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冷笑:“这里是宁寿宫,不是昭阳宫。来人,把皇后请出去。”轻秀和吴娟两人听的朱皇后吩咐时候,已经上前要去扶朱宝林,而宁寿宫的宫人听到杜太后吩咐时候,已经站过来,两边顿时形成对峙之势。

朱皇后不由冷笑:“好,好,老娘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了。”

“你 是皇后,按说这后宫之中,你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只是皇后,你也要知道,这后宫,毕竟还是有长辈在上的。”杜太后的话模棱两可,朱皇后深吸一口气,正待再 说,就有一个内侍走进,对朱皇后道:“陛下请皇后娘娘往甘泉宫去,陛下并说,朱宝林先在老娘娘这里歇两天罢。”

这算是给了剑拔弩张的朱皇后和杜太后两人一个台阶下,朱皇后瞧向杜太后,没有行礼就带着从人匆匆走出。

杜太后等朱皇后一走出去,就用手按住心口:“好大胆,竟有如此大胆的人。”

朱宝林已经吓得把被子揭开,瞧向杜太后:“老娘娘,若陛下知道,那妾,妾…”

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杜太后瞟一眼朱宝林才道:“你怕什么,此刻陛下这样说,就是给大家下台阶,你安生养着。”

宫女上前把朱宝林扶在床上躺下,朱宝林并不就此躺下,而是瞧着杜太后,眼中全是惧意。自己手中能用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不然怎么要用这样又蠢又没有胆子的?杜太后轻叹一声就对王尚宫道:“你设法让人去打听一下,陛下和皇后,到底说些什么?”

王尚宫应是,缓步走出屋里。杜太后的话让朱宝林心中又生起希望,连陛下身边,杜太后都安排有人,还担心什么呢?

朱皇后进到甘泉宫时,殿内并没见人,朱皇后的眉微一挑,内侍已经道:“娘娘请往后面去。”朱皇后来过甘泉宫,知道后面除了皇帝的寝殿在那之外,尚有一个静室,这个静室皇帝少让人进去。

因此朱皇后径自往寝殿去,内侍摇头,迎着朱皇后往静室去,朱皇后更觉诧异,但还是走到静室门前。

门前守着一个小内侍,瞧见皇后过来,小内侍恭敬给皇后行礼,接着把门推开。这是朱皇后第一次走进静室来。只见静室四周都没窗户,却在顶上开了个天窗,一束光从天窗口照下来,成为整个室内唯一的光。

室内没有放置床椅,中间摆着一张榻,榻前放着一个小几,几上放了一个香炉,正冒着袅袅青烟,幽香四溢。

皇帝盘腿坐在榻上,状似入定。朱皇后缓步上前,想说话却又怕打扰到皇帝,只站在榻边。皇帝已经抬头看向朱皇后,拍一拍身边示意朱皇后坐下。

朱皇后坐在皇帝身边,刚想说话就听到皇帝长声叹息。

朱皇后轻声道:“陛下,朱宝林…”

“她没有身孕,我知道。”皇帝甚少自称为朕,特别是在后妃们面前,朱皇后的心不由微微一动,接着轻声道:“陛下已经知道,但…”

皇帝握住朱皇后的手:“你已经做的很好了,皇后。”

朱皇后心中又荡起一股柔情,忍不住把头靠在皇帝肩上:“我是陛下的妻子,合该为陛下分忧的。”

皇帝的手往上抬起,握住朱皇后的手:“你不知道,我有多盼望听到这句话。”说着皇帝低头,眼神温柔专注:“如玉,你不晓得,很多人都说要为我分忧,可是他们的话,多不是真心。今儿你的这话,却是真心。”

一抹笑从朱皇后的唇边荡起,接着蔓延到朱皇后的整张脸上,朱皇后原本就很明艳,此刻更为动人。天窗上的光照在朱皇后的脸上,让朱皇后的笑带上光晕。

皇帝眼中露出一抹迷醉,伸手摸上朱皇后的脸:“你不晓得,我有多欢喜,欢喜说这话的,是我的皇后,是我的妻子。是我能和她说话而不担心她转身就去告诉别人的人。更不担心她说了这话之后,会,会…”

