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氏仔细想想,听起来委实不错,长生的名声已经被流言糟踏的不成样子,年龄又大,这个秀才除了穷,还再挑不出大毛病,正犹豫着她又发现其中的问题:“可是这个秀才这么穷拿什么开学馆?而且长生被损成这样,庄户人都嫌弃,识文断字的人更讲究,他真不嫌弃吗?可不能让长生嫁过去被人看不起!”

“我说嫂子你傻了?长生只是被人污陷,又不是真的失了身,嫁了以后他自然明白真相,哪里会看不起长生?”

周王氏一下子去了心头大病,长舒一口气笑道:“我是气糊涂了,我们长生可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好闺女,成亲后他知道真相,肯定会真心对长生好的,长生一直想找个识文断字的,正随了她的心!”

周厚贞思量了一会说:“至于开学馆的钱,我说了嫂子别气,他说什么‘竖子无能,为五斗米折腰’我也听不太懂,总之就是说他愿不顾脸面受损娶长生,但咱家得出银子替他赎回祖屋,再开一家学馆。我想了想,就是他不说,咱也应该给长生丰厚的陪嫁,嫂嫂放心,到时我会自说服哥哥卖了地,把全部返乡银都给长生做嫁妆。”

“只要长生能嫁到好人家,贴钱也无谓,这一次你哥要敢不答应,我就和他拼命!长生给我的十两银子和金耳环也全部做嫁妆!”周王氏心头大石落地,满面都是喜意。

“娘!姑母!那个穷秀才算什么东西?既然竖子无能,不能守祖业,不能养妻女,他怎么不去死!平白作践我算什么东西?”和玉生一起听窗角的长生推开门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长生气极了,别说她没*,就是她真的失了身,也不会自轻自贱,更不会任人如此损毁自己,哪怕一辈子不嫁,她也不会嫁给这样无能无耻又假清高的男人。

若这个薛博文品貌才华出众,又一心一意待她,只是暂时怀才不遇,就是贫穷也不打紧。自己尚有二百两银票和几件首饰,只要两口子齐心,日子还不越过越好?如果找不到现成的又可心又一心一意对她好的人,自己培养一个也不错。偏偏他一边谋人钱财一边假做清高,还敢如此轻贱她,简直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周厚贞和周王氏本以为替长生做了一件大好事,却没想她气成这样,顿时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

长生冷笑一声:“敢情娶我还委屈了他?必须得我花银子补偿他的委屈不成?一个大男人家连老婆孩子也养不起,还有脸活在世上?他若尊重我,是穷是富都好说,明明穷得揭不开锅想讹我家的银子还偏做清高的样子,比婊子还不如,恶心死我了!我看他是穷疯了!以为几句闲言碎语就能让我自降身价去屈就他?姑姑去托人告诉他,他给我提鞋我都嫌恶心!”

---谢谢投粉票的筒子们!

第36章、良生出头

周厚贞与周王氏面面相觑,长生虽然气极,却也明白她俩不过观念不同才会出此下策,本意却是好的。

就忍了气说:“姑母仔细想想,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窝囊废能靠得住吗?他若真宽容大度,必不会因几句流言看不起我,他若真清高傲气,也不会为了丰厚的嫁妆委屈地娶一个自己看不起的女人,一个又无能又小心眼又假清高的穷酸秀才,凭什么如此轻贱我?别说我没有*,就是失了身也不会嫁与他!就是那句话,给我提鞋都嫌恶心!”

周王氏这几天不过被流言气糊涂了,怕误了女儿的终身才屈就而已,长生的话点醒了她,其实这个穷秀才她实在看不上眼,一个大男人养不起老婆和闺女,还张口大要嫁妆,真是穷疯了!嫁妆多少向来都是由女家根据家境采取自愿,哪有张口问人要的?真如长生所说没脸没皮假清高。

自家多好的闺女,只不过被无耻之徒造了几句谣,凭什么如此自降身价?倒好象谣言成真似的。

周厚贞也明白过了,懊悔地道歉:“我这是急糊涂了,其实不过几句闲话而已,若真的自降身份,倒如了别人的意,好象我儿真的不清不白似的。”

长生明白她的心意,一边安慰她一边撒娇地说:“听说姑母做的腊肉干豆角焖黄米饭最香,长生回家还没吃过!”

