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稍事喘息,举棒向完颜罕猛扑过去。完颜罕身旁有一百多名精锐亲随。

双方混战在一处。

城上的守军看得瞠目结舌,不管她捉不捉得到大王子,单是凭一路的英勇杀敌已经让人震撼不已。

然 而青桐让他们震撼得还不止于此。她从身上的百宝囊里摸出石子、长铁钉,她离得近,力道又极大。一个砸一个准,一钉一个住。转眼间已经连杀十名护驾亲兵。完 颜罕心中骇然。他之前听过林青桐的名字,心中一直不信,还笑话三弟文弱窝囊。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但他是谁?他可是勇冠漠北的完颜罕。在青桐又毙了他 的十名亲兵后,完颜罕横刀立马,亲自上前迎战青桐。

这是一场最高规格的决斗。两人一枪一棒,杀得天昏地暗,日月失光。高手相斗, 寻常人根本插不上手。两人且战且行。青桐看着身后如影随形的护驾卫队,心念一转。再出手时,力道不觉弱了几分。她的动作越来越缓,力道逐渐变弱。完颜罕很 快察觉,他料定对方已力战多时,已经力怯。她毕竟是血肉之躯,何况还是个女子。

完颜罕心中暗喜,再看看青桐,虽然她身上穿着一层龟壳似的铠甲,看不清她的面貌。不过,他有搜集各类女人的爱好,他的府中各样各样的女人都有。这个且不管相貌如何,单凭她的勇力和武功已是极好。

两人打打行行,一路向空旷处飞驰而去。完颜罕的几十个护卫在后面紧追不舍。但完颜罕自恃勇猛,认为凭一已之力就能擒住青桐。所以他根本没打算等待那些亲卫。

青桐朝后偷瞄一眼,见已与众人拉开了一段距离。决定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 再次向完颜罕发难时,开始渐渐加重力道。完颜罕再次一惊,随即便明白了对方的诡计。他傲然一笑,举枪去挑青桐的盔甲。上刺不中,再往下刺,一枪刺中青桐坐 下的战马。那匹马吃痛,前脚一弯,卧倒在地。完颜罕哈哈一笑,以为青桐必败无疑。他笑声未停,突然觉得身下战马昂头鸣叫一声,四蹄骤然腾空,险些将他甩将 出去。好在他自幼精于马术,险险稳住。他急忙朝下一看,原来是青桐在算计他的马。只是这马跟他多年,久经沙场,略通人性,才躲过一劫。

完颜罕掉转马头,朝战场驰去。青桐的战马已伤,凭双脚哪里赶得上他。她心中明白,错过这一次机会,再杀完颜罕就难了。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机会!她想施展轻身功夫,但身上的这身盔甲太重了。她稍一沉吟,便决定先抛下这身行头,轻装上路。青桐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解除掉武装,飞身去追赶完颜罕。

果然,没了盔甲,她的身子轻盈许多。拼出全力,差一点就追上完颜罕了。完颜罕在马上哈哈大笑。他猛一回头,见青桐已经去除盔甲,露出了她的真面目,青衣素衫,身段矫健苗条。容貌虽不是艳光逼人,但是颇有动人之处。

他频频回顾,速度自然慢了下来。青桐趁着这一会儿功夫,终于追赶了上来,她一把揪住马尾巴,再不放手。那战马不停地后踢乱蹬,试图将她甩开。青桐左右躲闪,死活不肯松手。

正在苦战中的士兵于是又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一个女孩子紧抓住一匹马的马尾狂奔。那战马运蹄如飞,不时颠簸后踢却怎么也甩不掉那个女子。二人一马转眼间又回到了两军阵前。

马上的完颜罕举枪往后刺去,青桐左手徒手抓住他的枪杆,往上猛地一推,借着力道攀上他的马背。完颜罕一怔,两人随即在马背上绞斗起来。马背上就那点地方,何况战马还在行走。这种战法极其考验功力,一不小心坠马,不死即伤。

两军一起呐喊,各助各的威。

程元龙正在担忧青桐的安危,但两人之间隔着层层人强,他根本看不到她的人。一听到呐喊声,立即心安许多。

青桐一边与完颜罕厮斗。一边伸手摸出一把石子,砸向他的面门,完颜罕一阵吃痛,反应稍慢,青桐右手寒光一闪,手持一把小巧匕首,一刀割断他的咽喉。完颜罕瞪着眼睛,往后一倒,落马坠地。

