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后勾唇一笑,也许能知道文庄皇后,究竟是怎么没的。凡做过的事,怎么会不留下痕迹?

宁寿宫内,刘太妃等人也已告退,杜太后靠在榻上,望着坐在一边的荣明太妃轻叹:“原本,我以为,宁寿宫内,该是我和你一起居住的,怎么都没想到,竟过了这么些年,我才又见到你,在这宫内。”

   “娘娘摄政多年,和我们,早已不是一样的人了。”荣明太妃的话意有所指,杜太后笑了:“先帝当日立我为后,我也曾推辞来着,我既没儿子,资历又浅,怎么 着也不服众的。可先帝说吴昭仪为人太过宽厚,压制不了后宫,柳贵妃为人跋扈,她若成为皇后,后宫妃子,只怕就没好日子过了。”

荣明太妃尽管已经告诫过自己多少次,不能面对杜太后的时候失去理智,可听到杜太后这名虽抱怨实则得意的话,荣明太妃还是觉得口中有些许血腥味。荣明太妃的手紧紧握成拳,轻声叹息:“果真和娘娘十多年不见,娘娘也老了,竟说起旧事来了。记得娘娘原先,是不会提这些的。”

云淡风轻的话让杜太后笑了:“看来荣明太妃,在外修行十多年,心性修炼的越发好了。”

“在外修行,也无需争些什么,况且无空大师离我很远,我虽惦记着他,却也晓得只有在佛前,才能为他祈祷,让他平安。因此也就静下来了。”

无空,就是先帝长子,当今天子长兄的法号。

杜太后的眼眸微微一闪,接着笑了:“记得他离宫时候,只有十岁,那时他就是个很沉稳的孩子,这些年,听伺候的人回报,说他越发精进佛学了。也许,太妃能见到无空大师呢。”

这一句句都像针似的戳在荣明太妃心上,荣明太妃那平静的面容一点都没变,只对杜太后道:“娘娘从没当过娘,并不晓得做娘的心,只要孩子平安无事,那是做什么都愿意的。”

杜太后笑了:“方才我的话说错了,原来吴太妃你,心性修炼的还是有些不够。”

“那就容妾,先行告退,再去做今日的功课,娘娘以为如何?”荣明太妃眼眨都不眨,就说出这句,杜太后微笑,挥手让荣明太妃离开。

看着荣明太妃的背影,杜太后唇边的微笑渐渐变成了冷笑,以为把人给弄回来,就能让自己手忙脚乱,真是孩子的想法啊。

朱皇后已经回到昭阳宫内,李姑姑带着宫内人前来迎接,朱皇后直到此时,才掩口打个哈欠,进到殿内,茶已经备好,软榻上已放好了引枕。

朱皇后靠在软榻上,肘下腰上都垫了引枕,吴娟拿着美人拳给朱皇后轻轻敲着。朱皇后接过茶,喝了一口。

李姑姑已经笑着道:“方才娘娘车驾刚从宁寿宫内出来,妾就命人去禀过陛下,陛下说,即刻就到。”

“这会儿人乏的很,还要去迎驾,才不要去。”朱皇后故意娇嗔地道。

话音方落,就听到皇帝的声音响起:“怎么,皇后觉得迎驾太累,那朕是不是从此不许上昭阳宫了?”

殿中宫女内侍忙跪下迎接,朱皇后在榻上坐起身看向皇帝,语气带着娇嗔:“陛下要是不肯再上昭阳宫来,那妾,只有上甘泉宫去,免了这迎驾的事。”

这样的话语,听在皇帝心中,自然是十分熨帖的,他挥手命宫女内侍都站起身,从吴娟手中接过美人拳,就往朱皇后腰上轻轻捶去:“既如此,朕让皇后不要太累,如何?”

朱皇后微笑,殿内众人都笑,吴娟不由看向柳依依,见柳依依依旧低眉顺眼的站在那。吴娟抬头瞧向帝后,帝后正在相视而笑,夕阳斜斜地从门内照在软榻上,帝后显的格外好看。吴娟的头不由微微一侧,不晓得皇帝到了别人的宫中,是否也是这样笑着,这样和人…。

李姑姑已经示意宫女内侍都退出殿内,等帝后出身呼唤再进殿来伺候。殿外站满了宫女内侍,没人说话也没人动弹,只有风吹着他们的衣角。

柳依依想起周婕妤最受圣宠的那几年,也曾被皇帝这样温柔相待,那时的周婕妤,从没想过,会有一天,从同样一个人那里,接过赐死的诏书。

陛下,您的心,到底是天生凉薄,还是只对周婕妤一人凉薄?

