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船长在一旁故作风雅的给刘子光讲解,当年太祖皇帝定都南京后,曾微服到燕子矶一游,并留诗一首:“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长虹作杆,弯月当钩,燕子矶为砣,欲秤天下,气魄不凡,不愧是我朝开国皇帝。以后各路文人墨客都喜欢到燕子矶吟诗作对。也算南京一个名士最喜欢驻足的所在了。

刘子光点点头,眼角看见彭家姐妹也出舱观景了,搜肠刮肚的想回忆起一首吟诵长江的诗词,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恐怕已经出世了,一时间还真想不出其他名句了,真是可惜了这景致。

不过眼睛锐利的刘子光很快就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他指着燕子矶上面问船长:“名士们吟诗还要背着大风筝吗?”众人随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矶石上有几个人影,其中一个身上背着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风筝。几个人站在那里好像在观测着什么,然后三角风筝向后退了几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他们在干什么?”彭静薇拉着姐姐的衣袖问,可是这次见多识广的彭静蓉也有点莫不着头脑,这难道是…

“飞人。”刘子光和彭静蓉一起说出这个词,话音刚落,只见燕子矶上突然冲出一个人影,悬挂在一片长三角形的风筝下面,只向长江冲去,大风筝冲出了燕子矶,盘旋在空中,下面一个人开心的大喊着,惹得长江上所有的船家都在张望他。

无动力三角翼啊,没想到明朝人的体育运动这么发达,刘子光很吃惊,全船的人更加震惊,人居然能像鸟一样飞行,实在是颠覆了他们心中所有的观念,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那个大风筝,江面上一片叫好声,船长派人迅速拿来几个千里镜给刘子光他们用。

透过千里镜观察,能看到那个大风筝是用什么细密的布料做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支架,有几根绷直的线把整个风筝固定住。下面的人手和脚都搭在架子上,身上穿着紧身的劲装,脸上还带了一个玻璃做的眼睛罩子。那人手边有几条绳索,不时地拉一下,好像是控制飞行方向用的。很专业嘛。不知道京城里有没有卖的,一定要搞一个玩一玩,这个东西在二十一世纪都是高级俱乐部里面的玩意,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玩不起。刘子光一边看一边想。

风筝飞到了刘子光他们船的上空,那个飞人还得意地给他们招着手,彭静薇开心的跳着脚回应,嘴里嚷着:“好玩,我也要玩。”

忽然一阵横风吹来,那个大风筝在天空中乱翻了几下,一边的翅膀被风吹折了,好像失去了控制,开始胡乱的盘旋,那个飞人也手忙脚乱起来,最后在满江面的惊呼声中,秤砣一样掉了下来,一下子栽进了江里,大风筝没有什么浮力,在水面上隐现了几下就沉了,那个飞人也消失在江里。

刘子光他们的船距离失事的大风筝最近,刘子光大喊:“快下水捞人!”船上的几个会水的船工衣服都没脱就扎进了江里,彭静薇也跟着大喊:“别忘了把风筝也捞上来哦。”

明轮船紧急熄火停船,放下了小舢板,船工们不时地浮上水面换气,再一个猛子扎下去,终于在船上众人焦急的等待中,把飞人捞出了水,搭进山舢板里,再送上大船的甲板,船工们继续打捞大风筝。

飞人沉在江里已经有些时间了,肚子都鼓起来了,看样子喝了不少水。船长亲自过来救护。先检查了飞人的口鼻,看有没有淤泥杂草,然后船长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飞人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飞人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一下下压出飞人肚子里的江水。

肚子里的水被压出来了,可是飞人仍然在昏迷,船长探了探他的呼吸,摇了摇头说:“已经没气了。”

刚才还活蹦乱跳,漫天盘旋的飞人居然淹死了,真是太可惜了,这样的人才可不能轻易的死掉,刘子光很不甘心,没气了可以做人工呼吸嘛!总之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人救活。

挥手叫了一个大个子的马弁过来,这家伙人高马大,西域人士,忠心勇猛,当然最主要的是肺活量够大。

“你,捏着他的鼻子,托着他的下巴,嘴对嘴的吹气,吹完一口气,松开鼻子一下,我来帮你按压他胸部。”刘子光命令马弁。

马弁对命令毫不迟疑的执行,别说是嘴对嘴的给一个男人吹气,就是给老母猪吹气,只要是刘将军的将令,也要绝对的执行。决不含糊!

把飞人呈仰卧姿势放倒,马弁跪在一旁,捏着飞人的鼻子,托着飞人的下颚,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撅起从来没有刷过牙的臭嘴,嘴对嘴的把气吹了进去。吹完一口气后,把嘴挪开,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刘子光在另一侧按压一下飞人的胸部,帮助他呼气。根据刘子光的口令,每做一次喊一声一二三,保持每三秒钟一次的频率。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了几分钟,然后加快了速度,终于惊喜地发现,飞人有了呼吸。

