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见过这样走路的,太太让给三姑娘的鞋码尺寸,这回可搞不定了!

顾翰清就跟在李昇的背后,看着李昇身手矫捷的走了过去,还佯装生气道:“这谁那么不小心,在门口倒一滩水?”

李昇便笑着道:“无妨、无妨,小王并没有踩到。”

顾翰清觉得自己这女婿是没救了,怪不得这把年纪还没娶亲!他当年去安国公府做客的时候,可是故意在这水滩上停了好半刻,让自己的鞋底可以印得更清晰一点,好让周氏能做一双合脚的压箱底的靴子出来。

自己求回来的女婿…

顾翰清脸上的笑意僵了僵,伸手在前头领路道:“王爷,这边请。”

等他们两人出了垂花门,躲在暗处看热闹的丫鬟们这才都冒了出来,冲着那一滩水笑得前俯后仰的,捂着肚子向周氏回话道:“太太,咱三姑爷有飞天遁地的本事,这好大一滩水,愣是没湿鞋。”

周氏都气笑了,忍不住连连的摇头,扶着额头道:“这可难倒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第131章 第 131 章

鞑靼使臣回去的日子定在七月十二, 由肃王李昇带领六皇子并礼部的一干人等前去送亲。

顾明珠前一天又回了一趟顾家, 周丞泽如今是礼部的员外郎, 这一次又逃不掉要他去送亲的, 况且周怡月又是他的堂妹,他更要亲自去,因此顾明珠这一回也没拦着。

姐妹两人在周氏的正房里说话,想想还觉得有些感慨,就比如肃王和周丞泽, 以前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如今却成了连襟,现在还要一同送周怡月去和亲,可知这世事难料。

“明儿他们就走了, 你东西都整理好了没有, 还巴巴的跑回来?”周氏生产的日子近了,越发懒怠得动了, 在炕上歪着。

顾明珠便道:“东西昨儿就准备好了, 是他让我回来瞧瞧母亲的, 还说等他走了, 要是我觉得一个人在府上无聊, 可以多回来走动走动,正好母亲这一胎也要生了。”

“他倒是孝顺, 但你也不用长回来, 在家好好服侍你婆婆和老太太才是正事。”

周氏心里高兴, 可有件事情却还悬着, 顾明远今日上学去了…

他之前因为那事情和自己赌气,也不肯和家里什么人说话,就躲在房里抄经,就连顾明妧赐婚、陈伯青离开这两件大事情,都不知道。只当是陈伯青去了南山书院听那南边来的先生讲学,等过一阵子还回来的。

可今日一出门,学堂里的子弟们一说,他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

周氏想到这里眉心越发拧了起来,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何不想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可有些事情,实在是他们做长辈的力不从心。

外面都在议论宁德公主去鞑靼和亲的事情。

坊间的说书人向来喜欢牵强附会,又因为这一回大魏送去和亲的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却也是嫡亲的外甥女,这就同前朝那些用宫女冒充公主的和亲又大不相同。

顾明远走在路上,心里有些奇怪,这个什么宁德公主,他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还说她是皇帝的亲外甥女?真正能称上皇帝亲外甥女的,明明只有周怡月一人。

可他已经想通了,即便他不能求娶周怡月,以嘉瑞长公主的性子,也绝对不会让周怡月去和亲的。

“放舟,那什么宁德公主,你听说过吗?”顾明远随口问了一句跟着自己的书童。

周氏一早就交待了下去,这些话不让在顾明远的跟前提起,再加上他这半个月几乎足不出户,因此对外面的事情丝毫不知。

“爷,她是个什么公主,跟咱也没关系,爷还是快些去族学里吧,你好些日子没去了,夫子都想着你了。”

顾明远虽然心里还有些狐疑,但并没有多问什么,一径就去了学堂的门口。

几个相熟的同窗看见他,都过来同他招呼:“正有事要问你呢,你这几日也不来,为什么夫子说从丹以后就不过来了呢?”

陈伯青跟他们同窗了几年,又是这样才思敏捷的人,还得了顺天府的解元,除非顾翰清点头,夫子哪里肯准他离开,但这里头的原因,怕也只有顾家人知道了。

“他不是去南山书院听应天府过来的先生讲学吗?怎么会不回来?”顾明远什么都不知道。

“夫子说他不回来了,还说他多少年没遇上这样有资质的学生,就是可惜了,下一科便是中了三甲,也算不上咱顾家族学的学生了。”

一旁的放舟一味朝那人使眼色,可对方压根就没看他一眼,顾明远心里越发疑惑,却只听那人继续说道:“对了,明儿你那表妹不是要去和亲了吗?你们家可是要去送一送?顺便再送送你那妹夫王爷,你现在都是王爷的小舅子了。”

知道顾明珠回来了,顾明烟也过来了周氏这边。她上回搬去顾明珠的院子里住,里面还放着一屋子以前顾明珠的东西,都是她成亲后没带去安国公府的。虽然是一些散碎的东西,但也值不少银子。

顾明烟还没那么大的脸直接把那些东西昧了,毕竟姑娘家房里的东西,管事的大丫鬟手里都有账本的,那些东西少不得还是要给顾明珠的。

“那院子里还放着一屋子长姐的东西,长姐什么时候有空了,可要搬去婆家去?”

