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关上门坐在床沿上默默发呆,她在考虑着以后的事。此事或许就是个契机,她就此独立出去吧。刚从李家出来时,一是人不生地不熟,二是不能立女户。她只能麻烦李大姑。现在再呆下去,做事情就有些缩手缩脚的。况且出了这种情况后,再呆一个屋檐下彼此就有些尴尬。不过李大姑对她的恩情,她是不会忘记的。她以后再慢慢报答吧。

此时,在李大姑的房中,这夫妻二人说着说着就起了争执。

杨老实本以为此事肯定一说就成。毕竟,他觉得自家儿子是一等一的好,现已经是童生,下一步就是秀才了。他家境况也好。最主要的这是亲上加亲。李竹没有理由不同意。

当李大姑很委婉的把李竹的意思说出来后,杨老实就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说道:“孩子他娘,这不可能吧?你是不是没把话说清楚,是不是女孩家害羞不好意思?”

李大姑肯定地说道:“我看不像是害羞,阿竹的性子不像阿云,一说到婆家就脸红。她说她把阿墨当亲哥哥看,没旁的意思。还说阿墨对她也是这样。”

杨老实说道:“怎么没旁的意思,你没看平常他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吗?你看阿墨这次回来,给她买的东西比阿云都多。你再跟她好好说说,不是我夸口,就咱家这条件,咱儿子这人才,有多少姑娘想入咱杨家的门,我就想着寻个知根知底的,又是亲上作亲,她倒还拿乔。”

李大姑道:“我看就算了吧,再问就有些不好了。她住在咱家,跟强迫人似的。”

杨老实一听就有些不乐意了,声音也提高了些,“啥叫强迫她?我也是为了她好。你不替她想想,就依她在县里当堂跟县太爷争吵,跟父母断绝关系的做派上,一般人家谁敢娶?再说她的性子也不柔顺,将来嫁到别人家少不得跟公婆妯娌争口,到时又没人娘家撑腰,不受气才怪。”

李大姑的气也有些顺,当下就道:“跟县太爷的事你不是在场?我后娘和弟弟那一家子的品性你不清楚?别人说嘴就算了,你咋也这么想?照你说的,咱家条件这么好,阿墨想找啥样的不行?”

杨老实赌气道:“我怎么觉得你对侄女比对儿子都好?”

李大姑道:“我儿子我能不疼?就是因为疼,才想着要找个合意的,不但咱俩合意,他们双方也得互相稀罕。这可是要过一辈子的。”

李竹不知道大姑怎么跟姑父说的,反正第二天,她就觉得家里的气氛不对。

杨老实的脸本来就长,稍一拉脸就更容易让人觉出他的不高兴。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他所谓何事。

杨云一脸紧张地看看自己爹娘,又看看李竹。她也偷偷问过李竹,李竹仍拿对李大姑说的那番话说给她听。

李竹随意扒了几口饭,就找借口溜了出去。李竹带着小白大黄在果树林里漫步思索,她在想着怎么跟李大姑说出搬出来的事。不,她得先盖房子。

好在上次卖方子的钱还有一些,她买荒地和山林花了一百两,买树苗雇人又花了一些,再除掉买牛和驴子的钱,现在还剩下一百多两。盖房子还是够用的。

先盖一栋小院子住着,将来有钱了再另做打算。

当李竹委婉的把要盖房搬出去的想法透漏给杨家人时,果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李大姑一听就有些生气,她说道:“阿竹,你这是生大姑的气了?”

李竹忙笑着说道:“不瞒大姑说,我早有此意。年前在买荒地时就有这打算——你先听我说完:你是我亲姑姑,姑父也是个有大气量的人,不然也不会在我走投无路时收留我。哥哥姐姐待我更不用说,我在家住到什么时候都好说。

只是大姑想想,表哥都十六了,马上就该说亲了。人们都说姑嫂是天敌,这亲小姑子都未必跟嫂子合得来,更何况我是一个表妹。我现在搬出来,没人会说什么,万一等嫂子进门后合不来再搬出来,那就闹得不好看了。再说了,咱们两家离这么近,搬不般都一样。我想大姑了,几步路就到了。咱们这叫分房不离家。”

李大姑听完这长长一段话,看了李竹一会儿,见她心意已决,再想想老伴的态度,便叹口气道:“也行,就随你吧。”

李大姑把此事转述给了杨老实,杨老实不悦地说道:“想搬就搬吧,总归是翅膀硬了,用不着咱们了。我好心替她打算,她倒气上我了。”

李大姑低声斥道:“还不都怪你,你要不提这事不就好了。不是我向着她,阿竹也算对得起咱们了。断亲的银子是她出的,咱家的房子也是她帮着盖的,若不是她,我哪会做卤肉开饭铺子,要不是她咱家能过成这样?做人要知足,这孩子摊上那样不开眼的爹娘,已经够可怜了。你就不能体谅体谅吗?”

