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竹以前的想法,在店门入口处,辟了一个角落放一个柜台,专门卖卤肉。

火锅分红汤和清汤,两种汤底的价钱不同,菜另外算钱。店里的菜式包括羊肉在内,还有各种青菜,香菇木耳豆皮粉条等。

李竹原本想着既然有了火锅,就不再卖麻辣烫了,谁知那些老顾客上来提意见了。他们说串菜可以经常吃,但火锅可吃不起,李竹一想也是,于是她跟李大姑一商量,又定做了一口大些的锅专门卖串菜,价钱跟原来一样,青菜一文两串,肉菜两文一串,为避免混淆,肉菜的签子用红漆漆了做记号。

三种生意一起做,彼此之间又互相带动。每天客人不断。李大姑等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杨墨还要读书不能天天来,杨老实一人就忙不过来。李大姑就商量着要不要招个小二。

他们忙归忙,但每到晚上盘帐时,每人都乐呵呵的。以前李大姑卖卤肉时,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意好时每月才赚七八两,如今倒好,每天能有一两银子的净收入。一个月就能把半年的房钱赚回来人。而且还不用再像摆摊时那风吹日晒了,时间来不及了就干脆住在店里,杨墨读书也方便了,不用再回村去住。

没几日,伙计的人选也有了。小伙子名叫张虎,今年十五岁,长得平头正脸,看上去挺机灵,以前就在这家店铺里干,因为老板关店,就回家去了,他一听说杨家饭庄招人,立即赶来。李大姑瞅了他一阵,问了几句,觉得挺满意,就留下了。小二的待遇跟别家差不多,管吃不管住,每月四百文钱。

张虎一来,李竹就轻松多了。 小伙子眼里有活,口齿伶俐又不奸猾。杨家上下都挺喜欢他。

李竹最近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自在。可是小白和大黄却觉得很不好,主人已经很久没让它们跟着进城,天天在家里呆着,都快发霉了。

李竹是真不敢让它们来,一是胡家那事还没彻底了结,二是它们两个太招人,万一被谁看上又要惹麻烦。

在饭庄开业一个月后,李竹听到了胡荣的消息。

胡家夜里进了一批盗贼,胡家上下十余口人被杀,这些盗贼杀了人劫了财,又放了一把火把胡家烧了个精光。官府已下了海捕文书捉拿这比盗贼。

胡荣死了。她的事是不是就该了结了。

李竹心底的一块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李竹正寻思着这事,就听李大姑高声喊道:“阿竹,快去买瓶醋。”

“哎。”李竹应了一声,拿着零钱跑出了饭铺。

李竹正快步走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清亮好听的童音问道:“姐姐,你的狗呢?”

“啊?狗?”李竹猛一回头。

当她看到面前这个孩子时,心里不禁吃了一惊。这个孩子大约八、九岁年纪,穿着干净整齐的青布衣裳,那张脸生得十分俊秀,一双深邃清冷的眸子中,闪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神色。男孩子抿着嘴定定地盯着李竹。

李竹认出这个孩子就是她在胡家救的那个带头男孩。

李竹早已打定主意,见了这些孩子也要装作不认识他们。

于是,她看着男孩温和一笑:“小弟弟,你也喜欢我家的狗啊,你以前还喂过它是吧。它现在乡下看家呢。”

男孩的一双明眸专注地看着李竹,静静地听她说完。他向她走了几步,压低声音道:“姐姐,你不用怕了,那个人已经死了。没人知道的。”

李竹怔了一下,随即就明白他说的是胡荣。

她故作茫然地说道:“小弟弟,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想你是认错人了。我还有事先走了,你也回去吧。”

李竹不再理他,转身便走。男孩子执著地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

李竹停下,他也停下。李竹走,他也走。

街上的行人还以为他们是姐弟俩斗气,有的还朝着他们笑。

走了一阵,李竹无奈地回头说道:“你真的认错人了。”

男孩抬头看着她的脸,十分笃定地说道:“我没有认错,我记得你的声音,你走路的样子。”

两人对峙片刻,男孩突然一低头,低声说道:“你嫌弃我是不是?”李竹一想起他的遭遇,只觉得心中最软的地方被轻轻一击。

她略略弯下腰,对男孩说道:“我怎么会嫌弃你,那又不是你的错。我只希望你忘掉这一切,包括我在内,去开始新的人生。明白我的意思吗?”

男孩突然抬起头来,眼中一片璀璨:“你终于承认了。”

李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我叫沈明泽,李竹姐姐。”沈明泽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浅浅的雀跃。

沈明泽一直跟着李竹身后,李竹买了醋回杨家饭庄,他还是跟着。

到了杨家饭庄,客人们见了不禁惊呼:“这是谁家的孩子,真好看。”

沈明泽这会儿跟在外面时又有所不同,显得十分活泼可爱,嘴也甜。不多一会儿,李大姑就喜欢上他了。

沈明泽在杨家饭庄呆了一会儿,李竹送他出来。

“你别再乱跑了,不安全,你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去。”

沈明泽指指街角的两个男子,原来它有人保护。

李竹松了一口气,目送他走过去才转身回店里。

沈明泽每隔几日就会来店里一趟,除此之外,李竹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这日,跟往常一样,李竹又被打发去跑腿。她刚出门就遇到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南玉。

南玉一见了李竹就笑吟吟地问道:“哎呀,妹子,今日你那个蔡家哥哥来没来?”

