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最不喜欢参加宴请,不过这趟是三房的宴,还是赵娢亲自来请她的,自然不好意思推脱。

这王府里统共就三房,大房二房的显赫自不必说,这三房却是人丁单薄。

三老太爷赵敏阳在四年前去世了,而三房大爷赵暮是老太爷原配所生,只去得比他爹还早些,在五年前的某个春日暴病而亡了,留下嫡妻宁氏,和一个年幼的儿子。

而赵娢是三房二老爷赵芬的女儿,她的亲祖母王氏,乃是三老太爷的续弦,亦是老太爷原配的亲妹妹。不过,这三房虽没落,但好在赵芬还算争气,他虽则身子虚弱,可却能出入重华洲,替衡阳王办事,故而三房还算有几分体面。

三房要宴请族人,也算是族中惯例了,每隔些时候几房便要轮着开宴,为的是亲眷间的融洽,故而不论哪房开宴,几个姐儿太太大多都会给脸面。

女眷围在一块吃席面,对面是男人们,当中搭个戏台子,王府养的戏班子照着主子们点的戏,咿咿呀呀的掩袖吟唱。不过席面吃到一小半,二房的蒲大太太秦氏便先退了,走之前吃一口小酒,轻拍三房大太太宁氏的纤手道:“我先走一步了,离开这半会儿也不知咱们书逸学课学得怎样了,不陪在一旁督促着,我这心里头总是不放心。今次也是我的不是,没法陪你料理这些,只下趟咱们二房开宴,还望你赏光才是。”

宁氏生的文弱,又是青年丧夫的,在这一众主子里头向来是最柔弱没主见的,可照着身份她又是三房的当家主母,天然便在秦氏那儿矮了一头。

宁氏点头,垂眸柔声道:“嫂嫂且去罢,这儿有我呢。”

阿瑜吃了一口茶,冷眼看着女眷那头的风浪,心里叹息一声。她与宁氏这两年来,都没什么接触,但也看得出,她过得很被动,几乎人人都能压她一头。

可宁氏却唯唯诺诺的,万事都好说话。几乎次次三房开宴,秦氏都不给她脸面,可她自个儿却只得把苦头咽下去。

然谁不晓得,三房除了她还有个二太太洛氏,并一个续弦的三老太太小王氏,可这对婆媳却并不为宁氏出头,谁看了都晓得宁氏不会笼络人心,更不会为自己伸张了。

那头洛氏瞧自家嫂嫂又挨了软钉子,便凑上前给宁氏斟茶,一屁股坐在宁氏旁边的空位上。

洛氏的声音很小,在宁氏耳里却清晰可闻:“嫂嫂,您这又是何必呢?您把那些权都放给母亲和我,咱们保准给您料理得好好儿的,你只要带着云逸,吃香喝辣的有什么不好?您看今天,咱们三房又丢面子了。”这话说的尖酸,明明白白的指责宁氏不会料理家事,还死赖着权柄不放。

她们两人凑得很近,外人瞧着就像是在唠家常。只宁氏勉强一笑,低声道:“我好歹做了这么些年的主母了,有些事体你也不懂…”

洛氏一听便晓得,这宁氏还是抓着权不肯放,连着那些三老太爷死前留下的家产一道牢牢握住,便是受尽了闲气还是不肯松手,也是在招人嫌,一个寡妇拖着个面色阴沉沉的儿子有什么前途可言?都不为他们想想,老太爷留下的产业那么多,她宁氏带着个儿子又花不完,分一点给他们又能怎样呢?

于是洛氏漫不经心冷笑一声,在宁氏耳边道:“还不是因为你守了寡,没了男人,你瞧瞧这阖府上下,哪个瞧得起你?”

说完这句,洛氏面上又露出得意的笑来,给宁氏夹了一块走油肉,声音清亮:“大嫂是怎么了,瞧着精神不好啊,来来,吃块肉,你平常不是最爱吃了吗?”