杨老实被李大姑这一通训,心里不禁有些虚,赶紧放软了语气说道:“我不是发发牢骚吗?你说咋样就咋样呗,当初你说要接来,家里没钱,我宁愿借钱也依你,你可别忘了,她那时可是顶着扫把星的名声呢。我一个当姑父的做到这份上够可以了吧?”

李大姑虽然不忿,可觉得他说的也算是事实。语气不由得也软了许多,哄他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厚道人,要不我当初咋看上你呢。你这姑父没得说,她那个侄女也没得说。我就是希望你心里不要有芥蒂。你没看她跟咱们说话都是想了好久,一个字一个字地揣摩着说吗?不就是怕咱们生气吗?她比阿云还小两岁,可是那心机比阿云深了许多,还不都是逼出来的。”

杨老实想想也是,心底不由得软了几分,对李竹的怨气也没那么深了。

杨老实讪讪地道:“我还听算命的说她跟咱家有缘,旺家旺夫啥的人。”

李大姑接道:“这旺不旺的也得看缘分,就算当不了我儿媳妇,也是我侄女,不照样旺咱们家?”

杨老实道:“好吧,好吧,我说不过你,都依你行了吧。”

李大姑夫妻俩正在说话。 杨墨犹豫片刻也起身去树林里寻找李竹。

“表哥。”李竹一看到就笑着喊道,神色跟往日一样自然。

杨墨还是有些局促,他躲闪着李竹的目光,酝酿了一会儿才说道:“其实你不必搬出去的,就当是个玩笑,过些日子就没事了。要不,我去朋友家躲个几天?”

李竹看他这样,觉得十分好笑,就说道:“你干吗要躲出去,难道我是老虎?”

杨墨也跟着笑了。李竹接着又跟他解释了自己搬出来的理由,跟对李大姑说的话大同小异。

“…其实搬不搬都一样,总共就几步路的事。表哥别多想。我搬出来,咱家可以多占一块宅基地。你看这儿风景多好,将来说不定有达官贵人来建别业呢。”

杨墨也像是被她说服了。只好说道:“好吧,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就依你吧。”

事情商量完毕,李竹就开始着手盖新房。她自己亲手画建房图,请工匠和泥瓦匠来商量。房子建在半山坡的一整块四方形的平地上。居高临下,视线开阔。背后是一片竹林,坡地四周全是果树,向远处能眺望到波光淋淋的芦苇荡,春日里芦苇招摇,五颜六色的水鸟在水面滑翔啁啾;当夏日荷花盛开时,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时又是一番景象,芦苇枯黄,荷叶凋残,一池秋水映着长天。因为靠近大面积的水域,这里夏天不甚热,冬天也不太冷。空气湿润清甜,润得人脸上润润的。

李竹想着自己将来的房子,想着这样的美景,心情不禁好了许多。

不过,李竹要和杨家分家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村民们的说法不一。有不少人说是李竹跟杨老实一家吵嘴了。那些眼红妒忌杨家的人更是坚信这个说法。

特别是杨家大伯母朱氏,特意来关切地问李竹。

李竹看着她,淡然说道:“没有吵嘴这事,是我喜欢这个地方想盖座别院。”朱氏撇嘴,她才不信。

再有村民来问李竹,李竹就笑道:“我连着几夜做同一个梦,说我要住在这儿会发大财,我就想试试,你们等着啊。”李竹还真没说错,这里确实藏着一批财宝,可惜她只能看不能用。空间说让她留着做正途,可她还碰上合适的机会。只能先留在那儿了。李竹没想到的,这批钱很快就要用上派场了。

