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奖在世界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于奥斯卡之于世界电影节的影响力,格莱美奖问世之初并没有多大名气,电视帮了不少忙。电视不仅将格莱美原本刻板的颁奖仪式变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还通过向全球直播极大地提高了格莱美音乐奖的国际知名度。大量欧美歌坛巨星登台献艺。加上美国人擅长运用的舞台艺术和技术手段,更使格莱美的颁奖仪式成了风靡世界的娱乐活动。这让格莱美颁奖仪式走向世界,为格莱美音乐奖成为全世界音乐人广泛接受的一个奖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格莱美获奖作品当然不是依靠少数人炒作,或者唱片公司自吹自擂,就能够得出来的结果。事实上。每一个留声机的颁发,都会经过专家和严格程序评选。这些作品本身的高质量加上电视的渲染在使获奖者走红、唱片热卖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起到了领导音乐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评委们也是消费者,自然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热卖唱片、走红歌手、流行电影歌曲当然也最容易走进他们的视野。

第17届格莱美音乐大奖的颁奖会上,有两个最热门的人物,一个当然是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约翰.列侬,而另一个就是这两年风靡欧美亚的苏菲。至于其他人选倒是都在媒体的意料之中,而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位身上。

二月二十六日,下午四点,夕阳将天边染上了一抹酡红,格莱美颁奖会场的入口处,那块巨幅的红地毯如同一片燃烧的火,周围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倒是红地毯上人影疏落,但也是最闪亮的地方。

颁奖典礼不是音乐会入场,得了门票之后随心情进入。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组委会认真考虑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包括艺人抵达的大概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大会的进行,还要配合媒体的采访,最后还要考虑与大会进程的衔接。

所以从四点开始,就陆续有艺人踏上红地毯,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红地毯上就成了最为闪亮的地方,而周围一波一波的欢呼声,无疑为这个不是很暖和的季节增添了热度。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用更为激烈的话说,同行绝对是冤家,在每一次重大活动中,出场的艺人之间都会暗自比较,譬如出现在红地毯上的时间,还有所穿着的服装,尤其是在女艺人当中,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不要撞衫是第一要素;如何凸显自己、走在时尚尖端是第二要素。

娱乐圈的竞争,无处不在,每一次重大典礼,都是一次汹涌浩瀚的暗战战场,也是所有媒体和广大粉丝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八卦。

作为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典,格莱美颁奖典礼吸引了所有音乐记者、包括娱乐记者们的注意,当然还有不少歌迷的到场支持。

此刻,红地毯的最佳视角已经被先后赶来的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占据,长枪短炮架起,一付如临大敌的模样,他们是来得最早的一批人,就是为了抢占一个能够拍摄到最完美照片的位置。而红地毯的两侧则聚集了数量众多的歌迷,事实上,他们并不像此时所表现的这么安静,如果不是有栏杆和保安挡着,恐怕他们早已经冲上红地毯拉着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说‘久仰’了。饶是如此,他们也是一个挨一个,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足有上千人。在他们的手上,举着自己喜爱的歌手的海报,有些人还拉出了横幅标语,为自己喜欢的歌手助威,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兴奋的表情,能够在这种盛会,有机会与自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他们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对于艺人之间的暗斗,苏菲当然很清楚,只是她并不介意。对于她来说,格莱美这个颁奖典礼,不过是她漫长征途上的一个休息地,不能说是视若无睹,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有几位女歌手的服饰就是由天使公司设计制作的,而作为一个音乐界的小字辈,苏菲很自觉的早到。

还没有到四点半,一辆红色的法拉利跑车就在红地毯前停了下来,于是立即有无数目光被吸引过去…这个时候来到这个位置停车的,基本上都是参加典礼的嘉宾或者艺人。就在汽车停下的一瞬间,那些有着敏锐直觉的记者们已经作好了拍摄的准备。

敞篷跑车上坐着两个女孩,一目了然,在司机旁边的那个女孩打开车门,修长的双腿先伸出车门,下一刻已经站在了车旁,伸手摘下遮打了大半个面庞的墨镜,随手将它别在衣襟上。

“sophie!”