围观的船工们还没见过这样救人的方式,啧啧称奇。刘子光看到飞人浑身湿透,体温很低,吩咐人把他送进船舱,脱下湿衣服,用被子捂起来,再让厨房做点姜汤给他喝。

飞人虽然有了呼吸,但是还在昏迷中,任由船工抬下去了。

这时候大风筝也被打捞出来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个东西上面,大风筝的骨架是用纤细坚硬的钢条和坚韧的竹子做成,主要部分是用极其密致的绸子做成,细细的钢丝拧成的绳子一头固定在风筝正中一个象桅杆一样的东西上,另外一头固定在风筝各处,把整个风筝绷起来,形成一个坚固整体。下面是竹子做的两个架子,前面的作为扶手和操纵杆,后面的搭脚用。可是整体构造还是抗不住紊乱的气流,所以一侧被强风折断。

真是奇思妙想啊,众人惊叹着,带着朝圣的心情在大风筝上抚摸着。“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回去仿造啊。”彭静蓉说,看来大小姐心中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啊,不过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画工最强的还是大小姐,当下彭静薇吩咐丫环秋香赶紧拿炭笔和纸张来。

秋香答应一声下舱去了,一个船工此时从舱里出来,禀告刘子光:“将军,落水之人醒了,让小的来请救命恩人去见他。”

不是吧,老子救了他的小命,不来拜见我,还这么摆谱得让我下舱去见他。这个飞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刘子光诧异的想。

庞大的飞艇上挂着许多三角翼,一声令下,无数伞兵从天而降,是不是很拉风.

第二卷 京城 第五章 飞行器中的好小伙

飞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唇红齿白,嘴唇上一层淡淡的绒毛,看样子保养得很好,应该是个富家公子,不过这小子举止却很粗俗,斜躺在船舱的床上,身上捂着被子,刚清醒就表现出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看见刘子光进来很随意的一摆手,示意刘子光坐下。

“阿是你救了本公子?”少年大大咧咧的问,一嘴南京方言。

刘子光倒不是个拘礼的人,毫不在意的在一旁坐下,也很随意的答道:“就是我,你在天上飞的不错啊,可惜水性差了点。”

“我洪福齐天,不会轻易死的,不过你救了我,我还是要赏赐点东西给你。”说着在自己脱下的湿衣服中摸索了一阵,拿出一个碧绿的东西抛给刘子光。

刘子光伸手接住,定睛一看,好一块无瑕的翡翠玉佩,通体碧绿没有一丝杂色,圆形的玉佩上浮雕着一只精致的凤凰,手工精湛,每一根翎毛都雕刻的细致入微。看样子价值不菲。刘子光对着舷窗外的亮光看了看翡翠的透光性,很不错,内部也没有任何杂质。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刘子光满意的把翡翠揣起来,问飞人少年:“公子家的从人想必很着急了,我安排个小船送你上岸如何?”

“不急,听声音你们这是一艘明轮火船吧,给我拿套干衣服来,我要看看蒸汽机。”少年倒是一点没拿自己当外人,刘子光喊过来一个马弁,让拿自己一套干净的衣服过来,不一会马弁送进来一套衣服就出去了,刘子光也起身准备出舱让少年换衣服,少年却诧异的说:“怎么没有人服侍我更衣?”

刘子光鼻子差点气歪,这位大少爷还真不客气,居然要人服侍更衣,当即回了一句:“船上都是些粗人,不会伺候人,你还是自己穿吧。”少年无奈,只好挥手让刘子光出去,自己穿衣服。

刘子光耸了耸肩膀,出去了,没看到少年从被子里爬出来,身上穿的明黄色的大裤衩子。

来到甲板上,看见有一艘快船已经靠在了他们船边,原来是那飞人少年的长随已经赶到,四个脸色白净没有胡子的家人客气的给众人到过谢,便匆匆的跑进船舱服侍少年穿衣服去了。

过了好半天少年才打扮停当走出船舱,这时候明轮船已经点火启动了,少年的快船在后面跟着。少年年纪小虽小但是个头已经比较高了,只是比较单薄,索性古代的衣服都是款大型的,所以穿着刘子光的衣服倒也有模有样。

少年颐指气使的要到机房看看,正好刘子光也没见过船上的蒸汽机,就一起陪他下去了,机房在船底,连着煤仓,空气污浊,热浪滚滚,到处污秽不堪,一般高级船员都很少下来的,那少年确兴趣盎然,丝毫不在乎这么龌龊的环境,到处摸摸看看,光着脊梁的船工抡着大掀往炉子里送炭,火门一下子关上,一下又打开,刘子光看了一会觉得也没什么意思,刚要上去,听到少年说话了:“看起来是利国铁厂出的蒸汽机,可靠性是很高,炉壁和管路都很坚固耐压,可是重量太大,装在船上影响速度,反而不如武昌造船厂的蒸汽机大小恰到好处,重量比利国厂的轻了许多。所以说做民船还是用武昌的,兵器上用吗,还是利国的好,可靠性高。”

原来还是个科学少年,天上飞的,水里跑的都很熟悉啊。

在机舱里查看了一番,两人回到甲板上,,少年的长随正在把损坏的大风筝往他们的快船上搬,刘子光好奇的问:“这个三角翼飞行器是你设计的吗?”

