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怔了一下,认得那是前面从大理出发的马帮。那一行拒绝过她的客商,竟然也没有逃过这一次大难。人和马交错着叠在一起,被滚落的巨石碾过,血肉模糊不能分辨。茶叶茶砖和丝绸布匹也散落了一地——有几匹马被石头碾坏了后半身,一时还死不掉,在痛苦之中挣扎嘶喊,声音在空谷里回荡,惨烈非常,入耳惊心。

苏微走了几步,不能再听下去,咬了咬牙,回身走回去,站到那几匹痛苦的垂死骏马面前,拿起短剑,俯下身,唰地割断了马的脖子。

血从腔子里急喷而出,染得她一身血红。

热闹了一天,日头西斜,天光墟的人渐渐散去。杂耍的、赌石的、买卖的,都开始收摊,累了一天,各自急着回家,只有几轮讨价还价都没有成交的商人,却还站在原地,准备进行最后破釜沉舟的一次交锋——如果这一轮还不能达成交易,那么今日便要空手而归了。

就在这个时候,集市里忽然起了一阵微微的骚动。所有人纷纷回头,看到一个女子在即将要闭墟的时刻,从东边走了过来。

夕阳给那个女子披上了一件华裳。她从大山深处而来,脚步踉跄,鬓发蓬乱,似是经历了一场劫难,满面烟火之色,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肩背多处露出晶莹如玉的肌肤来。

“喂,看那个女人!”

“是个疯婆娘吗?怎么衣衫褴褛地到处走啊?”

“长得还挺水嫩的。如若真是个疯婆娘,不如拐回去睡一夜也好。”

“呸,村哥,我劝你还是别惹事了——你看那婆娘身上全是血呢!太邪门了…还是别惹的好,说不定又是拜月教的。”

“也是,听说今天高黎贡那边山崩地裂,所有商队一个都没能过来。这个女人还能走到这里来,是有点邪门。”

赶墟的商人们窃窃私语,盯着那个女子身上裸露的肌肤,眼里恨不得伸出两只手来,然而脚下却是不自觉地让开了一条路,让那个从远处踉跄而来的女子一路走了过去,直到在一间卖衣履和苗银首饰的铺面前停住。

“我…我要一件筒裙。”那个女子开了口,声音虚弱至极。

“十文钱。”铺面的主人拿了一件葛布筒裙扔到她面前,一边还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露出的晶莹肌肤,嘿嘿地笑,“哎呀,果然汉人女子就是白啊。”

苏微抬手摸了一下怀里,发现剩下的几锭银子早就在那一场天崩地裂的大难里掉了个干净,不由得一怔。

“没有钱?没关系没关系,”铺面主人却反而有些高兴,将手伸过来,一捏她的手背,低声笑,“妹子那么水嫩,没钱不要紧,来陪哥哥睡一个晚上也行…”

这边是蛮夷之地,礼节不如中原严谨,这个男子言行更是放浪。然而,话音未落,脸颊上便是热辣辣挨了一个耳光。苏微双眉一蹙,动作极快地扇了他一个耳光,接着手掌一翻,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另半边脸上又挨了一个耳光。

“臭婆娘!不想活了?”铺面主人万万想不到这个女子竟然如此泼辣,怔了一怔,怒气勃发地喊了起来,“敢打老子,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他跳出来,一把抓向对方的头发,准备拖过来狠狠扇耳光。而苏微不避不让,站在那里看着他跳过来,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眼神冷厉。

“都快散墟了,何来那么多事?”忽然间,一个声音在身侧响起,一把铜钱扔了下来,“孟密,太阳也快下山了,不如回去抱你老婆吧!这个女人可不好惹——看,她带着剑呢。”

那个暴跳如雷的苗人退了一步,果然看到苏微的手里不知何时已经拿了一把出鞘的短剑,冷冷对着自己的小腹——若不是那个人阻拦了一下,自己只怕已经一步撞到剑尖上去了。冷汗瞬地涌出,他倒抽了一口冷气,气焰也低了下去。

