西递给杨老实,忽然问道:“姐夫,竹儿呢。”

杨老实说道:“跟她姐到河边洗衣裳去了。”

杨家离河连不远,很快就有人告诉李竹,她爹娘和奶奶来了。

杨云一脸担忧,李竹却有些奇怪,他们不是要告官吗,这是来干什么?

杨云说道:“你先回吧,我把衣裳涤净就回。”

李竹快步朝家走去。小白跟在她后面。

她一进门,肖氏和刘氏就一左一右地迎上来,拉着她的手。李竹从没受过这么热情的待遇,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肖氏摸着李竹的手,一脸心疼地说道:“我的竹儿,你瞧你这手都泡白了,这得洗多少衣裳哦,你一天到晚也没个闲时候。你有啥心里话一定要跟娘说。

刘氏接道:“是啊是啊,到底是亲爹亲娘才用心疼你,老话说得好,十个叔也顶不上一个爹。”

李大姑和杨老实的脸色都不好看,这不明白着挑拨吗?

李竹用力抽出自己的手,淡然说道:“衣裳都是我云姐在洗,我在玩水呢。我现在不用早起上山砍山割猪草,不用回来伺候表哥,也不用担心大姑骂我,更不用担心姑父喝醉了酒打我。”

李竹句句都在针对李家众人,你们别忘了我以前过得什么日子。

李大富听到李竹这么说把眼一瞪,说道:“你这孩子说啥呢,你去挨个问问,这谁家的孩子小时候没挨过打挨过骂?爹娘说你几句就不行了?”

刘氏赶紧看了李大富一眼,发话道:“大富,你好好跟孩子说话,以后你的脾气也得改改,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肖 氏也说道:“是啊,娘说得对,我以后也得改改。唉,都怪这世道,日子不好过,寄儿又要读书,花销大,这日子一不如意,大人的脾气就坏。阿竹啊,以前都是娘 不对,娘对你保证,从今以后再不会对你发脾气了。你哥也知道错了,你姐也想你。你看你看,这是你姐给你做的鞋,我给你做的衣裳,你爹给你买的吃食,你奶还 要把她的镯子给你呢。 你瞧瞧,咱村里谁有你受宠?”

肖氏说着,就把一个蓝布包袱摊开,一样一样地拿给李竹看。

李竹认真地看着,脸上不禁有些动容。

这时候,杨云也洗完衣裳回来了,她挨过叫过众人,便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李竹看着这些东西,半晌不吱声。

肖氏和刘氏对视一眼,脸上露出笑意。

这个办法是婆媳俩琢磨出来的,告官那是吓唬杨家人的。毕竟一般老百姓,都怕进衙门。他们就想连吓带哄,只要把李竹弄回家就好。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从小没人理会,哪里受得了这个。

杨云担忧地看着这一幕,她还真怕李竹受了这一家人的蛊惑,跟他们回家。

杨老实也有些着急。他起初答应收养李竹,不过是看在李大姑的面上,心想不过是多一双筷子的事,他家虽穷也养得活。后来,李竹来家后,聪明懂事不说,还帮能着挣钱,帮着他家越过越好。

李 竹还挺会来事,杨老实没别的爱好,就是农闲时喜欢喝两钟,李大姑不喜欢他喝酒,李竹却时不时拿自个的零花钱给他打二两酒,再配个小菜就着,把杨老实给美的 不得了。这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时间一长,杨老实还真把她当成闺女看了。他现在真不舍得让她回去。这父女俩担心,李大姑也差不多。不过,她的心机比杨老实深 些,即便担忧,面上也没表现出来。

这些人中只有杨墨最平静,他静静地看着一家人,笑着说道:“姥姥,舅舅舅母,我看还是阿竹自己选吧。”

杨老实没沉住气,率先说道:“我说他舅,当初你们也答应要断亲的,我家借钱给了十五两的生养费,这事你没忘吧。”

李大富干干笑道:“呵呵,没忘没忘。”

肖氏对李大富使了个眼色,李大富又说道:“姐夫啊,你看这样行不,这十五两生养费就折合在阿竹挣来的钱里吧。你看,她不是给人治马赚了二十两,去掉十五两,你再给五两就行,另外听说她还得了一匹绸缎是吧…”

李大姑腾地站起来,冷眼看着三人,说道:“你们算得可真精啊,一个二个都跟吃了算盘似的。

肖氏大声接道:“当家的,你别忘了卤肉的事,你们卖这么久,一个月就能赚十两,卖了三四个月,这钱得给俺们吧。”

李大姑向前问道:“我这条命给你,你要不要?”

刘氏这会儿又开始装好人了,大声制止道:“你们别吵吵,亲姐弟之间,有啥不能说的。别让钱财伤了和气。”

李大姑说道:“这和气不是我要伤的。”

刘氏悄悄使了个眼色给肖氏,肖氏猛然想到李竹方才差一点就感动了,她赶紧趁热打铁,继续对李竹采取柔情攻势。拉着李竹的手说道:“我的好闺女,以前你在跟前觉不出啥,你这一离开,我的心哦跟那针扎似的,一想起难受。可怜这天下父母心,哪有做娘的不心疼儿女的。”

李竹打断她的话说道:“可是你以前说我是扫把星。”

肖氏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娘这张嘴你又不是不知道,一急起来,就胡言胡语。你可是福星,哪是什么扫把星。”

李竹继续说道:“可是我出生的那天,电闪雷鸣,天气不好。我出生以后,家里老出事,既然我是福星,那这些事又怪谁呢?”