宁氏不敢叫人瞧出她是在为秦氏的事体难过,于是抬眼努力挤出个微笑来,一口一口,把油腻腻的肉吞下了肚子,面色钝钝温和笑道:“还是弟妹最懂我。”

阿瑜不晓得那头发生了甚么,心里头还在可惜宁氏,现下的女人们虽说没有男人也能有法子立起来,可放在宁氏这样和软的人身上,却是千难万难。

她正想着,一旁的赵媛抿嘴笑道:“阿瑜在想些甚么呢,这般入神,莫不是年岁渐长了,开始遐想万千了罢?你是不是觉得戏台上那个演武松的小生长得俊俏,我瞧你盯着他看好久了呢。”

她一张口,宝瑜便知道又没好话,硬生生把她一个闺中姐儿往戏子身上扯,嘴巴毒得紧。

于是阿瑜抿了一口茶,凉凉道:“媛姐姐才是大了罢,我这发发呆呢,你便能往这龌龊的男女事体上想,可见你寻常没少遐想这些罢?你自己想就想吧,还往我身上推,又是甚可意思?”

赵媛给她堵了一下,冷哼一声:“妹妹伶牙俐齿,我可说不过你!”

赵娢有些无奈,苦笑道:“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姐妹,无心之言听者有心啊,你们说话还是多考量考量才好。”

一旁的赵婂见阿瑜开口便是游刃有余的样子,发髻上的玫瑰簪子映衬得她的面容,格外的鲜丽明艳,心中那股子轻蔑恶毒之意便又涌上来,于是夹了面前的一个糯米团子,对阿瑜笑道:“好啦好啦,瑜姐姐,我瞧你从开席到现下净吃茶了,这可不好,你尝尝这个糯米团子垫垫肚子罢,一会儿还有旁的小点心上来呢。”

阿瑜看了赵婂一眼,心里头也奇怪得紧,这姑娘平日里净和她作对了,今日怎么也出来当和事佬?

不过她也不曾多想,到底是公中厨房的吃食,她又恰好有些饿了,于是便咬了一口糯米团子,细细咀嚼吞咽,却觉得有些许怪异,再品一品便发觉,这里头掺了零星的花生碎,浑身上下都一激灵,连忙把嘴里的馅料吐到帕子里头。

赵婂从赵媛口中得知苏宝瑜不能吃花生,于是此番恼恨之下,便夹了有些微花生碎的糯米团子,见她一口吐了便捂嘴笑道:“哎呀,瑜姐姐怎么这般不雅?”又道:“莫不是嫌弃妹妹了?您这一个外姓女,竟然还如此不知…”

阿瑜气得抬眸盯着她,冷冷道:“婂妹妹恐怕不知晓,我从来都不吃花生,因为哪怕只吃了一两粒,也会发热昏厥。今次之事,你不知便罢,若是知晓还这般,也太过顽劣。”

她们这头声响太大了,妇人那桌都给惊动了。梅氏转头见是自己女儿又同人争执起来,心里头有些担忧,便提了裙摆上前问道:“是怎么了,婂婂?”

赵婂眼里迅速涌起一团雾气,委屈道:“我不知道瑜姐姐不能吃花生,也没注意那团子里掺了些花生碎的,瑜姐姐吃出来了,便十分生气的训斥我。娘亲我、我…”

梅氏听到此,便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个瑜姐儿也太过小题大做了些,于是皱了眉同阿瑜道:“瑜姐儿,婂婂有千万个不是,我也在这儿给你陪个不是。只她还这么小,甚么也不懂呢,您便把歹毒害人的名头往她头上扣,也实在…”

她说到这里,那头的江氏也坐不住了,三两步上前作和事佬,笑道:“瑜姐儿也真是,这不是吐出来了么,再说,婂婂又不是故意的,你长了她那么几岁,也包容些罢,怎么好这般开口说你妹妹?给婂姐儿道个歉,这事儿便罢了,啊?”

江氏说到这里,又暗示地看了阿瑜一眼,示意她快点给二房的母女俩赔个不是。

这姑娘也真是,体谅她年幼失怙,心思敏感些也罢了,可闹得这般大,也实在太不聪明了些,以为自己是谁呢?

她再怎么受宠,赵婂母女可是王府里正经的主子,小姑娘也太不识相了!