“依依,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不说出自己名字了。”吴娟悄声在柳依依耳边说,柳依依忙收起思绪,对吴娟微笑。此时此刻,柳依依发现,自己对这个帝王的仰慕,在悄悄退去。

、第33章偶遇

“陛下他,真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啊!”那是初次承宠后的周婕妤,对秦贵妃说的,那时的周婕妤心里满是喜悦,能嫁的天子,那是前生修来的福分。秦贵妃面上那一丝莫名的笑,在柳依依面前浮现出来,当时对这丝笑完全不在意,现在想起来,怎么那么奇怪?

柳依依的脚步往外迈出,恨不得现在就去问个清楚。吴娟伸手拉一下柳依依,把柳依依的魂又拉回来。

柳依依长舒一口气,怎么又忘了呢?现在自己只是个小宫女。总要等到慢慢往上爬,才能解开当初的秘密。

殿内传来一声轻笑,接着这笑声被风吹走,什么都听不见了。李姑姑面上现出微笑,帝后之间恩爱和谐,的确是件大好事。

帝后之间如此恩爱,不知道秦贵妃此刻做何想?柳依依听到那笑声,思绪又飘到了秦贵妃那边。

“娘娘,陛下进了昭阳宫,想必会在昭阳宫用晚膳,只怕不会出来了。”林莞瞧着秦贵妃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回答。

秦贵妃听出林莞话里的小心,不由往林莞面上瞧去,难道自己这些日子的脾气着实不好,让林莞都害怕?

想着秦贵妃就笑了:“不来就不来吧。传晚膳。”林莞应是,命小宫女转身出去传膳,突然林莞想起什么似得地对秦贵妃皱眉道:“今儿早起娘娘说想吃龙井炒虾仁,忘了嘱咐膳房了,要不这会儿再让膳房给娘娘做上来?”

秦贵妃望着林莞阻止她:“不必了,不过顺口说一声。”

说话间,小宫女们捧着捧盒鱼贯而入,林莞带着内侍把桌椅铺设好,内侍已一一打开捧盒,把里面的菜肴拿出来。

林菀往桌上瞧了眼,对秦贵妃笑道:“竟然做了龙井炒虾仁,想是知道娘娘爱吃,特地做来的。”

秦贵妃在林莞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到桌前,膳桌上的饭菜琳琅满目,内侍已举筷把龙井炒虾仁夹了些放在碟上。

龙井碧绿,虾仁淡红,瞧着让人垂涎欲滴,秦贵妃却只拿起筷子夹了个虾仁,咬了一口就把筷子放下,对林莞道:“早起还想吃,怎么这会儿反倒没胃口了。给我倒碗粥来,再放上些炸野鸡腿子,拌了吃只怕还有胃口。”

林菀应是,早有内侍打了一碗粥,把野鸡腿子撕了些肉放在粥上,林菀接过拌了,秦贵妃拿起匙喝了两口,也就放下。用完晚膳桌上动了的,不过三四样。林菀命人收拾了下去,正要再说话秦贵妃已站起身:“里面闷的很,索性出去散散。”

林菀正要命内侍去准备,秦贵妃已经摇头:“不过随便走走,就带上你,还有两个内侍,两个小宫女就好,别人一概不用。”

既然秦贵妃都这样说,林菀也就陪了秦贵妃出去,一行人出了凤藻宫,沿着宫道慢慢行去。秦贵妃只说随便走走,自然也没有个目标,秦贵妃又满怀心事,抬头望时,发现拐过一个弯,就到了瑶光阁。

秦贵妃停下脚步,望着瑶光阁皱眉。林菀哎呀一声,对秦贵妃请罪:“娘娘,是我的不是,怎么带着娘娘往这边走来,娘娘还是?”