周王氏和周厚贞相视一笑,放下心来,也清楚长生不但是个心思伶俐有主见的人,也是个大度之人,心里越发喜爱她,也就越恨巧生两口子不是人,当下欢欢喜喜地下厨去了,怕长生被柴灰熏着了,推她去学织布。

长生虽不气,却越发觉得另找出路,不过现在绝对不行,因为太冷了。她有些理解周厚纯父子的贪婪,这里干旱少雨、土地贫脊,物产馈乏,一年只能收一季,风调雨顺时一亩地才产二百多斤左右杂粮,而且冬季漫长严寒,还得花大量的功夫砍柴烧炭,这一大家子人要得饱暖,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春暖花开以后,她一定要央舅舅带她去一次云州或晋阳,在这闭塞的碾盘子沟,是绝对没机会的。

晚饭前,周家另一个男人周良生从邻村的私塾回来了,他比平时要晚归一个时辰。长生向往常一样接过书取笑说:“玉树临风才高八斗的周大才子回来了!”

良生却满脸的怒意,上前拉着长生进了屋掩上门,不顾玉生满脸的诧异,一字一句地说:“二姐,我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你!大姐做出这等事,她就不配做我们的姐姐!”

长生以为他每天早出晚归只知读书,没想到他也听到那些流言,又见他为自己气得俊脸变了形,心里很是安慰,拉他坐下递上菊花茶:“喝一口润润嗓子,里面加了蜂蜜。”

又回头给玉生说:“你去告诉爹娘说良生回来了,正和我说话,让他们别担心,其他的都不要说。”

玉生应了出去。见她似毫不在意,良生一愣,惊讶地问:“二姐,你不生气?我记得你以前在家时,大姐就常常欺负你,现在又和葛有德这样害你,爹娘念惜她是女儿,我可不认她这个姐姐!”

长生温柔地笑了,哪里都是鱼龙混杂,人心不齐,宫里一样,周家也一样。她喜欢这个家,留在这个家,一为有落脚之处,二为真心待她的人,其他人可以忽略不计,反正爹撂了狠话,且不说以后,目前他们还是不敢再登门的。

“良生,既知道是别人中伤,还生什么气?姐不生气,你也别气了。姐在宫里八年过了多少生死关,又怎会把几句闲话放在心上?若真的为这些闲话所累,倒上了别人的当。来上来暖暖脚,跟我讲讲你们私塾里的事,等会就要吃晚饭了。”

良生看着她温柔美丽的眼睛和嘴角恬淡的笑意,心里的怒气顿时平息了些,坚定地看着她:“姐,你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和你受的委屈我都明白,我是这个家的男人,不会眼看着别人害你!”

长生感动极了,直觉良生为保护她做了什么,问了半天,他却什么也不肯说。就试探着问:“爹和娘不说出实情,也有他们的难处,如果大姐被从族谱除名,很可能被葛有德降为妾室,就可怜了三个外甥女,她们是无辜的。”

良生安慰她说:“放心,你没见葛有德有多疼三个女儿,再说他一个鸡贩子,手头不过略宽裕些,哪有能力再娶一个?等会见了爹娘你就装不知道,免得他们以为是你教我的,等明天事情事情已成定局,爹就是把我打死也没用了,何况他极重男轻女,怎会为一个出嫁的女儿打坏我?顶多抽几下罢了。”

长生心里欣慰极了,已经明白他做了什么。这个弟弟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不读死书认死理,不但做事有胆有识考虑周全,还懂得为别人着想,将来必是个有出息的。

第二天,良生刚吃过早饭就去了学堂,今天家里要出事,周厚纯一定会狠狠责骂,他正好借机躲过,等到晚上回来,周厚纯再大的气也消了,他还指望着小儿子光宗耀祖呢。

周厚纯卖豆腐回来后,家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同宗男子,说是族长请周氏夫妇和周安生去祠堂,三人不明就里一起去了,长生明白暴风雨要来了,却仍旧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午饭时三个人寒着脸从外面回来了,长生满脸好奇地迎上去:“做主让大嫂做了葱花炝酸菜面片,你们怎么才回来?开宗祠有什么事?我。”

周厚纯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声:“吃饭!”

