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刚准备好,金兵就到了。

暮色中看不清具体人数,但看这样扑天盖地的气势至少也有五万以上。

青桐命人在城墙四周插上火把,然后大开城门,她和程元龙并肩坐在城头谈笑吃喝。

程元龙起初心里还有些紧张,但一看到青桐那种谈笑自若的模样,自己也不自觉地跟着沉静下来。转念一想,大丈夫死也要死得其所,今日他们以八百残兵对上五万金兵,虽死犹荣。

青 桐在华犹美拉星球上时就喜欢研究古中华文化,虽然糟粕很多,但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某摇扇先生空城退敌的故事,就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曾幻想自己有天 也能站在城头上,面对汹涌而来的千军万马神情自若的抚琴一曲。敌军踌躇不进,她的王八之气一发散,敌军屁滚尿流地吓跑了。听上去是不是很霸气很炫酷?没想 到今天真有这么一个机会。

可惜她在百忙之中没找到琴。不过,当她把想法和程元龙一说。程元龙拍着胸脯道:“那有何难。看我的。”

说着,他伸手在腰间一摸,掏出一支短笛,试了试音。先吹了一曲《关山月》,他想了想,又吹了一曲《凤求凰》。青桐不懂后者的真实含义,只觉得好听,听到精彩处,不禁拍手叫好。

程元龙看着身边的人,再望望头顶的明月稀星,忽然觉得豪情满怀。向来头疼诗文的他,竟然有一种吟诗作赋的冲动:金戈铁马,狼烟胡尘,美人相伴,月夜笑谈。此等境遇此等情怀,有几人经遇?程元龙越想越陶醉,索性将生死顾虑全抛在脑后。

马蹄踏踏有声,金兵的前锋已经来到了城下的平川上,隔着几箭之地遥遥望着火把闪烁的城头,还有城墙上那两个旁若无人、大声谈笑的奇人。

哈里虎手指着青桐和程元龙询问左右:“这两人是谁?”

有探子出列答道:“那个女子便是打败三殿下手下五将,杀害乌古乌蒙兄弟的林青桐,那个男人不知道是谁。”

哈里虎哼哼冷笑三声。这人胆子倒挺大,还想玩一出空城计。可他早让人打听清楚代县的底细,丝毫不以为意。

他高声传令:“入城。”

这时有人劝阻:“将军,城中寂静无声,城门大开,敌将又如此镇定自若,会不会有诈?”

哈里虎傲然道:“有诈又如何?别说一个小小的代县,即便是北地重镇秦城不日也会被我大金不费吹灰之力拿下。”

这时,城头上传出一声又清又亮的嗤笑声,那笑声有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显然是用功力传送而来,“哈哈,哈里虎,哈巴狗,你不怕闪了舌头吗?”

这笑声自然是青桐发出的,她身旁的亲兵听到“哈巴狗”这个名声,跟着轰然大笑。

金兵中听得懂汉话的被他们气得七窍生烟。哈里虎勃然大怒,高举令剑,喊一声“杀”。转眼间便率先带领百名亲随冲入城去。

青桐清声命令:“倒狗食。”

哈里虎刚冲到城门前,忽见头顶上滚下十几只庞然大物,只听得哗啦啦一阵响动,奇臭无比的汁水淋了他们一身。

哈 里虎更怒,一踢马肚继续往里冲去,其他金兵紧随其后,如潮水一般涌城去。城头上很快就被金兵战领。青桐他们并不恋战,见对方人多,转身就逃。金兵在后面紧 追不舍。行了几十步,青桐朝身旁士兵一摆手,众人会意,一纵一跳,打着圈儿跑过城门外后的宽阔平地。哈里虎浑不在意,继续猛追。

突然,他的马身一沉,战马仰头嘶鸣一声,陷入了陷坑。扑通通,一连串的巨响,像锅里下饺子似的,前面一排骑兵纷纷落入了陷坑,一时间马喊人叫,乱成一团。有的被戳伤,有的摔残。哈里虎功夫不俗,只受了擦伤。他被人从坑中拉上来,换了匹战马继续追逐那个罪魁祸首。

金兵见离得近了,纷纷拉弓拽箭,箭如飞蝗般向青桐等人头顶倾泻过去。

青桐躲避着箭雨加快速度,将追兵引入一条宽胡同里。五万金兵此时已经陆续入城,他们穿行大街小巷,搜寻着晋军、百姓或是财物。可恨的是,晋军已经将整个代县搬迁一空,不见人影,没有粮食和牲畜。只剩下无法搬走的房子和家什。