秦王在城头看见大王子落马,又惊又喜。命人大喊:“大王子已死——”

金兵看到主帅已死,登时惊惶起来。

秦王抓准时机,大开城门,命城中士兵、民夫一起杀将出去。

程英杰和陆绍衡程元龙三人收拢士兵,来回冲杀。

两军一齐合力,士气高涨。金兵主帅已死,无人统领,军心大乱,先自乱了阵脚,纷纷溃逃。晋军一路追逐,杀敌无数。秦王又命人去袭击敌军营寨。

此战俘虏敌军数万,俘获牲畜几十万头,军粮上万车。

各路军兵会合一处,一起回城。城中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很多人争相目睹青桐这个传奇女英雄。

秦王心情大好,当即兑现诺言,赏赐青桐黄金万两,彩锻千匹,名马一匹。即刻写好奏表,命书记官誊写功劳簿,命人入京报捷。

当 晚,庆功宴后,青桐回到营房,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贺喜的将领士兵。不太熟悉的,青桐客套一番,熟悉的寒暄几句,交好的,青桐拿出一部赏赐之物与他们分 享。她的亲兵王二等人分得最多,这些人自是感激不尽。他们围着青桐交口夸赞,人群挤挤挨挨,越聚越多,程元龙挤了三次都没挤进去,气得他悻悻而回。

十余天后,朝中封赏下达。皇上龙颜大悦,准了秦王的请功奏章,封青桐为扫北将军,其余有功将领均有封赏。程贵妃对青桐也有不少赏赐。

第115章 衣锦还乡

此战之后,秦王手下将士一路扫清秦地金兵,夺回被占的城池,安排百姓回乡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程英杰率军返回四平关,他这才知道,原来三王子完颜仲趁他们鏊战之时已经悄悄返回漠北。不过,也亏得如此,四平关才完好无损。否则以那时的兵力保不保得住还是一说。

青 桐和程元龙一起去山中接代县百姓和伤兵回城,一去才知那个俘虏文正趁乱逃了。青桐一脸沮丧,十分后悔自己没下手杀了他。后来有士兵搜查他住过的山洞,发现 他还留了一封信,信上大意是说,三王子对他有恩,不能不报。将来若是三子能登上王位,他必会劝他与大晋修好,两国互不侵犯。青桐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程元 龙好生安慰了一番,她才渐渐放下此事。

秦城十三郡在秦王的主持下,渐渐恢复元气。过了几日,就听得漠北传来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原来那老王的身体本就灯尽油干,他最宠爱的大王子完颜罕战场殒命的消息传回去后,老王急火攻心,吐血不止,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便一命呜呼。众王子为争王位各 逞本领甚至大打出手。漠北内乱迭起,再无心南进。

秦王一听得这个消息当即召集各级将士、参谋商量反攻大计。青桐做为新封的三等将军这次也在其中。

秦王的意思很明确,想趁乱征伐漠北,扫清残余金兵。到指派将领时,青桐还想毛遂自荐。谁知程英杰却频频使眼色制止她。等到众人散去,青桐忍不住问程英杰,“程大人,你为何不让我跟随秦王去攻打漠北?”

程英杰唉了一声,耐心对她解释道:“你连挫三王子的五虎上将,再挫大王子的爱将,还亲手杀了大王子,已经威名远扬。再这样下去,你知道结果会怎样吗?”

青桐也不傻,反问一句:“你怕我逮完兔子被烹?”

程英杰顿了一下,继续劝道:“你还年轻,对朝中之事懂得不多。你该知道,秦王如今处境微妙,他需要更多的军功。仅仅打退入侵的番兵还不够,而且路途遥远,你们长久相处…总之我是为你考虑。”

这时,门外传来程元龙的声音:“对,爹说得对。包子你别去了,正好休息几天。我带你到各处走走。”

程英杰习惯性地瞪了程元龙一眼,问道:“你背上的箭伤好利落了?整天到处乱窜,还是没个正形。”

