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番外二(22)

入了二月, 京城渐渐开始转暖。

不过京城地处北方, 便是转暖实则也比南方冷。偶尔倒春寒还要下几粒雪, 吹得满京城都是,不过屋外冷冽的风雪也浇不熄夏花心头的火热。夏暁告诉她一件事儿, 周斯年决心放妾重娶她了。

从去年年关夏家人上京终于与父母再见, 夏花高涨起来的心情一直没落下去。如今她身居高位,再不惧闲言碎语, 便是请父母进宫也自如起来。

她一早便想请了,不过碍于脚跟没站稳, 不愿意夏老太知她处境艰难。这一耽搁下来就是许久, 她已有两年没曾见过老父老母,心中挂念谁人也难懂。

今儿个还是夏花头一回给家中递信儿。

夏老太喜不自惊, 抖着手就要把传口信儿的太监往里屋请。

夏家人淳朴叫人生不出距离感, 太监可不敢叫老太太上手扶他。这两个瞧着不起眼的老人家真真儿是宫里那位生身的父母,跪都来不及,连连推说使不得使不得,他自个儿能起。

“娘娘一早就盼着二位上京,可算是把二老给盼来了。”夏花还等着他回宫复旨,太监不敢耽搁,“奴才的话带到了,这就不多留了…”

小老太太看他着急,不好在拦着。心想人家出来一趟也不容易, 得给点什么感谢一下。顺手抓了一包家乡特产塞到他怀里, 有些赧然地叨叨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留着吃个新鲜啊!”

见过塞银子的没见过塞吃食的,不过太监倒是被她这朴实的态度弄得心中一暖。匆匆出了夏家门,心里还感叹,皇贵妃娘娘家都是实在人。

说是进宫,夏老汉身为男子终究不妥,最后只有夏老太一人去。

夏暁怕她没见过宫中阵仗,被人欺负,便把紫衣紫杉派过去陪老太太进宫。若非身在月子中没法亲自陪着,她恨不得跟在身后看顾。

夏暁忧心的半点没错,宫中养着的也不尽是人精,总有那么一两个不长眼的。头一回见夏老太,见她举止粗野上不得台面,少不得会看不起。小老太太胆子又小,若是不注意护着,确实会被吓到。

不过有了紫衣紫杉在,夏老太入宫少不少麻烦。

宫里夏花一早便在翘首以盼。还没用早膳便命人在宫门口等着。夏老太的马车一到,立即领着人来钟粹宫。

母女两个两年不见,见了面抱头痛哭。

两人都是爱哭的性子,夏花虽说如今已很少哭,但见了娘总忍不住娇气。夏老太心疼得不得了,老话都说养儿立足,到她这里女儿才是手心肉。本身三闺女就爱撒娇,夏老太看着她恨不得揉进怀里不放。

母女两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歇了。

夏老太这次来,带了好些银钱。她听了幺女说过,别看宫中富贵,打点起来才真正烧钱。这次来她进宫,不仅把跟夏老汉的体己拿了来,还有大女儿塞的,幺女塞的,全给夏花送来。

她旁的不求,就求闺女日子能过得好。

夏花原本是要跟她好好说说话,再领着她见一见外孙。哪成想小老太太上来就掏银子,还是老模样,倒是让她又哭又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听暁儿说,这宫里头从来都‘阎王好说小鬼难缠’,越是身居高位就越得往下使银子。”夏老太往夏花手里塞,嘴里叨来叨去的都是夏暁教她的话,“若不喂饱了这些人,指不定哪日就给你跟小皇子身后捅一刀。”

夏花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但再怎么也不会要她娘的银子。

打量她娘殷切的模样,心里忍不住又心酸,她爹娘劳苦了一辈子才享这点福气,忍不住又红了眼:“娘您真是的,听暁儿那丫头胡说八道!宫里头再怎么说也是人住的地方,哪里会这般凶险?你可别被那丫头给吓着了!”

