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清听出他的意思,是让他俩提条件,这廉亲王果然比雍正能为对方着想。

“千岁,我自认能力有限,从没想过成什么高官显贵,也没图过金银珠宝,我只想让咱们大清国国富民强。我们肯在雍正朝付出心力,是因为雍正皇帝能不遗余力打击贪腐、振兴国力。若十四爷能一心为国,小民当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图清刚开始声音还很低,最后几句,语气却慷慨激昂起来。

廉亲王赞赏地连连点头,眼神里却有深思地意味:“你们当时,就是因为觉得我四哥能振兴国力才忠心拥护的?”

“嗯”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兄弟之争

胤禩对胤禛还是非常不服气的,在他们几个看来,胤禛是靠耍小手碗当上皇帝的,是没有什么真才实料的。他脸上波澜不现,继续问图清:“那你觉得,四哥有没有让你觉得失望?”

“大清国库,比圣祖皇帝去时,可是充盈多了。至少,现在不论是修河还是赈灾,朝廷不会觉得促膝见肘,对吧?”

廉亲王没说话,他城府至深,图清实在没办法从表情中猜测他的心意,再加上她也不敢盯在对方的脸色看,只能悄悄瞥一眼。

“都说图夫人常常语出惊人,今日一见,果然见解非凡。”廉亲王不接图清刚才的话题,忽然转头开始大谈他的施政理念,他要把大清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满人的天下,图运和图清默默的聆听,直到他说累了,停了下来,两人都还沉默着。

“图大人,你的意思呢?”

“亲王千岁,我觉得你这么做,比雍正帝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还难实现。”图运不好意思地对八王爷笑了一下,“咱们满人太少,这个国家还是要靠汉人来建设,咱们入关已近百年,但这万里江山咱们脚步没走到的地方,还是太多了,如果照你的想法,让汉人在国中地位更低一层,汉官也不能得以担任高官,我们满人治理国家,就会困难重重,假定那些汉人不造反,他们只要给我们不停地下绊子,咱们的日子都会艰难异常。”图运说到后来,脸色已很是严肃。

廉亲王脸上的笑意,却没有丝毫改变,不像有些人,这时多少都会有几分尴尬或愠怒:“你说这些,也是有道理的。”他原来打算,用自己绘制的美好蓝图打动这二位,使这两个雍正的死党能为他所用,这时多少有点失望,这俩显然不是大满族主义者。他脑子里仔细回想图清地话,这才觉得,他的建设国家思想,和这两位还不一样。图清说的富国强民,是要每一个老百姓都过的好,不仅仅局限于满蒙两族了。

“今天和二位一席话,确实让我收获良多,还希望我忙过这几天,能有机会再和二位详谈了。”廉亲王还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施政方式,毕竟他考虑了这么多年,单凭几句话是不能改变他的想法了。

图运和图清知道事情已不可逆转,两人告辞出来,都显得心事重重。光阴似箭,他们的宝贝女儿妞儿终于回到家中,图运和图清都抛开心中不快,每天带着女儿玩耍,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家里倒是欢声笑语,快乐异常。

廉亲王的倚仗满蒙贵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很快就被现实粉碎了。且不说从北方过来的几个铁帽子王爷给他出的主意让他有苦难言,就是京中的贵族,和他在一起交流起国事来,都让他觉得憋气。毕竟,他们几个王子,所受到的教育,可是最高级,给他们授课的先生,都是顶尖的文人士子,这些人的见解,比一般读书人都高出很多,比不读书的,整体素质那就不是高一个档次了,满族贵族因为受康熙雍正他们对汉族文化推崇的影响,京中读书的贵族,还是很多的。但他们因为可以通过恩荫获得高官厚禄,比起要靠科举进学来施展抱负的汉人士子,学识上多少还有点欠缺,廉亲王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非常人可比,他和这些贵族交流起来,心里的遗憾就一点点加深,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试着,和张廷玉他们深谈,心里才觉得舒服多了。

老十四胤祯这时已经称帝,八王爷觉得争不过这位弟弟,就老老实实当他的辅国大臣,他也曾怕过十四过河拆桥,这才把京中卫戍部队抓在手里,胤祯从青海回来,见到这种情形,也就一笑,京中卫戍部队也有他的人,如果他和八哥这时争起来,老四的人难免会浑水摸鱼,最后鹿死谁手,他也把握不了。还不如先稳定局势,再一点一点培植自己的亲信党羽,最后再求一统天下吧,何况,他骨子里还是比较义气的,对八哥下死手,还没到那个地步,他俩的合作还是多于争斗的。