金 兵正在用心搜刮,忽听得远处一阵刺耳的锣响。整座县城开始骚乱起来。砖头石头齐飞,开水热油共泼。金兵进灶房灶房突然坍塌,进民居民居梁断。他们不敢进 屋,专挑旷地走,结果又掉陷阱。一时间,被砸死砸伤的,烫死的跌死的不计其数。最可恶的,他们找不到人。好容易看到几个人影,追不几步便无端消失了。论地 形,他们自然不如这些人熟悉。

这一个时辰,城中的金兵过得可谓是鸡飞狗跳,惊吓连连。不过,代县毕竟是个小县,可利用的地利也就那么些。金兵吃过几次亏很快就摸清了其中的门道,他们派出专门的排查兵走到最前头,一旦有情况,后面的士兵立即停住。损失越来越少。晋军优势渐失,暴露得越来越多。

明月东升,代县城中火把通明,将整个县城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青桐知道可利用的时间不多了,不过百姓撤退得也该差不多了。他们也该功成身退了。

这时城中某处屋顶上又传来一通鼓响。这是预先定好的撤退信号。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突围才是最危险的。

晋军正在紧急集合,敌军很快也发现了他们。哈里虎憋着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一发现他们,立即命士兵合围上去。

青桐见此情形,觉得一起突围目标太大。她飞快地对程元龙说道:“你带他们往南突围,我往西。”程元龙摇头,“让王二带上他们,我必须和你一起。”青桐见他神态坚决没有再劝。她猛地想起程元龙的家传软甲还在她身上,她想脱下来还他,但此时着实不方便。

程元龙似乎看出她在想什么似的,按着她的手笑道:“你脱我也不穿。我皮糙肉厚,没事的。”

青桐还没来得及搭话,就听见周围喊声大作,火把通明。他们已经被团团围住。

哈里虎举着火把对着青桐照了照,嘿嘿一笑:“林青桐,你今日是插翅难飞。”

青桐淡然回笑:“不见得吧。”

哈里虎呼喝一声:“捉住他们,不准一个漏网!”

金兵唰地一下围拢上来,各拿兵器刀枪,向青桐等人猛烈攻击。

青桐将右手放至嘴边,一声清冽悠长的哨声划破夜空传遍城中各处。

片刻之后,就见四处民居浓烟滚滚,夜空红了半边。金兵登时大乱,大呼救火。

晋军趁乱突围,他们不再分成两股,而是无数小股,朝四面八方冲杀。

双 方短兵相接,粘战在一处。晋军力战突围。他们将十般武艺全部用上,尖锐的石子,一端带火的鞭子等是应有尽有。这些人急而不乱,分兵合作。有的士兵往金兵身 上淋油,有的负现点火,还有的用刷刷甩着火鞭,将火引得更广。青桐率领的这一队压力最大,这股士兵数次被分割又数次艰难合拢。冲杀一个时辰后,折了大半士 兵,青桐他们终于借着夜色和熟识地形冲出重围。其他士兵被冲得七零八落,陆陆续续逃出许多。青桐和程元龙收拢残兵,连夜朝山中撤退。

第113章 大决战〔中)

哈里虎自视甚高,万没料到青桐竟然领着这八百多人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脱。再加上城中大火四起,金兵被她这样花样百出的打法死伤不少。胸中怒火冲天,当下传令命令大军前去追赶。

只是这时已是月上中天,方才还是月色皎洁。忽然间乌云遮月,夜色一团漆黑,山路崎岖非常。哈里虎被山风一吹,渐渐冷静下来,勒马不前。左右亲信乘机劝谏:“将军不必心急,我军可守住东西南北四个出口,可将他们困死山中。”

哈里虎略一沉思,点头答应。毕竟他身为大军前锋,身负扫除南征障碍的重任,怎能因小失大?

哈里虎拨出两万军兵,分别防守山下的四个隘口。剩余士兵先回代县扎营下寨,一边打探各路消息,就地征集粮草,准备迎接大军到来。

青桐率领几百残兵,乘着夜色朝山中退却。他们怕金兵发现,不敢点燃火把,一路全凭记忆摸索着向前。好在青桐和她的亲兵之前就进山查看过地形,路径方位均烂熟于心。

众人行了约有半个时辰,经过一片大树林时,忽然听得一声呼哨,四周火把大举。有人喝问是谁。

士兵一齐答话,那些人立即欢呼着围拢上来迎接。原来是陆绍衡留下接应的哨兵。

两军会合后一齐朝山中营寨迤俪而去。说是营寨,其实就是各个隐蔽的山洞,陷坑。

等到了中军石洞,陆绍衡忙出来迎接青桐和程元龙。看到两人完好无缺地站在自己面前,不由得长出一口气。他正要说话,忽见程元龙脸色白得吓人,身子摇摇晃晃。

青桐这时才察觉到他的异样,一把扶住急问他怎么了。程元龙苦笑一下,指指自己的后背,“方才突围时,中了两箭,其中有一箭断在里头。”