“sophie我爱你…”

“sophie,我们支持你!”

“sophie,你一直是最棒的!没有之一…”

虽然现在还有几分早春的轻寒,但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聚集在这里的人们爆发出连他们也意想不到的热情,将那最后一丝寒意都驱走,当苏菲走下车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迎面而来的炙热。

无数激动的脸庞,仿佛海啸般的欢呼声和摇动的标语、海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刺眼的闪光灯也不是那么感觉强烈了,因为苏菲的目光和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歌迷们的身上,频频作出回应

第二百六十二章 音乐盛典(二)

艺人们对于出场的时间都是很在意的,组委会也是滑头,他们只规定了一个泛泛的时间范围,让艺人们自行掌握时间,只要不耽搁典礼的正常进行,他们才不会强行安排,得罪某些艺人。所以,许多公司和经纪人都挖空了心思,探听其他艺人的出场时间和服装,一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出场时间,二是为了避免撞衫。

尽管对于出场次序没做硬性的规定,但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一些有名气的艺人都会选择稍后的时间出场。但大多数新人会选择早一点出场,毕竟他们还无法和那些神级明星比较。

苏菲却是没有这么多的顾忌,所以她很早就过来了。当那些望眼欲穿的观众们看到她的时候,刹那间热情高炽,欢呼声、尖叫声如同火山爆发一般。

高大的树木、青翠的草坪、落日余辉、火焰般的红地毯、香车美女…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在这一瞬间定格,许多的照相机捕捉了这一最美的镜头,苏菲的到来,引燃了音乐盛典的第一拨激情。

今天的苏菲,穿了一套天蓝色的牛仔套装,里面是一件白色的亚麻衬衫,宽松的领口隐约可见她的锁骨,颇显几分性感,而脖子上一串印第安风格的狼牙项链,为她增添了几分野性。

她身上的牛仔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硬朗的肩线,流畅的腰身设计,完全展现了苏菲的曼妙身材,而衣服上的铜饰,又为她增添了几分阳刚之气。小立领设计凸现了朝气蓬勃、年轻时尚,自由披散的长发、牛仔幅,愈放让她显得狂放不羁。

在苏菲的脚上,是一双棕色牛筋底的方头皮鞋,有几分简朴质重的感觉。她的右手还戴着一条佛珠手串,充满了古韵。

一种充满野性的时尚!

这就是苏菲带给人们的震撼!

在这一瞬间,没有人能够抵挡苏菲带来的冲击,他们心情释放自己肺部的气体。发出尖叫和呐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渲泄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冲击。

这一刻,是苏菲的时刻,她真切地感觉到了,她的回应被淹没在无数的欢呼声中,但所有人都通过她的动作,她的表情。领会了她的意思…是的,苏菲对他们怀有同样的爱,她是他们的天使,她是令他们燃烧的火焰,在这一刻,他们彼此融合,距离也不再是障碍。种族也不再是隔阂。

有一种语言,叫做‘音乐’,它跨越了种族和肤色!

有一种感情,叫做‘爱’,它跨越了心灵和!

这是一种共鸣,红地毯上,那个星光璀璨的女孩一改往昔邻家小妹般的清纯,展露出野性的一面,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无限魅力,每一次移动。都是对心灵的撞击,一颦一笑,都带来无限的视觉享受,无论是不是为她而来,在这一刻,所有的观众都为同一个人而感动,她是——独一无二的苏菲!

苏菲不是第一次走红地毯,自信也不是最后一次走红地毯。她没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决然,但在这一刻,她依然感到喜悦,这不仅仅是成功。也是一种认可,这证明了她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一路走来,有得有失,虽然有小薇的帮助,可她自己也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她相信自己是值得拥有这一切的。而对于这些,她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恩之情。

尤其是这些歌迷、影迷,在苏菲眼里,他们是非常的可爱,他们对自己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而她只需要付出几支歌曲的代价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握手、签名,近距离的感受彼此的气息,这或许就是他们仅有的要求。

来到红地毯的尽头,苏菲很配合记者们的拍摄,一时之间,闪光几乎将她淹没…如果不是小薇及时地在她的眼前布下了一层能量防护,她是真有流泪的感觉。

典礼现场早已经搭起了巨大的舞台,过万名的观众使得这个巨大现场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随着各位歌手和各位嘉宾的相继入座,这场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典终于拉开了帷幕。

巨大的舞台上,干冰形成的雾气中,一个修长的身影背对观众隐约出现在舞台中间,灯光乍亮,这个身影猛然转身,面容一览无遗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sophie!!”