顾明烟是故意这样问的,顾明珠的嫁妆可不少,哪里会在乎这么一点东西,多半还是会留在顾家的,那些东西又没别的地方放,少不得还是要给她的,她心里的如意算盘打得还是挺精细的。

顾明珠出阁的时候,还没想着她那院子将来会住什么人,因此那些东西也就堆着了。她当时想着,谁住就给谁罢了,也不是多少值钱玩意儿,倒是有几箱子布料,还有几匣子散碎的首饰,还值些银子。但如今顾明妧也要出阁了,这些东西她还能用得上。

“原来的那些东西,就都给三妹妹吧,先还在你那边放着,等她出阁的时候,和嫁妆一起带过去。”

布料都是好的,可以做衣服穿,那些散碎的首饰,她去了王府做主母,自然也要挟制下人,、点丫鬟,那些是最好不过的。

顾明烟顿时脸色就白了,顾明珠怎么能这样呢?不给她也就算了,还占着她的地方给顾明妧放东西。顾明烟根本就不知道,当初自己是怎么住进这院子里来的。

“我那院子地方小…”

“明儿喊几个粗使婆子把东西搬去延寿堂后面的后罩房里去吧。”她的话还没说完,周氏却是先耐不住性子发话了,大约也是和她临近生产有关,最近周氏的性子有些躁。

顾明烟再不敢开口说话,心里觉得有些发怵,觉得自己今日又触了霉头,委屈的不得了。

她这厢正慌乱着,忽然听见外面婆子喊道:“大少爷,您怎么这个时候回来…您走慢点,老奴先给你通报…”

那婆子的话还没说完,众人只见门口的帘子一闪,顾明远已经站在了房里。

周氏看着急怒匆匆、胸口起伏的顾明远,脸上浮出一层寒霜。

“母亲,为什么怡月表妹会去和亲?为什么从丹要离开顾家?为什么三妹妹好端端的要嫁给肃王!”

顾明远一路小跑回来,脸上涨得通红,额头上的汗珠滑落下来。

“大哥哥…”姑娘们都吓了一跳,忙上前拉住了顾明远。

“你们别拦着他,让他继续说!”周氏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站在自己跟前质问自己的长子,只觉痛心疾首:“你还有多少个为什么,都一并问了吧!”

顾明远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周氏这样严厉的样子,她一直都是慈爱温婉的模样,对家中的几个孩子,不论嫡出庶出,都是一视同仁的。她也从来没有用这样失望的眼神看着自己,他一向是她心目中出众的儿子,虽然及不上父亲顾翰清的资质,但他一直努力向上,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撑起顾家的门楣。

“母亲…”

顾明远膝下一软,跪倒在周氏的面前。他是顾家的长子,但他愧对自己这个身份。

“你怡月表妹到底是怎么去和亲的,我也不知道…可你三妹妹为什么会嫁给肃王,从丹又为什么会离开我们顾家,我倒是可以跟你说一说。”

周氏阖上眸子,拿帕子压了压眼角的泪痕,继续道:“长公主想让你三妹妹去鞑靼和亲,你父亲走投无路,才求了肃王求娶你妹妹,如若不然,明日去鞑靼和亲的人便是你妹妹!”

顾明远闻言只惊得说不出话来,可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去的人会变成周怡月。

“三表姐是自请要去和亲的。”站在一旁的顾明珠开口道,“她大约是觉得愧对我们家。”

顾明远身子一震,抬起头跪走到周氏的面前,哭道:“母亲…求你…求你让我再见她一面,一面就好!”

周氏的衣襟被顾明远扯在手中,她按着他的手背,哽咽道:“明远,你明知道见与不见都是一个结果!你这又是何苦呢!”

周氏推开顾明远的手,想要站起来,忽然觉得小腹突然间一坠,滚热的液体跟开闸一样从身体里冲出去。她捂住了肚子,艰难道:“…我要生了…明珠,快去喊刘妈妈进来!”

顾翰清闻讯赶回来,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稳婆已经进了房里,老太太和几个姑娘都在正厅里等着。

“逆子!”

顾明远还跪在那边,顾翰清看见他,心里忽然就冒出了一团火气,伸手就要一巴掌打上去,却是被老太太给拦住了。

“那也是你教出来的!”