周围人哄笑起来,孟密站在那里抓了抓脑袋,嘴里嘀咕了几句狠话,狠狠瞪了那个女子一眼,便顺坡下驴,捡起铜钱收了摊。

“既然收了钱,也该把衣服给人家。”那人又道。

孟密无奈,只好恶狠狠地把那件筒裙摔过去。然而,苏微似乎是失了魂,也不开口道谢,也不穿起衣服遮蔽身体,只管定定地看着前头——那个说话的人穿着一件普通的旧葛衫,想来生意做得不如何,在天光墟也没有固定的铺位,只是挑了个担子到处走,上头挂着一些木雕的手工艺品,上面有各色木人木马、十二生肖,也有苗人的图腾和各类面具。

仿佛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货物,他的脸上,也戴着一个自制的木雕面具。

她直直地盯着他,嘴角动了动,似乎有一句惊呼冲到了唇边。然而,那个戴着面具的木雕艺人却没有停留,也没有多看这个满面灰土衣衫褴褛的外来女子一眼,就自顾自地挑了担子,准备散墟离开。

然而,刚一转身,后襟却被人死死拉住。

“师父?”苏微直直盯着他的面具,失声喃喃,“是你吗?”

“什么?”那个木雕师愕然回身,眼里的表情起了变化,露出不解之意——然而她没有在他冰冷的注视下松手,死死拉住他衣角。他试着往后退了一步,却没挣开,于是再也难以掩饰眼里的不耐,低声道:“你认错人了!”

他腾出一只手,摘下了脸上的木面具。

只是一眼之下,她便是脱口啊了一声。面具下是一张年轻男子的脸,极其俊美,肤色苍白,嘴唇却天生淡红,看上去甚至有几分妖艳。然而那个人的气质却是疏离淡漠的,竟不似集市上那些普通商贾,反而像是洛阳城中那些醉生梦死的王孙公子。

她的手下意识地松开,往后退了一步,喃喃:“对不起。”

“哼。”那人冷笑了一声,摘下面具后的面色显得有些憔悴,身上带着浓重的酒味,行色匆匆,看了她一眼便转过了身,不耐烦地离开。

是的,那,绝对不是师父。

可奇怪的是,为什么她会觉得似乎在哪里看到过这个人呢?

那一瞬,苏微只觉得不甘,下意识地追着那个人走了几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眼看那个人越走越快,地方越来越荒僻,她心乱如麻,不知道该追还是不该追。

不知道走了多久,那人终于在一间竹舍前站住,转身不耐烦地对她道:“别跟着我!我再也没钱给你了。”

“我…”苏微微微一窘,竟不知如何回答。

看到她不答,那人更是坐实了自己的猜测,冷冷道:“没钱,自己出去赚。实在不行,看你年轻貌美,去南边的妓寨也能糊口——别总是指望别人施舍。”一语毕,他再也不理睬,自顾自歇了担子,上了竹楼,毫不犹豫地反手关上了门。

苏微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对着一扇在面前冷冷关上的门,黑夜在头顶悄然降临,所有人都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家,每一扇窗里都有一盏灯,而每一盏灯火都等待着一个归人——可是,这满城的灯火,却没有一盏是为她点燃。

她只是一个漂泊天涯的孤独者,至死都无处可去。

那个瞬间,无助和失望铺天盖地袭来,她转过身勉强走了几步,连日的劳累和饥饿令眼前一黑,便再也支持不住地倒了下去。

第八章 醉梦之人

“唉…你还小。外面天地广大,有着你从没有见过的人和事,”师父拍着她的脑袋,凝望着滔滔的黄河之水,遥遥指着看不见的彼岸,“看到了吗?那个地方,叫作‘江湖’。”

梦很长。她在梦里,再度见到了久别的师父。

在她的心里,师父永远是个神秘的人。她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她第一次看到他时,他从月下而来,戴着木雕的面具,穿着一身黑衣,从滔天的黄河之水里凌波而来,衣袖飘飘,宛如御风而行的神仙。

那一刻,七岁的孩子目瞪口呆。

他走过来,弯下腰,从面具后凝望了这个小女孩片刻,轻声地叹了口气,抬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对姑姑叹息:“你说的,就是她吗?”