“什么,你叫他三角翼飞行器,这个名字有意思,我叫他飞天神翼,名字很摆吧?不错,这个神物就是本公子亲自设计制造的,这位兄台有什么指教吗?”少年回答。

“飞天神翼,名字是很拉风,不过没有动力全靠气流推动未免太落后了,要是加个螺旋桨就好了。”对于科学少年,刘子光还是很佩服的,真诚的提出超前的看法。

“螺旋桨是什么东西?”少年有点纳闷。

“就是个能不停旋转的东西,用机器带动,能往后面吹风,把你的飞天神翼吹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比如从南京飞到扬州什么的。”刘子光纯属没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不过形容的也蛮形象。

碰到科学问题,少年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抓住刘子光一定让他画出螺旋桨的图样,把创意说出来。

正好一旁有刚才彭静蓉画飞天神翼的白纸和炭笔,长随端过来,用木板子托着,让刘子光画,彭家姐妹也围了过来,好奇的看刘子光给飞人少年画图。

看到围了这么多人,刘子光也想出个风头,抖擞精神,把小时候在少年宫学的素描耍出来,先画了一个三角翼,然后在下面画了一个类似自行车的东西,不过没有轮子,用脚踩动踏板可以带动后面一个大螺旋桨,踏板,链条,齿轮传动,人力驱动,也不是很详细的设计图,就是一个示意图,但是简单的示意对于天才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少年的目光已经变得非常热切了。

刘子光微微一笑,又画了一个更大的三角翼,上面还带着活动尾翼,可以控制方向,下面有座舱和发动机舱,带动的是两个螺旋桨。旁边还画了一个小人作为大小参照。怕少年看不懂,还写了文字说明,发条驱动或者发动机驱动。

少年的眼睛都绿了,象狼一样闪着贪婪的光,急切的问:“第一个我看懂了,回去就能做,发条驱动,就是钟表里面那样的发条吧,恐怕不能持续提供动力,发动机是个什么东西呢,怎么获得的力量呢?”

小伙子知道的不少嘛,刘子光赞许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用一种科学老爷爷的语气说:“发动机就是蒸汽机那样的东西,不过烧的不是煤,而是能量更高,而且清洁没有废渣的燃料,机器的体积,就是个头了,比蒸汽机小很多,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不是象蒸汽机那样依靠燃料把水烧成蒸汽作为动力那么麻烦。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装一箱子燃料。比如酒精或者汽油,酒精你知道的吧,就是纯度很高的烈酒,一点就着,汽油更厉害,不过目前还没有技术提炼汽油。一箱子燃料就可以飞很远,然后这个飞天神翼还可以做很大,放大很多倍,就能坐好几百人。长途旅行或者突袭敌国京城什么的,快速机动,简直就是神兵天降。”

少年被刘子光忽悠的神魂颠倒的,面色潮红,听到了那么多的新名词,什么内燃机,酒精汽油的,当然省掉烧蒸汽的过程肯定能节约大量的空间和重量,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能明白了,他只觉得豁然开朗,这个叫做内燃机的东西一旦发明,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少年忽然庄重的一拱手,说要拜刘子光为师。把刘子光吓了一跳,脑子里那点货色忽悠人还差不多,根本不能认真考究。再说他还有那么多事,哪有心思给人当老师啊,急忙推托说有要事在身,不能耽搁,只能谢谢少年的厚爱了。

少年没再强人所难,打量了一下众人,说:“你们是进京办事的吧?”

“对,我们到兵部有点小事。”刘子光回答,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用不着隐瞒。

“那好,我们后会有期吧。”少年这就要走,刘子光也不假客气,就说了句“恕不远送。”看着少年带着随从扛着他的飞天神翼上了自家的快船。船工拿竹竿撑开,双方摇手告别。少年看了一眼明轮船头的铁厂旗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双方分道扬镳后,铁厂的船已经接近水西门了。

水西门的正式名称是三山门,是南京明朝所修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和聚宝门(今中华门)以及通济门一样,拥有三道瓮城,四进门洞。是南京城西面最重要的一座城门,面临秦淮河,因而成为从水路进出南京城的要道。

到底是京城的城墙,高大巍峨,虎踞龙盘,相比之下,铁厂的城墙就只能算小孩过家家的产物了。

看到刘子光震惊的神色,大小姐又来给他普及常识了:“京师的城墙长达六十八里,是当今天下中国第一大城,。开国皇帝太祖爷攻下南京后,第二年开始筑城墙,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修造了这天下最长的城垣,高五丈至七丈,基宽五丈半米,顶宽两丈三,有一万三千六百六十个六个垛口、二百个藏兵洞、十三个个城门,能攻能守。据说建造的时候,以花岗石作基础,并在砖缝内灌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汁,因而十分坚固,恐怕清军的巨型回回炮也不能轻易砸破这样的坚城。

听了大小姐的介绍,刘子光更加的震撼,连绵不尽的城墙,雄浑的长江,如织的江船,南京,明朝的首都,我来了!