说着她站起身,在夏老太跟前慢慢转一圈,“你且自个儿瞧瞧,女儿在宫里吃的穿的哪样短了缺了?银子都拿回去,您跟爹好好的,女儿心里就自足了!”

夏老太也不懂什么,听她话看了一圈,确实满堂满身的富贵。

“真不缺?”

她手里的银子委实不算少,足足五千五百两。临进宫前,夏暁还特意让紫衣塞给她三千两说是带进来给夏花用,“这里头一大半是暁儿给的,准女婿不是个小气的,你收了也不碍事。”

夏花一听是夏暁给的,心中又暖又无奈。

真不知她那妹子到底从哪儿听来的宫中凶险,烧钱,总变着法儿地给她塞银子。长宁侯就是再大方,发现了她这般补贴娘家人定然也会生气的。

“你拿回去还她!”她面上没好气,心中却止不住阵阵暖意:“还没嫁进门呢就抠人家银子,早晚被人嫌弃!”

夏老太被她说得讪讪,听她这么一说,幺女做的好像是有些不对。

枯瘦的手握着银票,不知道收还是不收?

不止她讪讪,外头听说夏老太来了莫名其妙想见一面的萧衍也挑起了眉。妃子靠母家供养在宫中不在少数,他母妃在世时,也是武家供养着的。不过这事到夏花这儿,他怎么感觉怪怪的?

算了,往后他私下补贴些给花儿吧…说得这么可怜,弄得他都有些心酸。

虽然这般想,他莫名对周斯年生出了同病相怜之感。看来周家的那个跟花儿差不多德行,都是胳膊肘往外拐的。

萧衍最终没有进去。

也不知想到什么戳了他神经,萧衍突然觉得这般上赶着去见妃子的母亲,有些太失体面。毕竟即便将来皇后的母亲都不必这般殷切,花儿的母亲自也不必。如此,他转身又打道回宫了。

福成默默跟在他身后,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摇了摇头,心中无奈腹诽:不知从何时开始,他雷厉风行的主子竟也变得莫名其妙起来…

***

夏家作为后起之秀,入京起便引起贵圈一阵争相邀请的风潮。不过夏老汉夏老太实在不善于参宴,能推的都推了。几个月下来,夏家在贵圈反而更吃香,争相给夏家锦上添花,建立人脉关系。

初入京城的宋英本想借着夏暁之便搭上夏家,如此下来,行动就窘迫起来。

宋英入京是冲着皇商来的,抱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说起来,宫廷采办她宋家其实接触不少。宫廷中所需的各色物件器皿,许多都是来自江南一代。上头人领了采办的差使,然后分包给下面人置办。宋家身为江南首富,承包这事儿不下一手之数。

宋英对采买一事知之甚深,对皇商更是志在必得。

不过想成功第一步是落脚,如此少不得要与官家联合。周家百年底蕴不稀罕她一介商贾,夏家才是最好的选择。可这时候夏家正被络绎不绝的客人逼得闭门谢客,她再凑上去,倒显得不合时宜。

如此只能等夏家的风头过了再上门。可时间不等人,五月是新一年度的宫廷采办,宋英等不及便只好换了路子走。

思来想去,她的心思又回到夏暁身上。

夏暁很干脆,不必她多说,一口就应下引荐之事。

宋英的情谊不是假的,夏暁对她仗义,她自然也回馈仗义。不论皇贵妃娘娘如何做决定,夏暁这个姐妹她是认了。

夏花不愿接受家中的供养,但对宋英的送上门,可谓喜出望外。

其实也不能怪她总爱偏心幺妹,家中四个姊妹兄弟,只有暁儿跟她最贴心。看似什么都不放心上,但实打实地把东西送到她面前的却只有她幺妹。

夏花见过夏暁之后,便跟她说好了三日后领宋英进宫。

夏暁跟宋英都是爽快人,既然决定了搭上线就立即着手做。宋英来时也准备了自己的诚意。五代首富不是说着玩的,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夏花没料到会是这么个豪爽的,忍不住吃惊。

