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衬托,形象符合,又是凭空出现。

“啊——”

“我的娘啊——”

山林中传出一阵阵惊天动地尖叫声,有的还知道跑,有的站在瘫倒在地上浑身颤抖。连两条狗也吓得不知所措,跟着人跑了。

李竹又来了一段配音:“拿命来——”

那些小厮打手们吓得或是四散奔逃,或是瘫软不起。胡荣倒有几分胆色,他强撑着不跑不瘫,不过,他颤抖的双腿也出卖了他。

“拿命来——”李竹一步步走向胡荣。

胡荣举起长剑,颤声骂道:“何方妖孽,还不赶紧受死!”

李竹手一挥,一把雪亮的菜刀朝胡荣头顶飞来,胡荣啊呀一声躲开,那菜刀削去了他的半拉耳朵。

胡荣连吓带痛,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地。李竹正在犹豫要不要过去补上一刀。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如急雨一般的马蹄声。

李竹一是怕露馅,二是担忧那帮孩子,于是见好就收。出了空间,放出小白,搜索孩子的气味,然后沿路寻找。

这中间隔了太长时间,李竹即便找到路线,也跟不上他们了。

这样也好,只要他们能平安回去就好。

眼看天快黑了,李竹抄了一条近路下山,准备悄悄回城。

下山时,她自然又换回了原来的装束。

李竹和小白刚踏上官道,就听见一个男声叫道:“李姑娘。”

李竹吃了一大惊,定睛一看,原来却是熟人。他正是穆家的车夫华叔。李竹又是惊喜又是诧异。

华叔走过来主动解释道:“城西偏僻,我家小姐怕姑娘办完事后不方便回去,就命我在这里等候。”

李竹连忙道谢,她走到马车前,抬腿上了马车,由于地方宽敞,把小白也带上了。

华叔一边赶车一边关切地问道:“李姑娘的事办得怎样了?”

李竹道:“还行,那个亲戚不在胡家庄,看来我是记错了。”

华叔嗯了一声,突然又道:“对了,半个时辰前,我在路边遇到了几个小孩子,他们说被是人贩子拐到这里来的。”

“啊?”李竹惊了一声,随即又掩饰道:“这帮人贩子真可恶,那帮孩子怎样了?”

“唉,我看他们可怜,就送了他们一程,找了可靠的车辆送他们进城后,才回来等姑娘。”

李竹暗暗松了一大口气。不过,她总觉得这个华叔似乎知道些什么。

李竹定定心神,就用拉家常的语气问道:“华叔什么时候来穆家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华叔笑了笑:“我不是他们家的奴仆,不过是以前受过穆老爷子的恩惠,前几日听说老夫人回乡就来探望,她不放心小姐,我就跟着来保护小姐。”

“哦,这样啊。”

回到县城时,天已黑透了。

李竹正在担忧大姑着急,却听华叔又道:“我家小姐已经回去告诉杨夫人,说你今晚在穆家留宿。”

李竹又松了口气,觉得穆长倩真是周到。

到了穆家,穆老太太对她十分热情,穆长倩也拉着她说个不停。不过李竹今晚着实太累了,好在穆老夫人看出来了,赶紧让她回房休息。

李竹可能是太累了,这一觉竟睡到中午才起。在别人家做客,这么晚起,真是不该。最妙的是穆长倩也跟她差不多一起起的。

两人直接吃的午饭,穆老夫人慈祥地笑道:“正长个呢,睡多了好。我当姑娘时,家里人惯着,也爱睡个懒觉。嫁了人就没那福份了。现在没人管了,我又睡不着了。”

李竹面带微笑,听她唠叨着往事。

吃过午饭,李竹陪着老太太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回去。

这时候,李大姑肯定早出摊了。杨云也来帮忙了。还有就是黄月仙竟然也在那儿。

黄月仙满脸带笑,一口气买了五斤卤肉,几十串烫菜,拿食盒装了。她看到李竹,趁人不注意时赶紧小声道谢:“李姑娘,我真是托你的狗找到表弟的下落就行,没想到你竟以身涉险,我姨妈非要当面道谢,我怕你有麻烦,就来来听听你的意见。”