阿瑜本不愿太过苛责,但见梅氏一味纵容不分是非,心中恼意顿起,冷冰冰瞧着几人道:“那二位太太,恐怕要失望。”

“我亦不求婂姐儿能给我赔不是,究竟如何说法,那咱们去老王妃那头说去!老太太若说我错,我便是跪下磕响头也是应当。但若是婂姐儿的错,那便麻烦她跪下给我磕头!”

梅氏见她不识抬举,还要自己宝贝闺女磕头,皱了眉冷声道:“瑜姐儿。婂婂又不是故意的,况且她身子弱年纪又小,你怎能这般为难她?我念你是个孤女,寻常也不与你计较,只今日你却有些太过了!”

江氏知道老太太宠爱阿瑜,也蹙眉道:“是啊,你这是作甚?咱们王府还从没出过这样的事体,那些大家闺秀们皆是善良和软的好孩子,瑜姐儿你这般…”

阿瑜给她们烦的不成,皱眉还待再说,却觉得眼前一花,心中暗叫不好,用力扶着桌角的手缓缓垂落下去。她脑中忽然空白一片,天旋地转地倒了下去,顿时整个席面乱成一锅粥。

江氏顿时傻眼了,她没想到这瑜姐儿的身子竟真的不好,这下事体闹大了!她捏紧了手中的绸帕,皱眉不耐吩咐道:“去啊!还不快去找大夫,一并把瑜姐儿扶到厢房里头去!”

梅氏有些愣住了,她是看着这小姑娘倒下去的,一点也不像是作假的,本以为这姑娘是故意为难女儿,不成想根本不是这样。

她转眼瞪了眼自家女儿。赵婂也没想到阿瑜真的吃进去东西了,但转念一想大约也不碍事,于是对着母亲俏皮地吐吐舌,毫不在意地准备继续坐下用膳。

不成想,那头大夫刚到呢,这边衡阳王已经披着一身风雪地来了,竟像是从哪里风尘仆仆赶回来的。

赵媛坐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她那个如同高岭之花一般的大伯,俊面寒凉带着满袖风雪走进了长廊,已是目瞪口呆。

第12章

人人都言,衡阳王赵蔺温文尔雅,素有谪仙之风。他年少时云游四海,结交八方豪杰,故又有人说他友道好客,不拘一格。

然而这些对于王府的家眷来说,都很遥远。到底都是十多年前的故事了,当年那个温雅的白衣世子,早就是手握重兵疏离冷淡的衡阳王。

赵蔺不论身份,还是手中握着的权利,都不是王府家眷能相提并论的,故而她们对这位高高在上的男人的印象,向来是如隔云端,模糊不清。到底坐得越高,能看清他面容的人,便少之又少。

赵蔺身为藩王,为手中的十多万兵士在大周疆土界边安营扎寨,守卫国土,不知被多少人尊敬,却也被人从骨子里惧怕。

像是靖安王、平东王这样的异姓藩王,早就没了祖宗那份铁血,朝廷要削藩,承诺他们爵位世袭罔替,这两位犹豫一下,拿个乔便也交了兵。

只有衡阳王和定北王这两家是硬骨头,朝廷啃不得,既需要他们守卫国界,还怕他们有谋逆之心,毕竟朝廷内忧外患不是一年两年,若真要对付其中一个,那既要担忧蛮夷入侵,又要担心这两位藩王联合外敌里外夹击。

故而形式便凑合着一天一天过着,听闻衡阳王赵蔺曾上过一道密奏,自请削藩。不过老皇帝也没答应,反而重金奖赏他,又好言安抚一番。

不懂朝政的以为是赵蔺忠心耿耿,怕皇帝疑心他,故而自请释兵权。

可懂得的人,却摇头叹息赵蔺老谋深算。

这赵氏一族扎根数百年,岂是一纸奏折就能打发的?若是皇帝真答应了,赵蔺或许能以撤藩之名,直接一路北上驻扎,又或是以重金相要,使朝廷不堪负荷,再反水谋逆。

这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体,皇帝不敢赌,更不相信藩王的忠心。故而不得不下旨安抚,并言明自己的信重。这样一来朝廷数年内,都无法明着提撤藩之事。