胤禩操纵八王议政,把十四拱上皇位,同时也确立了朝政的处理方式,就是都要由八王议政来掌控,他用这种方式,从十四手里分出了大量权利。他很快发现这八王议政实在是议不出什么有见地的新政来,随即接受几位汉人谋士的建议,把八王议政进行了改造,不仅名称改成辅政院,同时还把大量有能力的汉官也吸收了进去,国家所有的大小事情,都是辅政院先拿出措施,再奏请皇上定夺。

十四胤祯把三院六部可行使的权利扩大,希望能和辅政院抗衡,老八胤禩他们却适时调整,尽管不能做到大小事情都由他们拟定,但却争取到了大事必须经由他们之手。

胤祯发现自己的权利比自己的阿玛小好多,气恼不已,无奈胤禩极会拉拢人心,他的周围围绕了一大群满汉权贵,胤祯一时还搬不动他。

图清对朝中形成这样的局势很高兴,皇上和八王爷斗法,两派对手下都约束极严格。想想也是,两方都对对方虎视眈眈,拿着放大镜寻找错误,谁要略有差池,马上就会被揪出来,谁还不处处谨慎呀。

文字狱当然在这时是跑不了的,但老十四和老八对雍正用文字狱打击异己很是不齿,他们手下也都是文人聚集,这方面过分,对谁都没有好处。当然有些文人想要利用文字狱打击对手,都遭到两人的反对,后面的日子,即使两派紧张对峙,也没兴起大量的文字狱。

廉亲王已经通过李刚,把图清留在山东研制武器的那班人都弄到了京城,他在京城的西山脚下,建了很大的一个研制基地,并且通过凤熠的介绍,吸收了很多喜欢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才,新式枪炮都制作出来,火器营也用上了新枪炮。这是他和老十四抗衡的最大资本,这几年,老十四根基渐稳,但却不敢拿他开刀,火器营实在是功不可没。

转眼三年过去,图运丁忧期过了,十四也还没动手,八王爷就急不可待地通过李刚传来信息,让图运担任火器营的总统大臣。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别人都这么看待图运这次升迁。他俩这两年多,可是新皇上和廉亲王双方争取的焦点。廉亲王手下人才济济,当然也不在乎一个图清,但他害怕图清为对手所用,胤禛则是千方百计让图清投进他的阵营,他也打听清楚,图运和图清当时,对胤禩的回答模棱两可,并没有全心全意地投靠,胤禩这边,提议让提拔图运为火器营总统大臣,胤祯毫不犹豫地答应,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卡这么一下,失去争取这个人才的机会。

这年春节前,图运就接到宫里发来的请帖,要他去赴每年皇宫举行的答谢宴。也就是说,各位大臣一年为国效力,都辛苦了,皇上在宫里举行宴会进行答谢。图运已是一品大员,当然是有资格去的。

这个答谢宴,也是皇上争取大臣的一种手段了,还是八王爷先开始的。最先是他的夫人在府里,邀请一些一品夫人赏灯,胤祯的皇后不服气,在中秋节举行了一个赏月会。胤祯受到了启发,他在来年的正月初五,在宫里举行答谢宴,当时接到请帖去赴宴的,不论是哪一阵营的人,都觉得脸面有光,胤祯一看效果良好,这个答谢宴就变成了惯例。

“唉,我真不想去。”图清皱着眉,对图运诉苦,“你知道我最不喜欢出风头,也不喜欢攀比了,这去穿的好了,不自在,穿的不好了,我还不想让人在背后指指戳戳。”

“那怎么办?我看,皇后专门赐你一身衣服,一副首饰,大概就是觉得你不喜欢这些,怕你烦恼吧,你干脆就穿上去算了,也省的你这样那样的犯难。”

“皇后赐给的实在太奢华了,我害怕到时成为众矢之的。”图清皱眉,她还是有点犹豫。

图运觉得她已经够洒脱了,此时还是难免一副小女人情态,不由笑了一下,劝她道:“奢华什么,这几年朝政清明,国家富庶,别说王公贵族,就是平民百姓一年穿金戴银都大有人在,皇后给你的那些,也一般吧。”

“是吗?”图清还是有点犹豫。

“是呀,你没注意吗?”