李竹摇摇头,小声答道:“这事你知我知,谁也不要告诉。你就推说不知道。”这次的惊险和可能留下的纰漏也让李竹明白自己不能仗着有空间有小白就大胆妄为。事情再做得再隐秘也会留下印记。有些后果,现在的她还没有能力去承担,况且还有大胆一家。她不能再冒险了。穆长倩经过挫折才得以成长,其实她又何尝不是?

黄月仙想了想,说道:“好,我答应你。不过,我们欠你一个人情,我们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不过,以后但凡你遇得着我们的地方,我家一直会竭力而为。”

李竹笑了笑,“你以前已帮过我一次,咱们两清了。 ”

黄月仙严肃地说道:“那不一样。”

李竹也没再纠缠。她忽又想些那些孩子的惨状,人是救出来了,但那些经历造成的阴影恐怕会一直存在。

“那些孩子…”李竹的语气很犹豫。

黄月仙叹道:“没办法,我们只能让他慢慢忘掉,对外只说是拐卖孩子的。”

李竹又嘱咐一句:“别的孩子的家长问你们,你也别说,我不想再跟他们有牵扯。以后在街上见了我也会装不认识。”

“你真是做好事不留名。”黄月仙笑道。两人就此分别。

回到摊上,李大姑正在旁边卖烧卖的大婶说得来劲。

“哎,你说咱县里怎么老出事,前些天那个什么采花的刚逮住,这不又来了挨千刀的人贩子。前街上走丢了的汪家小孙子,昨晚上竟跑回来了,哎哟歪,那汪老太太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不过,她那媳妇的疯病不知道能不能好。 ”

李竹却仍然惦记着自己的纰漏,那个被小白咬死的哑巴。

这了这个,李竹一连几天就没让小白和大黄跟着出街,有怕有心人往她身上想。

第57章 红火生活

李竹一直注意打听胡家庄的那件事,但除了听说胡庄家有户人家失火,烧毁了宅院和烧死两个人外并无其他消息。

但愿,胡荣没有发现那个哑巴身上的痕迹。李竹默默想道。

胡荣的事,却再没了下文。那些孩子的家人不可能不知道胡荣的作为,难道就没有人报官?而且据她所知,胡荣只是一个小地主,家里虽有些钱财但也不至就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但是李竹鉴于上次的教训,这次倒没敢轻举妄动,而是选择静观其变。

而白家提亲遭拒后,也没什么后续动作。他们估计还不知道杨家已经知道白世杰的秘密。为了洗脱嫌疑,杨家人对此事守口如瓶。李竹也打算,如果白家有意跟别家姑娘结亲,她就想办法匿名透漏给那户人家。其他的还是静观其变。

杨云的婚事没成,杨家人暂时放下此事,开始专心寻觅合适的铺子,准备扩大生意。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在外面摆摊也就有些不合适了。

对于做生意的事,李竹仍有些疑问,这天趁着李大姑得闲就问了出来。

“大姑,咱们这么做生意是不是就成了商户了?以后会不会对表哥有不好的影响?”

李大姑笑了笑,耐心解释道:“咱家哪是商户,咱们有房有地的,不过是农闲时做些小买卖罢了,很多人不都这样吗?”