“去年黄河大水,顺手救了回来。”姑姑回答,淡淡道,“已经在这里熬了两年了,我觉得是块好料子,所以才叫你过来看看——你觉得如何?”

“我喜欢这双眼睛。”那个黑衣戴面具的人却说着不相干的话,一直凝望着她。

“那你是同意了?”姑姑推了她一把:“去,拜见你的师父。”

师父?这就是她的师父了吗?她愕然地看着戴面具的黑衣人,却不敢违逆姑姑的意思,老老实实地走过去磕了一个头,道:“师父。”

“你叫什么?”师父问。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地回答:“姓苏…没有名字,家里排行第九,大家都叫我阿九。”已经过去两年了,自从被姑姑带来后,她就再也不曾记起过自己的家人。此刻一说到自己的本姓,七岁的孩子又觉得心里一阵难受。

“苏…不是舒?”师父沉吟了一下,摸了摸她的柔发:“那么,就名‘微’好了。不是血薇的薇,是微笑的微——但愿你这一生能多些微笑,不要再和她一样。”

她?她是谁?童年的她茫然地想着,却不敢问。

“都过去几十年了…人世沧桑变幻,回想起那时候的事情,真像是前世的梦境一样。”姑姑在轮椅上叹息,抬起头来看着夜空,停顿了片刻,只道,“进来坐坐吧。我知道,你是来看血薇的。”

后来,她趁着姑姑心情好的时候问过她师父的来历。姑姑却在黄河边的日光下摇了摇头,淡淡地笑着,似是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只说,当年第一次认识师父是在洛阳,那个时候,他易容成一个乞丐,在她经过的路上埋伏刺杀,她受了重伤,差点死掉。

“为什么?”她震惊了。

“为了报仇,”姑姑冷笑了一声,“七年之中,他先后十六次刺杀于我。”

她啊了一声,脱口:“那…你们谁更厉害呢?”

“你说呢?”姑姑却忽地笑了,“这么多年了,他杀不了我,我也杀不了他。打着打着,就渐渐都老了…”她低下头,轻轻抚摸着手里的那一把剑,眼神辽远,喃喃:“后来,他也明白了,就算不杀我,我活着未必就不痛苦。”

姑姑叹了口气,凝视着血薇:“我们两个的一生,都已经被这把剑羁绊了。”

她听不懂,只是茫然地问:“可为什么他想杀姑姑,却又答应做我的师父呢?”

“自然也是因为血薇,”姑姑笑了一笑,看着她懵懂如水的眼睛,喃喃,“我们都老了,说不定哪一日就要走了…这一身的武学,都想传给同一个人,让血薇寻到一个不辱没它的主人。而你——”

姑姑罕见地揉了揉她乌黑的头发,温柔地叹息:“就是那个幸运的孩子。”

幸运吗?七岁的她不知道。

此后,每一个月圆之夜,师父都会准时出现在风陵渡,教授她吐纳、内息、武学——和姑姑不同,他精通的并不是剑法,而是暗器、毒药和刺杀。虽然教的东西毒辣可怖,但师父却温柔而耐心,一直叫她“我的小丫头”,就算偶尔她跟不上进度也不责骂。偶尔她做得好的时候,他就会点头赞许:“很好,很像她。”

她?她是谁?女孩满怀不解,却无从解答。

有时候她也会忍不住地想,这个师父到底是什么来历,他嘴里的“她”又是谁?是不是他还有另外的弟子,要比自己更聪明进步更快?

“厉害啊…我的小丫头!”十四岁的那一天,当她一口气破了师父的六十四式折梅手后,师父飘身后退,凝视着自己袖子上的裂痕,面具后的眼睛里露出了惊喜,第一次盛赞了她,“阿微,你姑姑果然没挑错,你在武学上真的是个天才!”

她粲然一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欢喜,扯住他的袖子:“那师父你要做好吃的给我!就上次那个淮山鸭羹好了…哦,平桥豆腐也要!”