李竹哭笑不得,这南玉隔了这么久还是对蔡青念念不忘。

“行了,不逗你了,我回了。”南玉说完扭身离开了。

她刚走一步,就听得“哎哟”一声,刚好与一个客人撞上了。

“对不住,这位公子,奴家失礼了。”南玉娇声道歉。

“无事,无事。”

李竹转头一看,那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吴成材的堂哥吴成名,尽管这兄弟暂时没来找事,但李竹一看到他们,心里就膈应。

吴成名此时眉眼轻挑,满脸笑容。南玉一看是他,立即收了往日那种风情万种的模样,难得的一脸严肃。

“公子是来杨家饭庄吃饭吧,这位子都快坐满了,公子快请。”说完这话,南玉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连腰都没扭一下。

那吴成名站在原地目送着南玉的背影,直到南玉进了胭脂铺子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李竹怕这姓吴的找事,赶紧进店告诉李大姑吴成名来了。 李大姑果然也有些紧张。但他们开门做生意,是没办法挑选客人的。对方既然来了,他们就不能不招待。

第59章 揭穿白世杰

好在吴成名这次竟真的只是吃饭,结帐时还夸了一通。杨老实忐忑地笑笑,见他离开,心才放到肚子里。

吴成名走后,杨家饭庄又来了一个,不,是两个意想不到的客人。他们竟是白世杰和李寄。

李大姑看到这两人,心情也不怎么放松。

不过,李寄跟以前大不一样,此时的他因为生病瘦了不少,脸上的神色也谦和起来,对白世杰毕恭毕敬的。

看到李大姑和杨老实也笑着打了招呼。

“寄儿,来了,瘦了啊。来来,白公子这边做。”李大姑热情地招待两位。

李竹却在想,李寄怎么会勾搭上了白世杰了呢。

两人吃完饭,李寄和白世杰争着结帐,李大姑说要请他们吃饭,李寄态度坚决地扔下了五十文钱,话也说得好听,说开门做生意不容易云云。

他们一离开,杨老实就跟李大姑说道:“这孩子怎么变了?难道是长大了懂事了?”

李大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那是她娘家侄子,她抿抿嘴笑道:“我也盼着他变好。还得等等看。”

晚上杨墨回来,也提到了李寄的事。

“阿寄这次竟是大变样,对同学和气了许多。有白世杰斡旋,其他人也不敢再当面笑话他。想必他是吸取上次的教训了。”

对此,李竹并没有急着做出评价。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杨家饭庄已经开业两个月,从第一个月开始,李大姑就开始给李竹分红。每月差不多八、九两银子,杨云也有二三两。

杨云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激动得不敢相信。

如今生意兴隆,李大姑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杨云的婚事上了。

杨云的婚事没有落实,李家村那边却传来李三姐攀了一门高亲的好消息。

李竹一听到高亲,心里就一咯噔。以那一家人的尿性,这亲事绝对不会对李三姐有什么好处。

李竹最先想到的,李家会不会将三姐送给有钱有势的人做妾。她一说就被李大姑给打断了:“你这孩子不知道里头的规矩,李寄将来是要读书做官的,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做妾的亲姐?”

李竹还在猜测中,消息接连而来。

李家攀的高亲不是别家,正是白家,还是那个白世杰!

李竹愤然骂道:“咱们跟他有仇吗?怎么专门算计咱们家?”李大姑也忿忿不平。

看来这个白世杰不骗成婚是不罢休了。

可是这次的事有些难办。李家可不像杨家,李家的那帮人要的是权势才不敢女生后半生的死活。

“咱们怎么办?咱知道不能看着不管?”李大姑先对杨墨说道。外人她还不忍心呢,何况李三姐还是她亲侄女?

杨墨沉吟半晌,道:“娘,这事咱不能直说,我舅妈那人你也知道,万一咱说了她把这事张扬出去了,或是告诉白家怎么办?”

“这倒也是。”李大姑再次犯了愁。

李竹想了一通,也没想出好办法,直接告诉李三姐?没用,就算她知道了,也做不了主。

白世杰是打定主意骗婚,那就让他好男风的事情暴露出来。不过,该怎么揭穿真相同时又不暴露自己,这需要好好思量。

白世杰既然好男风,肯定有相好的男子,很有可能还不止一个。李竹决定跟踪白世杰,先掌握他的行踪再下手。

李竹这次没敢带小白,它现在已是名狗,辨识度太强。于是小灰成了她的最佳帮手。

白世杰表面上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十分洁身自好。一般的活动范围也就是白家和学里。

李竹这次装扮成卖梨的小男孩子,篮子里还放着小灰。

她在白府前面不停地转悠,等了小半个时辰,终于等到白世杰现身。

白世杰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车,而且是单独一人,他穿过街道,不快不慢地走着,然后来到了隆庆街飞鱼巷里的一处宅院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个少年笑呵呵地开门迎他进去。李竹在外面等了一个时辰。此后,她又跟踪了几次,已经大体确定这个男子应该是白世杰的情人之一。为了确认这个消息,她还放小灰进去查看了一下。

无奈,小灰不像小白能直接跟她交流。不过,它也听懂李竹的意思,于是它叼了一只袜子出来,表明里面的两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消息确定,怎样才能大张旗鼓的捉奸成双呢?