真正的衡阳王是什么样子,恐怕即便是老王妃也体会不到。因为他在老太太跟前,一向温和有礼,像是个孝顺的儿子。他几乎从不动怒,但在谋政时,发出的指令却冷静到残酷异常。

故而从前有人说赵蔺很看重王府寄养的那个小孤女,也不过是被当作谣传,没人敢说,也没人敢真信。

这头阿瑜面色惨白的躺在床上,屋里是浓浓的药味,奴仆们进出皆是轻手轻脚的。

赵蔺隔着帐子为她切脉,修长微凉的手指搭在皓白的腕子上,细细感受她的脉象。

阿瑜的手轻轻一动,似是有所知觉,扭了扭手腕,却被他牢牢固定住。她的手腕很纤细,落在他的手掌心就像柔弱的嫩枝,赵蔺难得皱眉。

阿瑜再小一些的时候,头一次在苏逡的病床前,见到从风雪中走来的他,也是一副苍白柔弱随时便要昏倒的样子,可从没有哪次病的比这趟还严重。

阿瑜的身子太弱了,偏偏小姑娘还不懂事,总爱折腾自己。

金乌西坠,病榻上的小姑娘微弱地咳嗽两声,顿时便惊动了一屋子的人。

佩玉连忙探身进床帘瞧她,见她微微睁开眼,满面茫然的样子便轻声道:“姐儿…?”

阿瑜张口沙哑道:“我睡了多久?”

佩玉的眼眶都红了,嗓音都是发抖的:“您都睡了一天一夜了!好在王上来得快些,给您及时切脉熬了药。姐儿可要吃水,或是用些粥菜?”

佩玉把她扶起来,只听阿瑜喘息着道:“蔺叔叔呢?”

一旁的佩剑端了温水给她润润口,答道:“姐儿还没醒,王上便走了。”

阿瑜有些失望地垂下眼睫,轻轻嗯一声。

佩剑换了个话头道:“姐儿不知呢,先头您一昏倒,王上后脚便来瞧您了,可惊掉了一票人的眼珠子,接下来三房的芬二奶奶还特谓来瞧了您,还有二房大太太并老王妃,还有二房和三房的老太太,都来过了,还留下好些补品。”

其中表现最用力的是芬二奶奶洛氏,对着阿瑜便开始扯了帕子抹眼泪,还说了好些关切的话,秦氏和另两个不相熟的老太太倒是中规中矩,而老王妃则是开库房拿了好些药材,并絮絮叨叨嘱咐了好些话,才拄着拐杖走了。

阿瑜听完后继续蔫巴巴的不说话。

佩玉一向是她肚里蛔虫,低声对她道:“王上先头走时便交代过了,说您并无大碍了,每日按时煎药服用,好好休憩便是。”

阿瑜哦一下,不声不响地滑倒进被子里头,这便是说,接下来他不再亲自来瞧她了。她有些失落,为什么蔺叔叔不能等她醒来再走呢?

阿瑜这头平平静静的,老太太那便可炸翻了天。

江氏跪在屋里抹泪,老太太居高临下坐在上首面色发青,拐杖砰一声敲在地上冷道:“站起来好生说话!不然旁人还以为,老身这做婆母的虐待你!喜鹊,去把她扶起来!”

江氏本还想再跪,现下只好算了,她起身满眼盈着泪水,哑着嗓音道:“老祖宗明鉴,先头瑜姐儿的语气冲了些,媳妇才想要训斥她,本意也是为了她好,到底没哪家姑娘开口下跪闭口又排挤人的。只媳妇听信了梅弟妹的话头,以为她真为难婂姐儿了。到底弟妹是自家人,又是年长的,媳妇总想着她说话应当公正算数的…媳妇…”

她还待再说,却给老太太劈手一盏茶哗啦啦淋在头上,满脑袋全是茶叶。江氏愕然地抬头,看见老太太一张盛怒的面孔。

老太太使劲拍桌子,声音拔高训斥道:“瑜姐儿再如何也是大房的闺女,平日里性子娇气些,那也是正常,怎可能胡言乱语诬陷姐妹?!你身为大房媳妇,到了外头是怎么编排自己人的,啊?!你要让她们都觉得,咱们大房收留了个性子尖酸排挤姐妹的姐儿不成?这对你有甚个好处?!”

