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你们也看出来了,明清对紫玉动了心思,说若得表妹为贵妾,就再不沾染别的女人,再不留恋青楼妓馆,定然收心好好过日子,尽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还说让裴家给他谋个前程,他要为我挣个诰命夫人。

担心我不同意,还说他想纳紫玉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自从紫玉进了门,我的气色和身体都好了许多,几个孩子都更听话更懂事了,他都越来越喜欢回家了。

如果他不纳了紫玉,她将来总要嫁人的,这么一大家子该交给谁?

我越想越觉得如此,这么大一家人,没有象样的人打理怕是要乱成一锅粥,我已经这把年纪,还能坚持多久?

心慧自私凉薄又行事苛刻,庶务什么都不懂,这么多年了还一直这样,半点长进也没有,根本担当不起做主母的责会,就有些心动,想着不如遂了明清的心愿。、

一来明清能安下心来过日子,家宅安宁了,才能专心在外做事,二来这个家也需要紫玉这样的人,我已经老了,既然心慧不争气,只好另想办法了。

我又担心紫玉将来恃宠而骄,或者明清宠妾灭妻,或者紫玉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有私心,反而弄得家宅不安,就私下问过紫玉,她方才说在漠北受了严寒亏了身体,以后不能再生养了。

她除了谢家无亲无故,不想离开我,离开谢家,又真心敬仰表哥,觉得若跟了表哥不但终身有托,还能好好孝敬我,她又不能生养,一定会视几个孩子如己出的,将来也有了依靠。

她还说经过这么多事,她方才明白争来抢去什么意思也没有,一朝大祸临头什么都完了,什么都不如平顺安稳的日子重要,她进门后一定会安分守己不若事生非,好好孝顺我,用心管理内宅,真心疼爱几个孩子。

我方才下定了决心,心慧自己不争气,我不能让她毁了明清,毁了孩子,毁了这个家。

可我刚流露出一点意思,心慧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大哭大闹,还三番五次辱骂撕打紫玉,若不是有人及时劝住,怕是要出人命。

后来明清不知用什么方法说服了她,她才不得不应了,她不敢招惹明清,却仍是天天找我哭闹,辱骂紫玉,吓的几个孩子惶恐不安,我实在都受不了了,若不是嫌损阴德,我都想做主让明清休了她。

本来这几天就想让紫玉进门,可心慧闹的实在厉害,只好先放放,等清明祭祖之后再说。

你和瑞姑在谢家多年,眼看着明清娶妻生子,你们说说看,我这个婆婆待她如何?就是对明珠也没有对她操的心多!

哪个做长辈的不盼着子孝媳贤夫妻和睦,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哪怕是七仙女下凡我也不许明清纳贵妾伤害夫妻感情,更别说一个紫玉了!

更何况一个不能生养的女人,又没有娘家依靠,又没有半分嫁妆,就是进了谢家的门,还能越过她半分去?

她有一双嫡亲的儿女,又得回了丰厚的嫁妆,还是原配嫡妻,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春桑叹了一口气,真心觉得老夫人可怜,她是真的对林心慧伤失望透顶,这些年的事她看的清清楚楚,林心慧嫁给明清后,老夫人对这个唯一的儿媳是真心的好,百般包容教导劝慰,就是对自家女儿也没有那么用心。

偏偏林心慧好象冥顽不灵一般,虽然还算敬重夫人,却没有半点改变,自私刻薄,愚蠢无知,该用心的事半点心思也不用,比如儿女的教养照顾上,不该太计较的事十分百分的较真认死理,比如明清的风流成性上。

老夫人虽然也是精明自私的性子,可在不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她为人处事还基本公道大度,也很重规矩,有当家主母的风范,却偏偏碰到这样的儿子和媳妇。

她想到老夫人说林心慧开始死活不松口,后来明清不知用什么方法说服了她,她很不解。

到底明清抓住了林心慧什么把柄,让她不得不接受自己最不能接受的事?她在家里闹的天翻地覆,连婆母都不得安宁,可就是不敢和明清闹?