第二卷 京城 第六章 国公府

从长江进入秦淮河水道,沿途可以看见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然后才是水西门,高大雄伟的城墙仿佛一条威武的长龙,看不到尽头似的朝南延伸,蔚为壮观,颇显南京帝王之都的气魄。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彭静蓉先念了一段童谣。然后开始讲南京城门的名堂:“其实说起京师的城门,南京人可以掰着手指数出“里十三、外十八”。民间还流传有城门名编串而成的顺口溜:“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这些城门自东南向西北顺时针依次是:朝阳门;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水西门;石城门、清凉门;怀远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这就是常说的“里十三”。“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东面有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十三座里城门,都与市内大街贯连,街道纵横交织,主次分明,井然有条。城门与城池构成了城市的坚固防御体系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这丫头简直就是个活字典啊,不对,是移动版的搜索引擎。对于彭静蓉的博闻强记,刘子光着实佩服,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彭静蓉的每一句话其实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论起博闻强记,他那改造过的大脑可比最厉害的神童天才之类都要容量大得多,记忆力强得多。

水西门南侧又一座水关,叫做西水关,和城墙东面的东水关遥相呼应,是秦淮河穿城而过,进入长江的关口,也是船只进入南京的要道,

排队等候进城的船只很多,感觉和塞车差不多了,因为有水师的官兵在进行例行检查,所以行进的很慢,还好旁边有码头,可以下船从陆路进城,这几日乘船也厌了,正好下来换乘马车,南京炼锋号的老板早就预料到他们会在这里下船,所以带了马车在这里已经候了很久了。

刘子光一行人下船上车,从水西门进城,明轮船依旧排队等候着。

小姐们坐马车,刘子光骑马,比较贵重的物品和随身行李也放在后面的几辆马车上,来迎接的队伍和刘子光的随从,两个小姐的丫环跟班们,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走进水西门。

水西门的真正名称叫做三山门,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一道连一道的城墙,复杂的瓮城,瓮城的城门还建有闸楼,形成前后两座楼。每座城门均设木质对开城门、上下启闭千斤闸各一道。敌人进攻的时候,即使攻破城门进入了瓮城,只要放下千斤闸,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了,任由城墙上的人宰割。

刘子光再一次被城墙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气势和城门精巧复杂的设计震慑住了,一双眼睛都不够用了,守门的是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兵统领属下的士兵,戴着铁盔,挎着腰刀,身上只穿着号衣并不着甲胄,懒洋洋的站着,时不时地检查一下路人,纯属做做样子,形同虚设,水西门进出的人流量极大,虽然比不上正南的聚宝门,但是每天也有百牛千猪万鸭,数不清的蔬菜果品运进城里。

炼锋号的人在前面带路,自然一路畅通,车队沿着秦淮河边的道路前行,道路两旁的酒楼茶肆里坐满了人,悠闲地吃茶聊天听书。青楼妓院的楼上,艳丽的女子媚笑着招揽着过往的行人。道路上贩夫走卒来来往往,骑马的,坐轿的,挑担的,步行的,摩肩接踵。一派大都市的景象。

这就是古代的京师,明朝的南京啊,刘子光一边压住心里的激动,一边默念着。这么大的城市,怕是要有上百万人吧。眼前的这一切比任何古装电影都来的真实,假如能用摄像机把这一切记录下来该有多好啊。

走过三山街,不远处又能看见秦淮河了,这才是正宗的十里秦淮凤光,河道并不宽广,河水清澈,河道两岸,青楼林立,画舫凌波,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

繁华!除了繁华还是繁华,画舫上传来丝竹之声,和沿街的叫卖声,人喊马嘶混合在一起,形成一首独特的交响曲。

再往前就是夫子庙和江南贡院了,这可是天下学子们最向往的所在,通往飞黄腾达的场所,刘子光曾经看过的《儒林外史》里面就写着有个叫周进的老童生见了贡院居然发了癫狂,可见此处在读书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虽然现在离秋闱的日子还早,但是有大批的秀才,监生还有各地的名士拿着家里的银子,常年居住在附近,或者待考,或者以文会友,结交官员名士。

人多的地方就有商机,夫子庙一带的繁华到达了顶峰,商号云集,茶馆酒肆青楼数不胜数,一个赛一个的装潢精美,门口都站着大批招揽客人的小厮。真可谓“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啊!

看到本地炼锋号带着他们往夫子庙的方向走,刘子光心中高兴,心说还是下面的人知道讨好领导啊,肯定要住在秦淮河边的豪华客栈了,晚上可有的吃,有的玩了。

哪知道带路的忽然绕了个弯,领着大家进入一条僻静的道路,路旁都是围墙,看样是一所很大的宅院,不一会停在一个大宅门门口。

宅门口有气派的大石狮子,朱红色的大门上数不清的铜钉。两旁的楹柱上镌刻着一幅楹联。

上联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是: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自有人拿着拜帖递进门房,众人下马下车,刘子光装模作样的辨认了半天繁体字,然后轻轻读出对联,摇头晃脑的说了声好,想去看看横批。没看见横批却看见门上斗大的牌匾,上面赫然四个大字“魏国公府”。

原来是高干的府邸啊,来这里干什么?刘子光正在狐疑,里面已经跑出一个粉团一样的小姑娘,一身白色的劲装,跑起来也是虎虎生风,看样子是个练家子,后面丫环老妈子跟着一群,都快速挪动着小脚,努力跟着粉团小姑娘奔跑。