老太太说完便沙哑着嗓子咳嗽,一张脸通通红,指着江氏气道:“你甭以为我老婆子不晓得你想甚么!”

“梅氏说甚么便是甚么,你怎不直接认她作你婆婆?!你身为王府媳妇,首先得做个人,老二媳妇你可懂!你瞧不上瑜姐儿,便以为她就瞧得上你么?!”

江氏的心思被老太太□□裸剖开来了,瘫软在地上浑身发抖,一咬牙膝行上前哭求道:“老太太,你且饶了我这一回罢!媳妇是真知错了!”

老太太被喜鹊扶起身,淡淡瞧她一眼,不置可否。

她拄着拐杖蹒跚转身,声音沧桑冷淡:“老二媳妇,今日的事体到此为止。不过,这件事可不能这么善了了。不是我老婆子要你赔罪,你是我儿媳妇,我难道不心疼你么?你且归去想想,你这到底错在哪儿。来人,给你们二太太匀面上妆。”

江氏被扶着怔怔坐在铜镜前,像个泥人似的任由丫鬟们摆弄。

老太太先头训斥她,后面又说不是她要自个儿赔罪。那又是谁,要她赔这个罪?

她嫁进王府十余年了,即便出了错,老太太从没有这般盛怒过。

那个瑜姐儿,又不是老太太的骨肉,而且来府里才两年。

江氏太了解老太太了,这个老妇人并非是那种和蔼心善的老婆婆,从前王妃小文氏的死,更是老太太一手做成的。

她连自己亲心爱的外甥女,都能轻描淡写地弄死,一个非亲非故的小姑娘,如何值得老太太这般挂心?

江氏的眉头微微松动,她想起瑜姐儿昏倒那天,出现的那个男人。

衡阳王。

他自当政以来从不理家中庶务,但不代表他没看法,更没人敢忽略他的意思。

就算是老太太也不能。

江氏沉沉叹气,心中担忧更盛,看来这个歉非道不可,而且要让全府人都晓得,她江氏做错了,对不起瑜姐儿。

这一边,梅氏秀丽的眉目隐隐带着轻愁,眼里含着一汪秋水:“夫君,那日是妾身唐突了。可那个瑜姐儿,张口闭口地,要我们婂婂给她下跪赔礼。咱们女儿你是晓得的,虽娇纵了些,可到底还是个孩子,哪儿有那么些坏心思?我便出口训斥了那瑜姐儿两句…”

“我知晓母亲不喜我,可她也不能让我给一个小辈道歉罢?我不懂我做错了甚么,值得娘这般待我…”

赵蕉看着梅氏那张美人面,心下虽怜惜,却还是摇摇头道:“韵之,娘本是要亲自寻你说这事体的。你也晓得,她一向不喜你,我便说让我亲自来劝,这事儿你必须去,即便是那个瑜姐儿的错,你也得去。”

梅氏含泪道:“按理说,也当是她给我们婂婂赔礼。你不知晓,婂婂那日归去便吓得六神无主了,你舍得咱们闺女给人这般欺负么?况且瑜姐儿即便是病了,这不是又好了么?”

赵蕉见和她讲也说不通,于是一甩袖子,闷声叹息道:“唉!韵之!我说了,这事儿不是我能定的!你怎的听不懂?”有些话不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他以为妻子能明白。

梅氏向来身子弱些,此番听到向来依着自己的夫君也这般,丝毫不愿为自己向婆婆争取,明知道她是被刁难的,却还不肯为她出头,不由愁上心尖,晃了晃便要昏倒。

赵蕉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抱住妻子,火急火燎地叫丫鬟请大夫来诊断。

第13章

这头江氏回了房里,眼神空洞地靠在榻上,怔怔地盯着桌角瞧。赵媛得知母亲从祖母那头归来了,便连忙带着丫鬟去了江氏屋里,却见母亲呆呆坐在榻上,面色泛青六神无主,丝毫没了平日的干练精明。

赵媛有些担忧地上前,坐在江氏一边,拉着她的手问道:“母亲,这是怎么一回事?祖母同你说了些甚么?”