该把这件事写信告诉公主了。(未完待续。)

第488章、难以忘怀

长生很快就收到了李春桑的信,她细看一遍深思起来。成紫玉能和明清走到这一步并不稀奇,可是说是在预料之中。

成紫玉下半辈子想要过上好日子只能留在谢家,可她一个拐弯抹角才拉上关系的远亲,想要以未嫁之身长久地留在谢家是不可能的。

老夫人不可庇护她一辈子,何况老夫人未必愿意庇护她呢,又不是正经的外甥女,当初不过是为了拉拢明净,她才以外甥女的身份频繁出入谢家,才和谢家人有了一点交情。

这一次老夫人愿意收留她,一是当初那点情份,不好做的太绝,二是两家同时获罪,成家比谢家还要惨,老夫人心存一份同情罢了。

她想要长久留下来,除非委身给明清做妾,当初她和明净商量送成紫玉过去,就估计到了这一点,至于明清和老夫人,只要成紫玉愿意,绝对会打动她们母子俩的。

留下来能在谢家站稳脚跟,还能得到老夫人的信任和依赖,还能让明清痴迷,也算是成紫玉的本事了。

整个谢家,最大的障碍就是林心慧,她连明清的通房丫头都容不下,又怎能容下一个年轻貌美又是表妹的贵妾?估计她哪怕闹出人命也不会松口的。

却没想到她居然会答应,却答应的如此不甘不愿,分明就是被逼无奈,好象被明清拿捏住了什么一样。

她到底被明清拿捏住了什么,长生深觉与谢承忠有关。明净已经打听到了康管事的下落,已经派人去找了,估计很快就能找到卫柳,而明澈也快要回京了,到时一定要揭开事情的真相。

卫柳和白梅都是姐姐的两个陪嫁丫头,她们和陆嬷嬷三个人可以说是姐姐出嫁前最亲近最信任的三个人,卫柳却因为一再犯规被撵出局,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谢府,要不是姐姐心存善念一再帮她,她的下场肯定很惨。

也幸好她早早被撵出局,成了姐姐身边唯一留下来的老人手,否则陆嬷嬷和白梅已死,姐姐的往事,特别是出嫁前的一些事就再没人知道了,长生很期待见到卫柳。

让她难受的是,姐姐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全部背叛了她,卫柳因为觊觎明澈,给他的羹汤里下药被发现了,才被贬到厨房打杂,她是最先背叛姐姐的人。

而陆嬷嬷和白梅虽然姐姐活着时候从表面看起来还算忠心,却在姐姐离世后为了一己之私,费尽心思控制利用小锦姝,这简直是被背叛还让人难容忍的恶行。

所以长生从心里不愿意卫柳也背叛了姐姐,她不相信那个明净印象中清秀乖巧内向的小丫头胆大到给明澈下药,被贬到大厨房又不知死活和一个有妻室的管事鬼混,其中一定有内情。

她拿起纸笔,成三角形写下谢承忠、林心慧、明清的名字,看了半晌,仍是不得其门而入,想记起谢承忠的模样,无奈只有聊聊一面,只记得是一个精明利落的中年人,却记不起长什么样子。

正欲起身,却被肚子里的小脚丫踢了几下,忍不住皱皱眉头旋及又笑了,不知不觉,她肚子里的小生命已经六个月了,看起来已经大腹便便了,这是她在这个世上真正意义上的亲人。

这个孩子很乖巧,从她察觉有孕的时候,就怀相一直很好,她也只有当初几天偶有恶心头晕的感觉,从那以后一直能吃能睡,也没有浮肿焦虑等感觉,甚至因为营养好心情好,整个人双眼明亮、神色柔和、肌肤白里透红,看着比以前越发动人。

大年初一进宫朝贺的时候,皇后娘娘都说这个孩子真乖巧,等生下肯定贴心懂事,明净更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女儿。

锦媛,她若是一个女儿,名字都起好了,希望她是一个女儿,和锦姝做这一世的姐妹,全了她和姐姐两世的姐妹情份。

没几天,老夫人派人给她和安阳都送了一封信,说已经做主让明清纳了成紫玉为贵妾,长生有些不明白,李春桑信中说老夫人不是打算清明节祭祖之后才让成紫玉进门吗?

也许确实是对林心慧失望了,也许是明清等不及了一再催逼,也许是成紫玉担心事情有变使了手段,反正成紫玉现在已经不是依附谢家生活的远亲,而成了明清真正的妾室,而且是能入宗祠,能附葬在丈夫身旁,能代替当家主母主持中馈的贵妾,她的目地总算达到了。

不等长生想明白,安阳就风风火火地来了,她羡慕地看了一眼长生的肚子,就着急地说:“姐姐收到老夫人的信没有?谢明清居然会纳成紫玉为妾?林心慧能答应吗?她以前不是为一个通房丫头都要闹的天翻地覆吗?这次居然能容忍一个年轻貌美的贵妾进门?”