欢呼声蓦然响起,突然的惊喜让苏菲的歌迷们几乎为之窒息,谁也没有想到苏菲竟然会是第一个演出的嘉宾。

苏菲此时身上穿着一套红色的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服装…有些像是贵族打猎时候的猎装,头发高高挽起,玉面珠唇,十指上带着猩红的指甲套,身上披着一件黑色斗逢,而内衬却是血红色的,两只小虎上戴了特制的牙套,有些像是传说中吸血鬼的形像,再加上这充满摇滚风格的服饰,在聚光灯下,显得分外妖冶不羁。

乐队已然就位,在如潮般的欢呼声中,音乐开始演奏了起来,熟悉苏菲的歌迷们都兴奋了起来…很显然,这是一首新歌。不久之前,梦工厂公布了消息,苏菲将会发行梦工厂出品的第一张单曲。

“午夜时分,魔鬼在暗处隐藏,月光之下,景象吓停你的心脏,想要尖叫,恐怖让你声带失效,浑身冰凉,惊骇眼中闪光,你完全瘫痪,因为这是惊悚之夜,没人能救你于,猛兽之口…”

这首《颤栗》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成名之作,当时看到那个短片的时候,苏菲也被那个狼人变身吓了一跳,感觉真的很奇特,但经过她的编排之后,她重新塑造了一个吸血鬼的形象,显然,这么做更有‘女王’风范,而且吸血鬼和狼人同样是西方著名的黑暗生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形象更易深入人心。

随着音乐的节奏,苏菲一边演唱,一边舞蹈,在她的身后,一群吸血鬼装束的伴舞者也同时出现,加入到她的舞蹈当中,充满韵律感的机械舞在经过她的改编之后,极具震撼性,而首次亮相在舞台上的太空步,更是刺激了观众们血液中的狂放因子,全场的气氛陡然高涨起来,观众们随着她的歌声而更加的热血奔腾。

“你看,这就是惊悚之夜,要活命,就要拼搏,在这个杀气森森的惊悚之夜,门猛地关上,你意识到无处可逃,手脚冰凉,不知能否得见明日朝阳,闭上眼睛,希望一切只是幻想,时时刻刻,你都听见鬼怪在偷偷来到身旁,你来不及逃窜,因为这是惊悚之夜…”

毫无疑问中,苏菲只用半首歌就已经将观众们的情绪控制了,她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她的歌声来调控观众们的情绪甚至他们的兴奋节奏。

这首歌充满着紧张而压迫性的声效,刻意的提醒青少年们,外面的事情很精彩,但也同样的危险。但是,在这首歌中,她没有让人逃避这些危险,而是告诉青少年们要勇敢的面对这些挑战,无所畏惧。

歌曲演唱到后半部分,台上的舞蹈和劲歌引起了观众们的应和,甚至连一些艺人也跟着扭动身体,黑暗中,就像是一头头凶兽在被人们释放出来,那是内心的恐惧,被人们释放出来,变成面对挑战的勇气…

当苏菲换完衣服再一次出现在自己的位置时,颁奖典礼已经开始,第一个奖项已经出现,‘最佳制作人’桑姆.贝尔,台下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苏菲尽管并不认识,但同样是热烈鼓掌。

“祝贺你,sophie!你今天的表演非常精彩!”一个悦耳的声音在她耳边轻轻响起。

“谢谢你!”

苏菲转过脸致谢,好奇地打量着身旁这个光彩照人的女人。

“安妮.莫莉。”

那个女人知道她不认识自己,微笑着伸出手:“认识你非常荣幸!”