小姑娘跑出侧门,和已经下了马车的彭家姐妹手拉手腻在一起了:“两位姐姐,怎么才来啊,我都念叨好几回了,快进府吧,你们的客房我早就准备好了。

王府的大门当然是不能随便开的,彭家姐妹和刘子光,还有几个贴身丫环,几个抬东西的家丁抬着礼物从侧门进入王府,剩下的人马依然在门口候着。

刘子光的身份虽然是铁厂副将兼财务总理,可是在国公府里却小的不能提,只能像个普通家将一样跟在后面走,只听那个粉团的小嘴就没停过,不停的给两个姐姐介绍最近的京城新闻。

“大破连环马的白袍小将听说到京城了,姐姐们知道么,那可是你们利国城下的事情哦,前几天我还专门请了一个说书的到府里给我讲这个段子呢。等明天咱们一起去看白袍小将好不好?”粉团小姑娘对彭家姐妹说。

彭家姐妹面面相觑,刘子光也有点傻眼,没想到自己已经如此声名远扬了,正在沾沾自喜,就听彭静蓉说:“曦媛妹子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大破连环马的小将刚到南京你就知道了。”

国公府的徐媛慧小姐小嘴一撇,说:“那当然,白袍小将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在利国一战后,被朝廷擢升为锦衣卫同知,昨天才到镇抚司衙门的。明天咱们去衙门找他吧,我还想和他比武呢。”

原来还是个冒名顶替的,众人相对无言只有苦笑,彭静蓉一边走一边问:“你说的白袍小将叫什么名字啊?”

“海州黄镇黄天霸,听过吧,最近茶馆里都在说他的书。”徐媛惠说。

“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他啊,媛慧妹妹,回头我给你细细说说这个黄什么天霸的事情。”彭静薇插嘴道。是这个老相识啊,不是冤家不聚头,从徐州府到京城里。这小子不但阴魂不散,还愈发的抖擞起来了呢,这次一定要把他斗败!

几个人在园中的长廊里边走边观看景致,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有长廊的遮护,即使是绵绵的雨季也丝毫阻拦不了信步漫游的闲情逸致,但见假山花木葱笼,瀑布飞泻;池水碧波粼粼,红鱼遨游。假山由绝壁、危崖、山谷、水洞、瀑布、洞龛、步石等组成,用了数百万斤太湖石堆砌而成。从正面看宛若天成一般。尽管南假山高不及三丈,但是巧夺天工的设计,让人有高山仰止,山谷深远,水源不尽的感觉。

徐媛惠回头间不经意的看见了刘子光,很随意的问道:“姐姐,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我好像没见过哦?”

第二卷 京城 第七章 火车模型

“哦,这是我们厂里新任的副将,叫刘子光,还兼任账房总理,真正的文武全才呢,利国城下的反击战塔立有大功,本次进献的清皇战靴就是他缴获的呢。是我们铁厂的第一猛将。袁都指挥使向爹爹讨了好几次人,说要带回去当先锋官,我爹一直就不舍得放呢。”彭静蓉介绍起刘子光,脸上不免有些得色。

“还有呢,刘子光才是大破清国连环马的英雄,我们姐妹俩可是一直在城下亲眼目睹的,那个海州黄镇,被本小姐在徐州府打的满地找牙,连我都打不过,还大破连环马呢,大破骑驴的老太还差不多。”彭静蓉跟着补充。说起刘子光,那可是二小姐的骄傲,那可是她发掘出来的人才。见到小姐妹无论如何都要吹嘘一下的。就算徐曦媛不提,过一会也要给她引见刘子光的,因为这位国公府的小姐是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须眉,最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噢,还有真假美猴王啊,不过两位姐姐既然说是真的,那小妹自然相信。”徐媛慧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刘子光。

刘子光既不是唇红齿白的英俊书生,也不是虎背熊腰的虬髯好汉,穿着窄袖的箭服,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武士。

“说书的说那白袍小将面如冠玉,英俊不凡,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徐媛慧说着话,冷不防伸手猛推刘子光,脚下还使了个绊子,正好他们所在的地方就在池塘边上,这一段还没有栏杆,加上徐小姐的动作实在迅速,简直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饶是彭家姐妹反应迅速,也只能发出一声尖叫了“小心!”

不过接下来的情景有点出人意料,刘子光并没有被推下水,反而是徐媛慧差点掉进水里,身子倾斜着,几乎和水面平行了,一只手被刘子光拉着才没有掉下去,两人保持着一种类似于拉丁舞的暧昧姿势。

原来是徐媛慧动手的一霎那,刘子光被立即开始了反击,顺势让开,借力一推,反把徐小姐推倒了,但是脑中电光火石的一闪,想给小女孩留点面子,才又出手抓住了徐媛慧的手。

刘子光说道:“徐小姐怎么走路这么不小心,在自家院子里还摔跤。”手上一用力,徐媛慧就顺势起来了,小脸通红,把被刘子光拉过的手藏在身后。窘的有点说不出话来。本来想试试刘子光的深浅,结果不但没把人家推下去自己还出了丑,不过也算成功了,眼前这个武士打扮的年轻人,能躲过本小姐的迅猛一推,算得上反应敏捷了,最厉害的是把自己推到以后,就在差点掉进水里的一瞬间,又能突然出手拉住自己,那才真的是迅疾无比,根本就没看见它是怎么出手的。