再无人敢多言,一顿饭悄无声息地吃了。饭后周厚纯令全家大小都去堂屋,沉着脸说了巧生被从族谱除名之事,然后又咬牙切齿地说:“族长不知怎地知道了巧生两口子做的事,将她从族谱除名了,这个女儿就当我没有生过,毁了长生的名声,害我和你娘丢尽了脸面,如果她一家敢来,就给我用扫把打出去再关上门,谁敢违背一起撵出去!”

第二天早上,周厚纯父子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依旧做豆腐卖豆腐,这件事果真就这么揭过了,长生总算稍稍出了一口恶气,内心对良生更加看重了。

第37章、绝不为妾

这一天,长生被爹爹唤去,说有重要事情,长生见他这段时日处处维护自己,也就不再计较前事。

周厚纯喝了一口茶诚恳地说:“长生啊,爹知道你在宫里服侍过贵人,心大眼界高,听爹一句劝,你年岁不小了,别再挑三拣四误了终身。富贵的不会与咱结亲,贫穷的爹不忍心让你受苦,若要享福只能做姨娘了。”

“做姨娘?”长生心里涌上了不好的感觉,娶妻曰聘,聘礼虽丰嫁妆也不能薄,富贵人家嫁女十里红妆,倒贴嫁妆多的是,纳妾曰买,要给女家送丰厚的买资且不要嫁妆,不中意了或打或骂转送转卖都是常事,哪是人过的日子?

凡能揭得开锅的人,谁愿女儿做人妾?难道周厚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贪图人家钱财又不愿贴嫁妆把自己卖做人妾了?

长生耐下性子继续听他说,周厚纯却面露喜意:“咱十里八乡最有钱的董老财相中你了,说要以平妻之礼娶你为妾,还给了丰厚的聘礼,进门后位于正室之下其他姨娘之上,以后一辈子穿金戴银,再不会受贫穷之苦!“

董财主?就是十里八乡最有钱、地最多、纳了五房姨娘且年近四旬的董财主?想起尚在京中雅和客栈时,遇到同样从宫中退役的龚雁春,因为亲爹要把她嫁给年过五旬的老财主为妻,拼死也不回去,后来还是自己为她出主意摆脱了此事。

谁知同样的命运很快落到自己身上,人家好歹还是填房妻室,自己却是要做妾。真是天大的笑话,自己千方百计逃脱了做帝王妾、皇子妾和臣子妾的机会,却要回乡给一个老地主做妾!早知如此,自己还花费那么多银两回来做什么?

长生猛地站起来把桌上的茶壶推到地上,哗啦一声摔得粉碎,她冷冷地瞪着周厚纯,一字一句地说:“我还以为爹爹开始疼我,我还激动了半天,原来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人!爹爹竟然为了丰厚的聘礼要卖自己的女儿给一个老财主做妾!你们无情,别怨我无义!这些年我给家里也贴够了,就是离开也不会对不起任何人!我现在就走,自个过自个的!在宫里八年过了多少生死关,就不信天下之大没我容身之所!”

周王氏和周厚纯气得指着长生“你你你”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外面的一家人听到响动都跑过来,只见爹娘气得半死却拉着长生不放,长生怒火冲天,使劲地挣扎着要出去,一个劲地喊:“放开我!我现在就走!再不回这个家了!我就不信,天下之大没有我容身之所!”