皇帝仿佛想起什么很难过的往事一样,面上的迷醉渐渐消失,朱皇后想起王淑妃说过的话,把皇帝的手握的更紧:“陛下,我会好好的待陛下,更会好好的让我自己过的好,如此,才能让陛下安心。”

皇帝顺势把朱皇后搂在怀里:“如玉,你晓得的,杏儿她是被老娘娘所杀,但我不但不能为她报仇,还…”

皇帝的话里透着十分的痛苦,这让朱皇后开始心疼起来,她瞧着皇帝:“陛下,文庄皇后是陛下的结发妻,陛下对文庄皇后,定然是…”

不 不,皇帝摇头:“如玉,我知道杏儿是怎么死的,但我不知道我娘是怎么死的,甚至,就算我真知道我娘是老娘娘杀死的,我也不能为我娘报仇,还要依旧尊奉她。 如玉,你不晓得,我这心中,对老娘娘有多害怕。甚至,我不知道老娘娘的那个大秘密是什么?我曾无数次想过,老娘娘的那个大秘密,也许知道了,我就能名正言 顺,废掉老娘娘的太后位了。”

这个时候,皇帝不像是手握天下的人,而像是一个迷失的孩子。朱皇后心中对皇帝的怜惜越来越深,她看着皇帝:“陛下,我会帮你的,陛下,我们一起,为您的母亲报仇,可好?”

皇帝对朱皇后露出笑容,这笑容是如此深情,让朱皇后闭上眼,靠在皇帝怀中,皇帝抱着她,两人偎依着坐在榻上,此刻他们不像是天下至尊的那对夫妻,而像是天下最普通的夫妻。

也不知过了多久,静室门前才传来内侍恭敬的问话:“陛下,晚膳已经备好了,是否要传膳。”朱皇后抬起头,刚要说话就听到传来一个咕噜声,朱皇后不由微笑,皇帝也笑了,拍一下自己的肚子:“朕还很少会有这种很饿的时候。”

说着皇帝就对外面高声:“传膳罢,和平常一样,朕今晚和皇后一起用膳。”

朱皇后先站起身,整理一下有些乱的衣衫,低头看见皇帝的衣衫也有些乱,朱皇后伸手替皇帝也整理一下,皇帝看向朱皇后的眼神里,全是柔情。

朱皇后也还以笑容,心里模糊地想,王淑妃说的或许不对,皇帝他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动情,如常人一样。

帝后相携走到用膳的地方,朱皇后环顾四周,没看见柳依依,这才问皇帝:“不是说柳才人在甘泉宫吗?怎么这会儿不见她?”

“我把依依送到仙游宫去了。这件事…”皇帝说了一句,就指着一盘饼:“这个,你喜欢吃,尝尝罢。”

“既然陛下自有圣裁,那妾就等着。”朱皇后咬一口饼,面上全是喜悦。皇帝也微笑。

仙游宫中,柳依依和王淑妃也正在用晚膳,王淑妃见柳依依食不下咽的样子,对她笑着道:“你放心,陛下既把你送到我这里来,定然是没事了。”

柳依依只说了句我知道,但口里的食物还是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

王淑妃不由摇头,示意宫女上前把柳依依面前的碗筷都收了,柳依依抬眼瞧向王淑妃,一脸不信的样子。

“你既然心里不舒服,吃什么都没味道,那就干脆别吃,免得糟蹋了我这里厨子的手艺。”王淑妃不客气地说着,继续津津有味地吃着。

柳依依让宫女给自己倒了杯茶,起身坐到一边瞧着王淑妃道:“我只是在想,这件事,还不晓得陛下…”

“在这后宫之中,陛下就是道理。”王淑妃斩钉截铁地说着,不过在心里默默地多加了一句,除了在杜太后那里。

“陛下就是道理。”柳依依重复了一句就对王淑妃笑着道:“可是,这宫正司…”

“你可见宫正司什么时候管到陛下娘娘老娘娘头上?朱宝林这事,老娘娘的手段未免有些太拙劣了些。”王淑妃摇一摇头又继续低头吃饭。

“不拙劣呢,只是这一回,她遇到的是娘娘罢了。若是文庄皇后…”柳依依察觉自己失语,急忙停口。

王淑妃也不再吃饭,把碗一推,漱口后走到柳依依身边坐下:“文庄皇后她就是爱和老娘娘动心眼的,结果,把自己给动进去了。”

、第112章 相对

说着王淑妃瞧着柳依依微笑:“这倒奇怪,你进宫的时候,文庄皇后已经没了许久,你怎么知道呢?”