秦贵妃已经伸出一只手摆了摆,看着瑶光阁的方向久久不语。就在林莞想再说话时候,秦贵妃已经踏上去瑶光阁的路。

“娘娘?”林菀惊呼出声,秦贵妃恍若未闻,一步步往瑶光阁走去。

昔日周婕妤还在的时候,瑶光阁也算是这宫中引人瞩目的地方之一。此刻秦贵妃面前的瑶光阁,却是院门深锁,门前的草,已经快到人的小腿。

“不是说,这里有人照看吗?”秦贵妃乍然见到瑶光阁的破败,有些惊讶地问林莞。

“没人居住,照看的人也不过负责下打扫罢了,这门前没人来,怎不生草呢?”林菀小心说着,上前要扣门:“娘娘要进去,命人来开门就是。”

“不,我不进去了。”秦贵妃的脚步已经踏上台阶,又往后退:“我不过是路过而已,路过而已。”

秦贵妃的声音带着长长的叹息,林菀见秦贵妃脚下一绊,上前扶住她。秦贵妃刚站稳就听到耳边传来脚步声。此时这脚步声在秦贵妃耳里听起来却带着一点不善,西下的太阳照的天边的云都带了红色。

秦贵妃就着红色看向脚步声传来的地方,见到满眼红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这时候被秦贵妃想起,据说,被冤枉而死的人,会在某个时候回到这里,和人索命。难道说周婕妤也是如此?

秦贵妃有些害怕地退后,差点被杂草绊到,林菀十分奇怪秦贵妃的失态,抬头看时,见一个穿着小宫女服色的十三四岁少女站在不远处,看着瑶光阁,满面惊异。

“是你?”林菀已经认出柳依依,有些惊讶地问:“你不是在昭阳宫服侍的吗?怎么会在这里?”

柳依依没想到会在这里,会在此刻,遇到秦贵妃。看着面前这张无比熟悉的脸,离自己这么近,柳依依往前迈了一步。秦贵妃被林莞的话把魂从天边拽回来,站稳了瞧向柳依依,这会儿,秦贵妃也瞧出柳依依有些眼熟,像是昭阳宫的宫女。

见柳依依往前一步。林莞的眉微皱,把秦贵妃稍微挡了下:“大胆,你可知…”

“莞儿,别吓着她,我瞧她脸色都已经发白了,想是奉命去别的宫失了路。”秦贵妃已经恢复了平常的端庄淡然,笑着对林莞说话。

这一声让柳依依松开绞在一起的手,对着秦贵妃跪下:“回贵妃的话,奴奉皇后娘娘之命,前往寿康宫。谁知出得昭阳宫,就忘了路往那边走,惊慌失措之下,才想起寻人问问。听到这边有人说话就走来,不料惊了贵妃的驾,奴该死!”

柳依依说完就恭敬地给秦贵妃磕头。

这边离寿康宫还有一点路程,林菀瞧了瞧路就笑:“前面那个路口,要往东转,转过去就是寿康宫。想来你是在前面路口转向西了。”

柳依依瞧向林莞微笑:“姐姐说的是,我方才在前面路口,瞧着两边似乎都差不多,就转错了。多谢姐姐。”

秦贵妃笑的依旧端庄:“起来罢,你既奉了皇后娘娘的命,赶紧去罢。”柳依依再次给秦贵妃行礼,起身后退。

秦贵妃瞧着她:“你以后可要小心,这宫里的路还是要记熟了。”

柳依依停下,给秦贵妃行礼:“多谢贵妃!”

林菀微笑:“今儿啊,多亏了我们贵妃,若是别个…”

“莞儿!”秦贵妃喝住林莞,对柳依依再次微笑,柳依依站起身后退两步后才转身往另一边跑去。

看着柳依依的身影,秦贵妃轻叹一声:“你听听,这小宫女的声音,真是从没听过的清脆动人,假以时日,只怕会更好!只可惜…”

林菀听出秦贵妃的意思,对秦贵妃轻声道:“既然如此,何不禀过娘娘,把人要过来。”秦贵妃摇头:“谁知道娘娘是不是也这样想?罢了,各自的命。”说着秦贵妃看向天空:“这会儿也晚了,回去罢。”

林菀望向柳依依跑走的方向,那天轻秀说的话,又在耳边,这是不是个机会呢?向皇后娘娘投诚,换来以后在宫内的平安?