“我也非常荣幸。”

苏菲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你是加拿大的歌手,这次终于看到本人了。”

苏菲和安妮.莫莉的年龄几乎相差一倍,但说起话来,却没有任何的隔阂,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喜好和话题,而安妮.莫莉对苏菲的舞蹈显然更感兴趣。

“1975年度最佳乡村女歌手…安妮.莫莉!”

当主持人大声喊出安妮.莫莉的名字时,她的身体一下子僵硬了,“我?是我吗?”

“是你,安妮,快上去领奖啊!”苏菲使劲儿地拉起她。

“噢,上帝!”

安妮.莫莉笑着,眼泪却流了下来,就这样冲上台去,什么淑女风度全都抛开了脑后。

再一阵掌声之后,主持人大声宣布年度最佳歌曲:“《under my skin》(酷到骨子里)”

掌声如潮,苏菲愣了一下之后,才如大梦初醒般的冲上了舞台。

“恭喜你,这台留声机是你的了。”

当颁奖嘉宾将奖杯塞进她手里的时候,苏菲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1975年的17届格莱美,苏菲无疑是收获最丰厚的赢家,她一兴囊括了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最佳专辑和年度最佳流行女歌手三项大奖,名气遥升,被誉为‘最闪烁的华人之星’。

第二百六十三章 盛典余波

格莱美做为全球音乐盛典,奖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世界在变,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再变化。但是,作为一项世界性质的音乐盛典,它在全世界音乐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却是不变的!

17届格莱美颁奖典礼,是苏菲第一次出现在这个音乐世界的大舞台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盛典中的每一个奖项都价值千金,而苏菲一举拿下了三座奖杯,绝对是满载而归。

年度最佳歌曲,是对《酷到骨子里》这首歌的肯定,最佳流行女歌手,是对苏菲作为一名歌手在流行音乐领域的肯定,而年度最佳专辑,是对《underskin》这张专辑的极大肯定。

风光无限,这个词用在苏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这场音乐盛典是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的,苏菲的人气迅速上升,迅速成为全美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滚石杂志》的评论说,“在这场世界性的音乐大典中,sophie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了组委会和广大歌迷,而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在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当中,sophie的歌曲就像是一支强心剂,不仅振奋了低迷的音乐市场,而且为歌迷们打开了心中的枷锁,让他们有自信面对生活的困难。而sophie在开幕式前的精彩献唱中,展示出了她惊人的音乐天赋,就像那首歌的名字一样,她给所有歌迷带来的震撼,是回荡在人们灵魂深处的颤栗…”

《时代周刊》的评论刚是转换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应该看到,第十七届格莱美最大的亮点,就是sophie小姐以她精彩的表演给我们带来的颤栗。她以独特的服饰刻意营造出极具震撼性的恐怖氛围,她将舞蹈融入音乐,让这首歌有了生命…这是一场摇滚乐的巨大胜利,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让我们明白,心灵需要交流而非相互隔离…”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盛赞苏菲的表演,一些媒体更是认为她将机械舞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那种太空漫步式的奇妙滑步,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是一种优雅的视觉享受…在这些媒体当中,只有《基督教真理报》含蓄地批评了苏菲不应该使用那个‘邪恶的’吸血鬼造型。

格莱美之旅不仅为苏菲带来了名声,她的音乐专辑更是以火箭发射式的速度在销量榜上飞窜,连以前的唱片都毫不例处的冲入榜单,一位环球音乐的高层有几分遗憾地道:“没有留下sophie,是公司最大的失误!”

这当然是个玩笑,事实上。梦工厂跟环球方面在影视和音乐方面都有很多的合作计划,梦工厂想要在好莱坞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崛起,绝对不能孤军奋斗。

《爱的初告白》在格莱美之后。仅仅三天的销售量就达到了150万张,这还不算卡带,可以说,苏菲现在在乐坛上的声势一时无人能及,直逼那些老牌歌手。而且对于歌迷们来说,这些根本不够,他们强烈要求梦工厂快点儿出苏菲的新专辑,哪怕是先将《颤栗》的单曲先发行也好…就连一些媒体也在呼吁,希望苏菲尽快地发行这张单曲,在这种情形之下。苏菲不得不考虑《颤栗》的提前发行。