长生掩唇而笑:“我和妹妹一样才收到信,也是刚刚知道这件事,其余的也是一概不知,好在与我们关系不大,一年也见不了几回,管他呢。

我已经吩咐人去备贺礼,准备明天就送回去,妹妹不妨也备上一份,明天一起捎回去。

听说大哥快回来了,今年清明节肯定要回去祭祖,我身子不方便去不了,你们到时一起回去,不就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妹妹还是先想着夫妻团聚的事吧。”

安阳的脸一下染上了红晕:“他说回来要好好陪我,让我早点给他生个儿子……”

长生一滞,咬了咬唇,努力不去想长眠地下的姐姐,换上一付揶揄的笑容:“那我就要告诉明净,没事不要去找大哥,免得被人怪没眼色,还有姝儿,让她多过这边来吧!”

安阳象热恋中的少女满面通红,直跺脚说长生欺负她,然后就急急地回去了,长生明白,这几天明澈随时回来,她可能是去看给明澈准备的衣物吃食可否周到用心。

她一出门,长生的神情却沉寂了下来,菊香有些不解,公主前一刻还高高兴兴地,为何忽然心情就不好了?看着好似有悲意?

她不敢胡乱猜测,正好长生说困了想躺一会,就服侍她合衣躺在榻上,盖上被子,轻手轻脚地退到外间去了。

长生的眼泪却悄悄的滑了下来,她是为明澈和安阳高兴的,他们俩成了亲,不就是为了生儿育女携手过一辈子吗?她不应该难过的。

明澈已经三十岁了,却还没有儿子,对他是不公的,他当初能一心一意地对姐姐,后来又为她守了这么多年,已经是两世都难寻的好男人了,就是姐姐在地下有知,也要为丈夫如此重情重义而欣慰,她还有什么可难过的?

可眼泪就是忍不住一滴一滴滑落。

过了一会明净回来,听说长生小睡未醒,就蹑手蹑脚地进屋了,他终于找到了卫柳和康管事一家,并且带了回来,他知道长生一直等着消息,就赶紧来告诉她。

走到榻前却愣住了,长生盖着天蓝色的绸被躺在贵妃榻上,已经睡着了,脸上却泪痕未干,睫毛还是潮湿的,天蓝色鸳鸯绣枕上也湿了一片,看起来特别明显。

他忽然疼惜极了,他的长生聪慧大度又淡定从容,什么事情让她如此伤心?很快又涌上了怒火,她不过走了半天,谁惹她如此伤心,能让他的长生哭成这样,绝不是一般的人和一般的事。

怕吵醒长生,更怕她醒来发觉被人看到了自己的失态,他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令喜儿守在门口,让菊香去厢房说话。

因为长生有孕,他对身边贴身服侍的人特别在意,吃食用度由周嬷嬷一力操持,上房近身伺侯的只有菊香、喜儿和满园满屋姐妹,其余丫头不许靠近上房一步。

菊香见明净脸色不善,再想到安阳走后长生的神色,有些心惊,除了安阳来访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呀?可安阳来了公主不是一直和她说说笑笑的吗?安阳经不住打趣都跑了,到底怎么回事?

进了厢房门,明净皱起眉头问:“今天有谁来了?谁惹公主生气了?”

菊香不敢隐瞒:“今天有两件事,一是老夫人来信了,说是纳了成小姐给二爷做贵妾,公主看后还笑着讲给我听,还让我备份厚礼,和您商量后送回去。

我们正说这件事安阳郡主来了,她也是接到了老夫人的信,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就跑来问公主了。”

然后她一五一十地把安阳来后两人之间所有的对话,包括当时的情形全部告诉了明净,后来安阳被长生打趣的受不了跑了。

安阳走后长生却神色忽变似有悲意,托辞要小睡一会,她服侍长生睡下,就一直守在外间,再没发生什么事。

明净听完也十分不解,安阳的性子已经改了很多,如今与长生相处很融洽,而且今天两人相处的情形好象没有什么让长生伤心的事呀?从头到尾她都高高兴兴的,为何安阳走后神色忽变?为什么会哭的这么伤心?

他又让菊香取来了老夫人的信,反复看了几遍,除了几句寒喧就是说明清纳成紫玉为妾的事,这也没有什么触动长生情绪的地方呀?

这个结局本就在他们的意料之中。送成紫玉到明清身边,就是想搅浑一盆水,让明清两口子闹起来,惊动幕后的谢承忠,好发现事情的真相。

他百思不得其解,吩咐菊香把信原样放回,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也不要告诉公主说他进过卧室,就说他听说公主睡了,就直接去书房了。

刚好今天墨儿送了一封信来,他要去看看,说不定有重要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489章、情难自禁

明净坐在书房里,回想长生刚才在睡梦中流泪的样子,再仔细回味长生和安阳之间的对话,心里一硌磴,难道长生对明澈有什么别样的情思,所以听到大哥和安阳如此恩爱心里难受?