“怪谁?”肖氏一时没反应过来,险些被李竹给绕了进去。

刘氏立即明白了李竹的用心,她瞥了这个孙女一眼,赶紧打圆场:“怪谁?咱谁也不能怪。谁家没个事啊。哪能怪到孩子身上。”

李竹放开肖氏的手,走到刘氏面前,一脸感动地说道:“奶奶,你这话是我听过的最通情达理的一句。”

刘氏呵呵笑了,一张脸像绽放的菊花。

李竹继续说道:“同时,这是你一生中说过的最明理的一句话,你活这么大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容易了。有的人他到死都不明白人事儿。”

刘氏:“…”

这一口气,憋在胸口,发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按她的脾气,她该发火了,但一想到昨天的商议,便只好把气重新咽了回去。这种感觉就像吞了个苍蝇,明知是苍蝇还不能吐出来。

杨家四人看到刘氏的表情,心里暗觉好笑。

李 竹说完刘氏,又转过脸来看着肖氏:“娘,说实话,我从记事起,就开始盼着有一天你能这么对我,你开口笑的模样,你说的话,我在梦里听了好多次。我的要求不 高,我不求像你的宝贝疙瘩那样的待遇,我只求你能有小翠他妈一半好就行了。 ”说到这里,李竹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巨大的酸楚,她是在为原主悲哀。

李竹一脸感动,倾情演绎:“娘,我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听到你这番话。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会儿,我想起了一句老话。”

“啥话,孩子?”

肖氏刘氏还有李大富一脸期待地看着李竹,他们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李竹微笑着看着众人,一字一字地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家三人顿时松了口气,同时互相使了个得意的眼神。

李竹继续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见银子试真伪。顶着烈日奔数里,不问女儿问钱财。”

李家三人同时瞪大眼神,张大嘴巴:“…”

杨家众人抿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李竹站起身看着肖氏刘氏,总结道:“以前我一直怀疑自己不是你们李家亲生的,今日一看,才知道自己错了。 奶和娘能违背自己的本性上演出这么好看的慈母慈奶戏,而我又能假装真的感动。我这一点应该是祖传的。”

第34章 一波未平

李竹的话像一枚枚软刀子,一下下地割着三人的脸皮。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管自己做的事多不地道,但被人当面说出来,还是觉得丢脸丢份子,还是会恼羞成怒。

李大富是个火爆脾气,在家除了自个老娘,他是想骂谁就骂谁。哪里能容忍他一直不当人看的小女儿这般讥讽他。

李大富额上青筋暴露,眼瞪得比牛眼还大,他举起蒲扇大的巴掌就要去扇李竹,“孽女,我打死你算了!”

杨家这么多人看着,自然不让他动手。杨老实一把扯住李大富,急声劝道:“他舅,你大老远来就是为了揍孩子?你越揍孩子越不跟你亲近。”

李大富一张黑脸涨得通红,指着李竹骂道:“我今儿把话撂到这儿,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你好脸,好声劝你不听。你是我闺女,你的命是我给的,我就算把你打死都不犯法。”

李竹冷笑着看着他说道:“我还是那句话,在我没出来前,你打死我是不犯法,现在,你做梦吧。你有种就把我塞回去。”

李大富向前跨出一步,抬腿去踢,却被杨老实死死摁住。

李竹趁机跑了出去,林子旁边有几个村在这儿乘凉。

他们一见李竹慌里慌张地跑出来,赶紧问她怎么回事。

李竹低着头,闷声说道:“我爹娘来向大姑要钱,还要我回去。”

众人了然,有的妇人就好奇地问道:“那你愿意回去吗?”

李 竹摇摇头:“我不想回,我舍不得姑姑姑父,我在杨家集过得很好,不但没人骂我是扫把星,还有人说我是福星。以前在村里只有小翠小青几个跟我玩,在这里大家 都喜欢来找我。我每天不再是苦挨日子…”女人家心软,李竹这话说得那问话的妇人也不由得跟着难过,同时又有些骄傲,他们村可不像李家村的那样。

“没事的,你不想回就不回。你姑肯定也舍不得你。”那妇人安慰李竹。

她们这边正说着话,就听见从杨家传来一阵吵骂声。

李大富在跟杨老实杨墨争执,肖氏和刘氏在跟李大姑争吵。

李大富气哼哼地出来,大声说道:“劝个屁,我打死这个孽种算了,就当没生过她!”

杨墨拉着李大富,高声说道:“舅舅,你要打就打我吧。”

杨老实也被惹怒了,硬气地说道:“他舅,这孩子如今可不是你家的,不能你说打就打。你当初可答应得好好的,孩子归我家,她是死是活,是穷是富跟你老李家无关,你现在咋又反悔了?咱男子汉大丈夫,吐口唾沫是个钉,人不能拉出来再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