“好好好。真是一个小吃货,”师父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接着却叹了口气,看了看黑沉沉的风后祠,“不过我能教给你的都已经差不多教完了,接下来,你应该可以开始学你姑姑的压箱底本事了——骖龙四式,不能久绝于江湖。”

“骖龙四式?”她有些愕然,“为什么姑姑从没有提起?”

“笨丫头,你以为谁都可以学血薇剑谱吗?”师父笑了笑,忽然凝视着她,“阿微,你有想过去外面看看吗?——你已经十四岁了,很快就要及笄了。到时候,听雪楼那边的人一定会来迎接你的。”

“听雪楼?”她茫然,“那是什么?”

自从五岁经历过黄河水患后,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小的风陵渡,连故乡是什么样子都已经记不起,更不用说外面的世界。

“唉…你还小。外面天地广大,有着你从没有见过的人和事,”师父拍着她的脑袋,凝望着滔滔的黄河之水,遥遥指着看不见的彼岸,“看到了吗?那个地方,叫作‘江湖’。”

“什么江湖,还能有黄河大吗?”她却不服气。

“那当然。很大很大…大到你无法想象。”师父微笑起来,抬起手,在虚空里画了一个圈,却又叹息,“其实人心就是江湖啊…你说它有多大?师父无法告诉你,只能留待你将来自己去体会。”

“我…我一定要去那儿吗?”她有些退缩,“我不想离开你和姑姑。”

“是的,你一定得去。这样的一身本事,足够你纵横天下。你是血薇的主人,不该就此埋没——而血薇也一样,”师父的声音充满肯定,一字一句,“你要去那里,替我们、替血薇的前任主人,再度君临这个江湖!”

他指着远方,眉宇间似乎有电光映照。

那一刻,她呆呆地看着师父,第一次从他以前波澜不惊的语气里听出了不同。这一刻,师父的心里,似乎有巨大的波澜涌过,令他的语气透出了面具都难以隐藏的渴望。

“好吧,”十四岁的她低下头,“那我去就是了。”

“我的小丫头,”师父回过头看着她,眼里有一丝担忧,低声道,“江湖很大。但愿你不会在那里迷路。”

她抓着他的衣袖,殷切地看着他:“如果迷路了,师父会来找我吗?”

——少女的眼神明亮干净,如同小鹿,收敛了一贯的冷锐,流露出罕见的依赖来。师父转头看着她,面具后的眼神似乎微微变幻,最终,只是揉着她的头发,长长叹了口气。

“会的,”他轻声对她许诺,“我会找到你,找到血薇。不要怕。”

她舒了一口气,笑了:“嗯,我不怕!”

那一年,她十四岁。没有朋友,没有玩伴,在孤独和严苛中长大,渐渐地也变得沉默,性格倔强而内向,不讨人喜欢。如果不是除了姑姑之外还有一个师父,曾经给予她在严酷教养之外的一点温暖,她觉得自己肯定是撑不下去的。

十五岁生日那天,姑姑说这是女子的及笄之年,让她歇息了一天。那一天,师父也来了,亲自下厨,为她烧了一桌子的菜——师父做菜的手艺很好,擅长做的竟然是极其费工夫的淮扬菜系,这几年来她只吃过四五回,却念念不忘。

那天师父破例喝了一点酒,然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放在她手心里,道:“阿微,我刚从滇南回来,给你带了一件礼物,正好今日送给你——这是绮罗玉,中原再难见到的宝贝。”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锦盒:黑色的丝绸上,是一对翠绿色的耳坠。在暗淡的星月之下,玉坠子发出盈盈的光,如同两泓春水在缓缓流动,看得她几乎忘了呼吸。

“喜欢吗?”师父声音温柔。

“喜欢。”她情不自禁地回答,却又转过头看着姑姑,小声,犹豫着问,“我…我可以拿吗?”

“凡是师父给你的,你都可以自己拿,”姑姑没有看她,只是淡淡回答,“记住,除了我,世上你只可以听师父的话。知道了吗?”

“知道了。”她把那一对耳环握在手心,爱不释手。

师父弯下腰来,柔声:“小丫头,你有穿耳洞吗?”

她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从小到大,她每天除了练武还是练武,哪里还有穿过耳洞、戴过一件首饰?