比如说大哥说回来要好好陪安阳,让安阳早点给他生个儿子?

念头刚起明净就觉心如刀割,愤怒酸涩难过一齐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胡思乱想,静下心来仔细地回想大哥与长生的所有过往,又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纯属自寻烦恼,两人之间半点暧昧的可能性也没有。

以长生的性子,若是对大哥有别样的情思,哪怕终身不嫁也绝不会嫁给自己的。

大哥也是,如果他真的和长生两情相悦,是不可能接纳安阳的,就象大嫂在世时,他除了大嫂眼中再没别的女人,哪怕是他名正言顺的妾室。

可还有什么原因让她伤心到这种地步?

压下心头的疑问,拿出墨儿的信细看起来。

墨儿说谢承忠在武功郡买了一个小院子住下来,请人打扫修缮了,又是添置家俱又是栽花种树的,又买了一对中年夫妇做家奴,看样子以后打算长住。

这个院子在离郡伯府不远不近的小巷中,隐密清静,大约三刻钟的路程。明净心想,谢承忠居然肯为林心慧做到这种地步,两人之间的关系绝对不一般。

他曾经深负明澈的信任和厚待,在他危难之时携产而逃,没有为明澈做过任何事,如今明澈渐渐复起,他孤身一个没有家室拖累,不赶紧走的远远的,守在谢家周围就不担心明澈发现了找他算帐?

奇怪的是林心慧居然知道这个地方,前几天她孤身一人找了过来,在谢承忠家里停留了大约半个时辰才出来,走时眼圈通红似是哭过,谢承忠居然还把她送到了门口。

第二天明清居然也上门了,小院里传出争吵声,好象吵的挺厉害,没有多久明清就怒气冲冲地走了,走时还狠狠摔了一下门。

按照老夫人信上所说的时间,林心慧去找谢承忠刚好就在明清纳妾之后,难道是为此事去诉苦或者求助?否则走时怎会似是哭过?倒象是找长辈撑腰诉苦一般?

而明清居然第二天也去上门,估计吵起来也是为了此事。

这是谢家的家务事,更是二房的私事,谢承忠一个大房曾经的奴才,到底是什么身份,居然象长辈一样插手二房的私事?他能给谢家二夫人林心慧撑什么腰?

难道谢承忠的真实身份与林家有故旧?或者干脆就是林心慧的什么亲戚?细想两个人的样子,明净心里硌磴一下,忽然发觉,林心慧的五官最起码有四五分象谢承忠!

不过是林心慧是年轻女眷,一向穿戴华丽,又长年养尊处优较为白净丰润,神情也有些傲慢无礼。

而谢承忠却是容颜沧桑体形较瘦的中年男子,言谈举止十分恭谨,一直留着胡须,再加上两人身份上的差异,简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所以从来也没有人把他俩联系在一起而已!

明净越想越心惊,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清谢承忠为林心慧做的一切!

至于谢承忠为何不跟着明清而要跟着明澈,那是因为最初林心慧许的是明澈,不过是被明清用卑鄙手段抢去了亲事。

林父那时已经去世,林心慧的母亲为了遮掩女儿的丑事,才匆忙把年过及笄尚未定亲的庶长女林心怡嫁给了明澈,再加恰逢改朝换代的乱世,知情人已经各自纷散,谁还记得起当年之事?

可林父在前隋也为六品官员,林心慧是他的嫡女,亲事还是林父的生母、林心慧的嫡亲祖母定下的,林老太太与自家祖母在世时交好,两家才定下这桩亲事,难道林心慧的真实身份竟然有问题?

明净越想越糊涂越想越头疼,刚好丫头来报说公主醒了,他心头一松,拿起信回了屋,长生已经梳洗过了,端坐在院子里的花架下笑盈盈地看着他,仿佛他刚才见过的那个睡着了还在流泪的女人根本不是她。

长生娇嗔地说:“你来晚了一步,他刚才在踢我了,现在老实了,你摸不到了!”

她肤色红白香嫩,眉眼温柔和熙,穿着淡绿嫩黄的春衫,大腹便便的坐在花枝累累的花架下,身后的花丛全成了背景,看他的眼神更多了几分少有的柔情和依恋,心头一暖,她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伤心事不告诉他呢?