男女授受不亲哦,小姑娘的手还从来没被男人拉过呢,羞得不行,幸亏彭家两个姐姐都装做没看见的样子,其实憋得辛苦,想笑又怕打击了小姑娘的自尊心。

幸亏上得台阶就到了静妙堂,进了房间,彭静蓉吩咐把给徐媛慧带的礼物打开,大家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刚才的尴尬气氛。

这是一座两面临池的鸳鸯厅建筑,格调清新淡雅,小巧玲珑,主要被国公府用于接待女客。双方落座,下人把礼盒打开,掀开几层绸缎布,拿出来几个精致的小东西,彭静薇亲自在八仙桌上组装起来。

珠宝玉器,绫罗绸缎,珍奇古玩字画,在国公府里那是太寻常了,土产类的东西又拿不出手,所以铁厂这次准备的礼物是一架小火车模型。

这个火车模型是纯手工打造,火车的车头是纯银打造的,最前头镶了一块硕大的祖母绿,轮子特地涂成红色,车厢用楠木精细雕刻而成,车窗上还镶嵌了透明的贝壳,小小的车门可以打开,配套的还有一套木头小人,一套铁轨和火车站。小人可以站在火车头里,还可以站在车站里充当旅客,铁轨的枕木和轨道连在一起,枕木是楠木的,轨道是铜的,涂上黑漆,火车站是用木头搭的,小块小块的楠木当成砖头拼接出来的车站,没有用一根钉子,都是精巧的木工手艺隼接的,整个模型非常精细,用料也很讲究,价值不比珠宝玉器低。

组装好了以后,徐媛慧兴奋的围着桌子转圈,一幅爱不释手的样子,周围国公府的家人也眼睛瞪得铜铃一样,火车见过,这么小的火车可没见过。

彭静薇和姐姐微笑着对视一下,拿出一把钥匙,插在火车头上的一个孔里拧了几圈,然后打开火车头上一个小盖子,家人捧过来早已预备好的铁盒子,彭静薇用夹子加了几块烧红的木炭进去,再拿过一个小瓶子,往火车头里注了一些水,拨动开关,小火车立刻跑动起来,烟囱还有白色的蒸汽冒出来,煞有介事,象真的一样。

看着长龙一样的火车在八仙桌上打转,徐媛慧小巴掌拍的啪啪响,“好可爱的小火车,太有意思了。它是怎么跑起来的,还要烧木炭么?”

彭静蓉在一旁耐心解释:“这么小的火车头当然放不下蒸汽机,所以火车是用发条动力驱动的,刚才小薇拧的那几圈就是上紧发条的,至于放炭火进去,那是为了产生蒸汽,看起来好像真的火车,增加点观赏性。”

“噢,太好了,回头搬到我修楼上去,让木匠搭个台子放它。”徐曦媛显然对礼物非常满意,手里拿着木头小人到处乱摆。

“放在木头台子上未免可惜了这火车。”刘子光在一旁插嘴,还国公府的小姐呢,连玩都不懂,真是土包子。看到大家都狐疑的看着他,刘子光连忙解释:“这么精细的模型,应该专门开辟一间屋子放它,用泥土堆出大山,平原,铺上草皮,插上树枝,挖出河流,放进清水,再建个小石桥,弄几个小型的城池,铺几十丈长的铁轨在城市之间,车道要双轨,火车一辆也不够,弄个两三辆对着开,那才叫会玩呢。”

三个女孩子都听得傻了眼,要说玩这些东西,还是男孩子厉害啊,刘子光小时候没玩过高档的玩具,自己用火柴盒加铁丝穿过一辆土造的火车,在沙土地上拉着跑,他曾经幻想过有一天,能够规模宏大的玩一次模型,虽然一直未能如愿,现在把这个构思贡献出来,也算替自己还一个愿了。

“真是好主意!”三个女孩一起夸赞,徐媛慧立刻命令下人去准备空房间和泥土沙子草皮,还让人找首饰匠按照铁轨的样子再打造十丈出来,要有弯道和岔道口,能连接起来的,要分成小段小段的。

几个人一边摆弄着小火车一边叙话,原来她们都是自小认识的,当年魏国公带兵常年驻扎在徐州府,彭厂主的铁厂那时候还是一只铁匠为主的义军,配合朝廷军队打了几次胜仗,国公爷和彭厂主成了莫逆之交。两家人经常来往,后来在政治斗争中,两家共同进退,没有押对宝,国公爷也失了势,铁厂在京城的关系网也大打折扣。不过这份情谊依然保留着。

小姐妹们谈话,刘子光插不上嘴,只能在一边干坐着。正在无聊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家人喊道:“国公爷到。”

话音未落,一个骠悍的人影便进了静妙堂,身量高大,蓄着胡须,年纪大约接近三十岁,连走路都充满了力量,踩得地面砰砰响,不愧是明朝开国第一猛将徐达的子孙。

“原来是彭家妹妹来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哈哈哈。”快人快语大嗓门,一看就是个豪爽人,年轻的国公爷和各位客人见礼。

国公爷兄妹和彭家姐妹是老相识了,唯一陌生的就是刘子光,不用别人开口,这回徐曦媛就主动开始介绍了:“大哥,这位就是真正的白袍小将,利国城下大破连环马,追得清国皇帝跑丢了靴子的大英雄刘子光。”