江氏回过神,声音尖锐,带着怨怼道:“你祖母,她想让我给那个丫头赔礼!”

赵媛给唬了一条,立马起身,难以置信道:“谁?!苏宝瑜?”

见江氏点头,赵媛气得咬牙:“您是长辈,她是晚辈,这如何使得?!况且那日即便有人有错,也是二房那对母女的事,与我们何干?您不过是叫苏宝瑜道个歉,好息事宁人罢了,您又有什么错处?!”

若是她娘这个长辈给苏宝瑜道歉,那她赵媛算什么?这脸还要不要了?

江氏见女儿这么说,也咬牙道:“你祖母怪罪我不给瑜姐儿面子,当众斥责于她!只瑜姐儿生来便欠教化,没有爹娘养哪里知晓礼数?!”

“我为了大房的颜面斥责她,本来就没错,难不成还由着她继续撒泼?”

赵媛稍稍冷静下来,抿一口香茶,轻声道:“况且,她不是没事么?谁知道那日是不是装的!依我看,我代您给她送些药材过去,也就得了。”

江氏点点头,叹息一声道:“也好。”若是能蒙混过关,那自然是极好。

江氏话没说完,便见儿子站在帘子后头,也不知站了多久,连忙道:“宏逸?还不快进来,你这小子站在外头作甚啊?里头暖和着,还有炭火烤。”说着又起身给赵宏逸端点心,嘴上还絮絮叨叨的叮嘱着。

她抬头却见儿子面色很是不好,连忙问道:“这是怎么了?是族学里有人为难你了?还是,哪个丫鬟小厮不长眼!”

赵宏逸缓缓抬头,眼睛有些红红的:“娘!你们、你们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江氏正给他放披风,闻言一愣,皱眉道:“这事儿你甭管,后宅妇人的事体,你一个爷们家莫插手。”

赵宏逸上前两步,沉声道:“娘!你们为何总是和瑜妹妹过不去?她是个孤女,咱们应当怜悯她,帮助她,又如何能落井下石,说这些下三滥的话污蔑她!”

赵媛嫌哥哥太呆,实在蠢钝,皱眉劝道:“哥!那个瑜姐儿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样为她说话?她私底下的为人你不清楚,还是不要掺和了。”

江氏面对儿子,总是多几分耐心,于是叹口气道:“宏逸,这个瑜姐儿心术不正,端想着要嫁进咱们家,可王府收留她吃穿已是很好,怎能容她再得寸进尺?”

“你想想,她平日里哪天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见人便三分笑,你一个爷们被她所吸引也是正常。往后你清醒些,娘会给你挑一门好婚事,定比她要强上十倍。”

赵宏逸皱眉,眼里的盛怒快要溢出来,他气道:“我是读圣贤书的人,如何会背着父母之命与旁的姐儿勾三搭四!我原以为娘明白,却不知你们错得这样离谱!瑜姐儿与我并无分毫私交,即便是遇见了,她都要先离我八丈远,从来都不多话,更不曾向我递甚么秋波!这样清清白白的女儿家,竟只因出身不好,就被你们这样拿来这样污蔑践踏!实在是!实在…”

赵宏逸擦擦眼泪,颤抖着声音劝道:“娘!你们放过她罢,往后多诵经礼佛,读些圣人之言,再不要这般偏激寡见了!”

江氏听完儿子的话,胸口起起伏伏,抖着手指说不出话来。她本就恍惚的心神早就持不住,眼前一黑,翻眼便昏了过去。

这头阿瑜正躺在床上打络子,她迄今为止也只会打两三种,然而她女红不好虽府里姐妹都知道,可若是连络子都打得歪歪扭扭的,那岂不更丢人?

故而阿瑜闲来没事,都会随便打几串络子玩玩,打得不好就拆了重打,打得稍好些她便要缀块玉石挂在帘子上显摆。嗯,虽说其实也没人在意,但她瞧着舒服,心里高兴。

这面赵婳却撩了帘子进来,原有些冷淡的脸上,今儿个也多了几分笑意:“瑜妹妹这是在打络子呢?”