“那我帮你穿,”他捏着她小小的耳垂,“别怕,不会痛的。”

“嗯。”她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师父的手指温柔而温暖,有一种童年在父母怀里才有的感觉。然而,刚想到这里,耳边忽然微微一痛,仿佛有蚊子叮了一下。

“好了。”师父放开了手,那一对碧绿的耳坠已经在她面颊旁摇曳,幽幽映绿了少女柔嫩美丽的脸颊。

“你这一手凝气之术已经到十层了吧?”姑姑看着她耳上那一滴细小如针的血珠,忍不住道,“你不是已经退居幕后、不再管事了吗?怎么进境还那么快?”

“闲来无事而已。”师父淡淡,“就如你一样。”

“闲来无事,你也该在北邙山待着,怎么就去了苗疆?”姑姑看着那一对绮罗玉,淡淡地问,“去南边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

“去看看她去过的地方。去了一趟沉沙谷,又去了一趟灵鹫山月宫。还见到了一个故人,他托了我一件不能推辞的事情。”师父喝了一杯酒,停顿了一下,低声,“这些年来,我陆续把她生前在中原走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也就剩下苗疆没去了。”

“…”姑姑沉默下去,许久才叹了口气,“都过去那么久了,你还放不下。”

“你又何曾真的放下?”师父的语气似乎也有些萧瑟,带着苦笑,“你离开听雪楼已经多年,如果真放下了,何必还为血薇的传承费心?为何不让血薇夕影、人中龙凤永远成为逝去的传说?”

姑姑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师父转过头,定定地看着夜空,低声说了一句:“我们都老了,才应该成为逝去的传说——而这片江湖的未来,是属于阿微他们的。”

他叹息着,眼睛里有着从未有过的疲惫和寂寞。

她没有想过,那一夜就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师父。

师父再也没有回来过。当一个又一个满月从夜空里消失的时候,她在风陵渡口上眺望黄河之水,忐忑不安,那一对绮罗玉的耳坠在腮边摇晃,映得脸颊一片青碧色。

“不用等了,”姑姑坐着轮椅出来,在身后道,“他不会来了。”

她茫然地回过身,满怀失落:“为什么?”

“他有事在身,要离开中原了。”姑姑淡然回答,“他说,他能教的都已经教给你了,如今也该走了。他有他自己的人生,一辈子都浪迹江湖,你我都不过是他的过客而已——”

江湖?就是师父说过的、比黄河更大的地方吗?

刚刚十五岁的她几乎无法承受这种失去。在师父走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机会和他告别。那一夜,她在风陵渡口上一直站到了天亮,有泪水滑落眼角,拳头紧握着,手心里默默攥紧了一个没有说出口的誓言——

终有一天,她会去江湖找到师父。哪怕它再大、再远!

“但愿她不会被血薇的诅咒所困。”

踏入江湖之后,她终于渐渐明白了师父那句话的意思。

握着血薇剑,独自一个人前行,江湖寥落,天地青白。她走了很久很久,模模糊糊中,似乎又看到一袭黑衣在不远处走着,袍袖翻飞,宛如御风离去。

“师父…师父!我迷路了——”她追上去,拉住他的衣襟,苦苦哀求,“带我回去吧!”

他却回过头,摘下了脸上的面具:“我不是你的师父。”

——木雕面具下的,竟然是一张空白没有面目的脸!

她一声惊呼,猛然间醒了过来。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

夜露有些微凉,起来的时候苏微只觉得全身的关节都在酸疼,不由自主地低低呻吟一声,撑起身子来。睁开眼睛,只见一弯上弦月挂在头顶,自己竟然是睡在了檐下的一垛草堆上。

这座竹舍位于镇子的最外延,贴近丛林,冷僻非常,晚上和白日里一样行人稀少,然而竹舍楼上却房门紧闭,里面黑乎乎的没有点灯,似乎主人又已经外出。

苏微不由得觉得心寒:那个人,居然就任凭她昏倒在了自己门外?