第85章 新官上任

李竹的房子在有条不紊地建造着,建房的工人还是跟栽树时一样,只给工钱不管饭。李竹给的工钱比一般人家稍高些,这些人干活都十分卖力。房子是一天一个样,差不多半个月就能落成。

杨老实经过李大姑的一番调、教也渐渐明白过来。这些日子,杨老实过得十分憋屈,老伴、儿子时不时出口埋怨他,就连一向温顺的闺女也会说上几句。他起初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觉得他是为李竹好,她不听就罢了,怎么家人还说自己。

杨墨却说他是挟恩逼婚,又讲了一番大道理,杨老实仔细一想也觉得有些道理,加上杨墨又说,李竹将来是要有大出息的,他就把以前的那些小心思收了起来,专心地帮着李竹盖房子和监工。李竹也没跟他计较,觉得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毕竟她不想让大姑和表哥为难。

房子先盖了三间正房,厢房先预留出地方,以后再慢慢加盖,反正李竹一个人也住不了那么多。院子是肯定要盖的,而且院墙越高越好。牲口棚,狗屋鸡窝兔子窝都留了出来。有了自己的家,她以后想养什么就养什么。

这片昔日静寂无人的荒地上,如今是人来人往。早春时栽下的果木已经大多都成活了,翠绿的叶子在阳光发出光泽,有一部分成年果树已经开了花,那些花儿,远远望去,白的像雪,红的像霞,无数蜂蜜嗡嗡围着花儿打转。到处是一派了蓬勃繁忙的景象。

大黄和小白也十分兴奋的胡乱转悠,有时还看着赶鸡赶鸭。李竹看着这一切,悄悄对小白说道:“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我想养几只狗就养几只,连小虎养着都没问题。”

“汪。”小白应了一声。

李竹觉得自己可以开一个动物园了,各种动物都齐集了。对了,还有她放归山林的小狐狸,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那是她被刘氏接回李家村时养的宠物,养了几天就放回去了。当时一是因为大狐狸来找它,二是带回去不方便,所以就放了。 现在倒有些想念了。

李竹正在盖房时,杨墨那边却带来一个消息说,李三姐和白世杰今日要来杨家做客。

杨家对这个消息显然有些吃惊,不知道白世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既然对方要来,那他们就热心招待呗。反正要不过几天,李三姐就跟白家离开清河县了。

白世杰和李三姐是在中午前到达杨家的。多日不见,白世杰跟以前相比,显得更加阴沉了。以前的那件事让他面上无光,很少在人前出现。

李三姐的打扮比以前光鲜许多,脸上也带了些笑模样。她跟李大姑和杨云说了会儿话,趁着她们去忙时,她悄悄拉着李竹说话:“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家陪着我,跟以前的那些人也断了来往,我昨日提了提大姑和你,他今日就主动提出带我来看你们。你说他是不是真的改了?”

李竹不忍心打击她,只好顺着她说。有些真相只能靠她自己去挖掘。

吃饭时,女人坐一桌,男人一桌。杨老实和杨墨陪着白世杰说话,两个人都有些不走心,气氛不十分融洽,好在大体礼节都过得去。李三姐却显得十分高兴,比往常健谈许多。

吃过饭,杨墨觉得枯坐无聊,就提议出去散步消食。白世杰欣然同意。

众人朝果树林里走去。白世杰看到小白时,对李竹说道:“想不到你还真能保住它。”

李竹客套地嗯了一声就没再搭话。

白世杰愿意落后几步,他的眼睛看着不远处的荷塘,话里有话:“你说当初害我出丑的那个人,若是知道她即便做了这些,也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她会不会追悔莫及?”

李竹呵呵一笑,说道:“我想她应该不后悔。其实后悔又有什么用,做就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

说到这里,李竹看了小白一眼,又追加一句:“就连狗也是这样,像小白偷吃了肉,就得挨打。”

小白愤怒的龇牙,它才不偷吃肉,它从来都光明正大的吃。

“呵呵,是吗?”白世杰的笑声有一种阴冷的感觉。

他骤然转过身来,盯着李竹,一字一句道:“其实,你跟你三姐根本不像亲姐妹,我觉得像她那样的才是个好女人。贤惠、温顺,极易满足。”

李竹似笑非笑,心想这人不但是同性恋还是个蛇精病。

“可是我三姐那样的好女人最终找了你这样的男人。所以,你是在警示我吗?”