众人大惊,赶紧唤来大夫医治。

大夫赶来替他拔箭上药,忙碌了好一阵子才消停。还在程元龙没伤到要害,养息一段时日就行。

众人陆续散去,青桐留下来陪着他。她看着趴在床上的程元龙,感叹道:“我想起来了,突围时,你曾趴我背上一回,那是你在替我挡箭吧?”

程元龙将脸进衣服里,连声否认:“哪有。”

青桐出声骂他:“你真傻,别说我身上穿着你的软甲,就算不穿也没事,危险来临时,我能感觉得到,一般都能躲开。”

程元龙嘿嘿一笑没接话。

青桐像拍一只宠物狗似的拍拍他的头,“你这人真够义气。我会把人当作一辈子的朋友。”

程元龙一听到话,热乎乎的心渐渐变凉。一辈子的朋友…

他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将话咽了回去,这种时候着实不适合说那些话。等到班师回京再说吧。

程元龙这一天征杀不断,又受了伤,此时一放松整个人疲倦不堪,想着想着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次日天明,青桐和陆绍衡带着士兵去巡查敌情。却沮丧地发现,他们被困在了山中。他们满打满算只有三千士兵,还多半带伤,如何能突围得出去?何况还有几万百姓呢?

陆绍衡想尽办法稳住军心,又命几个善于攀爬的士兵化作猎户山民,从北山悬崖处坠下出去打探消息,如有可能则去四平关求援。青桐本想跟着出去,却被陆绍衡和程元龙齐齐拦住了,两人一致认为,她太招人注目了。

陆绍衡怕她性子执拗,只好温言相劝:“你不能莽撞,保存有用之身好杀强敌,做大事。北朝的大王子很快就要来了。”

程元龙道:“这个大王子勇冠三军,凶悍异常。国中不少人都想他继承王位。据说那老王打算根据此次南侵犯的结果来决定王位人选。”

青桐点头:“我知道了。我要养足精神,找机会把这个大王子给杀了。”没杀掉完颜仲是她的一大遗憾,这个更值得下手的完颜罕一出现,她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众人在山中挨着,焦急地等候着几名斥候的消息。到了第四天,才有一名斥候回来报信说,北朝大王子已经秦城城下屯兵十万,准备攻城。到四平关的路已被金兵切断,无法求援。陆绍衡赏赐了那名士兵,命他下去休整。

又过了两日,终于又回来一名斥候,这人带来了一个大好消息:秦王率援军十五万亲临秦城督战。

众人闻得这个消息,大是振奋。

程元龙分析道:“这是他的封地,不来不行。若是秦地被金兵攻占,表哥在朝中的地位就微妙了。”

陆绍衡点头:“的确如此。而且我已经肯定此事与燕王有关,否则,燕地离番人更近,往年鞑子南下打秋风,一般先从燕地开始。为何今年会绕道来秦地?”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朝中之事。青桐旁听一会儿,便在一旁提前演练制伏大王子的经过。

陆绍衡再派斥候前去探听消息,同时开始和程元龙及青桐商量强行突围之事。他们人多粮少,加上已经入秋天气逐渐寒冷,不能在山中长耗下去。

陆绍衡组织士兵数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眼看着半月过去,所带军粮即将告磐。就在诸人焦虑不已、军心开始浮动之时,忽有哨兵上前禀报说,不知为何,关口的金兵竟自动撤去了。陆绍衡怕有诈,再命人去探,结果仍是一样。金兵确实自动撤离。

程元龙想了想,恍然明白:“我知道了,定是那大王子下令让撤的。他所图者大,咱们这点人马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三人商量后决定,派五百士兵带着百姓往南疏散。陆绍衡和程元龙青桐三人领着剩下的二千多士兵去秦城。

青桐先率她的三十名亲兵前去打探消息。代县离秦城很近,不消半日,他们就到了秦城近处。

众人寻了高地远远观望。那十余万大军绵延铺展数里,旌旗遮天蔽日,刀枪林立如麻。冲车、云梯、巨椽等各式攻城兵器一望无边。军中人喊马嘶,鼓声震天彻地,其气势之雄壮令人骇然。