柳依依已经跑出数步,回头已经瞧不见瑶光阁,柳依依这才才轻轻地拍下了心口。这路往那边走,柳依依当然晓得路往那边走,不过是因着机会,既然一个人出来,那就顺道弯着来瞧瞧瑶光阁,谁知道会遇到秦贵妃。

也不晓得秦贵妃来这里,到底为了什么?而且方才秦贵妃的神色,那样惊慌失措,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难道说周婕妤的死,真的和秦贵妃有关,而秦贵妃又误会了什么,才会这样惊慌失措?

可惜,这一次机会丢失了,否则的话,说不定能让秦贵妃在惊慌之中,说出些什么。柳依依的头微微一偏,没有再想下去,就往寿康宫跑去。

寿康宫已经修整过,前两日各太妃太嫔就已搬进来,今日又是荣明太妃住进来的正日子,寿康宫内外都有人穿梭,和前几天的情形完全不同。

守在宫门口的内侍见柳依依走过来,笑着上前:“这位是从哪个宫里来的,是要寻哪位?”

“还请通报一声,皇后娘娘遣我来此,让问问荣明太妃住的怎么样?”柳依依当然晓得宫里规矩,停下脚步对内侍笑着道。

守在门口的内侍请柳依依在门边坐下歇脚,他们中的一个飞奔着往里面报信。很快就有个宫女从殿内走出来,不是别人,正是玉秀,瞧见来的是柳依依,玉秀有些迟疑。

、第34章

柳依依已经站起身对玉秀笑着道:“姐姐好,今儿娘娘有些忙,说早早就走了,还不晓得荣明太妃回来殿内,是否住的舒适,特地遣我前来问问。”

玉秀按捺住心中的起伏,对柳依依笑着道:“太妃和老娘娘说了一会儿话,回来用了晚膳就说有些乏,此刻已经睡下了,还请回去禀告娘娘,就说太妃一切安好,我们也…也会服侍好太妃!”

“如此甚好!”柳依依微笑着对玉秀说了这么一句,也就没多说什么,告辞而去。玉秀送了柳依依走出宫门,柳依依在寿康宫门口站定,对玉秀道:“姐姐还请留步,得闲时,再来看望姐姐。”

玉秀含笑应了,柳依依又给玉秀福了一福,也就往昭阳宫的方向走。玉秀看着柳依依的背影,心中万种情绪都涌上。

一回头,玉秀瞧见身后站了个人,玉秀仔细瞧了瞧,轻叱道:“站在这做什么?太妃今儿刚回宫,总也要晓得她喜欢什么才好。”

“姐姐,方才那个是昭阳宫的柳依依?瞧着相貌,似乎长的更好了。”站在玉秀身后的不是别人,正是王莺,她使尽了手段,才算通过王三的干爹,说动宁寿宫的总管,再让总管去和王尚宫说情,才被挑到这寿康宫来。

虽然来寿康宫之前,王尚宫把众人招去,叮嘱她们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但王莺怎么会听呢?来此地不到三天,她就知道了玉秀的存在,也明白了玉秀为何会来到寿康宫。

这是个最好的同盟,王莺在心里评判着,这才冒险出来,和玉秀答话。玉秀听了这话,看向王莺,眉头微皱:“你想的未免太多了,现在是寿康宫的人,是服侍太妃的,那就老老实实服侍太妃。”

这个玉秀,可比月容难缠的多,王莺心中想着,面上还是那样恭敬:“姐姐想来不晓得,我和柳依依,还有吴娟,都是一起进宫的,不过后来各自去了各宫,此刻不过感慨柳依依已经可以出来传娘娘的话,可我连这寿康宫门都不能轻易跨过去。”

玉秀是个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人,这也是王尚宫挑中她,送到昭阳宫的原因,此刻玉秀当然不会被王莺这几句话就轻易打动,只是望着王莺冷笑:“宫中自有规矩,被娘娘看上了,那是各人的福气,我们不能不满。”

真是难缠,王莺心中骂着,面上笑容很甜:“是,姐姐的教诲,我知道了。”