“娘娘您且放心,草民跟暁儿一见如故,情分是真的,心意也是真的。”宋英说话更爽利,大喇喇地单刀直入道,“虽说此次是借了她的便利,但草民的能力,往后自会见分晓。”

宋英说得不客气,夏花却更喜欢她这幅态度。

正如夏暁欣赏宋英一般,夏花也欣赏这样有锋芒女子,“宋当家的起身说话。”夏花轻轻笑起来,“本宫自来欣赏有志气的女子,你很好。皇商之事,你且回府继续筹备,正常程序走下来便是。”

宋家的资历摆在那儿,财力能力更是不错。若宋英按正常程序走下来,成功几率不算小,她要输也不过输在官场无人罢了。

皇商虽说受户部统筹,却并没有正经授予官职,夏花的出手也不算难事。

夏花知道自己的这番动静逃不过萧衍的眼睛,于是夜里萧衍来时,她便坦然把宋英来过之事相告于他。

“前朝之事臣妾不懂,”夏花慢慢替萧衍按头,细弱的嗓音软绵绵的,“不过宋家这等资历,求一个公平也不算过分…”

“你怎知她资历好?”

夏花手下一顿,默了默,仓促起身跪了下来:“臣妾也不知,不过宋英与暁儿是好友。她求到臣妾跟前,臣妾自然要帮一帮的…”

萧衍支起长腿半坐起来,垂眸深深地凝视着夏花。

许久,他突然道:“花儿,你这般坦诚,不怕朕翻脸无情?”

“臣妾,臣妾…”夏花眼睫颤得飞快,心中一根弦慢慢绷了起来,“臣妾亲口应下之事,自然要说到做到。”

“哦?”萧衍嗤笑了一下,“说罢,受了多少银两?”

“…五万两。”

“很缺钱?”

夏花心口陡然一跳,点了点头:“家境贫寒,捉襟见肘。”

“…罢了,你收着吧。”

萧衍复又躺了下去,招手示意她上来,“这事朕应了,下不为例。”

夏花眼底幽幽,起身上榻,轻轻应了一声‘嗯’。

真是的,为了夏花,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萧衍有些烦躁,闭了眼不看她,眼不见心不烦。

第159章 番外二(23)

小瑾瑜虽说早产, 但经这三个多月的悉心养护, 已经长得跟正常孩子一般大小。夏花看他从一丁点儿大长到如今胖嘟嘟的, 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她就怕孩子会养不好。

萧衍对小瑾瑜打心底儿疼爱,下了朝便要过来抱一会。

身在后宫除了争夺宠爱, 每日不就盯那一人?如此亲眼看着这份厚爱, 对象却不是自己,自少不得有人心中泛酸。有些到可怜起张氏来, 事就怕有比照,大皇子对比二皇子当真要被比到泥里去。

正当她们心中唏嘘, 就听说了宫外头刮的关于二皇子的歪风。

萧衍十分生气, 生气之余还有些啼笑皆非。事到如今还让张氏跟那病秧子活着,已是他最大的仁慈了。可某些人根本就不知所谓, 当全天下除了自己都是蠢货似得, 上赶子找死!

萧濯人一走,萧衍脸上的笑意便收敛了干净。

“福成,”朱砂笔一丢,他眉眼染上戾气,“吩咐下去,往后那病秧子的药不用再供了。他是死是活,全看天意了。”

低沉的嗓音像凛冽的寒风,福成一个哆嗦,立即应是。

张氏这女人总学不乖, 主子当真十分仁慈了, 非要折腾这些, 把好好的小命作没了才晓得疼!福成心中嫌恶,躬身行了一礼便要退出去。

“你去储秀宫走一趟,把那根簪子带给她,”萧衍烦了再听张氏的事儿,活在梦里不愿意醒,他不介意叫她好好醒醒,“是生是死,端看她自己选了。”

福成知道萧衍的耐心耗尽了。

福成去了一趟之后,张氏连踏出储秀宫的门槛都不敢了。她自知了解萧衍的狠毒,生怕一不留心就遭遇不测。张氏以及张家更是自此彻底地偃息旗鼓。

张承中夫妇的惊惧无人能体会。一边恨张氏心狠一边又悔不当初。嫁了当朝王爷做出伤风败俗之事,还把私生子明目张胆地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打量旁人都是傻子呢!他们张家到底有多少个脑袋够新帝砍?