李大姑唠唠叨叨地说了很多,李竹听她那意思,这个朝代对于商业似乎并不轻贱,重农却不抑商。也没限制商家子弟科考一说。

李大姑手头有了余钱后,就把李竹先前给陈观治马的那二十两还给她。

“咱们亲戚是亲戚,但帐面上也得说清,我知道你不在乎,但大姑不能被人说嘴。这钱你还是收下。”

李竹先是推辞,李大姑佯装恼了,李竹想了想还是先收下吧。

几天后,蔡青帮忙寻了两处铺子,第一个,位在隆福街后面,房间很小,是个长窄形的,位置也一般,胜在价钱还行,每月二两银子;第二个就在隆福街正中间,跟南玉的胭脂铺子隔了两家,位置自是极好。房间宽敞明亮,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有两间正房,一间小厢房和一间厨房,院内有水井。这店主以前就是开饭铺的,生意清淡,就准备转让。

相比之下,李大姑自是相中第二家,但这一家的价钱有些贵,每月光租金就得五两。房主还要半年一付。李大姑就有些拿不定主意。回去一跟家人商量,杨老实第一个反对:“一个月五两,还一交半年,若是赔了咱可咋办?依我看,咱也别贪大,多少挣点就行了。”

李大姑白了他一眼道:“什么叫挣点就行?咱家阿墨明年春上就要去下场考试了,到时这钱花得跟流水似的,还有阿云也得准备嫁妆了,这不花钱呐?”

杨老实闷闷地说道:“那你看着办吧,我是不咋看好。”

李大姑数数银子,再次犯了愁,她家刚盖完房,一时之间哪里凑得出三十两,她还以为房钱一月一交就行了呢。

李竹想了想说,又把那二十两银子拿了出来,放到李大姑和杨老实面前,说道:“大姑,姑父,这钱还是先别还了。”

李大姑刚要开口,李竹又说道:“大姑,我还没说完。你看这样行不?”

李大姑忙说:“你说你说。”

“我是这样想的,”李竹慢声慢语地说道:“你看我在家有吃有住的,一时也用不到钱,放那也是个死钱,还不如拿这钱算入股了,到时铺子赚了,你就给我分红,若真像姑父说的赔了,我也认了。做生意总得冒点险。”

李大姑和杨老实对视一眼,还没开口,杨墨不知时候进来了,他笑呵呵地说道:“娘,你看阿竹这性真像您,果断,胆大。”

杨老实有点不乐意:“你爹我就胆小?”

杨墨笑道:“爹,我可没这么说。”

李竹接道:“姑父,表哥不是那意思,一家人总得有个稳重谨慎的才能镇住阵脚。”

“嗯,还是你孩子会说话。”

杨墨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爹,娘,我看就依阿竹的说法,咱们给她四成干股。”

李竹忙摇手道:“四成太多了,我只出二十两银子而已。”

李大姑道:“你出的可不光是银子,还有好些新鲜主意呢。这四成啊不多。他爹,你看呢?”李大姑又征求杨老实的意见。

杨老实也没什么意见。

李竹想了想,又说道:“大姑,我也不跟你争了,我看不如这样,我拿三成,那一成给云姐吧。”

正在做针线的杨云一听到还有自己的份,连忙推辞。

一家人推来让去,最后还是李大姑拍板。就依了李竹所说:她拿三成,给杨云一成。

光口说还不算,杨墨竟又回屋拿了笔墨,白纸黑字的写上了。

杨云掩口笑道:“一家人还来这套。”

李竹也在一旁调笑:“他呀,是想趁早说清,免得将来咱们的嫂子进了门不好说。”

两人笑作一团。杨墨听到两个妹妹拿自己当笑料,脸上多少有此不自在,无奈地瞪了两人一眼。

杨家开铺子的钱算是解决了。第二天,李大姑和杨老实杨墨李竹四人一起去跟房东订了契约,交了钱领了钥匙。

这房子以前是饭铺,大体格局不用改动,那些桌椅还算不错,房东折了合适的价钱留给了李大姑。

一家人把房子上下打扫了一遍,又添了些新厨具就算开张了。

李竹看了看这铺子能摆得下六张桌子,卤肉可以在门口辟个柜台就行,还有麻辣烫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这么大的铺子就卖这两样有些空。

李大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她也深知自己厨艺不行,要开食肆还得请个厨子。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杨老实一听不禁后悔道:“你看,还真不如那间小的,卖这两样也够了。这大冬天的,菜也没了,光卖卤肉谁知道生意好不好?”