阿瑜见她来,心里也挺高兴的,于是笑道:“是啊,闲来没事,打着玩玩,姐姐要不要一块儿打?”

赵婳轻摇臻首,微笑道:“算啦,其实我不大喜欢女红,我这手艺也只勉强够看的。”

赵婳又扬扬手中的书册,对着阿瑜笑道:“你瞧,我带来甚么?”

阿瑜微微偏头,又睁大眼睛惊喜道:“这不是《陈十三娘传》吗!听闻是时下最行的书册了,姐姐是怎么得的!”

赵婳给她逗笑了,伸手捏捏她的脸,只觉触感细腻滑嫩,把书递给她道:“我有个丫头,她表姐家周望家的手下办事,我偷偷使唤她给我买来的,你可不准说出去啊!”

阿瑜捧着书,乐呵呵道:“不会不会!我盼着这书好些时候了,只我在府里头,又不好开口叫下人去买杂书,我这日思夜想的,本以为再看不见了,不想姐姐竟是我的福星,给我带来了这么个好东西!”

她最近很爱看些侠客传记,只总发现男侠客比女侠客多,偶尔有一两个女侠,还总是为情所困,比不得传闻中的那位陈十三娘,虽为女子,却比男人刚毅果决许多,如今有了她的传记,怎能不渴盼。

赵婳陪着她看了一会子,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阿瑜又让厨房送来些糕点果子,这样赵婳便不用单陪着她用清粥小菜了。

用了膳,赵婳才准备告别了,她抿了唇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阿瑜不在意道:“姐姐请讲。”

赵婳叹口气,坐在床沿上看着阿瑜,歉疚道:“我那继母上趟所作所为,我亦觉得相当愧疚于你。我妹妹的确需要好生管教,我爹也把她禁了足,往后她必不敢再烦扰于你。我…只想同你说声抱歉。母亲她本也想来与你说声的,可她病倒了,连起身都困难…”

阿瑜之前便猜到她的来意,于是笑眯眯道:“没事的,我那日语气不好,只因着实在太过惊怒了,现下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妥当。至于蕉二奶奶的事体,我便当是不记得了。”

阿瑜听赵婳一开头那声“继母”,心里头便知她心意。既梅氏嫁进来做了续弦,那赵婳再直白口称继母,便有些不敬了,但这番事体一过,她大约也是真没法忍耐梅氏的作为了吧。

不过阿瑜是真不在意,并非她太过善良,只是阿瑜也晓得,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这种人和事忘了便好,又何苦再与那些人纠缠,反倒伤了自己的心境。

她虽是从小给爹爹娇养大的,却懂得最基本的人□□理,为那些人伤身费心,还不如自己多看些书,多用几块精致的糕点。

赵婳于是离开了,并与阿瑜作约,说是隔天还要来看她,阿瑜也笑眯眯地应了。

天色快暗下来时,外头佩扇报道:“姐儿,媛姐儿来瞧你了,需不需放她进来?”

阿瑜在鱼油灯下美滋滋地翻书,随意道:“不见,说我睡着了,叫她回去。”

佩扇点点头,又去了厅里,对赵媛道:“咱们姐儿原是在看书,只看着看着,便睡着了,您不若明日再来罢。”

赵媛心知阿瑜这个点不可能睡觉,明摆了就是不肯见她,于是冷冷道:“那我明日再来。”

等到第二日,赵媛来了,阿瑜想了想还是没见她,只说自己不爽利,怕连带着坏了赵媛心情。

赵媛面无表情转身就走:“…”

等到第三日,赵媛想苏宝瑜再不见她她就直接打道回府再也不来了,可阿瑜却见了她。

赵媛使唤丫鬟把礼放下,皱眉道:“你前些日子是怎么了?如何我上门你还不见!现下我瞧着倒也没什么嘛。”

阿瑜懒得搭理她,翻了书道:“嗯。”

赵媛气得脸绿,又道:“上次宴上,我娘不过指点你几句,原是好心的,你若听不进去,那便不需在意了。”

阿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