众 人正在默默忧叹,忽然被一通震破耳膜的战鼓声给吓了一大跳。金兵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云梯高架,万箭齐发,冲车撞门,金兵如洪水般往秦城城抢涌卷过来。城 墙上密密麻麻地爬满蝼蚁似的士兵,巍峨雄壮的秦城像一只万千巨蚁围攻撕咬的大馒头似的,青桐看得暗自心惊。与这次相比,代县和四平关那些战役根本就是小打 小闹。

陆绍衡和程元龙很快就赶来会合,两人一见这情形,虽说早有准备,但仍掩不住满脸的骇然之色。

金兵在奋力攻城,秦城守军亦在死力反击。双方各有死伤,但金兵明显气势更盛些。

陆绍衡望望身后的士兵,沉声说道:“我们冲杀过去吧。”他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没底气。

青桐和程元龙对望一眼,表示同意。程元龙看着青桐,本想出口劝阻她不要去,但又深知她的性格,只好咽下口中的话。

程元龙拍手示意一个后勤士兵过来,这人手中抱着一副样工迥异的铠甲。

程元龙指着它说道:“包子,这是我琢磨出来的专给你穿的铠甲,是用军中最好的盔甲所合拼成的。将你从头到脚全包起来,寻常的弓箭刀枪伤不了你,缺点是有些笨重。别人穿上它会觉太重,但你力气大,应该没事的。”

青桐一阵惊喜,连忙接过来就地套在身上。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来。活动起来确实略有不便,不过她还能承受。

“胖子你真够义气。”青桐赞了他一句。

程元龙咧嘴笑笑,还想再嘱咐几句。就听见一名士兵惊呼道:“你们快看,那是谁?”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万军中摇荡着数面绣着“程”字的大纛旗。

程元龙失声低叫:“我爹怎么也来了?”

此时的程军被金兵分割得七零八落。程英杰自己也在拼命杀敌,围在他身边的亲兵在逐渐减少。

陆绍衡一脸担忧,涩声应道:“他跟我们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程元龙脸色灰败,呆立片刻,霍然转身道:“我要去救我爹。”

青桐拦住他:“你伤还没好透,我来。”

程元龙不及反应,青桐翻身跃上战马,一声清喝:“走,跟我打去打狗救人!”话音未落,那匹战马已经风驰电掣般地飞驰了出去。程元龙和陆绍衡率领二千士兵紧随其后,跟她一起杀入敌阵。

双 方士兵正杀得激烈,忽见一个浑身包着铁甲的人飞一般地冲了过来,一路棒起刀落,杀人宛如砍瓜切菜一般。她的三十士兵紧随其后,接着是陆绍衡程元龙等,这一 彪人马虽然人数不多,但士气极盛。加上有青桐这个杀神在前开路。这二千多名士兵以摧枯拉朽的气势一路冲杀,一点点地向被困金兵中央的程军靠拢。

程英杰也看到了他们,不禁精神一振。

程元龙一边杀敌一边望着父亲,两人虽然相隔不远,却被层层敌军隔开,若要靠拢却似隔了千山万水一样艰难。

青桐在万军之中纵横冲杀,她有了这副铠甲后简直是如虎添翼,神威倍增。

大王子完颜罕站在高处观战,见即将溃败的晋军突然形势好转,再一观察,才知又来了一股援军。他那锐利的目光很快就注意到了青桐。他见这人一路所向披靡,立即令人传令三军,先杀这人和程英杰。

第114章 大决战〔下)

金兵得了命令,以加倍的兵力来围攻两人。青桐自然不怕,来多少她杀多少,狼牙棒劈了断了,她随手从敌军手中抢夺兵器,有枪使枪,有刀使刀。每一样兵器到了她手里都变得威力十足。

但 程英杰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他身边的亲兵在急剧地减少,从几十名到十几名。程元龙看得焦急万分,拼命杀出一条血路向父亲身边赶去,每次刚前进一点很快又被 人潮冲开。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处于险境。程英杰自然也明白儿子的忧心和意图。他心中是百感交集,以前自己对这个儿子百般看不上眼,觉得他任性不上进。 此时却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欣慰和感动。

此时的秦王正在城头督战。他的到来的确让晋军士气高涨,可惜的是他们面对的对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都强大。这半个月来,金兵日夜不停的轮攻秦城,晋军勉力强撑。久攻不下,让完颜罕心中大为窝火。

今 日一战,他下了死命令,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拿下秦城。他出征时父王身体不好,当然他最关心的不是父王的身体,而是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他的兄弟们虎视眈 眈,手段百出,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久战不归,否则事情难免生变。不能拖延也不能无功而返。他南征之前,曾夸下海口,说一定要拿下秦城十三郡。前面的十 一个郡都没费什么气力,唯独秦城!还有那个代县,一个个小小的下县竟然折了他的爱将。