老太太也是火急火燎的,拉住顾翰清的手道:“还是先看看里面的情况吧,你要教训儿子,哪天教训不得?”

顾翰清忙就进到了次间里,正撞上一个丫鬟从里面端着一个木盆出来,里面的水都被血给染红了!

“到底怎么样了?”顾翰清急得不得了,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的跳着。

“夫人这一胎还未足月,所以会艰难些,好在这不是头胎了,老爷先外头等着吧。”稳婆在房里回话。

第132章 第 132 章

顾翰清听见房里周氏强忍阵痛的声音, 心都纠起来了。他不是迂腐的男子, 周氏生前几胎的时候也曾进去探视过, 倒是当年柳氏生顾明妧的时候, 他人不在身边,等得到消息的时候,柳氏已经把孩子生了下来。

他第一次见到顾明妧, 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被包裹在一条洗白的棉被中,眼睛都还没睁开。后来他抱了一会儿, 小娃娃忽然就睁开了黑亮的眼珠子, 滴溜溜的看着他,把拇指含在口中,就像是在对他笑一样。

他已是而立之年的人了, 还能再有子嗣, 这都是大喜过望的事情。但在他的心里,还是担忧胜过的喜气。

顾翰清在周氏床边的一张绣墩上坐了下来, 阵痛已过, 周氏现在倒也平静,瞧见顾翰清进来来, 只是道:“老爷你怎么进来了, 产房里不干净, 老爷你还是先出去等着吧…”

她这一句话没说完, 却又疼了起来, 看来这娃儿是存心让她不好过, 阵痛又快又急:“妾…妾身还扛得住…”

顾翰清便上前握着周氏的手道:“夫人辛苦了。”他觉得心中有愧, 这家里的大小事情,但凡他能操得上心的,总是想方设法的要去帮忙的,但唯独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却是他帮不上的。

“有老爷这一句,妾身…就…不辛苦。”

周氏咬得嘴唇都出血了,一旁的稳婆又替她检查了一下,才吩咐道:“太太先存着点力气,那催生保命丹已经吃了半个时辰了,也时候发药性了。”

周氏只是勉力点头,心里却有些力不从心。她虽然之前生过三胎,但如今毕竟上了些年纪,自然不像以前那样顺当。况且这一胎怀上的时候就经历了些凶险,如今又早产了。

顾翰清又被老太太请了出去,他在里面也帮不上忙,不过干坐着着急而已。顾明妧也没有个主意,毕竟这一胎在前世是没有的。但她相信周氏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母子平安。

顾明妧为顾翰清沏了一杯茶过来,送到他的面前道:“爹爹先喝口茶,静静心吧。”

顾翰清端起茶盏,却又见顾明远跪在地上。他看着顾明远,心里的情绪实在有些复杂,他是当真没有预料到,顾明远心里会存着那样一个人的。顾家的男人在这事上头都是晚熟的,他也是到了二十岁之后,才略知了一些男女之事,但也是遵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有暗中与谁有了私情。

顾明远只是跪着,脸上满是歉疚,房里周氏的呻*吟就在耳边,他越发觉得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让周氏早产了。

“父亲要打要骂,孩儿绝无怨言,这都是孩儿的错。”顾明远只颤声道,眸中落下泪来。

“打你有什么用?打你…难道你母亲就能不受这份苦了?打你,难道这些事情就可以当成没发生过?”

顾翰清终究是叹了一口气,侧过头去摆了摆手道:“你自己去小祠堂跪着,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出来。”

周氏这一胎却当真是不顺利,因是早产,所以没有入盆,稳婆推了好久,才将胎儿推了下去,房里周氏已经喊哑了嗓子,最后尽是连声音都发布出来了。

顾翰清急得在厅里团团转,额头上的汗止不住的落下来。

直到四更天,正是外头万籁俱寂的时候,才有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夜空,从周氏的房中传出来。

丫鬟急忙扶着跪在佛前的老太太起身,笑着迎过去问道:“生了?”

奶娘已经抱着襁褓中的小婴孩出来,满脸带笑道:“回老太太,生了!是个哥儿。”

老太太瞧见顾翰清还来不及看自己的小儿子一眼,便又进了产房里头去,也顾不得去喊他,只自己坐了下来,让奶娘把小娃儿抱到自己的跟前。

奶娃娃头发都贴在头顶上,小手握着小拳头放在胸口,正一脸酣睡。

老太太喜欢的不得了,想想自己这把年纪,原该报曾孙了,如今又抱了一个大孙子,真是天大的喜事。

丫鬟服侍着周氏擦过了脸,她靠着身后的被褥闭目养神,看见顾翰清进来,倒像是松了一口气道:“我如今也算对得起你了…”