柳依依急忙微笑:“淑妃你忘了,我曾去服侍过秦贵妃,那时秦贵妃临终之前,说了许多的话,很多我也记不得了,但她说文庄皇后的话,我却还记得。”

王淑妃不疑有他,点头道:“你说的是,我倒也忘了。”已经有宫女走进,对王淑妃道:“淑妃,陛下和娘娘用过晚膳之后,前往宁寿宫去了。”

王淑妃站起来一拍手:“我就说,什么事都没有了,依依你安心在我这住几天罢,等事情完了,你再回听雨楼去,免得这两天你独自一人在听雨楼,还不晓得会有什么人来呢。”

柳依依站起身:“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淑妃了。”

王淑妃微笑:“有什么好麻烦的,你去瞧瞧,我这的空屋子,你喜欢哪间,就收拾出来。要睡不惯我这里的床铺,让人去听雨楼拿了你的衾枕来也是。”

柳依依急忙站起微笑:“不必了,淑妃这里的衾枕定然很好,况且我素日也没有这样择席的毛病。”

王淑妃见柳依依说话时候,眼还是往宁寿宫那边望去,不由拍拍她的脸:“果真没经过事,这会儿说话呢,还往宁寿宫那边瞧,你放心,陛下这一回,定会公正的。”

说到公正两个字时,王淑妃话里已经带上了几分讥讽。柳依依听出来却只能当做没听出一样对王淑妃微笑。

“陛下难道不知道,这宫中的规矩。”杜太后的眉挑起,接着冷笑:“是了,我倒忘了,陛下您就是这宫中的规矩。”

皇帝的浓眉皱起,接着皇帝依旧微笑:“母后说的是,只是母后,这件事你我都清楚到底原因如何,母后又何必非如此咄咄逼人。”

“我自然知道,你的宠妃嫉妒,致使皇嗣小产。陛下要袒护,自然可以袒护,只是以后史书之上,未免会说陛下几句。”杜太后的唇紧紧抿住,话一句比一句更戳人心窝。

“母后真的以为朕一无所知?还是母后以为,朕真的还是那个小儿?”皇帝的声音已经渐渐加大,充满怒气。

“陛下果真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念头,迟早一天会做出忤逆不孝之事。”杜太后说类似的话时,总是十分顺畅。

但这一回皇帝却有些疲惫地说:“母后这话,儿子已经听的有些腻了。母后在这宁寿宫中,安享荣华即可,为何非要三番四次针对皇后?难道就因为儿子没有听从母后愿望,立秦贵妃为皇后?”

皇 帝的话让朱皇后心中更为喜悦,她看向皇帝,把手放在皇帝手中。杜太后发上的簪环互相撞了一下,接着杜太后就冷笑:“好好,我不过是希望你后宫宁静,你要宠 谁,这也平常,可也有个分寸。天下哪有自己的孩子没了,还要护着那个谋害孩子的人?难道你不是那孩子的父亲吗?”

“母后真以为能瞒得过去?”皇帝一双眼里都快要喷火了:“母后,您给朱宝林熬的药,我已经命人全数抄来,命人去询问御医,这药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母后,那些御医把脉或者把不稳,但药性还是明白的。”

杜太后并没慌张,而是冷笑:“很好,很好,你们夫妻一心,自然是看我这个老太婆不顺眼,自然是巴不得我这个老太婆早点死了,你们小夫妻才好去过好日子。”