程元龙撇撇嘴,对着青桐做个鬼脸。

两人并肩出了营房,骑马到处游逛,有时到山中打只兔子野鸡,有时在附近的草原上纵马驰骋。花小麦和七公主已从四平关来到秦城。每逢两人一起出游,青桐就会邀请花小麦同去,想让她也散散心。花小麦每次都找借口委婉拒绝。程元龙觉得这人很有眼色,对她愈发和气。

青桐看着花小麦的背影一脸困惑地说道:“我觉得她似乎不太开心。所以才想带着她散散心。”

程元龙道:“她的心结谁也帮不了。只能等时日长了,渐渐变淡忘却才行。”

青桐说道:“你是指她过去的那些遭遇?可是那又不是她的错。”

程元龙苦笑着开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世人才不管是谁的错。他们只会把错归到她身上。”

青 桐一想到类似事情就觉得气闷,这里的人们有时候逻辑极其不可理喻。比如,他们喜欢指责受害人。你被偷了,有的人会说谁让你不小心;被骗了,会说谁让你傻; 被流氓调戏了,他们会说,谁让你那么招人;女人被辱了,他们不去辱骂反击加害人却来指责笑话被害者。很多女人受到二次伤害,最后一死了之。他们不去反抗那 些渣滓,对恶人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永远只当个看客,顺便用不健全的脑子来指点你、指责你、批判你。

程元龙见她一脸沮丧,想法投法逗她开心。程英杰说得不错,程元龙有时候确实像个孩子似的,活泼贪玩。不像陆绍衡整天板着脸,干什么都一本正经的。

半月后,秦王率领二十万大军远征漠北。他不放心京城形式,派另一个心腹来接替程英杰的职位,让他送七公主回京。青桐和程元龙也要跟随程英杰一起班师回京。

大军回京路线跟上次不同,恰好路过青桐养父母的家乡云州。青桐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地名,心中不觉一动。她已经好久好久到养父母了,也不知他们如今过得怎样?程元龙见她神色有异,忙问她怎么回事。青桐将想法和他说了。

程元龙说道:“这个容易,我去跟父亲说说,让你几日假期正好回去看看,孝顺父母可是一等大事。”

程英杰倒也开通,批了青桐十天假。

青桐立即将这个好消息跟花小麦分享:“我们一起回去吧。”

花小麦先是替青桐高兴,一听到要一起回去,脸上笑容倏地不见了。

青桐问道:“你不想你的奶奶和娘亲吗?”

花小麦一听她提到祖母和娘亲,顿时泪流满面,但仍是坚决摇头:“我想她们,一直都在想,但我没脸见他们。我回去一定会被人笑话,她们也会被人笑。还不如就让大伙当我死了。”

青 桐虽没法感同身受她的痛苦,心中情绪仍不自觉随她一起波动,花小麦哭了一会儿又嘱咐道:“你代我看看奶奶和娘。若是她们还在就悄悄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就好 了。若是不在了,就罢了。”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摸出几根金钗递给青桐:“这是七公主随手赏我的,你带去捎给奶奶和娘。千万别让那个男人发现了。”那个男人 指的是她爹花老虎。青桐记得那人好像是叫这个名字。一想起那个罪魁祸首,青桐心中就怒火中烧。这次回去若看见他,她一定会好好教训他。

青 桐和程元龙带了几十名随从,王二等人现在仍然跟着她。他们得了青桐分的赏赐物事,发了一比小财,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那王二现在对自己的头领佩服得五体投 地,青桐叫他朝东绝不往西,有时还主动替她分忧解难。像青桐懒得应酬,生性活泼善圆滑的王二便接过这个任务,该送礼的送礼,该拉关系的拉关系。俨然成了青 桐的管家。

这一行人担挑一部分金银布帛皮毛以及边疆的风行特产朝云州李家村而去。

青桐一回到阔别数年的李家村,不出意料地引起了村民的轰动。这些人奔走相告,不多一会儿,满脸激动、抱着青枝的李二成和咧嘴傻笑、挺着大肚子的王氏在村民的簇拥下来到村口迎接青桐。

“爹,娘。”青桐看到了来人,赶紧翻身下马。

李二成看着青桐只是一个劲地傻笑:“桐儿,你回来了就好。嘿嘿,家里新盖了房子,还给你留了一间。”