可是周厚纯长年做粗活,力气极大,她哪挣得脱,其他人也上前拉住她,一个劲地劝着“有话好好说!”。

长生失望气愤至极,虽然一时挣不脱,却抱了必走的决心,谁也劝不住,玉生“哇”地一声哭了,拉住她的胳膊:“姐,明个是冬至!”

长生不忍她哭,稍为平静下来问:“冬至怎么呢?”

周王氏气得说:“你进宫八年脾气怎么变得这么火爆,没听完我和你爹把话说完就闹成这样?难道我们还会害你不成?冬至你都忘了?乡间习俗,明个你未来的妹夫和他爹要来咱家送炭火!你若走了我们还不丢死人,人还道我们虐待你!你好歹给你妹妹一点脸面,别让人家觉得我们家的父母没人性,连自个闺女也容不下!”

长生看真心疼爱自己的娘亲发怒了,略为平静些不再言语,又看看玉生满面的乞求,想起她的乖巧贴心和对自己的依恋,犹豫起来,也许其中另有隐情吧。

周王氏无奈地说:“三年前,你爹与枣林村的李老头因故熟识,见他家家境殷实,为人本份,独子李克勤是个忠厚勤快的小伙子,长得也体面,刚好比玉生大一岁,他家也相中玉生乖巧懂事,就请媒说合定下了,这可是一门好亲事。枣林村离咱村六七里路,稍有风吹草动就传过去,你一个大闺女家离家独居,可不让我们和玉生脸上都无光?”

长生沉默了,乡里人最重名声,自己若是这么走了,明个玉生未来的公爹和女婿过来了,面子上多不好看,说不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亲事,看样子玉生对这门亲事很满意,自己可不能害了她,至于明个以后,她已经管不了那么多。

她长舒一口气坐下,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我也不想害了玉生,过了明天再走,后天一大早我就离开,如果别人问起,就说去一同出宫的姐妹家住段时间。麻烦娘给舅舅捎个话,让他后面早上赶车过来送我去云州或晋阳,他若不许我走,我就另雇车吧。”

玉生闻言说不出话来,她一为自己在未来的公爹和夫婿面前不丢人,二为能留住姐姐,才提醒明天是冬至,谁知姐姐虽答应圆她的脸面,却只肯留一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跺跺脚出去。很快又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递给长生,满屋里都是菊花的香味。

长生回家后,窖里的水烧开了实在难以下咽,又喝不惯家中苦涩厚重的廉价茶叶沫子,就一直用家乡特产的沙棘和晒干的小雏菊泡茶喝。周厚纯看了一眼小声地问:“菊花苦,有没有加爹从山上采的野蜂蜜?”

玉生点点头,一屋子的人都再不言语,长生心里一动,喝了一口,菊花和野蜂蜜混在一起的味道清甜香郁,十分适口,心情顿时松驰下来,忽然觉得自己刚才反应过激了些。

在宫里八年,虽然刻意丑化自己,但因为天生丽质,时时生活在被主子赏与别人为姬妾或者被老皇帝相中的恐慌中,好不容易过去了,她最怕的最不愿的,莫过于被送人为妾,所以才反应如此激烈吧,

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自己在宫里练就的忍功怎么一回家就全废了?没问清情况就大怒,又赌着一口气,一屋子的人都沉默下来。

周王氏看着长生平静下来,脸上似有歉意,明白她的意思,挥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只剩下老夫妻俩和长生,掩上门说:“你这孩子,也不小了,怎么脾气比小时候还火爆了?好歹也等我和你爹把话说完再做理论对不对?”

长生负气地说:“说完了又能怎样?还不是要把我卖给财主做小老婆?”

第38章、缓兵之计

“你这孩子,就是性急等不得把话听完。董财主嫌子嗣稀薄想纳一户清白人家的女儿做妾室,不知听谁说了你之后很中意,就央人探你爹的口气,本来儿女婚事都由父母做主,我和你爹商量着你不是小孩子,还是征得你的同意好,这件事本来就没定,你不愿意就算了,生这么大气做什么?”