她坐起,下意识地摸了摸耳畔,发现那一对绮罗玉还在,不由得又有些惊诧:那个人虽然对自己袖手旁观,却没有趁机顺手牵羊劫财劫色,倒还算是一个君子——两相对比,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啊。

月上中天,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翠竹在风里簌簌摇摆,没有一户人家点着灯,寂静得近乎诡异。

苏微勉力撑起身体,将那一件筒裙裹在了自己身上,然而发现手臂却有些不听使唤。她低头,才发现自己的指尖竟然隐隐透明,呈现出诡异的碧色,不由得心里暗自一冷。

这一路上,她几度违反医嘱动用内力,虽然被师父再度用银针封住,但这毒发作得已经比想象中快了很多——可是她现在身无长物,身上连一文钱都没有,又该怎么度过接下来的数百里的荒芜崎岖的山路?莫非还真的要去抢去偷不成?

苏微茫然地想着,觉得又饿又累,站起身在空荡的街道上往前走,一时间心里也是空空荡荡。苗疆的夜,很黑很安静,四周也没有灯火,就像一个空无人烟的寨子。

黑暗里,又听到鸟儿的叫声,轻灵美妙,不知在深山何处。

苏微不知道去哪里,只是一个人踉跄着走过空荡荡的天光墟,四顾一圈,然后朝着树林下唯一有光的地方走去。

天光墟旁,唯一一座夜里有灯的,是个小小的酒馆。

和洛水旁的汉人酒馆不同,这座小酒馆门口悬挂着风干的腊肉和香草,还有成片的牛羊肋骨,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野味。在没有踏入的时候,她就已经闻到了奇特的酒香——那种香气不同于洛水上菊花酿成的冷香,辛且烈,浓且馥,仿佛一把刀子一样直接刺入人的心肺。饥肠辘辘的她咽了一下口水,不由自主地转过了脚步。

踏入这座酒馆的时候,她看到里面只有一个客人。

桌子上遍布着七歪八倒的酒坛,那个唯一的客人已经喝醉了,伏倒在肮脏油腻的案上,脚边一摊呕吐污物,手指痉挛地抠着裂开的桌面,不知道喃喃地在说着一些什么,酒污和油渍淋淋漓漓,染遍了雪白的衣襟。

是他?她不由自主地顿住了脚步。他的脸浸在酒污里,苍白而没有生气,双眉紧紧蹙在一起,颓败的面容如同凋谢枯萎的暗夜之花,带着一种说不清的自暴自弃表情。

那个人,竟是白日间在天光墟遇见的卖面具的男子。

她不由得驻足多看了这个人几眼——深夜的酒馆,独自喝醉的人,这样熟悉的场景,岂不是一个多月前在洛水边酒馆里的自己吗?

奇怪的是,不知道为何,这次她再看他一眼,心头忽然就有了一种奇特的感觉——这个人显然不是她所要寻找的师父,但是她竟然觉得这个边陲陌生小城里的男子竟似依稀熟悉,仿佛是很久前在哪里见过。

她看得出神,却听有人招呼:“哎呀,姑娘快这边坐!”

当垆的是一个苗女,笑语盈盈,热情地将她迎进来,瞥了那个人一眼,道:“不必理会他。这人总是这样,天天卖了点钱就全部拿来换酒喝——不过喝醉了倒也安静,不会打扰别人的。”

苏微坐到远处一张桌子上,却情不自禁地还是转头望:“他是…”

“他呀,别看现在成了这样,以前还是这方圆百里一个很出名的人物呢!”苗女随口回答,一边拿出抹布替她擦了擦油腻的小方桌,“这酒鬼原本是这里一个最出名的玉雕大师,好多人排着队捧着银子求他雕刻一件东西都求不到——就算如今落魄成这样,天光墟里的人还个个都敬他三分。”

“玉雕大师?”苏微心下微微一动。

“是啊,他姓原,叫重楼。”

她吃了一惊,脱口:“就是雕了绮罗玉的那个原大师吗?”