   “既然知道了,那还不快些进去?”玉秀的声音更冷,王莺匆匆给玉秀行了一礼,后退进入宫门,玉秀往宫道上望去,早已看不见柳依依的身影。到底是娘娘,还 是柳依依和吴娟她们,还是吴女官?玉秀觉得,自己已经猜不出来,只轻叹一声就走回寿康宫,不管怎么说,在荣明太妃身边,还是个大宫女,这结局,已经不差 了。

至于杜太后曾许过的荣华富贵,玉秀知道,自己再拿不到了,能平安出宫就是好事了。

柳依依回到昭阳宫时,帝后刚刚用完晚膳,盥漱过,在殿外月台之上放了长几矮椅,两人坐在那纳凉。

几个宫女内侍手里执着扇子,在一边给他们扇着扇子。

柳依依走上月台,看见的就是帝后相偎而坐,在那里说着闲话。柳依依有些迟疑,不敢上前。

皇帝在朱皇后耳边说了一句什么,抬头看见柳依依,不由对朱皇后笑着道:“想来是你遣去的宫女回来了。”

朱皇后直起身,对柳依依招手。

柳依依走近一些,在离帝后三步远的地方站定,站的离皇帝如此近,又有风吹过来,能闻到皇帝身上那熟悉的香味,有一刻,柳依依觉得自己浑身都在颤抖,站都站不稳。

柳依依屏住呼吸,不让皇帝身上的香味进了自己鼻子,如此才能让心平静下来,不要那样狂跳。垂手恭敬地道:“荣明太妃有些乏,今儿用过晚膳就歇下了,宫人们说,定会服侍好荣明太妃的。”

朱皇后点头:“不错,依依,你办事不错。”柳依依又给帝后行礼,往后退去。皇帝已经对朱皇后笑了:“原来她叫依依,今儿下午,我在殿内瞧见她,问她叫什么名字,想是吓到了,还不肯告诉我。”

朱皇后的眉微微挑起:“陛下喜欢,既如此?”

皇帝握住朱皇后的手:“不过觉得声音很美,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美的声音了。至于…”皇帝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皇后还是给朕,早日生下一个太子。”

朱皇后微笑,往皇帝这边偎依了下,抬头时候眼已经看见了柳依依,柳依依站在月台下的台阶上,风吹着她的裙子,虽说不是那么美,却也是个可人儿呢。

朱皇后笑的有些意味深长,伸手指向天空:“瞧,月亮出来了。”今儿是初五,并非满月,一勾新月挂在天上,月色清辉,倒比满月时候还明亮。

月色洒的朱皇后全身都是,皇帝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在朱皇后耳边轻声道:“月色虽美,却没有皇后你美。”

朱皇后又笑了,皇帝已经站起身,对朱皇后伸出手,朱皇后把手放进皇帝手中,两人携手入殿。

李姑姑早先行一步,带人去殿内把床铺布设好。

吴娟和柳依依带着人在那收拾外面的东西,轻秀也已过来。吴娟悄声对柳依依道:“依依,我没想到,陛下待娘娘,会这样恩爱。”

“他们是夫妻,应当的!”柳依依只说了这么一句,轻秀就上前:“你们今儿白天辛苦了,回去歇着吧。娘娘那边,想来不用禀报了。”

吴娟和柳依依应是,见李姑姑已经带着人退出殿内,两人也就携手往后面走。今夜月色很好,月色从没关严的小窗户露进来。柳依依突然惊醒,看着那月色,听了听吴娟的呼吸声,悄悄走到窗户面前推开一点点窗。

凉风和着月色扑进屋来,柳依依惬意的闭上眼,感受那凉风。

为什么见到陛下对皇后娘娘那样温柔,不会像原先一样,心中有点浅浅的酸,而是淡然了?柳依依索性在窗边坐下,头靠在窗上,呆呆望着。

吴娟翻了个身坐起身,见屋内被月色照的明亮,再往窗边瞧去,见柳依依呆坐在窗前。吴娟悄悄下床,凑到柳依依耳边就要大喊。

柳依依已经抬头看向吴娟:“喊什么呢?我只是有些热了,睡不着。”

“我不信。”吴娟只说了三个字就坐在柳依依身边,和她一起抬头看月亮:“依依啊,我觉着,被陛下宠幸,似乎也不那么好。况且别的不说,皇后娘娘待我们那么好,你这样想,岂不是对不起皇后娘娘?”