王氏上前拉着她问长问短。其他村民盯着她的随从和坐骑,以及那十几个沉重的箱子议论纷纷。有的还猜测程元龙是谁?跟青桐是什么关系?程元龙知道大家在看自己,站得愈发笔挺。

李二成夫妻将人引进家中,凳子不够坐,村民们抢着回家去搬凳子。王氏起身去烧水,立即有村妇争着替她烧。青桐只是简单向养父母说了一些在边疆的经历。

村民只拣其中要点听,只听到得了赏赐,当官了。 他们万没料到女人也能当官。拉着青桐又是一番奉承和询问。

这种热闹状况一直持续到天黑,青桐为了照顾爹娘的面子,耐下心与他们周旋客套。好在他们看个热闹就走了。

天色已晚,这些人不得不离开李家回家,大部分人还意犹未尽。

青桐等人都散了,方问王氏邻居花二婶和小麦她娘的事。两家离得近,关系又不错人。她回来这么大的动静怎么也该知道了,奇怪地是却一直不见婆媳二人的身影。

王 氏和李二成听青桐问及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摇头。王氏低声简述了两人的事。原来花小麦被卖时,花老虎骗她说是卖到正经的大户人家当丫头,将来还可 以赎回。后来花二婶得知实情后就气病了。这还没完,花老虎很快就将卖女的钱挥霍一空,接着就将花小麦的娘拿出去抵债。那人比花老虎还混蛋,小麦娘没多久就 不堪折磨上吊死了。

众人听得义愤填膺。青桐更是咬牙切齿。花老虎这人就是个祸根。想当初他不在家,花二婶一家虽然艰难但也能活下去,他一回来祸事一桩接着一桩。这种人为什么还活着?偏偏他这样的做为并不算犯法。卖别人是犯罪,卖自己的妻子儿女却无罪,真是荒谬之极。

说 混蛋,混蛋到。众人正在骂花老虎。却听得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吊儿郎当的中年男子晃了进来,他贪婪地打量着院中拴着的高头骏马。一双浑浊的眼睛上下打 量着青桐和程元龙看了一会儿,进屋先套近乎:“呀,你是青桐对吧,啧啧,这么有出息,了不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哩。”他早早出门躲债,哪里抱过青桐,这 么说不过想套近乎得点便宜。

青桐一双利眼盯着他,冷冷说道:“我只记得小麦姐姐抱过我,你那时还在外面躲债呢。”

花老虎脸皮极厚,竟无一丝惭愧之色,打着哈哈岔开话题,继续若无其事地跟李二成说话。一双眼睛却不住地往箱子上瞟。李二成夫妻俩极其不喜欢这人。很快王氏借口说要做饭,李二成说要买酒肉各自走开。花老虎也不觉得尴尬,晃晃悠悠地起来自己走了。

当天晚上,李二成的大伯父二伯父伯母婶婶也来看她。青桐当初十分讨厌这些人,现在早已无感。甚至她早已记不清他们的面目了。李大成李三成夫妻俩各自为营,一唱一和地夸赞青桐。

一对说道:“哎呀,你小时候我就瞧出你将来定是个出息的,果然被我猜准了。”

另一对立即拆台:“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我咋记着你说她傻,嫁人都不好嫁。”

“吠,你这是胡说八道。”

青桐被扰得十分不耐烦,吩咐王二道:“给他们拿些东西走吧。”

四人笑得合不拢嘴,李大成欢天喜地地说道:“好侄女,大伯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明儿我跟你大娘还来看你。你也来咱家坐坐。”

王二沉着脸道:“这些东西是堵你们的嘴的,再来再说可就要收回去了。”

四个人“啊”了一声,生怕青桐真收回去似的,拿着东西飞一般地跑了。看得人好笑。

青桐这几十人侍从就在李家附近扎下营帐,就地支锅造饭。王氏特地给青桐做了她以前爱吃的手擀面,葱油饼等饭菜。

第二天,王氏的娘家人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青桐送她外婆小姨一些银两布匹,其他人也按意思给了一些。