这个时代儿女婚事全都由父母作主,能征求她的同意已经算是很特殊了,长生吸溜着鼻子说:“我不是生气,我是听到爹娘把我卖做人妾心里难受。”

周王氏最见不得儿女这样,连忙拉她坐在身边安抚着说:“家里以前连饭也吃不饱都没卖了你们哪一个,现在日子好到哪里去了,还能卖女儿?虽说名份是妾,但不签卖身契,正经地请媒人说合,以平妻之礼下聘,嫁过去正式入族谱,一辈子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听说董财主生得又精神又显年轻,又识文断字,不会委屈你。你爹说了,为了不让你进门后被人轻视,聘礼都一文不留做嫁妆,若真是贪图钱财还能这样?”

长生闻言真真正正愣住了。

周厚纯慢慢地开口了。“你回来这些天爹也瞧出来了,你在家里确实生活上受委屈了,连家里的茶都喝不惯,还说其他?现在时间短还好,以后没有你的月银资助,家里生活还会差些,你更受不了。咱家日子在周围算好的,你若嫁到穷家哪里受到了?如果你年纪小还好说,慢慢在镇上或者殷实人家给你找个婆家正经嫁过去做正室,可你的年龄实在不好找,所以爹才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长生有些释然,虽然他们让她为人妾,却如同周厚贞说服她嫁与穷酸秀才薛博文为妻一样,都是为她好,只是与她观念皆然不同而已。在这穷苦的乡间,最好的生活莫过于穿绸着缎、吃香喝辣了,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出宫前她就想到自己的终身问题,当时只想找个可心又一心一意对她的,若不能称心哪怕不嫁。以为自己最不济也是在乡里找一个虽暂时贫穷却有出息又真心对她的人,夫妻俩齐心协力定会过好日子,却从来没想要与人为妾,她若愿做妾,也不会等到现在。

她从炕沿上下来,扶父母坐正,敛衽整衫,如同在宫里一样,恭恭敬敬地朝他们福了身,缓缓地开口了。

“爹、娘,我知道你们是为长生好,这次我太性急了,你们别往心里去。不过长生却下决心哪怕不嫁也绝不为人妾,嫁与穷人尚有过上好日子的机会,若为人妾一辈子低贱,就是董家以平妻之礼下聘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以后连带子女也被人轻视,所以长生绝不!”

周王氏忍不住插话:“可是长生,咱们这穷地方,若嫁与普通人家,你也看了,虽不是至冻饿,但肯定要受穷受苦,遇到灾荒还吃不饱,乡里净是粗人,你又相不中,到了董财主家虽是做妾,却一辈子享福,你可要想好了。”

“娘,我若愿为妾,早在宫里时就做了皇上的妾,那是何等的地位和富贵你们可想而知,还会稀罕一个乡下土老财?”

周厚纯夫妇惊讶得合不拢嘴,皇上的妾,可不就是宫里的贵人?对他们来说,皇家如同神佛一样高贵不凡不可想象,他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长生居然有给皇上做妾的机会?

再看到长生荆钗布裙掩不住的美丽和身姿,这样十里八乡难得一见的出众品貌被皇上看中是极有可能的,一时都不知说什么好。

周王氏蓦地想起长生回家后第一次洗澡时,故意用来掩盖身材的层层缠裹,这才明白了她的心意。当时只以为她是个奴才身份,怕太过出色被主子忌讳才这样,原来还另有深意。她连皇上的妾都不愿做,又怎会与董财主做妾?

长生继续说着:“皇上已经六旬,就算他太老了,女儿还有好几次机会可做年貌相当的皇子姬妾,可是长生都千方百计避过了,哪里还会给年已四旬的乡下老财主做妾?长生不是小孩子,懂得为自己打算,求爹娘尊重长生的心意。”

周厚纯夫妇这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既佩服女儿有志气,又嫌她心太大了。“可你已经不小了,乡里和你一般大的,哪个不是抱着孩子?再耽误下去越来越大怎么好?我和你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死!”