白世杰瞪着李竹,被噎得一时接不上话来。

李竹到底顾忌着李三姐的面子,怕自己这边呈一时之快,到头来白世杰给她脸色看。于是很快又说道:“不管怎样,你的目的也达到了,我们好歹也算是亲戚了。以后说不定没什么机会再见了,所以我们别再争吵了行吗?”

李竹说完,径自离开了他。杨墨见白世杰跟李竹说话,眼里有些不解,一直注意着他们这边。

李竹很快赶上了他们,李三姐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白世杰,又看看李竹,李竹主动过去解疑,“他问我种果树的事呢。”

“哦,原来是这样。相公的叔叔一向重视农桑,连带着他也这样。前天婶婶还叫我过去说话,问了些乡间的事。”李三姐显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觉得能被知县夫人叫过去问话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李竹笑笑没说话,她真心希望,白家这样祥和的景象能维持得长一些。

众人沿着树林走了一会儿,又在池塘边看了会荷花。白世杰又趁机凑到李竹面前说话。

他说道:“我叔叔卸任后,来的是陈家的人,我知道你对姓陈的一直抱有非分之想。不过,事情恐怕不能如你所愿。陈观是来了,可是他却有一个严厉板正的大哥。你好自为之吧。”

李竹怜悯地看了看白世杰,这人出问题的果然不止是性向,连脑子也有问题。

三日后,李三姐便随白家离开了清河县。临走时,她拖胭脂铺的老板娘南玉给李竹捎来一包东西,里面有几样首饰,几个精致的荷包。一看就知道是白家打赏给她的。刚得了这些,就送给她,也算是有心了。李竹心中一阵怅然,但愿她在这个坑里呆得舒服些。

白知县卸任,从京城来的陈知县上任。这在清河县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大伙都在悄悄打听这新来的知县老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性子如何?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可别来了一个刮地三层的贪官就好。

不过,这个新知县一直静悄悄的,很没存在感,也没有通常的新官三任三把火的举动,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一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百姓心头疑惑,一时半会也打听不出什么来,于是渐渐地心就慢了,像平日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那些大乡绅、财主们却在小心观望。

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李竹,此时,她家的三间正房已经盖好了。不过因为马上就要收麦子,所以院子只得暂停一阵。

杨家也有几亩麦子要收,李大姑和杨老实等在地里忙活,李竹也时不时地去送水送饭。她打算让新房晒晒潮气就搬进去,这些天仍然住在大姑家。

杨家的地少,麦子很快就收割完毕。接着又种了一茬庄稼。李竹的那几亩荒地也种了一些庄稼。不过,人们在犁地的时候,却在这荒地上发现了一口泉眼。泉水喷涌,水质十分清冽干净,这立即引起了村民们的围观。有人捧着喝了几口,说味道十分清甜。

里正很快也来了,他立即组织村民们在泉眼旁挖了一个深坑,好让泉眼汇入其中。有的村民跟李竹打过招呼后,就来挑水食用,李竹也不阻止,任他们去挑。泉眼引起的热闹过几天就淡了下去。

又过了几天,李竹觉得房子潮气干了,就准备搬进去。杨墨却拦住不让她搬,说他听人说临近的湖州府因为旱灾,不少灾民已经开始向这清河县流窜过来,他怕李竹一个住太不安全。

李竹想了想,只好决定再等几天,等院子盖好以后再搬。

第86章 少年情怀

麦收之后不久,杨墨和蔡青又要去省里参加院试。这是童子试的最后一关,若是过了便是秀才了。李大姑和杨老实比杨墨本人还紧张。两人上下忙碌采买东西,打点行李,千叮咛万嘱咐的。

李大姑顺口问道:“对了,阿墨,你还是跟蔡青一起去吗?”

杨墨叹了口气道:“本来说好是要一起去的。”

李大姑一听话头不对,赶紧问怎么回事。

杨墨只好实话实说:“阿青的弟弟不想让他去,一会说家里没人照顾,一会儿又说钱财不够用,借口找了一大堆。其实他就是妒忌阿青,生怕阿青考得比他好,压了他的名头。”

李大姑一脸忿然,这弟弟怎么比外人还见不得蔡青好。

“那他就不去了?”李大姑又问。

“还没定呢,他让我先走。”

李大姑摇头不语。毕竟这是别人家的事,他们也不好掺和。

杨墨走前一天,蔡青来送行。他的神色仍是淡淡的,只是眉间有些郁色。

杨墨提议他们出来走走,两人走到李竹新盖的房前时,蔡青顺口问了一句。当他得知李竹竟要搬出来住时,不禁有些惊讶,问道:“她一个姑娘家,住这么荒僻的地方合适吗?”