青桐每日吃吃喝喝,陪着父母说说话,逗逗妹妹青枝。日子过得简单而惬意。不过她看着王氏的大肚子就觉得忧心。王氏的年纪不小了,青桐听说女人生孩子像过鬼门关一样。

青桐问了王氏什么时候生,王氏说大概还有一个月。青桐默默记在心里。

青桐回来的这几天,那花老虎几乎每日必来晃一圈,他的目光日渐炙热。简直能把骏马烧个洞。

王 二也认识花小麦,早就对这个人十分不齿。此时见他这样,顿时心生一计。这天他故意在花老虎在的时候,向青桐请求,说要请一天假出门办事。青桐自然应允。接 着他又故意跟同伴透漏此行的目的:“我啊,这次是想找一个住在山里的救命恩人,把我攒的五十银子给他,送是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这话刚好被路过的花老虎听 着正着。

次日清晨,王二装摸作样的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囊出门了。花老虎果然悄悄跟在他后面。

王二刚走,又一批访客到了。这次来的人却是青桐童年的另一个朋友王飞达,绰号王三胖。

程元龙一出营房就看见青桐正跟一个身穿一身新衣,相貌俊俏的年轻男子相谈甚欢,顿时觉得无比刺眼。

第116章 婚事(上)

青桐正当跟王三胖说话,程元龙在门外装作不在意地转了一圈。他心里想进去,但觉得又不能这么冒然进去。所谓知彼知已,百战百胜。于是他去找王氏侧面了解情况。王氏对两人的关系早已了然,不过为了青桐的名声,她也不好声张。但她心里已把程元龙当成准女婿了。

程元龙来打探敌情,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声把王三胖的各种底细抖了个干净。

程元龙一听王三胖小时候也是个胖子时,不禁对青桐的口味产生了怀疑:她是不是就好这一口啊。

王氏怕程元龙有别的想法,十分委婉地安慰他,“其实他们两个就是小时候爱在一起玩,青桐好几年没回来,远远近近的邻居都来看看。俺们乡下人就这规矩。”

也是,小时候玩得好算什么?长大后玩得好才是真的好。想到这里,程元龙身板站得笔挺,一脸傲娇,他才不把他放在心上,那个人怎么能比得上自己!话虽如此说,他还是不舒坦,随便寻了个借口进了堂屋。

王三胖正半低着头问青桐:“这几年你过得好吗?有人欺负你吗?”

青桐还没回答,程元龙硬插入一句:“有我罩着她,谁敢欺负她?”

程元龙看不惯她,王三胖也是一样。

王三胖直接当他是空气,接着对青桐说道:“我前年考过了童子试,我一定会好好念书,将来考秀才,中举人,再去京城…”

程元龙又插入一句:“前年才过童子试,我要是考,十岁就能过。”

王三胖怒目而视,两人回瞪,两人大眼对小眼。

青桐再迟钝也能感觉得到两人之间的敌意。这种情况该怎么劝好呢?她正想着,王氏笑吟吟地端着点心进来了。在长辈面前,两人也不好失礼,各自收回各自的目光。

王三胖在李家坐了半个时辰,直到他娘来喊才慢慢吞吞地起身回去。程元龙这时表现出了他的大度,拍拍王三胖的肩膀说:“以后来京城记得找我啊。一定会地主之谊。”

当天晚上王二欢天喜地地从山里回来。次日,每日必到的花老虎却没有来。不过,他上以前就时常十天半月不回家,村民见了他都躲着走,他失踪的事谁也没去注意。

几天假期一晃而过,李二成和王氏提前几日就开始搜罗青桐爱吃的本地特产,装了满满几大箱子。村民们将他们送到村口,青桐告别养父母和众相邻,领着一众亲兵向京城进发。

一路上虽然遇过几股不长眼的小毛贼,但凭这一伙人的战斗力,不用青桐出手,这伙强人不是断胳膊折腿,就是哭爹喊娘如作鸟兽散。

青桐人还没到京城,京城已经有了她的传说。那些先行回来的士兵们像说书似的,将她夸得神乎其神。众人以讹传讹,最后竟将青桐说成了刀枪不入、万军丛中专拧敌帅脑袋的女战神。

青桐回来后,先去程家将花小麦接回林家,路上便将花家的事情告诉了她,花小麦听说奶奶和娘亲都去了,哭了好几回。她领着一众手下到了林家门前,就见左邻右舍、远近闲人将她家门前的那条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