“母 后你此刻说这样的话,可有一点为天下母的自觉?”皇帝打断杜太后的话,杜太后晓得今儿这脸差不多就要撕破了,面上神色还是充满讥讽:“我也不过就是想过点 安生日子,只可惜你们夫妻不愿意我过而已。人在我跟前小产,我过问一句,倒成了罪过。还大张旗鼓命御医依次来诊脉,结果诊脉和原先是一样的,这会儿,又去 翻什么药方,势必要给我治罪了。如此,你也不用慌,我这会儿就去太庙,去历代祖先面前跪着请罪,说我被人如此对待。”

说着杜太后就喊来人:“给我摆设车驾,我要去太庙。”

王尚宫已经应是,皇帝见杜太后要这样大张旗鼓,心中有些无力,为何从幼年到现在,每一次对上杜太后,似乎都是自己要低头?

皇帝永远记得自己生母陈太后崩逝那天,那时候陈太后握住皇帝的手,小声叮嘱,一定要乖乖听杜太后的话,乖乖长大。

皇帝那时候不是很明白自己的生母为何要这样叮嘱,自己不是皇帝吗?是执掌天下的人。到后来渐渐长大,经历了很多,皇帝才知道,那是陈太后当着杜太后派去的无数宫人的面,对自己无奈的嘱咐。

只有长大了,羽翼丰满,才可以对付杜太后。

此刻见杜太后作势要摆驾前往太庙,皇帝闭上眼,等睁开时候眼里已经无限无奈:“母后真要如此对朕?朕是…”

“你是我奉先帝遗命,排除万难拱立的皇帝,你怎可以随便听别人的话,来怀疑自己的母后?”杜太后见皇帝已经渐渐服软,当然不会继续强硬下去,而是眼含着泪,声音恳切地说,仿佛真是对皇帝格外失望。

“母后,母后。”皇帝重复了两遍才道:“那母后告诉朕,朱宝林到底有没有身孕?”

“当然是有的,那位方御医,诊妇科最好。”杜太后连个咯噔都没有打,皇帝闭眼,接着睁开,睁开时候面上已经有苦笑:“既然母后说有,那就有罢。”

杜太后瞧向朱皇后,面上现出得意微笑,朱皇后望一眼皇帝,轻声道:“今儿的事,妾在上面还是瞧见的,依依只是站起身,并没推朱宝林。”

杜太后冷笑:“皇后果真对自己的妃子们,格外关心啊。”

“妾是皇后,有教化宫妃之责,怎敢不尽心?”朱皇后回了这么一句就对皇帝道:“陛下,依依的性情您是最清楚的。”

皇帝点头:“今儿在殿上的人极多,到时一个个问过去,定然有人亲眼看见依依有没有推朱宝林。”

杜太后又被帝后噎住,接着杜太后冷笑:“果真陛下和娘娘,对柳才人都格外疼爱,不惜这样去掩饰,也要护住她。”

“母后方才说过,不诬陷任何人。”皇帝淡淡说了这么一句,就对朱皇后道:“我们告辞罢,母后只怕要歇着了。”

朱皇后和皇帝站起身,双双对杜太后行礼下去,也就走出殿去。杜太后坐在座位上瞧着帝后走出殿去,气的连连拍着椅子扶手:“好啊,好啊,越来越大胆了。”

“老娘娘,朱宝林那里?”王尚宫小心翼翼地问,杜太后冷哼一声:“也只有让她先养着,做戏,总要做足全套。”

回去路上,朱皇后感觉到皇帝的难过,握住皇帝的手以示安慰,皇帝叹气,把朱皇后的手反握住在自己手心,两人默默地走在宫道上。身前身后的人无数,但朱皇后却觉得,只有身边这个人,是自己的陪伴。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好的朱皇后愿这段路,永不停息。

次日朱皇后果真命人一一去询问当天殿上的人,自然也有人出来作证,说柳依依并没推朱宝林,是朱宝林自己滑倒,滑倒之时开始哭叫是被柳依依推倒的。

有了这样的证言,朱皇后也就做出判定,朱宝林居心不良,竟要诬陷柳依依,念在她自作自受,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小产的份上,就不贬位份,等身体复原之后,迁出会芳馆,迁到临近太庙的一处偏僻院子去居住。