图清也知道这几年,刚好赶上风调雨顺,各级官员又都不敢横征暴敛,大清国政治相对清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雍正期要好一些。

“那好吧。”一旦决心下定,她的情绪马上就好起来,“从去年开始,皇后就鼓励诰命们带女儿孙女过去,乖巧可爱的女孩子能够活跃气氛,也让大家在一起有话说,你说,我要不要带上妞儿?”

“那你,就不能再叫她妞儿了,她现在嫌那名字土气。”

“那,就叫果果吧。”图清看到妞儿在外面准备进来,故意这么说道。

“额娘”妞儿果然听见了,她跑过来,不依不饶地用小拳头捶着图清,图清见她下手不轻不重,就满意地闭眼享受起来。

“海霍娜,怎样?”图运和认真地给女儿说,“我的宝贝女儿,不光长的漂亮,还有一副和百灵鸟一样的好嗓子。”

妞儿好些比较满意,她停下手认真思索,过了一会儿,郑重地点点头。

“那我,给你起个汉人名字,叫丽君吧。”妞儿唱歌真的很好听,让图清经常想起她喜欢的歌手邓丽君,这时,她决定剽窃这个名字了。

“这还差不多。”妞儿在额娘身边腻了一会儿,半靠着图清,轻轻哼起图清教给她的歌曲。妞儿大概遗传了图清所在这个身体的基因,不喜欢读书,唱歌却是十分好听,对女工也很感兴趣。“这个像你母亲,你母亲很小就能给我缝补衣服呢。”图运这么说,把妞儿惊讶得双眼圆睁。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宫之行

初五那天,图清不喜欢给自己打扮,却把女儿好好收拾了一番,这才和图运一起,去皇宫赴宴。他们进宫后就分了手,她带着女儿,去了坤宁宫。

这里地位最低的,应该就是她这种一品诰命夫人了,这些在百姓眼里高不可攀地贵人,在这里却成了垫脚石。那些王侯福晋和内戚,一个个鼻孔朝天,看不到她们。当然,一品夫人也不是只有她一个,不过就是没人愿意和她在一起。她从人们的谈话里,也能听出几位也是一品夫人,但就一品夫人,也分成两部分,那些从翰林做上去成为一品的,是一个圈子,和图清这样,不是科举出身的一品夫人,另是一圈。图清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对谁都很陌生,她带着女儿,静静坐在一边,偶尔低声交流一下对皇宫大内的感觉,她用了好长时间才把这里分出的几拨人弄清楚,她觉得这些人实在无聊,也就不故意不看任何人,省得和谁的视线遇上了,还得打招呼。

大厅里忽然安静下来,原来是皇后过来了,图清跟在人群后面行礼,妞儿乖巧得随着她,今天对妞儿行注目礼的人很多,这里漂亮小女孩不是少数,妞儿从长相来说并不是最拔尖的,但妞儿有种招人喜欢的劲儿,谁看到她,都觉得可爱。

皇后先和那些王公贵族的内眷说话,然后才走到这些一品诰命聚集的地方。图清暗暗感慨皇后如果放到两百年后,肯定是个外交高手。只见她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贵妇说话,脸上的微笑是那样的亲切。她最后才来到图清的身边,和蔼地看着妞儿,语气轻快地夸赞道:“哎哟,这不是图夫人吗?听说图家两位小姐都很是美丽,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图福已经袭了卫国公的爵位,图福夫人也没女儿,这次来时,带的是图欣儿。图清知道那肯定是图福的意思,图福夫人才不会有这么好心呢。图福夫人经过这么些年,总算让图福调教地有点上道了。妞儿略有点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再次向皇后娘娘行礼。

皇后身后,走过来一个比妞儿略大的小女孩,她用天真烂漫地语气给皇后说:“额娘,这个妹妹我喜欢,我要和她一起玩儿。”

“喜欢和姐姐玩吗?”皇后征求妞儿的意见,妞儿略有点紧张,但还是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很平静,她再次行礼:“喜欢。谢谢皇后娘娘。”

图清猜这大概是皇上最小的女儿安格格。只见她走过来,牵着妞儿的手:“妹妹,你跟我来。”