“是呀,连姑娘也知道绮罗玉?”苗女颇为意外,然而一眼瞄见了她耳边的坠子,眼神顿时一亮,更加热情了,“看来姑娘一定是个不凡的人物——别看这腾冲小,可来来往往的都藏龙卧虎呢。”

“谬赞了。”苏微讷讷,看着那个醉倒的人,“原大师居然这么年轻?我还以为是个五六十岁年高德劭的老人家呢…”

“嘿,在这个腾冲,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为大师的,好像也就只有他一个——雕刻那块绮罗玉的时候,他才不到二十呢!”苗女啧啧叹息,看着那个人,眼里也有些惋惜,“又年轻又俊秀,加上日进斗金…那时候,整个腾冲的女人哪个不暗地里对他怀着心呀。只可惜后来被人寻仇,成了一个废人。”

“寻仇?”苏微忽然觉得心里一惊。

“是呀,听说他有天抄小路去尹府,结果半路上就莫名其妙地被人砍了一刀。”苗女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道,“大家都说,肯定是哪个同行嫉妒他手艺好,抢了大家饭碗,于是趁着他去会情人,便在半道上砍了他的手!”

“什么?!”苏微忽然间坐直了身子,脸色顿时苍白。

“好了好了,不说了…请问姑娘要一点什么?小店的野味和自酿的酒都很不错。”那个苗女发现自己跑题太远,连忙向她介绍起了店里的东西,“姑娘可以尝一尝竹筒饭和黑米肠,这一些东西汉人们来了都吃得惯。如果姑娘要尝鲜呢,炸竹虫和五毒都不错。”

苏微饥饿难当,却迟疑:“我…我没钱。”

“没关系,可以赊账嘛。”苗女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眼神一转,却热情地笑道,“姑娘你一看就是个靠得住的人,先吃,先吃——等过几日有钱了再还也不迟。”

“真的?”苏微略微一怔,松了口气,再也不能抵御腹中的饥饿,“那…那我想吃个竹筒饭,然后再要一壶酒。”

“姑娘要喝酒?”苗女忍不住吃了一惊,汉人的女子一贯温婉,还不曾见过这样半夜来喝酒的顾客。她转了一转眼睛,笑道:“姑娘可真是有眼光,小店自酿的酒在腾冲可是远近闻名!有十八仙、香蛇酒、古辣酒、瑞雷,每一种滋味都不同。”

苏微随口便道:“那每一样都来一瓶好了!”

“都来一瓶?”苗女看着这个汉人女子,碧色的眼里闪过好奇的光,终于忍不住也笑了起来,转身入内,扬声对后屋的人道:“阿爸,今晚有客人了!四种酒都各来一瓶!再给这个姑娘送上几碟腊肉野菜下酒。”

苏微坐在那里,还是看着那个醉倒一边的人。

他的手在醉里痉挛地抠着桌边,手指微微地动,仿佛在描摹勾画着什么——令她侧目的是那一只手:苍白、修长、有力,手指关节之处微微凸起,就像是瘦竹,布满了老茧。这种手,如果在江湖里,定然是短兵器高手才有的手。

然而,这个人露出袖子的右手手背上,却赫然有着一道又长又深的旧伤!

那道巨大的伤从虎口开始,延入消瘦的肘部,被袖子盖住,仿佛被利器一下子劈开,几乎连着骨头都割裂——愈合多年后,伤痕犹自扭曲狰狞,仿佛一条巨大的蜈蚣伏在苍白的肌肤上,可以想见当初的伤势是怎样可怖。

不会吧?这刀伤分明就是…

苏微忽然间站了起来,衣襟带翻了茶碗,铮然碎裂。是的!她终于想起来了…难怪她隐约觉得这个人面熟,原来是——

“怎么了?”苗女吃了一惊,从后屋奔出来。

“没…没什么。”苏微迟疑了一下,心里翻江倒海,忍不住指了指那个醉倒的人,道,“把我的酒菜放到他那边去,我要和他喝一杯。”

“啊?”苗女睁大眼睛,觉得今晚的这个汉人女子实在不可思议。

苏微挪过了座位,细心地将桌上那些七倒八歪的酒瓶都清理干净,重新擦拭了桌子,方才在他身侧坐下,给他倒了一杯酒——那个人似乎是醉得厉害了,在酒倒上来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睁,随手便是拿过,往嘴里一倒。