大王子连下命令加紧攻势。秦王眼见舅父处境危险,心中岂能不急?他略一思忖,随即命令手下偏将领五万士兵出城迎敌。

秦王一声令下,五万士兵浩浩荡荡出城助战。这五万生力军的到来,让程军压力大减。

此时,青桐已经杀奔到程英杰近前。她简短命令道:“跟着我。”说罢,她握着狼牙棒往回杀去,意欲和程元龙他们会合。

大王子在高处看得分明,心中怒潮滚滚,传令让弓弩手向两人轮射。左右随从急忙劝阻:“此时两军混战,你中有我,我中有我,射箭难免会误伤自己人。”

完颜罕反应平淡:“打仗有不死人的吗?伤就伤了,捉住南军主将才最要紧。”

左右还有人再劝,完颜罕圆眼一瞪,众人只得闭口不言。

命令传下,数百名弓弩手一齐拉弓射箭,箭矢如疾风骤雨一般向青桐和程英杰所在的方位倾泻而来人。青桐吃了一惊,她没想到这人如此丧心病狂。好在她身上有这特殊的盔甲护体,那些箭矢穿过那么远距离,已经威力大减,奈何不了她。

青桐左隔右挡,挡着如雨的利箭。她虽已竭力护着程英杰,但程英杰仍然中了两箭,好在没伤及要害。

青桐护着程英杰一路如乘风破浪一般的劈杀出一条血路,程元龙和陆绍衡也在尽力向他们靠拢。双方经过好一番艰难冲杀才聚在一起。

他们还没来得松一口气。忽听得金兵大喊大叫起来,似乎在传递什么新命令。他们很快就听明白了。这是完颜罕新下的命令:活捉秦王者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程英杰和林青桐的人头各值五千两黄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王还在秦城,身旁有铁甲护卫守卫,难度最大。但青桐和程英杰两人就在军中,自然容易许多。

命令一经传下,那些金兵像苍蝇寻找鲜肉一样,嗡嗡哄哄地向两人潮涌而来。刚刚好转的形势陡转直下。

城上的秦王当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之身,命士兵传令下去:活捉或杀死完颜罕者,赏赐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大军哗然雷动,双方士兵像打了狗血鸡血一般,群情高涨。

青桐早就看完颜罕不顺眼之极,即便秦王不下令,她也要宰了此人。这下正好,即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恨,又赚点官位和金子。

她将程英杰交给程元龙和陆绍衡,转身正要离去。

“等等。”程英杰和程元龙异口同声地叫道。

“啊?”

程元龙看了父亲一眼,飞快地说道:“包子,你还是别去了。”

程英杰却是知道青桐这人性格执拗,他没有阻拦只说道:“你骑我这匹好马吧。”

青桐看了看程英杰身下的那匹皮毛发亮的高头黑马,确实是匹好马。不过,她之前已经损折了他的一匹胭脂马,思及此,她摇头拒绝:“不了,我可以就地取马。”说着回头向众人行了一个注目礼,然后掉头离去。

程元龙一脸担忧:“包子…”

陆绍衡劝道:“让随他去吧,你拦不住的。”

程元龙道:“你护着我爹,我领一千精兵去保护她。”

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前方敌军出现一阵大乱。接着城头的晋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喝彩声。

众人踩着马蹬直身遥望。原来是青桐已经冲杀回去,直向大王子所在的中军杀去。

完颜罕不在乎误伤,弓弩手神箭手发青桐齐齐发箭。青桐时而在马蹬里藏身,时而隐在人丛中,巧妙灵活地躲着箭雨。两轮箭雨下来,不但没伤她分毫,反而射杀了不少金兵。青桐直到这时才发现,原来程元龙将他的家传软甲也融入了自己身上的铠甲。

青桐专门向人稠的地方杀去,箭雨越密集,敌军死得越多。那些敌军见了她像见了阎王似的,纷纷自动让开。一是怕她,二是怕误伤。

青桐这一路竟是无比顺畅。完颜罕万没料到,自己竟用弓箭给她开了一条路。

弓弩手发现射人不着,于是改成专门射马。青桐身下的战马连中数箭,战马哀鸣一声,轰然倒地。周围的金兵大喜过望,纷纷涌上来去捉人。

不想青桐早就做好了准备,双脚以马背为支点,一用力,身子在半空翻了一个筋头,稳稳落在一个士兵身后,趁士兵目瞪口呆之际,一把将他丢出去。驱马继续向前飞驰。

这一路连毙五匹马,大王子,那一头那作恶多端的藏獒已经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