她刚才一定是做恶梦了,她在深宫八年吃了那么多苦,被打过被罚过被关过,曾经好几次在生死边缘打转,她肯定刚才梦到了才伤心流泪的。

他几步过去坐在她身边,拉起她的手:“咱们进屋去,我有话对你说。”

长生顺从地随他进了屋,明净挥手让人出去,掩了门,先问了她一天的身体可好,长生满脸的疼宠:“我倒是一切都好,能吃能睡的,就是宝贝越来越调皮了,老踢我,力气也越来越大了。”

明净顿时满脸的憧憬和暖意,伸手轻抚长生圆圆的肚子,似是感觉到什么,肚子的孩子居然十分凑趣地又踢了几下。

两人都很惊喜,很是憧憬了一番孩子出生后的情形,又话了一些家常,长生拿来老夫人的信,明净拿出墨儿的信,两人交换了认真看起来。

长生看完后吃了一惊,谢承忠一个谢府旧奴到底凭什么给二房夫人林心慧撑腰?林心慧为什么会去找一个奴才诉委屈?明清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上门被一个奴才骂?谢承忠凭什么插手二房之事?

他虽销了奴籍,但一日为奴终身为奴,他在谢家人面一辈子都是奴才,何况他还是大房的奴才,实在是与二房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

可他为林心慧所做的一切,要么就是林家长辈曾对他有大恩,要么就是他和林心慧或者林家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

难道明清逼林心慧同意他纳成紫玉为妾,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她和谢承忠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绝对是不可告人的!

她努力地回想着谢承忠的模样,却怎么也不起来。

明净拿来纸笔开始画画,第一个画的是林心慧,虽然只是水墨画,并不是现代的素描,但看起来还是维妙维肖,就连傲慢的神色都十分传神,难怪以前听丫头私下议论明净师承父亲,画的一手好画。

第二个画的是一个有些消瘦的中年留须男子,长生知道他画的是谢承忠。

明净放下笔,两人一起细看,长生越看越心惊,这两人的五官和轮廓分明有四五分相像!

她惊疑地看着明净,明净点点头:“就是你怀疑的那样,我也怀疑,虽然觉得很荒谬,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如何能解释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林心慧最早是和明澈定的亲,所以那时候谢承忠才入了谢家为奴,又想方设法让老伯爷派去服侍明澈。从哪以后一直对明澈忠心耿耿,帮明澈做了许多事,又是老伯爷亲自给儿子选的人,所以才取得了明澈的信任。

谁知到了两家开始议嫁时,明清却用无耻的手段让林心慧嫁给了他,所以谢承忠才背叛明澈暗中投靠了明清?然后明着忠心明澈,其实是在帮明清做事?

那时恰好是明澈和明清争郡伯之位的时候,也是秦王和太子争储君之位争的最厉害的时候,所以明澈才会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被彻底地背叛了,而谢承忠到底帮明清都做了什么事?

如果他真的和林心慧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那么他背叛明澈改为明清做事,甚至他为明清和林心慧所做的一切都能理解。

也就是说,谢承忠其实是希望能为林心慧的夫君效力,并非为了明澈,谁做了林心慧的夫君他就忠于谁。

长生不敢去深想这个问题,觉得实在太荒谬了,可能性也实在太小了。

就压下心头的疑虑问:“大哥到底什么时候回来?”谢承忠跟着明澈很多年,明澈或许知道他的一些往事,他们在这里猜来猜去也没用。

明净摇摇头:“听说也就这几天,但具体哪天谁也不知。不过有一个人我今天带回来了,就是你托我找的卫柳,大嫂另一个陪嫁丫头。”

长生却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满面惊喜,焦急地问:“她在哪里,快传她过来,我有好多话要问她!”

神色间掩饰不住的惊喜和焦急让明净越发疑虑,为了不让长生看出什么,他装作亲自去带卫柳过来转身出去了。

为何长生一听到与大嫂有关的人和事就特别激动,特别感兴趣,情绪也比较多变,难道她刚才睡着了还满面泪痕,也是因为安阳提起了她和明澈夫妻情深,她听到后为大嫂难过和不值,所以才难过成那样?

就是她因为喜爱锦姝而爱乌及乌,却也不至于这样吧?

难道她一直视锦姝为己出,也是因为大嫂,并非仅仅因为教养姑姑的身份或者大哥的托付?

还有她和大嫂容貌虽不相象,但气质和行事却有那么多的共同点,比如会唱一样的童谣,会做一样的布偶,会做味道一样的饭菜?

可他实在想不出长生和大嫂有什么过往或者交集,在她来谢府做教养姑姑以前,完全是两个八杆子也打不着人呀。(未完待续。)

第490章、再见卫柳

长生看着跪在面前的卫柳,衣衫整齐体面,髻上插着成色和做工都不错的玉簪,腕上也戴着一只纯金镯子,人却沧桑的不成样子。

心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真没想到,她居然变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