苏菲原本是打算三月份全力拍摄《大西洋底来的人》,而且abc公司已经购买了首播权。但刚拍了几天,受此影响,不得不插入《颤栗》的唱片录制计划。

“尽管这样会导致一些麻烦,但我觉得还是能够解决的。”

苏菲略为思忖之后,作出决定:“发布公告,《颤栗》已经投入制作。将于四月一日正式发行黑胶唱片,四月中旬将发行音乐mtv录像带…”

苏菲是很有些遗憾的,因为她原本是打算录制镭射唱片的…在1月份的时候,天使科技推出了镭射唱片和cd机。不过,这种新型的音乐播放器还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由于它的造价和市场的购买力,再加上不是很景气的经济形势,普及还需要时间。不过苏菲和苏明德研究了一个合作计划,就是与各大汽车厂商、造船厂商合作研发高级汽车、游艇专用的cd机,这也是一种时尚,有钱的人总是要使用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这个研发计划目前进行的非常顺利,只是想要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梦工厂所发布的消息显然大大缓解了歌迷们的需要求,他们开始安静的等待四月份的到来,而这个消息并没有影响《爱的初告白》的发行,环球音乐趁机又推出了第二张单曲…

****************

洛杉矶的气候四季皆宜,但对于大海来说,水温还是稍微有些凉,扮演麦克的帕特雷克.盖恩面对着舒拔博士,面无表情…“上帝!那个时候我已经被冻得麻木了,当然不可能有表情,事实上我还能够站在那里,自己都觉得非常神奇。”事后帕特雷克.盖恩一脸痛不欲生的模样。

“嗯,必须说,你那个时候的表情正是我们需要的。”苏菲很认真的点着头。

“你真是一块废物!”舒拔大发雷霆,他把几页计算的纸稿摔在皮卡丝面前,愤怒地吼道。

皮卡丝无动于哀,毫无表情地回答:“数学家正在正新计算。”

“你们最好再快点儿!不然我们就会错过机会,”舒拔说着向皮卡丝挥了挥手,“你走吧!”然后转过身又对身边的总管乔治说:“对那位不速之客,一定要弄清他的一切。不论了解到什么情况,都要马上向我报告!”

“cut!”

苏菲做了个ok的手势,现场人员都松了口气,这位小导演虽然年龄不大,但要求却是非常的严格,“准备下一场。”

苏菲做了个手势,化妆师过来帮演员们化妆,等一切准备就序,第二场开始:

舒拔对麦克说:“在我们建设海底山洞居住区之前,这种想法被世人斥为荒谬,哧之以鼻。但是我们终于建成了。我们的秘密是:和海洋交朋友。”

舒拔问一个科学家:“埃米尔,你正在研究什么?”

“我们的最终日的是使人们适应海底的生活,创造一种海洋人类——即可以在水中呼吸的人类。”埃米尔平平淡谈地回答。

“你认为这可能吗?”舒拔问麦克。

“如果他学会在水中呼吸,他就不是人类了。他就成了比人类更高级的生物!”

“噢!说得太好了。不仅富于哲学味道,而且还有独到之处。”

“cut!”

苏菲等演员们的目光看向她时,微微摇了一下头,对旁边的拍摄指导道:“这一场重拍。”

在众人手忙脚乱的准备时,苏菲将扮演舒拔的维克多叫到跟前…他的年龄当然比苏菲大,可现在她是老板兼导演,必须听话。

“维克多,你刚才的表演很好,舒拔博士这种人是多重性格的,当他发怒的时候,会表现得有些神经质,但当他表示伪善时,却又显得有些夸张,你要在他的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和动作之间将他们表现出来…”

其实这些演员表现得都不错,但苏菲只希望他们做得更好,因为这是梦工厂进军电视剧市场的第一步,而且所启用的演员当中,多是好莱坞的普通演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是以质量取胜,务必要让演员们的表演达到最佳。

事实上,剧组的工作人员对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老板非常尊敬,在工作之外,苏菲的表现跟普通的邻家女孩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梦工厂无论在哪方面,对于工人都是最好的,平常的时候,苏菲也没有什么老板架子。