朱宝林听到这样的消息,双眼发怔,这是自己从此失宠,再没有出头日子的意思吗?想着朱宝林就哭起来。

王尚宫正好走进,见朱宝林哭个不停,王尚宫示意宫人出去,这才上前搂住朱宝林道:“朱宝林快别哭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朱宝林顺势靠在王尚宫怀里:“那我要怎么做?还有,老娘娘怎么说?”王尚宫自然不敢说杜太后正在生气的话,只轻声道:“老娘娘也不忍心,但妃子们的处置,从来都是皇后管着。”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别的法子。朱宝林这下更加委屈,哭的更大声了。

王尚宫的眉不由微皱,这个朱宝林真是太不晓事,但王尚宫还要努力安抚她:“也别哭了。老娘娘命我寻出许多东西,说送给宝林你布置新的宫室。”

“那有什么用?”朱宝林声音里面带着哭腔对王尚宫道:“从此之后,我是实实在在失宠了。可恨那柳依依,现在还是回到听雨楼了。”

“不过是迁到远一些的宫室去,哪里就失宠了?再说,偏僻些,离的远些,有些时候,才好做有些事。”王尚宫的声音越来越小。

朱宝林有些好奇地看着王尚宫,王尚宫神秘一笑:“等你迁过去了,我再去探你,你就知道了。”

见朱宝林点头,王尚宫又安慰了她几句,也就回去复命。

杜太后等在那里,听王尚宫回禀了,杜太后才叹气:“这么一个没眼色的人,换在早先,我那只眼睛看得上?”

“老娘娘,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王尚宫安慰杜太后一句,但又忍不住叹气:“怎么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

会拿出皇帝的身份来压制杜太后,当时虽然被杜太后以要去太庙跪着给压制回去了,但这件事对杜太后的冲击不了。

杜太后的手无力地摆一摆,接着眼里渐渐闪出亮光,如果实在没有法子,被逼的急了,那只有一个法子可以用了。到那时,没了皇帝的皇后,不过是一根草,被自己任意揉捏。杜太后的手收紧,面上现出冷笑。

、第113章 秘密(上)

王尚宫瞧着杜太后的神色,踌躇了会儿才开口:“老娘娘,您是不是…”杜太后摆一摆手:“还没到那一步呢。”

说着杜太后瞧向王尚宫:“方御医那里?”

“方御医那里,陛下只下诏命他闭门反省三个月,不过陛下又下诏,说太医院众人,除数人之外旁人都学艺不精。命他们再磨练医术。下回再有这样的事,厉惩不怠。”王尚宫的话让杜太后抿唇一笑。

所有的妃子都在想着怎么讨先帝欢心时候,只有那时还是婕妤的杜太后反其道而行之。她喜欢学习,只是她学的不是别的,而是医术。杜太后会医术,甚至医术不比太医院的御医差这件事,宫内没人知道。

而方御医,就是因为杜太后在他面前露了一手医术,因此被杜太后折服的。杜太后抬起这双手,这双手保养的非常好,柔嫩细腻,这双手,当然也能慢慢的调制药物,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杜太后的手微微合拢,会医术,很多时候可以消除掉很多麻烦。

王尚宫见杜太后又闭目欲睡,想要告退出去时候,就听到杜太后的声音缓缓响起:“给方御医那里,送几本我寻到的老医书过去。”

要收服一个人,自然是要投其所好,对一个爱医成痴的人,自然是要送医书过去。王尚宫应是,缓步退下。

杜太后看向殿外,宫内能看到的天空永远都只有那么一小块,这么一小块,对杜太后来说,已经够了,足够了。

朱宝林迁移到偏远宫苑,柳依依照常回听雨楼居住。柳依依回到听雨楼的第二天,就有许多妃子送来礼物。

菊儿和苹儿把礼物都收起来,苹儿奇怪地问:“不年不节的,又不是才人的生日,怎么这么多人送礼物来?”

菊儿比苹儿大一点点,也比她聪明些,含笑道:“这是别人和我们才人交好的意思,你这丫头,怎么连这个都不明白?”