没想到吴娟还真把这事放在心上了,柳依依浅浅一笑,正要说话,吴娟就又开口了:“若说那两个御女,她们位份低,陛下不放在心上也平常,可是就拿秦贵妃来说,我听人议论,她失宠已经很久了。”

秦贵妃?柳依依想起傍晚时分在瑶光阁面前遇到的秦贵妃,不由微笑:“她这不叫失宠,陛下和娘娘,现在恩爱情浓,陛下希望早日得到一个太子,自然不会再去别的宫中。”

是吗?吴娟的神色又变了:“那,为何不,不…”

柳依依屈起一根手指往吴娟额头上敲了下:“陛下虽然不说,但也能看出他看中皇后子,当年,当年…”

柳依依伸手把窗户给关紧,没有再说下去,再说下去就露陷了。文庄皇后薨逝,皇帝几欲发狂,但他为之发狂的,也许是接下来的太子也夭折吧?

这些事,柳依依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宫中的人,几乎人人自危,因为谁也不知道皇帝会做出什么?直到一个月之后,招周婕妤侍寝,那时大家的心这才放下。

大概也是那个时候,秦贵妃才想到登上后位。只可惜后面的事,自己不晓得了,那杯毒酒之后,再到来年三月皇后进宫,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皇帝不立秦贵妃为后?毕竟秦贵妃从家世相貌宠爱,包括宫中人的心中,都是非常适合的继后。

“依依,你怎么不说了?”吴娟伸手去摇柳依依的手臂,柳依依回神过来对吴娟笑:“方才我听见打了更,都快四更了,我们还能睡一会儿,不然明儿脸肿了,就难看了。”

吴娟打个哈欠,爬上床去,柳依依毫无睡意,但还是强迫自己入睡。也许,知道了秦贵妃为何没被立为继后,就能解开当初周婕妤为何被赐死的原因。只是这些事,宫中知道的,绝对不肯说。

还真是难啊!柳依依再次懊悔傍晚时候,没有趁机问出些什么,这时候,只能盖上被子蒙住头,黯然神伤了。

宫中多了一个太妃,日子和平常没有什么变化。只除了皇后带妃子们前去朝见杜太后时候,会遇到荣明太妃在座。别的,就再没什么不同了。

、第35章喜事

但对宫女们来说,改变还是很多的。能跟随后妃们前来宁寿宫的,都能算得上在后妃们面前出头的宫女。

当玉秀第一次跟随荣明太妃前来宁寿宫,站在殿外等候时。虽然宫规不许喧哗,但玉秀还是能感到不少人的眼落在自己身上。

这些眼神不一,有同情的有嘲讽的有幸灾乐祸的,甚至,还有像看一个死人的。当玉秀察觉到这样的目光时候,抬头望去。看见的是宁寿宫的内侍总管,内侍总管这眼神只是一瞬,接着就消失。

玉秀低头,手已经微微握紧,也许,他们都想让自己死去,但怎么活下来,玉秀自己也不知道。

看着玉秀平静的神色,吴娟忍不住悄悄地拉一下柳依依的袖子,对她指指玉秀,柳依依知道吴娟什么意思,但这件事,和她们毫无关系。

柳依依只对吴娟微微摆手,不等柳依依放下手,殿内就传来笑声,接着吴女官等人走出。

宫女们知道这是后妃们将要起驾,更是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等着各自的主人走出殿内。先出来的是朱皇后,荣明太妃落后她半步,但和别的妃子们比起来,算得上是和朱皇后并肩。玉秀带着人迎上去,荣明太妃已对朱皇后笑道:“玉秀这孩子真不错,娘娘的眼力很好。”

“这不是我的眼力好,是老娘娘的眼力好。玉秀是我刚进宫的时候,老娘娘遣来服侍我的,后来我想着太妃归宫,乏人服侍,这才让玉秀过去的。”

朱皇后笑吟吟地说着,玉秀却觉得朱皇后面上的不是笑容,而是一把把砍向自己的刀。尽管荣明太妃掩饰的很好,但通过蛛丝马迹,玉秀都能猜出,当年杜太后和荣明太妃之间,有过许多不能言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