维克多想了一下,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ok。”

苏菲也放心了,招呼众人重新开始,这一次拍摄,效果非常的完美,她做了个ok的手势,开始下一场…

海外的华人,虽然同时经受着东西方文化的浸润,但骨子里永远是中国人,默默遵守着东方文明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过西方情人节的同时,也不忘记中国的情人节。而在新春过后,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元宵节,其欢庆之盛绝不亚于新春佳节。

元宵节,苏雅茹母女特别邀请徐铮一家人过来庆祝,而苏明德一家人回香港,缺席了这次聚会。吃过元宵,徐家人迳自去看灯,苏雅茹却不过徐铮的邀请,也跟着一起过去。而苏菲却推却了徐树强的邀请,留在家里陪潘玉良说话。

潘玉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之后,身体和精神都大为好转,她这几十年的时间都是在欧洲度过的,跟苏菲聊着一些趣闻逸事,很有谈兴,最后还是苏菲看时间不早,哄着她早早的安歇了,可回到自己的房间,苏菲却了无睡,便换上衣服,独自开车驶向唐人街。

第二百六十四章 麻烦(一)

这个时候,唐人街的中国餐馆早就人满为患了,苏菲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停车位,下车之后,袖着手一个人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正月十五没结束,那就都是春节,大街小巷,广场商厦,每一栋建筑都是霓虹闪烁,灯光闪烁,街道两旁的路灯、树木,上面都挂满了灯饰,广场上聚集着欢乐的人群,小孩子们提着灯笼在人群中追逐,每个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

穿过欢乐汇成的海洋,苏菲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就多了些东西。宣传单、小商品和精美的小礼物,还有一只红彤彤的小灯笼,在这个节日的夜里,所有的人都不吝于让人分享快乐。

耳边听到锣鼓声,她挤入人群,看到有人在舞狮,舞狮人纵高跳低,技艺精湛,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全身上下洋溢着喜气,许多老人都在人群前面带微笑地看着表演,这样祥和幸福的笑在每一个驻步观看的人脸上漫延着。

苏菲微笑着转身,一辆自行车从身前驶过,车把上一边一个莲花灯,随着车身摇摆,非常的漂亮,有一种很空灵的感觉。

走过欢乐的海洋。仿佛连身体都融化入那份巨大的欢欣之中。走走停停,连苏菲自己都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待人群稍散,四下一看,远远地看到一栋熟悉的建筑,走进才知道竟走到了苏家餐馆附近。

“苏菲。”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忽然在旁边不远处响起。

苏菲侧身转头看过去。脸上的笑在刹那间僵住,“穆天。”

出现在她身旁的正是穆天,二人已经好久不见了,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面,都有几分尴尬。对于苏菲来说。虽然感觉到穆天的心意,但对她来说,爱情这种东西当作童话享受一样即可,在她的头脑里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将它带入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察觉穆天家里的态度后。她更是不愿意继续和穆天接触…不是她对穆天有意见,而是她不想给人一种错觉。而穆天这段时间没过来。却是家里将他叫回了香港,处理在香港的事务…当然,这只是个藉口,听徐树志说,穆家在香港给穆天相亲呢。

“这么巧,什么时候回美国的?”苏菲到底是功底深厚,情绪很快便调整过来。

“真是巧,我今天刚回美国。”穆天道。

两个人似乎一下子又没什么话说,都沉默了起来。却又不约而同地沿着街道前行。

“你一个人出来?”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问出了这句话,不由得相视而笑。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前你都上大学了。”

穆天有些感慨,“对了,我是不是应该恭喜你,这次你在格莱美捧回了三座奖杯。可是世界华人的骄傲,香港那边对你可是大肆宣传,还说请你回香港演唱,有没有考虑回去一趟?”

苏菲点点头:“谢谢。我准备暑假的时候回去。”

在她的行程安排上,暑假确实要回香港一趟,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要发行新唱片。而第二件事情却是要拍摄一部新片《搭错车》。不过,这个行程是要安排在《星球大战》结束之后的。

“有时间出来吃顿饭吗?”穆天问道。

“当然可以,你从美国回来,我是不是应该给你接风?”苏菲笑道。

“当然不行!”