长生安慰他们:“爹娘放心,反正长生已经老大不小了,再拖到年后也无妨。我好不容易回家,只想在爹娘膝下承欢,也好弥补这些年没人疼的遗憾。我暂时不想嫁人,亲事能否等到明年开春以后再说?”

周厚纯夫妇俩对视一下,反正离过年也就个把月了。“你既如此说,爹也不是养不起你,明天家里来客,后天爹就去回了金媒婆。你放心,家里不会再有任何人逼你嫁,你且安心住下,等开了春再打算!”

第二天大清早,周厚纯父子一个去后院抓鸡,一个去镇上买茶沽酒,周王氏带着两个媳妇添好炭盆烧热火炕,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就在厨房忙开了,长生则亲手给玉生和侄子侄女们梳妆打扮。

半中午,院里酒肉飘香之时,李家父子挑着木炭提着红漆礼盒来了,因长生尚未嫁人,同客人只见了一面就被娘亲勒令照看孩子不许再出屋。

就这一面,她已看清玉生的未婚夫李克勤身板结实、五官端正,双目有神,看起来十分老成懂事,与玉生堪称良配,而玉生又羞又喜象是很中意这个少年,长生放下心来,玉生是她心爱的妹妹,她不能让她嫁给不可靠的人误了终生。

心里却有些感慨,如果她也同玉生一样是个真真正正乡间长大的女子多好,没见过前世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没见过今世皇宫和京城的富贵繁华,由爹娘作主寻下一个靠得住的夫婿,简简单单过一辈子也好。

可如果长生不进宫,又怎会感染风寒早逝?自己又怎么能穿越到她身上?前因注定,她这一生不可能象玉生一样。

第39章、恶有恶报

大清早周厚纯就带着安生给金媒婆回话去了,却一直到了傍晚两人才愁眉苦脸地带着一身寒气回来了,神色疲惫、嘴唇干裂。

原来金媒婆见他们一大早来了,以为事情成了,想到董财主丰厚的赏钱就要到手,顿时无比殷勤,听了实情之后却立即翻脸,说这件事她做不了主,得问过董财主才行。

周家父子不想得罪有财有势的董财主,就同意在她家等消息,并好言求她给好好董财主解释一番

谁知金媒婆一直把他们晾到下午,不给吃不给喝,也没一个人进来问一声,要不是火盆里还有炭早冻得不行了。好不容易等到她回来,居然说董财主放出狠话,说不过因为长生是宫里调教出来的他才不嫌年龄大,居然不给他面子,那就等着瞧好了,看看十里八乡谁敢聘娶周长生。

长生先是惊愕,又嗤笑一声,她的终身大事,可不是给不给谁面子的问题,这个董财主也太过份,开始说了只是探口气,连议婚都算不上,好象谁还非给他做妾不行。董家不外乎就是造谣中伤,她才不怕,过了年爹娘一定会劝她放低条件聘人,她正愁不知该怎么应付,这不刚好,对方就替她解决问题了。

周王氏气得戳了她一下:“你傻了?还笑得出来?他以平妻之礼纳你为妾的事早被金媒婆传的到处都知道,就是他不中伤你,方圆几十里谁敢得罪他聘你?以后保管没有媒婆敢上门!”

长生不敢让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半真半假地说:“娘别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几句谣言怕什么?经过上一次的事情,我相信大多数人心里是清楚的。随他去吧,咱们等年后再说,女儿心中自有主张。”她的镇定让爹娘多少心安了些。

接下来几天都风平浪静什么事也没有,周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是十几日后,不知从哪传出了更为恶毒的谣言,说是长生在宫里耐不住寂寞,和小太监不清不白做什么对食,让皇上发现了,把小太监活活打死,念在长生是女子,责其回乡,永不许入京。

这个谣言实在太具刺激性,很快在十里八乡飞快地流传开来,势比燎原之火,等到周家人知道,外面已经传得不成样子。

周王氏当时就背过气去,长生恨得咬牙切齿,她虽不怕谣言,却受不了别人这样恶心她,可目前又能想出什么办法对付这个地头蛇?就是自己想法报了仇一走了之,周家人怎么办?