妞儿看了图清一眼,见图清对她笑着点头,就略有点羞涩地跟着安格格走了。

“这俩倒很投缘。”皇后似乎有点惊讶,图清没有多言,只对皇后笑了笑,她不喜欢像某些贵妇一样,一个劲想向皇后靠拢。

“图夫人这身打扮真漂亮,没想到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身材竟然一点也不走样。”靠过来一个比图清略大的贵妇,图清却不认识她。

“呵呵,姐姐你这打扮才漂亮呢。”图清敷衍着。

“图夫人,你可真有眼光,这衣服,可是皇后娘娘赐的呢。我平时都舍不得穿,就等这一天呢。”她非常明显地在向皇后示好,图清看到皇后果然嫣然一笑。图清想到自己也穿的是皇后赐的衣服,心里只觉得发腻,早知道她就改穿别的。皇后却不这么想,她以为图清是嘴上不说,心里也以穿她赐的衣服为荣,就高兴地拉了图清的手:“图夫人这身衣服果然很衬你。”

“谢皇后娘娘。”图清把这句话后面赏赐两个子省略了,她不想让人知道她穿的衣服是皇后赐的,但皇后似乎并没注意她说的什么,只是拉着她走进摆着宴席的大厅:“听说图夫人才情过人,今天你就陪着我坐吧。”

图清在心里苦笑,看来今天她是没办法吃饱饭了,她倒不是会为皇后的恩典不安,而是因为有几十双嫉妒的眼神,让她实在不好消受。

整个吃饭过程,她都没见到妞儿,她勉强敷衍,好容易宴会散了,有小太监过来禀报:“安格格说,她正和海霍娜小姐听琴,还要等会儿才能结束。”

“这孩子。”皇后似乎有点嗔意,她扭头对身边的图清低语:“那,图夫人,你就到偏厅等候一下吧。”一个小太监过来帮图清带路,图清终于来到一个素雅而安静场所。

皇后没多久就过来了,图清却没感觉她已经进来。她正对着一个漆器屏风。

“图夫人还爱好这些?”

图清吓了一跳:“皇后娘娘恕罪。贱妾失礼了。”

“图夫人不必这样,今天特别允许不必拘礼的。”

“这屏风刚看觉得没什么,仔细看,实在是太美妙了,这花儿这鸟儿,和活的一样。”图清替自己下台,她刚才在考虑皇后这打得什么算盘呢。

“来,图夫人,咱们去看看那俩丫头在做什么。”皇后不等图清回答,径自向宫里走去。

皇宫里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一会儿,图清就被转得晕头转向了。远远,她听到琴声淙淙,熟悉地旋律,让她明白,这是妞儿在弹奏。

“这是什么曲子这么好听。”皇后放慢脚步,侧耳倾听,“我还没听过这曲子呢。”

《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古琴弹奏,依然不失其动听之势,图清没有接声,她以前在妞儿跟前哼唱过这个曲子,妞儿和她的琴师师傅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把它用古琴表现了出来,想必这个安格格很和妞儿的心思,她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献宝了。

“小女学琴才两年不到,这曲子的深意她还弹不出来,她的师傅弹奏才叫好听呢。”见两人都不说话显得很沉闷,图清无奈,只好做谦虚状。

“才多大点孩子,能弹这样真了不起了。”皇后说话非常亲切,图清一不小心,都会忘记她是母仪天下的大清国皇后,还当她是从小玩大的闺蜜呢。

“额娘,你让海霍娜在宫里住一段时间吧,她可好了。”安格格一见皇后,就撒娇道。

“这孩子。”皇后这时的表现,和普通母亲没什么区别,她拉着女儿的手,端庄地坐在椅子上。妞儿过来行礼,恭敬得站在一旁。

“来,坐。”皇后指着对面的锦墩,“海霍娜,你刚才那曲子叫什么名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妞儿站起来。

“坐下啦。”安格格跑过来,把妞儿按在墩子上,“我额娘可好了,你不要这么拘礼。”她紧挨着妞儿,坐在旁边的锦墩子上。…

安格格执意挽留妞儿在宫里玩耍,图清无奈,本来打算告辞离去,皇后却建议她留下来陪女儿,并让小太监给鸿运园送了信。

第二天,小太监带妞儿走了,图清一个在宫里,百无聊赖地研究桌上放的一个青花瓷梅瓶,心里琢磨这瓶子两百年后能值多少钱。进来一个年龄略大的宫女:“见过图夫人皇后娘娘叫你过去呢。”