穆天故作严肃道:“应该是我请客,为你摆庆功宴才对。”

两个人相视而笑,刚见面时的尴尬早已经烟消云散…

过了十五之后,《大西洋底来的人》开播,这部电视剧集一共二十七集,目前已经拍完了十五集,abc电视台的负责人在看完了前三集的样片之后,毫不迟疑地拍板决定上电视,所以她们是一边拍一边开播,这让剧组人员们感到兴奋,也有几分紧张。

首播当天,收视率达到了86%以上,据调查显示,很多人在知道这部电视剧由苏菲主演后,都等在家中观看,而在第二天的媒体上,更是对由苏菲扮演的女一员进行了从头到脚的评论。大多数评论的内容是围绕着苏菲…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成功饰演一个成熟的知性美女,那是需要很好的化妆和很深厚的表演功底的,而苏菲在这方面的表演简直是无懈可击。

当然,作为男主角,帕特雷克.杜飞也吸引了足够的火力,很多媒体都集中了大量的弹药向他倾泻,比较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负面宣传。

“老板,听说帕特雷克感冒了,今天能来吗?”大清早姚丽就紧张兮兮地跑过来问苏菲。

“应该能来吧,如果他不来,会打电话通过我们的。”苏菲一边说,一连在厨房里忙活,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她才提着一个保温瓶走出来。

“老板,这是什么东西?”姚丽看着她手里的保温瓶问道。

“感冒茶,很灵验的,你也来一杯?”苏菲问道。

“呃,这个就算了。”听说是感冒茶,姚丽立即皱起了眉头。

“没有那么难喝的。”看她那个样子,苏菲反而笑了。

来到片场,苏菲轻轻吁出一口气,那边坐在椅子上看剧本的人的确是帕特雷克.杜飞没错,而在他旁边不时探过头和他说话的女孩却是剧组里的一个配角,苏菲记得她的名字叫玛尔娜.雅各,今年十九岁…难道他们有什么暧昧?

自从电视播出之后,帕特雷克.杜飞现在可是成了最受女士们喜爱的男性,就连他在电视里戴的那幅大墨镜,现在也成了一种时尚,‘麦克镜’在电视剧播出一个星期之后便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连带他那幅打扮,也成了年青人模仿的对象。

和看到她的舒拔的扮演者维克多打了个招呼,因为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所以大家已经很熟了,便问:“维克多,剧本没什么问题吧?”

她指了指那两个:“他们常在一起研究——剧本吗?”

抬头看了看对面,维克多眨了眨眼睛:“这种事,我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倒是很有兴趣知道你带了什么好喝的东西,是咖啡吗?”

“不是咖啡,是感冒茶。”

苏菲笑了,将带来的点心放在他面前,“麻烦你招呼大家吃点心啦!”

然后便很电灯泡的走过去。她猛地跳到帕特雷克.杜飞面前:“帕特雷克,感冒怎么样了?”

苏菲在工作间隙是很活跃的,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非常的认真投入,所以她每在一个剧组,不管身份是怎么,和剧组人员的关系都非常融洽,一点儿没有老板或者导演、明星的架子。

两个人都被她吓了一跳,但立刻就笑了起来,帕特雷克.杜飞用玛尔娜.雅各递过来的纸巾擦了擦鼻子,声音有些发涩,道:“你今天可要和我保持一定距离,我的感冒可是会传染的。”

“怎么会呢?我可是带来了灵丹妙药!感冒茶一壶,药到病除!”

苏菲俏皮地挑挑眉,举起手里的保温瓶,然后冲着玛尔娜.雅各笑了笑:“玛尔娜,过去吃点心啊。”

“谢谢。”

玛尔娜.雅各满脸笑容地应着,却没有移动位置,很是有些狐疑地问道:“这是中药吗?”

“准确地说,这是依据中药调制的感冒茶。”苏菲说道。

“刚才玛尔娜已经给我吃过了感冒药,再喝这个茶…不会有问题吧?”帕特雷克.杜飞担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