一筹莫展之际,姑姑周厚贞慌里慌张地来了,进门就说巧生的姑爷葛有德在贩鸡的路上被人给暴打了一顿,手下得很重,葛有德没有半年时间将养不好。

长生听了只觉得心里无比舒坦,这个无耻之人,终于得到了报应。周王氏夫妇听了一会儿哀声叹气说巧生命苦,一会儿又恨她帮着葛有德想害长生,到后来,周王氏到底数落了周厚贞几句,不许她再过问巧生家的事情。

长生明白她内心是很担忧的,不过上次被他们气极了,又怕自己心里不痛快,才做出这般绝情样。她也很想知道是谁打了葛有德,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就趁娘领着两个儿媳去做饭,悄悄拉了姑母问话。

原来葛有德被打之后,巧生吓坏了,又不敢回娘家,就悄悄去了姑母家哭诉,周厚贞怜她被娘家除名,又不敢明着去,就趁夜去了趟,却见葛有德真的被打惨了。脸肿成了猪头,一只耳朵被削掉了,一条腿自膝盖以下断了,可以想象,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他要受多少苦伤口才能长好,真是活该!

周厚贞不解地说:“听说打他之人言语中似有为你出头之意,说什么让他以后老实点,不要老惦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说以后再毁人名声就再打断他另一条腿,再削掉一只耳朵,所以他才疑上了你!”

长生愣住了,似有为自己出头之意?可这件事真不是自己做的呀?除了家人,她在这里谁也不认识,哪里会有人为她出头?

轻嗤一声说:“说实话,要不是看在几个外甥女的份上,我倒是想教训他,可哪有这个本事?爹和大哥又是老实的庄户人。他大概老惦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又老在背后乱嚼舌头,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吧,明明自己心里有鬼却怀疑是我。说来我还要谢谢打他之人,总算替我出了一口恶气!”

周厚贞想想也是,哥哥和侄子都是老实的庄户人家,长生一个姑娘家,哪有这个能力?再说葛有德到底是巧生的姑爷,他们一家不会这么绝情的。

又过了几日,那个曾经想娶长生又觉得委屈自己的穷酸秀才薛博文也出事了,他收了学生的束脩之后,就去镇上一家小饭馆要了几个菜改善生活,谁知吃完饭却找不到荷包了,偏偏还口出狂言说是伙计偷了,被老板一顿饱打撵出去,回村之后学生家长嫌他丢人,都改送子弟去另一家学馆,薛博文丢人现眼又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只好卷起包袱去外地谋生了。

长生听说后暗暗称快又称奇,那个让人恶心的穷酸秀才终于遭报应了,为什么得罪她的人都要这么倒霉?可董老财不是好好的吗?也许只是巧合罢了。

谁想年关将至,董老财开在县城正街的瑞福祥绸缎庄忽然夜半失火了,刚好他想趁着过年大赚一笔,花大笔银子进了一批贵重绸缎衣料,全都烧得一干二净,铺面也烧完了,连累左邻右舍的脂粉铺和首饰铺子也被烧得七七八八,还好没出人命。虽然不至于让他倾家荡产,但绸缎庄的损失加上赔付别家的银两,家财一下子去了大半,听说董财主已经大病不起了。

这一次不仅长生一家疑惑不解,村里也有了闲言碎语,说是长生命硬,在宫里又多少沾了龙气,得罪她的人都会遭到报应。

周王氏疑惑不解地说:“如果不是你一个姑娘家哪来这个能力和胆量,娘还真怀疑是你找人替你出气。也许是娘这些年平安天天烧香拜佛,感动得神佛显灵了,让不怀好意之人得到报应,要不然也太巧了吧?”