“噢,你就是刘子光。”国公爷捋着胡子端详着刘子光。

这可是大明朝的公爵啊,刘子光不敢放肆,拱手施礼:“正是在下,现任铁卫副将刘子光。参见国公爷。”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锦衣卫新任的同知黄镇我去看过了,一看就是个冒牌货,靠着阉党亲戚虚冒战功骗取官职。可叹茶馆里还在讲他的评书,真是不知廉耻。阉党误国啊。”国公爷还真是个明白人,嘴上也没有把门的,阉党长阉党短的挂在嘴上。

“大哥~~”徐媛慧责怪的喊了一声。

国公爷眼睛一瞪说:“怕什么,我说的都是事实,在座的也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爹爹忍让了那么多年,最后还不是没被他们放过,生生被阉党给气死!大哥我空有一身武功,却只能当个孝陵卫指挥使,说起来也算是皇帝亲军,可是就是见不着站着的皇帝,你说阉党不可恨吗?”

“那是那是,咱们不说这个了,你不是一直说找不到对手吗,今天终于有人可以和你比试了。”徐媛慧怂恿国公爷和刘子光比武,看样子也是个惟恐天下不乱的角色,和二小姐彭静薇很对路子。

“本公正有此意,刘将军切莫推辞哦。”这位国公爷和妹妹一样,也是个好武之人。

比武,又不是比作诗,那可是我的强项啊,刘子光欣然应允。

第二卷 京城 第八章 比武

这里的国公府其实只是徐家的西圃,就是一个花园,面积不算很大,只不过距离繁华的夫子庙很近,所以府上的人喜欢住在这里。

现在要比武,自然场子不够大,国公爷一摆手,冲着下人大喊:“把我的几套兵器和盔甲都带上,咱们到校场去比划比划。”听他的语气非常兴奋。

“国公爷此言差矣,比武何须到校场,战场上全身铠甲骑着战马手拿长枪大戟是正大光明的战斗。可是现实中未必敌人会给你这个机会,且不说近身巷战了,就是遇到个刺客,不要说没穿盔甲,就是没穿衣服没有兵器也要打斗啊,所以在下的意思是,在这里比试即可。”刘子光说。

今天舟车劳顿,即使自己不累,两个小姐和下人们都累了,还是赶紧比完了找地方休息是正道。

“有理,就依你言。来人,拿两把宝刀来。”只要是比武,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国公爷认可了刘子光的说法。

不一会两把雁翎刀送到,国公爷和刘子光各持一把,出门站在花园里,两人持刀互相施礼。

三位小姐站在廊子里观战,彭静蓉关切地说:“刀枪无眼,点到为止哦。”另外两个小丫头在一旁唧唧咕咕说着什么,看样子是在下注赌输赢了。

国公爷以一个军旅老手的眼光仔细观察眼前的对手,细腰乍背,眼神凌厉,太阳穴并未内陷,手指细长,指关节也没有练拳留下的痕迹,走起路来下盘不够扎实,应该不是个长年练武之人,可能是天生神力,好勇斗狠,才能在战阵上大出风头,一力降十会,这样的人在战场上还是满吃得开的,不过遇到武功高强的对手,一个四两拨千斤就完蛋了。年纪轻轻就当上铁厂卫队的副将,对于年轻人未必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他吃点苦头,让他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打定了主意,对刘子光招呼了一句:“进招吧。我让你三招,三招以后我再进攻。”

就在他观察刘子光的时候同样也被对方观察,自从被改造以来,刘子光似乎有了某种感应能力,可以探测对手的战斗力,刘子光的所有对手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应当属宋青峰,绝对是武林高手级别,大约能相当于寻常武士五十人的战斗力,可是在他面前也只是一个回合而已,眼前这位国公爷和宋青峰走得不是一个路子,属于标准的战将,弓马娴熟,力能举鼎,还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将多年形成的威压,或者说是一种气场,传递给刘子光的信息是:这个对手虽然厉害,但是并不是很难对付。

刘子光假惺惺的谦让,古代人就是这样,即使是武人,也要讲究礼貌客气,尤其是比武的时候,不但清对方先动手,还要事先声明让个一招半势,与其说是客气,还不如说是显示自己武功高强。

国公爷的身份年龄都比刘子光高,所以还是由刘子光先动手,他看看手中的刀,金桃木皮条编织的刀鞘,精雕细琢的白玉刀柄,一按绷簧,一声脆响,长刀出鞘,如同一泓秋水。迎着光线,还能看见刀身上的花纹。