白 氏和白妈妈刘妈等人皆是新衣新饰,精神抖擞地等着青桐归来。青桐回府后,与母亲弟弟说了一会儿话,接着就将外公的事告诉了他们。其实白氏在青桐回来前已经 听说了一部分。白团头死在两军阵前,数千人亲眼目睹,那些人说起青桐时自然少不了这种事。想起一生孤苦的老父亲,白氏纵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再哭一 场。

青桐接着将自己所得的赏赐拿给白氏看,白氏从来不曾见过这么多金银,呆愣半晌,最后仍让青桐自己收起来。

“你年纪也不小了。眼看就要嫁人了,这些是你拿命挣的,留着当嫁妆吧。”林安源也说了跟白氏类似的话。青桐拿出一部分做府里的开销,剩下的存了起来。

青桐回来后,程元龙隔三差五的上门来找林安源说话。林安源也知道对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姐姐的终身大事,他是舍命陪君子。

最近程元龙过得很纠结。现在父亲有了空闲,就开始专门对付他。他的婚事已经被提上日程。程英杰正在筹划请官媒向向邓家提亲。程元龙也不再讲迂回曲折,直接说明自己的要求:“爹,我就实话告诉您吧,我这辈子除了青桐谁也不娶。”

程英杰一口回绝:“她那种人当属下当朋友都好,但绝不能娶来当妻子。”

程元龙梗着脖子反驳:“您别忘了,她可救过你两回。”

程英杰顿了一下,仍没动摇自己的立场:“救命之恩,我们程家自当想法回报。但这跟你的婚事是两回事。”

程元龙一脸倔强:“我不管,你要是不顾我的想法向邓家提亲,我总有办法把它搅黄,再不济我也能离家出走。你娶个儿媳妇搁家里供着吧。”

程英杰大怒,作势去打程元龙。程元龙一溜烟跑了。

程元龙带着程安程玉垂头丧气地去林家。最先迎出来的是王二,他一看程元龙神色不对,随口问他怎么了。

程元龙随便提了几句,也没指望他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王二听罢,却理所当然地说道:“这有何难,找我们将军啊。什么事能难倒她,真是的。”

程元龙苦笑不得,暗自摇头,找她商量?别开玩笑了。她那么迟钝,到现在都没发觉自己的心意。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向她说明白。

程元龙忐忑不安地来到青梧院,青桐正在梧桐树下阅读兵书,林安源也在读书。他心不在焉地和林安源拉扯几句后,便暗示自己和他青桐呆一会儿。林安源笑着悄悄然离开。接着白妈妈等人也离开了。

院中只剩下了青桐和程元龙。程元龙一点点地移动距离,最后挪到了青桐的斜对面。

他深呼吸两口气,清了三次嗓子,打了好久地腹稿,终于开了一个自以为美妙的开头:“包子,我觉得你很聪明。”

这句话果然引起了青桐的注意,没有人不喜欢被夸。

青桐看着程元龙,一脸平静:“你不是早知道吗?”

程元龙继续说道:“你那么聪明,那我问几个问题啊。”

“你说说一个男人对一个女孩子有一点那么个意思,他该怎么让她知道呢?”

程元龙问完这句话,双眸像注满清水似的,波光潋滟,澄明发亮。脸色慢慢晕红,耳朵变得粉粉的,可爱极了。青桐看着他这模样,觉得他特别像自己养的一头宠物香猪。

对于这个艰深的问题,青桐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答道:“这个问题有点难,我对男人的经验不多。”

程元龙眨巴着眼睛笑道:“我知道知道,你随便说说嘛。”

“那就随便说吧,虽然我的经验不多,不过以前养过几只公狗,我想两者应该差不多。”

程元龙:“…”她竟拿他和公狗比?这…

他先忍了。

“我的公狗求偶时没事就献殷勤,不停地摇尾巴,用嘴巴为母狗梳梳毛,有时会送骨头送食物,跟其他公狗打打架显示自己的威风。我想男人也应该一样吧。”

程元龙一脸呆滞,“哦呵呵,好像是一样。”

程元龙黔驴技穷,他站起身,背着手在院子里踱了几步,偷偷看青桐一眼,等她发觉时赶紧心虚地收回目光。折回来,再踱回去,再偷看。青桐被他晃得眼晕。一脸困惑地问道:“你看上去心神不安?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