图清起身示意宫女带路,再次来到坤宁宫。

皇后一个坐在大炕上,不知道想什么,几个宫女直溜溜地站着,图清暗暗替她们感觉疲累。

“贱妾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图清蹲下行礼。

“免礼”皇后换上一副亲切地笑脸,“过来坐,今天没别人,不要拘礼了。”她指着炕桌对面,“我一个人也怪无聊的,叫你过来陪我说说话儿。”

“谢娘娘”图清不喜欢假情假意地虚礼,知道皇后让坐是真心的,她谢过之后,恭谨地落座。

“图夫人果然和外面传的一样,是个爽快人儿。”皇后微笑着开始了谈话的第一句。宫女依次过来斟茶,送各式小点心,忙碌了好一会儿才停下,皇后摆手,这些人都下去了。

“在乡野之地住久了,都不懂礼数了。”图清谦虚。

“也是,你们在山东一住就是六七年呢。”

“那里其实非常美丽。我还真见过一次海市蜃楼,上面楼台亭阁,人们穿的衣服和咱们也大不相同。”

“是吗?”皇后的眼神,有一波羡慕的光芒,不过很快就一闪而过。“你们在蓬莱过得好吗?”、“那里的风土人情自和京中不同,山东人直爽,受不得人欺负。不过,你若对他好一点,他们拿命来报答。我家老爷性子弱,和那里人相处很融洽,我也跟着沾光儿,出门很受尊敬,嘻嘻。”

皇后和图清随意聊着,图清随意惯了,就算在这里很注意,还是说了不少话,甚至把她男装出去帮百姓发展经济都说了。

“图夫人果然是人们传的女丈夫模样。有你这样的,咱们女子和他们男子在一起,就不觉得输他们一截。”

“我也是瞎胡闹的。”

“我就喜欢听你说这些。你再给我说说外面的那些事儿。那些宫外进来的,经常和我说的,不过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要么这个衣服那个首饰,我听也听烦了,只有你说的这些,最新鲜。”皇后趴在炕桌上,眼睛亮晶晶地,眼神里有好奇和兴奋,把图清逗笑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胆大包天

图清皇后闲聊,说到图运和孩子,话题就多起来,女人和女人经常说的话,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就是丈夫和孩子了。

“前段时间,我和夫君没事儿,就带着孩子出去,儿子都十来岁了,让他们多见识见识也是很好地,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图清停顿一下。“这几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皇上施行轻徭薄赋的惠民政策,百姓安居乐业,一路上看到田野乡村,到处欢歌笑语,很是令人愉快。”

“皇上也说他施行的是仁政,我常怕下面的人迎合上意,报喜不报忧,你这么说,看来咱们大清,确实很兴旺了?”皇后却能把握住话题的方向,她适时引导图清说些她想知道的内容。

“嗯。现在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很是奏效,即使有人想要贪腐,刚刚露出一鳞半爪,马上就会有弹劾的折子上来,好些当官的看到好好干,多当几年的官儿,养廉银子也能积攒下不少,就收起那不法之心。官府清廉公正,比风调雨顺更有效果。”

“皇上说,现在就算轻徭薄赋,每年国库收入都远远多过圣祖爷的时候。”皇后说道。

“嗯,现在经济比那时发达多了,收入自然好。还有,圣祖那时,国库亏空非常厉害,账面上有银子库房还没有呢,不像现在是实实在在的。”

“圣祖爷也是睿智过人,不知怎么会有那些贪腐的囊虫儿。”皇后微微蹙起细弯的眉毛。

“圣祖只有一双眼儿,哪里能看得过来。现在,有千百双眼儿帮着皇上呢。现在大清国的国家制度,和那时不一样了。”

“那,你说说,哪里不一样了?”忽然一声低沉的男音传进来,原来是皇上进来了。皇后和图清都赶紧起身行礼。

“平身吧。”皇上不愧是经过几年军旅生涯,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坐在皇后刚才的地方,皇后则坐在图清的地方了。

“坐吧,不必拘礼,你说,现在和圣祖时,哪里不一样?”