“好刀。”刘子光也算用过几把刀的识货之人。这把刀不但钢口甚好,刀装也价值不菲。

“那是自然,本公是爱刀之人,看来刘将军也是同道,这样吧,如果你能接我十招,这把白虹送与将军了。”爷把爱刀当作彩头,看样子是胜券在握了。

“如此甚好,国公爷看好了,我要出招了。”有赌注引诱,刘子光决定让国公爷输的心服口服。他把刀鞘挂到身后的树杈上,单手持刀,摆出进攻的架势。

“来吧。”国公爷依旧站在原地,刀在鞘里并未拔出。好整以暇,悠闲自得。

‘是你轻敌的,到时候丢了面子别怪我了。‘刘子光心中暗想,身形一闪,鬼魅般扑向国公爷,只是一眨眼的时间。

国公爷虽然没有拔刀,但是眼睛一直盯着刘子光,他完全有把握在一瞬间出刀并且制服对手,论谁的刀最快,整个京城几十万大军里,国公爷认第二,就没有人敢当第一。

可是这一次他失算了,看见对方的脚步动了,可是动的也太快了些,完全不是正常人的速度,根本看不清人影,只能看见一道白光,然后对手就已经到了面前,而他手里的白虹刀已经架到了自己的肩膀上。而自己,甚至还没来得及把刀完全拔出来。

台阶上站着的三位小姐,本来还兴致勃勃地打算看几百回合呢,可是没等她们回过神来,比武已经结束了,刘子光笑嘻嘻的把刀架在国公爷的肩膀上,虽然距离脖子还有两寸距离,但是威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国公爷手上的刀,才拔出来三分之一!

“刘某谢谢国公爷赐刀。”刘子光等观众看明白输赢,才把白虹刀收回,没有转身,随手向后一掷,长刀飞出,正好插进刀鞘,光是这一手,就足够众人惊叹了。

国公爷哈哈大笑:“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是公轻敌了,这把白虹刀就送与将军了,要用鸡油和羚羊皮擦刀,宝刀更要好好保养,回头让下人给你送二十张羚羊皮擦刀布过来。”

是个豪爽的真英雄,输了就是输了,不生气也不耍赖。刘子光真心诚意地抱拳道谢。

不过国公爷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刘子光。“今天不去校场比试马上功夫和长兵,我们可以再比一下箭术嘛。园子不大,我们就不比什么百步穿杨了,比比谁射得更准,更巧。”

刘子光当然不会败国公爷的兴致,就当是在公园打气球赢东西了。

果然,国公爷又拿一张宝雕弓作为赌注,不过这一次国公爷先射,他让人在两座假山的山峰之间悬一条铁丝,然后挂上十枚铜钱。铜钱迎风轻轻摆动。众人看得奇怪,只有徐曦媛知道哥哥又要显摆箭穿金钱的本领了。

说起射箭的功夫,不但要射得准,还要射得远,所谓的强弓硬弩,不是一般人能拉得开的,国公爷家里各种类型的弓都有,先拿出来的是两把比较短的骑弓,配用的雕翎箭相对也比较短。拉力适中。免得射出太远太劲,伤了外面的人。

国公爷先拿了一张短弓,大拇指上套了一个碧绿的板指,取了一支箭,张弓搭箭,随意的瞄了一下就射了出去,正中铜钱,而且是从铜钱的方孔里穿进去,第一箭射出,铜钱带动铁丝剧烈摆动起来,国公爷依旧不紧不慢的发射着,就这样连发十箭,箭箭命中钱眼,弓弦经过调整,不至于力量过大,正好使箭杆卡在铜钱上。

好精湛的箭术!众人纷纷鼓掌。国公爷颔首微笑不语,这可是他的保留节目了,在这个场地上表演了不少次,驾轻就熟。

国公爷微笑着把弓交给刘子光,示意他射,这时候下人已经爬上假山,把雕翎箭都取下来了,依然是十枚迎风摇晃的铜钱,方孔里透射着黄昏的夕阳。

刘子光接过短弓,先搭上一支箭,瞄了一会,猛地一松弦,众人闻声看去,只见羽箭插在假山上,距离铜钱没有一丈也有八尺远。

众人嘘嘘连声,这个箭术也太差了点吧,刚才还因为赌输有点垂头丧气的徐曦媛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这就是你们铁厂卫队副将的箭术?连玩弹弓的小孩子也比他强啊。”国公爷也捋着胡子笑起来。这个年轻人看来靠的就是一个快字,但是就射箭来说,完全就是个门外汉。找回点面子,还是值得高兴的。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就让他们大跌眼镜了,刘子光右手伸出,在渔服里夹了三支箭出来,把弓放平,三箭齐发。然后又是三支箭,稍加瞄准就放了出去,连发三轮九箭,也是箭箭穿钱。最后搭上三支箭,稍微分的开些,拉满了射出去,中间的一支箭正中最后一枚铜钱,另外两支箭分别命中铁丝的两端,把铁丝射断,一串雕翎箭串着铜钱落到了地上。四下一片寂静,一些下人们都惊的张大了嘴合不上了。

“好箭法!”国公爷最先喝彩。这确实是无与伦比的箭术,国公爷只听说过一些蒙古族的神箭哲别能达到这个三箭齐发的水准。他不知道的是,刘子光的箭术就是跟一位蒙古哲别学的。

“见笑了。”刘子光放下宝弓。四下拱手。

三个小姐也傻眼了,彭家姐妹知道刘子光刀法出众,不知道他的箭术造诣也是如此之深,徐媛慧再次赌输,而且输的很不理解,怎么天下还有箭术比国公哥哥还好的人。简直不可思议。

“箭术好,还要能开得硬弓才行啊,来人,取我的硬弓来。”国公爷还要继续比。

第二卷 京城 第九章 宝弓 .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