杨老实这话倒是提醒了李竹,这里可没有塑料大棚,冬天的应季蔬菜也就萝卜白菜以及一些干菜菇类。麻辣烫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铺子都租下来了,那就慢慢想办法吧。

李竹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开火锅店试试。冬天来了,大家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吃上一顿多舒坦。

火锅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不过在清河县还没有看到。

做这个也不用雇厨子,只好熬好底料就行了。

李竹跟家人说了这个决定,李大姑和杨墨都赞同,杨老实看他们三人都同意,也只好说先做个试试。

火锅店,首先是定做带隔断的锅子和特制的炉子,就是将直接将炉子安在桌子里面那种,当然,炉子外面还得包一层铁皮。李竹没料到古代的铁会这么贵,这又花了一笔钱,把杨老实心疼得直唏嘘。

趁着铁匠打制东西时,李竹开始在家制作调料,什么韭菜花,豆腐乳,甜面酱,辣酱等等,各种口味的酱料有七八种,瓶瓶罐罐的摆满了一桌子。

忙活了七八天后,杨氏饭庄终于开起来了。

李竹总觉得这么个小店,叫饭庄是不是有点名不符实。

李大姑对李竹一指斜对过,那家只放得下两张桌子的小饭铺,说道:“你看看人家。”

李竹一看,就见这家褪了色的店门上写着:潘家大酒楼。

李竹扑哧一声笑了。这么一比,杨家饭庄还不算出格嘛。

开业这天,有几家邻家的铺子都送了些礼品来庆贺。那胭脂铺的老板娘南玉,绸缎铺的老板花胖子等等来了。

蔡青则送来了两盆盆景。蔡青本想送完东西就走,李大姑却热情地拉住不让他走。

“阿青,你别跟我见外,找铺子没少麻烦你,你今儿个怎么着也得留下来吃顿饭。”蔡青笑了笑了,也就留下了。

杨墨的几个要好的同窗也来捧场。李大姑自是热情招待。

第一天,前十名顾客免费试吃,其他的顾客一律打八折,外加赠送小菜。

李竹杨云在后厨,杨墨收钱,杨老实则充当店小二,李大姑全场总指挥和总策应。最忙碌时,蔡青也当了一会儿店小二。

他当店小二时,有妇人进店总会夸上一句:

“哟,这家店不错,连小二都这么俊。”

“是啊,吴家酒楼的小二都没这么好看的。”

不过,她们一看到杨老实又说道:“也不都是这样,你看那个又老又丑。”

杨老实:“…”他是不俊,但也没至于丑吧。

好在,男人不像女人,对容貌也没那么在意,加上今天生意火爆,杨老实还是很高兴。

这一天像打仗似的,一家人忙到晚上,腰酸腿疼似的。

等到没人时,杨老实把门关上,大伙围坐在一起歇息吃饭。

李大姑此时是满面春风,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

她看着蔡青,越看越满意,以前的那点小心思又起了头。

李大姑就趁着这个劲头,笑着问蔡青:“阿青,你今年十六了吧,你娘跟你说亲了吗?”

蔡青微笑着答道:“还没有。”

李大姑继续探问:“你你想过想找啥样的没有?”

蔡青看了一眼旁边的杨墨,说道:“算命的说我不宜早婚。我想过了二十再考虑成亲。”

李大姑神色一黯,嘴里仍说道:“男孩子嘛,大些也无所谓。”

蔡青吃完饭就告辞离开。杨老实也趁着他的车回家,家里没有一个人,总得留个看门的。

剩下的几人就歇在饭铺里了,后院的几间屋子也收拾出来了。

蔡青和杨老实一离开。

杨墨就说道:“娘,你莫要再惦记阿青了,阿青真要对小云有意,不用您问,他早就表露出来了。”

李大姑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好吧,不问了。 我就觉得他这人挺不错。”李大姑至此真的彻底打消了招蔡青为婿的心思。

第58章 再相见

杨家饭庄开业半个月后,生意渐渐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