林氏觉得心寒不已,她以为她女儿只是性子娇蛮了些,却没想到自私成这幅模样。

做出这事儿,还眼睁睁看她折腾那些糟心事造势,那孽障把张家人放什么位置上?林氏又惊又怕,瘫倒在床就爬不起身。可外头的风言风语又不能不管,假皇子踩着真皇子上位…想想,林氏就眼前阵阵发黑。

有能力闹事没能力收拾残局,眼看着就一发不可收拾。张承中察觉了事态发展,一口心血喷了出来。

当真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他一倒下,张家的顶梁柱就塌了。张家新一代的子嗣里没个有出息的,若非他一人顶着,张家早就被挤下去。

林氏心中懊悔的滴血,恨不得冲进宫打死那个孽障。可怎么办,外头的乱子她自个儿才主谋。一时间又悔又恨,悔自己急功近利,恨养女儿自私自利祸害全家人。妻女混账,只能张承中承担后果。

如今他也没脸在萧衍身边谋事,更没那份胆子。

几番合计下来,决定辞官。

仿佛一夜老了二十岁般,再进宫时身上已没了一品大员的意气风发。张承中如提前迈入暮年的老马,跪在萧衍脚下的模样萧衍都于心不忍。若非妻女的拖累,张承中也算个能臣。

萧衍沉默了许久,开了口:“爱卿可知朕为何没有处置张氏?”朝中人才正值青黄不接之际,萧衍不愿看到得用之人退下去。

提起这事儿,张承中还忍不住心惊。

顿了顿,他额头抵着地面抬不起来:“老臣…老臣不知。”沙哑的嗓音仿佛老迈龙钟,当真令人心酸。

“自是因你素来得用。”

一句话说得张承中热泪盈眶。他心中有愧,他辜负了陛下的厚望。仿佛一夜压弯了脊梁的张尚书趴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臣之罪,请陛下责罚。”就算萧衍此时赐死了张氏,他也毫无怨言。

“罢了,你退下吧。”

事已至此,只能重新考虑工部尚书的人选:“张氏之事,念在你被蒙在鼓里,朕会网开一面。将来张氏如何与你无关。至于宫外的流言蜚语,朕给你十日,务必处置干净。”

原以为张家定会牵连,谁成想萧衍竟并未追究:“是!臣省的。”

张承中佩服萧衍的心胸,同为男人,若是他,定然做不到这般从容,恨只恨自己养了个孽障。处理了京城流言蜚语,张承中便作主迅速离京。一家子搬回祖籍晋州澧仁,而后便在京城圈子里销声匿迹了。

听说张家全部搬走的消息,张氏犹如被雷劈中,满心的不敢置信!

素来疼她宠她以她为重的家族,说抛下她就抛下她了?张氏不想相信,却又知道这是真的。她心里恨得要命,深恨父母无情竟不管她死活,另一方面,她有预感,萧衍怕是不留她了。

她整个人犹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果然张家人走后一个月,储秀宫的前明郡王妃就在一场风寒中病逝了。

张氏的死,着实恫吓了不少人。

前朝的关注点在张家,张承中突然告老还乡,实在离奇。于是纷纷猜测张家到底犯了何事,前脚刚走张家女儿后脚便病逝了?猜来猜去,没猜到什么,却老实地将折腾小动作的爪子都收了起来。