李竹在门口转来转去,这时有巷子里有几个孩子正在踢蹴鞠,李竹突然灵机一动,她可以让孩子把蹴鞠踢到院子里,然后装着去捡蹴鞠骗开门,这样也不行,她给了两人准备时间,就做不到捉奸在床了。

李竹正在苦思冥想,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熟人的声音。

“他娘的,什么玩意儿,整天的巡逻,净给咱哥几个派这等又累又没油水的活。”

李竹扭头一看,就看见一班挎着朴刀的皂隶,骂骂咧咧地从巷子里走来。说话的那人正是先前打过交道的周捕头,也就是杨家大伯母朱氏的嫂子的同乡。

李竹盯着这帮人看,这帮皂隶也注意到了李竹,李竹穿一身打着补丁的灰布衣,头上戴着破帽子,脸上脏兮兮的。

那周捕头一看到她就皱起了眉头,恶声恶气地骂道:“小兔崽子,你瞅啥呢。爷们也是你这等贱民能瞅的,滚。”

李竹故意跟他们呛声:“我卖我的梨,凭什么让我滚?你还不让我瞅,你以为你是谁?一帮看门狗!”

“哟赫,这小兔崽子还敢跟咱们犟嘴,反了天。”

周捕头凶神恶煞地就来揪李竹,李竹把头一低,把周捕头腰上一撞,顺手抓了一个东西拔腿就跑。

周捕头气得在后面大声叫骂,一帮人在身后紧追不舍。

路上的行人,巷子里的居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伸头探头地瞧热闹。

李竹沿着巷子一通乱跑,逢到无人时就躲进空间,觉得差不多了又现身吊着那帮衙役。

李竹跑了一圈,又折了回来,此时巷子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大人孩子都有。

有胆大的就问这帮衙役怎么回事,衙役给的解释是卖梨的孩子是小偷。

李竹一边跑一边回头呸周捕头。

周捕头气得一佛出气二佛升天,他堂堂一个捕头竟然让一个小孩子给耍了。

到了一圈,李竹觉得时机到了,就拿出一样爬墙用的东西,用铁钩钩住院墙,跳进了白世查进的那栋宅院,当然,她跳进去时还故意留了一篮子梨在外面。

周捕头追到这儿时当然也看到了这篮子梨,他们连门都没敲,直接撞门进去,而李竹一进去就门拴打开了,周捕头一帮人是长驱直入。

那帮看热闹的人也跟着挤进了不大的院子。

“出来出来,快把小偷交出来。”

周捕头粗声粗气地嚷道,他听到里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愈发认定是小偷在躲藏,于是一脚踹开了房门,众衙役如狼似虎地齐涌进去,看热闹的人也跟着挤进去。

“她娘的——”周捕头骂了一句。

众人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往里看,他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一男一女赤条条的缠在摞在一起,不,再仔细一看,不是一男一女,是两个男人。

“我的娘哎——”

有人大人惊叹。

“伤风败俗的玩意!”

“真是污了我的眼。”

周捕头呸了一口,骂声晦气。

床上的两个男子手忙脚乱的去拿衣裳,却发现衣裳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去抓被单,被单也无故消失了。

“滚——都给我滚——”其中一个男子捂着脸,蜷缩着身子大声骂道。

周捕头看这院子不大,屋里的家具也简单,就断定这家人是个寒酸人家,他也没什么可怕的。再加上心头不爽,就想着借着机会出口恶气。

周捕头笑嘻嘻地去扳那个暴跳如雷的男子的身子,一边笑,还一边狐假虎威:“知县大人正在整顿本县民风,你们二位倒好,青天白日的,躲在屋里做这等伤风败俗的勾当。你们说,该当何罪。走,带走。交给大人好好教谕一番。”

那男子依旧捂着脸,声音阴沉肃杀,他小声对周捕头威胁道:“识相的,赶紧走,否则…”

“否则如何?你倒是说呀。”

周捕头和几个衙役不由分说地将两人硬生生地扳过身子,同时,掰下了他们捂着脸的手指。

“啊——”周捕头看到该人的脸,顿时吓了一大跳。

“不可能。”他自言自语道,然后情不自禁地揉揉眼睛。

其他人也一起傻了眼。另一个男子他们不认得,也无关紧要。

但这一个,他们不可能不认得。

他就是知县大人的侄子白世杰!

周捕头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其他的衙役立即反应过来,开始粗声粗气地驱赶看热闹的人。

“去去,都走开。 ”

这时,人群中有个声音大声叫道:“我知道他,他是白世杰,知县大人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