长生哭笑不得,说是巧合也太巧了,不过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巧合。刚好他们三个都得罪了自己,也刚好他们三个又都接二连三遇上了倒霉事,只能这么解释了。

第40章、招聘启事

几天后,不知何故谣言却平息下来,变成了长生提前回乡的原因是皇上和娘娘恩典,不忍误了宫女的青春,特许年满二十岁的宫女回乡嫁人,还发了大笔的银子和首饰做嫁妆。

村人再联想长生回乡时穿金戴银的样子,还有周家刚买了那么大一块地,都信了这句话。若果真如谣言所传,她回来时肯定灰溜溜的,还能那么风光?那些诽谤她的话肯定是别人不服气才造谣生事的。

周王氏越发觉得神佛显灵,长生暗暗称奇,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她的离意,家乡虽好但并不适应她生活,难怪人说大隐隐于市,她要得过得清静,城里比村里更合适。

渐渐年关将至,又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天气越发寒冷,又因为水窖结冰,每次打水前都要用一根干净的长木棍使劲戳个冰窟窿,这种条件下当然没法常常洗澡了,长生也只得忍耐下来,离意越发强烈。

这天因天寒地冻久未露面的舅舅忽然来了,长生喜得赶紧下了炕去迎,她是急盼舅舅来的,还指望他带自己出去逛逛,说不定就能找到机会,

如她所愿,舅舅是来接她和玉生的,他明天刚好去云州办事,想带她们和女儿金花一起去逛逛。

长生和玉生顿时欢呼雀跃,虽然大唐对女子的禁锢并不厉害,但是她们这些穷乡僻壤的女子,想进一次县城都不容易,何况是云州府。

只是见了外婆又要被她唠叨着婚事,一想起这个长生就头疼。周王氏知道她的心思,塞给她一两私房银子买东西,又气又笑的戳着她的额头骂道:“死丫头,枉你外婆这么疼你,提起逛云州府就乐得不行,要见她老人家就拉下脸?放心,我给你舅舅说过了,让他叮咛你外婆说你答应过了年就聘人,让她先不要唠叨你,这下放心了吧?”

长生一边撒着娇儿一边乐得不行,又偷偷取了几两私房银子,换上新衣和妹妹一起坐车走了,出去一趟可真不容易。

只是表妹金花那双过于精明灵活不安份的大眼睛让她怎么也亲近不起来,她对宫妃们的衣服和首饰妆容极感兴趣。在宫里有不少这样的女子,无一不是心比天高,无一不是用尽一切手段往上爬,幸好她不是自家人,不过偶尔见一面而已。

舅母王曹氏表面对两个外甥女倒十分亲热,外婆这次真的没再提及她的亲事,只是对长生回家后总共只看了她一次,还不肯留下来陪她住几天的行径十分不满,拉着她坐在身边絮絮叨叨不肯放手。

长生何尝被人这么当做三岁小孩一般疼过,方才觉得自己一直躲着怕见她的行为有多么没良心,心下愧然的同时,就想着法子逗她开心,看得金花暗里直撇嘴。

第二天三个人很早就被唤醒起床梳洗,天刚朦朦亮就出发了,因为去得早了可以多逛一会,巳时(上午十点左右)到了小小的云州城,看着长满苔藓的青砖拱门,三人兴奋极了。

已近年关,进城置办年货和做生意的极多,云州城十分热闹,两边客舍酒馆林立,绸缎庄首饰胭脂铺杂货店应有尽有,还有数不清的小摊小贩。

王春发很快办完了别人所托之事,寄存了马车,领着她们来到专卖低档衣料和首饰脂粉的街上,金花和玉生无比艳羡地看云州女子的穿戴,一头扎进铺子出不来。

这些低等粗糙之物长生如何能看得上眼,她只是想散心而已,另外想看能不能找到机会离家另谋出路。

很快她的目光被一堆人群吸引了,隐隐约约地捕捉到几句话,心里一动,凝神静听起来。

“真排场呀,有丫头和老妈子服侍还不行,还要找个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