周氏一直觉得,只给顾翰清生了一个儿子,有些对不住他。

“夫人受累了。”如今已是老夫老妻,顾翰清也说不出什么肉麻的话来,只唯独这一句,是他发自肺腑想要说的。

周氏看着他,眼眶慢慢的就红了,她折腾了这一夜,其实是极累的,只是心里还揣着事情,却是一时还睡不着。

“老爷,明远呢?”周氏仍旧放心不下顾明远,方才她生过之后,几个姑娘都进来瞧过她了,却是没看见顾明远的身影。

“我让他跪祠堂去了。”顾翰清在周氏的床沿上坐了下来,安抚她道:“你现在好好睡一觉,什么都不要想,让他自己一个人清醒清醒。”

周氏却是握住了顾翰清的手,中年人掌心覆着薄茧,正是最厚实的触觉,“老爷,明远他不是忤逆的孩子,他只是一时没想明白…”

顾翰清拍了拍周氏的手背,只点头道:“你想说什么,我心里都知道,你先睡下,我去祠堂找他。”

外头的天色已经露出了鱼肚白,顾家的小祠堂在宅子的西北角,是平常鲜少有人来的地方。

顾明远跪在顾家的列祖列宗之前,心里却是一片空白。

他冲撞了周氏,害得她早产,这是不孝;他辜负了怡月,让她远去鞑靼和亲;这是不义;他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潜心治学、建功立业,这是不忠;而如今他连见怡月最后一面都不能,这又是不仁…

他竟然成了这世上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

顾明远的身子颤抖了起来,眼泪忍不住就落下来,但他的肩头却还倔强的挺直着。

“大哥哥…”顾明妧在暗处看了他许久,终究还是走了过去,将自己手里的一块帕子递给他道:“母亲已经生下了幼弟,母子平安,大哥哥不要太自责了。”

顾明远身子一震,情绪确实渐渐平静了下来,自己终于也有幼弟了,十几年的顾家独子的生涯告一段落,肩上的担子仿佛都轻松了许多。

然而顾明妧却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开口道:“可是大哥哥,无论怎样,你都是顾家的嫡长子,父母的年纪只会越来越大,顾家的重担只能落在你的肩头,将来你要照看父母、照顾幼弟,这些都是你逃不了的责任。”

顾明远抬起头来,看着站在他身侧的少女,忽然就问道:“三妹妹,父亲把嫁给肃王,将来你要远去凉州,你觉得委屈吗?”

这个问题顾明妧几乎从来没有想过,顾翰清为了能让自己不去鞑靼和亲,想尽了办法,以至于完全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但此时顾明远这样问了,倒是由不得她细细的想一想了。

过了良久,顾明妧才开口道:“我不觉得委屈,也许…这是一条更好的路呢?肃王虽然不得今上喜欢,但他在边关人民的心中,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保卫大魏江山的战神,如果这京城容不下他,那我就随他去凉州,那里说不定有另一片天地呢?”

她转过身子,看着跪在地上的顾明远,想起前世周怡月死时他黯然伤神的样子,只继续道:“大哥哥,不管将来如何,若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现状,那我们除了祝福,还能做什么呢?”

晨风拂面,顾翰清站在祠堂外的庑廊下,却是把顾明妧的这一席话都听了进去。他精心呵护的娇美鲜花已经缓缓盛开,散发出成熟的魅力。

“咳咳…”

门外传来了顾翰清的清咳声,顾明妧转过头,看见顾翰清已经站在了门口,外面天光已经大亮了,顾明妧擦了擦脸上的泪珠,问道:“天都亮了,爹爹今日不去早朝了吗?”

“朝廷今日要送宁德公主和鞑靼的使臣离京,休朝一日。”顾翰清缓缓开口,视线却是看着仍旧跪在了地上的顾明远,继续道:“三丫头,你回房去吧。”

顾明妧福身离开,廊下点着烛火的灯笼在风中晃动了一下,里面的灯芯灭掉了。

“父亲…”顾明远抬起头正视着顾翰清。

然而顾翰清却没有看他,他的视线落在面前顾家列祖列宗的灵位上,慢慢开口道:“你知道为父为什么答应让从丹离开吗?因为当断则断,这才是一人男人应有的品格。”

顾明远的眼眸中仍然有泪水,却是倔强的没有落下来。他看见了顾翰清鬓边的一缕华发,还有岁月镌刻在眼角的痕迹。

顾明妧说的没有错,不管怎样,父母都会老去,他都是顾家的嫡长子,这是逃不过的责任。

“孩儿知错了。”顾明远转过身来,朝着顾翰清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他伏在冰冷的青石板地面上,一缕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到他的背上。

顾翰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一会儿我会吩咐门房备车,肃王和承泽都要去鞑靼送亲,你的两个妹妹总要去送行一番,你跟着同去吧。”

第133章 第 13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