风向不对,都知道要加着尾巴做人。

此事一出不仅前朝的某些人消停了,后宫之人的感触更深,仿佛被寒风吹进骨子里一般觉得萧衍行事冷酷。张氏再不好,那也是结发夫妻。共同生活五年育有一子,他说弄死就弄死了,再没比这个更叫人心冷的。

一时间,有些心有宏图大志的也踯躅起来。

夏花冷眼看着,觉得这样其实挺好的,没人闹事她的日子才轻松。

然而没多久,随着武氏解了禁,宫中的平和就被打破了。

武琳琅关了半年,心态不见平和反而戾气更深。她当真恨死了夏花,恨她仗着皮囊迷惑她表哥。不过是动了些小手脚而已,又没有弄出人命,做什么罚得这般重!武琳琅心中十分不服气。

她决不会眼睁睁看夏花做大,绝对不会!

武琳琅行事莽撞了些,却不是真没脑子,只是天生性子急躁。

大家族里养出来的姑娘,再莽撞心机也是有的。知道自己这会儿正惹了萧衍的嫌弃,若凑上去再来一次,祖父祖母的脸面都不好使了。是狠狠憋了一口气,才没硬着头皮往上冲。

不过她不动手,叫旁人动手也是可以的。

搬出未央宫后,她如今住在泰和宫里。

这个宫原本是旧府李氏做主位的,她一进来就叫人家挪出主殿。李氏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虽说让了,却一直记恨在心。两人自凑在一起便你来我往抖得不可开交,此时暂且不提。

且说泰和宫跟元喜宫相距不远,武琳琅某日碰巧撞见了丽嫔对一个美人出手。

后宫的美人虽多,承过宠的其实没几个,萧衍恐怕许多人连脸都不认得。多一个美人少一个美人确实不起眼,但这基于没人捅出来的。毕竟这些能进选秀的姑娘,基本都是官家女出身。

武琳琅的目光意味深长,丽嫔的脸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上一辈子,赵氏早就在武琳琅手中吃过亏,丽嫔对武氏的十分厌烦。不过她知道武氏得意不了多久,算一算,也差不多了。

这般一想,她又从容了起来。

于武琳琅来说,丽嫔赵氏也是个讨人嫌的。不过事要比照着来看,至少比起钟粹宫的那个贱人,武琳琅觉得丽嫔其实顺眼多了。

“丽嫔啊,”武琳琅正愁没人当枪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若想叫本贵嫔当作没看见,你做件事如何?”

丽嫔摆了摆手,示意身边伺候的下去。

武琳琅让她对夏花出一次手,不管是意外也好,使小手段也罢,只要夏氏能吃一次憋,她就放了她这一次。

“武贵嫔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就得太强人所难了吗?”丽嫔气得脸都白了。对皇贵妃出手?她又不是活腻了!“臣妾若有这个能耐,还会站在此处受制于你?”

武琳琅拍了拍丽嫔的肩膀,笑道:“丽嫔你莫要小看了自己。夏氏能得意,不过是容色出众罢了。你不差她分毫,作甚对自己这般看低呢?你想想,一无依仗二无身份你都能与本贵嫔平起平坐,表哥对你不算偏爱?”

丽嫔才不信她鬼话,夏氏有儿子她有么?笑话!

见丽嫔不为所动,武琳琅立即拉下脸:“不过叫你教训一下夏氏罢了,推三阻四!这般怕死,不若本贵嫔去表哥跟前说上一说,方才那个是青州来的何氏吧?”

说罢,她一把甩开丽嫔,作势拂袖而去。

丽嫔没想到她吃了亏还死性不改,心道怪不得死得早,手上却立马拉住武琳琅:“动一动也并非不可,但臣妾一个人做不了。臣妾在宫里没有人脉,根本掌握不了钟粹宫的动向。”

“不就是要人脉么!”武琳琅冷笑,武家在宫中经营的人脉都在她手上,分出来一点暂时给赵氏用用也不是不行。

如此之后,两人一拍即合。

第160章 番外二(24)

若说对各宫主子行事最了解的, 丽嫔觉得除了她没有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