有小太监给图清背后放了一个锦墩儿,图清也不客气,端正地坐下:“对官员的监督机制赶上来了。皇上尽管实行仁政,但对贪腐却一点也不宽松。尤其是,放官的人和监督的人,完全分开了,谁要略有出格,马上就有人督查,那些当官儿的,个个把自己拧地紧紧的,不敢胡作非为,官场一清,大清国的天下就清呀。大概中华大地,几百年都没有这么政治清明。”

“这是给你唱颂歌来了。”皇后打趣道,她还用丝帕,轻轻捂住小嘴,似乎觉得好笑。

“娘娘千岁,我不是爱唱颂歌的人。咱们大清能有今天,实属不易,但这好日子,恐怕不是很长久。朝政出现这样的局面,只是巧合而已,所以变化是必然的,变好当然最好了,就怕往不好发方面发展。”图清这话说得大胆,老十四夫妇俩脸上都出现不悦。

“怎么会呢?”皇后有点不高兴。

“皇上英明睿智,这我知道。但朝政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并不是皇上的本意,如果按皇上自己的意思,改变了去,朝政将来会怎样,贱妾就猜不到了。”

皇上的脸上黑云翻滚,图清无奈,她跪下来:“皇上,贱妾知道你想和圣祖皇上一样,让大清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样,肯定不会是眼下的局面。再说,皇上不觉得,那样很累吗?你何不把目前这个行政方式确定下来,完善起来,让更多的人为国事分忧,那样岂不更好?我知道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辅政院首辅容易坐大,皇上何不想办法把首辅任期定为五年一届,一个人最多不得连任两届,辅政院为你操劳国事,你负责监督辅政院和他们委派的官员,各方责任和义务分明,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大家都累。”

皇后刚才见皇上不悦,图清已经跪下来,知道这时的讨论很是严肃,就不在插话,只是凝视着皇帝。

“你这些想法,哪里来的?”

“自己胡乱琢磨的,我这几年,在国内走了不少地方,看国家越来越强盛,心里实在是欢喜,也好好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几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世境况。皇上,雍正帝花费了那么大的心力惩治贪腐,官员背后叫他抄家皇帝,可是大清国那时也没现在这么清明,这是为什么?他什么都要管,什么都得管,难免会忙不过来。辅政院负责委派官员,你只负责监督就行了。这治国就像种地,辅政院就是种地的人,你就是收获的人。他们管犁耧耙耱浇水施肥,你只管到最后摘桃子就行了。国家想治理成什么样,就用什么样的官员,你看哪个官员不顺眼,就摘了他的顶子。听辅政院的,才能当上官儿,听你的,才能把这官儿当下去。辅政院也有施展才能的地方,你也不那么忙和累,有时间的话,你还可以带着皇后,到咱们国家风景好的地方游历,皇上你何乐而不为呢?”

胤祯听到后面,明白图清并不是诋毁他,并且她的谏议也很是特别,脸上的表情就轻松起来,皇后见了,也心情轻松。她听到后面,图清建议他们出去游历,就忍不住插话道:“还游历呢,那些老臣的阻拦奏折能摞一尺高。”

“皇上你的内务府也不能光会花钱,你得让他们挣钱才是。这内务府不能与民争利,你可以把监督的权利交给你信任的机构。这样,你自己挣钱自己花,那些谏言你就可以不理会了嘛。再说,你又没花国库的钱,谏臣凭什么说你呢?”

“好啦,你起来吧。难怪外面都说你胆大,你确实与众不同。”胤祯是声音里略有笑意,图清再一次行叩拜大礼后起身。

“你坐吧。”见图清跪时间长了,腿麻地站不住,皇上指着锦墩儿说道,“你刚才说完了吗?”

“我那些想法极粗浅。”图清为自己的胆大害羞。

“这又不好意思上了,咳咳。”皇后捂嘴轻咳了一下。

“没人怪罪你。听说现在那种新式的火枪,是你先开始做的?”胤祯的脸色又严肃起来。

“是的。现在他们比我当时做的,好多了。”

“这枪还能改进吗?”

“能,还可以连发。不像现在这样,瞄一下打一下,可以嘟嘟嘟一梭子都出去,打仗的时候,子弹飞得跟雨点一样密集。”

皇后眼睛惊讶地睁得老大。图清知道她是故意的,想要调节气氛,这些贵妇人个个都练出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的好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