杨墨不自然地笑了笑,隐晦地说道:“…之前发生了些事,她想搬出来住,只好依她。”

蔡青付之一笑,很快也猜出了什么事。便揶揄道:“要不,你就说你有心上人了。”这个谎言,他们在肖氏当初污蔑李大姑拐带李竹时就用过一次。

杨墨摇头苦笑,然后又正色道:“咱说正事吧,阿青,考试的事,你不再慎重考虑一下吗?”

蔡青面有难色,低声道:“我再想想办法吧。”

当晚,小凤来串门时,就跟李竹说了蔡家的事,他们是邻居,小凤知道得自然比别人多。

小凤愤愤然说道:“小竹,你不知道那个蔡白有多可恶,他拿走了阿青哥哥的钱,就是不想让去省城考试。”

“什么?他爹娘不管吗?”李竹也觉得这人可恶。

小凤恨恨道:“管什么管?怪不得人都说,有后爹就有后娘。蔡白是他爹娘的心肝宝贝,他平日里就爱欺负阿青,他们家也就那个蔡蓝和蔡丹还好些。”

李竹每次都暗暗吐槽这家人的名字,彩蛋,菜篮子、白菜什么的。

过了一会儿,小凤又道:“我想把我的私房钱借给阿青哥哥,让他去考试。”

李竹看着小凤,小凤脸色微红,一副少女怀春的神情,她期期艾艾地说道:“小竹,你能不能…”不等她说完,李竹就明白她是想借钱。

李竹笑着问道:“你想借多少?”

小凤脸上一喜,接着反问道:“你哥去省城考试要花多少钱?”

李竹想了想,大姑好像给杨墨拿了八两银子,毕竟穷家富路,多带些心里也放心。不过,一般人用不了那么多。

李竹报出了这个数,小凤一脸灰败,这么多,她什么时候才能还得起?

李竹最终还是借给了小凤五两银子,小凤长这么大,没拿过这么多钱,生怕弄丢了,拿了钱向李竹道了谢就往家跑去,应该是急着给蔡青。不过,李竹觉得蔡青不一定会收。他要借也会向杨墨这样的朋友开口。

她猜得果然没错,钱很快就回到了她的手里。还是蔡青送回来的。

“我已经想到办法了,不过还是谢谢你和小凤。”蔡青把银子还给李竹如是说道。

“真的想到办法了?”李竹问道。

蔡青笑了笑,说道:“是的。小弟帮我找到了丢失的钱。”李竹猜测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两人站在树荫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李竹突然想起小凤,脱口而出道:“小凤好像很喜欢你。”

“呃…”蔡青闻言不由得一怔,接着说道:“她还是个孩子。”

“她也不小了,今年十三了。”小凤跟李竹都是属于发育略迟缓的人。跟同龄的女孩子相比,略显干瘪瘦小。

蔡青神色尴尬,李竹忙说道:“不好意思,我说话太直白了。”

“没事。没事。”蔡青接道。

李竹正要再说些什么,突然觉得肚子一阵剧痛,这是…还好不是胸口疼痛。

她皱着眉头,说了声:“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

“…等等。”蔡青的话有些语无伦次。

“怎么了?”李竹微微弯了腰问道。

“你、你的裙子上有血。”

李竹的身子一僵,这是来月信了。自从初潮之后,她的月信一直没再光临。今天来个突然袭击,还是在这种场合。也不知道蔡青猜没猜到。不过也无所谓了。

李竹佝偻着腰往家慢慢走去。谁知大姑家此时一个人也没有。大姑和杨墨到县城买东西了。杨老实赶车,杨云也顺道去逛逛。李竹怕热,就没跟着。

李竹离开后,蔡青犹豫片刻也跟了上去。

见她家中果然没人,就责无旁贷地照顾她。

“你先进屋歇息,我给你烧点温水。”

李竹胡乱点了点头,也没拒绝。

李竹换好月信袋,就听见敲门声。蔡青端来了一碗煮好的红糖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