苹儿拿起一样摆设瞧瞧,接着放下:“可这些礼物也太贵重了,不说别的,光这个寿山石雕的佛手,对王美人来说,差不多就是她压箱底的东西了,这会儿送给了才人,以后…”

“收起来罢,你们瞧着按了各人送来的东西,寻几样合适的再送回去就是。”柳依依原本是靠在窗边,听着菊儿和苹儿对话,想来排解一下心事,无奈她们越对话,柳依依却觉得心里堵的越慌,只好开口对她们这样说。

“才人似乎有些不欢喜呢?”菊儿瞧一眼柳依依的神色笑吟吟地说。接着双手一拍:“才人为何不欢喜呢?难道是因为陛下一直没宣召?”

柳依依白菊儿一眼,苹儿笑了:“才人从来不在意这些事呢,再说陛下这些日子,为了给才人洗刷冤屈,费了好大力气,这样的恩宠哪是多被召幸几晚能抵过的?”

“你们收拾好了东西就下去,再这样唧唧喳喳,说的我头疼。”柳依依佯装用手按一下两边太阳,苹儿菊儿收拾好了东西行礼下去。

柳依依顺手推开窗,坐在窗边,能看到不远处的太液池,波光粼粼,太液池中的小岛远远望去,如仙境一样。

柳依依却无心赏景,她趴在窗边看着远方,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后宫倾轧,争宠夺爱。这一回能逃过去,下一回呢?

柳依依刚要伸手去关窗,肩上就多了一支手,接着是皇帝温和的声音:“依依,你为什么不欢喜?”

柳 依依的肩微微抖了下,接着柳依依抬头看着皇帝,并没起身相迎,而是轻声叹息:“妾在想,妾并没有妨碍朱宝林什么,但朱宝林竟设下这样圈套。妾这一回是因为 陛下和娘娘的疼爱,被洗刷冤屈,如果下回呢?妾不敢想,妾也不愿去想。妾有时候想,索性不得宠还好,还能过安稳日子。”

这一番话,有一半却是柳依依的真心话,如果当年周昭仪没有一门心思想着争宠,往上,也许她就不会死的那么早。

“依依这样说,朕很不高兴呢。”皇帝坐在柳依依坐的椅子上,伸手轻轻一提,就把柳依依抱在怀里。皇帝的下巴放在柳依依的头顶:“朕喜欢谁,宠爱谁,都是朕心里想的,而非那些妃子们想的,以为用些小伎俩,朕就一定会喜欢她们。”

柳依依心中,此刻不晓得是什么滋味,果真这才是皇帝的心里话,他喜欢谁,宠爱谁,都不是别人能争到的。

柳依依唇边渐渐漫出笑容,秦贵妃若知道了皇帝的心里话,她可还会为了这个后位,最后拼上了自己的性命?

“陛下此刻是喜欢依依的?”柳依依的声音又变柔,仿佛像个讨赏的孩子。

皇帝微笑着摸下柳依依的发:“是啊,依依难道还不相信朕一直很喜欢依依。从朕瞧见你的第一眼起,朕就觉得,依依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就连你的名字都是如此,柳依依,宛若杨柳枝…”

皇帝还想继续说下去,觉得那个比方用在这里似乎不大恰当,不由停口。柳依依还睁着大眼瞧着。皇帝倒笑了,忘了柳依依不过是进宫之后,才开始识字读书,之前在乡下时候,一个大字不识。

这倒是一点小遗憾,宫中的后妃,大多通晓笔墨,连朱宝林当初都是侍书宫女。不过,各样的人都有,才是皇帝的排场,因此皇帝微笑着问:“倒还没问过,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柳依依皱一下眉,接着笑道:“其实我是叫一一,娘说我们乡下人,不会起名字,只以排行称呼。征召入宫的时候,那个内侍说一一不好听,还是改为依依吧。况且杨柳依依,也是送别之意。”

皇帝听了微笑:“原来卿早知道你这名字的意思。”柳依依点头,接着又笑了:“不过妾的名字,毕竟还是普通了,也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

皇帝又笑了:“不普通,朕很喜欢。”柳依依看着皇帝温柔的神色,听着他温柔的话语,不知怎么心里又开始酸楚起来,故意把脸往皇帝肩膀处蹭了蹭,嘀咕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